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國博復興之路觀後感1500字作文多篇

國博復興之路觀後感1500字作文多篇

國博復興之路觀後感1500字作文多篇

國博復興之路觀後感

提起《復興之路》,可能很多人第一反應是那個大型歌舞劇,但我説的可是位於天安門東,國家博物館內的《復興之路》。區別於歌舞劇的表演,《復興之路》展覽形式更多樣,有雕塑,有實物,有“書”有“畫”,有人説這次展覽兼具藝術氣息和歷史氣息,我想這樣的展覽更能勾起參觀者的回憶,引起共鳴吧。

整個展覽的佈置非常的精心,置身其中,彷彿遊蕩在時間的長河中。《復興之路》生動地展現了從1840年鴉片戰爭起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100多年間的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概貌,是一部中華民族從衰敗走向振興、從黑暗走向光明、從屈辱走向輝煌的形象、生動、壯麗的歷史畫卷。《復興之路》陳列以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並與中國封建勢力相勾結,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及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英勇鬥爭,最終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民主革命偉大勝利的光輝業績為主線,反映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內容和中國社會近代化的曲折進程。

黃昏中,夕陽斜下,當我們懶洋洋的躺在牀上,享受着落日的餘温;亦或是晨曦中,我們坐在飯桌前享受着媽媽做的香噴噴的早餐,我們是否想過,如此平靜而又安逸的生活是如此的來之不易??。

曾幾何時,中國也是一個泱泱大國,用現在的話是人均GDP居世界第一。中華大地,不論是文學著作還是科學發明,都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唐詩宋詞使我們的生活充滿了藝術氣息,精巧的科技發明,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中國軍力之強,元朝鐵騎進入歐洲,明朝上船下達西洋??

然而,當狂妄自大的中國人閉關鎖國,還兀自沉浸在四大發明的光環之中,甚至繪製出了“萬國朝聖圖”時,西方國家卻已經慢慢發展壯大起來了。落後就要捱打,飛速度的發展使得其本國資源不能滿足需要,於是他們把目光投向了東方。當中國的大門被打開時,確實在西方發達國家的堅船利炮之下,從此中國的災難降臨了。從1840年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中國戰敗開始,西方列強強迫中國政府簽定了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侵佔中國領土173.9萬平方公里,造成中國財產損失超過1000億兩白銀。

“國破家何在?”當中華大地處在“生死邊緣”時,一批批的仁人志士為解放中華的事業挺身而出:譚嗣同、梁啟超、秋瑾、孫中山??他/她們拋頭顱灑熱血,經過100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有着五千年文明歷史飽經風雨滄桑的中華大地,終於在今天迎來了春暖花開的日子??

整個展覽,有兩處地方讓我感觸很多。第一個就是戊戌變法。展館對戊戌變法是這樣介紹的。“19世紀60年代,清朝統治集團中部分官僚為抵禦外國侵略、鞏固封建統治,發起了以求強、求富為主要內容的洋務運動。他們引進外國科學技術,創建近代工業,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隨着資本主義的產生,資產階級開始顯現出它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為了爭取民族的獨立和國家的富強,改良與革命交錯並舉。1898年,以康有為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發動了一次愛國救亡運動——戊戌變法,主張效法西方實行君主立憲,發展資本主義。這次運動雖然失敗,但促進了中國人民的思想解放和中西文化的交流。”

康有為在《上清帝第六書》中這樣寫道:萬國之勢,能變則全,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是呀!經歷了帝國主義無情的侵略之後,中國人民是時候覺醒了。梁啟超在《變法通議》中説“變法之本,在育人;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而一切莫要其大成,則要變管制”。他這一段言論,道出了中國落後的本質。沉浸在康乾盛世中的皇室家族,卻沒有采取康梁的思想,而是將他們斬首。這次斬首,不但謀殺了他們的生命,也遏制了中國人和平改良的道路。然而,依舊延續清朝帝制的中國,雖然發起了洋務運動,提出了“自強”“求富”的主張。可是洋務運動真的能夠幫助清王朝實現國家的自強嗎?這是否就是中國走向現代化的方向呢?隨着30多年後,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的爆發,這一夢想也被打碎了。

