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艾青詩選讀後感600字初【多篇】

艾青詩選讀後感600字初【多篇】

艾青詩選讀後感600字初【多篇】

艾青詩選讀後感初 篇一

讀完《艾青詩選》,心中就被略有點偏冷的灰色填滿了。那一首首詩裏所藴含着的滄桑而厚重的憂鬱,仍然久久縈繞在心中。

艾青的詩,總讓我想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他以悲憫的心,愛着天下每一個遭受不平等的人民。

讀着《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我體會到他那顆火熱的赤子之心。“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着中國呀……”這是發自詩人內心深處的強烈吶喊。這兩句詩讓我感受到了詩人以一種急切憂慮的心緒想喚醒被控制着的中華民族。那種從心底深處流露出的悲傷和對光明的渴望之熱切。艾青的筆尖像尖刀,剝開荒涼的外衣,帶我見到“寒冷在封鎖着中國”的生活寫照:北方的農夫和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們的歲月的艱辛;南方的蓬頭垢面的小婦和年老的母親的坎坷命運。還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風的無法躲避的侵襲和它古老的哀傷的聲息。我即使在和平温飽的年代,也感受到抗戰時期的中國曾經有過怎樣的苦難和滄桑歲月。但詩人艾青把憂鬱看作一種力量,在憂鬱情緒的背後,正藴含着一種深沉的力量,是我們民族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春回大地,雪不再沉重地落在中國的土地上。今天,我的祖國邁着矯健的步伐朝向新世紀的曙光。我慶幸出生在一個這樣好的國家,一個這樣好的時代。霓虹燈不斷閃爍,音樂此起彼伏,街上車水馬龍,商品琳琅滿目,無處不透露着繁華。人們一邊創造生活,一邊享受生活。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不是貧寒的開始,而是豐年的徵兆。

讀了《艾青詩選》,我不僅僅看到了那個時代的悲慘生活,更體會到了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艾青詩選讀後感600字左右 篇二

愛情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的著名詩人,艾青的是既有古風又有現韻。把中華上下幾千年的語言文化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化成一種藍色的憂鬱,雖説我可能喜歡樂觀話得豁達的詩,可艾青的一生經過很多波折,可艾青的詩更多的是對祖國的熱愛與報效之心。從中提煉出詩人憂國憂民大情懷。

我很喜歡艾青的現代詩總覺得那些充滿滄桑的文字。讓人讀起來熱血沸騰,任時光荏苒,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句是在記憶裏永存。

讀完《艾青詩選》這一本書讓我記憶最深的就是《我愛這土地》。艾青寫這首詩時正難國內當頭,這首詩寫出了艾青的憂鬱。他的憂鬱源自於農民的苦難,這裏有濃烈的愛國之情。

作者用一隻鳥的形象開頭,在個體上面的渺小,短暫與大地生命的博大。永恆之間,是為表達自己對土地最真摯深沉的愛。把自己想象成是一隻鳥,永遠不知疲倦地圍繞着祖國大地飛翔,永遠不停歇的為祖國大地而歌唱。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作為祖國的未來,我們應該積極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我們也要像愛情那樣愛祖國,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鋭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而我們目前能夠做到的,唯有努力學習,樹立信心,堅信自己的力量,要保函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雄心壯志。

一生關心勞動者生活的愛情是重要的事,我想我得到的不僅僅是那個時代的悲慘生活照,更多的是關於那個時代的思考,以及我現在生活的思考,會深思,就算少了盼望,我也會努力盼望我以後的理想生活。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努力,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國中生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三

我喜歡叫醒世界的太陽,重複着光明。

午後,一縷風吹來,帶來了遠方田野的味道,帶來了夢中陽光的明媚,坐下來,靜品一首艾青先生的《光的讚歌》,感人至深……

“暴風雨中的雷聲特別響,烏雲深處的閃電特別亮,只有通過漫長的黑夜,才能噴湧出火紅的太陽”。是啊,那個時代,中國農村亙古的陰鬱與農民無休止的勞頓,讓他怎能不對未來美好生活有着執着的信念,又怎能不對那照耀四方的光明有着深深的眷戀。因為有了光明,艾青看到了“楊花飛絮的春天”,看到了“百花爭妍”的夏天,看到了“金果滿園”秋天,看到了“大雪紛飛的冬天……看到了中國未來的希望。光明的存在是偉大的,是威嚴的,它坦蕩的照射人間的一切,任何貪婪無厭的人在光明的照射下便會原形畢露。光明也是無私的,世間萬物在它的滋潤下,蓬勃生長,它帶領着我們從愚昧走向智慧,從落後走向崛起,從迷茫走向希望。不只是這樣,中國人民在它的照耀下,將從小康社會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我曾經數次不經意間用手遮擋住了太陽,因為它刺痛了我的雙眼,讓我無法看清遠方的道路;我也曾試着直視它,但都以失敗告終。後來,我明白了,地球上光明並不單單指太陽,它指的是“山野的篝火”“港灣的燈塔”“夏夜的繁星”……以及人心靈的善良。我們的心靈因為具有光明而閃亮,因為具有光明而睿智,因為具有光明而高尚。光明,照亮了一絲黑暗,讓天空映紅了笑臉,讓我們照亮了世界。

