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桃花源記》讀後感(通用多篇)

《桃花源記》讀後感(通用多篇)

《桃花源記》讀後感(通用多篇)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1

“讀過一篇好文章,像交了一個益友。”只有你真正排除任何雜念時,你才會深有感觸。

《桃花源記》是一篇好記敍文,它是我國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所記的,是一幅反對戰亂,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民安居樂業,彼此和睦相處的美好大理想圖景,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對和平的嚮往。

人們嚮往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作者在描述桃花源時説:“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就是人們嚮往的樸素、勤勞、和平的生活。沒有秦時的戰亂,怎能逃到桃花源呢?

面對當時戰亂黑暗的社會,陶淵明和劉子驥卻消極避世,被困難打倒而沒有勇敢面對,並克服困難。

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於江左一隅,統治集團內部互相傾軋,各割據勢力連年混戰,賦税徭役繁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晉元熙二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採取陰謀手段殺害晉恭帝,這引起陶淵明的不滿,加深他對社會的憎惡。但他只能撰寫此文,抒發情懷,無法改變現狀,於是虛構了人情淳樸、安靜自足的與黑暗社會相對的理想世界。

桃花源是意境、境界、樂園。這種理想雖反映了人民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爭的願望,批判了黑暗社會,但難以實現。如果現實中的人也能像桃花源中人那樣的話,夢想將變成現實。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味地沉浸在桃花源的寂靜與和平中是不行的,困難總在風雨中,彩虹總在風雨後。

每個人心中的桃花源多姿多彩,我的桃花源更是絢爛無比:有桃花,有麥香;有田園,有書海;有吃苦,有樂觀;有真誠,有奮進;有家人,有摯友;有電子智能;還有小動物。我將利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大腦,在自己的世外桃源裏,創造出不一樣的人生佳話。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2

小時候偶然聽人提起陶淵明,但對他不是那麼瞭解,後來我們學了一篇《桃花源記》我對他有了更多的瞭解。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中國東晉時期傑出的詩人,他的詩已成為中國古典文庫中的寶貴遺產,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已經成為世代人民雅俗共賞的精彩作品。《桃花源記》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藝術作品,表達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開始時,我讀桃花源記,讀出的只是純粹的故事,和書上寫的小道理……

待我深入讀了《桃花源記》時,我感覺到了桃花源的美,景色美,人也美——和諧、熱情、幸福。在作者陶淵明生活的那個戰亂頻繁的時代,這樣的桃花源是當時所有人的嚮往。如今,我們就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裏,時代變了,人們心中的桃花源也就變了。

我常常想,有沒有一個清靜安閒的地方,能擁抱自然的地方。這便是我心中的桃花源了。

“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草,落英繽紛。”一句讓人孚將連篇,我感覺我以置身在這桃花林中,春耕季節,鄉民們料理完了田地,三五成羣的回家,家家户户的屋頂都升起了炊煙,山谷裏桃花盛開,湖中魚蝦結羣。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每當讀到這一句時,我就在想桃花源不正是人們心目中的一片樂土嗎?於是有了“及郡下,詣太守,説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和“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的故事。看完之後,我忍不住想,為什麼漁人能在無意間進入桃花源,而太守和南陽的劉子驥帶了那麼多人那麼仔細的找卻找不到呢?

會不會是因為漁人心無雜念而其他人卻心懷不軌?太守可能這樣,但“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他也會這麼想嗎?由此我又想到了一篇叫做《金斧與農夫》的故事,故事是説一位農夫一不小心把自己的鐵斧掉進了河裏,來了赫爾墨斯,赫爾墨斯撈上了一個金斧和銀斧,農夫卻只要他的那把鐵斧,赫爾墨斯被他感動了,於是把三把斧子都送給了他。另一位農夫聽了很羨慕,卻因為貪心變得一無所有。

有些事情是不能為別人所説的,可能會影響那個人的一生,不過,那也是那個人應有的懲罰。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3

《桃花源記》陶淵明用淋漓盡致的詞句構造了一個多麼寧靜,祥和,美麗的世界!讀完後,細細品味,感觸很深。

故事的開頭,“忽逢桃花林”,這時眼前一亮,又往下讀“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暗暗感歎桃林的美麗,如果能一飽眼福該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漁人向前探去,一幅幅如畫的田園生活展現在眼前:“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源中的人見漁人有好奇、驚異卻不害怕,反而熱情的招待他。聽完漁人的講述,源中人送漁人離開,卻叫他不要與外人講他們的事。當然,漁人沒有承諾,可在他尋找時卻迷失了方向。後來名叫劉子驥的人也尋桃花源,最終卻尋病終。

