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愛滿天下》讀後感(精選多篇)

《愛滿天下》讀後感(精選多篇)

第一篇:愛滿天下讀後感

《愛滿天下》讀後感(精選多篇)

《愛滿天下》讀後感

今天翻開陶先生的《愛滿天下》感受頗深,讓我真正明白了作為一名好教師的標準,愛滿天下讀後感。

要做一名好教師就要愛學生,愛每一位學生,無論他品德如何,成績怎樣,身體是否有殘疾……他一旦成了你的學生,你就要愛他,用你的愛去温暖他,去感化他,讓你的學生都成為家長的驕傲,成為社會歡迎的人。

愛學生首先應關注他們的思想,教育他們在家要愛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在學校尊敬自己的老師,團結同學;在社會上去要尊老愛幼。讓他們懂得從小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決不能為了自己的一些私利去做有損於他人利益的事。讓他們明白,在學校要嚴格遵守學校規章制度,到社會上也要遵守社會公德。

愛學生其次要做的是關心他們的身體。身體是本錢,沒有了好的身體,其他任何事也就沒有意義了。因此我們要時刻關注每個學生的身體。平時注意天氣的變化,隨時提醒學生要及時添加或減去一些衣服。那個學生身體不適作為老師一定要關心,要督促他吃藥,要讓他多喝開水,要堅持問問、摸摸……瞭解其身體變化。

愛學生最後應該關心的當然是他們的學習。要讓每個孩子共同進步,讓每個學生在你的教育下學到新的知識,新的技能。特別對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要多開“小灶”,讓他們跟上大家的步伐。

“愛”,一個多麼閃亮,多麼令人鍾愛的字眼。人們追求愛,也希望能擁有愛,愛能使人與人之間變得更加美好。我們要完全擁有它,就必須去充實它,讓我們攜手,共同創造出人世間最美好的愛。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努力把這種理念貫(本站向您推薦:)穿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學中,體現在自己的每一堂課上,體現在自己的每一天的教學生活中。教育之路漫漫而修遠,讓我們懷揣一顆對教育、對學生真摯的心,在實踐中慢慢解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讀後感《愛滿天下讀後感》。

愛滿天下》讀後感

“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陶先生不僅熱愛兒童,熱愛青少年,而且熱愛教育、熱愛科學、熱愛真理、熱愛祖國人民、熱愛全人類。“愛”是陶先生一生獻身教育事業的不竭動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現。“愛學生”是教師人格的靈魂。愛心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基礎,沒有愛心便沒有教育教學活動。作為教師,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用自己無盡的愛為孩子們的世界添抹一蔟繽紛。

一、播下愛的種子

作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滿愛的陽光,把愛的種子播種在泥土裏,就能讓嬌嫩的幼苗在陽光的沐浴下茁壯成長。

陶行知先生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我們當教師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終想着兩句話“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這樣的情感體驗就能使我們對學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責,多一份尊重,學生內心那顆愛的種子便會在教師的精心呵護之下生根、發芽。

二、澆灌愛的雨露

愛是雨露,她能滋潤人;愛是夏日,她能温暖人;愛是奉獻,她的無私能讓幼苗茁壯地成長。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愛,希望得到愛的滋潤,愛的温暖,更何況那些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學習和行為上暫時落後的學生。

滴水,可以穿頑石;清泉,可以潤心田;愛心,可以撥心絃。

伸展在學生們面前的生活之路也許不是那麼平坦,但我想,我們老師可以把愛的雨露灑進每個孩子的心田,做孩子前進道路上的鋪路石。

三、收穫愛的回報

以真誠對待學生,必將收穫豐碩果實。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説,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在這裏,我想説的是,平日裏教師要給予學生適度的關愛,照顧,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受到重視的,那麼,在孩子心裏就會很滿足,很滿足,他們也會特別感激你。

實踐證明,“愛”是教育的基礎,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要以廣博的愛教育人,以崇高的精神感化人,以美好的心靈塑造人。讓我們學習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堅定自己心中“以愛育人”的信念,在教育旅程中抒寫最為壯麗的詩篇,奏響一曲激昂的人生凱歌!

