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馬克思傳》讀後感—_《馬克思傳》讀書筆記多篇

《馬克思傳》讀後感—_《馬克思傳》讀書筆記多篇

《馬克思傳》讀後感—_《馬克思傳》讀書筆記多篇為本站會員“Bib”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馬克思傳》讀後感—_《馬克思傳》讀書筆記多篇

《馬克思傳》讀後感有哪些?馬克思理論得到驗證是在他晚年時期,是因為他不斷的批判,或者説改進個和妥協。由此,他成功了。共同閲讀《馬克思傳》讀後感—_《馬克思傳》讀書筆記5篇,請您閲讀!

《馬克思傳》讀後感1

馬克思逝世時,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説:“他的英名和事業將永垂不朽!”

120__年過去了,恩格斯的這一預言。不斷得到證實。世紀之交,許多國家紛紛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評選千年偉人。1999年秋季,英國廣播公司(BBC)傳來一個消息:在英國舉辦的千年最偉大思想家選舉中,馬克思高居牛頓、康德等人之前,被評為已過去的千年中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家。

在《馬克思》中,作者劉雷以生動細緻的筆觸和嚴謹的敍事風格講述了馬克思一生的思想活動和生活,同時透過對這位偉大人物生平的描述,展現出那個時代激盪的社會變革與政治風雲。

一直以來,馬克思作為共產主義的先驅者和締造者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和崇拜,尤其整個19世紀是在深受馬克思主義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在中國他的知名度絕對不亞於毛澤東,他之所以偉大,歸咎其理,莫過於思想的偉大.馬克思的一生,可以説就是其思想形成的一生。作為21世紀的大好青年,更應該繼續信任他,遵從他,把他開創的思想解放事業繼續推行下去.

我個人從來不崇拜任何人,我只欣賞那些偉大的人,因為他們有偉大的思想能夠引導我走向正確的道路,能夠得到我所需要的,從而形成我的思想,我想這才是我想要的。

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童年時代的馬克思就帶有極強的個性的。同時,馬克思也生活在一個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家庭裏。其父親亨利希·馬克思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律師,學識淵博,而且深受啟蒙思想的開明紳士。其父親雖然是個猶太人,但其並未將猶太人的宗教文化傳授給馬克思。這使得馬克思自小就受到啟蒙思想的薰陶,自小就學會獨立思考問題。這也為馬克思後來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事業上,馬克思是執著的,專橫的,偏執的,尖鋭的,這點是毫無疑問的,卻也正是偉大之處,也正因為這些,他才能創造出偉大的真理!

與事業相比,馬克思在生活上很窘迫,這源於他對金錢的態度,其實也反映了他的個性,他不善於理財,因為他認為金錢不重要,懶得花心思,豁達的性格,不拘小節的作風.因此他後半生的經濟來源,大都來自於恩格斯這位朋友。可以這麼説,如果沒有恩格斯的支持與幫助,馬克思也是那已成功的。

同時,馬克思也是一個異常堅強的人。在連續痛失子女的情況下。馬克思依然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不息,依然沒有向這些打擊所屈服。最終成就了馬克思,寫出了鉅著《資本論》。

那是一個初春的下午,馬克思永遠的離開了,帶着安詳,帶着對偉大人類事業的夢想追求。。。。。。

《馬克思傳》讀後感2

讀罷《馬克思傳》的學生時代這一部分,説實話,裏面的很多內容我都沒有看懂,可見我是一個多麼淺薄的人。對於哲學,我知道的少得可憐。唯一一次接觸有關哲學的書籍,就是大一是同學推薦我看的《蘇菲的世界》,但很可惜,我看了差不多三分之一就放棄了。讀這本書的感覺就像在走迷宮,不停地繞啊繞卻怎麼也繞不出來似的。這滋味並不好受,所以讀《馬克思傳》,我也只讀到了他的學生時代。

