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紅日讀後感1500字 紅日讀書心得多篇

紅日讀後感1500字 紅日讀書心得多篇

紅日讀後感1500字 紅日讀書心得多篇

紅日讀後感(一)

夜,出奇的靜。我獨自在台燈下看着《紅日》,心似乎也沉浸到了書中……

《紅日》這部小説以1947年山東戰場的漣水、萊蕪、孟良崮三個連貫的戰役作為中心,講述了共產黨華東野戰軍與國民黨的王牌軍74師之間展開的大規模戰役的故事。 1946年底張靈甫所率領的74師是蔣介石用全副美式裝備武裝起來的王牌部隊,他們發起了漣水戰役,與華東野戰軍交鋒。華東野戰軍的沈丁部隊在漣水與敵主力部隊二次交鋒後,實行戰略後撤,退到山東,休整訓練。經過修整後的人民解放軍在萊蕪戰役中,靈活運用毛主席偉大的戰略戰術思想,消滅了國民黨軍隊五萬多人,活捉了敵軍中將副司令官李仙洲,贏得了輝煌的勝利。國民黨在各個戰場上連吃敗仗,途窮計拙。1947年4月,張靈甫又以他所率領的74師王牌軍,再一次向沂蒙山區的華東野戰軍大舉進攻。經過三天三夜激烈的戰鬥,華東野戰軍英勇的戰士們,攻上了孟良崮高地,把躲藏在山洞裏的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和他的殘兵敗卒,統統殲滅。華東野戰軍經歷了驚心動魄的艱難曲折的戰爭,經過了無數戰士的犧牲,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因為有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有毛澤東戰略戰術思想的正確指導,有廣大人民羣眾的無私支援,人民解放軍服從大局聽指揮,團結一致,浴血奮戰,用小米加步槍的簡單裝備打敗了用清一色美式裝備武裝起來的蔣介石軍隊。

由此,我想到上次學校組織廣播操比賽。全班同學在班主任的帶領下一次次反覆練習枯燥機械的動作,同學們重複着蹲、轉身、彎腰……汗水濕透了同學們的衣服,長時間的運動使同學們的腿都在發抖,但沒有一個人退縮,沒有一個人放棄。因為老師説過,我們是一個團隊,是團隊就要有團結合作的精神,大家一定要齊心協力地抱成團,堅持到底,就是勝利!比賽當天,同學們穿着統一的衣服,在老師的指揮下,整齊劃一的動作贏得了全校師生的讚譽,取得了全年級第二的好成績! 今天,我們生活在幸福的時代,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努力學習,長大後報效祖國,為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紅日讀後感(二)

在暑假裏,我讀了《紅日》這本書,

它講述了我軍殲滅了國民黨王牌七十四師的宏偉畫面,激昂、壯麗,充滿了理想主義的熱情。描述了我軍由弱到強,最終勝利的歷史進程,揭示了人民戰爭的規律,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共產黨的堅強鬥志。

《紅日》作者吳強説過:“記住昨天的戰鬥生活,對於我是永遠的;只要還在活着的時候,都是必要的。因為它已經給了我,今後還將給我以前進的力量。”當面對無法挽回生命的戰友時,共產黨戰士含着淚咬牙前進;當艱鉅的任務、難以克服的困難時,戰士們反而愈戰愈勇,衝鋒陷陣。,一聽説有任務,他們就興奮、就快樂,就充滿了激情和力量!戰鬥是戰士們的生命!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而努力,多麼崇高的工作!就在這種信念的支持下,共產黨打敗了國民黨。而使國民黨失敗的最大原因,就是兩個黨派之間的最大不同:團結與不團結,

人們常説“團結就是力量”,真是一點也不假。就像老師常説的那樣“一個人也許會有很多缺點,而一個團隊就有可能是完美的”,意思就是許多人在一起,互相幫助,儘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因為有的人的優點你沒有,他沒有的你有,互相彌補,團結友愛,這麼多人聯合起來,力量就是完美的。生活中,同學們也應該互相幫助,團結互助。有的同學有道題不會,但是你會,那你就應該幫助他;有的同學沒有帶上課用的工具,而你多帶了一把,就應該借他。團結起來的力量一定是跟一個人拼了命的努力所做出的成績所遠遠不及的。一個人奮鬥太孤獨、太寂寞,力量也太單薄了,可是如果有一羣人的話,那麼,每個人只要出一點力就可以完成一個艱鉅的任務。我們都知道,朋友對於每個人都很重要,不只是語言所能表達出來的重要,而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他與你共同奮鬥,與你分享祕密,陪着你,逗你開心,一個永遠為你着想的人,不一定總把“重要”掛在嘴邊,而是放在心裏,卻比那些總把“最寶貴、最重要”説在口頭上的人更關心你。但如果你不為別人着想,不為集體着想。卻總是單獨行動,那你就不會有朋友。只有團結,你才會擁有朋友,才會一直有最重要的人在你的身邊陪伴你,與你分享快樂。

