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感動中國》觀後感(精彩多篇)

《感動中國》觀後感(精彩多篇)

《感動中國》觀後感(精彩多篇)

《感動中國》觀後感 篇一

在20xx年的時候,我準時收看了央視播放的《感動中國》電視專題片。我看了之後,那些人和那些事,都深深的感動着我,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許多優秀品質,他們是中國人的驕傲,是我學習的榜樣

在這些感動中國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孫家棟。孫家棟,今年87歲了,是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的一生與中國航天的多個第一密切相連。孫家棟是中國第一枚導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第一顆遙感探測衞星、第一顆返回式衞星的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是中國通信衞星、氣象衞星、資源探測衞星、北斗導航衞星等第二代應用衞星的工程總師,是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他領導下所發射的衞星奇蹟般地佔整個中國航天飛行器的三分之一。20xx年,獲得中國國家最高科技獎。感動中國評選委員會給孫家棟的頒獎詞是:少年勤學,青年擔綱,你是國家的棟樑。導彈、衞星,嫦娥,北斗。滿天星斗璀璨,寫下你的傳奇。年過古稀未伏櫪,猶向蒼穹寄深情。我看完後,心裏有説不出的感動,以及對這些偉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沒有這些默默為社會奉獻的人,如果沒有這些捨己為人的人,如果沒有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們的社會將沒有了生機,沒有了希望。這些偉大的人,我敬佩你們!我要學習他們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

我作為一名紀檢幹部,作為黨的忠誠衞士,在工作中要時刻以孫家棟為榜樣,忠於職守、認真工作、任勞任怨,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嚴格要求自己,爭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好成績。

《感動中國》觀後感感悟 篇二

有的人默默筆耕寫下不朽名篇獲諾貝爾獎;有的人因前往災區為孩子運送捐資喪失生命;有的人身殘志堅,即便沒有健全人的身體,依然頑強的佇立在我們眼前,宣誓着他的存在,他的成功!在2013年的感動中國節目中,雖然感動我的人很多,有林俊德;有陳斌強;有何玥,但是在這些人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動人以行不以言——陳家順。

還記得那撼動心靈的頒獎詞:“為鄉親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為百姓打工,你換來羣眾最多的甜。你喬裝改扮,卻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隱姓埋名,可我們都知道你是誰,為了誰”,他心繫農民工的切身利益,全力為農民工排憂解難,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他努力地為農民工調解各類糾紛,尤其是涉及到農民工利益的農民工與用工方的糾紛,是如此的挺身而出,據理力爭,勇於維權,肩負着身上的責任,從不放棄,從不退縮!

看過《感動中國》之後,我的內心彷彿受到了神聖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背後,我收穫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喻的那份震撼與動容。

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着我們,也感動着他人。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生活之中我們忘記了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這些讓我們的內心能為之震撼的感動事蹟。

美麗的閃光燈遮不去他們奪目的光芒,他們不是巨星,不是領袖,但他們如寶石般璀璨的心靈會永遠照耀我們的心靈,成為我們精神上的支持與榜樣,成為我們心中又一個偉大的巔峯!他們不是生來美麗的玫瑰,他們是那一朵朵默默地辛勤奉獻的五月蘭,素雅的外表無法抹去他們的內心閃耀,他們將會永遠成為我們精神的橋樑!

感動中國張定宇觀後感 篇三

在過去的不久,中國人⺠經歷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有這麼一名醫護人員邁着病痛的雙腿他曾經日夜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就在他拖着行走不方便的雙腿夜以繼日帶領全院醫護人員救治患者的同時,在另外一家醫院疫情防控一線工作的妻子。就感染了新冠病毒妻子住院期間只去看望過一次。就是這樣一名醫護人員身患絕症卻堅持與疫情賽跑的就是醫生張定宇。(這一段寫的太棒了,這才是觀後感的敍述總結部分的要求,就要這樣精練和抓重點)