我想,桃花源中的人為何不願外人知道他們的事呢?而漁人又為何違背諾言呢?原來這一切皆因漁人的“具言所聞”。那時苛捐雜税繁重,連年戰事不斷,百姓生活於水火之中。説起嚴苛的捐税和殘暴的統治並不是那時才有的。早在春秋時期,孔子見一婦人,因自己的丈夫和兒子被老虎咬死而痛哭,他問婦人為啥不搬走,結果婦人卻説無苛政,原來殘暴的統治,嚴苛的捐税遠比老虎要可怕。

桃花源的生活是和平安逸,沒有戰爭,並且環境優美。所以桃花源中的人並不願意有人來打擾他們的生活。可誰又不向往這樣美好悠閒的生活呢?於是漁人回去便告訴了太守,也想與桃花園中的人同往。

説到和平,我寧可去尋找這樣的桃花源。如今的世界到處是爾虞我詐,明爭暗鬥。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貪婪矇蔽了人們的雙眼,使得多少無辜的百姓受到傷害啊!我想,恐怕更多人想去桃花源了。可是桃花源只是一個美好的幻想。現在這個社會,自私,腐敗已逐步侵蝕我們原本純潔的靈魂。甚至有些人想征服整個世界。這些可笑的想法,只會顯示出他們的醜陋。想到這,《桃花源記》的美好感覺頓時戛然而止,似乎覺得醜陋的思想蓋住了湛藍的天空,蓋住了天真的笑容,更蓋住了純潔的心靈……

因此,我們不能讓這種醜陋繼續蔓延下去,我們要創造一個全新的社會,把壞思想排斥出去。我們要根生蒂固的維護國家之間的友誼,繼續促進國家之間的友誼,像“地球村”一樣互通無阻,和平共處。這樣,地球就會變成一個真正的“桃花源”。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4

文章的作者陶淵明,關於他,應當説是歷史上的一個名人,不僅因為他為我們留下了美麗的詩文,最重要的是他的品行,“五柳先生”“不為五斗米折腰”“安貧樂道”這已成為歷代知識分子心中的高風亮節。其實作為陶淵明來講,何嘗不想“兼濟天下”,只是因為晉朝時的黑暗,司馬兄弟視正直的知識分子如洪水猛獸,一再地鎮壓打擊。這才使陶淵明走上了“老莊之路”正是他棄官為民的這段時間,為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流傳至今的詩歌,散文,這些已經成為我們文學史上的寶貴遺產。

一個是不為世人所知的“桃花源”,另一個則是不為桃花源中的人所知的“漢與魏晉”作者沒有在文章中表明自己的態度,只是如一幅白描的畫卷,展示給讀者,孰優孰劣,全在讀文章的人。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有跡可尋。

由於“武陵打魚人”的進入,使得桃花源裏的人知道了外面的世界,那麼,他們是羨慕那還是想往,其中有一句話可以表明他們的態度:“此中人語云:不足與外人道也”由此可見,他們並不想讓外面的人知道他們,實際上就是表明:他們並不願意走出去。由此,作者的立場顯現了出來。

“比較”或許是人們普遍的心態,正是從有了這篇文章開始,不知有多少人把他們生活中的世界與“桃花源”相比,結果越來越多的人將“桃花源”看做他們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更有甚者,認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與馬克思描寫的“共產主義”相差無幾,只是“物質”貧乏了一些。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作者描寫桃花源的本意,實際上是對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現實社會進行了鞭笞。而我們從歷史的記載中,也可以得出“漢朝”儘管創立了一個強大的封建社會,但是有多少無辜的百姓死於戰亂中,多少英雄豪傑死於“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規則裏;魏晉更是充滿了權利的爭奪,以至於“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與其生活在一個這樣的亂世,真不如終老在桃花源裏。

常見有的朋友,將“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提將出來,做一比喻,來諷刺那些“孤陋寡聞”“不知道外面還有更美好的事物”的人。細細想來,這種比喻實在是與原文作者的主旨不符。作者之所以寫出這篇文章,並不是諷刺“桃花源裏的人是井底之蛙”恰恰相反,它告訴人們,漢朝與魏晉的人們沒有福氣生活在“桃花源”裏實在是一種遺憾啊。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5