紅日讀後感(三)

懷着崇敬的心情讀完《紅日》這本反映解放戰爭題材的書,我的心被書中描繪的情節強烈地震撼了,對解放戰爭時期作出巨大貢獻的將士們的敬意油然而生。腦海中浮現出一幅幅他們當時同國民黨的王牌師展開驚天地,泣鬼神,生與死的較量的畫面。

該書以發生於1946年的漣水戰役開篇,講述了在當時國共雙方力量懸殊和解放軍面臨嚴峻形勢的狀況下,國民黨軍隊攻佔漣水,解放軍因傷亡慘重而被迫撤退而結束的事件。儘管漣水撤退在整個國共軍事衝突中只是一個小插曲,但作者一開始就將它展現在讀者面前,使整部作品充滿了懸念和吸引力,使後面戰事的發展成為讀者關心的焦點。故事從一開始他們是怎樣鬥智鬥勇講起,先是我軍沈振新軍長被國民黨王牌師長張靈甫圍戰在漣水,經過激烈的征戰,我軍傷亡慘重。在突圍以後,我軍長沈振新痛定思痛,總結失敗教訓,重新部署作戰方案,決定把國民黨張靈甫所率領的王牌師從漣水一步步誘到山東孟良崮,好讓國軍的優勢在山區無法發揮威力。當然,在這種環境下,國民黨張靈甫師長也有他的作戰計劃,他想自己被我軍圍在中央,再跟國民黨的其他幾個兵團來個裏應外合,徹底殲滅我軍長沈振新部,結果百密一疏,其他兵團根本沒有過來打援。能讓國民黨王牌師命喪如此,首先是張靈甫高估自己的作戰能力與武器裝備;其次是國民黨內部派系太多,基本上都是擁兵自重,各有主張。我認為國民黨將軍張靈甫及其號稱天下無敵七十四師之所以全軍覆沒主要有四個原因:首先,必然原因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幫助蔣介石打內戰,站在人民的對立面;其次,導火線是軍事上的冒進,使之成為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很重視的、下決心不惜一切代價要殲滅的重要目標;然後,關鍵原因是國民黨內部腐敗,軍隊裏派系林立,無法做到統一的調度和指揮;最後,直接原因是張靈甫及七十四師平時仗蔣介石御林軍“王牌中的王牌”的頭銜驕橫跋扈,得罪了其他的友軍領導,致使其關鍵時期被人落井下石。與其説張靈甫和七十四師不但是被解放軍圍困在孟良崮的孤軍,不如説他們是被國民政府腐敗統治包圍下的孤軍,正是這種絕望使張靈甫走到了盡頭,不得不一死報答蔣介石的器重之恩。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把他歸為悲劇英雄的行列了。