以前對馬克思的瞭解除了一些基本的文化常識,可以説是零。從國小到大學,所有老師都讚揚、崇拜馬克思,都用“偉人”一詞來形容他。説他思想多麼先進,見解多麼獨到,為整個社會人類進步做出了多大的貢獻。但是很少有老師對我們説一些馬克思的生活瑣事,好像他是一個聖人,高高在上。

麥克萊倫筆下的馬克思不僅降低為凡人,而且也降低為凡夫俗子。作者從思想、生活和性情等多個不同角度給人們展現了一個真實、生動且有血有肉的馬克思形象。馬克思既是偉人,更是一個平凡的人,凡是平凡人所具有的七情六慾、喜怒哀樂,他都具備。

書中描寫馬克思孩童時代的情況就很少。她的姐妹們説馬克思早先的時候是“令姐妹們害怕的暴君。他全力地奔跑着把她們當作他的馬從特里爾的馬庫斯上坡上‘驅趕’下來,更壞的是,他堅持讓姐妹們吃他用骯髒的生麪糰做成的而用更骯髒的手拿着的‘蛋糕’。她們毫無怨言地忍受着‘驅趕’、‘吃蛋糕’,因為卡爾將會講故事來酬勞她們的順從”。看到這裏,我就覺得好好笑。

原來馬克思小時候這麼頑皮,甚至還有點邪惡,讓姐們對他又愛又恨。但不可否認,他也的確很聰明,知道如何讓投其所好。要明白,讓他人順從自己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這段話中,我也猜出馬克思小時候一定讀過很多書。因為肚子裏有東西,才講得出很多生動有趣的故事。調皮、聰明、愛讀書,我想馬克思小時候的性格應該就是如此的吧!

等馬克思上了中學,他的性格更是讓很多人愛恨交織。愛他是因為他可以隨時開始男孩子式的玩鬧,怕他是因為它能夠毫不費力地寫諷刺詩文嘲笑他的對手。他曾輕蔑地談到:“有一些農村來的笨人,他們準備投考教會學校,大多數人領取助學金。”這一句話讓我想起來上次在校內上看到某一位徐彙區同學的狀態簽名:“雙休日過得真快,又要去松江那破地方見那些鄉下人了。”

我想無論哪一個人看到,心裏都會不舒服的吧!所以馬克思在學校期間沒有交到長久的朋友,這也怨不得別人吧。馬克思在離開學校前的一個行為讓我很有共鳴。他因為討厭當時的副校長,所以在向所有老師辭別是唯獨沒有理睬那個校長。其實作為學生,我們都有類似的經歷。因為不喜歡某個老師,所以他佈置的作業老師馬馬虎虎地完成,上課也不會像其他課那樣認真聽講,教師節也不會寫張賀卡送給他。也許這種行為看起來很幼稚,但這的確就是我們內心深處的抗議。

馬克思也有很多缺點。他只要一旦有了錢,便生活“奢逸”。他不善於理財,對生活安排的沒有條理,房間裏十分雜亂、骯髒,充滿煙草味。年輕時的馬克思酗酒,好打鬥,曾被學校關禁閉。而其中,揮霍是他最大的毛病。他的母親一直勸他適度地消費酒、咖啡和胡椒粉。“我們可敬的兒子不顧一切協議,不顧一切慣例,一年花了七百塔勒,好像我們是闊佬,可是,就算是最富有的人花的錢也不超過五百”他的父親如此埋怨道。

事實上,有關馬克思大學生後的最後一份資料宣稱他曾幾次求債,並表明他在學校的五年中至少改了十次地址。而他後半生的經濟來源,也大都來自於恩格斯的幫助。我也不明白他是如何養成愛花錢的習慣的,甚至不考慮家中的經濟條件。或許是因為參加了俱樂部,又或許是因為壓力太大。但有一點很肯定,馬克思從來不曾想過如何節約一點生活開支。

