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教學勇氣》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教學勇氣》

第一篇:《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書筆記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教學勇氣》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是中心在暑假裏推薦給我們閲讀的一本書,作者是美國知名教育學者帕克·帕爾默,由北京師範大學吳國珍、餘巍等學者翻譯,是“大夏書系·教師教育精品譯叢”之一。

其實,幾年前就留意過這本書,怎奈粗粗一覽感覺生澀,終究沒有勇氣看下去。這次一方面是出於“完成任務”,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肖主任對本書的無比推崇,終於帶着勇氣,兼帶着些許的好奇,開展了閲讀之旅。

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曾給經典著作下了幾個定義,其中兩個,我覺得很到位。他説,經典著作就是你初讀的時候就覺得像是重讀的書。你有重温的感覺,好像你曾經讀過,為什麼呢?因為它談的問題是你關心的問題,是你自己靈魂中的問題,你對這問題是熟悉的。他又説,經典著作是你在重讀的時候好像是初讀一樣的書。無論你讀多少遍,你都有新鮮感,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穫。為什麼呢?因為它是獨特而開放的,它的獨特之處在你的眼前不斷展現,不斷和你交流,和你對話。

説實話,要讀懂這本書,説易不易,説難不難。由於國外作者表達的習慣和方式,文章的一些句子、段落的確有點晦澀,需要你靜下心來、心無旁騖地閲讀,有時一個段落、一個章節需要來回反覆幾遍;但浸入其中,你就經常會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歷經坎坷,眼前豁然開朗,你的思想與之呼應,你的心靈與之共鳴。這本書,我是漫讀加精讀,內心一次次被作者所描繪的 “源自心靈的教學”所感動,原來居於頭腦中的有點混沌的理念得以梳理,很多地方都似曾相識,親切感撲面而來,跟隨它,逐漸走進少人涉足的領地——“教師自我”。我想,用卡爾維諾的經典標誌來衡量這本書,它絕對是堪稱經典,只遺憾我與它交臂錯過這幾年。

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

“我是用心的教師。有時在教室裏我忍不住歡喜。真的,當我和我的學生髮現可探索的未知領域,當我們面前展現曲徑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當我們的體驗被源自心靈的生命啟迪所照亮,那時,教學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這是本書導言中的一段話,多麼的震撼人心!為什麼有的教師能有這種美好的享受?正如作者所言,因為教學是一項充滿複雜性的工作,除了學科、學生之外,還存在第三種解釋教學複雜性的理由,那就是“我們教導自己認識自我”。

“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於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教學提供通達靈魂的鏡子,在這面鏡子中,智能的、情感的和精神的——三者無一可以忽略。如果教師缺乏一種對生命的愛和對工作的渴望,尤其是對教學工作的渴望,那麼再好的教學技術,那也只是一堆沒有生命氣息的工具而已。現實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們很關注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此也採取了很多的方法和手段,講座培訓、教學觀摩、實踐反思、寫日誌做案例,忙忙碌碌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可能在於有時候教師是“迫於外在的壓力”而做,少了一種自我完善、自我實現的需要,一種發自內心的對教學的強烈憧憬。

“我所指的是生物學的基因和生態系統、哲學和神學的隱喻和參照系、文學素材中背叛與寬恕以及愛與失的原型。我所指的是人類學的人為現象和族裔,工程學的原料的限制和潛能,管理學的系統邏輯,音樂和藝術的形狀和顏色,歷史學的奇特和模式,以及法學領域裏難以捉摸的正義觀等。”

這個“偉大事物”也許難以定義,但通過這麼多的例舉我們應該都能理解。當我們都關注於這個“偉大事物”,為這個“偉大事物”深深吸引和着迷時,教育的共同體就會處於最佳、最優的狀態。比如,圍繞“偉大事物”而產生多元的觀點;對一些現象採用多重含義的解釋;歡迎有創見性的爭論,沒有憤怒和偏見;彼此間真誠相待;體驗謙卑,心存敬畏,等等。

就我的理解,教育共同體中的“偉大事物”,其實也造就了所有捲入者的共同願景和目標,大家專注於“偉大事物”這一主體,彼此尊重,坦誠相對,教師既不是絕對的權威,學生也不會永遠不犯錯誤。為了説明什麼是真正的教育共同體,作者為我們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一位優秀的教師與一羣五歲的小孩圍坐在地板上,一齊讀一個關於大象的故事。透過那些孩子的眼睛,幾乎可以看見圓圈的中央真的有一隻大象!而且以那件偉大事物作為媒介工具,其他的偉大事物也進入房間,例如語言和傳達意義的符號。

第二篇: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書筆記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書筆記

莫城中心國小徐 梅本書的作者是帕克·帕爾默。曾有人這樣評論過《教學勇氣》:他的作品罕見地整合了嚴密與典雅、熱情與準確、智慧與人性。他的書是給所有熱愛教與學的人們的一份厚禮,特別是那些掙扎於痛苦中的教與學的熱愛者。書中提出的問題是普遍的,但又是個別的,從教師對於自身完整的探索到大規模的教育改革計劃,都有所涉獵。這些問題是再迫切不過的了:我們怎樣增強教與學的能力?我們怎樣保持對教學的樂趣與熱愛?作為教師,作為人,我們怎樣成長?我們怎樣滿足對加強彼此間聯繫的渴望,我們怎樣發展能夠支持教與學的共同體形式?