翻開歷史,張靈甫同樣是一位南征北戰,身先士卒,作戰中一貫衝鋒在前,將生死置之度外的統帥。對日寇的數次戰鬥中,屢出奇兵,從容淡定,有勇有謀,打出了中國軍人的骨氣和威風,成為令日寇膽寒的鐵血將領。如此奇人,若在解放軍陣營,必然也是一位戰神。可惜,作為不得民心的國民黨中的一員,面對萬民擁護的共產黨,他終於沒有了馳騁疆場的豪情,沒有了陣前殺敵的酣暢,短暫的勝利後只有無奈的歎息。此後,該書提及瞭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隊遭到迅速和徹底的失敗也和以上因素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再者,蔣介石的部隊沒有政工幹部,打仗是打仗,但是政治思想工作卻沒有跟上。國民黨官兵的“效忠黨國”只是口號,缺乏內心的驅動力。臨上戰場,所謂的錢財和功名對於可能性命不保的人而言意義並不大。我認為國民黨滅亡最重要的因素還是要歸因於不得人心。古人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選擇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最終只會被人民所淹沒。不可否認,國軍的抗日英雄不乏其人,鐵軍、王牌軍也屢見不鮮,裝備、數量更是佔優,可就是這樣的軍隊為什麼就沒有戰勝舉着小米加步槍的解放軍呢?分析原因可以找到一大堆,但關鍵問題還是民心向背。國民黨打的是沒有人民支持的仗,而共產黨看起來什麼都沒有,但他們有以人為本的理念,有翻身做主人的信仰,為了這樣的目標,他們可以捨生忘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話一點也不錯。作者通過描繪解放軍在戰場上的被動局面,當時山東戰場上力量的懸殊,為最終戰鬥的勝利形成強烈的反差,説明了戰爭勝利的來之不易;同時也為進一步刻劃國共雙方各具個性的人物形象作了很好的鋪墊。作者一開始就把解放軍放在“絕境”之中,這樣的結構佈局在當時習慣於描寫解放軍“橫掃千軍如卷席”的文學作品中顯得獨特而又真實,體現出這位戰爭小説作家在當時的時代共鳴下對錶現現代戰爭的獨到眼光。然後,作品再以萊蕪大捷的勝利作過渡,最後以集中描寫孟良崮戰役殲滅國民黨“王牌軍” 74師達到高潮。作者在對歷史事件的敍述中,形象地完成了對時代記憶的印證和闡述:即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現代革命戰爭經歷了驚心動魄的艱難曲折,經過了無數的犧牲,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我們應該怎樣去傳承那些為這個民族這個國家流血犧牲將士們的優良傳統,增強我們的憂患意識,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我們在工作中,生活中,在領導與同事之間,同事與同事之間,都要同心協力、相互幫助、相互照應,要有大局意識。只有這樣我們每個人才能把工作做好,才能保證我們無愧於國家,無愧於黨,無愧於人民,才能更深層次地去講求和諧社會的創建。

紅日讀後感(四)

為了慶祝黨的九十週歲生日,學校組織我們進行了觀看紅色電影,傳唱紅色歌曲,閲讀紅色經典的系列活動。雖然我還不是黨員,但是對我們的黨,對我們親愛的祖國我一直都懷有深厚的感情。每次只要看到國旗,聽到國歌,我都會忍不住熱淚盈眶,心中的自豪感都會油然而生,為我們能生活在今天的繁榮富強的新中國而驕傲。而每次閲讀這種紅色書籍或是觀看紅色電影,我都會感觸良多,《紅日》這部現實主義的成功之作,以全景式的戰場描寫,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感觸,而是極大的震撼,讓我彷彿看到了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看到了那個槍林彈雨的戰場;看到了那些浴血奮戰的革命烈士。深刻地體會到了什麼叫捨生取義,願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偉大情操。

《紅日》這部小説以1947年山東戰場的漣水、萊蕪、孟良崮三個連貫的戰役作為中心,講述了共產黨華東野戰軍與國民黨的王牌軍74師之間展開的大規模戰役的故事。

1946年底張靈甫所率領的74師是蔣介石用全副美式裝備武裝起來的嫡系王牌部隊,國民黨五大主力部隊的第一主力,號稱“天之驕子”。發起了漣水戰役攻佔漣水,與華東野戰軍交鋒。華東野戰軍的一支“常勝英雄軍” 沈丁部隊在漣水與敵主力部隊二次交鋒後,實行戰略後撤,退到山東,休整訓練。當時,國民黨集中兵力,企圖壓逼解放軍在沂蒙山區決戰,妄想消滅華東野戰軍。沈丁部隊在萊蕪西北的吐絲口地區,配合友鄰部隊,包圍敵軍。在萊蕪戰役中,消滅了國民黨軍隊五萬多人,活捉了敵軍中將副司令官李仙洲,贏得了輝煌的勝利。國民黨在各個戰場上連吃敗仗,途窮計拙。1947年4月,張靈甫又以所率領的74師王牌軍作為核心和中堅,再一次向沂蒙山區的華東野戰軍大舉進攻。華東野戰軍把這股敵人逼進沂蒙山區的孟良崮一帶全面包圍了敵人。沈丁部隊配合兄弟部隊圍殲在孟良崮一帶的國民黨74師。國民黨的外圍後援部隊,冒死向解放軍阻擊部隊衝擊,企圖救出陷於絕境的74師,都被華東野戰軍打退。經過三天三夜激烈的戰鬥,華東野戰軍英勇的戰士們,攻上了孟良崮高峯,把躲藏在山洞裏的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和他的殘兵敗卒,統統殲滅。華東野戰軍經歷了驚心動魄的艱難曲折,經過了無數戰士的犧牲,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紅日》除了讓我緬懷革命烈士們的崇高氣節外,更教會我面對自己的目標和理想,應該全力以赴,不畏困難,勇往直前;在生活和工作中,應該學會與人協作,重視團隊精神。

