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紅樓夢名著小説讀後感

紅樓夢名著小説讀後感

紅樓夢名著小説讀後感

紅樓夢名著小説讀後感1

以前,讀《紅樓夢》時,對它的認識始終停留在,大皆不過談愛情上,對它產生興趣的原因也完全是因為中間摻雜了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直到現在,取下這束之高閣的《紅樓夢》,如品茶一般,細細品讀,忽覺愛情不過是一味不可缺少的香料。

《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圍繞兩個主要人物的情感糾葛,描寫了大觀園內外眾多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古典小説的巔峯鉅著。書中刻畫了眾多人物形象: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王熙鳳·······儘管他們的生活境遇和理想追求各不相同,他們的愛與恨、痛苦與歡樂也呈現在不同的情節,但他們的悲劇命運卻是相同的。《紅樓夢》通過愛情悲劇產生的社會環境的描繪,深刻而尖鋭地批判了封建社會制度、政治吏治、婚姻制度、滿腔悲憤地控訴了封建主義的慘酷無情和滅絕人性,大膽地預示了封建社會必然走向滅亡。

與其説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的軌道推向萬惡的封建社會。以無春為首的封建集團無情地扼殺了賈寶玉和林黛玉之產的愛情。使她們在花季般的年齡裏享受不到應該享受的快樂與幸福。我可以體會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

在這本書中,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幾代人的命運沉浮,其中,所藴含的人生哲理,世態人情值得我們去反覆品味,咀嚼一生。

紅樓夢名著小説讀後感2

奔着寶黛的愛情悲劇初讀紅樓,想着見識見識不同續寫風格再讀紅樓,三讀紅樓本想做個公正的人,客觀品評那些風流人物,卻身不由己地跳過了數也數過來的主子們,被那些在主子和下人間“周旋”的丫頭們吸引。

自然得從寶二爺房裏的丫頭説起。想要痛快的人生,不如做個晴雯,且別管她長得有多俊兒,就看她的直性子,摔扇子是她,毫不掩飾地拿襲人未來的身份開玩笑的也是她,毫不留情地趕走偷鐲子的墜兒的還是她。她有一説一、想什麼就説什麼,或許在那個耍心機與權謀的大觀園裏,她並不討喜,但她確實活得自在。吃得了“帶病夜補雀金裘”的苦,説得出“早知擔這個虛名,我就真的動這個心也罷”的怨,沒什麼情緒憋在肚子裏,人生自然痛快。或許有人覺得她就是被這刀子嘴、急性子害死的,但她的委屈既然懂她的人都知道,那又算什麼真正的委屈呢?

相比之下,襲人可就憋屈多了。王夫人的重視成了她的一種負擔,天天勸寶玉讀書,苦口婆心;想和她們一起鬧吧,一是怕王夫人嗔怪,二是因為未來的身份不願與寶玉太親密,她穩得不得了,而誰又知道在她波瀾不驚的外表下,有多少翻騰不息的苦水呢。這也是為何當她寄一切希望的寶玉一去不復返後她哭得如此死去活來的原因。但她註定不能解脱,念往日恩情,她不願殉情賈府;想兄妹深情,她不願自盡哥嫂家;念新配丈夫蔣玉涵的體貼,她不願自盡蔣家。她就這樣忍着,穩了一輩子,別人欣賞了一輩子,但也苦了一輩子。

如果一定要在這幾個丫頭中選一個,那必定要選平兒。《紅樓夢》的人物是很少能輕易界定好壞的,可唯獨“俏平兒”成了眾人眼中公認的好人。正如寶玉所評價的“賈璉之俗、鳳姐之威,她竟都能周全妥帖”,她既幫鳳姐,又時不時幫幫賈璉,卻誰也不依附,因為她明白,她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靠自己的廣結善緣,高調做好人。無論是“俏平兒軟語救賈璉”,還是“變生不測鳳姐潑醋,喜出望外平兒理粧”,還是蝦鬚鐲事件,她都處理得恰到好處,既不失心意,又不乏風度,於人於己都有了好處。都説“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既然“關係”這個東西客觀存在,那我們為什麼不和它做個“君子之交”呢?雖淡如水,但能為我們的人生推波助力是硬道理。

紅樓裏的丫頭還有很多,但既然是“夢”,又以“情”為主線,那些丫頭們自然都逃不出一個“痴”字。有對主子痴的紫鵑、襲人,對公子爺痴的小紅,對詩痴的香菱,更有為操守痴的金釧、鴛鴦……有痴病不打緊,關鍵看你痴的是什麼,如果是可望可及的,那便大膽的痴吧,你願意做晴雯便做晴雯,做平兒便做平兒,誰的人生都終是百味的,只是嚐盡酸甜苦辣的順序和餘味不同而已。但若痴的東西虛無縹緲,還是醒醒吧,夢破之後,就剩下一所空宅、一塊頑石而已。