理想化的情境很美好,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但是在當時有幾個人能像陶淵明一樣呢?又有幾個人有他那樣的境界呢?所以,在那個黑暗的社會我們忽略了除他以外的所有人只記住了陶淵明,美其名曰他超凡脱俗。

現實往往很殘酷,如《桃花源中》的那些人,他們也只是逃避現實,而並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來解決所遇到的問題,逃避現實誰都可以做到,但是很多時候社會並不允許。

就像現實中的我們,所遇到的學生比傑哥文中的學生還低幾個檔次,九年級了,竟然還有除了自己名字其他字都不會寫的。義務教育的車輪把這些都滾到了我們農村國中,我們別無選擇。

雖説我的課堂我做主可以,但是“外界”的壓力如牛毛一般壓着,想只帶着學生讀書慢慢的讀書,不用做那些個專為考試而設置的題目,可是學校領導不允許,家長不允許,就連學生自己都不允許。學生明明知道自己不喜歡上課,不喜歡寫作業,但是他們喜歡分數,尤其喜歡高分數啊!

再者,如我一般的年輕的“老教師”16年來一直被浸泡在這樣的環境中,周圍沒有人認可你,鼓勵你,甚至還有意想不到的被打壓和被嫉妒。真的都快把自己練成神了,但畢竟是“凡人”,控制不住自己不去想不去做,但憑藉着自己的能力卻又沒有能改變一丁點。對於負責任的人來説,或許最好的辦法就是逃離,可是放眼望去,哪怕是單憑幻想,環境都一樣,往哪裏去呢?

或許我這樣的想法過於消極,太過悲觀。可現實就擺在那裏,不動,甚至還越演越烈。

昨天晚上看到以前文章説,為什麼我們現在教不好學生,因為我們改變的速度愛學生差太多了,深以為然。

思想指引着行動。我們的思想還沒得到根本上的改變,可是學生的思想早已變得甩我們好幾條街了。如此劇烈的矛盾我們確實是無能為力了。

最重要的是,傑哥只是上了一節課,我們是天天都如此。不是有句話説“習慣成自然了”嗎?更多時候不是我們放棄,而是學生自己,學生家長早已放棄了。部分家長(學生)的指導思想是在學校呆着安全,不會出事,三年過後等長大點就可以打工或者做其他事了,真的是思想決定行動。他們沒有哪怕一丁點的目標和動力,這就是現實。這也是生活。

我們每天都是如此。難道我們也要像梭羅一樣跑道瓦爾登湖旁邊去?或者如陶淵明一樣寫出哥《桃花源記》,然後自己去開墾“荒地”?再或者如李白一樣豪放的吼幾句?

我覺得我們更像是杜甫,眼睛看到的都是現實,但是我們沒有杜甫的胸襟,更沒有杜甫的家庭背景。我們需要苟且的活着,僅此而已。

理想很美好,可現實太殘酷。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6

有位哲人説過:“人的一天中,有一半的時間在幻想。”這句話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人的一生中,有一半的時間在幻想”。別人幻想的是什麼我不知道,然而陶淵明把他的理想世界展示在了我們的面前。那是一個花繁葉茂的地方,那裏沒有階級之分,每一個人的收穫都同他們的付出成正比,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一切,雖是濃郁的魚鄉之氣,卻也飽含人情味。

這種唯美的社會風氣幾千年來都未形成,原因很多,而我也悟出其中一個,那就是人性本來就是自私的。或許我這樣説太偏激了,畢竟我的社交圈只有這麼點,我看到的只有這麼多,其他的美麗或醜惡我都聞所未聞。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只能很淺顯地談。

我小的時候我自認為自己是個競爭欲和佔有慾都很強的孩子。從來都是想什麼就要什麼,從和哥哥搶玩具到與同桌搶橡皮,從和老師爭答案正確與否到和家教吵得面紅耳赤。似乎從來都沒委屈過自己。然而那時候的對手都是那麼地和善、友好,過去就算了,又恢復原有的平靜。隨着年齡漸長,這種競爭欲日漸減少,顯得與世無爭一般,而也正是這樣的日子更讓我清楚地看到那些醜惡的慾望。原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種情況也是會在我的生活中上演的。

