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紅樓夢每回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紅樓夢每回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紅樓夢每回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紅樓夢章節讀後感 篇一

銜玉而生的賈寶玉聰穎靈秀,他“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他本應是賈家寄予厚望的繼承人,然而他卻充滿着叛逆,雖去過學堂,念着四書五經,然而卻一心厭惡官場,討厭官場的腐朽墮落。但他反倒是對女子有着格外的親近,從小就被女子包圍着,甘願做那萬紅中的一綠。他自稱女人是水做的身子,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極度欣羨女子的清潔純淨,憎惡自己的家庭,甚至後悔自己是個男兒身。所以,他對身邊的丫鬟總是呵護有加,平等對待,這即反應他對封建統治制度的控訴。他總是想擺脱封建枷鎖的。桎梏,但又無奈自己封建等級的身份。而最能體現寶玉嚮往自由的地方就是他的愛情,他對自己真正愛情的嚮往超越了時代背景的限制,不為封建家族利益而成婚,死心塌地地愛上了林黛玉,矢志不渝。他用真心向時代宣戰,而令人遺憾的是最終他以失敗告終。

一個是絕色佳人,一個是翩翩少年;一個聰明絕頂,一個博學多才;一個無意於功名利祿,一個從不説“仕途經濟”的混帳話;她整天為他哭泣歎息,他整天為她牽腸掛肚;她心裏只有他,他心裏只有她——這不正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嗎?然而在榮國府那樣的牢籠裏,他們的愛情始終被壓抑着。張生還可跳過粉牆去同鶯鶯幽會,杜麗娘還可在夢裏同柳夢梅結成夫妻,寶玉和黛玉最終連這點幸運也沒有。

封建道德觀念在貴族之家就是天條,窒息了人的一切天性。“父母之命,媒的之言”,以及賈家的敗落最終隔斷了他們的緣分。黛玉這個多情善感的女孩子,像一支柔嫩的小草在“風刀霜劍”凌逼之下枯槁了。她和寶玉的戀愛過程,始終伴隨着痛苦和煩冤,最終還是一場虛幻,“命運”把他們大大地捉弄了一場。這出和着血淚的戀愛悲劇,不僅使作者為之“淚盡”,幾百年後的今天,仍是人們談論不盡的話題,感受不完其中的酸甜苦辣!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為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我們一邊感慨着寶黛之間愛情的忠貞不渝;一邊痛恨封建社會腐朽敗壞,憤憤不平這寶黛愛情的真正凶手;一邊惋惜這純潔高貴、美麗堅貞但卻是殘缺遺憾的愛情!

説到了這麼許多,決不能不提寶釵。寶釵雖不是主角,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紅樓夢引子中便可看出,“因此上演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中的金玉之説,似乎是主線,只是註定“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的宿命。終還是“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看破的遁入空門”。

眾人對薛寶釵的評價向來就褒貶不一。雖然表面上她還是個正面善良的形象,相貌出眾,博學多識,善解人意,懂得權衡利弊,只是有時也頗有心機。但實則她是一個被封建思想緊緊裹住的女人,所以身上自帶有那種讓人嫌棄的質感,她為了一己之私而言語中暗射毒箭而害死襲人,這在眾多人看來成為了無法原諒的錯誤。此外,之前她口口聲聲説不信那和尚的“金玉良緣”,卻總在寶玉面前再三提起。金釧死後為了不讓王太太過於傷心,竟説出了那丫鬟死不足惜之類的話。這云云一系列的事,都看出了寶釵實在就是被壓在封建大山下的奴僕,她的生活遊離在勾心鬥角與阿諛奉承的邊緣。作者對這個人物其實是又憐愛,又可惜的。結合人物背景,我們其實也不能把所有的錯誤都怪在寶釵身上。畢竟,她在賈府仍是一個受得上上下下都喜歡的“封建淑女”,她與那心狠手辣,兩面三刀的“鳳辣子”是截然不同的。

《紅樓夢》這部興衰之史,實為一種説教,其耀眼之處在於勸人們保持心理的平衡。作者之所以著書為“紅樓夢”,是希望世人能夠從人生大夢中清醒,不要被功名、金錢等所誘惑,去理解人生的真正價值,人生的真締所在。紅樓為夢,人生何時何地不如夢境一樣呀?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回想一下過去,曾幾時,不是被夢境所縈繞,只是有些人能從夢中清醒,而有些人還繼續在夢中沉迷。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紅樓一夢,千言萬語化成一聲歎息。

紅樓夢章節讀後感 篇二

薛寶釵,別號蘅蕪君,金陵十二金釵。生得臉若銀盆,眼同水杏,脣不點而丹,眉下畫而橫翠,肌膚也豐澤而白皙。她性情温和貞靜,行為豁達大度,處事隨分安時。在賈府中,自賈母起上上下下無不稱讚。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賈府是個人事複雜,矛盾交錯的貴族大家庭,她怎麼做到如此遊刃有餘,今天,和大家一起探究一下薛寶釵的處世哲學。

薛寶釵“待人接物不親不疏,不遠不近,可厭之人末見冷淡之態,形諸聲色;可喜之人亦未見醴密之情,形諸聲色。”因而得到了賈府上上下下各種人等的稱讚。這和她的處事哲學是分不開的,她都有哪些處事哲學呢?

