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精選多篇)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精選多篇)

第一篇:西方哲學史讀後感範文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精選多篇)

可以説,在蘇格拉底之前,人類的意識是由酒神的迷狂主導的,可以看到赫拉克利特在虔誠之中吶喊世界是一團不滅的火焰,可以聽到荷馬在瘋狂之中演唱神與英雄們強大的力量;而到了蘇格拉底,人類就開始冷靜思考了,思考着人類自身的秩序,而把那種酒神迷狂的火焰被冷靜的理智澆滅了,這就是為什麼蘇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圖要把荷馬這樣的詩人驅逐出他的理想國了。詩人的力量可以觸及宇宙的每一個角落,而柏拉圖的已經觀察到宇宙的每一角落了,他卻不願承認自己是詩人:他用冷靜的理智來反對酒神的迷狂,卻不知自己已陷入迷狂之中。與其説他的“理念”是一種單純的哲學,不如説他創造了一種關於美的意境,天地萬物都可以歸服於“理念”的名義下,這何嘗不是人類意識中那種最純粹的、統一的關於宇宙初生之美的體驗呢!美在第一雙眼睛看來是不可言説的,而柏拉圖卻説了出來!在無意之中,柏拉圖的“理念”接近了上帝,可他終究只是接近。在蘇格拉底之前的思想家則是和上帝融為一體的,他們就是神。可以説,柏拉圖是最後一個體驗到古希臘那種酒神的迷狂(更多請你搜索)的人,而柏拉圖之後的人更多的是看到他那種冷靜的理智,彷彿再也聽不到詩人那瘋狂的吶喊了,彷彿再也沒有和宇宙萬物融為一體的體驗了。

與其説亞里士多德是一個哲學家,不如説他是一個科學家,因為他力求哲學像科學研究那樣明晰。關於哲學和美,到底是偏向於純粹的形上的思辨,還是偏向於嚴謹的富有邏輯的對自然萬物的精確的觀察和把握,亞里士多德選擇了後者。自然萬物那種朦朧之美變得清晰了,人與自然萬物的距離拉近了。以上所説的人類意識中哲學的、宗教的、科學的三種認識方式中,科學的認識方式的力量在逐漸強大,開始被確立了起來,這也表明人類自身的分界變得明顯了。亞里士多德繼承了他的老師柏拉圖那種冷靜的理智,但他比柏拉圖更徹底的拋棄了激情和詩人。他在觀察宇宙萬物時,更像是帶着一架顯微鏡。他把整個宇宙看成是物理的或者生物學意義上的宇宙,富有秩序而有那麼機械。他在尋找宇宙萬物的原因時,他發現了“不動的推動者”或者“第一推動力”。可以説,柏拉圖是完全沉浸在一種關於美的幻想中發現了“理念”,而亞里士多德則基於對現實的冷靜觀察而推出了宇宙萬物的原因,這種差別何其之大啊!從此以後,一種機械的思維方式開始統治人類的意識,詩人的激情在機械的碾壓下變得微弱,最終也熄滅了。那第一雙眼睛看到的純粹的美似乎消失了。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西方哲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哲學家。他們開創了所有的哲學命題,可他們之間又有如此巨大的分界:柏拉圖是一個詩人,他用激情體驗着宇宙的美的統一;而亞里士多德是一位科學家,他用冷靜的理智規範着宇宙機械的秩序。在他們以後的時代裏,在基督教的世界裏,人類的意識中幾乎始終貫穿着他們兩人的思維方式。

人類的文明的歷史到底是向前推進的還是後退的?這其中藴含着兩種截然相反的認識方式,一種是科學的,一種是哲學的或宗教的。我想,之所以會請出那位全能的上帝來統治一切,是因為人類已經陷入了混亂之中。這種混亂從哪裏來?從可見的方面來説,是維持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倫理道德衰落了;從根本上來説,是人類的自身出現了分界,即那三種認識方式的正式確立。人類的意識不再是和自然萬物渾然一體的了,但是人類的卻在不自覺的做着種種努力。上帝是什麼?或者説神是什麼?他不再是人類的童年時期那種與自然萬物融為一體的神祕存在,上帝不是水,上帝不是一團火,上帝也不是數,而是上帝與自然萬物分離,已經超越於自然萬物之上了——是上帝創造了一切,甚至,柏拉圖的“理念”也是上帝創造的,上帝就是亞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動力”。這可以説明人類與外部世界已經確立了明確的分界,因為上帝是人創造的,上帝並非是在自然萬物的寧靜中向人顯現的。上帝只是人類企圖迴歸自然萬物的努力的假設。此外,上帝也變成了一個“人”,他具備了人類的一切善良美好的情感和美德,以及自身中具備的產生“惡”的因素。讓我們再回想一下亞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動力”的科學假説,當人類科學的和哲學的認識方式不能推出那可以無限回溯的宇宙萬物的成因時,人類便假定了一個靜止的第一原因,這表明了科學和哲學已經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了。於是人類便假設有一位超出了人類的經驗和理性的上帝,這便是宗教信仰。可以説,人徹底的從自然萬物的“奴役”下解放出來,但是又落入了這位創造自然萬物並又具有人的品質的上帝的“奴役”。

