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海上鋼琴師電影觀後感

海上鋼琴師電影觀後感

海上鋼琴師電影觀後感為本站會員“feifeifengfeng”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海上鋼琴師電影觀後感

《海上鋼琴師》是一個美麗而又傷感的故事,除去這些帶給人更多感覺的能夠歸結為一個“謎”字,到處充滿着不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海上鋼琴師電影觀後感範文,希望你喜歡。

海上鋼琴師電影觀後感範文1

這段話必須要寫在最前面:我個人覺得這部電影有些情節設計得不夠好,電影雖然展現了一名鋼琴家對於音樂的一部分可貴的精神,可是導演設計的主角的一些做法讓這些精神發揚得過於偏激以至於使他喪失了音樂家應當具有的另一種氣質和義務(讓自我的音樂流傳),而同時,主角又有一些做法與他對音樂的虔誠相矛盾,這令我感到十分難以理解。如果導演改掉電影中某幾個細節比如那場鬥琴表演,那麼“1900”的形象會得到更多的崇敬和同情。“1900”有一種令人感動的強烈的生命的寄託,那就是他的鋼琴,他的音樂。

他對音樂有一分虔誠,有熾熱的感情,還有一種依靠。可是作為音樂家不該逃避世界的。音樂本身似乎就渴望着向世界每一個角落訴説,而作為音樂家又怎能這樣躲避世界?音樂從來不會讓人厭棄這個世界,如果音樂真的融入了他的靈魂,他必須會走出船艙的,無論是憂鬱的音樂,絕望的音樂,還是詼諧的音樂,雄壯的音樂。事實上,“1900”這個形象本身就是矛盾的,從整部影片看來他對音樂是虔誠的,可是有時候又看出這個人不那麼虔誠,比如他每一天參加的舞會伴奏,他參與的鬥琴炫技。好吧或許是這個人物本身常人不能理解吧,我認為他在靈魂深處對音樂是有着那種火熱的活力的。

《海上鋼琴師》刻畫了一位令人感動、敬佩的藝術家形象,但我不得不説,作為一名藝術家,尤其是音樂家,不應當成為“1900”那樣的隱士。當然“1900”本人或許根本不認為自我是藝術家,他只願意生活在小小的船上讓自我的心隨着自我的音樂飛翔,但一個熱愛音樂的人,一名出色的鋼琴家,一位自然的將自我的感情流露在音樂中的作曲家,如果他還有一份理智的話是不能逃避世界的。“1900”具有很多作為一名音樂家的可貴品質,這些也正是許多此刻所謂的音樂家們缺少的,可是他做得太過頭了。

在現實中,我只見過畫家,雕塑家,詩人有這樣的形象存在,可是音樂家怎樣會這樣做呢?音樂家會痛苦,憂鬱,然後將他們的情感流露在音樂中,比如柴科夫斯基寫的“悲愴”;音樂家們也會呼喊,比如那首“貝九”,可是一個共同的特徵是,音樂需要聽眾!音樂和繪畫等其他藝術形式十分不一樣,一幅畫一旦完成,那麼它永遠都不會改變,觀眾能夠從畫中體會各種各樣的感情,可是那張畫布在任何人面前是一樣的。可是音樂,即使莫扎特把他的總譜細緻地標註記號,再寫上他所表達的感情,然後發表,只要讓不一樣的樂團和指揮來演奏這同樣的樂譜,效果會大不一樣。有人説,演奏音樂是一種再創作,對極,魯賓斯坦彈的肖邦別人永遠無法模仿,小澤征爾排練德沃夏克的作品時曾推敲一種悲傷是思鄉的悲傷,還是失戀的悲傷,抑或是目睹苦難的悲傷。

