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000字左右作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000字左右作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000字左右作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000字左右(一)

《萬曆十五年》是即我在牀頭讀完《明朝那些事》之後又一本關於中國階段歷史的描述,由於習慣性失眠,書中其中感慨也大多因為深夜的躁動而隨風去了,但也卻有一部分隨着可吸入顆粒物一起沉澱到了我的血液裏。

我驚詫,此書中許多人物身上,竟都有當今現實社會的影子。

若將萬曆兒時看做我們的當代,他原本聰明敏感、樂於上進,也曾經勵精圖治、喜歡讀書,他本不是暮氣沉沉、消極厭世的人,怨只怨那些作為臣僚的老師或家長,從不曾將他當作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確切的説是有尊嚴的獨立個體來看待,同樣也像像我們的學生時代,很多時候被當成了學習的機器,原本活潑好動、樂於思考,最終卻極度厭學。諸如參加完升學考,要將書本剪碎或早上依舊習慣的坐在寫字枱前卻不知道該幹什麼。所以,萬曆皇帝作為學生,臣僚做為教師,最大的失敗之處,是大臣們剝奪了萬曆作為一個聰明的年輕人應有的個性、思想和活力。

張居正不讓他練習書法,申時行不讓他練兵,所有人都不讓他立三皇子為太子,甚至與他生前形影不離的愛妃都不能與自己埋在一個墳墓裏。失去了如此自由,就算做着皇上,又有什麼趣味?但他畢竟是皇上,依然擁有無盡的奢華和整個國家,而當今社會我們的悲哀何至於此。

張居正作為首輔原來言行不一,到我們看見了太多人士的虛偽。官二代,富二代,軍二代,黑二代。這個社會原來已經並正在真正屬於這些有錢有勢有權和不要命的,“學校十年功,不如一棵葱”的現象難免出現。

我一直感覺,張先生本不是奸臣,他也是希望明朝國富民強的,他僅僅是一個有缺點的聰明的剛愎自用的大臣而已。孔子説,“唯女人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其實,“難養”的豈止是女人和小人?任何人彼此接觸久了,都難免“不遜”起來,皇帝如此,張居正如此,恐怕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人也難免如此。事實擺在眼前,改變雖不及萬難卻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由此,我唯有在心田播種善的種子,也時刻提醒自己,只要是人都會產生某些偏見和不可避免的缺點,學習如何體諒並選擇,哪些是我們應該學習的,那些是“見不善而內自省”的,現實無奈與社會種.種幽暗的側面,但卻必須允許這些幽暗的存在,因為他畢竟是“豐富多彩”這個詞的重要部分。

面對如次、遇到問題、唯有積極想辦法,努力讓自己多一些才能,開闊些眼界,理清些思緒。而決不能消極怠工,心灰意冷。充滿希望才能使我們快樂生活。

——我們無奈於幽暗,也儘量做到讓幽暗無奈於我。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000字左右(二)

洋洋灑灑近三十萬字的《萬曆十五年》今天終於讀完了。一部歷史書竟能讓我如飢似渴、手不釋卷地讀完,連我自己都感到些許詫異。一部書只寫了一年——萬曆十五年,寫了幾個人,寫了幾件事,場景不可謂不小,正如該書作者黃仁宇所言:在歷史上,萬曆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

凡聽人言,大師就是能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的人。比起許多鴻篇大作,《萬曆十五年》實不能算是大作,但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卻濃縮了整個中國歷史的興衰成敗,以小見大,知微見著,將整個中國歷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彷彿讀完這一年,頃刻間便能在讀者的腦海中建構起清晰的歷史脈絡一般。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中以知一葉而知全秋的寫法,將整個中國歷史映耀腦海。同時黃仁宇先生的文學化寫法,使讀者絲毫感覺不到乾巴枯燥、索然無味的歷史書,而是在品味小説,鑑賞詩詞般,一瀉千里地讀完。讀完後還感覺脣齒留香,餘香滿頰。細細玩味着,淺淺嘗茗似的,在腦海中回味,咀嚼,消化。簡直就是在品嚐一道大廚精心製作的文化大餐。

當我們品味這道美食時,我們不難發現作者的深刻洞察力。中國是一個有極強文化傳統的封建王朝,在秦統一中國,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廢黜百家以來,在政治上奠定了封建王朝的發展方向。以地域上的統一,思想上的統一,精神上的統一引導中國的發展。眾所周知,先秦哲學是百家爭鳴的時代,可到了漢代卻獨尊儒術,這並不能歸咎於生物的隨機選擇,而是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儒家強調仁、義、禮、智、信,這在以土地為基本生活資料的封建王朝是非常重要的。