展館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崗村的故事。

在上課時,就聽老師説了小崗村了故事,具體內容我就不説了。起初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還感覺到很好笑,因為要改變當時的種田制度,就要立“生死狀”,“託妻獻子”。在展覽中,我看到了當時組織“改革”的20人按的手印。可是後來,我仔細一想,這不是跟“戊戌變法”差不多嘛。小崗村的做法在當時可以説是破天荒的,是違背常理的。如果當時遇到的昏庸無度清政府,這20個人可真的要掉腦袋了。可是萬幸的是,他們是在新中國,他們的做法得到了肯定,受到了表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我想這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興旺發達的重要原因吧。

變革的時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見的腳印:抗擊非典,踐行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領袖和民眾共赴危難,贏得了人民的愛戴和擁護。突飛猛進的中國經濟,完善社會主義市經濟體制苦幹問題的重要決議,無一不是民族復興的基石,讓我領會到了國富民安的道理,認識到年輕一代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民族復興的重任。也讓我們看到了祖國前進的艱辛歷程,同時也看到了今天中國的強大。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我們要繼承先輩的優良傳統,為報效祖國做出更多的努力。中國作為最璀璨耀眼的明星在東方冉冉升起,光輝照耀世界的每個角落,我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將像登上珠穆朗瑪峯一樣踏上世界強國之巔!

國博復興之路觀後感

20xx年4月15日,我們工商管理系的師生參觀了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它給我了一次重温了中國歷史的機會。展覽讓我切身體會到先輩們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的貢獻,他們的可貴精神將永存人們心間,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通過參觀,我感慨萬千,感慨國家從貧窮落後一步一步走上覆興之路的艱辛。

《復興之路》展覽圍繞着千年鉅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等六大主題,敍述着自1840年以來,中國探索民族振興之路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外國列強欺壓中國人民和日本侵略中國這兩部分。前輩人為了中華民族美好夢想,為了永恆的幸福不懈追求,在歷史歲月深處寫下光榮二字!

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了,帝國主義列強向我國運送大量鴉片,社會腐敗使中國人民身心受極大傷害。帝國主義列強借機侵佔中國領土,由於國弱,清朝政府被迫簽署了很多不平等條約,割讓了不少領土,還賠償了他國大量的銀兩,使本來不富裕的中國越來越貧窮,越來越落後。此時的國家實際上已失去了主權,被帝國主義強權所控制。然而,中國人民始終沒有放棄反抗侵略和壓迫。革命先輩們前赴後繼,時刻沒有放棄強國夢想,並毫不猶豫地為此付出犧牲。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國土大面積淪陷,日本人佔領了中國的大部分領土,災難降臨了,人民開始受欺凌。最令人震憤的是南京大屠殺,日本帝國主義大肆屠殺30餘萬中國平民,身為一名中國人,這是一段多麼殘忍又讓人憤怒的歷史。炎黃子孫們切記——勿忘國恥!

1949年新中國建立,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終於站起來了,經歷了歲月的磨礪和洗滌,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着人民羣眾,為實現共產主義最終目標而不斷探索着、奮鬥着。在這個歷程中,我們一齊歡呼,一齊努力,一齊感動,不論遇到什麼困難,歷史事實都明確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都會不斷髮展、不斷進步、逐漸走向富強!

此前,我一直認為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理所應當的,通過這次觀看《復興之路》展覽後,我的想法完全轉變了。那些為了讓後代人能夠過上美好生活而默默奉獻自己鮮血和生命的先輩們,他們是多麼的偉大!沒有他們,何來的現在幸福、安定的生活?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如今,我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感到驕傲自豪,為自己身為一名炎黃子孫感到無比的榮耀。我

