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故鄉讀後感【精品多篇】

故鄉讀後感【精品多篇】

故鄉讀後感【精品多篇】

《故鄉》讀後感 篇一

動物有感情嗎?當然有!動物的感情是神聖的,就像書中的老丹,小安一樣……當勇敢的老丹用生命保護了小主人比利,深情的小安也絕食了,它不願意再獨活於世。這也讓我明白了“死”的意義。

當我為這兩隻紅骨浣熊獵犬的勇敢,堅持,機智暗暗叫好的時候,一隻山獅奪走了他們的生命。讀到這兒時,我愣住了,彷彿覺得這兩隻小獵犬還在我的眼前活蹦亂跳。

是啊,動物的感情誰都不可以剝奪,小安為了老丹,寧可放棄生命,可見他們是多麼要好啊!可現實卻就是這樣殘酷,老丹,小安,我在心中為你們祈禱。

我被這神聖的情感打動了,如果是我們人類的話,你最要好的朋友去世了,那你最多也就哭上幾天,就過去了,可小安卻當了老丹的陪葬。

就這樣,一對智勇雙拳的小獵犬就這樣離我們而去了,我現在和書中的主人公比利一樣難過,我的耳邊常常響起老丹和小安的叫聲,我們對狗有時又打又罵,可它依然效忠於你,它們為了比利能在捉浣熊比賽中獲得冠軍,自己差一點就被凍死了。

讀着讀着,我禁不住哭了起來,我為老丹和小安不幸的命運而哭,為比利失去兩個朋友而哭!我向這兩隻紅骨浣熊獵犬:老丹,小安,致敬!

故鄉讀後感 篇二

上完了《故鄉》一課,真是感慨萬千。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在歲月的滄桑中,能“守住本心,積極求變”才是我們今天重讀這課的真正意義。

楊二嫂是一個沒能守住本心的人,從一個善良的受害者變成一個恣意傷害他人貪圖小便宜的人。閏土是一個能守住本心,卻沒能積極求變的人,他從一個英俊、瀟灑的小夥子變成了一個迂腐、麻木的人。“我”是一個能

守住本心,積極求變的人,雖然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如意,付出了太多的代價,但我畢竟從農村進入了城市。

在今天,中國的現實與那時有太多的相似,一個人是否能“守住本心,積極求變”決定了一個的未來。

《故鄉》讀後感 篇三

(一)

當看了故鄉,我感到了一種悽然的感覺,自己不禁顫了一下,難道友誼在時間的過濾之後會褪色,會暗淡嗎?當魯迅激動得叫了一聲:“閏土哥!”而閏土默不吭聲。之後,又喊了一聲:“老爺!”我知道他倆的友誼不那麼深,原來的大海已如一條溪水。

我變得恐懼起來,我害怕現在的摯友會貶值,多年以後,也許知識記得有這麼一個人。我不希望這樣,就像魯迅不希望水生和宏兒。走他們的路。哎,難道世界上沒有永恆的友誼嗎?

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我早聽過了這句話,但一直不明白這句話,讀了之後,我懂了:就一條規律,本沒有它而做的人多了,就成了一條規律。每件事情總有一個開端,當每個人都認同他時,便成了合理的事情了。

(二)

對“故鄉”現實的所有感受都是在少年時已經產生的感情關係的基礎上發生的。“我”已經不可能忘掉少年閏土那可愛的形象,已經不可能完全忘掉少年時形成的那個美好故鄉的回憶。此後的感受和印象是同少年時形成的這種印象疊加在一起的。這就形成了多種情感的匯合、混合。這種沒有鮮明色彩而又複雜的情感。《故鄉》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憂鬱情感的美,憂鬱是悠長的,這種美也是悠長的。

魯迅在《故鄉》這篇小説裏紀念他的故鄉,但其實那故鄉沒有什麼可紀念,結果是過去的夢幻為現實的陽光所衝破,只剩下了悲哀。但此外也有希望,希望後輩有他們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原文結末雲:“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三)

今天,我讀了魯迅的《故鄉》這一篇文章。從魯迅的《故鄉》中,我們可以看到魯迅的童年是被封的大院。

童年的魯迅,彷彿是被關在籠子裏的一隻小鳥,家庭富裕卻寸步難行,而閏土則是生活在大自然的小鳥,生活艱幸但充蠻快樂。閏土的童年得看瓜,但是她很自由、快樂。魯迅的生活雖然充實,但是隻能默默地念拿在童年的書。閏土還可以做許多無窮無盡的新鮮事,看無邊無際的海洋,而魯迅只能看到拿四角的天空。

