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人生讀後感3000字精彩多篇

人生讀後感3000字精彩多篇

人生讀後感3000字精彩多篇

人生讀後感2700字 篇一

這個假期我的枕邊多了一本書,那就是《人生哲理枕邊書》,正如書名一樣,是一本適合夜深人靜時靠着枕頭慢慢品味的書,在閲讀中沉思入睡,感覺何等美妙。《人生哲理枕邊書》通過故事形式,讓我理解最深的人生哲理。我把書放在枕邊,在閒暇無聊或苦悶彷徨的時候,打開她,使我在輕鬆中得到有益的啟迪,不管我是淺嘗,還是深味,她都會給我指導,給我安慰,給我鼓舞,給我力量!一個個短篇故事,一句句人生箴言,構成了書的格調。沒有絮絮叨叨的説教,沒有深奧難懂的哲理,平實恬淡如生活本身。

“成功的人不是從未被擊倒過的人,而是在被擊倒後,還能夠積極地往成功之路不斷邁進的人”、“只要你不屈服,不向命運低頭,就能夠把握命運,戰勝一切障礙”、“聰明人會從失敗中學到教訓。而失敗者卻常常是重複同樣的錯誤,卻不會從中獲得任何經驗”……這一些哲理深深地打動着我。

是啊,當我們真正感到困惑、受傷、甚至痛苦時,我們會從柔弱中產生力量,喚起不可預知無比威力的憤慨之情。人立命於世,首先要自尊自重,遭到歧視,決不低頭,在強大的`勢力面前不卑不亢,這樣就會贏得別人的敬重。我們應當消除自身的自卑感,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充滿信心地進行努力應對。書中麗莎陷入自卑的沼澤中,看不到自己在新環境中生存的價值等一系列的心理反差,使她自己感到不如別人,感到非常自卑,後來她聽了心理醫生的指導,調整了自己的心態,看到了自己面對的問題許多人也正面對着,看到了自己也有比別人強的地方,使她漸漸地重拾了自信。

《要做自己的主人》中,通過一個小故事,我懂得了,要做自己的主人。我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茫,彷徨時,總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我們停下來,猶豫再三,去請教有經驗的人,在心裏權衡,甚至去拜神求仙,卻從來不問問自己,我究竟想要怎樣的生活。是呀,當我們彷徨猶豫時,可以在自己的心靈花園裏靜靜地走一走,捫心自問,我在做什麼,做了我不後悔嗎?然後就一如既往地去做,不管成功與否,自己盡力了就不要後悔。

《把行動和空想結合起來》中,愛默生曾經很欣賞一個青年詩人,在他給愛默生寄的信中,愛默生看到了他的才華橫溢,於是力薦他寫詩歌。但這個青年人只是有理想,或者説總在幻想中成功,但從不去努力實現,最後他銷聲匿跡了。愛默生告誡我們:“當一個人年輕時,誰沒有空想過?誰沒有幻想過?想入非非是青春的標誌。但是,朋友們,請記住,人總歸是要長大的。天地如此廣闊,世界如此美好,等待你們的不僅僅是需要一對幻想的翅膀,更需要一雙踏踏實實的腳!”對呀,我也曾在午後的陽光下,眯起眼睛,做過黃粱一夢。但真正把理想負著於現實的卻很少。看了這篇文章,我知道了要根據自身,制定出適合自己的詳細的計劃,去一步步努力實現每一個小的目標,最後爭取最終的成功。

《不失希望就有作為》中,瓊斯曾經是一個身體健康、工作努力的農民,突然有一天,厄運降臨到他身上,他患上了全身麻痺症,卧牀不起,而他已是晚年,幾乎失去了生活能力。當人們幾乎對他不抱有任何希望之時,他自己卻對自己抱有希望,雖然身體上不能動,但他的大腦卻還可以思考,他不斷思考,最後發明了一種香腸,這種香腸成為了人們最喜歡的食品。人們常用“心有餘而力不足”來為自己不願努力來開脱,其實世上沒有什麼做不到的事,只有不想做的人。積極的思想幾乎能夠戰勝世間一切障礙,所以,不要對自己沒有信心,要相信自己,自己可以做好。

