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鄉土中國》讀後感

《鄉土中國》讀後感

收到—欄目的讀書分享邀請,非常榮幸,感謝節目組讓我們有這樣一個平台和廣大聽眾朋友們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今天,我們推薦的好書,就是著名---費孝通先生的社會學著作——《鄉土中國》,推薦這本書的契機呢,是我們--市人民檢察院黨組立足農業大市實際,提出了以高質量檢察履職服務鄉村振興的工作要求,根據本地情況擬開展涉農檢察系列調研,這本書,就是我們檢察長要求調研組人員閲讀以便拓展調研深度的書目之一。

《鄉土中國》讀後感

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農村廣袤的鄉土家園,百廢待興。在這一背景下,中國知識分子們飽含着深沉的家國情懷,紛紛投入到關係國家未來前途命運的時代洪流之中。《鄉土中國》僅有100多頁,出版於1947年,是費老在西南聯大教授“鄉村社會學”時的上課講義,他把中國廣袤的農村社會稱為鄉土中國或鄉土社會,但這並不是一個具體社會的描寫,對中國傳統農村社會體系的總結與凝練。當年的費孝通,是一名年輕有為、學貫中西的西南聯大教授,通過實地調查撰寫了大量有價值的論著,作為給學生們系統講授“鄉村社會學”這門課程的材料,其中的14篇總結出版為《鄉土中國》,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社會結構、權力分配、道德體系、法禮、血緣地緣等各方面。

那麼,在七十多年後的今天,社會發展了,農村脱貧了,我們為什麼要推薦這麼一本聽名字跟大家生活關係並不大的書,並且介紹給大家呢?除了司法為民的崗位職責需要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倡導權利義務、自由平等的法治社會建設過程中,大家有一些共同的困惑,比如為什麼中國人死後要葉落歸根?為什麼總説中國是人情社會?為什麼“各人自掃門前雪”的私德觀念根深蒂固?

那麼《鄉土中國》就是從社會學的角度,探討了“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的時代命題。用網上一句流傳了很久的話説,中國人往上看三輩都是農村人,即使今天居住在城市裏的中國人身上,其實可能都很難避免帶着一些“中國鄉土社會”的特點,只是程度多少的區別。從這個角度看的話,瞭解中國鄉土社會的特點,不僅能夠幫助我們瞭解中國傳統社會的特點,同時也能幫助我們理解今天生活中遇到的很多讓人覺得常見且讓人頭痛的社會現象。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分享這本書的點點滴滴,站在當下,與七十多年前的費老共語。

關於鄉土本色,費老有很細緻的觀察和十分中肯的見地:

我們説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着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內蒙旅行回來的美國朋友,他很奇怪的問我:你們中原去的人,到了這最適宜於放牧的草原,依舊鋤地播種,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種植起來;真象是向土裏一鑽,看不到其他利用這片地的方法了。我記得我的老師史祿國先生也告訴過我,遠在西伯利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這樣説來,我們的民族確是和泥土分不開的了。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

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城裏人可以用土氣來藐視鄉下人,但是鄉下,“土”是他們的命根。在數量上佔着最高地位的神,無疑的是“土地”。“土地”這位最近於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對,管着鄉間一切的閒事。他們象徵着可貴的泥土。我初次出國時,我的奶媽偷偷的把一包用紅紙裹着的東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後來,她又避了人和我説,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時,可以把紅紙包裹着的東西煮一點湯吃。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難忘》的電影裏看到了東歐農業國家的波蘭也有這類似的風俗,使我更領略了“土”在我們這種文化裏所佔和所應當佔的地位了。

農業和遊牧或工業不同,它是直接取資於土地的。遊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飄忽無定;做工業的人可以擇地而居,遷移無礙;而種地的人卻搬不動地,長在土裏的莊稼行動不得,侍候莊稼的老農也因之象是半身插入了土裏,土氣是因為不流動而發生的。直接靠農業來謀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見過一位在張北一帶研究語言的朋友。我問他説在這一帶的語言中有沒有受蒙古語的影響。他搖了搖頭,不但語言上看不出什麼影響,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説:“村子裏幾百年來老是這幾個姓,我從墓碑上去重構每家的家譜,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現在還是那些人。鄉村裏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變動。”——這結論自然應當加以條件的,但是大體上説,這是鄉土社會的特性之一。我們很可以相信,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大旱大水,連年兵亂,可以使一部分農民拋井離鄉;即使象抗戰這樣大事件所引起基層人口的流動,我相信還是微乎其微的。