我們需要自由,不能在自己的家裏度過,一定有了解大自然。

故鄉讀後感 篇四

魯迅先生的《故鄉》,透露着他對故鄉的懷念,卻又另有一番味道。讓我感到有些感動,又有些淒涼。

本是久別重逢,可那些美好的回憶終究只能成為回憶。記憶裏的閏土,夏天在海邊拾貝殼,在潮汛時看魚兒跳。戴着項圈,拿着鋼叉,向猹刺去……而再見閏土,他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臉上爬滿皺紋,眼睛周圍漲得通紅。他頭上戴着一頂破氈帽,身上穿着一件單薄的棉衣,手又粗又笨,已經裂開,像是松樹皮。更令迅哥兒吃驚的是,他見到他,第一聲就是“老爺——”,顯得那麼生分。這讓迅哥兒到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因為魯迅知道,他與閏土之間,也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牆壁”。

閏土作為窮苦勞動人民的代表,飽經風霜,受盡歲月的折磨,讓我體會到了封建社會勞動人民的辛苦。為生活所迫,受壓於生活,卻又無可奈何。魯迅先生懷念小時候和閏土之間的那種純真,沒有間隔,但是生活不饒人,他們再也回不到小時候那種無憂無慮的生活。

魯迅在《故鄉》的寫作中,用了對比手法,幼年的閏土那樣活潑好動,而成年的閏土,卻是比以前要蒼老,與魯迅也變得疏遠了。這一對比,更讓我覺得深深的悲哀。在這樣一個黑暗的社會,黑暗的制度底下,人與人之間,甚至是好朋友之間,也會因為封建階級關係,漸漸形成一堵厚厚的牆,誰都無法逾越。我悲涼的心緒,也像《故鄉》中,那個陰晦的天氣,嗚嗚作響的冷風,蒼黃的天空,蕭索的荒村……

讀了《故鄉》,我似乎有些明白,魯迅先生為何棄筆從戎。因為最嚴重的不是身體的疾病,而是心理的疾病。治好真正的根源,才有挽回的餘地。當時中國勞動人民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精神愚昧,令人可悲。人民過着暗無天日的生活,再加上國民黨反動派的攻擊,人民處處受壓迫,可謂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魯迅先生希望社會不再黑暗,希望人民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於是他拿起他的筆作為武器,與封建思想積極鬥爭!

我又想到,生活在現代的我們多麼幸福。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所以要好好學習,才能更好的報效祖國!

故鄉讀後感 篇五

我向來偏愛讀小説,總覺得小説能帶給我不同的生活,能從其中體味百味人生,品嚐千種故事。

而讀了周作人的散文後,才有了另一番感受;在那看似平淡、悠閒的美文中,卻能品味到內藴其中的深情,使我對散文有了新的認識。

周作人的散文風格平和沖淡,雋永而幽雅。

他善於通過人所不言的細小的題材,來表現深刻的含意,信筆拈來,令人歎服。

《故鄉的野菜》是周作人散文的名篇之一,文章從家鄉野菜這一看似平凡而瑣碎的事物寫起,素材雖平和質樸,卻自然成其清新的野趣,引人入勝。

通過對野菜的細緻描寫,勾畫出一幅浙東古樸清純的民俗畫卷,流露出品花賞草的閒適情趣,也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深情懷念。

周作人的散文追求自然平淡,崇尚簡素,淡化感情,這是他的一貫寫法,也是他的審美標準。

文章開頭寫道:“我的故鄉不止一個,凡我住過的地方都是故鄉。”看似瀟灑無所掛念,“對故鄉沒有什麼特別的情分,只因釣於斯遊於斯的關係”,才成了故鄉,成為偶爾會想起的地方,顯示了一種平和沖淡的心境。

但在這平淡的文字,適意的心情下,作者對故鄉的思念是深刻的。

只因妻子説起菜市場有薺菜在賣着,就讓作者打開了對於故鄉的記憶的閘門。

浙東的風俗習慣,市井風情在作者的筆下娓娓道來,這細緻入微的記憶其實正是作者對於故鄉的深情懷念的最好體現。

作者在描寫了薺菜、黃花麥果(通稱鼠麴草)、紫雲英(俗稱草紫)這三種家鄉野菜時,不僅細緻地描述了它們的形狀、特點、顏色、用途以及文獻上的記載,而且夾敍了一些小孩子們在園地戲耍、採食野菜的活動,以及從野菜中所獲得的歡樂與趣味,而作者,自然也包括在這些小孩子中,曾經獲得這天真純樸的歡悦。

