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寶葫蘆的祕密》讀後感精彩多篇

《寶葫蘆的祕密》讀後感精彩多篇

《寶葫蘆的祕密》讀後感精彩多篇

寶葫蘆的祕密讀後感 篇一

今天,我要給學生你們進行介紹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我們叫做《寶葫蘆的祕密》,講的是作為一個公司名叫王葆的國小生,好吃零食,又愛幻想,希望通過自己也能得到發展一個像寶葫蘆一樣的寶貝,可以不費事不操心地投入獲得企業一切。一天,他的願望終於能夠實現。他有了一個寶葫蘆,心裏他們想要了解什麼,那個沒有東西自然就會成為擺在他的眼前,什麼金魚、畫報、玩具……要什麼便有一種什麼。

獲得寶葫蘆後,王保非常高興,從那以後,似乎變成了一個“閒人”,他不再做任何事情,葫蘆簡直就是萬能的嬰兒。但是,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東西,一次又一次愚弄,讓王保意識到自己這樣做是錯誤的,於是就把寶葫蘆扔。最後,王保發現,他只是寫做一個夢,他非常高興,他只是在做夢,我看到不勞而獲,不動腦筋,總是依賴別人是錯誤的,他決心做一個好學生。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我也有和王葆一樣的經歷,多麼企業想有作為一個沒有三頭六臂的機器人,幫我進行寫字、洗衣服、搞衞生……這樣學生該有多舒服啊!但是,這樣是不對的。我想,不管做任何其他事情,都要有付出他們才會有收穫。俗話説“一分耕耘一分不少收穫”,我要努力提高學習,不怕苦不怕累,要做就是一個國家有用信息的人,能幫爸爸因為媽媽做家務,幫老師可以分擔點責任,自己也會學會通過許許多多的本領。

書籍是智慧的源泉,知識是夢想的翅膀。

我要多讀書,練好每一項本領,讓我們一起行動吧!

《寶葫蘆的祕密》讀後感 篇二

在富有激情的童年中,我們會有許許多多奇妙的幻想。我就幻想過很多東西,獲得一張張獎狀、一枚枚獎牌等等。

但是,我們千萬不能不切實際的幻想着,而不付出勞動的汗水,這樣,自己的夢想只會竹籃打水一一場空。看過《寶葫蘆的祕密》時,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描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王葆的學生,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釣到了自己青睞已久的寶葫蘆。寶葫蘆本齡就是可以讓王葆想有什麼就有什麼的東西。比如:王葆想要金魚,寶葫蘆就給他金魚,可是被大家認為是買來的。於是,王葆就開始了他的撒謊之路,王葆下象棋時,想把馬吃掉,結果寶葫蘆把象棋“馬”送到了王葆嘴裏。之後,王葆沒有讓寶葫蘆幹什麼,寶葫蘆就藉着王葆的名義幹了許多事情,王葆由原先的開心到恐懼,撒了一個又一個謊。王葆知道,雖然寶葫蘆能完成自己的心願,但是畢竟不是自己的,所以漏洞百出,最後他終於領悟到了,拋棄了寶葫蘆,才發現自己原來是做了一場夢。

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王葆本來是一個好孩子,他不願幹壞事,關心集體,愛護同學。雖然他身上有這麼多優點。但是由於他非常懶惰,當遇到麻煩事就不想做了,才會讓寶葫蘆有機可乘。王葆最後也明白了,不能隨意偷別人的成果,這行為十分不好,所以把它拋棄了。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只有一點一滴的不懈努力,才能收穫最美最甜的果實!