隨手翻開一頁,都可以成為閲讀的起點,因為每個短小的故事都是一盞啟迪人生的明燈。書中的故事有真人真事,有傳説寓言,每個故事後面都告訴我們一句人生哲理,讓我們明白故事中所藴藏的內涵。這是一本你可以隨手拿來看,又能隨時獲取智慧的書。

這本書裏講的很多都是真實的故事,有風雨坎坷的經歷,有燦若夏花的人生,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每一次的成功必定需要許多的勇氣和時間,他們堅持了下來,並且有了很好的結果,是啊,只有持之以恆,才能有好的結果。世界對思考着的人來説,是一出喜劇,而對憑感覺的人看來,只是一出悲劇。

書中經常會提到遇到怎樣怎樣巨大的困難,其實,並不是它們很困難,而是你畏畏縮縮,不敢面對,所以困難變得越來越大,而如果你一開始就勇敢面對困難,那麼困難則會越來越小,最後,就戰勝了它。對於一隻漫無目標的穿來説,不論什麼方向的風都是逆風。曾經,那些名人也會遇到一些困難,也會碰壁,那是什麼使他們成功了呢?毫無疑問,當然是勇氣、決心、堅持和適當的時機,所以,如果我遇到了困難也應該像他們一樣,知難而進,而不是知難而退。生活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會如塵土一般落到我們頭上,要想從這苦難的枯井裏脱身逃出來,走向人生的成功與輝煌,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將它們統統都抖落在地,重重地踩在腳下。因為,生活中我們遇到的每一個困難,每一次失敗,其實都是人生歷程中的一塊墊腳石。

生活中會遇到各種煩惱,如果你擺脱不了它,那它就會如影隨形地伴隨在你左右,生活就成了一副沉重的擔子。“一覺醒來又是新的一天,太陽不是每日都照常升起嗎?”放下煩惱和憂愁,生活原來可以如此簡單。有個年輕人在腳踏車店當學徒。有人送來一部有毛病的腳踏車,年輕人除了將車修好,還把車子整理得漂亮如新,其他學徒笑他多此一舉。後來車主將腳踏車領回去的第二天,年輕人被挖到那位車主的公司上班了。 ——原來要獲得機會很簡單,勤勞一點就可以了。 有幾個小孩都很想成為一位智者的學生,智者給他們一人一個燭台,叫他們要保持光亮,結果好多天過去了,智者都沒來,大部分小孩已不再擦拭那燭台。有一天智者突然到來,大家的燭台都蒙上厚厚的灰塵,只有一個被大家叫做“小笨蛋”的小孩,雖然智者沒來,他也每天都擦拭,結果這個笨小孩成了智者的學生。 ——原來想實現理想很簡單,只要實實在在地去做就可以了。

“人生如同賽跑,你必須知道終點在哪裏,還要知道如何才能一直沿着最短的跑道不斷衝刺。”這本書為我成功奔向理想、輕鬆瀟灑地生活指明瞭一條捷徑。 這本書可能沒有一些名著那樣有魅力,但就是這麼一個個簡短的故事,有的只是隻言片語也會帶給我獨到的理解和思考,總是在不經意間,讓我心絃為之一顫,讓我在某一個瞬間打開心門,領悟生命的真諦。它所帶給我的精神和生活上的愉悦和頓悟,細細品位,總有全新的感覺。如果你想領略枕邊的人生哲理,那麼,請你把這本書放在你牀頭!

耳畔一席温存話語的問候,枕邊一本哲理小書的陪伴,給我忙碌的生活帶來片刻的輕鬆和寧靜,一百多篇哲理故事伴我笑看朝花夕陽,平凡中的偉大,普通中的經典,《人生哲理枕邊書》陪我共走漫漫人生路。

你改變不了環境,但你可以改變自己;

你改變不了事實,但你可以改變態度;

你改變不了過去,但你可以改變現在;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可能樣樣順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心;

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篇二

烏雲密佈的海,電光火石的暴風,它是像一隻海燕,卷着狂風巨浪,直着衝上天。

窮困了一輩子的孫家,古老的雙水村,落破的石屹節公社,在黃土高原上上演了一幕人生的悲喜劇。路遙先生用他畢生的精力為我們親身經歷似的詮釋了文革時到改革開放這段新中國“最困難”的事情偏遠地區農民的勞苦生活經歷。路先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我想也只有一個親身經歷過這艱難而波折的窮困生活的人才能寫出這樣驚世憾人的不朽力作來。