《教學勇氣》通過相互滲透的三個方面,即智力、情感和精神,來處理這些問題。全書的思想軌跡以教育觀為指導對這三個方面進行解釋,這是本書令人滿意的地方。

有沒有這種感覺?與剛剛走上講台時的我們相比,現在我們的心慢慢地變得硬起來了?那時候,在辦公室看到有些老師很嚴厲地批評學生,甚至體罰學生,心裏總是替學生委屈,覺得老師太過分了。什麼時候,我們也加入了對學生厲聲呵斥的行列?想象一下,再過幾年,十幾年,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子?覺得可怕。我們很容易發現,我們身邊有很多不快樂的老師,教師這個職業,給他們帶來的是壓力,是痛苦,是無可奈何的謀生手段。“著書只為稻粱謀”,又談何快樂。他們把這種不快樂寫在臉上,傳給學生,傳給同事。

開始的時候,我們總是習慣於模仿。看到一種好的教學方式,就不顧我們自身的特點,也想照樣子去做。這也許是一個必要的過程。但如果一直是模仿,就有問題了。我們要學會尋找,尋找那與自己的本性更契合的教學方式。這段路肯定很漫長,要走很多彎路。但我們必須去尋找。怎麼尋找?重要的是去認識自己。我想起現在很多教育研究者都看重的教育敍事,想起劉良華、劉鐵芳教授們寫自己的教育自傳,從中去探求“我”之所以成為“我”的原因,從而深入地瞭解自己的心靈。斯科特-馬克斯韋爾説:“你僅僅需要申明你生活中的事件造就了屬於你的你自己??”

“我”是什麼樣的?先認識自己,再談教學。聽從自己的的心靈呼喚是那麼不易。也許要經過一段漫長的“折磨”,才能找到自己的心靈所在。還記得《時代廣場的蟋蟀》中的那隻“蟋蟀”嗎?只為選擇自己完整的獨特的生命,而拒絕按世俗的成功標準歌唱與生活。作為老師,你是否為只能“為他人作嫁衣裳”而委屈?大可不必,在“與學生的生命重新相逢時”,你有了新的發展機會。不要吝嗇“贈予”,在“贈予”的同時,你已悄悄收穫。在沒有體驗之前,你也許會覺得這是老生常談,這是一種道德説教。只有自己充分體驗之後,在真正獲得自身認同後,你才知道此言不虛。

有些老師,他們只顧一個勁兒地責怪學生。他們的話聽上去像醫生在説:“不要再把有病的病人往我們這兒送——我們不知道拿他們怎麼辦。給我健康的病人,以便使我們看上去像醫生。”我們假定學生的大腦是死的,這種假定導致了一種使他們的大腦麻木的教學。我們很少考慮到學生在教室裏可能會死氣沉沉,因為我們用一種不當他們是活生生的人的方法來教他們。在課堂上看上去沉默和表面上憂鬱的學生,他們的大腦不是死的:他們充滿了恐懼。他們的沉默不是由於天生愚蠢或才平庸,而是出於一種想保護他們自己生存的願望。那是一種對成人世界的恐懼所驅使的沉默,在這個成人世界裏,他們感到疏離、無力。我們的學生在恐懼、沉默的背後,是想去發現他們自己的聲音,想去發出他們的聲音,想讓人們聽見他們的聲音。一個好老師能夠傾聽學生甚至尚未發出之聲音——這樣有一天學生才會能夠真實而又自信地説話我們很少這樣去觀察發現學生,很少這樣去設身處地地設想學生,在一些老師的眼中,學生不是具體的“人”,而只是抽象的物體。只有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觀察他們,去傾聽他們,去了解他們,我們才會有更多的寬容和理解,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只

有認清了我們自己的恐懼才能夠洞察到學生的恐懼。

教書的工作會讓我們承認許多的恐懼:我們的工作不受賞識,沒有足夠的報酬,在一個不錯的早上突然發現我們選擇了錯誤的職業,把我們的生命都耗費在瑣事上,到最後感覺自己像騙子。但是我們還有另外一種自己極少識別的恐懼:我們對來自年輕人的評判的恐懼。那些對學生如此恐懼的教師選擇了停滯狀態。他們把自己關在他們的資格、他們的講台、他們的身份、他們的研究之內,不許別人接近。如果我們明白了我們會像學生害怕我們一樣害怕他們,我們會更有可能走過災禍到達幸福——然後就會為了服務於年輕人的創造力而學會解讀他們的恐懼,學會解讀我們自己的恐懼。認識自己,認識學生。認識自己,是為了更好地認識學生。從“恐懼”的這一角度來談對老師自身的認識,來談對學生的認識,應是首創吧。

第五章前面的一首詩是這樣寫的:要看到一粒沙中的世界,要看到一朵野花中的天堂;將無限緊握於你的掌心,將永恆捉住在片刻之際。

和大多數新老師一樣,我一直被教導去佔領空間而不是去開放它:畢竟,我們是知者,因此,我們有義務把所知的一切告訴別人!內心一個很大的聲音堅稱:如果不能用自己的知識填滿所有的空間,我就是在混飯吃。??事實上,許多的老師都被這樣一個神話扭曲了:我們以自己努力學來的權威知識佔據全部空間,就是在對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務。開放學習空間比填滿它需要更多的技巧和權威??