這些野趣生活,寫得活靈活現,生動逼真,彷彿我們也跟着作者回到了他那純真歡樂的童年時代。

“但是吃去總是日本風味,不復是兒時的黃花麥果糕了。”這跟魯迅在《社戲》裏對不復再吃到的羅漢豆的描寫,對那記憶中的滋味的懷念之情,是多麼地相似。

那是因為兒時的回憶,總是讓人感到難忘,在經歷了多年的他鄉生活後,那種懷念之情,就更加深刻,因而,兒時的回憶,也更加動人。

全文沒有一字一句明説對故鄉的情意,連抒情的話語也沒有,看似只是平淡,不在意的地在描寫着對故鄉野菜的回憶,然而字裏行間卻流淌出了對故鄉深摯的感情。

周作人的感情表達方式是隱蔽的,他後期的作品甚至使人不覺其散文中所藴含的深刻內藴。

這篇散文還包含着知識性和趣味性。

文中既有對這三種野菜要詳細介紹,更穿插着了許多具有民間性和趣味性的引述:“薺菜馬蘭頭,姐姐嫁在後門頭。”“黃花麥果韌結結,關得大門自要吃:半塊拿弗出,一塊自要吃。”同時還徵引了明人田汝成的《西湖遊覽志》,顧祿的《清嘉錄》的記載,以古證今,使家鄉的野菜、家鄉的民俗融入深厚的文化背景裏,使文章更富有文化意藴。

周作人的文字總是樸素平易,不加雕飾,雖沒有華美密麗的詞句,但其文之美卻溢於其外。

那隨意道來的語言風格,煞是迷人。

文中所採取的手法可以説是完全的“白描”,但卻以恬淡的心情,閒適的語氣,將清新的意境刻畫得細緻動人,讓文章顯得清淡簡樸卻又生動活潑,令人深深地感染了那種鄉間生活的野趣。

平淡的描述中,處處可見作者對故鄉的深情懷念。

雖然周作人向來將深層的感情隱藏在文字之下,但《故鄉的'野菜》這篇散文,還是可以比較明顯地從字裏行間看出他對故鄉的懷念,對童年生活的回憶。

沖淡平和不僅是周作人散文中寫作上的特點,而且是他的一種人生態度,一種境界。

因而,寫起這種平淡温和的散文,周作人確是文壇上一座難以超越的高山。

故鄉讀後感 篇六

最近,在媽媽的要求下,我看了魯迅先生寫的小説——《故鄉》。

儘管作者描寫的故鄉就是我從小長大的地方——紹興,但這篇文章對我來説實在不易讀懂。原因有四:

1、文中有些字和我們現在的不太一樣,如“哪裏”寫成了“那裏”;

2、有些事物是我沒碰到過的,如胡叉、秕穀之類;

3、有些字詞是作者自己編造的,如“猹”、“弶”等;

4、當然最主要的是我不知道當時的歷史背景,不能體會文章背後所要揭示的深刻含義。

這篇小説主要寫的是作者回到故鄉,看到了小時候的玩伴閏土,在生活的重壓之下變得衰老、拘謹和麻木,完全不像小時候那樣可愛、機靈和富有活力。經過對兒時的閏土與現實的閏土的比較,可以知道作者對兒時的故鄉、兒時快樂的生活、兒時的閏土非常懷念,對現實社會的破敗感到非常不滿。

作者筆下的故鄉那麼淒涼、那麼黑暗,居然能把一個如此活潑的人變成一個麻木不仁的人,我無法想象那就是我從小成長的地方,那就是我美麗而親切的外婆家。幸虧我生活在現在這樣幸福美好的時候,不用為生活擔心。我的生活如此多嬌!

《故鄉》讀後感範文字 篇七

心靈馳騁在漸行的槳聲中,文字作舟載我去往魯迅的故鄉,故鄉讀後感。去見荒村孤獨地橫卧在蒼黃的天穹之下,去見在風中瑟索的老屋。心底刮過一絲悲涼,彷彿我就是魯迅,面對世事變遷,歲月蹉跎,餘下沉重的感歎。然而除了這些,我就再也沒有別的情感了。對於一個毫無人生閲歷的十四歲的學生來説,有的只是對故鄉和隨故鄉遠去的童年的留戀,那份慨歎,只保留於魯迅的文字當中。

而我要説的,是故鄉的人情變化。透過魯迅的筆觸,記憶中勾勒出兒時的閏土——“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裏一把鋼叉”,我彷彿看見兩個小夥伴穿梭在婆娑的月影中,深厚的友誼便鐫刻在天際,隨皓月一起永恆,讀後感《故鄉讀後感》。然而二十年後再度重逢時,機械的一聲“老爺”,不需兒女沾巾,便已詮釋一切。忽然想起故鄉的好友,我竟記不起她的名字,她的臉因為不斷湧現的新面孔,也逐漸隱退了。苟酷的階段,或許是歲月的距離,竟能將友誼凍結在曾經的記憶裏。