第一次接觸這本書是在圖書館的查詢室旁。記得當時在查書時總有一本書排在查詢量的前三名,接連幾天仍是如此。於是,我的手也隨着思想在鍵盤上敲下了那幾個字——平凡的世界,結果果然讓人一震。館藏的幾十本都被借出不説,連預約數也達到了最大。還有下面的多條評論,除了震驚本書寫的好之外,就是感慨借不到這本書。要知道,其他絕大數的書幾乎是沒有評論的!這更激起了我讀這本書的慾望。,於是我開始在圖書館瘋狂的找起來,盡一個月的時間,每天我都去等待是否有人已經把書還了。但是結果和評論一樣——好書難求啊!乾脆,我去淘一本來!説幹就幹,我忍痛花了68元去網上買下了這本書《平凡的世界》。終於,我開始幸福而又享受的讀起這本書來了。

就這樣,將近三週的時間,我一字一句的讀完了這三部百萬字的鉅著。那種感情的衝擊和心靈的震撼是難以用言語形容的,在此也僅能竭力描繪一二。直到下筆的那一刻,我內心的激動還仍不能平復下來。

少安;少平;孫家兩條硬錚錚的漢子。同時,也是書中的兩條主線。孫家祖上便落魄饑荒的歷史,也因這兩條硬漢而改變。

少安,無愧於長兄和男子漢,在當時文革那樣落魄困難的年代,十三歲便和父親出山勞動,小夥子精明能幹,幾年來為家中的活路和弟弟妹妹奔波勞累,在村中是僅有的幾個能人,而且還是生產隊一隊的隊長。但是即使這樣賣命,每年上交完糧食後,自己一家人最基本的吃飯問題還是無法解決。飢餓就像人每天都有吃飯一樣纏着他們。

愛情!他二十三歲了,在當時早已到談婚論嫁的年齡了。他深深的愛着他的潤葉,潤葉也深深的愛着他。他們青梅竹馬,他們有美好幸福有甜蜜的回憶。但是,兩人卻不能結合,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敢想。一切簡單而又明白:這是不可能的!是的,不可能。一個滿身汗臭的泥腿把子怎麼可能和一個公家的女教師一塊生活呢?一個連結婚的新窯洞都打不起來的男人怎麼給她幸福?他和她曾經心貼着心,離得那樣近,卻身處兩個世界。

生活啊,生活!你有多少苦難,又有多少甘甜!天空不會永遠陰暗,當烏雲褪盡的時候,藍天上燦爛的陽光就會照亮大地。青草照樣會鮮綠無比,花朵仍然會蓬勃開放。我們祝福普天下所有在感情上經歷千辛萬苦的人們,最後終於能獲得幸福。。

文革的烏雲退盡,一切都恢復了生氣。少安辦起了自己的磚窯廠,日子越過越紅火,磚廠越辦越大。他為父親箍了新窯,某種意義上,這是為孫家立一塊“紀念碑”。他不僅要用細出窯面石料,還要戴磚帽!另外,除過圍牆,再用一色青磚砌個有氣派的門樓——他有的是磚!他還想在門樓前打兩座石獅子哩,更讓村裏人佩服他的是,他要為雙水村建一座國小!現在少安黨眷唱的水都是蜜。是啊,他現在的生活太幸福了,就像夢境一樣,家裏生活殷實,弟弟成了正是的工人,妹妹在最好的大學裏讀書,而眼下國小也馬上就要建成了。彷徨現在是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就在國小建成的慶典上,鄉鎮上的領導都來祝賀,全村的人都用羨慕的眼光看着他時,他的妻子,在他最困難時幫助他,輔助他,給他體貼、温柔,他最親愛的人——秀蓮,突然口噴鮮血,昏死在地——後經石屹節醫院檢查,診斷結果為肺癌。

悲劇,其開頭往往是喜劇。這喜劇在發展,局中人喜形於色,沉湎於絢麗的夢幻中。可是突然······

少平,又一位硬漢。除了有壯碩的體魄外更讓我感受到的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國中的“初戀”讓這個年幼無知的毛頭小子漸漸嚐到了生活的味道。每頓知識兩個黑糠饅頭,連一份丙菜都買不起,再加上學校超負荷的體力勞動,讓這個年輕小夥子經常餓的雙腿發軟,眼前昏暗,經常是無意識的行走、勞動,但是面對這些苦難,他都熬過來了,沒有抱怨,沒有憤恨——他能上學完全是因為少安哥十三歲就輟學來扶持整個家。