當我們學會問好的問題時,我們發現我們需要具備另一種能力:把一個教師與個別學生之間的一問一答變成能在房間內到處反彈的複雜的公共對話。當我把學生的眼睛從只看着我轉向彼此互相註釋時,學生會學到更多。

在創造力的混亂過程之中,老師一定要知道何時和如何在我們的意見之間拉一條直線,顯示出驗證我們已知的事情和把我們引向新天地的探究軌道。為了做到這一點,我一定要注意聽學生所説的每一句話,將其剛發表的意見跟20分鐘前發表的意見聯繫起來。??一旦我聆聽了並順勢前進,我就準備好再建構,把我們所學的與我們的過去與未來聯繫在一起。開放課堂,是一種冒險。我們要有願意冒險的精神。然後我們要磨鍊開放課堂的技巧。對我來説,讀書之美妙不僅在於書本身的好,還在於我是在一個適當的時候遇上了它。在已經歷了十幾年的教學實踐,開始對教育教學問題自覺思考之時,我有幸與帕爾默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相遇,看作者從關注教師心靈的角度來解讀教師,解讀教學,解讀教育,讓我有豁然開朗,重獲教育生命之感。

當初剛剛走上講台,面對讓我棘手的課堂,我總喜歡這樣安慰自己:等我再多教幾年書,多一些經驗,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而如今,已上了快三年的課了,每每走進課堂時,卻並不如我當初所想的那樣遊刃有餘。我依然困惑,依然茫然,依然是每節課後,我都能找到一大堆存在的問題,以致於我有時都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做一名教師。我常常為教學而痛苦,為教學設計時無法找到一個恰當的切入點,為課堂上無法激起所有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教學時不能作出迅捷的明智的引導,為苦心孤詣的教育卻看不到相應的效果??

以上的感受,相信很多老師都有,我們熱愛教育,同時為教育痛苦。我們不辭辛苦,我們樂意學習,我們希望自己的教學生涯充滿成功。但現實往往是不盡如人意。有時,我們甚至想放棄,失去了繼續努力的勇氣。

為什麼會處於這樣一種狀態中呢?是學科知識的淺薄?是教育方法、技巧的缺乏,還是對學生的研究不夠?我們自我反思着。反思中,唯獨缺少了對自己內心的關注。然而,帕爾默告訴我,核心問題是“認識自我”,是自我認同和自身完整。他説:“當我還不瞭解自我時,我就不瞭解我的學生們是誰。??當我還不瞭解自我時,我也不能夠懂得我的學科。”優秀教學需要教師的內心世界資源,因此,我們要去探索教師的心靈世界。這是帕爾默獨特的眼光,嶄新的視角。

讀書也如作者談的教書一樣,是需要“自身認同”的,只有我們內心認同了的書,才能對我們發揮作用。“一切閲讀都是以自身底色作基礎。”能夠進入心靈的閲讀才是愉快的有效的閲讀。在閲讀此書的過程中,最令我愉快的是,時時都有美麗的風景。如作者關於“恐懼”文化的論述,對教學實踐中六大悖論的詮釋,對教育改革計劃的論證等。在反覆閲讀《教學勇氣》一書的過程中,我不斷有新的發現和感動,驚奇於這本書豐富的資源。我會繼續閲讀,繼續發現,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去探索其中的寶藏,共享這美妙的教育經典。

第三篇:教學勇氣讀書筆記

1、教導自已認識自我

“然而另一些時候,教室卻如此毫無生氣、充滿痛苦和混亂——而我卻對此無能為力——此刻的所謂教師就像無處藏身的冒牌貨。於是敵人遠處不在——那些格格不入的學生,那些我自以為熟知的學科,還有那有賴此業謀生的個人苦衷,都與我作對了。”想不到名人也有這種情況出現,我還以為就是我們這些平庸人才會出現毫無生氣的教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不知遇到多少次是這樣的情況,多麼沉悶的課堂而又那麼無耐,以致我們有時會厭卷教學,怕給學生上課。

“這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體驗過快樂和痛苦的時日,而且其痛苦時日承受的煎熬僅僅源自其所愛;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不願望把自己的心腸變硬,因為他們熱愛學生、熱愛學習、熱愛教學生涯。”那是肯定的。不“熱愛學生、熱愛學習、熱愛教學生涯”,根本不會想認真讀這種書,不會去想改變自我,這樣的書不會引起讀者的共鳴。

在這裏帕爾默講了引起教師困惑的三個主要原因:認識學科、認識學生、認識自我。“首先,我們教授的學科是像生命一樣廣泛和複雜的,因此我們有關學科的知識總是殘缺不全,無論我們自己如何致力於閲讀和研究,教學對控制內容的要求總是使我們難以把握。其次,我們教的學生遠比生命廣泛,複雜。要清晰、完全地認識他們,對他們快速作出明智的反應,需要融入鮮有人能及的弗洛伊德和所羅門的智慧。”第三個原因:“我們教導自己認識自我”

