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兒童禮儀圖畫故事》讀後感

《兒童禮儀圖畫故事》讀後感

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有着“禮儀之邦”的美稱,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養、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它更是小朋友平時生活、學習的基礎,所以開展禮儀教育也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內容。文明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於個人而言,即是有禮儀、懂禮貌、品行端。

《兒童禮儀圖畫故事》讀後感

兒童禮儀圖畫故事(全四冊)是一套通過故事影響和培養孩子禮儀規範的親子讀物。全套書從孩子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個場合入手,重點介紹了社交禮儀、公共禮儀、家庭禮儀、校園禮儀四個主題。每個主題自成一個分冊,書中的每個故事都有情節、衝突、隱喻、成長,旨在讓孩子在聽故事的同時理解禮儀的意義。

孔子説過:“少若成天性,習慣成自然”,為了更好的深植文明萌芽,我們就得讓文明成為一種習慣;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文明行為。人與人的交往,説話要有禮貌,向別人問好;人與環境,花草種的很美不能去摘,不能把垃圾往上扔;人與社會,看紅綠燈過馬路。總的來講,文明行為分為語言文明和行為文明。

一個孩子做一件事並不難,做一天的文明人也不難,但長期堅持卻不簡單。當這些文明行為不斷重複,就會像每天早上起來要刷牙洗臉一樣,成為孩子語言、行為中自然發生的事,而不再需要去刻意去遵守。因此,在幼年時期培養孩子的這些習慣是很重要的。

同樣的,文明素養是一個人思想道德水平,教育文化修養的綜合體現,培養懷揣夢想和希望的下一代,需要從小加強文明修養,使之成為孩子成長的必修課。近年來,“熊孩子”屢屢鬧出惡作劇,表面上看是孩子的年幼無知,根源卻是教育引導的不到位。

我覺得,學校、家庭、社會都應該為孩子樹立一個三位一體的文明成長環境。

首先是要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正確的引導。要想孩子養成文明行為,最重要的是環境,包括家庭環境、幼兒園的環境、社會環境等,在這些環境里人們應該是非常有禮貌的,大家都舉止文明。幼兒的模仿能力極強,老師、家長的模範帶頭作用很重要。

其次是要採取適當的表揚和堅決的制止。當孩子舉止文明、彬彬有禮時,我們要及時、具體地表揚,不能只是説説“你真是個好孩子!你真棒!”而是要説些具體的優點,比如説“今天你吃飯學着自己用筷子,不用老師餵了,真厲害!”。當孩子言行不妥時,也必須要注意態度堅決。比如在公眾場合大吵大鬧,孩子有這樣不文明行為,應該堅決立刻制止,並把他帶離這個場景,而不是認為大人應該原諒小孩,孩子也是要做規矩。

最後是要幼兒園和家庭要有一致的要求。幼兒園提的要求家長一定要配合。此外,家庭成員之間要有默契,家長之間做到要求一致,不能一個抓的很緊,一個可以無所謂,不然孩子就會很難辨別到底應該遵循誰?

相比較而言,文明是相伴孩子左右,易於接受和理解的一個詞,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引導、家長的教育,我們的每一名小朋友都能成長為講文明有禮貌懂禮儀的好孩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vy8qj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