在“返程”的途中顛簸,不知怎的,腦海裏充斥的是我的故鄉,是盤桓纏繞的野豆角,是颯風吹拂下金黃的玉米地,是拗口甚至透着幾許粗野的東北方言。我們的“船”向前走,故鄉的山水在黃昏中染成深黛,向後退去,連着童年的記憶,漸成模糊的雲影輕煙,最終歸為黑暗。

故鄉讀後感 篇八

魯迅先生的這篇《故鄉》,我覺得表達更多是一種悲涼、無奈的思想。

魯迅先生先寫道童年時期,與閏土一起守瓜田,捕麻雀的故事。思緒不知不覺就回到了童年。但當閏土來時,一句“老爺……”打斷了他所有的回憶,他和閏土之間,好像突兀出一道無法逾越的溝壑,好像突兀出一面無法捅破的窗户紙。童年,早已遠去。魯迅先生為這種封建制度,為這種“中國式”的奴才主義所憤恨,所悲哀。

可笑,明明只是層窗户紙,可它保持了幾千年。明明只是一道溝壑,卻從沒有人想去填。

這時,魯迅先生又寫道題目:“非常難。第六個孩子也會幫忙了,卻總是吃不夠……又不太平……什麼地方都要錢,沒有規定……收成又壞。種出東西來,挑去賣,總要捐幾回錢,折了本;不去賣,又只能爛掉……”“母親説,那豆腐西施的楊二嫂,自從我家收拾行李以來,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裏,掏出十多個碗碟來,議論之後,便定説是閏土埋着的,他可以在運灰的時候,一齊搬回家裏去;楊二嫂發見了這件事,自己很以為功,便拿了那狗氣殺(這是我們這裏養雞的器具,木盤上面有着柵欄,內盛食料,雞可以伸進頸子去啄,狗卻不能,只能看着氣死),飛也似的跑了,虧伊裝着這麼高低的小腳,竟跑得這樣快。”

這看似平凡又嗦的文字,其實正恰恰表現了中國人的那種愚昧,又恰恰體現了中國人的那種悲哀。對此,我也實在不想再説些什麼,大家都能體會到。

最後,魯迅先生説題目:“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題目: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這實在是一種無奈的感歎,一種淒涼。也許,我們永遠也無法體會到。

故鄉讀後感 篇九

「水是故鄉甜」是琦君女士最新的散文集,收在此書的絕大多數篇章,在第 一次見諸報端時我即已讀過。然而雖書結集後我又反覆讀了數遍,想為文一抒讀 後感卻又費思量。原因無他,要談琦君的作品,我幾乎不能避開別人早發表過的 論點。

在印象中,名家如夏志清、楊牧、彭歌、思果、隱地、歐陽子、鄭明㊣等均 曾公開肯定琦君在散文上的成就,一般讀者以行動支持,使琦君的書成為書籍市 場上的「金字招牌」,更不在話下。即連我自己,在請朋友雅媛幫我剪貼之際, 重新檢視發表過的評論文字,就發現我談過她三本書--「留予他年説夢痕」、「母心似天空」和「燈景舊情懷」。因為,析論「水是故鄉甜」這本琦君出國後 出版的散文集,我想用縱觀列論的方式,而不是逐篇零碎提出意見。

首先談形式方面,形式包括對篇幅長短的控制和文字的舖陳。

「水是故鄉甜」全日約十萬字,收文三十二篇,平均每篇三千餘字。琦君曾 向我説,對一篇散文而言,三千字上下是最合理的長度;她本身是這個理論的實 行者。當然,許多人會説,文章重要的是內容的好壞,而不在於字數的多寡。可 是一篇散文要合乎藝術水準,先決條件為材料的取捨,一味強調精練,有時反給 人「意猶未盡」之感,懸河倒瀉式的洋洋揮灑難免流於散漫。琦君嚴格掌握作品 的長度,行止自然如流水行雲,既不故意濃縮而現晦澀,亦不胡亂「摻水」使內 容淡而無味,完整和恰到好處,是她每篇作品的共同特點。

在當今作家中,國學根柢像琦君這麼厚實的並不多。難得的是琦君的文字是 圓熟純淨的白話,她沒有賣弄學問大掉書袋的毛病,她適當的引用詩詞,作用是 使情思有所轉折,而非故示典雅;她避免某些女作家容易犯的,極力詞藻的堆砌 ,字裡行間濃烈散發「閨閣體」的氣息,簡潔、樸實、準確,琦君文字的境界是 「豪華落盡見真淳」。