“而就優秀教師而言,認識自我與認識其學生和學科是同等的重要的”。同時闡述三者的關係,強調了認識自我的生要性。“當我不瞭解自我時,我就不瞭解我的學生是誰。我只會在我經受不了檢驗的生命陰影中,透過重重的墨鏡看學生——而且當我不能夠清楚地瞭解學生時,我就不能夠教好他們。當我還不瞭解自我時,我也不能夠懂得我教的學科——不能夠出神入化地在深層次、個人的意義上吃透學生科。”

2.教師的內心世界和外部景觀

“教師很容易成為被攻擊的目標,因為他們是如此普通且無反擊之力的羣體。”的確如此,教師是社會中的弱勢羣體,沒有金錢,更沒有權勢。特別是當今的中國,教師的地位和權利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匆忙的教育改革中,我們忘記了一個簡單的事實:如果我們繼續讓稱職的教師所如些依賴的意義和心靈缺失,僅僅依靠增加撥款、重組學校結構、重新編制課程以及修改教科書,改革永遠不能成功。”怪不得我國的數次教學改革都不能達到好的效果,看來是我國改革方向錯了,我們重視的是教科書、教法的改變,“不能珍惜以及激勵作為優秀教學之源的人的心靈”

一切教育改革都是徒勞的。

帕爾默批出:教學的自我內部景觀是智能、情感和精神的三者的有機結合,“它們應完美地交織在人的自我中,給合在教育中。”我理解為智能的是我們教學所需的專業技術;情感的是我們對學生、對教育、對學科的愛,就是人們常説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精神的是我們對教育事業的執着的追求。

接着講到了本書導言的開篇詩,“里爾克以其感人隱喻提供給我們一幅自我的整體圖畫。……雖然本書立足教師的內心世界,但也不失時機地探索外部的教與學的組織形式。對心靈溝通的內在渴求成為外部聯繫的需求:我們的心靈舒適自在,跟人交往自然就會更加親密無間。”也重視教與學的方法的學習和探索,但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在於探索教師的內心世界。

在這裏我就有一個迷惑:“外部的教與學的組織形式”應是智能的,是屬於教學的內部景觀。又是內部又是外部,這不是矛盾着嗎?是不是“外部的教與學的組織形式”,“應完美地交織在人的自我中,結合在教育中”,“對心靈溝通的內在渴求成為外部聯繫的需求:我們的心靈舒適自在,跟人交往自然就會更加親密無間。”內外交融在一起了。沒文化看不懂。

3、少人踏足的小徑

“我也毫不質疑,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以絕妙的方式學習,包括有的學生另闢蹊徑、越過上課的教師、既不靠上課也不靠教師,一樣學得不錯”在這裏我是第二次看到這種觀點,李鎮西也説過,學生成績好跟我們教師無關,學生教育是主要教育學生做人,具體的説法我不記得了,大概意思是如此。但是“教師是有力量創造條件使學生裝學到很多很多——或者也有本事弄得學生根本學不到的多少東西。”看來教師對學生的作用還是有的,可以創造條件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也可以讓學生學到更少的知識。

“所有年級的教師具有的共同點比我們所認為的更多,我們不應該就所謂的‘更高’年級水平而炫耀。……在每個教育階段,教師的自我是關鍵。”現實中高年級的教師看不起低年級的教師的現象還是比較普遍的,我自己也有這種思想,看來要改變這種錯誤的思想了。

“但是我執著於‘誰’的問題,因為它在探究教育改革問題中顯然是少人踏足的小徑,一種優秀教學永遠需要的重獲內心世界資源的小徑。真正的改革是如此強烈地需要它……。”再次提出了真正的教育改革需要重視教師自身的內心世界和教師的自我。

第一章教師的心靈——教學方法和技巧之背後

“30多年來,我努力探索教學技巧,……我掌握了的教學技巧雖然能應付,但是僅僅靠技巧是不夠的。當學生面對面交流時惟一能供我立即用的資源是:我的自身認同,我的自我的個性,還有身為人師的‘我’的意識——如果我沒有這種意識,我就意識不到學習者‘你’的地位。”也就是説“真正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的教學來自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第一次接確“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這兩個名詞,不太明白是什麼意思。在網上查到一些別人的解釋:“何謂優秀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好的教師有一共同的特質:一種把他們個人的自身認同融入工作的強烈意識。好的老師具有聯合能力,聯合方法更趨於深化的聯合心靈,那就是——人類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還有的是:“那麼,教師如何能夠喚醒自我內心的力量,以找到自身的認同與完整呢?簡言之,就是要通過再學習來獲得學科專業的主動發展,實現生命價值的愉悦提升。通過閲讀,與思想大師的對話,與自我意識的深層對話,讓心靈智慧不斷的上下求索。通過討論,使自我心靈真諦加強與外部心靈力量的聯繫”。

在後面的篇幅中作者詳盡闡述了“真正的教學來自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他説道:“在我所教的每一堂課裏,我與學生建立聯繫、進而引導與學科建立聯繫的能力,較少依賴於我所採用的方法,而更多依賴我瞭解和相信我自己、並願意使其在教學中運用且敏於接受其響的程度”;“而好老師則在生活中將自己、教學科目和學生聯合起來”;“好的老師具有聯合能力。他們能夠將自己、所教學科和他們的學生編織成複雜的聯繫網,以便學生能夠學會去編織一個他們自己的世界。……好老師形成的聯合不在於他們的方法,而在於他們的心靈——這裏的心靈是取它古代的含義,是人類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