高中,他認識了曉霞,一個以後他深愛着的也深愛着他的人。曉霞是潤葉的妹妹,因為少安,少平認識了曉霞,因為兩個人曾經偶然的參加了學校的活動,他們熟悉了。她就像他的啟蒙老師,教他每天都要看報,讀的書也越來越多了,而且兩人經常會在學校的報刊欄處不期而遇,就這樣繼續着,三年的時間是短暫的,她如願上了大學,而他回到了雙水村。兩人從此失去了聯繫。人生啊,總是讓人難以捉摸,一個古老的雙水村,怎麼能留得住一顆激情跳動的心!終於,他離開了雙水村,來到了黃原縣,成為了天橋下眾多攬工漢的一員。奇蹟般的是,偶然有一天,在影院門口,一位優秀漂亮的女大學生,和生活在黃原最底層的、滿是尿騷味和臭汗味的爛窯洞裏的攬工漢再一次相遇了。是的,他們再一次相遇了。久別重逢的感情就如同即將噴湧的火山一樣,他們相愛了,愛的那樣熾熱,在黃原的小山上,兩人像尤里·納吉賓(《熱妮婭魯勉採姬》)中寫的那樣,定下了約定兩年之後,這同一個時刻,不管我們那時在何地,也不管我們各自幹什麼,我們一定要趕到這地方來再一次相見······

偉大的生命,不論以何種形式,將會在宇宙間永存,我們這個小星球上的人類,也將繼續繁衍和發展,直至遙遠的未來。可是,生命對於我們來説又是多麼短暫,不論是誰,總有一天,都將會走向自己的終點。死亡,這是偉人和凡人共有的最後歸宿。熱情的詩人高唱生命的戀歌,而冷靜的哲學家卻説:“死亡時自然法規的勝利······”

是的,如果一個人是按自然法則壽終正寢,就生命而言,死者沒有什麼遺憾,活着的人也不必過分地傷痛。最令人痛心和難以接受的是,當生命花朵正蓬勃怒放的時候,去猝然間凋謝了。

“本報記者田曉霞,在抗洪第一線為搶救羣眾的生命英勇犧牲·······”

犧牲?犧牲!犧牲······

每每想到這裏,流着兩行淚的心都會緊縮成一團。生活啊,苦難啊。多少美好的東西消失和毀滅了,世界還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是的,生活在繼續着。可是,生活中的每個人卻在不斷地失去自己最珍貴的東西。生活永遠是美好的;人的痛苦卻時時在發生······

悲劇,其開頭往往是喜劇,這喜劇在發展,局中人喜形於色,沉湎於絢麗的夢幻中,可是突然······

這種“苦難哲學”深深烙在我的心裏,我想,當以後的我經歷相同的不幸與磨難時,當我用手去撫摸這心中的印記時,或許會挺住塌下的脊樑,繼續成長吧。

我們承認偉人在歷史過程中的貢獻。可人類生活的大廈從本質上説,是由無數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偉人們常常企圖用紀念碑、紀念堂來使自己永世流芳。真正萬古長青的卻是普通人的無名紀念碑——生生不息的人類生活自身。是的,生活之樹常青。

這就是我們對一個平凡世界的死者所能夠做的祭文。

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篇三

在中國文壇,似乎還沒有第二位嚴肅作家像路遙那樣,面臨着評論界的冷落時,卻長久而持續地受到讀者的懷念和熱愛。儘管對“極左”和“四人幫”等歷史概念不甚了了,但這並不妨礙年輕的讀者從路遙那裏獲得感動,汲取力量。

在很多讀者看來,《平凡的世界》和《人生》不僅僅是文學名著,更是人生讀物,“流淚”“感動”“震撼”是讀者評價這兩本書最常用到的詞彙,回憶初次與這兩本書相遇的少年歲月也是很多讀者談到這兩本書時的必備橋段。如今早已是很多年輕人勵志榜樣的潘石屹曾説,《平凡的世界》是對他影響最大的書,每當遇到困難,他都會重温一遍。當心靈雞湯式的勵志故事席捲着微博和朋友圈時,一個早已過世的作家,一個個散發着泥土氣息的故事,依然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但僅用“勵志”這一個標籤來概括這部作品、這位作家,卻帶着速讀時代的膚淺和粗暴。