馬克思與他父親之間的關係算是比較糟糕的吧。除了經濟方面的原因,思想方面也是有很大差異的。馬克思曾把一些詩歌獻給他的父親,但都不怎麼附和父親的口味。老馬克思甚至鼓勵兒子努力寫一首滲透德意志精神的頌詩。但馬克思的榜樣是海涅,歌德和席勒。他的詩歌包括了德國浪漫主義的,除政治上反進步和名族主義之外所有的著名主題。老馬克思也曾激烈地批評兒子“在昏暗的油燈下胡思亂想,蓬頭亂髮,雖不在啤酒中消磨放任,卻穿着學者的睡衣放蕩不羈;離羣索居、不拘禮節甚至對父親也不尊重。

與外界交往的藝術僅限於一間骯髒的房間,在那裏,也許在異常混亂的情況下,燕妮的情書和父親的可能是噙着眼淚寫的、善意的告誡......難道在這麼一個荒唐的、漫無目的的知識作坊裏,你和你所愛的人神志清爽的果實能成熟嗎?”可見他對馬克思是失望透頂了。儘管馬克思與父親意見並不合,而且玩世不恭,但馬克思並沒有與家庭斷絕往來,也並沒有因此而討厭父親,而是一直保持着對父親的熱愛。

愛琳娜道:“他從來都是不知疲倦的談論他,他一直帶着他父親一張上了年紀的照片,從來不把照片給別人看,他説是因為它已經很不像原來的樣子了。”其實就像我們和父親的關係一樣,我們所選擇的興趣、職業、朋友也許不符合父母的要求,從而產生了誤解和矛盾,但是,在各自的心裏都還是深深愛着對方的。只是各自的方式不同了。

誰也不能否認馬克思是一個偉人,但誰也不能否認他只是一個凡夫俗子。1841年4月15日,馬克思被耶拿大學在缺席的情況下授予博士學位。對此,作者甚至認為,耶拿大學比柏林大學級別低,比較容易拿到學位,加之那裏又有熟人,所以拿到學位,並不費多大勁。這不就是我們所説的耍小聰明的伎倆嗎?我們不能太注重“偉人”這個光環而忽視了人性最真實的一面。世上無完人,有瑕疵才會顯得真實,才會讓人有興趣去深入瞭解。我不知道我是否能把這本《馬克思傳》給讀完,但是最起碼我對馬克思性格方面的瞭解又進了一步,這不也是一種收穫嗎?

《馬克思傳》讀後感3

這本書讓我感受最深的是馬克思的戰鬥力量和他的戰鬥團隊,普通人是無法想象,在生活貧寒得連買紙張的錢都沒有和身體又極度糟糕,在對立勢力與之周旋鬥爭,在國家從上而下的壓制和迫害等等條件下,馬克思憑着自己巨大的熱情,頑強的毅力和科學的思想體系,讓他的思想影響着全世界,讓他的革命號角傳達着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以下是對於馬克思主要觀念的總結:

1,資本(金錢)使人異化為資本的奴隸,使人和人之間的聯繫除了赤裸裸的金錢關係和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別的聯繫。資本主義只有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關係就是剝削和被剝削。所以他致力於消滅資本主義

2,人的勞動應是出於人自身的需要,是自由的生命表現,是生活的樂趣,勞動是人真正的、活動的財產。私有制使人為了交換為了財產而進行勞動和生產,所以要消滅私有制。

3,世界是物質的(唯物),存在是主,思維源於存在,反對黑格爾的觀念至上的哲學。

4,(由上進一步得出)社會發展史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發展的歷史,人的精神隨着物質發展水平而改變,任何一個時代的統治思想也不過是統治階級的思想。

4,宗教是人精神異化的產物,是沒有精神的狀態的精神,是人的幻想,是人民的鴉片。

5,無產階級應該聯合起來通過暴力革命推翻一切現存社會制度,消滅資產階級,解放全人類,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共產主義社會。

6,共產主義就是國有經濟,人民公社,在共產主義社會消除了勞動分工,任何人都沒有特定的活動範圍,每個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門發展,社會調節着整個生產,因而使我有可能隨我自己的心願今天干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後從事批判,但並不因此就使我成為一個獵人、漁夫、牧人或批判者。(以上是通過本書的粗略總結,如果是通過馬克思本人的著應該會深入完整精準)