作者進一步闡述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艾倫那樣能把自身認同與工作融合到一起呢?“但是自我的神祕性部分地表現為這一個事實:一種尺度未必適合所有的人,對一個人具有整合性的東西,對另一個人卻缺乏整合性。”這裏了説明成就事業跟我們的先天性有一定的聯繫,並不是想成就什麼就一定能成。埃裏克“可能換個職業是他恢復已經失去的自身完整的惟一出路”了。

那我們如何知道哪些東西對我們具有整合性呢?“體驗就是真理”,“我們在生活所承受的複雜的力量場中體驗,就是更多地瞭解自身完整。……我們通過選擇賦予我們生命與活力的那些聯繫提高我們的自身完整,而不能賦予我們生命與活力的那些聯繫則摧毀我們的自身守整”。

這種尋求自我完整又會讓我們走向另一個困惑。“所有真實的生活在於相遇”“教學就是無止境的相遇。對新的相遇保持開設的心態,試着去區分自身完整和自身不完整的人,這是一件讓人厭煩、有時甚至令人恐懼的任務。我時常試圖在地位和身份的屏障之後保護自我意識,不讓我的自我接近同事、學生或者觀念,也時常試圖讓自我躲開我們肯定會遇上的衝突”。

“ 當我屈從了這些誘惑,我的自身認同和自我完整就削弱了——從而,我失去了教學的心靈。”

第四篇:教學勇氣讀書筆記

1、教導自已認識自我

“然而另一些時候,教室卻如此毫無生氣、充滿痛苦和混亂——而我卻對此無能為力——此刻的所謂教師就像無處藏身的冒牌貨。於是敵人遠處不在——那些格格不入的學生,那些我自以為熟知的學科,還有那有賴此業謀生的個人苦衷,都與我作對了。”想不到名人也有這種情況出現,我還以為就是我們這些平庸人才會出現毫無生氣的教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不知遇到多少次是這樣的情況,多麼沉悶的課堂而又那麼無耐,以致我們有時會厭卷教學,怕給學生上課。

“這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體驗過快樂和痛苦的時日,而且其痛苦時日承受的煎熬僅僅源自其所愛;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不願望把自己的心腸變硬,因為他們熱愛學生、熱愛學習、熱愛教學生涯。”那是肯定的。不“熱愛學生、熱愛學習、熱愛教學生涯”,根本不會想認真讀這種書,不會去想改變自我,這樣的書不會引起讀者的共鳴。

在這裏帕爾默講了引起教師困惑的三個主要原因:認識學科、認識學生、認識自我。“首先,我們教授的學科是像生命一樣廣泛和複雜的,因此我們有關學科的知識總是殘缺不全,無論我們自己如何致力於閲讀和研究,教學對控制內容的要求總是使我們難以把握。其次,我們教的學生遠比生命廣泛,複雜。要清晰、完全地認識他們,對他們快速作出明智的反應,需要融入鮮有人能及的弗洛伊德和所羅門的智慧。”第三個原因:“我們教導自己認識自我”

“而就優秀教師而言,認識自我與認識其學生和學科是同等的重要的”。同時闡述三者的關係,強調了認識自我的生要性。“當我不瞭解自我時,我就不瞭解我的學生是誰。我只會在我經受不了檢驗的生命陰影中,透過重重的墨鏡看學生——而且當我不能夠清楚地瞭解學生時,我就不能夠教好他們。當我還不瞭解自我時,我也不能夠懂得我教的學科——不能夠出神入化地在深層次、個人的意義上吃透學生科。”

2.教師的內心世界和外部景觀

“教師很容易成為被攻擊的目標,因為他們是如此普通且無反擊之力的羣體。”的確如此,教師是社會中的弱勢羣體,沒有金錢,更沒有權勢。特別是當今的中國,教師的地位和權利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匆忙的教育改革中,我們忘記了一個簡單的事實:如果我們繼續讓稱職的教師所如些依賴的意義和心靈缺失,僅僅依靠增加撥款、重組學校結構、重新編制課程以及修改教科書,改革永遠不能成功。”怪不得我國的數次教學改革都不能達到好的效果,看來是我國改革方向錯了,我們重視的是教科書、教法的改變,“不能珍惜以及激勵作為優秀教學之源的人的心靈”

一切教育改革都是徒勞的。

帕爾默批出:教學的自我內部景觀是智能、情感和精神的三者的有機結合,“它們應完美地交織在人的自我中,給合在教育中。”我理解為智能的是我們教學所需的專業技術;情感的是我們對學生、對教育、對學科的愛,就是人們常説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精神的是我們對教育事業的執着的追求。

接着講到了本書導言的開篇詩,“里爾克以其感人隱喻提供給我們一幅自我的整體圖畫。……雖然本書立足教師的內心世界,但也不失時機地探索外部的教與學的組織形式。對心靈溝通的內在渴求成為外部聯繫的需求:我們的心靈舒適自在,跟人交往自然就會更加親密無間。”也重視教與學的方法的學習和探索,但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在於探索教師的內心世界。