讓我們回到路遙及其作品。

在馬爾克斯、博爾赫斯和略薩等現代主義作家盛行的上世紀80年代中國文壇,路遙卻選擇了柳青式的現實主義手法,用三卷本達上百萬字的《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反映中國從1975年到1985年近十年間城鄉社會生活的巨大歷史性變遷。路遙對新時期文學思潮的新動向並非沒有察覺,“我的精神常如火如荼地沉浸於從陀斯妥耶夫斯基和卡夫卡開始直至歐美及偉大的拉丁美洲當代文學之中”。

當路遙將《平凡的世界》手稿第一部交給《當代》雜誌社一名青年編輯,這名編輯在只看了部分稿件的情況下就草率退稿,因為他覺得小説中“那些平凡少年的平凡生活和平凡追求”太“質樸”,滿足不了“讀者標新立異的渴求”。當時,中國文壇正流行現代主義,追新求異之風尤盛,不少文學編輯、評論家、作家成為各種“新思潮”的“忘情歌者”。

在創作《平凡的世界》前,路遙就清楚地認識到了文壇風潮的變化,但他告誡自己“不能輕易地被一種文學風潮席捲而去”。他仍然選擇用現實主義手法創作《平凡的世界》,因為他堅信紮根人民羣眾的現實主義在中國不會過時,“在現有的歷史範疇和以後相當長的時代裏”仍會有“蓬勃的生命力”。

他之所以用現實主義的方法來結構小説,選擇城鄉廣泛的社會生活作為小説的主題,是出於他的自覺。正如當時文壇“導師”之一的略薩所説:“小説家不選擇主題,是他被主題選擇。他之所以寫某些事情,是因為某些事情出現在他腦海裏。”路遙寫城鄉交叉地帶,是別無選擇。

路遙的生命充滿苦難,在資源貧瘠的陝北黃土高原的溝壑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着千千萬萬的人。儘管父親在土地上勤勞耕作,但是路遙一家人依然是吃穿常常都沒有着落。路遙七歲時,家裏沒有辦法養活他,父親帶他一路討飯,討到伯父家裏。説好是帶他玩玩,住幾天。但早已懂事的路遙知道,父親要把他過繼給大伯了。父親走時,路遙躲在一棵大樹後面,淚水嘩嘩地流,卻沒有跟父親走。路遙説:“我似乎有一種感覺:我生下來就是大人。嚴酷的生存環境使我的童年是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這個社會,這片黃土地。”

帶着童年時期貧窮和飢餓的創傷性體驗寫作,路遙將自己濃烈的感情移植到了他筆下的人物身上。高加林、孫少安和孫少平無疑是路遙人物世界中最主要的代表,也是廣大讀者心目中勵志的榜樣。《人生》中的高加林幾乎符合心靈雞湯類故事中勵志典型的所有先決條件:出身貧苦,卻又有着對於成功的渴望(離開土地,過上自己理想的生活);屢遭磨難(民辦教師職務被去掉、在城裏被人瞧不起),卻意志堅強。

只是勵志故事強調的無論有多大的困難,只要意志堅強,不怕艱辛,努力奮鬥就能成功的套路,在高加林這裏不適合。高加林住進了縣委大院不是靠自己的毅力,而是通過叔叔開的後門;與勵志故事中主人公的高大正面形象相比,高加林為了上位而離開了失意時陪伴他左右的巧珍;甚至在勵志故事中所允諾的最後的成功,高加林也沒能獲得。電影《人生》裏那句“哥哥你不成材,賣了良心才回來”,正是高加林的道德、奮鬥以及失敗的諷刺。

而《平凡的世界》中另外兩個路遙小説世界中更重要的人物――孫少安和孫少平身上,勵志的成分就更加少了。作為高加林這一複雜人物的延伸,孫氏兄弟二人走向了不同的人生。孫少安在全縣升國中的統一考試中以第三名的好成績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後,平心靜氣地開始了自己農民的生涯。憑藉着精明強悍和能吃苦精神被推選為生產隊長,他成為雙水村的“能人”,並經營起了磚廠。然而孫少安卻沒有勵志人物所具有的野心,已經是萬元户的他本來可以投資電視劇幹一番大事,但路遙還是讓他退回到了本就屬於他的鄉土生活。而在小説的尾聲,孫少安的妻子秀蓮更是積勞成疾,患了肺癌。不懈的奮鬥以這樣的結局收場,勵志的成分多少打了些折扣。