在《感動中國》的節目裏當第一段主持人提到“難關”這一詞時,我迅速作文想到了疫情並且肯定和張定宇有關。因為曾聽爺爺講過有這麼一名英雄張定宇並且在新聞上也瞭解過。很難想象張定宇,身為和大家一樣的普通人是怎麼做到帶着患絕症也日復一日不停的工作狀態是怎麼堅持下來的。我像他致敬和尊敬,也希望這種精神能一直傳遞下去。

《感動中國》觀後感 篇四

作文為了銷燬罪證、掩飾罪行,他們又放火燒掉了圓明園?聽着紙袋的一席話,我的心跌入谷底,好像渾身被澆了一桶冷水。我的母親。每次我寫作業的時候,媽媽都陪伴在我的身旁,耐心輔導我!我的脾氣很暴躁。地球望着無邊無際的天宇,不禁長歎一聲説:“人類在發明高科技的同時,也在排放着烏黑的有毒氣體、染色的污水。

——題記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的帷幕徐徐落下,我的心裏湧動着徐徐暖流。在越來越發達的世界上,在一年又一年興盛的國家裏,每一年都會有這樣或那樣感人的故事,在歲月的長河中慢慢沉積,使那最温馨美好的東西沁入我們心脾。

晚會的結束,使那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在我腦海迴盪:錢偉長的無名無利無悔和對祖國的熱愛,身體力行,死而後已的精神令我感動;為良心奔波,為尊嚴承諾,雪夜裏兩兄弟,變成了孤獨一個,他們是信義兄弟,不前良心債是他們每年的承諾:大雨滂沱,沖走了無數生命,在任命最需要他時,他放下兒女私情,勇敢地去救起他人——王偉,一名普通的消防員,在黑暗的夜裏他給我們留下了一個不能接起的電話:還有那。還有許許多多的人間摯愛,許許多多的故事,我們未曾知道。他們譜寫了一曲曲壯美的人生之歌。他們只是普普通通的人,他們只是完成了他們在平凡不過的本職工作。但對於另一類人,或許連他們自己的本職工作都未有完成,卻靠着他那權勢“搜刮”人民的財產,失去了人應有的道德底線,這是令人氣憤的。甚至有一些工廠,將利益凌駕於人民生命之上,這個是令人痛恨的。這些為了自身利益將“為人民服務”棄之腦後,到最後一定會得到人民的辱罵,國家的懲罰。

在我看完《感動中國》後,留下的不僅僅是感動和深思,更多的是自省。我同是華夏兒女,雖做不到驚天動地,但是我能做好我該做的,努力學習,讓父母放心。

人活在世上不要只為自己而活。正如愛因斯坦所説“ 人生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是取得什麼”。在此我要向那些英雄致敬。只要人人都奉獻一點愛,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感動中國》觀後感 篇五

今天在學校我看了《感動中國》,講的是何玥,他是個可憐的人。在我們看完時,很多人都淚眼婆娑的,在擦眼淚。

她是個成績優異的女孩,家住農村,12歲國小剛要畢業,家裏“好孩子”,“三好學生”等獎狀貼的滿牆都是,可以用“波瀾壯闊”來形容了。

可她又是個不幸的女孩,在那時,他被診斷為有“小腦膠質瘤”,住院手術後就大概好了。但後來病情突發第二次住院,後來不治。當何玥知道自己只能有3個月能留在這樣的美好世界時,他並沒有五雷轟頂,而且還要求走後捐獻器官。當時她和父親説這件事時,父親的第一反應是火冒三丈,怒不可遏。就堅決不讓她捐,可是後來何玥卻説:“我希望儘自己的能力給別人生的希望。”後來,她的父母親終於答應了。

最後,20xx年11月17日凌晨0點10分,老天爺把這位年僅12歲,而又富有愛心,品學兼優,為他人着想的小生命帶走了。此後,她的兩個腎臟和肝拯救了3名患者……

更能體現出來她的優點的是頒獎詞: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開。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飛翔。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生命最後的閃光,把人間照亮。

我懂得了:原來一個生命死去,可以讓這麼多的生命重生!1:3,這麼大的比例。而何玥的這種精神——為他人着想,很是值得我們去學習。我們會把她深深地烙印在心裏,永不散去。

每在何玥走的那天,我們都要為她默哀。而且請記住她的名字吧:何玥,何玥,何處春江無明月!