國博復興之路觀後感

國慶節假期,我來到了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復興之路》全片敍事宏大,解讀深刻,全景追溯中華民族160多年來的強國之夢和不懈探索的偉大曆程,通過“振興之路,偉大成就,探索方向,和平發展,不懈探索”,喚起信心這六個篇章向觀眾展示全球視野下中國發展道路之抉擇、民族復興之畫卷。看完後,我洶湧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復興之路,顧名思義,就是從衰落到再次興盛的過程中所探索走過的道路。而國人,或辛酸或憤苦或彷惶或堅定地在這條充滿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苦澀的淚水;每一腳都能踩出濃豔的鮮血。

這段時期,不僅是中國的近代史、血淚史和屈辱史,更是我們付出了太多代價之後換來的沉痛的教育史;它為我們指明瞭前進的道路,使我們認清了身上的擔子之重大,付予了我們振興中華的神聖使命。

我首先參觀的是中國近代史的部分。這部分主要講的是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167年,貫穿着中國近代史以來每一個深刻的歷史階段、每一個感人的故事,勾畫出了中華民族艱難曲折的偉大“復興之路”。從這條艱難曲折的偉大“復興之路”的歷史長河中,可以得出這樣一條歷史結論:那就是“歷史和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

從1840年領土淪喪、百年屈辱的開始,到今天的獨立自主並完成香港和澳門的順利迴歸;從千年局變(辛亥革命)、崢嶸歲月(革命失敗、探索新道路)到中國新生(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成功);從閉關鎖國、落後捱打、民不聊生,到今天的改革開放、申奧成功、小康社會。百年的屈辱和半個世紀的發展繁榮既讓我們見證了“落後就要捱打”這樣的血的教訓,也印證了“民族精神與國家安全從來不是靜態恆定之物,從來是在動態中不斷變化演進的。可以這樣説,《復興之路》用事實證明,只有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從洪秀全到孫中山,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在百年沉淪、百年復興、跌宕起伏歷史進程中,多少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的夢想在水深火熱中探索;多少炎黃子孫為了國家復興的追求,在歲月深處寫下光榮!作為現代中國大學生,我們是驕傲的,因為我們的國家在富強;我們是自豪的,因為我們有如此多的精神領袖和如此偉大的民族。我們應該矢志不渝追尋他們的夢想,承擔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以自己的努力為中華民族發展史續寫新的篇章。誠然,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能只是一種口號。復興,靠強大的軍事高科技的國防,靠全中華兒女的智慧的凝聚力,靠真正的民族素養的説服力。我們既需要完善政治體制,建立強大的經濟體制亦要擁有不可磨滅的文化精神。

當21世紀進入倒計時的時候,信息革命已全面來臨,世界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中國的社會變革也在提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給中國帶來的全方位的變化,這個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嶄新構想,是在1992年黨的十四大上正式提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把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有機結合在一起。既發揮了市場經濟的優勢,又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這一目標的指引下中國走上了一段新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復興之路。在學習和生活當中,遇到困難和挫折在所難免。當不幸來臨時,有些人總想有貴人來幫助,幻想着不費吹灰之力就將不幸打倒。而現實生活告訴我們,這是個部不可能的。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是國家的未來。中國的復興之路該如何走下去,我們該如何使復興之路更加平坦?這些都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應當思考的問題。。

一個人不管做什麼,只要不怕困難,積極主動地迎接和挑戰困難,他最終就能取得成功。一個小品的台詞説得好:有困難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當然,我不是誰我們要給自己創造困難,我只是在説,要想成功就要具備創造意識。

我們的民族是多災多難的民族,這也造就了我們民族自強不息的品性。復興之路不是一條平坦通順之路,在這條道路上充滿了坎坷與泥濘,但是我們的民族依然走了下來,這就是我們的民族,我們偉大的民族。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這是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説》中的一句話。這已表明我們這一代好好學習才是復興中國之路的保障。看着祖先們和革命先輩們的歷史,我對他們的敬意油然而生。在國家走到危難關頭的時候,是他們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挽救了這個民族,將我們的民族延續到了今天。林則徐的虎門銷煙,康梁的戊戌變法,五四運動,等等。而中國共產黨在經歷艱難抗戰之後建立新中國的歷史更是讓我擊節而贊。我想,所謂復興之路,便是我們中華民族發展的路,也是領袖為我們鋪平的路,更是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的路。正是他們的貢獻,才有我們富足的今天。我們剛入學的大一新生,正肩負着這樣的責任。我們年輕,朝氣蓬勃,好像八九點鐘的太陽。我們不能忘記國恥,也不能忘記革命先輩的奉獻,我們要好好學習,並且從他們的手中接過槍,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繼續努力。

