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創業史讀後感1000字

創業史讀後感1000字

創業史讀後感1000字

創業史讀後感1000字篇1

《創業史》這部長篇小説主要描寫了陝西關中地區一個農村互助組的建立和發展過程,塑造了一大批源於現實的優秀基層黨團員幹部形象。小説雖然只講述了一些平凡人生活中的平凡故事,但卻生動形象的表現了各種人物在合作化運動中的思想變化過程以及錯綜複雜的矛盾和鬥爭,反映了中國農村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的歷史風貌和農民思想情感的轉變。

小説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討飯娃出身的樑生寶,儘管物質生活貧困,但“精神總像湯河岸上的白楊樹一樣正直、白淨”。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把黨的事業放在首位,組織貧僱農成立了互助組和燈塔社,帶領羣眾進終南山割竹子,運掃把、邀請省上專家培育“扁浦秧”、把帶領貧農渡春荒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實現了讓樑三老漢那樣的貧苦人“第一次把大米當主飯吃”的一系列巨大變化。作為黨的最基層幹部,他謙遜、處事公道、有膽有識、敢想敢為,有着為集體事業犧牲一切的奉獻精神;作為農民的兒子,他勤勞純樸、善於思考。這些品格從側面展現了人物內心的豐富世界,使得“莊稼人的傳統美德和共產黨員的特有氣質和諧地統一在一起”。然而,樑生寶的成長並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風順的。面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他堅定的信念、準確的判斷都來自於各級黨員幹部對他的正確引導。每次遇到難題,他都會得到鄉支書盧明昌等黨員的鼓勵和幫助,這給了他莫大的鼓舞,竟使他為了集體的事忘了自己的婚事!正如他所感慨的“就有這樣一些幹部,穿上了制服、毛呢料子衣服,還是那麼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不會裝腔作勢。他們聯繫着不知其數的羣眾”。正是這些密切聯繫羣眾的黨的好乾部,才使得像樑生寶這樣覺悟高、品德好的“苗苗”茁壯成長,黨的政策才能夠得到認真全面的貫徹執行。

一名黨員一面旗,每到關鍵時刻,他們都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關心和帶動羣眾,為他們排憂解難。農技員韓培生在少數人歡迎、部分人觀望、一些人等着看熱鬧的氛圍中穩步推廣實施新技術,就連固執的樑三老漢也豎起拇指連呼“共產黨員!共產黨員”以表達他質樸的讚揚;王亞梅作為縣委書記的愛人,不搞任何特殊,她不嫌棄有着非議的素芳,手拉着手,用寬心的話語安慰她,使素芳動容,使我們感慨!正因為這種水乳交融的幹羣關係,才使百姓把心交給了黨,願意跟着黨走。

樑三老漢是小説中塑造最為精彩的形象。這是一個勤勞、倔強、保守的老一輩農民,他由衷地感謝為農民帶來土地、帶來希望的共產黨,但他又不能理解和接受社會主義的新事物,在思想和性格上充滿着糾結矛盾。最後他心悦誠服地走上了互助合作的社會主義道路。這一形象生動地展示了農民在告別封建私有制時在思想和心靈上逐步轉變的艱難歷程。

偉大的著作總會跳過時代的束縛而影響一代又一代的讀者。讀完《創業史》使我深受啟發:無論幹什麼工作,都要有執着的信念。樑生寶為了讓鄉親們度過春荒,他主動外出購買稻種、推廣新法育秧……所做的這一切他從來都不在眾人面前擺功勞。正是這份執着的精神追求造就了樑生寶堅韌不拔、披荊斬棘的品質。“聽黨的話、永遠跟黨走”他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為農業社的成功創辦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工作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無數的挫折和困難,在各種各樣的困難面前,只有堅守着內心的信念,自力更生、迎難而上、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我們是新時代的青年,平凡的我們也許不能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但是我們也應當擁有樑生寶那樣執着追求的品格,在公路事業的蓬勃發展中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

創業史讀後感1000字篇2

並不是每個作家都敢以寫作長篇史詩為文學抱負,更不是每個作家都能以完成煌煌鉅著為此生作結。陝西作家羣卻不乏胸懷如此大志的作家,黃土作家羣更是集結了一批發憤著書、至死不渝的作家。這種追求與氣度,當首推柳青為寫完《創業史》而灑下的汗、為寫不完《創業史》而流下的淚。而同樣以農村鄉土為寫作資源、以現實主義為寫作手法的陝西作家王汶石,處在與柳青相近的年代、相似的環境,佔據他創作主體的卻是中、短篇小説,長篇僅有二十餘萬字的小説《黑鳳》(1963 年)出版。以此對比,用這種追求與氣度澆灌日常寫作並且結出碩果,黃土文學流派成員何止需要魄力,更需要毅力與耐力。