在這裏我就有一個迷惑:“外部的教與學的組織形式”應是智能的,是屬於教學的內部景觀。又是內部又是外部,這不是矛盾着嗎?是不是“外部的教與學的組織形式”,“應完美地交織在人的自我中,結合在教育中”,“對心靈溝通的內在渴求成為外部聯繫的需求:我們的心靈舒適自在,跟人交往自然就會更加親密無間。”內外交融在一起了。沒文化看不懂。

3、少人踏足的小徑

“我也毫不質疑,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以絕妙的方式學習,包括有的學生另闢蹊徑、越過上課的教師、既不靠上課也不靠教師,一樣學得不錯”在這裏我是第二次看到這種觀點,李鎮西也説過,學生成績好跟我們教師無關,學生教育是主要教育學生做人,具體的説法我不記得了,大概意思是如此。但是“教師是有力量創造條件使學生裝學到很多很多——或者也有本事弄得學生根本學不到的多少東西。”看來教師對學生的作用還是有的,可以創造條件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也可以讓學生學到更少的知識。

“所有年級的教師具有的共同點比我們所認為的更多,我們不應該就所謂的‘更高’年級水平而炫耀。……在每個教育階段,教師的自我是關鍵。”現實中高年級的教師看不起低年級的教師的現象還是比較普遍的,我自己也有這種思想,看來要改變這種錯誤的思想了。

“但是我執著於‘誰’的問題,因為它在探究教育改革問題中顯然是少人踏足的小徑,一種優秀教學永遠需要的重獲內心世界資源的小徑。真正的改革是如此強烈地需要它……。”再次提出了真正的教育改革需要重視教師自身的內心世界和教師的自我。

第一章教師的心靈——教學方法和技巧之背後

“30多年來,我努力探索教學技巧,……我掌握了的教學技巧雖然能應付,但是僅僅靠技巧是不夠的。當學生面對面交流時惟一能供我立即用的資源是:我的自身認同,我的自我的個性,還有身為人師的‘我’的意識——如果我沒有這種意識,我就意識不到學習者‘你’的地位。”也就是説“真正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的教學來自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第一次接確“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這兩個名詞,不太明白是什麼意思。在網上查到一些別人的解釋:“何謂優秀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好的教師有一共同的特質:一種把他們個人的自身認同融入工作的強烈意識。好的老師具有聯合能力,聯合方法更趨於深化的聯合心靈,那就是——人類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還有的是:“那麼,教師如何能夠喚醒自我內心的力量,以找到自身的認同與完整呢?簡言之,就是要通過再學習來獲得學科專業的主動發展,實現生命價值的愉悦提升。通過閲讀,與思想大師的對話,與自我意識的深層對話,讓心靈智慧不斷的上下求索。通過討論,使自我心靈真諦加強與外部心靈力量的聯繫”。

在後面的篇幅中作者詳盡闡述了“真正的教學來自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他説道:“在我所教的每一堂課裏,我與學生建立聯繫、進而引導與學科建立聯繫的能力,較少依賴於我所採用的方法,而更多依賴我瞭解和相信我自己、並願意使其在教學中運用且敏於接受其響的程度”;“而好老師則在生活中將自己、教學科目和學生聯合起來”;“好的老師具有聯合能力。他們能夠將自己、所教學科和他們的學生編織成複雜的聯繫網,以便學生能夠學會去編織一個他們自己的世界。……好老師形成的聯合不在於他們的方法,而在於他們的心靈——這裏的心靈是取它古代的含義,是人類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

在這裏我解開了我有前面的一個不懂的問題——“外部的教與學的組織形式”應是智能的,又是屬於教學的內部景觀。一個是“外部”與“內部”並不矛盾。“外部的教與學的組織形式”被人類自身整合就是屬於教學的內部景觀了。

進一步講述了“真正的教學來自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的意義:“當優秀教師把他們和學生與學科結合在一起編織時,那麼他們的心靈就是織布機,針線在這裏牽引,力在這裏繃緊,線梭子在這裏轉動,從而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精密地編織伸展。毫不奇怪,教學牽動着教師的心,打開教師的心,甚至傷了教師的心——越熱愛教學的教師,可能就越傷心!教學的勇氣就在於有勇氣保持心靈的開放,即使力不從心仍然能夠堅持,那樣,教師、學生和學科才能被編織到學習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體結構中”。保護心靈的開放不斷的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達到自身的完整。

第五篇:教學勇氣讀書筆記

1、教導自已認識自我

“然而另一些時候,教室卻如此毫無生氣、充滿痛苦和混亂——而我卻對此無能為力——此刻的所謂教師就像無處藏身的冒牌貨。於是敵人遠處不在——那些格格不入的學生,那些我自以為熟知的學科,還有那有賴此業謀生的個人苦衷,都與我作對了。”想不到名人也有這種情況出現,我還以為就是我們這些平庸人才會出現毫無生氣的教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不知遇到多少次是這樣的情況,多麼沉悶的課堂而又那麼無耐,以致我們有時會厭卷教學,怕給學生上課。

“這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體驗過快樂和痛苦的時日,而且其痛苦時日承受的煎熬僅僅源自其所愛;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不願望把自己的心腸變硬,因為他們熱愛學生、熱愛學習、熱愛教學生涯。”那是肯定的。不“熱愛學生、熱愛學習、熱愛教學生涯”,根本不會想認真讀這種書,不會去想改變自我,這樣的書不會引起讀者的共鳴。