國博復興之路觀後感

剛聽到復興之路四個字的時候,我腦海中頓時浮現出一幅幅畫面,有清朝末期洋人和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條約的畫面,有愛國志士奮不顧身帶領反抗的畫面,有日本侵略中國時燒殺淫掠的畫面,有革命英雄寧死不屈英勇獻身的畫面,亦有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畫面……而當我真正參觀完復興之路展覽的時候發現,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遠比我之前所理解所學到的歷史更加曲折和艱辛,展覽中我所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悲痛,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和一次又一次的欣喜。

復興之路展覽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紹了鴉片戰爭前後的中國及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侵略。閉關鎖國懦弱的清政府在英國的威逼下籤訂了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由此拉開了中國近代史上一百餘年的屈辱歷史。

展覽第二部分“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展出了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在探索的過程中,愛國志士們付出了血的代價。

展覽最激動人心的便是第三部分,“中國共產黨肩負起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歷史重任”。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五四運動又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國工人階級登上了歷史的舞台,中國共產黨隨之產生了。在摸索中前進的中共,最終在遵義會議中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八年的抗戰和解放戰爭,中共領導下的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展覽第四部分是“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展覽進入到這一部分,我原本沉重的心情也變得豁然開朗,我看到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以艱苦奮鬥,齊心協力共同建設祖國,中國在核技術、航天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並且取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華民族開始了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

展覽最後一部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我們展示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展覽方式非常新穎,我們走進了運行在青藏鐵路上的列車,感受沿途風光,我們細數通訊設備的發展歷程,從最原始的電話機到最先進的蘋果手機……

僅僅近兩個小時的參觀,我們卻走過了一百多年的歷史,心情時而沉重時而暢快,而國人,或辛酸或憤苦或彷惶或堅定地在這條充滿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多年。每一步都流着苦澀的淚水;每一腳都能踩出濃豔的鮮血。我深知,歷史有時總顯得蒼白無力,但我們在回顧他時不能輕浮,忘記歷史意味着背叛,我們要從歷史中感悟,感悟民族的精神,感悟人類的理想,中國從受盡凌辱的弱國到一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國,我們從這條復興之路中感受到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生生不息的偉大精神力量,而正是這種力量讓我們戰勝了種.種艱難險阻。精神、理想應該像不熄的火炬一樣燃燒着,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我們要以史為鑑,認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祖國復興的道路仍在繼續,中華民族的發展正面臨着難得的歷史機遇,我們任重而道遠。

國博復興之路觀後感

國博復興之路觀後感今天在學校的組織下,得以有幸與同學一同參觀了這座擴建歷時三年之久、千呼萬喚終於展露芳容的世界最大博物館。

一早搭乘校車駛至前門東大街。達到時,前來團體參觀國博的大巴已經停了有十幾輛。下車後一路步行,途徑北京鐵路博物館、正陽門,行至威嚴平闊的天安門廣場。徒步廣場,右手側的國家博物館與位於廣場西側的人民大會堂對稱坐落,隔廣場而遙相呼應。兩者建築風格如出一轍,皆恢宏大氣、壯麗典雅,十幾根仿希臘式立柱頗顯雄偉之氣。國家博物館與闊大齊整的天安門廣場以及一街相隔的壯麗威儀的天安門城樓共同塑造出一種大氣威嚴之氣氛,令人心魂震懾。

繞行至長安街上的國家博物館北門,甫一轉向,便看到國博門前佇立的巨型孔子雕像。全像由青銅所鑄,孔子呈拱手作揖之狀,頷首俯身,身型寬碩敦厚,猶如巍然山石。塑像粗線直礪,表面如大斧劈皴,加之青銅皴之以靛青雜色,頗有滄桑厚重之感。孔子作揖巨像立於國博門前,如邀請,如訓導,如統領之統率歷史文明之浩瀚大軍。