誠如眾多文學評論者所概括的那樣,作家前期的中、短篇及至小型長篇創作,往往都是在做後期長篇鉅製的鋪墊工作。柳青本人對此也發表過類似的看法:“作家所有的作品,從廣義上來説,都是為他後來的作品做準備——思想上的準備,藝術上的準備。”

從不曾離開過“生活的學校”、並不斷進修於“政治的學校”和“藝術的學校”中,彼時柳青對於《創業史》的構思可謂“蓄謀已久”——包括由生活過程中作者自己思想感情發生變化和創作過程中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發生變化這兩部分所構成的完整的構思過程,因此他做出了分四部寫的長遠規劃。在認定作品的主題越單純越好的基礎上,柳青將前兩部的主題設定為農民如何放棄私有制、接受公有制,而將後兩部的主題預定為農民如何習慣公有制、捍衞公有制,前後一致圍繞中國農村社會主義革命的發生和發展。

正如柳青所言,每一部作品都是對一個作家的考驗:不單單在考驗他勞動的堅韌性,也在考驗他的生活基礎、文學才能和思想修養。而柳青的經驗就是自我剋制與忍耐,還有堅持工作。正是以每日反覆錘鍊、不過千八百字的謹嚴態度,柳青硬是用六年的時間完成了三十餘萬字的《創業史》第一部(初稿),又用十餘年的精力改定了十二萬字的《創業史》第二部的上卷,後在《延河》連載了下卷的前四章。作品前後四部,筆觸所聚焦的下堡村已從幾個互助生產組發展到一個初級合作社,再將出現另一初級社作為競爭對象,而後二合一聯合為高級合作社。這一變遷歷程,從個體層面來講,涉及人們思想的、感情的變化過渡;從整體局面而言,也遍及社會的、歷史的、政治的、經濟的變化過程。這不能不説具備史詩的品格——為了探索中國農民的歷史命運和生活道路,揭示新舊事物的矛盾、反映新舊力量的鬥爭,以新事物獲得肯定從而否定舊事物、新力量獲得勝利從而擊敗舊力量,來最終表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柳青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黨員作家,他忠誠於黨的文學事業,由衷熱愛基層工作,並在多種場合坦言自己的忠誠之心和熱愛之情。他在為時代所鼓舞、感奮於新生活的同時,懷此宏願在胸,便致力用文學語言將它廣佈於世,可仔細思量,這何其艱鉅!然而,柳青憑着無比的熱情——“一個對人冷淡無情和對社會事業漠不關心的人,無論他怎麼善於觀察人,也不可能成為真正的作家”——承受住了““””期間的身心摧殘,並在病體垂危的狀態下為《創業史》第一部的再版和第二部(上、下卷)的出版、連載做了最後的努力,隨之帶着畢生心血未盡的遺恨與世長辭。“如果這後十年不是這樣歷史地不幸,那他《創業史》的三四部是完全可以寫完的。”作品以鄉諺“創業難……”開啟小説天地,作家竟因“創業難……”告別藝術世界。終究無人續此鴻篇,空有生者臨文嗟歎!

柳青的個人遺憾與文壇的羣體痛惜掣動着陝西作家的創作神經,此種敏感以黃土作家尤甚——路遙只怕不能在被疾病拖累至死前為至愛的作品收尾,陳忠實惟恐沒法用長篇向迫近“知天命”年歲的自己交待。正是他們與生命賽跑、甚至和死神較量的勇氣,才用一部部捨生忘死著就的史詩一筆筆為黃土文學流派塗抹上了生命無限的渾圓金邊。

點擊下頁查看更多>>>創業史讀後感1000字

創業史讀後感

《創業史》是中國作家柳青創作的長篇小説。《創業史》以樑生寶互助組的發展為線索,表現了中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進程中的歷史風貌和農民思想情感的轉變。作者在《創業史》中使用了典型化的創作方法,他把農業生產化運動,放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去考察,進而寫出歷史演進的趨勢,而非僅僅就合作化去寫合作化。樑生寶是新人物的代表,作品着重反映了他的成長以及逐漸在蛤蟆灘上發生影響力並掌握話語權的過程和姚世傑、郭世富等以前蛤蟆灘上的能人們逐步喪失影響力和退出權力結構的過程。

猜你喜歡:

1.創業人物傳記讀後感3篇

2.《創業史》讀後感800字3篇

3.柳青的《創業史》讀後感

4.創業史讀後感2000字

5.柳青小説創業史讀後感2000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w8rzp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