在這裏帕爾默講了引起教師困惑的三個主要原因:認識學科、認識學生、認識自我。“首先,我們教授的學科是像生命一樣廣泛和複雜的,因此我們有關學科的知識總是殘缺不全,無論我們自己如何致力於閲讀和研究,教學對控制內容的要求總是使我們難以把握。其次,我們教的學生遠比生命廣泛,複雜。要清晰、完全地認識他們,對他們快速作出明智的反應,需要融入鮮有人能及的弗洛伊德和所羅門的智慧。”第三個原因:“我們教導自己認識自我”

“而就優秀教師而言,認識自我與認識其學生和學科是同等的重要的”。同時闡述三者的關係,強調了認識自我的生要性。“當我不瞭解自我時,我就不瞭解我的學生是誰。我只會在我經受不了檢驗的生命陰影中,透過重重的墨鏡看學生——而且當我不能夠清楚地瞭解學生時,我就不能夠教好他們。當我還不瞭解自我時,我也不能夠懂得我教的學科——不能夠出神入化地在深層次、個人的意義上吃透學生科。”

2.教師的內心世界和外部景觀

“教師很容易成為被攻擊的目標,因為他們是如此普通且無反擊之力的羣體。”的確如此,教師是社會中的弱勢羣體,沒有金錢,更沒有權勢。特別是當今的中國,教師的地位和權利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匆忙的教育改革中,我們忘記了一個簡單的事實:如果我們繼續讓稱職的教師所如些依賴的意義和心靈缺失,僅僅依靠增加撥款、重組學校結構、重新編制課程以及修改教科書,改革永遠不能成功。”怪不得我國的數次教學改革都不能達到好的效果,看來是我國改革方向錯了,我們重視的是教科書、教法的改變,“不能珍惜以及激勵作為優秀教學之源的人的心靈”

一切教育改革都是徒勞的。

帕爾默批出:教學的自我內部景觀是智能、情感和精神的三者的有機結合,“它們應完美地交織在人的自我中,給合在教育中。”我理解為智能的是我們教學所需的專業技術;情感的是我們對學生、對教育、對學科的愛,就是人們常説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精神的是我們對教育事業的執着的追求。

接着講到了本書導言的開篇詩,“里爾克以其感人隱喻提供給我們一幅自我的整體圖畫。……雖然本書立足教師的內心世界,但也不失時機地探索外部的教與學的組織形式。對心靈溝通的內在渴求成為外部聯繫的需求:我們的心靈舒適自在,跟人交往自然就會更加親密無間。”也重視教與學的方法的學習和探索,但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在於探索教師的內心世界。

在這裏我就有一個迷惑:“外部的教與學的組織形式”應是智能的,是屬於教學的內部景觀。又是內部又是外部,這不是矛盾着嗎?是不是“外部的教與學的組織形式”,“應完美地交織在人的自我中,結合在教育中”,“對心靈溝通的內在渴求成為外部聯繫的需求:我們的心靈舒適自在,跟人交往自然就會更加親密無間。”內外交融在一起了。沒文化看不懂。

3、少人踏足的小徑

“我也毫不質疑,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以絕妙的方式學習,包括有的學生另闢蹊徑、越過上課的教師、既不靠上課也不靠教師,一樣學得不錯”在這裏我是第二次看到這種觀點,李鎮西也説過,學生成績好跟我們教師無關,學生教育是主要教育學生做人,具體的説法我不記得了,大概意思是如此。但是“教師是有力量創造條件使學生裝學到很多很多——或者也有本事弄得學生根本學不到的多少東西。”看來教師對學生的作用還是有的,可以創造條件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也可以讓學生學到更少的知識。

“所有年級的教師具有的共同點比我們所認為的更多,我們不應該就所謂的‘更高’年級水平而炫耀。……在每個教育階段,教師的自我是關鍵。”現實中高年級的教師看不起低年級的教師的現象還是比較普遍的,我自己也有這種思想,看來要改變這種錯誤的思想了。

“但是我執著於‘誰’的問題,因為它在探究教育改革問題中顯然是少人踏足的小徑,一種優秀教學永遠需要的重獲內心世界資源的小徑。真正的改革是如此強烈地需要它……。”再次提出了真正的教育改革需要重視教師自身的內心世界和教師的自我。

第一章教師的心靈——教學方法和技巧之背後

“30多年來,我努力探索教學技巧,……我掌握了的教學技巧雖然能應付,但是僅僅靠技巧是不夠的。當學生面對面交流時惟一能供我立即用的資源是:我的自身認同,我的自我的個性,還有身為人師的‘我’的意識——如果我沒有這種意識,我就意識不到學習者‘你’的地位。”也就是説“真正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的教學來自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第一次接確“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這兩個名詞,不太明白是什麼意思。在網上查到一些別人的解釋:“何謂優秀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好的教師有一共同的特質:一種把他們個人的自身認同融入工作的強烈意識。好的老師具有聯合能力,聯合方法更趨於深化的聯合心靈,那就是——人類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還有的是:“那麼,教師如何能夠喚醒自我內心的力量,以找到自身的認同與完整呢?簡言之,就是要通過再學習來獲得學科專業的主動發展,實現生命價值的愉悦提升。通過閲讀,與思想大師的對話,與自我意識的深層對話,讓心靈智慧不斷的上下求索。通過討論,使自我心靈真諦加強與外部心靈力量的聯繫”。