鄉土本色是《鄉土中國》的第一章,是全書的開篇和基礎,提出了當時中國社會的鄉土性。這種鄉土性體現在愛種菜種地、形象和藹可親的土地公公、出遠門要帶家鄉土等方方面面的細節裏。很多城裏人都喜歡用“土”字來藐視農村人,但“土”字,如果不帶歧視的眼光看的話,它正好一針見血地道出了農村人性格和行為方式的緣由。有很多老話,比如“貨離鄉貴,人離鄉賤”“不打無娘娃,不罵異鄉人”,我們的詩詞裏也有很多,比如“月是故鄉明”“近鄉情更切,不敢問來人”等等,這種從泥土裏生髮出來的鄉土情結,深深的烙印在了我們的文化傳統和民族基因裏。

是這樣的,老一輩人安土重遷,現在有的老人,孩子出息了,跟着在大城市裏生活了幾年,明明各方面條件都要比在老家要好很多,卻始終堅持落葉歸根,對於他們來説,去世的時候沒有回去,叫“客死他鄉”,是沒有回家,同樣,大家就可以理解,尋祖對於海外僑胞台胞為什麼尤為重要了。

還有一個現象,很多人潛意識裏,一直把鄉里人的土和愚劃上等號,在費老看來,卻不是這樣。關於這個,他以自己下鄉的親身經歷,舉了些例子。

説到這裏我記起了疏散在鄉下時的事來了。同事中有些孩子送進了鄉間的國小,在課程上這些孩子樣樣比鄉下孩子學得快、成績好。教員們見面時總在家長面前誇獎這些孩子們有種、聰明。這等於説教授們的孩子智力高。我對於這些恭維自然是私心竊喜。窮教授別的已經全被剝奪,但是我們還有別種人所望塵莫及的遺傳。但是有一天,我在田野裏看放學回來的國小生們捉蚱蜢,那些“聰明”而有種的孩子,撲來撲去,屢撲屢失,而那些鄉下孩子卻反應靈敏,一撲一得。回到家來,剛才一點驕傲似乎又沒有了着落。

鄉下孩子在教室裏認字認不過教授們的孩子,和教授們的孩子在田野裏捉蚱蜢捉不過鄉下孩子,在意義上是相同的。我並不責備自己孩子蚱蜢捉得少,第一是我們無需用蚱蜢來加菜,(雲南鄉下蚱蜢是下飯的,味道很近於蘇州的蝦乾)第二是我的孩子並沒有機會練習。教授們的孩子穿了鞋襪,為了體面,不能不擇地而下足,弄污了回家來會捱罵,於是在他們捉蚱蜢時不免要有些顧忌,動作不活靈了。這些也許還在其次,他們日常並不在田野裏跑慣,要分別草和蟲,須費一番眼力,蚱蜢的保護色因之易於生效。——我為自己孩子所做的辯護是不是同樣也可以用之於鄉下孩子在認字上的“愚”呢?我想是很適當的,鄉下孩子不象教授們的孩子到處看見書籍,這不是他們日常所混熟的環境。教授們的孩子並不見得一定是遺傳上有什麼特別善於識字的能力,顯而易見的卻是有着易於識字的環境。這樣説來,鄉下人是否在智力上比不上城裏人,至少還是個沒有結論的題目。