個人以為,馬克思理論的主要缺陷就是沒有區分各種人類活動的價值、意義,把物質生產活動上升到人類社會活動的主體,他否定家庭和私有制但沒有認識到正是家庭和私有制是人進行生產活動的趨動力並且保證了社會秩序(並且他自己也有家庭)。他沒有認識到正是觀念的進步科學水平的進步才使生產力得到發展,這些都需要社會分工。他反對宗教卻沒有認識到宗教觀念正是西方大部分民眾道德行為的準則,是價值觀的體現,而正是道德和價值觀才使人成為人,才使人的低級慾望包括馬克思最痛恨的人對金錢的貪慾不可能主宰人類社會的進程。馬克思的共產主義基本上處於空想階段,他打破了一切舊制度卻沒有明確説明一個新的更進步的“共產主義”到底是怎樣的。

《馬克思傳》讀後感4

卡爾·馬克思——古往今來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為人民和世界奉獻了一生,這位偉大人物的名字以及他的學説對我們來説並不陌生,在世紀之交的2000年他還被世人評選為“千年風雲人物”,可見,他給後人留下的是無法估量的財富,世人才會給予他這麼高的評價。

我覺得這項榮譽馬克思是當之無愧的,他生前的戰友左爾格這樣評價他:“他的一切功績是不需要立碑行傳的。”證實他業績的不是青銅白石,而是來自世界各個角落響應他不朽的戰鬥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無數工人階級隊伍。

《馬克思傳》,在那裏我們能夠追尋到他的足跡,從點點滴滴的文字河流中,閲讀它就好像在與一位偉人對話,整個人都被深深的感動和震撼了。它帶領我們去了解馬克思的生活,他的一生就是他思想形成的一生,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去一同感受馬克思這個人,把他當成朋友,和他展開對話,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我們去理解他,進而理解他的思想。我相信只要你試圖面對、解釋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那麼,你就無法繞開馬克思,並且通過研習他的思想説不定就能帶你走出事物的泥沼。

馬克思是一位理論家,一位學識淵博而又思想深邃的學者,他一生中的主要活動就是科學研究。我們在課堂上聽到更多的也是他的思想和認識有多麼的正確,以至於我們產生了一種錯覺,總覺得他是高高在上的,把他想象成為一位刻板整日埋頭苦思的哲人,一位不識人間煙火的聖賢先知,我們太注重“偉人”的光環而忽視了人性最真實的一面。

這《馬克思傳》之後,通過作者樸實的文字,間單的描述,我的內心受到了很大的觸動,我就不完全那樣認為了。我開始認為我們將馬克思的威嚴莊重的一面擴大化了,甚至將他“妖魔化”了。要知道他堅持自己的理論研究必然一定程度上對一些生活瑣事不太關注,只能説他不拘小節。他的確有作為偉人常人所不及的科學探究精神,可事實上,他也是是普通人,不是“神”,不是遙不可及的聖人。

拿馬克思自己的話説:“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他也是個實實在在、真真切切生活着的人,他的生活也會有不修邊幅的時候,他也有自己的嗜好,他喜歡下棋、抽煙、喝酒,也有自己的個性,也有與恩格斯之間不俗的友情……親情、友情、愛情、事業,他都不缺,他都擁有。

這位偉大的革命導師,一生從事人類解放事業,並積極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他對真理的執着追求,對工作的忘我投入,對友誼的珍愛,對親情的眷戀,無一不感動着我們每一個人。他的偉大不在於他是為自己,而是為整個人類事業孜孜不倦的工作。這本書使我對馬克思的整個人生經歷有了一個更加全面系統的認知,對他的一些生活細節、生活習慣也瞭解的更多,這對於我理解馬克思的學説有很大的幫助。

1818年5月5日這一天馬克思來到了人間,這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卡爾·馬克思誕生於德國萊茵省摩澤爾河畔一個山清水秀的文化古城特里爾城,這座城市很早享受到了法國大革命帶來的成果,所以憎惡封建壓迫、崇尚自由平等的精神在那裏的人們心裏深深地紮了根。