因為《艾青詩選》,我的人生至此追光。

國中《艾青詩選》讀後感例文 篇四

今年暑假,我第一次和艾青同志“見面”。我便被他的詩所打動。他不像辛棄疾那樣豪放,也不像徐志摩那樣委婉。但他有一種獨特的感情,一種淡淡的憂國感,一種濃濃的愛國情。

在《吹號者》中,我看出吹號者是被黎明最早驚醒的人。天還在黑暗之中,他們就用浸着血跡的銅號吹響帶着新希望的黎明。吹號者,比起那些打仗的士兵更辛苦。而他們沒有任何怨言,他甚至認為這是一個神聖的事。艾青也是一位不惜生命的吹號者,他不懼痛苦和勞累,為當時社會的新希望奮鬥着。

在《魚化石》中,我讀出他在“沉睡”之後發出的感慨—離開了運動,就沒有生命。一條魚被突如其來的災難奪去了生命。它沒有被粉碎,而是保持了完整的軀體,但它只是一具化石,連歎息也沒有,對外界毫無反應。

艾青就像是這樣一條魚,在災難後沉默,但他卻能在沉默後鬥爭,在鬥爭中前進。

在《我愛這土地》中,我覺出他對祖國深沉的愛。艾青通過描述自己生活在祖國的這塊土地上,痛苦多於歡樂,心中有着過多的“悲憤”、“激怒”。然而,這畢竟是生他養他的祖國,即使為她痛苦到死,也不願意離開這土地——“死了”以後連“羽毛”也要“腐爛在土地裏面”。表現了艾青一種刻骨銘心、至死不渝的最偉大、最深沉的愛國主義感情。

跟隨着艾青的腳步,曾聽到“吹號者”發出的遼遠的號聲。曾聽到“魚化石”發出無聲的感慨。也聽到“我愛這土地”的誓言。

我愛艾青的詩,因其與人民同悲同樂;我愛艾青的詩,因其詩歌的生動、凝練,同時又自然樸素;我愛艾青的詩,因其思想深刻,歌頌光明。我愛艾青的詩!

中學生《艾青詩選》讀後感 篇五

今年暑假,我有幸讀到了艾青先生所著的詩選。當我第一次捧起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被他那樸實無華的語言所吸引,他的詩不僅描繪了當時的歷史畫面,而且歌頌了勞動人民的偉大以及自己對“黎明”的渴望。

他的許多優秀作品都被選入了中學語文課本,如《大堰河--我的保姆》。這首詩抒發了對母親和故鄉的喜愛和懷念之情,還展現了婦女的悲慘命運和動盪不安的時局。

在這本書中,對我而言,感觸最深的便是《光的讚歌》和《我愛這土地》。

《光的讚歌》顧名思義,是一首歌頌光的偉大的詩歌。艾青先生在這首詩歌中賦予了“光”大量的藝術內涵,太陽所照射的耀眼光芒,正義人士所散發的人格光芒,勞動者所迸發的創造光芒,還有未來曙光所放射的光芒。光所擬化的形象無一不是現實生活中的模板,當我讀完後,一種激情昂揚的情感久久難以釋懷。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是一道光,為照耀自己的同時,也幫助他人,照亮自己未知的路途,一步又一步艱難地探索着,最終找到指引黎明的那一道曙光。

《我愛這土地》中,艾青先生把自己比作一隻鳥,高興地歌唱家鄉的種種景物,用自己嘶啞的喉嚨吶喊着對土地的熱愛。而那一句“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震撼到了我。每個人對於家鄉的記憶,絕不是三言兩語言就可以概括的。我們對家鄉對親人應當以最真摯的感情去懷念去敬愛,他們哺育我們,讓我們得以生存成長。所以家鄉這個詞,我們理應深埋心底,不能割捨。

合上書,激動的內心久久不能平復。書中的字裏行間所抒發的情感,歌頌的偉大品質,不正是我們閲讀《艾青詩選》的精髓嗎?(曹亦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yqr4d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