第二篇:《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人類是一種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飯飽後,面對世界的眾多不可知的事物,人類往往充滿了求知慾和好奇心。在其驅使之下,人類一方面通過經驗的積累,另一方面通過理性的思考推理,來嘗試着解答這些問題和解釋一些現象。這樣,一部分解答成為了確知的知識,即科學;另一部分由於時代的侷限,不能給出確定的答案,但由於人類對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懼的一面,產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這些問題的東西,即神學。

羅素認為,哲學就是介於神學和科學之間的東西,是帶着理性的思維去思考科學所不能解答,而神學看似給出了完美答案的問題。所以“哲學”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在羅素看來,乃是兩種因素的產物:一種是傳統的宗教和倫理觀念,另一種是可以稱之為“科學的”那種研究。唯有這兩者同時存在,才能構成哲學的特徵。

羅素説;哲學是訴之於理性而不是權威(這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新教主觀主義是不同的,區別在於羅素訴之於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讓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處,而唯心讓人傲慢)。這是我對羅素最欣賞的一句話,有了它,才能讓我徹底放下顧忌而去研究哲學,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説,我的這種心靈安慰也是建立在對羅素的權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學上的。

哲學是研究人類思辯的心靈所最感興趣的一切問題,在這些問題中,我所最為重視的,是人為什麼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論那些傢伙所認為的機械式的解釋,而是目的論的解釋。即當這個問題具體到某個人時,就成了“你為什麼活着?”。

當我懂事後,當我懂事後親身面對了死亡後,在面對死亡後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後,我就開始不斷的在內心中問着這個問題,失去外公的痛不斷的刺激着我,讓我聯想到幾十年後我父母的死和最後我的死,我是如此膽小,以致我一想到這個問題便無法安穩入睡。

首先給我答案的是物理學,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滅,當這個理論擴大到整個宇宙時,即整個宇宙都有滅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類,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麼好抱怨的呢?但這又引出了另一個問題,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類也是要滅亡的,甚至整個宇宙都是會歸於零的,那麼我們現在所謂的奮鬥除了養活自己,苟且偷生外,還有什麼價值?當然這也是人類期望永恆的一種思想,如果連飯都吃不飽,當然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天體物理給了我一個類似神祕主義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廣袤,有着太多人類所稱之為科學的東西,它是如此的寂寞,億萬年來是如此的安靜(我用了好久時間才適應用“它”來形容宇宙)。它需要有什麼來理解它,來認可它的存在,而人類作為一種智慧生物,承擔起了這個責任。人類根本的責任,是發展科學,是儘可能的去了解這個宇宙的根本。

在這個基礎上,我才展開其他的思考。

為了發展科技,在現今的情況來看,只有保持經濟的穩定發展才行。這樣,我的思想難免的流於世俗了。

第三篇:西方哲學史 讀後感

西方哲學史 讀後感

人類是一種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飯飽後,面對世界的眾多不可知的事物,人類往往充滿了求知慾和好奇心。在其驅使之下,人類一方面通過經驗的積累,另一方面通過理性的思考推理,來嘗試着解答這些問題和解釋一些現象。這樣,一部分解答成為了確知的知識,即科學;另一部分由於時代的侷限,不能給出確定的答案,但由於人類對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懼的一面,產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這些問題的東西,即神學。

羅素認為,哲學就是介於神學和科學之間的東西,是帶着理性的思維去思考科學所不能解答,而神學看似給出了完美答案的問題。所以“哲學”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在羅素看來,乃是兩種因素的產物:一種是傳統的宗教和倫理觀念,另一種是可以稱之為“科學的”那種研究。唯有這兩者同時存在,才能構成哲學的特徵。

羅素説;哲學是訴之於理性而不是權威(這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新教主觀主義是不同的,區別在於羅素訴之於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讓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處,而唯心讓人傲慢)。這是我對羅素最欣賞的一句話,有了它,才能讓我徹底放下顧忌而去研究哲學,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説,我的這種心靈安慰也是建立在對羅素的權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學上的。