而且受家庭文化的薰陶和寬鬆的家庭氛圍影響,馬克思的童年是幸福快樂的。慢慢地,馬克思在踏入社會以後就看清了社會現實,看清了富有與貧窮的巨大差別,看清了剝削階級的醜惡嘴臉。他能明辨是非,同情貧苦的勞動人民,幼小的心靈就能盛裝人間的苦難。

他立志要為全人類謀取幸福。他認為能為全人類謀求幸福,才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為了全人類的解放事業他屢次被驅逐出境,流離失所,但是他仍不改革命的雄心壯志。馬克思的堅持不懈的精神感染了許多志同道合的人,在他們眼中,馬克思是國際工人的靈魂,是無數貧苦人民心中的希望之燈。

馬克思的思想博大精深,他在政治、文學、歷史、哲學上及至自然科學方面都取得了卓着成就,他那不朽的思想,哺育了兩個半球的無產階級運動,被稱為世界社會運動的導師。

下面我將從馬克思對工作的不懈追求,與恩格斯深厚友誼和與其妻子的愛情婚姻三方面,談談自己的感想:

馬克思曾經講過“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艱險眼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馬克思創作《資本論》是在1943年開始的,為了完成這一劃時代的巨着,他耗費了40年的心血。40年的心血,這是個驚人的時間長度。馬克思在創作《資本論》歲月裏,不是在平靜的書房和優越的條件下度過的,而是經歷無數艱難和坎坷的。正如恩格斯説的“馬克思是當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誣衊的人。

各國政府—無論專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驅逐他,資產者—無論保守派或極端民主派—都紛紛爭先恐後地誹謗他,詛咒他。”馬克思僑居倫敦的許多年裏,經濟上常常貧困到沒錢買麪包,付房租的程度,不得不靠典當衣物和傢俱來維持生活,連他夫人的陪嫁銀器也忍痛送進了當鋪。

他在1859年寫給朋友的一封信中説道:“我必須不惜任何代價走向自己的目標,不允許資產階級社會把我變成製造金錢的機器。”為了寫作《資本論》,馬克思的那種求知熱情和勤奮精神,達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他犧牲了自己的健康,抱病寫作,強忍着病痛奮鬥終身,實在令人敬佩!

馬克思的這種對知識的渴求和對科學的嚴謹態度是非常之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必須用知識來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學識的增長才是我們這一輩子最大的財富。人生總是會遇到挫折困難,不順心,但是相信生活會教會我們很多,只要我們肯努力,肯付出,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用一顆執着的心去面對,那麼,一切都將不成問題。

馬克思懷着實現共產主義的信念,不斷追求自己的事業。馬克思在十七歲中學畢業考試時,寫的《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這篇作文中就表達了他的高尚的信仰。他認為給最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自己才是最幸福的。並認為青年人的擇業目標應該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

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友誼被公認為古往今來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典範,恩格斯的馬克思的“第二個我”,他們一心追求同一個夢想,懷揣同一個理念,不斷奮鬥着,努力着,合作着。他們兩人通過頻繁的通信來交流思想,一天一封甚至幾封,他們談及的內容十分廣泛,二人可以説是無話不談。

世人更多的看到的是馬克思給我們帶來的偉大貢獻,可是如果沒有恩格斯的幫助,馬克思的創作還能繼續嗎?顯然是不可能的,就是因為有了恩格斯無私的幫助和二人對理論思想的探討,才使得馬克思走向成功。其實在很多方面恩格斯並不比馬克思差,他頭腦活躍、才思敏捷、知識廣博,他在語言方面的造詣很高,而且還深諳軍事之道,可是恩格斯為人謙虛,他將馬克思比喻為整個事業的“第一小提琴手”,自己是“第二小提琴手”。