《寶葫蘆的祕密》讀後感 篇三

在這本書中我最討厭的就是四四格,因為他常常打小林和其他同伴,而且還吃人雞蛋(人變成的雞蛋),很殘忍。那個怪物很大,不知道能不能把月亮摘下來。自從大林變成少爺後好吃懶做,也不上學習,成了個大胖子。與以前的大林截然相反。小林呢?受盡了磨難,最終過上了幸福的日子。可憐的大林最後餓死了。我們可不能像大林一樣好吃懶做,更不能像四四格一樣貪財。

寶葫蘆的祕密讀後感 篇四

寶葫蘆是一個可以讓人夢想成真的神奇寶貝,但讀完這本書,我卻怎麼也喜歡不起來這個寶貝了。

書中主人公王葆從釣到一個葫蘆開始,便產生了不勞而獲的想法,也讓他從此對寶葫蘆有了強烈的依賴性。寶葫蘆幫他完成了他想完成的一切事,從而讓同學們刮目相看。這不僅助長了他偷懶和説謊的惡習,還讓他換來了老師的嚴厲批評和同學們的嘲笑。但慶幸是場夢。

看完這本書,王葆明白了,我也明白了,天上不會掉餡餅,要想收穫豐碩的果實,必須付出辛勤的努力。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做為成長中的青少年,我們要做個愛勞動,愛學習;不偷懶,不撒謊的孩子。

寶葫蘆的祕密讀後感 篇五

寒假裏,我讀了《寶葫蘆的祕密》這本書,認識了一個愛聽故事、總想着不勞而獲的王葆和一個給他處處惹麻煩的寶葫蘆。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這樣一件事:一個叫王葆的男孩子在釣魚時撿到一個聲稱專心專意來為他服務的寶葫蘆。有了這個寶貝,王葆要什麼有什麼,十分快活。可後開它給王葆惹了不少麻煩,還告訴王葆東西都是偷來的。王葆告訴了大家這個祕密,寶葫蘆變回一隻普通的葫蘆,最後發現這一切都是一場夢。

其實人人都希望有那麼一隻寶葫蘆,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但這希望太強也只會帶來惡果。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想要得到只能靠自己的努力獲得。不勞而獲終究會受到懲罰,只有光明正大得到的東西才能經得起良心的考驗。

其實我們也可能總會想:如果考試題有人替我做多好;如果作業有答案可以看多好 …… 但佔了這種偷偷摸摸的便宜,只會像故事中的王葆一樣不敢見人,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無比煎熬。

只有踏踏實實的做事,才能心安理得;也只有做了見不得人的事情,才會讓人整日惶恐不安。無論如何,都不要依賴幻想中的寶貝,什麼事都不用做的百般無聊也是一種痛苦。也只有在自己動手做的時候才能體會到樂趣和珍惜,才會明白它的意義和價值。這看似美好的寶貝,只會讓你得不償失,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

離開這依賴吧,放棄這虛假的美好,才會得到收穫的快樂。

寶葫蘆的祕密讀後感 篇六

我看了這本《寶葫蘆的祕密》的書,才知道,王葆在池塘裏釣上來一個寶葫蘆,它能變出很多東西,有吃的、玩的、聽得、看的等等。後來,數學考試時,寶葫蘆給王葆添加了很多麻煩。後來,王葆把寶葫蘆拿去劈,燒,把寶葫蘆弄的七零八落。後來,王葆把寶葫蘆的祕密拿去給大家看。最後,王葆原來是做了一場夢啊!

這本《寶葫蘆的祕密》告訴我們要認認真真的學習,不能靠別人幫忙,只能靠自己來做事情。

寶葫蘆的祕密讀後感 篇七

暑假,我看了一部令我難以忘懷的電影《寶葫蘆的祕密》。電影裏有個叫王葆的小男孩,很愛做夢。一天回家,他做着作業便伏在桌上沉沉地睡去,夢見了……。

王葆推着單車去釣魚。當他走入一片竹林時,很神奇的,有小鳥為他指路,青蛙把他引到湖邊。放下釣竿、水桶,想起數學沒有預習,上課又會回答不出問題,同學們又會笑他,不由得對着湖面大喊起來:“我要比他們優秀,最好不要費勁”。話音剛落,王葆居然釣到了一個萬能的寶葫蘆,從此,王葆便成了寶葫蘆的主人。寶葫蘆幫了王葆很多忙,特別是很多“倒忙”。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象棋對弈”。王葆邊下棋邊説:“我要吃掉你的馬。”“我要吃掉你的炮。”……躲在樹上助陣的寶葫蘆聽見了,趕緊念起“咒語”,使一顆顆棋子直飛進王葆的嘴裏,還納悶的問:“主人,這東西好吃嗎?”王葆邊吐着棋子邊難受的説:“這棋子不能吃。”這短短的幾分鐘,我一直都在哈哈大笑。