錢穆先生曾説,中國的國家是國與家的結合,上至君主下至户主,在自己的管理範圍內是具有絕對權威的。這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家庭內户主具有權威是生理中產生的,而君臣關係則是一種社會關係,儒家的“仁”很好的調和了箇中矛盾,使得家國一體。家是一國,國是一家。在《萬曆十五年》一書中,萬曆皇帝是具有絕對權威,自己可以隨心所欲,但在儒家思想的拘束下,張居正、申時行等代表的士官階層對皇權卻是一種無形的鉗制。這與西方的三權分力是不同的,三權分力講究平等,而一士官階層對皇權的鉗制則是不平等的。士官對皇權要盡忠、盡孝、盡義,是為了輔佐皇帝,而在道德上給予的拘束。這並不是法律意義上的,而士官對自己也是從良心上,道德上要求自己。這就造成了重禮輕法,重道德輕法律的封建文化氛圍了。每個文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道德準則,有自己的良心,有自己的政治抱負。從這裏看,張居正死後被諫,乃至於被鞭屍,也就不足為怪了。

在家國同構的社會,講究尊上敬祖。尊上為忠,敬祖為孝。自古以來,忠孝佔據着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準則。儒家常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中的禮可以用於治國,孝可以上升為忠。觀其《萬曆十五年》一書,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等等,哪個不是先強調家,再來治國的呢?

《萬曆十五年》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的全景圖。它就是一隻張着血盆大口的饕餮怪獸。它要吃人,它將人變成怪獸。張居正死後被吃,海瑞被吃,申時行被吃,戚繼光被吃……還有無數人都被這張沾滿鮮血,腥臭無比的大嘴吞下。正如魯迅先生所説:這是一個吃人的社會,這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社會。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000字左右(三)

《萬曆十五年》是一本改變了人們歷史觀唸的書,它的大歷史觀使人們對歷史的認識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該書是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三十年嘔心力作。最早在美國出版,從1999年第一版到現在,《萬曆十五年》出版二十餘次,這在學術上日益邊緣化的今天無疑是罕見的。

書中介紹了受制於他人事事不能自己做主的萬曆皇帝,深諳為臣之道,處事圓滑的首輔申時行,出色的改革家張居正,孤獨的將領戚繼光,古怪的模範官吏海瑞,還有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作者寫這本書時説"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寫作這本書的目的也重在説明這一點".書中所寫的人物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其中緣由並非其個人所致,而是當時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他們只是制度的犧牲品。

對於萬曆皇帝,所有人都認為他昏庸無能,但他也值得同情。他雖貴為天子卻事事被他人壓制,羣臣在立儲問題上與他針鋒相對,使他最後被迫妥協。在無奈下,他用沉默向百官反抗,開始了長達三十二年的罷工。因此,使中國的國力不斷衰敗,這讓人十分扼腕。由於成憲的不可更改,一個年輕地皇帝沒有把自己創造能力在政治生活中充分利用,他的個性也無從發揮,反而被半信半疑地引導進這烏有之鄉,充當着活着的祖宗。幾百年之後,他帶着人們最強烈的印象,仍然體現着命運的殘酷。

在儒家的道德中做官要清廉,做人得正直,孝順。但現實卻是做官的貪污腐敗,做人背信棄義。張居正想改變現狀,但無奈根基太深無法撼動。海瑞為官清廉與體制格格不入,最終導致了悲劇命運。當時的中國是一個以道德維繫的體制,但這種道德只有聖人才能做到而大部分人都不是聖人,所以當道德與現實相差過大時,人們選擇放棄道德,成為"兩面派",開始了明着一套,揹着一套。

正是在這種傳統的影響下,人們雖然口口聲聲説着道德,但私底下卻沒有人這麼做。現代社會道德的缺失也正是如此,老人跌倒了不敢扶,以及"小悦悦"事件正是這種道德缺失的具體體現。只加強道德建設並不夠,還需要健全法律制度。學習西方的法律體系和法律制度,完善我國的法制,這才是改變現狀的必由之路。

中國以道德代替法律是一種失敗的,但現在很多西方人士,認為西方法律才是道德的根源,這也是不正確的。正如作者所説:西方所謂的"自由"與"民主"都是抽象的觀念,務必經過每一個國家的地理及歷史上的因素才行得通。英國之民主即不可能與日本之民主相同,而法國的自由也和美國的自由有差別,所以要具體分析。

書中指出道德並非萬能,不能代替技術,尤不可代替法律,但從沒有説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觀點應當遠大。凡能先用法律和技術解決的問題,不要先扯上一個道德的問題,因為道德是一切意義的根源,不能分割,也不能妥協。所以,在現代應加強法制建設,同時重視道德作用。只不過不要把道德技術化,要優先考慮法律的作用,這樣便不會重走以前的老路。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000字左右(四)

對於明朝,特別是萬曆年間的歷史,是極其枯燥無味的,主要原因就是這個王朝,大部分時間都處於黑暗時期,而至於好皇帝,更是屈指可數。

萬曆這個年號本身過去的就很平庸,除了萬曆末年與努爾哈赤的幾場決定性戰役,幾乎可以略過,而至於萬曆十五年這一年則更是可有可無。但聰明的歷史學家就能發現其中奧妙,其實在後來,發生的一系列大事都與這一年有很大機緣。