那些表面友好,背地裏手段狠辣的小人;那些仗着人高馬大就欺強凌弱的懦夫;那些自以為有錢有勢就高高在上的偽君子……這一切自然並非我親眼所見,不然我會更憤世嫉俗些,但長時間的耳濡目染卻開始讓我懷疑這個世界的真實性。確實,往往我所看到的都是那些浮於表面的東西,因為我浮在表面,渾濁的水域讓一切都看不清楚,於是那些遙遠的臉總是顯得很親切,因為沒有人知道那究竟是不是一張面具,至於面具下面的嘴臉就更看不清了,而我也不想去探個究竟。浮在上面有浮在上面的好處,那些污穢、醜陋、不堪入目的東西就可以眼不見為淨。雖然我知道這是種軟弱的行為,但是當我要觸及它們的時候我並不能像想象的那樣,大義凜然地撕毀來者的面具,我怕看到我不願意看到的東西,所以我只有逃,逃得越遠越好。

所以,當我看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時候,我無法不被這種世外桃源的景色、安居樂業的人們、快樂和平的生活所深深折服。那裏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都擁有享受自由與平等的權利,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着與世無爭的平靜生活。這一切竟讓如今的我深深嚮往。雖是虛構的世界,卻給了我無限的暢想空間,似乎那些沉於水底的黑暗社會只是我做的一個惡夢,夢醒了,窗外依舊是生機盎然的大地美景。我再沒有任何奢望,只是請求:“主啊,讓我的夢快醒來吧。”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7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深深地將我吸引,陶淵明將桃花源寫成一個若真似幻的仙境,描繪了一幅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安居樂業,彼此和睦相處的生活圖景。在當時那個能用“黑暗"形容的的社會,所有的人都會嚮往光明吧!

腦海裏浮現了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畫面。公元405年秋天,陶淵明為了養家餬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來一名官員來視察,這位官員是一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縣的地界,就派人叫縣令來拜見他。

陶淵明得到消息,雖然心裏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立刻動身。不料他的祕書攔住陶淵明説:“參見這位官員要十分注意小節,衣服要穿得整齊,態度要謙恭,不然的話,他會在上司面前説你的壞話。”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淵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長歎一聲説:“我寧肯餓死,也不能因為五斗米的官餉,向這樣差勁的人折腰。”他立刻寫了一封辭職信,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的縣令職位,從此再也沒有做過官。

有骨氣,不趨炎附勢的陶淵明讓我震撼。陶淵明雖然放棄了官職,回到了家鄉,可是他得到了心靈上的解脱。我想這應當就是真正的光明吧!在現實社會中多少人為了利益何止是不擇手段。他們也不想想難道有錢就歡樂了嗎?如果金錢名利與歡樂成正比的話,那陶淵明豈不是一個十足的大笨蛋?其實一切的一切都起源於你的心底。其實你在金錢名利中表現出來的,只是你眼中的貪婪。

有的人為民請命,鞠躬盡瘁,有的人追逐名利,勾心鬥角;有的人信奉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的人恪守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我們能夠做一個資歷平凡,家庭平凡的人,可是我們決不能做平庸的事。

光明的人,會選擇平凡可是拒絕平庸!平凡的人,要做不平凡的事!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8

《桃花源記》出自陶淵明的《陶淵明記》,其中令我感觸最為深刻的的是陶淵明寫這篇文章所表達出來的感情。第一類是普通的漁人,他誤打誤撞的進入桃花村;第二類人是桃花村中淳樸的村民,;第三類人是像劉子驥一樣的高尚人士,他們是作者的化身。

閲讀時我很好奇,陶淵明是懷着怎樣的心情描繪出了桃花源中的小山莊?他們都向往桃花源村中那種與世無爭的生活,但是陶淵明在創作時的處境並不樂觀,陶淵明卻在作品中將桃花源村寫的如此的令人神往。

真令人為之敬佩。當我真正的深入文本後,結合他的時代背景,我漸漸明白了,此文並非寫景之文,而是透過桃花源來表現出自己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我們身邊也有種種不如意的地方,但是我們也在嚮往着一個像桃花源村那樣無憂無慮的樂土。對於我們而言,可能更多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但是對於陶淵明而言,也許這種複雜感情是我們所不能想象的,在他心裏胸懷大志是她他的夢想,懷才不遇是他的處境,世外桃源是他想要去的地方,所以作者把劉子驥幻化成自己的化身,去尋找這方樂土。但是劉子驥沒有找到桃花源村,也説明作者筆下的桃花源村可能並不存在。

