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全國出版專業中級編輯考試筆記》

《全國出版專業中級編輯考試筆記》

第一章 出版概論

《全國出版專業中級編輯考試筆記》

第一節 出版活動

一 出版的概念

出版是指編輯、複製作品並向公眾發行的活動。古代稱出版活動為“梓行”“雕印”“版印”等。

《大清印刷物專律》

二 出版活動的構成要素:編輯、複製、發行

編輯:策劃、組織、審讀、選擇和加工作品的活動。(複製和發行的前提)

三 出版活動的前提:作品

作品: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複製的智力成果。(包括計算機軟件、舞蹈等)

並非所有作品都能成為出版的前提。(需能被編輯、複製、發行的作品)

作為出版前提的作品,一般又稱“稿件”。

四 出版活動與社會的關係

(一)社會發展對出版活動的決定性影響

1.      政治制度和政治環境決定出版活動的命運

2.      社會經濟的發展為出版活動提供物質條件

對物質資料的需求,可分為三個層次:

生存資料、發展資料、享受資料

3.      科學技術是出版活動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4.      社會文化的發展為出版活動提供活力

1) 社會文化的發展程度和國民的文化素質狀況是出版物總體質量水平的決定因素;

2)精神生產所需要的原料只能來自社會;

(二)出版活動對社會發展的能動作用

1.      對政治發展的影響

1) 引導社會輿論;

2) 培育思想信念;

2.      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作為文化產業、社會經濟活動)

1) 提高勞動力素質,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

2) 促進人們更新經濟理念,推進經濟發展;

3) 傳遞各種社會信息,加快經濟的發展速度;

3.      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

發現先進科學技術成果並組織、促進其迅速傳播和應用,—>生產力;宣傳、普及,提高全民族的科學素質和技術能力;提高人們的科學技術素養,形成反對迷信、崇尚科學的社會觀念。

4.      對文化發展的影響

1) 增進文化積累;

2) 推進文化創新;

3) 優化文化選擇;

4) 促進文化交流。

第二節 我國出版工作的指導思想、方針原則和主要任務

一 我國出版工作的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傳播和積累有益於提高民族素質、有益於經濟發展和社會的科學技術、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文化,促進國際文化交流,豐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

二 我國出版工作的方針原則

(一)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

(憲法、出版管理條例;“二為”方向)

中共十八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2014,習近平,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社會主義文藝,本質上是人民的文藝。

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人民——文藝表現的主體;

人民——文藝審美的鑑賞家和評判者。

(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簡稱“雙百”方針

(三)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涉及古代文化和外國文化的出版物)

(四)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

主旋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

多樣化:要處理好高雅與通俗、普及與

提高的關係,兼顧大眾和小眾的需求。

(五)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結合;(兩者是相互促進的辯證關係,應相統一和相結合,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六)堅持質量第一

(七)堅持走改革創新之路

三 我國出版工作的主要任務

根本任務:促進社會主義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服務。

具體地講,主要有:

第一,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第二,  傳播和積累科學文化知識;

第三,  弘揚中華文化  (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第四,  促進國際文化交流

第五,  滿足和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人民的文化需求可以分為兩部分:

體現人民羣眾文化權益的基本文化需求;

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第三節 出版物

一 出版物的要素

第一,  具有經過編輯加工的精神文化內容,可供閲讀,欣賞;

第二,  具有承載這些精神文化內容的物質載體;

第三,  具有複本,可以向公眾傳播。

二 出版物的種類

(一)根據出版物總體特徵的分類

報紙、期刊、圖書、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等五大類;

(二)根據出版物內容所屬學科的分類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基本學科類別、二級學科類別

(三)從其他角度所作的分類

按出版物所載知識的層次結構不同,可分為:

學術研究類、知識普及類、大眾生活類、娛樂類等;

按內容的表現形式,可分為:文字類、圖畫類、圖文類、聲音類、圖像類、多媒體,等等。

三 出版物的特殊性

(一)既是精神產品又是物質產品的特殊性;