第二篇:《愛滿天下》讀後感

《愛滿天下》讀後感

幼兒教師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我們的工作必須依靠師德來完成。陶行知説:“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活裏,把你和你的學生的生命放在大眾的生命裏,這才算是盡了教師的天職。”“大家願把整個的心捧出來獻給小孩子,才能實現真正的改造。”這都要求我們要具有奉獻精神,在經濟高度發展的新時代,尤其要求我們要向陶先生學習,以一種奉獻的精神提升教師的職業道德。

有人説我們是燃燒的紅燭,有人説我們是高級保姆,無論別人對我們怎樣評價,我們卻深深知道,自己肩負的責任有多重大。幼兒階段是人生髮展的奠基階段,幼兒時期所受的教育對孩子今後的道路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孩子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我們掌握着孩子成長的方向,從某種意義上説也就相當於掌握着國家和民族未來發展的方向。有人曾開玩笑説:她想當一名偉人但沒有成功,於是想當偉人的妻子卻也失敗,現在她想通了,她要做偉人的老師。我並不奢求我教的孩子能成為偉人,只希望他們將來能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這就足夠了。

“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陶先生不僅熱愛兒童,熱愛青少年,而且熱愛教育、熱愛科學、熱愛真理、熱愛祖國人民、熱愛全人類。愛是陶先生一生獻身教育事業的不竭動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現。愛學生是教師人格的靈魂。愛心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基礎,沒有愛心便沒有教育教學活動。作為教師,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用自己無盡的愛為孩子們的世界添抹一蔟繽紛。

愛孩子,要讓每一個孩子共同進步;愛孩子。讓每一個孩子在我們的呵護下健康成長。

一、播下愛的種子作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滿愛的陽光,把愛的種子播種在泥土裏,就能讓嬌嫩的幼苗在陽光的沐浴下茁壯成長。陶行知先生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我們當教師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終想着兩句話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這樣的情感體驗就能使我們對學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責,多一份尊重,學生內心那顆愛的種子便會在教師的精心呵護之下生根、發芽。

二、澆灌愛的雨露愛是雨露,她能滋潤人;愛是夏日,她能温暖人;愛是奉獻,她的無私能讓幼苗茁壯地成長。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愛,希望得到愛的滋潤,愛的温暖,更何況那些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學習和行為上暫時落後的學生。滴水,可以穿頑石;清泉,可以潤心田;愛心,可以撥心絃。伸展在孩子們面前的生活之路也許不是那麼平坦,但我想,我們老師可以把愛的雨露灑進每個孩子的心田,做孩子前進道路上的鋪路石。

三、收穫愛的回報以真誠對待孩子,必將收穫豐碩果實。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説,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在這裏,我想説的是,平日裏教師要給予學生適度的關愛,照顧,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受到重視的,那麼,在孩子心裏就會很滿足,很滿足,他們也會特別感激你。實踐證明,愛是教育的基礎,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要以廣博的愛教育人,以崇高的精神感化人,以美好的心靈塑造人。

讓我們學習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堅定自己心中“以愛育人”的信念,在教育旅程中抒寫最為壯麗的詩篇,奏響一曲激昂的人生凱歌!

第三篇:愛滿天下

愛滿天下,樂育英才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今年七月,我有幸在教育局舉辦的暑期校長培訓班上,聆聽了湯翠英教授做的題為《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引領教育的科學發展》的報告,報告感人至深,回味無窮。對於陶先生提出的“愛滿天下”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

他説:“在我的眼睛裏,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麼偉人還大。”陶行知先生這樣尊重學生。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

教師沒有愛就不能教育學生。對學生愛是教師高尚職業道德的自我體現,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温存慈祥的態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在兩顆心逐漸融化為一的過程中,教師按真人的規範導之以行,或示範,或幫助,或催化,或促進,每一次施教又無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沒有對學生愛,即使教學也沒有激情,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以產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只愛一部分學生意味着對另一部分學生冷漠,那是偏愛。偏愛是一處非理智的情感。

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也給我很大的啟示。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温存慈祥的態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他們願意自己貼近,這樣師生雙方在學習重也更親切,更容易交流。愛,會給學生留下一生的醇香,一日一日,我一定會將這由細膩、理智、持久的愛,會給學生匯成的交響曲不停迴盪。

陶行知説:“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學生學的法子聯絡,並須和他自己的學問聯絡起來”。這便是“教學合一”。這些觀點似乎也是現在新課程改革所大力提倡的,但推行起來非常困難。為什麼呢?因為教學生學遠難於簡單地灌輸教法,需要花大力氣學習、思考,要花費數倍的精力去備課。

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穩定的師愛,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學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誠實的公正的穩定的師愛,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學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產物,師愛是包含教育目的的愛,而且通過這愛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稱學生為“愛人”,説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愛和教育視作天生的結緣,教師愛學生,就有教育,學生愛教師,於是教育產生效果。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我們從陶行知先生的著作中可以學習到很多很多。我們在實際的工作中有許許多多的問題和困難需要我們處理和解決。也許,我們並不能完全透徹地理解前人的思想和理論,但是,我們仍可以從他們的作品中捕捉到他們的智慧的靈光。它會給我們啟迪,促我們前進。