費老這段話,讓我想起了一個高中老師面對學生質問時的犀利回答“不要以為自己穿了幾件名牌,穿了進口的鞋子,出過幾次國,吃過幾次西餐,就是見過世面啊。到了農村,韭菜和小麥都分不清,雞蛋多少錢一斤?大米多少錢一兩都不知道,這叫見過世面?這個世界有很多面,不是你盯着的那一面,會欣賞藝術品那是你的世面,放牛娃在山上奔跑是他的世面,真正沒見過世面的是你指責放牛娃不懂藝術,放牛娃指責你不懂放牧,城裏的孩子見過高樓,鄉下的孩子見過滿天繁星。所謂世面,只不過是世界的一面,誰又比誰更見過世面呢?世面不就是坦然地接受這個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嗎?”這位老師講得很好啊,費老談“愚”,他談“世面”,説到底,都是讓我們要對知識、技術有一個客觀理性的認知,要把 “學得”與“習得”分清楚,人懂得很多,是知,只是知道,並不代表更多的什麼。這麼一看,我們對於“土”這個字,是不是就有了更深更客觀的理解了?現在司法機關一直倡導釋法説理,那麼,同樣的情況,我們在面對一個城鎮的羣眾,和一個農村的羣眾時,對於法律和處理結果的解釋就要不同,要根據他們不同的認知採取不同的説法,是要我們去靠近他們,而不是讓他們靠近我們。尤其是在面對農村的羣眾時,用“土”裏“土”氣的語言,也就是接地氣點,把法言法語轉化成他們能夠接受能夠明白的語言,就像聊節氣種地一樣自然,讓他們不超出他們的經歷,就能明白,我想,這個釋法説理的工作,就應當是很到位的了。

關於中國鄉土的傳統社會結構,《鄉土中國》提出的最經典的一個論題就是“差序格局”,什麼是差序格局呢,我們來看看費老是怎麼説的。

在鄉村工作者看來,中國鄉下老最大的毛病是“私”。説起私,我們就會想到“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語。誰也不敢否認這俗語多少是中國人的信條。其實抱有這種態度的並不只是鄉下人,就是所謂城裏人,何嘗不是如此……所謂“私”的問題卻是個羣己、人我的界線怎樣劃法的問題。我們傳統的劃法,顯然是和西洋的劃法不同。因之,如果我們要討論私的問題就得把整個社會結構的格局提出來考慮一下了。

……家庭在西洋是一種界線分明的團體。如果有一位朋友寫信給你説他將要“帶了他的家庭”一起來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來的是那幾個人。在中國,這句話是模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來,就不會用“家庭”。在我們中國“闔第光臨”雖則常見,但是很少人能説得出這個“第”字究竟應當包括些什麼人。提到了我們的用字,這個“家”字可以説最能伸縮自如了。“家裏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個人,“家門”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羅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親熱的人物。自家人的範圍是因時因地可伸縮,大到數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為什麼我們這個最基本的社會單位的名詞會這樣不清不楚呢?在我看來卻表示了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象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們社會中最重要的親屬關係就是這種丟石頭形成同心圓波紋的性質。親屬關係是根據生育和婚姻事實所發生的社會關係。從生育和婚姻所結成的網絡,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無窮的人,過去的、現在的、和未來的人物。我們俗語裏有“一表三千里”,就是這個意思,其實三千里也不過指其廣袤的意思而已。這個網絡象個蜘蛛的網,有一箇中心,就是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有這麼一個以親屬關係布出去的網,但是沒有一個網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個社會裏的人可以用同一個體系來記認他們的親屬,所同的只是這體系罷了。體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範疇性的有關概念。當我們用這體系來認取具體的親親戚戚時,各人所認的就不同了。我們在親屬體系裏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卻不是你的父母。再進一步説,天下沒有兩個人所認取的親屬可以完全相同的。兄弟兩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兒女。因之,以親屬關係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的網絡來説,是個別的,每一個網絡有個“己”作為中心,各個網絡的中心都不同。

在我們鄉土社會裏,不但親屬關係如此,地緣關係也是如此。現代的保甲制度是團體格局性的,但是這和傳統的結構卻格格不相入。在傳統結構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圍劃出一個圈子,這個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請酒,生了孩子要送紅蛋,有喪事要出來助殮,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機構。可是這不是一個固定的團體,而是一個範圍。範圍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勢力厚薄而定。有勢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窮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鄰的兩三家……中國傳統結構中的差序格局具有這種伸縮能力。在鄉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錢的地主和官僚階層,可以大到象個小國。中國人也特別對世態炎涼有感觸,正因為這富於伸縮的社會圈子會因中心勢力的變化而大小。