(兩個生產過程:前一個是精神生產過程,後一個物質生產過程,即複製過程。

最重要的特殊性)

(二)使用價值與社會效用關係上的特殊性;

(可能一致,也可能背離)

(三)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關係上的特殊性;

(可能一致,也可能不同,甚至對抗;

可能統一,也可能對立。)

 

第四節 出版資源

一 出版資源的概念

出版資源是出版產品形成過程中必須加以開發、利用的各種社會資源,包括人才資源、信息資源、物質資源。

二 出版資源的特點

物質資源沒有根本區別,人才資源和信息資源富有特點,是出版社的重點開發對象。

對出版資源的開發、利用,實際上是精神文化的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

(一)人才資源的特點

1. 它不但包括本行業的從業人員,同時還包括行業外的作者和特約編輯等專業人員。

2. 由出版從業人員組成的人才資源也有不同於其他產業的職業特點。

(二)信息資源的特點

信息資源包含學科發展信息、成果及已出版的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內容、品牌信息、文化市場的需求信息,等等;

信息資源不是消耗性資源,而是再生型資源;

三 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維護

(一)開發和利用的途徑

1.緊跟社會的發展;

2.整合已有出版物中的信息;

3.及時更新已有成果;

4.着力打造品牌並擴大其影響;

5.開發國外資源;

6.組合運用多種媒體;

(二)開發、利用信息資源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1.着力於深度開發;

2.重視調查研究;

3.強化創新意識;

4.提高信息把握能力;

5.注重信息質量並提高其使用價值

(三)信息資源的維護

1.不斷實現信息資源的數字化;

2.不斷更新、優化信息資源;

3.實現專業化管理;

4.建立信息資源預警和應急機制;

 

第五節 我國出版業

一 我國出版業的特點與構成

(一)我國出版業的特點

1.屬於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陣地;

2.具有產業經濟屬性;

3.具有文化創意價值;

4.與信息技術密切相關;

5.事業與產業的有機統一;

  幾乎全部採用企業管理方式;

  2006年:分公益性出版事業單位和經營性出版企業單位。(人民、民族、盲文、藏學出版社等)

(二)我國出版業的構成

1.按出版環節:出版行業、印刷行業(複製行業)、發行行業等;

2.按產業鏈:圖書出版行業、報紙出版行業、期刊出版行業、音像製品出版行業、電子出版物出版行業、數字出版行業等;

從出版環節看:出版單位、製作單位、印刷複製單位、發行單位、出版專業教育單位和科研單位等。

二 我國出版業改革與發展的主要任務

(一)出版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

 

 

*2014年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深化新聞出版體制改革實施方案》

1.完善出版管理體制;

2.增強出版單位發展活力 (*探索國有出版企業股權激勵機制);

3.建立健全多層次出版產品和要素市場;

(*全國統一的出版產品信息交換平台、出版信息標準化、與金融資源等有效對接、特殊管理股制度試點、非公有制企業參與網絡原創出版業務)

4.推進出版公共服務體系標準化、均等化;(全民閲讀活動、農家書屋、少數民族出版、出版公共服務工作機制)

5.提高出版開放水平。

(二)出版業發展的主要任務

1.發展圖書、報紙、期刊等紙介質出版業態;

(加快向多種介質出版產品共存的現代出版產業轉變。)

2.發展數字出版等非紙介質出版業態;

(向數字化、網絡化轉型,數字技術)

3.發展動漫、遊戲出版業態;

4.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新型主流媒體、新型媒體集團)

5.發展印刷複製業;(升級換代,數字印刷和印刷數字化工程,新材料、新工藝)

6.發展出版流通業;(大型現代出版流通組織等)

三 我國台灣地區、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出版業

(一)台灣地區出版業

起步於20世紀40年代末,絕大多數民營;

成熟的書刊發行渠道:誠品、金石堂,博客來;

