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永久的豐碑——讀《中國抗戰史》有感

永久的豐碑——讀《中國抗戰史》有感

永久的豐碑——讀《中國抗戰史》有感

永久的豐碑——讀《中國抗戰史》有感

一種精神,穿越歷史,化作豐碑,永遠長存!

——題記

那是一段永遠滾燙的歷史,那是一個令人窒息的時刻,八年抗戰,中華民族終於贏來了最後的勝利。手中的這本《中國抗日史》,打開了塵封的記憶,猶如歷史的再現,一如昨日的累累傷痕,無數英烈用鮮血和生命,在中華大地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壯歌,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不朽的民族之魂!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在北平西南的瀘溝橋附近,以軍事演習的名義,突然向當地中國駐軍第29軍發動猛烈進攻,第29軍軍士奮起抵抗,拉開了中國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序幕。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作戰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中國戰場牽制日本陸軍總兵力最高時達90%以上……

1942年1月,8萬日軍大舉進攻緬甸,中國戰區動員10萬精兵入緬作戰。同年,孫立人率部救出了包括司令亞歷山大在內的7000餘名被圍困的英軍,捷報傳來,轟動了英倫三島。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佈無條件投降,於9月2日正式簽署投降書。抗戰的勝利洗刷了中國近代以來的民族恥辱,和平的曙光從廢墟中燦然升起,飽受苦難的中國含淚歡笑。

1937年至1945年,盟國斃傷日軍195萬餘人,其中中國戰場斃傷133萬餘人,佔日軍傷亡人數的70%。日本投降時在華兵力約128萬人,僅這數字,就超過太平洋東南亞各戰場日軍的總和。羅斯福曾説:“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個師團的日本兵,可以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中國向世界昭示:中國人民不可侮!中華民族不可欺!

八年的漫長抗戰,耗盡了中國人的血與淚,也將恨深埋在了這片土地上。張自忠、左權、楊靖宇、彭雪楓……他們在抗日戰爭體現了中華兒女的英雄氣節,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堅韌不屈。我們銘記着“東亞病夫”的羞恥,銘記那些慘遭無辜殺戮的同胞,銘記着烈士們流出的每一滴鮮血,銘記着每一位愛國人士所迸發出的偉大愛國力量。死不再可怕,那句“重於泰山”始終不及將士們為國捐軀時的錚錚鐵骨。目光是堅毅的,所以光芒四射;吶喊是有力的,所以震動天地。抗日戰爭留下的是片片被戰火焚燒的荒野,而烈士們留下的卻是永不泯滅的抗戰精神。

品讀《中國抗戰史》,從抗戰將士那裏,我們讀懂了團結的力量,自由的珍貴;從勝利的榮耀中,我們明白了民族的尊嚴。回望當年那硝煙瀰漫、炮火連天的戰場。看着戰士們無畏的眼神、那血肉之軀堵住槍口的背影……我深知,原來每個中國人身上都有着中國魂。

今天,當我們的視線再次穿越歷史,回視那段烽火的歲月,昔日的屈辱與血淚,讓我們時時警醒,昔日的抗爭和榮光,讓我們傲然挺立。那座豐碑永久矗立在我們心中,紀念屬於我們的悲壯與勝利,苦難與榮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g9m9e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