國民黨應是穩操勝券的,勝利在握,但是國民黨號稱天下無敵的七十四師和張靈甫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呢,是什麼導致他們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呢?第一就是軍事技術不過硬,雖然有着精良的武器,但是不懂得運用和不知道怎樣恰到好處地用,不懂得運用戰術和方針。但共產黨卻不同了,個個將令都是在戰場上身經百戰,戎馬半生,積累了許多經驗,有着許多實戰知識,靈活變通,隨機應變。國民黨厲害的人有是有,如張靈甫。但是“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呢!第二點國民黨內部的腐敗,裏面官官相護,派系孤立,各自保存實力,不聽從總部的統一調度,不聽取指令,就像那一盤散沙,風一吹就飄得無影無蹤。第三,張林甫及一些王牌軍仗着自己的地位,在黨內張揚跋扈,囂張不已。失去了黨內其他師的信任,致使張靈甫最後顧俊奮戰,飲彈自盡,所以做人卻不可驕傲,一定要所交好友,用真誠的態度來對待他人。最重要的就是他們失去民心,跟人民對立,這是絕對行不通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共產黨不但在戰場上驍勇善戰,而且對待人民善良和藹,幫助他們農作等等,你説人民能不向着他們嗎?八年的浴血奮戰,讓中國人民已經陷入了無間煉獄,國民黨再與共產黨挑起戰爭,這不是讓人民更加痛苦,更加絕望。一個人對國民黨來説不算,但一羣人和全國人民呢?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從古至今,有多少君主是這樣遺憾而終的!

在我眼中的共產黨正直,勇敢,善戰,正直是因為共產黨不斬來使,勇敢是他們勇於接受地方邀請,坐在同一個桌上討論戰事,善良是因為他們雖經歷戰火洗禮,但卻有着一顆暖融融,熱乎乎的心,戰爭只是讓他們更加會戰鬥,而不是冷血。

有戰爭,就會有犧牲,看着無數的共產黨戰士為了解放中國死去,我心如刀割,痛心不已。望着分裂民族反對統一,野心旺盛的國民黨人死去,我心中大快。我們要感謝共產黨為民族統一做出的貢獻致敬,願死去的戰士能夠安息,快樂!

我們作為年輕的人民教師,生活在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幸福的生活環境中。我們每天面對着一羣天真可愛的孩子,他們是我們國家未來的主人,我們的一言一行時時刻刻的影響着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我們會在心裏時刻銘記着我們所肩負的教書育人的歷史使命,熱愛我們的教育事業,熱愛我們的孩子,幫助孩子們樹立遠大的理想,為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付出我們的青春和熱血。

《紅日》就是一輪初升的太陽,滋潤着大地萬物,它給予我力量,讓我們一起為祖國更加燦爛輝煌的未來揮灑我們的汗水吧!

紅日讀後感(五)

懷着崇敬的心情讀完《紅日》這本反映解放戰爭題材的書,我的心被書中描繪的情節強烈地震撼了,對解放戰爭時期作出巨大貢獻的將士們的敬意油然而生。腦海中浮現出一幅幅他們當時同國民黨的王牌師展開驚天地,泣鬼神,生與死的較量的畫面。