一千個人演奏莫扎特就有一千種風格,索諾維茨説自我今日和明天演奏同樣的曲目就會有不一樣的風格……最終,同樣的一次錄音得到的唱片被不一樣的人欣賞又會產生不一樣的共鳴……此刻我們應當明白音樂與其他藝術形式的偉大不一樣了吧!所以無論是作曲家,演奏家,他們都應當努力讓自我的音樂被人類感受,那種對音樂的虔誠,不應只停留在自我吐露心聲的層面上,更重要的是讓音樂迴響在世界,也許“1900”自我願當一名隱士,可是音樂的生命確是不應當被他殘忍地扼殺在船艙裏的,他錄唱片時説“我的音樂與我同時存在”,應當是音樂載着他的靈魂,就像我們即使聽一首從未聽過的交響樂都能準確的報出作曲家名字甚至明白是他的哪個時期的作品一樣,音樂是帶着作曲家的靈魂的,“1900”對自我的音樂做的,一方面讓我看見了他與音樂令人敬佩的感情,另一方面卻存在一些錯誤。就算是僅僅為了自我的音樂,他也應當踏上陸地去演奏,即使不願如此,也應當讓自我的音樂刻在唱片中或是留在樂譜中傳向世界,讓音樂載着自我的感情向每一個人訴説,這才是一名音樂家所應當做的。

是的,柏遼茲也毀過自我的許許多多總譜,但他讓那首《幻想交響樂》留在了世界,每分每秒世界都為之感動!我不明白“1900”這樣做,甚至在天國都期望有一架鋼琴,算不算一種自私。真得不該這樣,他應當看看卡拉揚是怎樣花費與研究音樂同樣多的時間去研究錄音技術然後將最完美的演奏最完美地永遠留傳,他應當看看魯賓斯坦的鋼琴藝術是怎樣被刻錄在唱片上,至少他應當像舒伯特那樣用樂譜記錄下自我的音樂哪怕僅僅鎖在抽屜裏……總之,我想説,作為一名音樂家,這種躲避是不應當的。(有些朋友會反對我用的“躲避”一詞,但我想不出更恰當的詞語了,姑且大家瞭解我的意思就行了吧)也有可能,就是他克服不了那種“沒有盡頭”的恐懼。他對於“沒有盡頭”的恐慌究竟出自什麼原因呢?他還説:“琴鍵並不是無限的,而你,才是無限的。”恐怕他僅有在自我的音樂中能夠自由,他對於音樂太過於依靠,以至於在其他任何方面,他都成為了一位脆弱的病人。

“1900”有一種對鋼琴和音樂不顧一切的熱愛,其中也流露出他的一些虔誠,這些真的是令人感動的精神。我經常拿傅聰和朗朗做比較,傅聰説過“心甘情願做音樂的奴隸”,朗朗則説過“我從小就立志要當著名鋼琴家”,兩種完全不一樣的對音樂的態度。當然,想當鋼琴家並不是壞事,但對音樂本身的愛就不見了。傅聰真是令我尊敬的鋼琴演奏家,不光是他對待作品的嚴謹,處理作品的細緻,更重要的是那種對音樂的虔誠的熱愛,我想這一點,電影中“1900”也做到了,真的是他的每一絲情感都迫不及待地流露在他的音樂中,當然這需要很多的音樂天賦才有可能做到,那裏,那種生命與音樂的完美融合感動了每一個人。

其實我挺恨這部電影的配樂作曲者的,還有情節的安排,我覺得這樣的鋼琴家就不應當給那種令人厭惡的舞會伴奏。20世紀的普遍的浮華在這種場合顯示得醜陋畢出,讓我們來聽聽莫扎特的嬉戲曲,還有許多偉大作曲家的圓舞曲……他應當在音樂廳演奏嚴肅音樂的,台下的聽眾應當具有同樣的對音樂的虔誠才能夠。好吧,既然他願意迎合這樣一批愛好娛樂的聽眾,他又為什麼拒絕下船呢?這種矛盾恐怕僅有用他不合常理的思考方式去解釋了吧。電影音樂寫的大多是不好的,怎樣有那麼多接近爵士風格的片斷啊!我一點都不喜歡爵士樂,也不喜歡風格與之接近的作品,太無端吵鬧了,有旋律的部分也是糖開水一樣,那永無休止的跳音,那令人厭煩的漸強,我受夠了……也許“1900”也只可是是無奈地為了生計迎合大眾吧。那段鋼琴家獻給姑娘演奏的,也就是被錄音的曲目感覺旋律還不錯,可還是不夠出色,我覺得比肖邦的夜曲差遠了。另外還有一些寫得不錯的片斷,比如Max最終離開“1900”時的絃樂,真有點巴伯《絃樂柔板》的味道啊!