黃仁宇老先生,主張從技術的角度看歷史的大歷史觀。關於這個,確實讓我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頭,因為這個對我來説實在是有些深奧,令我費解。而從書中內容來看,也是比較枯燥的,然而要深知,像這樣的一類書,並不是説一昧地去看故事情節,這不是小説,也不是故事書,而是純粹的歷史書籍,也有着教科書的意思。既然這樣,那就應以一名學習者的身份來挖掘它的精華,品味其意思所在。此書分七章,每一章中都介紹一個人物,以每個人物來反映這段歷史;它從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這些人的角度來寫的。反映當時從皇帝、首輔、地方官員、將軍、哲學家的方方面面,冷暖人生。

從這些朝廷中各種人中,我們可以看出,明朝的太陽早已成夕陽,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了。從軍事上來説,戚繼光――這個孤獨的將領,帶領戚家軍平倭寇之後,並沒有因此受到重用,也許是因為明朝的重文輕武,導致戚繼光在此後黯然死去,他的死也沒有得到什麼重視,而後軍事掌控於庸才之手,軍事力量也逐漸下滑,到了努爾哈赤起兵之時,明朝的軍事力量早已成為不堪一擊的“紙老虎”了。再加上朝中無人可用,自然而然的被滿族的鐵騎埋沒。而從統治階級中,上至皇帝,下至芝麻小官,更是政治黑暗,歪風邪氣盛行,一些忠義之臣也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逝。像這樣的朝廷難道還能長治久安?只能等着滅亡了。而萬曆十五年,恰恰為此埋下了深遠的伏筆!

這本書閲畢,到有一種憤慨之情,熱血噴張的感受,與對世道蒼涼的哀歎!即使是那麼平凡、枯燥的文字,卻使我情不自禁,歷史的確有它的魅力啊!對此我也嗟歎不已!我還得到了題外的啟示:黃仁宇善於着手於小事當中,而發現大症結;那我在生活當中不也應處處留心,從小事做起,善於發現問題與觀察思考。而我自己也正是缺乏這一點啊!《萬曆十五年》使我受益匪淺啊!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000字左右(五)

黃仁宇先生是一位我很喜歡的歷史學家,喜歡他細緻冷靜的筆觸,喜歡他顯微鏡下的大歷史觀,喜歡他對歷史技術性的剖析,喜歡他描述時理性、同時又富有人情味的操作。《萬曆十五年》是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我只是他萬千讀者中普通的一員。王朔先生在他的《<萬曆十五年>讀後感》中開篇就提到“説來慚愧,《萬曆十五年》這本寫於1978年、1982年即在大陸發行並引起強烈反響的書,我在93年、94年才知其名,95年才得於一觀。”而我是2000年時得聞其名,真正與其結緣已是六年之後的事,屆時《萬曆十五年》已經再版21次。三年之後,提筆想寫點什麼的時候,才發現它真的是好評如潮。面對如此多名家的書評,我真正感覺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了,好在一百個人眼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

萬曆黃帝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他皇帝生涯的前10年裏,他只是一個象徵性的權威,凡事依大學士張居正而行。張居正在政治上、經濟上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使處於統治危機之中的朱明王朝出現了短暫的復甦和繁榮,當時太倉的積糧可支用10年,國庫錢財多達400餘萬。20歲親政以後,萬曆皇帝也曾有一段時間勤於政務,曾經組織三次大徵。但後期他怠於政事,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以至於“部、寺大僚十缺六、七,風憲重地空署數年,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怠政是萬曆皇帝對朝野上文官集團的一種報復。黃仁宇先生説:“他(即萬曆皇帝)身上的巨大變化發生在什麼時候,沒有人可以做出確切的答覆。但是追溯皇位繼承問題的發生,以及一連串使皇帝感到大為不快的問題的出現,那麼1587年丁亥,即萬曆十五年,可以作為一條界線。這一年表面上並無重大的動盪,但是對本朝的歷史卻有它特別重要之處。”

《萬曆十五年》分七個章節,敍及六個主要人物:萬曆皇帝朱翊鈞,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以知府身分掛冠而去的名士李贄,他們有的身敗,有的名裂,有的身敗兼名裂。這種情形實不是某個人性情能力導致的成敗得失,而是當日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上自天子,下至庶民,都成為了其的犧牲品。《萬曆十五年》文末總結,“1587年,是為萬曆15年,歲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晏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實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因此我們的故事只好在這裏作悲劇性的結束。萬曆丁亥年的年鑑,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

《萬曆十五年》採取傳記體的鋪敍方式,以人物為中心,選取不同的角色來代表當時社會的不同階級,濃縮了明代中晚期社會結構,也濃縮了各種錯綜複雜的社會矛盾。這種描述方式使歷史專題的研究變得大眾化,讓原本枯燥、單一、專業性極強的學術專著成為每一個人都能讀懂的文章,每一個人都為之吸引的故事。六個主要人物,七個章節,看似個各各獨立卻有一條主線一脈相承。而作者對明代社會及社會制度的分析,乃至整個中國封建社會及社會制度的分析緊緊圍繞這條主線,在每個章節中緩緩展開、娓娓道來,潛移默化中打動着讀者。

?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wn4o4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