第四篇:愛滿天下

愛滿天下

—《師魂》《孩子是天我是雲》讀後感

大崔莊完小滿金鎖

“師者,人之模範”。這句兩千年前的古訓,至今仍有其強大的生命力。“學高為師,德正為範”,為人之師,當率先垂範;栽培桃李,須辛勤耕耘。

冰心説過:“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每個人都需要愛”這是我的老師當年教給我的一句話,而多年以後,在細細地品味中,我發現這句話還有另一半,那就是:心可以以心換心,愛會使不值變值得。

品讀《師魂》一書讓我體會到這一切。“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對學生自尊的呵護,給學生於尊重,讓學生真正的從心靈深處感化和觸動,這才是教育對愛的詮釋,才是我們真正的細心、耐心與愛心啊!是設想,如果只是一味的斥責和譏諷,又怎麼能換來”浪子回頭”的覺醒呢? 鄭琦老師用真心打動逃學的孩子,使他重歸學堂,認認真真地讀書、堂堂正正地做人。他曾説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所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奔着教好孩子,為了孩子。這種師魂叫做“愛”。只有火才能點燃火,只有心才能塑造心。周小燕老師是一位經歷了抗日烽火仍摯愛着祖國、歌唱祖國的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和聲樂教育家,她為事業而生,為事業而活,那夜鶯般的歌聲,那廢寢忘食的教學態度都點燃了學子們學習的熱情,同時塑造了他們非凡的藝術才能。這種魂叫做“無私奉獻”,89歲的高齡仍帶着學生,她的一生已完完全全融入了崇高的教育事業,她們的故事似乎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在我們前行的道路上亮起了明燈,告訴我們人可以有這樣執著的追求,有這樣燦爛的人生。還有《師魂》中那些奮鬥在教育戰線上的青年、中年、老年教育工作者,他們的師德、品行是那樣強烈地感染着每一個人,甚至在他們的頭頂聚起了一個閃亮的光環——愛的光環!那是對教育事業的熱愛,那是對學生的關愛,那更是他們個人畢生執著的信念!

如果説“課改”使我的教育觀念有了很大改變,那麼應老師的書使我受到了更大的觸動。手中捧着《孩子是天我是雲》,如此精彩的教學案例把幼兒心中極其熱愛的應老師活脱脱的展現在我的面前。熟悉應彩雲的人都説她的情感世界裏,一定有一個水晶般的“童話世界”,那是個洋溢着温暖、充滿着愛的環境,營造的是師生之間的平等和諧的氛圍。這是一份作為“師者”的責任和使命,這是一份作為“母親”的關愛與呵護,她陶醉在這個世界裏,深感“靈魂的淨化和昇華”,常常萌生起一種純真的、綿綿的快樂和幸福。她常説,我所取得的成功不僅僅來之於自身的努力,而更歸功於孩子給予我的靈感,所以,我在乎和孩子的每一刻。“天大地大,孩子最大” 在應老師的眼裏,孩子們個個都是出色的。在孩子們眼裏呢,應老師更是個本領很大的人。“我心裏想什麼她都知道!”許多孩子把應老師當偶像和自己的媽媽比美。有一位成功的女性説:"一個女人,最理想的狀態就是`舒展`",我在應彩雲身上看到了這一點。書中一篇篇感人隨筆讓我看到了應老師成長的足跡,她的努力和堅持引領着她一步步走向事業的高峯。在她的成功背後是學習的積累,是知識的積澱,更是文化底藴的支撐。

於是,我試圖以平等、尊重和真誠的愛心去打開每個學生的心門,因為我知道,每一扇門的後面,都是一個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個門的開啟,都是一個無法預測的未來。 因此,我崇尚着用心去做事、言傳身教肩負起自己的神聖使

命。希望能延師之魂,動生之情。並以書中的,乃至身邊的各位全心投入於教育事業的老師們學習。

師魂是什麼?師魂是你想着學生時臉上綻起的微笑,師魂是我看着孩子時眼中漾起的幸福,師魂是一陣和煦的春風,師魂是一片温暖的陽光,師魂是愛心澆灌的花蕾,師魂是你我心中的關愛!於是,我明白:奉獻愛心就是偉大的師魂!愛——就是教師的精魂!

教育是崇高的事業,需要我們去為之奮鬥;教育是科學事業,需要我們為之去探索;教育是藝術事業,需要我們去為之創新。讓我們用心、用愛去點亮孩子們心中的火種,為教育事業譜寫新的篇章。

讓我們將自己最珍貴的愛奉獻給孩子們,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開絢麗的花朵。讓我們愛崗育桃李,敬業鑄師魂。把‘師愛’視‘師魂’,讓孩子成為我們心中永遠的太陽!??