我曾也遇到過許多人,許多事,看見過很多因為生活不順而選擇放棄自己夢想的人。我也時常遇到這種想要放棄的時刻,但每當此時,我都會想起桃花源村,我希望那個安靜而又祥和的地方是現實,而不是作者的一個幻想。於是我把這座令人安詳的小山村放在了自己的心中,我告訴自己,只要心裏有桃花村,那麼桃花村便每個地方都是。每當想到這個時候,我總會堅持自己的夢想,向着美好的生活去努力。

桃花源村的樸實着實令所有人嚮往,在我們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一定不能被現實打敗,即使心裏再難受,也不要忘了像陶淵明一樣,心裏裝有一個桃花村,“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讓桃花村的美麗永遠在我們心中,讓桃花源的桃花永遠在我們心中盛放。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9

今天我讀了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是田園詩歌的鼻祖,也就是自嘲“好讀書,不求甚解”那位。

《桃花源記》是作者晚年的一大作品,講述了一位打漁人誤入桃花源,那裏與世隔絕,山清水秀,人們生活安康幸福,漁人出洞後試圖去找桃花源蹤跡不見,從此再沒看到那個美麗的地方。

作者以虛構的方式,描繪了一個沒有戰亂,沒有剝削,平等自由,道德淳樸,安寧富裕的理想社會圖景。這裏“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展示了作者的社會理想,也代表當地人民對太平社會的嚮往。

其實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類似桃花源一樣的地方,山清水秀,風景如畫,不比桃花源差。但是它們遭受到了垃圾的侵害和嚴重的污染,使那些桃花源變成一處處垃圾場。而且有些過分的遊客,亂摘花草,踩踏草坪,這樣即使是桃花源哪能長久?就像我的家鄉,聽爸爸説以前就是他們的桃花源。在那裏你能親身體會“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還能親手“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或與農民親身對話,驗證“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爸爸小時候每天都生活在花海里,感受那花兒真實的清香;能生活在竹林裏,品嚐鮮筍質樸的味道;可以在水中游玩,發現魚兒游泳的技巧,每天都能迴歸自然。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到處建起了工業區,濃煙滾滾,瀰漫在空氣裏的盡是令人窒息的灰塵,矇蔽着你的眼睛。竹子開始黃了,河水開始黑了,空氣中飄滿塵土,就連那一朵朵五彩繽紛的花也慢慢凋謝。如果陶淵明看到此情此景他會想什麼呢?這就是大家再也找不到桃花源的原因吧!

人口的急速增長,環境的快速污染就會使一處處世外桃源慢慢消失,因此環境的保護和人民素質的提高是現在的當務之急。

我多希望中國的未來到處是桃花源,但未來還會有桃花源嗎?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10

讀完《桃花源記》後,我深深的被起吸引,陶淵明先生用淋漓盡致的字句構造了一種安詳、寧靜的環境。

“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一句讓人浮想連篇,彷彿我已身處於這篇幽幽桃花林之中。桃花盛開,勃勃生機,寧靜優雅,頓時使人飄飄渺渺、若已成仙。粉紅的桃花透着一陣陣清香,無不使人忘卻憂愁與煩惱,只得靜靜的享受這大自然的美景。然而“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又顯示出了桃花源人民的熱鬧。我又彷彿看見了男女老少紛紛來迎接這個外來人,你爭我搶,熱熱鬧鬧。

陶淵明先生以武陵人誤入桃花源而道出了希望世間的和平。在當時這個黑暗、腐敗的社會中,“桃花源”的確是令人們嚮往的一個地方。

説起和平,我不禁也想住入“桃花源”這個地方,在如今這個信息時代裏,到處是爾虞我詐、明爭暗鬥的。想起最近的以色列狂轟加沙這條消息,我越來越想住進那個能夠與人絕對和平共處的地方。

可是,“桃花源”永遠是不可能存在的,那不過是一個美好的幻想。

現在的社會,腐敗、自私這些醜陋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侵蝕了人類的心靈。甚至一些人產生了征服世界的想法。這些看來無知、可笑的想法,卻塑造了一個醜惡的人。

想到這,《桃花源記》的美好感覺頓時戛然而止,似乎感覺醜陋的思想逐漸籠蓋了湛藍的天空,籠蓋了孩子的笑臉,籠蓋了人類純潔的心靈。

但是,我們卻不能讓醜陋的思想繼續蔓延下去,我們因該努力去創造一個全新的社會,把不乾淨的東西排斥出去。而現在的我們,則因該“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糾正生活中不良習慣,要善於與人和平相處,這樣就能挽回一些失去的純潔與和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mwno7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