書展。1987年始,台北國際書展;

(二)香港特別行政區出版業

出版社的設立實行登記註冊制度;

為中文、英文出版物市場;

經營本地出版,進出口業務;

“二樓書店”;

7月,香港書展——香港貿易發展局;

最發達的印刷中心之一;

(三)澳門特別行政區出版業

慢、低,主要購買者為圖書館

 

第六節 主要發達國家的出版業概況

一 美國出版業

兩個較大發展時期:

1)1861-1865年南北戰爭以後,到20世紀20年代進入繁榮期,紐約、波士頓、費城等出版中心形成;

2)二次世界大戰後。

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出版業和出版市場。

報紙已超越圖書成為美國出版業中最大門類;

出版企業的設立,採用登記制;

二 英國出版業

開始標誌:1476年,威斯敏斯特教堂,設第一家印刷所。

鮮明特點:圖書出口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目前是世界出版大國和出版強國之一。

圖書出版是最大門類。

小型出版社和行業巨頭兩級分化嚴重。

出版社的設立實行登記制。

出版物免徵增值税,但電子出版物、音像製品仍需繳納17.5%。

三 法國出版業

19世紀;

1850-1860年,出現全世界最大的出版商;

1920-1928年,繁榮期;

二戰,蕭條;

20世紀50年代,重新繁榮期;

1982年,全國統一書價制;

出版機構,大部分在巴黎;

期刊是最大出版門類;

發行:分直接銷售和間接銷售

設“圖書文化基金”

四 德國出版業

15世界四五十年代,約翰 古登堡 Johannes Gutenberg 利用一整天金屬活字印刷技術,印刷了一批精美書籍。——全世界得到傳播

16世紀初,宗教改革促進;法蘭克福成歐洲出版業交流的中心。萊比錫,後來超越。

1913年,德國年出版圖書,成世界第一。

1990年統一後,成當時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齣版大國。

德國對出版業實行扶持政策。

實行統一定價制度。《統一定價法》,2002年生效。

嚴格按定價進行,擅自打折處高額罰金。新書上市10個月後可打折,需發公告。俱樂部版圖書不受限,但要有4個月時間差,且裝幀設計需不同。

五 日本出版業

公元七八世紀,中國造紙術、雕版印刷術傳入。

1890年,日本出書僅次於德國。

“出版統制”。

報紙出版是最大出版門類。

 

第七節 出版學概述

一 出版學的學科性質

出版學是研究出版活動極其發展規律的科學。

是年輕的學科,學科性質是應用科學,不是基礎科學。

二 出版學的研究對象

出版活動與社會的關係以及出版活動本身的規律性。

出版物、出版業和出版物市場的矛盾運動,構成出版活動的基本規律。這一矛盾運動決定了出版活動的性質及其特點。

三 出版學的學科內容

(一)出版與社會的關係

社會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對出版活動有決定性作用和影響,後者又對前者有巨大的反作用。

(二)出版物

出版活動的成果,集中體現了出版活動與社會的關係,是出版學研究的重要對象。

1.      出版物精神生產與物質生產的特點及其相互關係。

2.      出版物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極其相互關係。——認識出版活動規律的重要途徑

(三)出版業

1.出版業與相關行業的關係

2.出版業的體制機制

3.出版業的結構和發展方式

出版業結構包括出版業內部的結構、出版業的地區佈局結構、產業集中度等市場結構。

編輯工作在三個階段中相當於“發動機”“原動力”,對複製和發行起決定作用,後兩者對前者反過來影響。

(四)出版市場

(五)出版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是出版業第一資源

(六)出版管理體制、出版法規及宏觀管理

出版活動是一個系統工程。

(七)出版企業經營管理

出版業微觀單位經營管理:出版企業管理學的任務。

(八)中外出版歷史

四 出版學的相關學科

編輯學、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文獻學、傳播學、新聞學、文化學、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市場營銷學等。