一、真誠細緻善解人意。

善於觀察,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着想是寶釵處理人際關係的法寶,無疑薛寶釵將其發揮得淋漓精緻。第二十二回,賈母因喜寶釵穩重和平,親自為她操辦生日。賈母問寶釵愛聽何戲,愛吃何物等語。寶釵深知賈母年喜熱鬧戲文,愛吃甜爛之食,便總依賈母的喜好來回答。有的人會覺得寶釵這麼做很不真實,總是拍長輩馬屁,但是從正面評價的話,寶釵這種行動也可以説是尊敬長輩,讓長輩開心,愛長輩的表現。寶釵心思細膩,她甚至可以揣度到史湘雲和岫煙歡歌笑語背後內心的苦楚,並且儘量為她們解決一些實際的困難,她幫助史湘雲舉辦螃蟹宴,並避免傷到湘雲的自尊心,此事之後,史湘雲對寶釵感激涕零:“我天天在家裏想着,這些姐妹們,沒有一個比寶姐姐好的。”精於為人處世的薛寶釵就這樣換來了史湘雲這份重要的人情。

二、公平待人,理智處事。

對待人人厭惡的趙姨娘和賈環,寶釵採取了一視同仁的態度,既不歧視、排斥他們,也不拉攏、縱容他們,寶釵的哥哥從南方帶來很多土特產,分派送人的時候,並沒有忘記給趙姨娘準備一份。這個從來沒有被別人正眼看過的人心裏就念叨開了:“還是人家寶姑娘會做人,即展樣,又大方。要是林姑娘,連正眼都不會看咱們。”對於賈環,他雖是榮國府三公子,但因庶出,做人又最無賴,賈府上下無人喜歡他,但薛寶釵素日看她亦如寶玉,對他的不自重行為,也是以姐姐身份規勸:“好兄弟,快別説這話,人家笑話。”寶釵理智的特性,在書中也有充分的體現。

三、寬容忍讓鈍化矛盾。

寶釵處事待人豁達大度,嚴己寬人、不斤斤計較。黛玉借雪雁送手爐一事指桑罵槐之時,寶釵明知奚落他和寶玉,知黛玉如此慣了也不去踩她,寶釵就是這樣以一種渾然不覺、裝聾作啞、故作糊塗的姿態,鈍化了二人之間的矛盾。秋日裏黛玉犯病,寶釵前去探望她。因寶釵覺得黛玉現吃的藥過熱,建議他吃冰糖燕窩粥,黛玉聽了非常感動,就把自己心裏的苦楚和所有的不便都將給寶釵聽,寶釵開解黛玉,要她不必央煩老太太和鳳姐,拿自己家的冰糖和燕窩給黛玉,省卻了很多麻煩,黛玉不再對寶釵心懷芥蒂,兩人真正成為了知己,所以叫金蘭契互剖金蘭語。

四、勤於走動,情感投資。

常言道“見面三分情”、“相逢一笑泯恩仇”直接的交流容易建立感情交往的時間越長,接觸的機會越多,個體間也越容易形成親密關係。

薛寶釵最大的閃光點就是他卓越的交際才能,總是能恰到好處的施恩與人。如此一來,大觀園中寶釵便成了眾多人的知己,湘雲認為她善解人意,黛玉覺得她很大度,王夫人把她看作是寶玉的幸福,眾丫頭評價她平易近人。這是寶釵處事的必然結果,這和她高情商是分不開的。情商對於每一個人來説都至關重要,一個擁有良好情商的人不僅僅能承受各種心理壓力,更能夠坦然面對競爭,創造成功的機會。因此,現在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為,情商水平的高低對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紅樓夢章節讀後感 篇三

春夢隨雲散,飛花逐水流。

寄言眾兒女,何必覓閒愁。

紅樓是場夢。這是一部綿延數世紀的宏篇,篇中人輕盈翩遷地凌過如夢如幻的花香,篇中人步履蹣跚地沉進沒落時代的深海。

初讀《紅樓》只為寶、黛二人悽慘的故事吸引,那悽美婉轉無不讓人心生惋惜。人們又常説紅樓是一部百科全書,更有張愛玲道:“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未完。”於是細細品來,《紅樓》裏似別有洞天。

才子筆下的黛玉儼然是個豐滿薄命的女子。“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她是大家才女的化身,也是那個純真聰慧的女孩,願為情故,雖死不悔。黛玉也常常提到“死”,死似乎“是她對於生活的最後反抗”。再看她葬花時的吟唱: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似乎註定她是薄命的。但就在這薄命的一生裏,她顯然不願與平庸為伴——她有着極強的自尊心,也因為自尊,她顯得嬌弱易碎。她是個丁香一樣的姑娘,永遠哀怨在舊時代外的細雨中。

“雖怒時而似笑,即瞋視而有情。“那個叛逆少年”那管世人誹謗!寶玉正是生活在封建社會的大家庭中,賈寶玉被眾人看作離經叛道、不務正業的公子,但他性格本是善良的。再來看看那所謂“不通世務”“怕讀文章”不過是被封建統治階級視為“愚頑”的“蠢物”。甄寶玉見面談仕途經濟,他失望;父親做官,他畏之如虎。而他在以一顆純真的心圍繞着他的丫鬟中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價值觀。

當我們反觀時代的烙印,寶黛雖沒有被時代烙下痕跡,但在腐朽沒落的封建社會是沒有世外桃源的。賈王史薛終也沒能走出封建大家族的羈絆,他們一如古代的帝王將相,或是某個虛渺的仙境美女,以一種絕情的速度彼此消長,在廣袤的人海中重複着一代一代之間毫無差別的乍起乍落的命運。生活在其中的寶玉也無法擺脱其束縛,經濟上的保守,政治上的專制,文化上的束縛,人的自由行無從談起,這就是時代的悲哀,寶玉的悲哀。當一切如夢般消散,一切只成一枕黃粱,一切都經歷過滄海桑田,只是在記憶中,他們的心永遠也不會老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mwd8w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