九點鐘,館內開放。隨着近百名的觀眾的隊伍慢慢進入到了大廳。今天國家博物館所展出的是“復興之路”展覽。

一進展廳,展廳四壁的陶土泥塑浮雕的凹凸不平的歷史質感迎面撲來。左側浮雕猛看如浩蕩的黃河水流,泥水混沌、磅礴湧動、浩浩湯湯,細看則實為司母毋方鼎、活字印刷術、羅盤、秦始皇陵兵馬俑、敦煌飛天、張衡地動儀、鄭和地圖與帆船等等眾多歷史元素依左右順序的寫意與寫實交雜的空間展現。

其後展覽由歷史照片、文書、衣服、兵器、機械、石碑等歷史實物以及模型、雕塑等方式正式展開,橫跨從1840年至21世紀的二百多年時間。展覽敍述的脈絡橫貫近代、現代以至當代中國,其敍述角度與歷史觀點對於我們而言可謂耳熟能詳,包括各歷史事件所佔篇幅皆與中學歷史之敍述並無太大出入,所獨特者在於其珍貴歷史資料的詳實豐沛。

陳列共分為五部分,從“落後就要捱打”——清帝國慘遭列強瓜分、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地主階級自強維新,及至百日維新終告失敗;辛亥革命、清帝退位、民國開世,怎奈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列強折衝九州,仁人志士奮起探求救亡圖存之路;日寇侵華,烽煙四起,國民軍正面阻敵、中共敵後抗日,再至國共交戰,解放軍橫渡大江,國民黨潰敗台灣;新中國建立,社會主義曲折前進;平息浩劫,改革開放,另闢中國蹊徑,專心國富民強。

鑑於展覽脈絡近於所學歷史脈絡,對其內容介紹在此就不作贅述了。參觀本次展覽,心生的最大感觸即是世事之無常,領先於世界兩千年之久的中國文明卻催生不出繼續維繫文明前進的力量,而淪為為其他後進文明欺凌的老大帝國。一國之強大放之於歷史之浩瀚中,常常可以發現多數僅僅只能持續一時,風起雲湧,起伏不定。從1840年國門被船堅炮利的英吉利人轟開,傳統文化在救亡圖存方面日顯無力,舊有社會結構逐漸趨於瓦解,中國開始向西方由表及裏地模仿、學習,這段歷史可謂中國歷史之最低點,及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平定浩劫、實行改革開放,中國方真正開始復興,宏圖大展。

粗淺以為這段歷史對中國尤為重要,對傳統文化之態度以及究竟該在何種程度上學習西方,對這一重要問題的思考與爭論在這段歷史已有過深入探討,而這一重要問題在未來中國復興的道路還將必然面臨並再做不斷思考。對這段歷史的瞭解越深,便越可以知榮辱、辯是非,尋根找出近代民族不足之根本,譬若專業課上老師曾提及的一個問題:在對待國門被西方武力開啟這同樣的一件事上,中日兩國持的卻是相反的態度,日本人奉引美國軍艦成功登陸的日本人為英雄,對佩裏將軍給予鄭重紀念,而中國則對侵略行徑尺否定的批判態度,未有相近與日本態度的傾向,中日這一態度之別頗為值得我們深思。

也許是因為主題所限,“復興之路”在抗日戰爭的展覽篇幅中對於國民政府正面戰場的提及依舊如中學歷史教科書中頗為稀少,而着重於介紹中共敵後抗日根據地在艱難中壯大,以及對日軍形成有效牽制與作戰貢獻。

行文至此,也該有個總結。這次展覽豐沛詳實的珍貴歷史資料着實令人眼界大開,再現了諸多場景、情境,如直至親眼目睹清軍裝備之簡陋與西洋軍隊的船堅炮利,方更覺中西差距之大。環顧今朝盛世,回看過往,不禁扼腕。復興之路,願民族一路向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39n7j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