再來説説鬥琴那一段。參加這種活動真是音樂家的奇恥大辱,即使是為了“尊嚴”。我一向很厭惡炫技的音樂,柴科夫斯基也説過“我可不願意自我筆下出現一些不表現任何資料而無畏地耍弄和絃、節奏和轉調的交響樂作品”,技術確實重要,可是空洞的技術是令人厭惡的。技巧運用恰當了能夠從容表達複雜的情感,然而用來炫技的作品永遠是糟糕的。而那裏更誇張了,鋼琴竟被用來當作“較量”的工具!還記得那點燃香煙的一幕,簡直就是瞎扯!真實性也有問題啊,這麼滾燙的琴絃,琴鍵的錘子都要被燒掉了……個人覺得導演安排這種場面有損鋼琴家的形象。音樂家相互比試技巧炫耀技巧真是對音樂的不敬啊。可是説實話,最終“1900”彈的應當能夠算是超凡練習曲了!音樂會練習曲級別。

事實上對於音樂的演奏或是創作,光靠感覺是不夠的,理性的分析也十分重要。比如一名優秀的指揮就需要對樂譜作十分深的研究。電影裏的“1900”真是具備了超過了莫扎特的天才啊!他竟能坐在鋼琴面前即興演奏如此複雜的作品,就像莫扎特那樣,音樂學院教的技巧在他們面前就像是自然而然的一樣!這真是令人驚歎!我們恐怕永遠也做不到那樣了。

對了,“1900”説過鋼琴的音是有限的,其實不是這樣啊!我們能夠做一個試驗,當我們在鋼琴上無聲地按下c鍵,再短促地彈下C鍵,我們能聽到c的聲音響起!同樣的實驗對於無聲鍵g,c1,……也是一樣。事實上當我們彈奏C時聽到的不僅僅是C,還有頻率是65。4的倍數的所有音,那裏有無窮多個泛音呢,正是它們組成了音樂中絢麗的和聲。

海上鋼琴師電影觀後感範文2

説實話,看《海上鋼琴師》我哭了,我不明白為什麼會哭,只是看到小1900在輪船上的所有人都上岸以後一個人躲在船窗前眺望紐約的時候,孤獨無助而又憂鬱的眼神衝破了我的心裏防線。我哭了。整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名為1900的天才鋼琴師從出生到死亡始終沒有踏上過陸地的傳奇故事。

大海由始以來都是寬闊的代名詞,象徵着自由,活力,幻想。以海為主題的電影看過不少,講述潛水員挑戰人類極限的〈碧海情天〉,講述完美親情的《海底總動員》。鋼琴則是一種黑白二色的憂鬱,淡許飄蕩出來的優美旋律,陪伴着多少個孤單的心房,《鋼琴別戀》中不動聲色的感情激發,《鋼琴師》中灰暗的人生境地……都是生活中僅有聽到才會迸發的感情。

1900天才的鋼琴技藝來自於大海,來自於對世界細微而深入的觀察。如果説在餐廳那一場隨海浪拍動而進行的鋼琴舞讓我大打眼界,那麼在和那個他媽的爵士樂的創始人謝利進行對抗的表演就足以讓我眼珠子互換了,一身潔白的禮服,高貴,典雅,汗水凝滿的面容上有一種堅毅,在88個黑白鍵上舞動的那一雙手就是千手觀音姐姐見了也不得不甘拜下風。當1900把那根從琴絃上輕易點燃的香煙放在目瞪口呆的謝利的嘴裏時,頓時心中便是陣陣叫好。

大海是有生命的,鋼琴也是有生命的,琴聲與海浪的共舞表演讓生命賦於了更多的美妙的韻味,電影中配樂來自顏尼歐。莫里康這位現意大利最有名氣的音樂大師,他的旋律由於樂思寬廣、質樸流暢、極富歌唱性而具有在一瞬間滲透人心靈的強大感染力,包括天堂電影院,洛麗塔,索多瑪的120天,都是來自這位大師的作品。本片的所有曲目都是編寫的,活力四溢的,感傷懷悲的,都深深打動着我。