感動中國觀後感 篇六

歡迎大家收看“CCTV感動中國每月人物評選”節目。這次獲獎人數之多,陣容之龐大均為歷史之最。

還記得那個敬禮娃娃嗎一個3歲的幼兒園小朋友在被解放軍救出來之後,吃勁地舉起受傷的右手尊敬地向解放軍叔叔敬禮,表達此刻自己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感激。他叫郎錚,他是一個讓千千萬萬中國人感動的男孩,可他不僅僅代表自己,還代表了所有會感恩的中國孩子。

還記得那個用自己的生命救活了4個孩子的老師嗎當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用身體擋住瓦礫,用手護着4個張惶失措的孩子們時,他已經將愛傳向四方,所有人都為之動容,他讓教師的光輝永垂表史。請記住他的名字——譚千秋。可他不僅代表自己,還代表了所有疼愛學生的中國人民教師。

還記得那個倔強的戰士嗎由於發生強烈的佘震,救援工作被迫停止。可他卻“撲通”地跪在那堆廢墟之前,哭泣着喊道:“求求你,讓我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他的聲音讓所有的中國人聽到了生命的呼喚,認識到了生命的光輝。他是消防某部的一名官兵,他叫荊利傑。他是我們可愛的人民子弟兵中傑出的代表,因為他們,我們不再孤單。

你知道一個農民為解放軍送餅乾的故事嗎一位身處重災區的農民買了一袋餅乾,步行了好幾公里送給前線工作的解放軍。當解放軍們婉言拒絕之後,他竟然“撲通”地跪在地上,非要解放軍收下不可。當他看着解放軍們吃餅乾時,自己不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卻忘記了自己長途跋涉以來腳上累計的傷痛。但這就是軍與民之間的故事,他代表了我們心繫災區的廣大中國人民,表達了我們也要為救災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決心。

5月的中國,感人的中國。當5.12汶川地震發生之後,我們中國人展現了民族精神的魅力,讓災難在愛心面前顯得蒼白無力。當然,上述的人物並不是獲獎的最終名單,他們只是其中的一些優秀代表,而獲獎人物是一個龐大的團體,他們有一個響亮動聽的名字——中華兒女!

讓我們把掌聲獻給自己,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向災區奉獻了愛心。2011年,讓我們感動中國,讓中國感動世界!

感動中國觀後感 篇七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往往在感動的瞬間,總能體會到感動背後的辛酸,單説“感動”二詞,感覺這是非常的籠統,具體的説,“感動”就是老師一個鼓勵的眼神,媽媽在夜深人靜時候為你織衣服的瞬間……總有太多太多的事讓我們感動,感動辛酸,感動幸福,感動情感……

只要學會發現,善於發現,我們就可以擁有許多感動。

那是一次夜晚,夜深了,星星迴了家,月亮也躲進了温暖的被窩,而我卻還在燈下奮戰,我在書海里遨遊,題海里掙扎……突然,一陣敲門聲打亂了我的思緒,我很不耐煩地打開了門,一見門口媽媽正端着一杯熱茶愣愣地站着,“幹嘛沒事就不要來打亂我的思緒。”“哦,我是看你這麼晚還沒睡,肯定累了吧!幫你泡了一杯茶,那你自己早點休息吧!”看着媽媽漸漸遠去的身影,我落淚了,這麼多年來,媽媽為了讓我和弟弟吃好穿好,她和爸爸省吃儉用,纖纖細手不知從何時起,爬滿了皺紋,長出了老繭,想到這裏,不爭氣的淚水再一次湧滿了眼眶。