該書以發生於1946年的漣水戰役開篇,講述了在當時國共雙方力量懸殊和解放軍面臨嚴峻形勢的狀況下,國民黨軍隊攻佔漣水,解放軍因傷亡慘重而被迫撤退而結束的事件。儘管漣水撤退在整個國共軍事衝突中只是一個小插曲,但作者一開始就將它展現在讀者面前,使整部作品充滿了懸念和吸引力,使後面戰事的發展成為讀者關心的焦點。故事從一開始他們是怎樣鬥智鬥勇講起,先是我軍沈振新軍長被國民黨王牌師長張靈甫圍戰在漣水,經過激烈的征戰,我軍傷亡慘重。在突圍以後,我軍長沈振新痛定思痛,總結失敗教訓,重新部署作戰方案,決定把國民黨張靈甫所率領的王牌師從漣水一步步誘到山東孟良崮,好讓國軍的優勢在山區無法發揮威力。當然,在這種環境下,國民黨張靈甫師長也有他的作戰計劃,他想自己被我軍圍在中央,再跟國民黨的其他幾個兵團來個裏應外合,徹底殲滅我軍長沈振新部,結果百密一疏,其他兵團根本沒有過來打援。能讓國民黨王牌師命喪如此,首先是張靈甫高估自己的作戰能力與武器裝備;其次是國民黨內部派系太多,基本上都是擁兵自重,各有主張。我認為國民黨將軍張靈甫及其號稱天下無敵七十四師之所以全軍覆沒主要有四個原因:首先,必然原因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幫助蔣介石打內戰,站在人民的對立面;其次,導火線是軍事上的冒進,使之成為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很重視的、下決心不惜一切代價要殲滅的重要目標;然後,關鍵原因是國民黨內部腐敗,軍隊裏派系林立,無法做到統一的調度和指揮;最後,直接原因是張靈甫及七十四師平時仗蔣介石御林軍“王牌中的王牌”的頭銜驕橫跋扈,得罪了其他的友軍領導,致使其關鍵時期被人落井下石。與其説張靈甫和七十四師不但是被解放軍圍困在孟良崮的孤軍,不如説他們是被國民政府腐敗統治包圍下的孤軍,正是這種絕望使張靈甫走到了盡頭,不得不一死報答蔣介石的器重之恩。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把他歸為悲劇英雄的行列了。

翻開歷史,張靈甫同樣是一位南征北戰,身先士卒,作戰中一貫衝鋒在前,將生死置之度外的統帥。對日寇的數次戰鬥中,屢出奇兵,從容淡定,有勇有謀,打出了中國軍人的骨氣和威風,成為令日寇膽寒的鐵血將領。如此奇人,若在解放軍陣營,必然也是一位戰神。可惜,作為不得民心的國民黨中的一員,面對萬民擁護的共產黨,他終於沒有了馳騁疆場的豪情,沒有了陣前殺敵的酣暢,短暫的勝利後只有無奈的歎息。此後,該書提及瞭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隊遭到迅速和徹底的失敗也和以上因素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再者,蔣介石的部隊沒有政工幹部,打仗是打仗,但是政治思想工作卻沒有跟上。國民黨官兵的“效忠黨國”只是口號,缺乏內心的驅動力。臨上戰場,所謂的錢財和功名對於可能性命不保的人而言意義並不大。我認為國民黨滅亡最重要的因素還是要歸因於不得人心。古人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選擇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最終只會被人民所淹沒。不可否認,國軍的抗日英雄不乏其人,鐵軍、王牌軍也屢見不鮮,裝備、數量更是佔優,可就是這樣的軍隊為什麼就沒有戰勝舉着小米加步槍的解放軍呢?分析原因可以找到一大堆,但關鍵問題還是民心向背。國民黨打的是沒有人民支持的仗,而共產黨看起來什麼都沒有,但他們有以人為本的理念,有翻身做主人的信仰,為了這樣的目標,他們可以捨生忘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話一點也不錯。作者通過描繪解放軍在戰場上的被動局面,當時山東戰場上力量的懸殊,為最終戰鬥的勝利形成強烈的反差,説明了戰爭勝利的來之不易;同時也為進一步刻劃國共雙方各具個性的人物形象作了很好的鋪墊。作者一開始就把解放軍放在“絕境”之中,這樣的結構佈局在當時習慣於描寫解放軍“橫掃千軍如卷席”的文學作品中顯得獨特而又真實,體現出這位戰爭小説作家在當時的時代共鳴下對錶現現代戰爭的獨到眼光。然後,作品再以萊蕪大捷的勝利作過渡,最後以集中描寫孟良崮戰役殲滅國民黨“王牌軍” 74師達到高潮。作者在對歷史事件的敍述中,形象地完成了對時代記憶的印證和闡述:即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現代革命戰爭經歷了驚心動魄的艱難曲折,經過了無數的犧牲,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我們應該怎樣去傳承那些為這個民族這個國家流血犧牲將士們的優良傳統,增強我們的憂患意識,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我們在工作中,生活中,在領導與同事之間,同事與同事之間,都要同心協力、相互幫助、相互照應,要有大局意識。只有這樣我們每個人才能把工作做好,才能保證我們無愧於國家,無愧於黨,無愧於人民,才能更深層次地去講求和諧社會的創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q7vlz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