凌晨的晚上,看不清時間的逝去,蹲在馬桶的邊緣上,腦袋裏還擠滿了油畫般色彩的維尼吉亞號,那美奐美崙的海邊天際,1900隨着巨輪的爆炸聲消失了,就像他説的,反正這個世界也沒人明白我,沒有國家,沒有名字,沒有出生證明。薩特同志説“人生即是虛無,存在既是荒繆“

這一棒子打死了許多包括我這樣的捧着一顆滾燙燙的心永遠奔向完美新生活的熱血青年。每個人都在存在的意義,也許是一個人,也許是一件事,再或許是你家養的小烏龜也不盡然。

1900是個天生的鋼琴家,也是個天生的思想者,他不是害怕世界的陌生而不踏上陸地的,因為一個連死亡時都能面帶笑容悠然自得講個左右手笑話的傢伙是不會還有什麼事物值得害怕的。他追求生活存在的意義,大海是就是他的世界,鋼琴就是他的人生,維多利亞號就是他的世界。離開這任何一項,他將無法正常呼吸,就像一個三角形一樣,雖然三角的世界是最穩定的架構,可是任何一方脱掉都將導致整個世界的破滅。1900告別時曾説過,我的世界就是在這艘船上,我能夠用88個鍵彈湊像大海一樣無限寬廣的音樂,在那裏我能看到天邊的盡頭。

當火光亮起,六噸半的TNT埋葬了偉大而又無人知曉的1900。

1900的朋友邁爾斯曾説過:你其實只需一小步,就上岸了!可是這一小步始終沒有踏出,1900最終的一些讓邁爾斯流淚的演説詞更加説明了他對外面世界的不相信,恐懼感,一個沒有盡頭的世界畢竟比不起巨輪中簡單的日子。

人是懼怕新環境的,就像我們總喜歡蹲在自我被窩裏添傷口一樣,我們不只是不想讓別人看到自我悲痛,還因為我們懷念被子熟悉的味道……一旦空質量變了,我們的心也就飄蕩不定了……是沒有勇氣還是我們習慣安逸?是沒有本錢還是害怕失敗?沒有答案,一切都在發生,一切都流逝,生就是死的一部分罷了。就像雙腿蹲在馬桶上一樣這麼的不可思議又切實存在!

海上鋼琴師電影觀後感範文3

《海上鋼琴師》不愧為一部經典影片。它給我們展示了一個生在船上,長在船上,死在船上,只為鋼琴而生的人的一生。他將一生所有的光芒撒在個這艘船上,短暫而悽美。

主人翁(名叫1900)對於這艘船的愛戀不捨,可能類似於我們對於故土的一種眷戀。生於斯,長於斯,故土賦予我們生命以及生命裏的一切,這艘船同樣賦予他人生的全部價值和情感。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不願離開他的故土,縱然那土地貧瘠,荒涼,甚至充滿危險,縱然外面的世界紛繁多彩,金銀遍地,他們從不離開故土一步。對於1900,一個孤兒,他的全部世界就是這艘船,那裏就是他的的家,他的全部歡樂悲傷夢幻活力。能夠説他對於這艘船的感情比任何一個人來的都更深沉,更灼熱。所以即便是最終一刻,他仍然不會選擇離開。

片中最終一段,有主人翁的一段獨白,他説他不走,不是因為他站在船板上看到的那些建築讓他感到畏懼,而是因為他看不到世界的盡頭。是啊,鋼琴的鍵有始有終,船的甲板有始有終,他能夠用有限的鍵盤奏出無限的樂曲,他能夠駕馭這種“有限”,在那裏,他就是他。而這個世界呢,沒有開始,沒有結束,錯綜複雜的街道,星羅棋佈的高樓大廈,有太多的路能夠選擇,他沒有辦法去駕馭。駕馭他的人生,他的情感,他的音樂。他只能選擇他能夠選擇,能夠駕馭的方式生活,這種方式與世無爭,平靜自如,不受功名利祿的紛擾。如果一種生活方式,他無法駕馭,他寧可不要!我想這也許是他不選擇離開的第二個理由。