第五篇:愛滿天下

愛滿天下

——讀《陶行知教育名著》有感

高爾基曾經説過:“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但是由於工作的限制,我們不可能向學生那樣坐在教室裏進行系統正規的學習,而讀書就成了我們最有利的知識武器,它可以武裝我們的頭腦,豐富我們的心靈。

以前也看過不少書,有的只有一道淡淡的印象留在心底,更多的是書過無痕。但是在一次查閲資料時,我被陶行知先生“愛滿天下”這一教育思想震撼着。“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先生教育的真諦。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他把自己畢生的精力奉獻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讓人感動,讓人欽佩。細細品讀陶行知先生“愛滿天下”的教育思想,就會品味到“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仁愛,“愛滿天下,有教無類”的博愛,“學生是太陽,教師是地球”的至愛??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深深地愛着我的學生,我希望能收穫“桃李滿天下”的豐盈,我希望自己的教育旅途開滿美麗的鮮花,飄散着迷人的馨香。可遺憾的是我灑下的愛的種子有的只是生根發芽,並未開出最美的鮮花,我為此感慨過、歎息過,直到讀了《陶行知教育名著》,我才知道自己一直在教育的路途上磕磕絆絆的前行,卻忘記了思考,愛是一門藝術,只有掌握了這門藝術,我們在教育教學的路上才能走的更順暢,更幸福,更快樂。

陶行知先生説過:“我們必須會變小孩子,才能做小孩子的先生。”可是在現實中,我一直以一個成人的眼光來審視學生的精神世界,卻很少蹲下來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我們班曾經有這樣一個孩子,他由於先天性肌無力從小就不會走路,所以到了上學的年紀是他的爸爸每天開着三輪車從離家很遠的地方把他送到學校,看着他父親每天進進出出推着輪椅接送他上學,我被這種偉大的父愛深深的感染着,我想孩子也應該像我一樣體會到父親的不易,然而孩子的表現卻令我很失望。他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在學習上一直名列前茅,可是身上卻存在着很多不良的習慣。例如:他做什麼事情從來不顧及別人的感受,班裏的孩子誰買了新玩具、誰帶了新書,他總要第一個玩、第一個看,如果誰稍微晚點給他,他就氣憤地像我告狀;在課堂上他喜歡發出各種怪聲,逗得同學們鬨堂大笑,他自己竟然有一種滿足感;做題的時候,當他的答案和我的答案不一樣的時候,他首先想到的是老師做錯了;最讓我難以接受的是他不能體會到父母的疾苦,他認為父親每天接送他上學,給他穿衣服、喂她吃飯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對於這樣一個特殊的孩子,我既同情又無奈,當然也少不了苦口婆心的教育,我給他講

人生的道理,父母的艱辛,老師的期望,告訴他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遺憾的是我的教育收效甚微。對於我苦口婆心的説教,他頭不抬、眼不睜、話不説,面對這樣一個雙手舉不過頭頂的孩子,我還能有什麼辦法呢?在這場愛的博弈中,我覺得自己好累。直到《陶行知教育名著》走進我視野的那天,我才知道我的教育方法錯了。我一直以一個成人的思維在和他交流,一直以一個成人的價值觀去要求他,所以才得不到回饋。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不應該是一種控制和要求,而應該是一種關懷、一種幫助,一種喚醒。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思想和行為都尚未成熟,過失與錯誤再所難免。我們要學會寬容、學會欣賞,多一些對話,以一顆平常之心關注所有的生命,讓學生享受生命成長的快樂!自此,我改變了對他的教育方法,對他多了一些理解與寬容,像朋友一樣試着和他聊天,傾聽他的內心世界,瞭解他真實的想法。現在他已經改掉了以前的那些不良習慣,這個過程雖然有些漫長,但是看到自己灑下的愛的種子終於開出了最美麗的花,我被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感包圍着。

我感謝《陶行知教育名著》,它讓一棵曾經長滿枝杈的小樹更加茁壯挺拔的成長,它讓我汲取了更多的教育精華,讓我給孩子們帶去了一個更加美麗、更加快樂的充滿愛的世界,它讓我幸福的徜徉在教育的旅途,我收穫的不僅是學生的愛,還有學生各方面的進步,看着他們像一羣可愛的小燕子在我身邊的快樂地學習、玩耍,我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以後還要讀書,讀好書,同時倡導並支持我的學生讀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讓自己灑下的每一顆愛的種子都開出最美麗的鮮花。我願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教育事業中,我願意默默地實踐我的“愛的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rgom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