哲學是研究人類思辯的心靈所最感興趣的一切問題,在這些問題中,我所最為重視的,是人為什麼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論那些傢伙所認為的機械式的解釋,而是目的論的解釋。即當這個問

題具體到某個人時,就成了“你為什麼活着?”。

當我懂事後,我就開始不斷的在內心中問着這個問題,首先給我答案的是物理學,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滅,當這個理論擴大到整個宇宙時,即整個宇宙都有滅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類,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麼好抱怨的呢?但這又引出了另一個問題,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類也是要滅亡的,甚至整個宇宙都是會歸於零的,那麼我們現在所謂的奮鬥除了養活自己,苟且偷生外,還有什麼價值?當然這也是人類期望永恆的一種思想,如果連飯都吃不飽,當然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天體物理給了我一個類似神祕主義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廣袤,有着太多人類所稱之為科學的東西,它是如此的寂寞,億萬年來是如此的安靜。它需要有什麼來理解它,來認可它的存在,而人類作為一種智慧生物,承擔起了這個責任。人類根本的責任,是發展科學,是儘可能的去了解這個宇宙的根本。在這個基礎上,我才展開其他的思考。

為了發展科技,在現今的情況來看,只有保持經濟的穩定發展才行。這樣,我的思想難免的流於世俗了。

第四篇: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延吉市第十三中學:洪源

《西方哲學史》我選擇了梯俐、伍德編著的版本。因為看到有些書上評論説:它擁有更通俗的解釋和客觀的立場,所以就選擇了它,望讀能讓自己對哲學史有個基礎性的瞭解。現在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把它讀完了,但留在腦子裏的東西不是很多,還好,我做了筆記,可以隨時翻來看看,而不用整天抗着那本厚厚的書。 這本書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希臘哲學、中古哲學、近代哲學。每個部分後面也包括了每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哲學家以及哲學流派。當然凡是影響重大的哲學家和流派所做的介紹佔的內容都是比較多的,如柏拉圖,奧古斯丁,康德等人。當我翻開第一頁的時候,我驚訝的是它講的是自然主義哲學,這點讓我很不解。因為我總覺得自然是跟科學有關係的,跟人文扯不上關係。而到讀了後面的具體內容時,我才真正的搞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因為哲學的起源和發展是離不開一些條件的,而自然條件就是其中的一個方面,這也是為什麼早期的希臘哲學是自然主義的哲學的一個原因吧。在這個部分裏,人們主要去探究了事物構成的的本質,是運動還是靜止?讀完這個環節的時候,我已經不知道事物到底是有什麼構成的了。但當我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去思考的時候,我才有了自己的概念。但是我卻有個疑問:馬克思關於世界本質的認識是不是也存在問題呢?後面主要講了希臘哲學頂峯時期的狀況,即我們耳熟能詳的三個人物: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對於這三個人物無論是文學還是教育學都是講的很多的。我覺得這個時期的哲學是任何一個年代都無法超越和凌駕的。有人説蘇格拉底的思想到現在都影響着西方人,也有人説蘇格拉底推動了西方科技的發展,由此可見這時期的哲學的價值。

第二部分是中古哲學,我對這部分哲學很感興趣,源於我對宗教的興趣,因為我是在三種宗教信仰的包圍中成長的(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但是我沒有宗教信仰,多種宗教環境讓我失去了信仰,我始終都把宗教當成了一種文化,我也始終不能理解他們做禱告、禮拜以及跪拜的行為。特別是我的同學中不少都是都穆斯林,他們一直告訴我説,你不是穆斯林,所以你不能理解作為穆斯林的

驕傲和自豪,當然你也不能理解我們的拜功。我確實感受不到他們的那種虔誠,因為我總覺的作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應該是一個無神論者,為什麼還會篤信虛無的神會賜予我們所有呢?這是我的一點困惑,也困惑了我很多年了!

其實讀這一部分時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當這時期的哲學家大談特談神或者是上帝的時候,我開始懷疑我自己了。在看了他們那麼多論述後,我竟然出現了相信上帝存在的傾向,還好,這個時間很短暫,我是唯物主義者,由此我覺得宗教對人的“殺傷力”很大。我是帶着神祕感來讀這部分哲學的,但是最後並沒有多大的神祕感,所以我覺得中世紀的哲學,因為某種原因提前給自己蒙了一塊麪紗,面紗背後,其實什麼也沒有,不過中世紀的文化藝術,還是很值得人們去欣賞的,我比較喜歡以中世紀為背景的文學作品和電影,原因是充滿了激情,浪漫,自由與反叛。