紅樓夢名著小説讀後感3

讀罷紅樓,心裏酸酸的。不知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還是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好像每種都有一點。但總是覺得那不是全部。

紅樓夢裏的愛情故事還真是數不勝數。首先力推的,就是寶黛的紅粉痴戀。在紅樓夢裏要數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河。曹公簡直就是順水推舟,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

它的出現是那麼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麼純潔,纖塵不染。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羣。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

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羣芳。

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温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脱俗的詩人氣質。最歎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裏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裏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着。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

與其説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歸到萬惡的封建社會,以元春為首的封建集團無情的扼殺了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如果紅樓夢真的是曹雪芹親身經歷的描述,那麼我可以感受到一個失去至愛的男人的痛苦。地獄的烈火在身邊燃燒,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靜止不前,這不是切膚之痛,卻是切膚之愛。當血淚撒盡的曹公轉身面對不堪回首的歷史怎能不發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感歎!

紅樓夢名著小説讀後感4

沒有讀過《紅樓夢》的時候,對“紅學”的説法是有些懷疑的。那時候我沒有辦法想象,一本書可以成為一門學問。直到自己也品讀過、學習過,才知道其中的深意。

薛寶釵筆下的柳絮是堅強、積極、主動的,儘管柳絮沒有根,但它“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不僅如此,柳絮不甘於被命運擺佈,它要積極藉助於外界的力量,做到“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詞語之間的豪情壯志讓人拍案叫絕,一改女子詩詞中的哀豔。這種與眾不同的寓意,也是寶釵性格的體現。

林黛玉筆下的柳絮是悲涼的,如同那些漂泊無依的女子,和她一樣沒有自己的家園。柳絮沒有自主性,因而它“漂泊亦如人命薄”,那有如棉桃一般的白色又勾起了黛玉的愁緒:“韶華竟白頭”,年紀輕輕的她,卻是身體虛弱,自知命不久矣,所以才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吧。柳絮嫁與東風,她的生命在風中消散。

作者能夠將滿腔熱血與多愁善感拿捏得如此準確精到,且一人同時作出多首不同題材的詩詞,這一方面就已經令人驚歎。而“柳絮”這個意象在全書中也有着明確的寓意,它指向着榮國府、寧國府當中美麗女子無依無靠的命運,覆巢之下無完卵的悲劇。這一意象與全書的主旨立意相契合。

如柳絮一般的人生,終究是無奈的悲涼。

紅樓夢名著小説讀後感5

今年斷斷續續的又讀完了一遍《紅樓夢》,掩卷而思,真有一種“雲深不知處”之感,紅樓中那些可愛又可憐的女孩兒,牽動着古往今來多少人的心啊。

曹雪芹筆下的人物都獨具人性,千人千面,沒有絲毫的雷同首先要説的就是黛玉,黛玉多愁善感,體弱多病,身世孤單,精神壓抑,加上寄人籬下而又性情高傲敏感,使得自我十分脆弱。黛玉初進賈府時,時時細心,事事謹慎,言談舉止慎之又慎,恐怕被別人恥笑。

第一次見到寶玉其人時,油然而生了一種親切感。而寶玉眼中的黛玉,自然與眾人眼中的不一樣,“這個妹妹我曾見過”。所以當發現這個“神仙似的妹妹”沒有玉時,竟摘下自我的玉,狠命摔去。

很多人喜歡黛玉,不喜歡寶釵,我也佩服黛玉的美麗才情,但總覺得大家閨秀就應當如寶釵般大度有氣量,不要像黛玉般小肚雞腸、尖酸刻薄。寶釵博學多識,深沉理智,端莊賢淑,然而也是一個苦命的女子,她的出嫁其實更多的是遵從母親之命,嫁給了一個不愛自我、亦不被自我所愛的丈夫。

賈母説她的一段話我很喜歡;“大凡一個人,有也罷沒也罷,總要受得富貴耐得貧賤才好。頭裏他家這樣好,他也一點兒不驕傲,之後他家壞了事,他也是舒舒坦坦的。待他好,他是那樣安頓,一時待他不好,不見他有什麼煩惱。我看這孩子倒是個有福氣的。”做人就應當這樣,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紅樓女兒們個個個性鮮明、美麗可愛,《紅樓夢》這本書每次讀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它真是一本值得我用一生去品讀的好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8o3oj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