在後面的篇幅中作者詳盡闡述了“真正的教學來自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他説道:“在我所教的每一堂課裏,我與學生建立聯繫、進而引導與學科建立聯繫的能力,較少依賴於我所採用的方法,而更多依賴我瞭解和相信我自己、並願意使其在教學中運用且敏於接受其響的程度”;“而好老師則在生活中將自己、教學科目和學生聯合起來”;“好的老師具有聯合能力。他們能夠將自己、所教學科和他們的學生編織成複雜的聯繫網,以便學生能夠學會去編織一個他們自己的世界。……好老師形成的聯合不在於他們的方法,而在於他們的心靈——這裏的心靈是取它古代的含義,是人類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

在這裏我解開了我有前面的一個不懂的問題——“外部的教與學的組織形式”應是智能的,又是屬於教學的內部景觀。一個是“外部”與“內部”並不矛盾。“外部的教與學的組織形式”被人類自身整合就是屬於教學的內部景觀了。

進一步講述了“真正的教學來自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的意義:“當優秀教師把他們和學生與學科結合在一起編織時,那麼他們的心靈就是織布機,針線在這裏牽引,力在這裏繃緊,線梭子在這裏轉動,從而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精密地編織伸展。毫不奇怪,教學牽動着教師的心,打開教師的心,甚至傷了教師的心——越熱愛教學的教師,可能就越傷心!教學的勇氣就在於有勇氣保持心靈的開放,即使力不從心仍然能夠堅持,那樣,教師、學生和學科才能被編織到學習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體結構中”。保護心靈的開放不斷的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達到自身的完整。

“當今教育中,處處感受到這種痛苦:當我們把某種認定的方法技術捧上天的時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師感到被迫屈從於不屬於他們自己的標準”。有人聽了魏書生的報告,馬上就把他的方法運用到班主任的管理中,可惜效果不佳,就抨擊魏書生,説他是騙子,還批評魏書生道,為什麼沒有培養出大批的“魏書生式”的人物。在這裏我們可以找到原因了,教育教學方法與各人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有關,世界上沒有完全兩個相同的人,別人的方法對你不一定有效,需要各自自身去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形成各自的教學內部景觀,源於各自的心靈。

第一章教師的心靈——教學與真我

“好的教學來源於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作者再次提到了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並用較多的語句對這兩個名詞下定義 ,卻還是讓人費解,不太明白。從作者的定義看自身認同是我們自身的先天因素與後天環境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融合,形成了我們自己的能力,這種能力還在不斷的變化發展中。憑着這個能力我們不斷的完善自我,達到自身完整。

作者用艾倫和埃裏克兩位教師的故事,對自我認同和自我完善進行論述。兩人有共同出身、共同的成長環境人形成了共同的自我意思;共同的天賦,共同走向了大學、考上了研究生、獲得了博士學位,又走上共同的教學這條。之後,兩個人卻走出了不同的人生之路。艾倫將以手工業者出身為榮的自我意識融入了自己的大學學習和教學中,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埃裏克在一進入大學就把以手工業者出身為榮的自我意識與大學的學習生活分離開了,走向工作崗位後還繼續這種分離,成為一個態度粗暴、行為武斷、專橫霸道之人,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

在這裏作者告訴我們要成為一個優秀教師,教學要“基於一個完整的、不分裂的自身認同”。

“在完整的、不分裂的自我中,編織一張如此具有凝聚力的網,用於把學生、學科和自我統統編織在一起,每個人生活經歷的每個重要線索都得到尊重。這樣的一種內部整合的自我,才能夠建立優秀教師所依賴的外部聯繫”。在這裏作者再次點出了本書的中心“教學的勇氣就在於有勇氣保持心靈的開放,即使力不從心仍然能夠堅持,那樣,教師、學生和學科才能被編織到學習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體結構中”。

作者進一步闡述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艾倫那樣能把自身認同與工作融合到一起呢?“但是自我的神祕性部分地表現為這一個事實:一種尺度未必適合所有的人,對一個人具有整合性的東西,對另一個人卻缺乏整合性。”這裏了説明成就事業跟我們的先天性有一定的聯繫,並不是想成就什麼就一定能成。埃裏克“可能換個職業是他恢復已經失去的自身完整的惟一出路”了。

那我們如何知道哪些東西對我們具有整合性呢?“體驗就是真理”,“我們在生活所承受的複雜的力量場中體驗,就是更多地瞭解自身完整。……我們通過選擇賦予我們生命與活力的那些聯繫提高我們的自身完整,而不能賦予我們生命與活力的那些聯繫則摧毀我們的自身守整”。

這種尋求自我完整又會讓我們走向另一個困惑。“所有真實的生活在於相遇”“教學就是無止境的相遇。對新的相遇保持開設的心態,試着去區分自身完整和自身不完整的人,這是一件讓人厭煩、有時甚至令人恐懼的任務。我時常試圖在地位和身份的屏障之後保護自我意識,不讓我的自我接近同事、學生或者觀念,也時常試圖讓自我躲開我們肯定會遇上的衝突”。

“ 當我屈從了這些誘惑,我的自身認同和自我完整就削弱了——從而,我失去了教學的心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g1j9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