平心説,琦君的素材對讀者而言並不陌生,甚至是琦君作品最受喜愛的理由 。但琦君之所以為琦君,是同樣的人、景物,每次出現都有不同的角度,給讀者 新的啟示和感悟。

就如同由大陸來台的其他前輩作家一樣,琦君帶出來的記憶,轉變成揮之不 去的鄉愁。然她的排遣方法,是復活一個典型農業社會,那業已消失的世界,儘 管這個世界和我們有著時空上的距離,但無損於我們的嚮往與感動。

回憶充滿温馨,也難掩惆悵。可是琦君對舊時風物故時情的感懷,從沒有達 於哀傷的程度,她會適時再把大家帶回現實來,肯定目前所擁有的。由新懷舊, 再自舊返新,以致自由出入於現在與過去之間,令琦君的作品永遠有舊命維新的 意義。

多少和琦君同年歲的作家,他們多回顧少前瞻,為排遣鄉愁而把自己情感逼 進死衚衕,連帶也使自己的創作生命早按上休止符;有幾多以新説自許的年輕寫 作者,也成天鄉愁掛在嘴邊,但那個鄉愁所代表的年代,他們沒生活過,不落實 的描寫,作品裡刻意強調的鄉愁是「象牙塔內的鄉愁」,當然不能普遍引起讀者 的感應和共鳴。

典型琦君的散文,常敍事兼以描人再加抒情,綿密中有變化,其懷舊的文章 可為代表。但琦君作品的迷人處不僅於此,如「水是故鄉甜」書內,「兒時不再 」的不失赤子之心,「一望無『牙』」、「藥不離身」自我調侃的幽默,以誠懇 温厚的態度[]推介其他作家的作品(詹悟「母親的夢」、林武憲「我愛ㄅㄆㄇ」、簡宛「葉歸何處」),在在都顯示琦君胸襟的寬博與豁達。

此外,也因為作家多情、敏鋭、善感的個性,琦君毫無矯飾在筆下透露,她 對過世父母親人的懷念,對兒子丈夫的掛心,甚至念念不忘和自己相處過的各種 大大小小動物,及任何一草一木,可説珍惜寶愛一切人間的有緣。

寫了那麼多書,琦君沒有塑造過十惡不赦的壞人,更從未劍拔弩張攻擊過任 何人,對人世她有著睿智的瞭解,對芸芸眾生,她充滿愛和同情。

時局如此艱難,世路這樣坎坷,我們慶幸有琦君這樣的寫作者,作品秉持佛 家大慈大悲的襟懷,叫我們能忍受一切灰暗和挫折!

《故鄉》讀後感 篇十

《故鄉的榕樹》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寫了農村風光,充滿濃郁的詩情畫意。

這篇課文寫久居異鄉的“我”帶着小兒子在客地大榕樹下散步、嬉戲時,由眼前景物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故鄉榕樹下的一樁樁充滿生活情趣和鄉土氣息的兒時往事,字裏行間滲透着作者對養育庇護自己的故鄉的眷戀之情。一文表達漂泊異鄉的遊子對養育庇護自己的故鄉深深眷戀之情,抒發對故鄉和祖國的思念和熱愛。

這篇文章勝在“真情”,但只有真情,並不一定會寫出好文章。《故鄉的榕樹》的作者運用了高超的抒情技巧,筆酣墨飽地抒寫了思鄉的滿腔真情。正是這種真情打動了讀者,引起共鳴。

首先是緣物生情。作者住所附近的兩棵榕樹,引起作者回憶故鄉的兩棵老榕樹,對榕樹的描寫傳神的地描繪反映了作者濃郁的思鄉之情。其次是繪景傳情。作者進入回憶的第一段,用概舉的方法描繪了家鄉榕樹的四周景色,懷念這些景物,是因為作者對它們充滿了喜愛之情。再次是憶事抒情。這篇散文回憶了幾件與老榕樹有關的童年趣事,通過“憶事”抒發了對親人的懷念之情 ,使人讀了心旌搖盪,浮想聯翩。最後是直吐深情。作者在回憶故鄉景物和故鄉趣事時,有時按捺不住奔湧的激情,採取直接傾吐的方法説出來,情感逼人。這深沉的情感是動人心魄的。文章的最後三段更是直抒胸臆,對故鄉的懷念與眷戀之情如火山一樣噴發出來。這如泣如訴的語句,彷彿一張大網,把讀者完全籠罩其中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jv5z4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