原來我發現在感動的瞬間,還藴含着情感的積聚,還有着幸福的感覺,那一次,我真正地體會到了感動二字的含義。

這一次的感動是我偶然從一本雜誌上發現的,它表現的是一位長輩對晚輩的感動,大概內容是這樣的:一位已成家的兒子接父親到家去住,因父親是一名農民分子,所以兒媳表現出一種愛理不理的神氣,這也不讓父親碰,那也不讓父親挨,生怕父親把他們盜走了似的,一次,父親冒着雨去為兒子一家買補品,回來時,一身都已被雨水浸濕,而那些補品則還是完好無損的,臨走時,父親還將自己辛辛苦苦掙的血汗錢留給了兒子,兒子也擔心父親,就叫了一輛出租車送父親回家,老父親是生平第一次坐這種車,東摸西找,總找不出車門,兒子見狀,連忙親自為父親打開車門,彎一彎腰將父親請了進去,父親哭了,那是感動的淚,兒子這一生不知為多少人彎過腰,但為父親卻還是第一次,這看似平平常常的一次彎腰,卻給了父親一份感動。

是啊!感動的瞬間是精彩的瞬間,瞬間創造歷史,瞬間凝聚永恆,讓我們——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去感動你我,感動中國。

《感動中國》觀後感 篇八

今天,我看了《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裏面有一生為民的林俊德,愛民如子的陳家順,還有機智勇敢的150辦案組……其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捨生忘死的張麗莉了。

張麗莉是一名普通的教師,她稱同學們為“寶貝兒”,同學們也親切的稱她為“麗莉姐”。有一天,四名同學像往常一樣走出校門。忽然,一輛失控的大客車呼嘯而來。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候,張麗莉奮不顧身的衝上去,推開四名學生,而自己的雙腳卻被捲進了車輪。當張麗莉被送進救護車時,周圍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路上,成千上萬的車為救護車指導路線。到了醫院,張麗莉永遠失去裏雙腿。但她卻無怨無悔,因為她知道,同學們的生命比什麼都重要。為了讓同學們不要因為自己的病情而影響了即將到來的大學聯考,她還臃腫者的手寫了一封信,叫同學們要好好考試。

當同學們的生命遇到危險時,張麗莉挺身而出,捨己救人,譜寫了一曲驚天動地的大愛讚歌。張麗莉傳揚了教師的美德,是當之無愧的最美教師。

只要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感動中國》觀後感感悟 篇九

《感動中國》是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打造的一個“給人以力量,給人以鼓舞”的主旋律精神欄目,多年來堅持鮮明的價值導向,彰顯了深切的人文關懷,在這個精緻的利己主義盛行的年代,在這個道德感、責任感、使命感缺失的年代,有這樣一部精神史詩洗滌心靈,實屬大幸。

每每看到這個節目不知你們如何,反正我是止不住我的眼淚。我們經常説,好人就在身邊。感動中國的人物,也都來自你們我們他們的身邊。它是中國人的好人觀,行善觀的一種傳遞。“勿以善小而不為"。感動中國,正是這種精神與力量的傳遞,他給了我們希望,讓我們相信,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會有一片未曾喚醒的春天。感動中國,讓我們知道的是,人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要堅信世間的美好,人的心靈不能被負面情緒所佔據,這樣你可能會永久的迷失,感動中國激勵我們向着美好出發,以每個人的閃光點照亮你身邊的美好,哪怕很微弱,但匯聚一起便是萬丈光芒,千言萬語,也行只有一句話:感動就在你我他每個人的身邊,感動中國的精神與魅力一直在傳遞和發揚,相信和期待更多的愛和夢想被新一代人點亮。

《感動中國》是一種呼應,它呼應的是人們心裏本來就有的向善之心。兩個多小時,對於普通的觀眾來説,可能意味着無法被擦乾的淚水,或者是心靈的一次淨化。但對於這個社會與時代來説,《感動中國》的走紅意味着什麼?

在感動的同時,我們有時是不是也該有點兒憤怒。我們要做的和該做的事還很多,只有感動、憤怒都不夠,我們必須擦乾眼淚後行動,站到一個又一個曾經感動過我們的人身後,然後憤怒才會真正減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4k1ey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