五 中外出版學學研究和學科建設情況

(一)中國出版研究和學科建設

古代:

序、跋中,介紹了書籍著述、刊刻過程、目的;

古代出版理念的簡單記錄;

劉向《別錄》、劉歆《七略》古籍校勘整理的理論資料;

“藝文志”“經籍志”,古代書目和有關圖書出版的歷史資料。

清代:章學誠《校讎通義》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葉德輝《書林清話》。

20世紀初:刊物。著名出版家張元濟,鄒韜奮。

楊家駱:《圖書年鑑》,最早使用“出版學”一詞。

1983年:中國出版協會研討會,第一次把有關出版活動的理論研究真正作為出版學學科建設來展現。

(二)外國的出版研究與學科建設

英國開展比較早,檄文《論出版自由》,約翰 彌爾頓,1644.

1926年,系統論述出版的著作,《出版實況》,日譯《出版概論》  ——被西方國家贊為“出版聖經”。

日本、韓國較早提出建立出版學。

美國,《圖書出版的藝術和科學》,小赫伯特 S 貝利,1970,較有影響。

六 開展出版學研究的重要意義

第一,只有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出版實踐,才能樹立正確的出版觀念,不斷適應飛速發展的形勢,積極應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才能正確發揮出版工作者的智慧和才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為出版業的繁榮、發展作出貢獻。

第二,只有依靠出版學的學科建設,才能從根本上滿足各方面對出版專業人才的迫切需要,並使出版專業人才的素質能夠在持續、正規的培養中不斷得到提高。

第三,只有對出版學有足夠的理論興趣,才能更加熱愛出版工作,自覺地在出版業這個大學校裏汲取豐富的營養,才有可能在出版崗位上不斷成長,最終成為有精湛造詣的學者專家。

 

第二章 編輯概論

第一節 編輯與編輯工作

一 編輯的概念

最早出現的編輯活動:書籍編輯活動。

編輯:指以生產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內容為目的,策劃、組織、審讀、選擇和加工作品的一種專業性的精神生產活動。

是出版物複製、發行的前提。

二 編輯工作是整個出版工作的中心環節

第一,編輯工作對出版工作的全局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和影響;

第二,編輯工作是出版物複製和發行的前提;

第三,編輯工作對出版單位的經營具有重要作用。

三 編輯工作的特點

(一)政治性

(二)思想性(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三)科學性

(四)創造性(編輯、作者的)

(五)選擇性(稿件審讀)

(六)加工性

(七)中介性(聯繫精神生產過程和物質生產過程、聯繫作者和消費者)

四 編輯工作的基本功能

(一)文化生產中的設計、組織功能

首先,編輯工作的設計、組織功能體現在協調大型出版物的出版。

其次,編輯工作的設計、組織功能體現為策劃和催生作者的創作活動,保證出版物生產具備必要的前提條件。

(二)文化傳播中的選擇、引導功能

出版物質量,直接關係到社會文化和社會生活的發展;

編輯的選擇權,把關;

(三)文化創造中的優化功能

第一,作者進入創作過程之前,編輯要通過信息的收集和分享,對消費者的需求和出版物市場的走向作出自己的判斷,並及時與作者交流,幫助作者尋找最佳創作角度。

第二,作者進入創作過程之後,編輯要繼續與之保持聯繫,瞭解創作進度,分析創作情況,配合作者解決遇到的問題。

第三,作品完成之後,編輯要對作品進行認真的審讀。

第四,在將作品轉化成出版物時,編輯還要參與出版物的整體設計。

第五,編輯工作還通過選題的設計和規劃,對出版物的產品結構發揮重要的優化作用。

 

第二節 編輯人員

一 編輯人員應具備的能力

(一)政治認知能力  

(政治形勢、重大方針政策;具有較好的政治素質)

(二)策劃能力

策劃就是籌劃、謀劃。以選題策劃為主,也包括市場營銷策略、出版單位形象宣傳策劃等。

編輯策劃能力強弱取決於四個方面:

1.是否充分收集和分析信息;

2.能否別出心裁,富有創新意識;

3.是否熟悉出版實務,懂得經濟核算;

4.是否瞭解消費者,把握出版物市場變化趨勢。

這四方面能力越強,策劃成果的可能性越大。

(三)語言文字能力

大致包括三個方面:

1.規範能力;(熟悉有關語言文字規範文件)

2.加工能力;(錦上添花)

3.寫作能力;

4.社會活動能力;

5.判斷能力;

6.信息感知能力;

7.審美能力。

二 編輯人員的責任

歸根到底:向社會提供優良的精神糧食。

(一)政治責任;

(二)社會責任;(正面的社會效用)

(三)把關責任;

把關人:

首先,把好方向關;(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把好保密關;

(《保守國家祕密法》《新聞出版保密規定》《科學技術保密規定》)

再次,把好質量關;

出版物質量,包括內容和表現形式。

(四)宣傳引導責任

    (優劣出版物的對待;消費者的閲讀熱點和欣賞趣味)

三 編輯的作者工作和讀者工作

做好編輯工作、提高出版物質量,編輯人員要做好作者工作和讀者工作。

(一)編輯的作者工作

對於開發作者資源和提高出版物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具體內容包括六方面:

1.發現作者;(途徑多樣)

2.選擇作者;(瞭解作者)、

一要根據出版單位的性質、任務、專業分工範圍和重點,選擇符合需要的作者;

二要根據作者的水平和條件,選擇最合適的作者。

3.建立作者隊伍數據庫;(穩定的、高水平的)

4.與作者經常保持聯繫;

5.為作者服務;

6.維護作者權益;

包括精神和物質兩方面的權益

(二)編輯的讀者工作

也是一項基礎性工作。

1.進行讀者調查;

2.為讀者服務;

3.處理讀者來信;

 

第三節 編輯學研究

編輯學:研究編輯活動及其發展規律的學問。

一 編輯學的學科建設

把編輯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來研究:從中國開始。

Redactology

1949年,李次民,《編輯學》,世上最早以“編輯學”命名的專著。

二 編輯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

三 編輯學的研究對象

編輯活動及其發展規律,可具體分為四個方面:

(一)研究編輯活動的性質

(二)研究編輯活動的任務及其實現手段

任務:宏觀——出版活動的任務;

      微觀——策劃選題,組織作者創作,審讀作品以作出選擇,對選定的已有作品進行加工整理等。

(三)研究編輯活動的作用

與社會、複製活動、發行活動的相互作用。

(四)研究編輯活動的規律——編輯學的根本任務

四 編輯學的學科內容

以研究圖書編輯活動及其發展規律為主,同時吸納有關其他編輯活動研究的共性內容。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編輯活動與其他活動的關係

與社會、複製活動、發行活動的關係。

(二)編輯過程

對編輯過程的研究,是編輯學主要的實務研究容。

(三)編輯與作者、讀者的關係

編輯與作者、讀者的關係,貫穿於編輯過程的始終;

深入研究這些關係,可以從根本上提高出版物質量、出版單位的經營管理水平。

(四)編輯活動的創造性及其特點

(五)編輯隊伍的建設和管理

(六)編輯歷史

 

第三章 出版歷史知識

第一節 文字與文獻載體

一 文字

(一)漢字的產生與演變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3000多年曆史。

漢字起源,最早文獻《易••繫辭下》,“結繩”。

戰國,倉頡造字傳説。

東漢許慎,《説文解字》。

河南安陽,殷商時期,甲骨文,為迄今所知較成熟的最古文字。

漢字演進主要字體: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i、草書、楷書、行書。

秦始皇,創立小篆,“書同文”。

隸書,完全脱離圖畫的性質,真正成為便於書寫的符號。

楷書,“正書”“真書”。

成熟、系統、簡潔、便用、統一、規範的文字體系,是書籍編輯出版的最基本條件。

(二)少數民族文字的產生與發展

少數民族文字歷史不如少數民族典籍久遠。

佉盧字,《法句經》,迄今中國最早的少數民族文字文獻。

回鶻文,曾是西域、整個中亞地區的通用文字之一。

公元13世紀,維吾爾人,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察合台文。1938年形成現行文字。