王葆在玩具店看到許多玩具,十分喜歡。寶葫蘆便滿足了主人的願望,將玩具店裏的所有玩具都浩浩蕩蕩地送到王葆家裏,王葆不但沒有高興,反而生氣地將寶葫蘆罵了一頓。王葆的爸爸回家了,送給了王葆一輛山地車,王葆興奮得手舞足蹈。寶葫蘆看在眼裏,失落極了。

數學考試了,王葆不想費勁,卻想考全班第一,只有找寶葫蘆幫忙。寶葫蘆使用魔法,將考得最好的蘇鳴鳳的答案全部轉移到王葆的試卷上,可是連同蘇鳴鳳的名字也一同轉移了過去,讓王葆在老師和同學面前更加出醜了。在這一次“倒忙”之後,王葆狠心地離開了寶葫蘆,決心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告別了寶葫蘆,依靠自己的勤奮練習,王葆終於在游泳比賽中獲得了冠軍。

看了《寶葫蘆的祕密》,我明白了: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只有一點一滴地不懈努力,才能收穫最美最甜的果實。正如劉老師所説的“天下沒有掉餡餅的事,凡事都需要努力。”

我也想做一個夢,能和寶葫蘆坐着飛機在天空翱翔,能坐着飛船遊向太空,那是多麼暢快的事啊!不過,還是得自己努力哦!

《寶葫蘆的祕密》讀後感 篇八

寒假裏,我如飢似渴的拜讀了著名作家張天翼的一本童話故事,叫作《寶葫蘆的祕密》,文中有一句描寫金魚的語句特別生動形象,我恍如真的看到了那隻可愛美麗的金魚:“有兩條身上鋪滿了一點點白的,好像鑲上了珍珠。”看完這本書,我不禁捧腹大笑,可也從中學到了許多道理。

主人公王葆是七年級學生有一天,他去池塘練習釣魚,練了很久都沒釣到一隻。可當他想離開放棄時,忽然,釣絲動了,王葆一抬,釣上來一個綠裏透黃的小葫蘆。王葆跟這個會講話的神奇葫蘆交談了一回兒,得知這個葫蘆不是一般的葫蘆,是個寶葫蘆。這葫蘆能知人心,王葆想要啥,就能給啥。漸漸地,王葆從一個勤奮好學的好孩子,變成了一個懶惰貪婪的壞孩子。當他被葫蘆害了一次又一次,知道了自己動手的好處,於是又變回了那個好孩子。

我再想想自己,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天天依賴父母,卻從不自己動手。有一次,媽媽叫我將書桌打理一下,書呀、作業本呀,文具呀一桌子亂七八糟,我卻死皮賴臉的不做,媽媽出於溺愛吧,懶得糾結了,三下五除二就拾掇好了。就這樣,懶得我長一身肉,體育不達標,成績不起色,還擔心日後高血壓等三高呢。主人公王葆是一面鏡子,我懂得了人要勤鍛鍊,勤思考。就像一首兒歌裏説的那樣:“人有兩個寶,雙手和大腦,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

所以現在逢年過節,我都自己動手為同學、老師、親朋好友做賀卡,當我看到自己的作品,雖不算完美,卻帶着濃濃的情意的勞動成果時,由衷地感到自己動手,吃穿不愁,人勤地不懶的意思。

我要勤動手,不老依賴別人,要獨立,做個勤奮的好孩子。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從中得到屬於自己的快樂。只有堅持“手腦並用”,才能更好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o5ll7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