作為高加林理想主義的那部分,孫少平卻缺少了高加林身上的拼勁。作為一個讀過點書而又見過一定世面的人,他不甘心在雙水村靜悄悄地生活一輩子,卻又不知道自己要追求什麼。帶着自覺的放棄和不自知的追求,孫少平“踏上了一條逃亡主義的道路”。

然而到了城裏的孫少平卻漸漸遠離了勵志式的奮鬥路徑,想在城市中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可他並沒有利用自己的學識謀求一份與精神世界有關的工作,而是放下了自己的“先生”身份,甘願掩藏自己讀過書的經歷,忍受着繁重的勞動給生理上造成的極大痛苦。在城市裏,孫少平唯一得到滿足的就是有書報可讀。苦難是具備了,可是奮鬥的精神和成功的慾望卻弱了下去。連最後成為煤礦工人這種看似光明的結尾,也只不過是路遙為其尷尬的處境找到了一塊捉襟見肘的遮羞布罷了。這樣的故事和勵志相去甚遠。

路遙的主人公最後都沒有取得所謂的“成功”,他們無一例外地被放逐到了這個平凡的世界,只剩下人生中那不屈的精神和温暖的感動穿過時光,鼓舞着需要奮鬥的青年們。但與其説這是勵志,倒不如説是真實。路遙看到了城鄉二元結構下,農村青年出路的艱難。他不迴避現實的阻力,也不誇大精神毅力的作用,更不許諾虛無縹緲的成功。

他唯一能做的,是用滿腔熱忱謳歌那些在人生道路上不放棄努力,願為一點點的理想堅持的“失敗者”。這是路遙真誠的無奈,而不是打雞血式地一味鼓吹奮鬥和精神的作用。

路遙完成此書之後,還為《女友》雜誌寫了一篇五萬字的創作隨感《早晨從中午開始》,裏面詳述了自己寫作的艱辛:“記得近一個月裏,每天工作十八個小時,分不清白天和夜晚,渾身如同燃起大火。五官潰爛,大小便不暢通,三更半夜在陝北甘泉縣招待所轉圈圈行走,以致招待所白所長犯了疑心,給縣委打電話,説這個青年人可能神經錯亂,怕要尋‘無常’。”1987年在延安賓館寫作《平凡的世界》時,他每天寫五千字,然後在牆上畫一個道道。有時寫得累了,他會搖搖晃晃地站起來,一個一個道道地數,看寫到多少萬字了。在最低谷的時候,他把自己關在房間裏,一臉病容,愁苦地望着來看他的朋友説:能有人替代我多好呀!接着歎息一聲説,瞌睡還得眼裏過。然後,又對着桌子上幾尺高的寫好的稿子説,也許會是一堆廢紙吧!然而,他到底是堅強的,“只要不喪失遠大的使命感,或者説還保持着較為清醒的頭腦,就決然不能把人生之船長期停泊在某個温暖的港灣”。

孫少安在《平凡的世界》中曾有這樣的一句廣為流傳的經典台詞:“所有的隱忍痛苦什麼幸福啊成功啊,當他經歷過以後,他還是要回到最初的地方,覺得這才是屬於我的,雖然我是平凡的但是也是很偉大的。”在平凡的世界中,努力尋找不平凡的人生,孫少安如是,路遙如是,你我亦如是。

人生讀後感1900字 篇四

《人生》是路遙的一部中篇小説,發表於1982年,它以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敍述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的這樣一個人生的變化過程。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矛盾,也正是體現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一直以來,我都比較喜歡看有故事情節的作品,而《人生》也就是以它那一波三折的故事吸引了我。小説的主人公高加林,一個才貌雙全農村青年高中畢業後沒能走進夢寐以求的城市,回到農村當上了民辦國小的教師,那時的他已經很滿足這個既能體現他的才能而又使他充滿希望的職業,但是好景不長,他被有權有勢的大隊書記高明樓的兒子三星頂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當上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