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裏都得給父母膳宿費的西洋社會裏,大家承認團體的界限。在團體裏的有一定的資格。資格取消了就得走出這個團體。在他們不是人情冷熱的問題,而是權利問題。在西洋社會裏爭的是權利,而在我們卻是攀關係、講交情。

以“己”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象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象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在這裏我們遇到了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了。我們儒家最考究的是人倫,倫是什麼呢?我的解釋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羣人裏所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在差序格局中,社會關係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是私人關係的增加,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因之,我們傳統社會裏所有的社會道德也只在私人聯繫中發生意義。

在“差序格局”這個概念中,費老清楚的把差序定義為人倫的“倫”,這個概念生動地體現了,對於傳統社會中的中國人而言,大多數人生活的道德準繩都是以自己為準的。在我們今天的城市管理中,就可以看見對應的現象,比如新聞裏有很多商販過多的佔用公共空間,或者把店裏生產的垃圾直接擺放在門口。放在門口當然影響店面衞生,但是門口是公共空間,至於影不影響市容,這個問題在店主的關係網中裏他們實在太遠了。

這種差序格局是彈性的,具有極強的伸縮性,前段時間,很多人在討論一個這樣的問題“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開始斷親了”,年輕人覺得,遇事能用簡單的金錢關係解決,就不牽扯到複雜的人情關係中,脱離的人情,親戚的人際網也就沒有太大的作用,不用應付沒有邊界感的親戚交際,不用為此消耗任何時間和精力。這個現象用差序格局來解釋,再合適不過。其實中國人的心中都有一本人情賬。人情賬的特色在於,第一,它不能清賬;第二,它是在高度互惠下形成了高度的資產專屬性,也就是要針對對方的需求去提供特定的服務;第三,人情賬不能討價還價,不能明碼標價,不能説得太清楚;第四,人情賬的欠與還的方式,無所不包。作為年輕人來説,他們更願意欠下有形的可以償還的金錢賬,而不是無形的以對方需要為償還內容的人情賬。差序格局就是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圈子,圈子的第一層是最親近的人,向外擴張一圈,維繫的東西或或親情或利益就薄一層。也就是,對於中國人來説呢,在家人範圍內,中國人是集體主義的,可以為了家人無私奉獻和付出,比如哥哥讓弟弟開車送嫂子去機場,弟弟絕不能向哥哥要車費,而應該無條件幫助。然而,超出了家人的範圍,中國人就變得越來越個人主義,隨着關係更親密的人出現,有一些人就變成了圈外人,對圈內人是一種行為模式,對圈外人則是另一種行為模式,隨着情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變化,當然,對於僅僅是認識的人,那就可以明碼標價、討價還價,大家這個時候就變成了理性經濟人了。這就是“熟人社會”的由來。

我記得國產情景喜劇經典制作《我愛我家》的《名門之後》那一集,宋丹丹扮演的和平突然發現自己是清朝大貪官和珅的第十三代嫡親外孫女後,在家裏辦起了和氏宗族親友聯誼會,於是我們看到了從第九代到第十四代的來自五湖四海的不同和珅後人都齊聚在和平家的客廳裏,但是來的人似乎並不是真的為了慶祝他們偉大的先祖:有一位大媽因為聲稱兒媳婦欺負自己孃家沒有人於是要住在和平家,而和氏本家老家還專門派人來到北京,一張口就開始要贊助來支持村裏的發展,甚至還想讓人幫忙給村裏人在北京安排工作,最後一地雞毛,荒唐收場。這集的內容就非常清楚地體現了差序格局下人際關係網的極強伸縮性。

《鄉土中國》還有很多值得和大家分享的地方,比如中國人無訟,就是不願意打官司的心理是怎麼回事,還有血緣與地緣是什麼關係,時至今日,對於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仍然有很大的指導意義,這本書,雖然歷經七十幾個春秋,放在今天,仍然有它的價值和智慧所在。感謝大家的收聽,再見!

標籤: 讀後感 鄉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pp59q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