藏文,拼音文字。

蒙古文,成吉思汗時創制。元亡後,不再使用。

古壯文,“方塊壯字”“古壯字”。

滿文,努爾哈赤下令創制,以蒙古文為基礎,稱“老滿文”“無圈點滿文”。

    皇太極命達海改進,稱“新滿文”“有圈點滿文”——今所稱的“滿文”

朝鮮文,拼音文字,拼寫時以音節為單位。

二 文獻載體

(一)早起文獻載體

紙發明前:甲骨、青銅器、石頭、簡牘、縑帛等。

1.甲骨

指龜甲與獸骨(主要為牛肩胛骨)。

2.青銅器

公元前14世紀晚期期,青銅器上刻字。

文字最多的一件,西周,毛公鼎,497字。

青銅器上文字,稱“金文”“銅器銘文”。

鐘鼎上文字,稱“鐘鼎文”

銘文有公示意義。魯昭公,將法律條鑄銅鼎上,稱為“刑鼎”“刑書”。

3.石頭

石刻:刻文字、圖案的石頭。

東周,秦國,石鼓文:目前能見的最早的成篇石刻文字。

石經:刻在石上或摩崖上的儒家經典。“熹平石經”,又稱“一體石經”,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

“正始石經”,又稱“三體石經”,用三種字體科《尚書》《春秋》。

“房山石經”,最著名的、中國現存數量最大的文字銘刻,佛經石刻。

4.簡牘

簡,竹片;牘,木片;把多根簡編聯在一起稱作“策”。

南方多用竹簡。一般長23釐米,相當於漢尺1尺。天頭、地腳、書寫面。欄界。開頭兩根不寫的空白簡,贅簡或首簡,用以保護後面的文字。以最後一根簡為軸心,向前捲起,用帶子繫好。

簡牘在東周至魏晉間,得到廣泛應用,是主要文字記載材料。

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簡,湖北隨州,戰國早期,曾候乙墓出土的竹簡。

簡牘普及較廣,沿用超千年,已具備書籍形態。版面、書業中的殺青、尺牘、版圖、書札、篇籍等行話,與簡牘有關。

5. 縑帛

中國是最早利用蠶絲製造絲綢的國家。

縑帛和簡牘常並稱:竹帛。

絲織品:也稱帛,縑,素,繒等,帛書也稱縑書等。

現最完整帛書,長沙出土,馬王堆漢墓帛書。

啟發人們尋找物美價廉的代替品,導致紙的發明。

(二)紙的發明及其影響

1.紙的發明

考古發掘:西漢已有紙。

2.蔡倫造紙及其貢獻

蔡侯紙:創造了一套完整的生產新工藝,主持開發了以楮樹皮等造紙的技術。

3.紙的推廣應用及對社會文化的影響

  先秦著作多以單篇流傳,建安末,已有文集,紙促進了建安文學與魏晉學術的繁榮。

  紙使魏晉時期的書法繪畫藝術帶入了新的境界。

  文化的普及,為政治上實行科舉制度奠定基礎。

4.造紙術向域外的傳播

很快傳入東南亞國家。

日本、朝鮮半島、西域、中亞、西亞。

 

第二節 印刷術的發明、發展與傳播

一 印刷術發明前的複製方式

抄寫。

漢武帝,設置專門主持抄書的機構,寫書之官。漢代出現職業抄書人:傭書。魏晉、南北朝稱:經生。唐代稱:鈔書人。

雕版印刷發明前到發明後的長期時間內,手工抄寫,是最主要的圖書複製方式。到南宋末年,才漸被雕版書所替代。至明清時期,手抄仍是重要的複製方式。可以説,在近代機器印刷廣泛應用之前,抄書一直是圖書複製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 印刷術的先驅技術