然而,心性極高的他又怎能安於現狀呢?當機遇再次降臨到了高加林身上時,他義無反顧地抓住了這次機會,重新回到了城市,當上了縣裏的通訊幹事,一個有頭有臉,風風光光的“記者”,成了城裏引人矚目的人才。事實上,他確實也是相當出色的,他辛勤、樸實、勇敢,自信,他熱愛生活,有着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他憑着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在城裏大顯身手。但是終於有一天,高加林進城的背後原因被人告發了,他要面對的是重新回到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負如同過眼雲煙難以挽留了。他難以承受這份打擊更難以面對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他減少了狂熱而又冷靜的反省,接受了德順爺爺的一翻話,而後一下子撲倒在黃土地上。對於高加林的才華我是佩服的,對於高加林工作旅程中的變遷我是同情的,對於高加林的理想和追求我也是理解的。

然而,對於高加林的愛情我卻不知道該説什麼好。正如小説中描述的,農村姑娘劉巧珍美麗,善良,她沒有文化,但是卻真心真意地愛上了高加林這個“文化人”,她的愛質樸純真,她以她的那種充滿激情而又實際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熾烈的愛。就在高加林離開講台,失意無奈的時候,她的愛給了高加林精神上的慰籍,但當高加林重新離開土地,走進城市,遇到了他的同學黃亞萍時,心靈的天平就一下子傾斜了。與巧珍相比,黃亞萍無疑是位現代女性,她開朗活潑,卻又任性專橫,她對高加林的愛熾烈大膽又有一種征服欲。高加林的確與她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他們有相同的知識背景,又有許多感興趣的話題,當他們倆口若懸河,侃侃而談時,高加林已經進入了一種艱難的選擇之中。

當高加林隱隱地有了這種想法時,他的念頭很快便被另一種感情壓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親切可愛的臉龐,想起了巧珍那種無私而温柔的愛。當巧珍帶着狗皮褥子來看他時,他的那種難以言説的複雜的感情一下子表現了出來。在經過反覆考慮後,他終於接受了黃亞萍的愛,無情地拒絕了深深愛着他的姑娘巧珍。更令人感傷的是,當高加林委婉地對巧珍表達了他的這種選擇後,巧珍沒有任何言語含淚接受了,她沒有過多地責怪高加林,反而更擔心高加林以後的生活,勸他在外照顧好自己,但是淚水卻流下了臉頰。我被這無私的愛而感動着,也被巧珍那堅強和豁達而感動着。也許人生就是這樣吧!

“人生的道路雖然慢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這是寫在《人生》扉頁上的一段話,路遙借用柳青的這段話概括了高加林的人生,當然,也啟發了我們的人生。我想,人生就如這段話一樣,讓我們慢慢去走,去體驗,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直到有一天,我們老了,回首往事時能欣然一笑。

高加林在人生不得意的時候依然點燃理想的火種,照亮了生命裏漆黑的路途。他的生活道路真的遇上很多岔道口。後來,他憑着真才實學平步青雲了,但在愛情這個岔道口前,他走錯了——他拋棄了昔日和他同甘共苦的愛人巧珍。

是的,在未來的生活裏,我們也會遇到許多的岔道口。我們在保持生活熱情的時候,或者,真的要增加一些自我反省的力量!

最後,引用路遙寫在《人生》序言裏面的一段話,讓我們共勉,同時這也是我要對我自己以及和我一樣處境的人要説的話。

我們要有堅強的性格。一個軟弱的人不能長期勝任艱苦的勞動。性格的堅定是建立在信仰的堅定的基礎上的。一個人要對社會、事業等方面沒有正確的認識和堅定的信仰,也就不可能具有性格的堅定性。而一個經常動搖的人怎麼可能去完成一項艱難困苦的事業?

性格也不完全是天生的,主要是在長期社會生活中形成的。我們不僅要在工作實踐中,更重要的是應該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尋找困難,在不斷克服各種困難的過程中鍛鍊自己的性格。不要羨慕安逸和享樂,不要陶醉在一時的順利和勝利中,我們應不斷的強迫自己自找苦吃!

對生活應該永遠保持熱情!……”

人生就如一陣風,它是能穿越荊棘的。只有穿越過荊棘,這陣風才能吹綠萬山遍野,才能吹來萬紫千紅,才能迎來人生的春華秋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pwzz1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