第三部分是近代哲學,他離我的年代比起前兩部分是近的,可在理解上卻趨向了一種複雜。當面對這個部分的時候,我很激動,因為不會像中世紀帶着宗教的束縛,而是一點點的展露出科學精神的曙光,用科學的規律性的東西去解釋世界和文明,心裏彷彿一下子亮堂了許多。儘管如此,但它並沒有完全同經院哲學決裂,神學的偏見依然存在。然而當哲學走到康德這裏的時候,他説,休謨把他從“獨斷的睡夢中喚醒”,同時他也把我從理性的夢中喚醒了。他説:“一直到現在為止,哲學是獨斷的,它往前行而沒有預先批判它自己的能力,現在必須批判或開始不偏不倚的考察理性一般的能力”。於是有了他的三個批判,對我而言,是種風暴。因為我沒有懷疑過理性,而且崇尚理性。現在看來,我有點錯了,理性也會存在問題,這是我以前從來沒想過的問題。

當讀到黑格爾的時候,我再一次激動了,因為有部分內容我可以理解。後來我才找到了原因,是因為我所學習到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一部分是源於黑格爾的哲學。我覺得他的偉大不僅是提出自己獨具特色的觀點而且促進了哲學史和宗教史的發展,在他之後產生一批哲學史家如費舍、策勒爾、文德爾班等。再到後來,我覺得哲學真的是飛躍了,但是也越難解讀了。我對胡塞爾真的是提不起興趣來了,海德格爾給我比較詩意的感覺,看到他彷彿看到美麗的詩意的棲息的生命,不過他的《存在與時間》讓我很痛苦。還是很喜歡他那句話:朝向死亡的存在,人的全部存在交織着因意識到死亡的不可避免性而引起的悲劇性的焦慮和苦惱。

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句話,讓我有了活着的勇氣,以前把死亡看的很不開,現在看開了,死生相互依存,活着是為了死亡,死亡是另外一種活的方式。一直都用這些話來安慰自己,正視死亡和悲劇!我想我會堅強的面對??生活中隨之而來的一切!

這本書讀完我總體的感覺就是:腦子一邊是水,一邊是麪粉,攪攪成了漿糊。我覺得如果不對裏面具體的人物及著作做詳細的閲讀的話,僅憑史上提供的資料,是很難讀懂這些哲學思想的。通讀之後我感到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當別人提起伊壁鳩魯,施特勞斯,伯格森等人的時候,我不再陌生,不過也只能達到見過的水平。我想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反覆去閲讀做到整體的把握,給我的專業學習提供幫助。

第五篇: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西方哲學史》是英國哲學家羅素享譽世界的一部學術鉅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廣博的學識在全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

羅素有一句名言:“一種哲學要有價值,應該建立在一個寬大堅實的知識基礎上,這個知識基礎不單是關乎哲學的。”羅素本人就是這句名言的實踐者。他的哲學著作涉及學科之多,令人歎為觀止。評論家認為:“羅素的學識比他同時代的任何人都淵博??”懷特海形容羅素“是柏拉圖的一個對話的化身”。我想,學識淵博,視野開闊是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在《西方哲學史》中,作者從人類的第一個哲學學派---米利都學派着筆,向讀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紀以來,直到近代哲學的發展輪廓;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中,幾乎任何一個重要的哲學觀點我們都可以在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評述。在書中,作者對這些哲學觀點的評述清晰而明智,表現了一個學術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歎服。如評述柏拉圖關於閒暇產生智慧的表示質疑,對此,作者作了詳細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圖的這種思想與近代思想作比較,推出柏拉圖該種思想存在的明顯問題;然後作了一系列的假設,假設柏拉圖的思想或者説假想成立,經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後順理成章地得出結論:找出一羣“有智慧”的人來,把政府交託給他們,這仍然是一個不能解決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擁護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認真閲讀此書,我發現我收穫的不僅是對西方哲學史的瞭解,還有對羅素慎密的邏輯和極強的推理能力的學習。我覺得讀一本好書,我們的目的不要只侷限於瞭解書中所介紹的內容和情節,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達出來的積極向上的思想、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以及要學習作者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學習,精於學習,在閲讀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

羅素認為,哲學就是介於神學和科學之間的東西,是帶着理性的思維去思考科學所不能解答,而神學看似給出了完美答案的問題。所以“哲學”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在羅素看來,乃是兩種因素的產物:一種是傳統的宗教和倫理觀念,另一種是可以稱之為“科學的”那種研究。唯有這兩者同時存在,才能構成哲學的特徵。

羅素説:哲學是訴之於理性而不是權威(這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新教主觀主義是不同的,區別在於羅素訴之於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讓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處,而唯心讓人傲慢)。這是我對羅素最欣賞的一句話。它教人理性,激勵人們無所無忌的去學習哲學,研究哲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w433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