印章、拓石,印刷術的先驅技術。

拓石,也稱拓印。拓石產生的複製品,拓片、拓本,古代稱“打本”“脱本”等。

  拓石與雕版印刷的區別:

陰文、正書、用石板——陽文、反書、用木板。

三 印刷術的發明與發展

(一)雕版印刷

產生與隋唐之際的可能性大。

迄今現存最早的印刷品:西安出土,梵文陀羅尼經咒單頁。

唐朝印刷出版物,以佛經與佛像為最多。晚唐書籍,出現書鋪字號。

晚唐雕版印刷已高度成熟,已能很好地表現繪畫藝術。

五代時期,印刷術在全國 遍地開花,成都成印刷中心。

直至19世紀初西方的鉛字活字印刷術傳入前,雕版印刷一直是中國最主要的印刷方式。

(二)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先製成單個的字,視需要排版印製。

中國古代製作活字的材料:泥、木、銅、錫、陶瓷等。

1.泥活字印刷

世上最早的活字印刷術:宋代畢昇發明。(<夢溪筆談>記錄。)

步驟:用膠泥刻字(數量:常用字、生僻字)、燒字、排版、印刷(用兩塊鐵板)、回收泥活字。

印了什麼書?能見的,清代,李瑤、翟金生。《泥版試印初編》。

2.木活字印刷

木活字,出現時間不詳,12世紀末-13世紀已在西夏廣泛應用。

元代,王禎,用木活字,成功排印,自己編纂的《旌德縣誌》,並作《造活字印書法》一文附於所撰《農書》後,是我國最早系統敍述木活字印刷的珍貴文獻。

步驟:按韻寫字後貼到木板上、用鋸將木板上的字鋸成單個字、修理整齊單字、造輪盤貯字、檢字排版、印刷。

明,木活字排版印《邸報》,我國報紙用活字印刷的開端。

清,木活字印書已通行全國。最大一次活動:金簡主辦,乾隆年間,《武英殿聚珍版叢書》。總結印書經驗,《欽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活字印刷史上重要文獻。

3.銅活字印刷

明:已很普及,進入成熟期。無錫、常州、蘇州一帶盛行,以無錫華氏、安氏最有名。

華氏印行,《宋諸臣奏議》,我國現存的時間最早的一部銅活字本。

清,《古今圖書集成》,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銅活字印刷。

4.古代活字印刷的普及規模

活字印刷,並未取代雕版印刷成為主流出版技術。因為雕版印刷容易重印。

(三)套版印刷

在同一書頁上印兩種以上的顏色。

方法一:塗版、套色,在同一塊版上施以不同顏色一次印成;

方法二:套版、套印,將同一版面有不同顏色要求的部分,分別刻板、施色,分幾次套印而成。

套版由塗版發展而來,版面分色更清晰,表現更細膩。

進入彩印時代。

廣泛應用:明代後期,最為著名的是吳興的閔氏和淩氏。

版畫藝術同時在徽州、南京、建陽等地興起。

餖版——刻成小木塊,逐色套印或疊印,最後形成一幅彩色圖畫。後人稱“木版水印”,今仍用。

四 中國印刷術向域外的傳播

從8世紀開始,陸續傳入朝鮮、日本、越南等東亞、南亞地區。

考據:阿拉伯地區、絲綢之路、歐洲。

在中國印刷術影響下,德國,約翰•古登堡,約1445年,發明鉛活字印刷,比畢昇晚400年。但有創造性,用壓印而不是刷印,還發明木質印刷機,開創近代機械印刷的新紀元。

 

第三節 古代圖書的生產

一 古代的圖書

來新夏,圖書必備三個條件:

一是有一定的符號(文字或圖畫)所表達的內容。

二是有一定形式的專用載體。

三是有傳播各種知識的作用。

從這個依據講,先秦時代出現的簡書,是我國最早的正式的圖書形態。

先秦,已正式建立主管、領導圖書事業的機構和職官。孔子等已開始進行圖書的分類工作。

紙、造紙術,促成了中國圖書生產的第一次飛躍。

漢代,立國起,就動用國家力量收集圖書,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圖書大集合

劉向父子:校書,《別錄》《七略》,我國綜合目錄的開創性著作。

班固:將《七略》改編成《藝文志》,列入《漢書》,開史志目錄之先河。

第一部類書:《皇覽》

隋唐之際,圖書由抄本向刊本印刷過渡。歷朝政府的求書活動,促成圖書第二次大集合。

宋以來,活字印刷促成了中國圖書生產的第二次飛躍。

宋代典藏圖書有國家、私人、書院三大系統,印本代替了抄本。

宋,除了官修目錄外,還有私人藏書家編目。鄭樵,《校讎略》,開創目錄學研究的先河。

宋,纂集圖書:大型類書《太平御覽》《太平廣記》《冊府元龜》。

明代,套版多色印刷,繼雕版、活字印刷後,中國圖書生產的第三次飛躍。

清,《四庫全書》,促使中國圖書第三次大集合。

明清,大型類書、叢書,《永樂大典》《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我國古代圖書事業全盛階段的重要標誌。

截至1450年,我國生產的圖書種類和數量都具世界首位。除數總數也大於整個歐洲的出書總數。

二 古代的刻書業

我國古代的圖書生產方式主要有:官刻、私刻、坊刻、寺院刻書。

(一)官刻

官刻:國家機構出資或主持的圖書刻印活動。

五代後唐,馮道主持,《九經》,22年,我國最早的官刻本。在國子監完成,故歷史上稱之為五代監本《九經》。開了儒家經典大規模刊刻的先河,也標誌着印刷術從民間走入官府。

宋、明國子監刻書興盛,是中央政府的主要刻書機構。明代國子監分南京、北京兩監,南監、北監。

清,武英殿刻書,設立了書作和刷印作兩個作坊。

歷代地方官也刻書。

歷代官刻本書籍書品較考究。內容取向上,多以正經、正史為主,強調教化功能。校勘質量歷代不一樣。

(二)私刻

私刻主體多為士人學者。圖書質量較高。

唐五代已發端。宋元普遍。明清大盛。

(三)坊刻

主體是書商。

我國早起印刷品多為坊刻本。

南宋,形成三大坊刻中心:兩浙坊刻(主要集中在杭州、金華)、福建坊刻(建陽)、蜀中坊刻(成都、眉山)。

元代,坊刻主要集中在建陽、平陽。

明代刻坊分佈廣,刻書數量大。

清代,坊刻業更興盛。北京、南京、蘇州刻書最多。

書坊刻書以市場為導向。古人常把坊刻本稱為“通行本”。

(四)寺院刻書

三 古代刻書業的編輯工作

最初的編輯工作主要是校勘。

總校勘,相當於總編輯。

清,顧廣圻,“清代校勘第一人”。與出版家黃丕合作最多。黃的最佳版本,加顧的最佳校勘,珠聯璧合,學界稱“顧黃”。

自宋來出版界流傳《相台書塾刊正九經三傳沿革例》,一本最早的有關編輯出版業務工作的條例。七個條目:

“書本”,務必事先收齊不同版本,請專家反覆審訂、校勘,最後確定刊刻的版本。

“字畫”,要求規範文字,以字書為準,使用通用字體,去掉俗字等。

“註文”,處理註文、疏文、正文三者複雜關係。

“音釋”, 要求規範注音,貫徹正確的注音原則,避免方言等。

“句讀”

“脱簡”,查補缺頁和文中脱漏之處。

“考異”,校勘,並將校勘記附於書後,以備讀者考查。

這七條對現在古籍編輯工作仍有重要參考價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4wpd1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