朋友就是這樣,當你快樂的時候可以與其分享,快樂就有了兩份,當你悲傷的時候向他傾訴,悲傷就少了一半。好朋友他會不斷地提醒你,讓你知道自己的不足,馬恩二人的友誼像我們中國的“高山流水”,是知音。在我看來,真正的友誼就像馬克思和恩格斯一樣,為同一個夢想去努力,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也可以相互扶持,相互幫助,就算失敗了也沒什麼,因為一路有你,我們一起成長了。

馬克思與燕妮的愛情故事也被世人稱頌,燕妮原本是出身貴族的小姐,是特里爾城迷人的公主,她不惜一切嫁給了馬克思,在經受了窮困潦倒之後,他們的愛仍未減當年。燕妮在精神上給予馬克思支撐,在事業上給予他幫助與支持,在生活上給予他細緻的照顧,燕妮將馬克思視為“我的大孩子”,對他一生不離不棄,可以算得上是完美的童話故事。

他們有着同樣美好的理想,他們在命運的激流中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為壯麗的共產主義而奮鬥。從馬克思寫給燕妮的情信中,我們看到了馬克思的柔情,言語裏都充滿了火一樣的炙熱和綿綿不盡得温柔,那是對愛情與生活的深刻詮釋。當真令人羨慕不已!

《馬克思傳》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一位“千年思想家”的一生的思想活動和生活細節,通過對這位偉大思想家的描述,從中可以折射出那個時代、那個社會風起雲湧的變幻,馬克思親身經歷了這場跨時代的變化,同時他又以自己先進的頭腦指引着無產者前進的方向。

馬克思曾説:“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我們需要學會的是他們永不言棄的探索求知精神,只要我們堅持不懈的繼續自己的理想,終有一天會成為現實。

《馬克思傳》讀後感5

馬克思的一生為形成思想而奮鬥。他的思想的形成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生活環境,學習環境,愛情,工作等等。

在兒童時期,可以看出馬克思是一個具有極強個性的人。因為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所以自然的在相處時佔領導地位,也導致了他的高傲個性。

在我看來,無論在什麼時候,教育對人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因此,對於馬克思來説也是一樣的。馬克思的父親及朋友居佩爾牧師在宗教方面的教育,與學習詩歌等等對馬克思有很大的影響。

關於他對愛情的態度,從他在大學裏對文學詩歌的極度狂熱中可以看出。在愛情中,馬克思很好的將浪漫主義與理性主義統一在一起。在馬克思晚年時期,因為失去了愛人,他倍受打擊,也因此而患病。從此可看出他的愛人對他影響很大。

很容易看出他對愛情的浪漫主義情懷,他對愛人的支持理解與需要和思念。人是不可以孤獨的活在這個世界上,因為思想是不能孤獨的。我想馬克思的愛情形成階段是受浪漫主義影響的,然而在真正的得到愛情之後的愛情生活中是理性主義佔上風。因為他似乎一直在忙事業,理想。最後他迴歸了,卻是因為愛人離開了。

馬克思在生活上的窘迫其實來源於他對金錢的態度。也反映了他不善於理財,且由於他的樂觀豁達,不拘小節而經常使金錢很快的用完。然而這並未使他在工作上有任何的退縮,反而是迎頭而上,從容的解決困難,他的不斷抗爭本來就是非常偉大的事情。然而在我們現在的社會裏,同樣是面對困難,與之不同的是沒有窘迫,反而是退縮的人多,做到逆流而上的人少。

事業中的馬克思是執着的,專橫的,尖鋭的。也許許多人都不習慣這樣的馬克思,因為他們沒有看出這是他對事業的態度。他們都認為他是偏激的。但不能忽略的是:正是這個偏激的他創造出很多著名的思想理論。

在西方社會,你需要堅持你的思想,並努力證明它是對的。馬克思理論得到驗證是在他晚年時期,是因為他不斷的批判,或者説改進個和妥協。由此,他成功了。

馬克思思想到了不同的國家都會有不同的作用,這也是為什麼他晚年時説自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了,因為這隻反映了他的固化思想模式。

《馬克思傳》讀後感—_《馬克思傳》讀書筆記5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o3e4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