他內心的孤獨,音樂可知,就如同他的語言,他用它來述説生命,表達情感。其中有這樣的一幕,夜晚,在船的酒會大廳,他演奏着,鋼琴隨着在颶風大浪中左右搖擺船艘,在光潔的地板上,合着音樂的節拍,乎左乎右,時而轉圈,時而滑行。讓你感受到彷彿他整個人的身心和這音樂,這艘船,這大海早就融合在了一齊。他説過,他的音樂和他的人不分開,所以拒絕發佈他的音樂膠片。我想,他的內心裏,也必須這樣篤信,他的這艘船和他的人,不能分開。生命彷彿自他被拋棄的那一刻起,就和這船聯繫在了一齊。音樂,船,他,是“一”,永遠無法分開。船的生命結束了,相信他的生命結束,也似乎成為了必然。這也許是他不離開的第三個理由。

對家的深深眷戀,對生存方式的抉擇要求,以及早就融為一體的共同的生命,促成了他的杯具。

然而這真的是杯具嗎?就像戲曲在最高潮處嘎然而止,人生在顛峯時刻隱退,情人們相擁着步入婚姻,我們看到了最完美的一幕,之後呢?看戲曲漸漸索然無味,人生逐漸走向低谷,感情繼婚姻之後埋葬在數不清的家庭瑣事裏,這就是最真實的世界。他的死,至少震撼了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我們誰也無法想象這樣的一位曠世奇才,走下船舶,是怎樣開始他平凡的人生,開始變得庸俗乏味,追名逐利。我們不忍心看到那裏,導演自然也不會忍心拍到那裏。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許算不得是一幕杯具。

現實生活中,對於別人的選擇,我們會感到匪夷所思,就像這部影片一樣,可能很多人也不解他的這種選擇,可是,我想説,無論是誰,作出怎樣的選擇,無論在我們看來是多麼的荒謬,多麼的不明智,多麼的讓人不解,這都是他的選擇。這個選擇必須有他的理由,他的思考,你不是他,你沒有經歷他所經歷的,你沒有了解他所想的,那麼我們唯一能夠作的事情,不是述説我們的不解,而是握住他的手,微笑着説一句,Goodluck!

喜歡這部電影,喜歡1900,喜歡音樂,喜歡這一片湛藍的大海。

海上鋼琴師電影觀後感範文4

11月15日《海上鋼琴師》將在院線以修復畫質重新上映,這部電影是無數人心中的摯愛。

初看時我以為這只是一位虛構藝術家的人生故事,可在瞭解了爵士樂的發展背景後我才發現這部電影的隱喻,電影的主人公叫1900,那“1900”到底是什麼?

在一艘橫跨大西洋,連通着歐洲與美國,滿載着移民的豪華蒸汽遊輪裏。一個粗魯的黑人燒鍋爐大叔撿到了一個來路不明的白人棄嬰,併為他起名叫做1900。因為他被撿到的那天正是20世紀第一年的第一天。1900,在充滿着歐洲人、美國人和黑人的移民環境中,被黑人養大,在最底層成長。直到有一天,1900第一次來到旅客艙,透過毛玻璃看到了鋼琴,這是他這一輩子第一次看到鋼琴。玻璃上天使的雙手正好撫摸着1900被音樂深深吸引的大眼睛,彷佛預示着這個孩子將會受到藝術天使的眷顧。而此時讓1900沉醉的音樂,正是拉格泰姆。如果説藍調是爵士樂之母,那麼拉格泰姆就是爵士樂之父。換句話説,是“拉格泰姆”和“布魯斯”造就了爵士樂。

而在那艘船上,趁着夜幕,八歲的1900在拉格泰姆音樂的啟蒙下,第一次奏響了鋼琴,從此一位自學成才的天才鋼琴家誕生了。成年後的他一向留在船上,順其自然地成為了一個鋼琴師。之後他遇見了一位從新奧爾良來的白人小號手麥克斯。在與這位朋友的相處中,1900明白了,他長久以來即興演奏的那些音樂其實就是外界所謂的“爵士樂”。他在船裏既為頭等艙的富人們彈奏爵士,也為三等艙的窮人們彈布魯斯、民間小曲。無論貴賤,所有人都愛他......

試想,如果這所有的一切都是象徵,都是隱喻,那意味着什麼?

那意味着,“1900”可能根本就不是人,他其實是「爵士樂」的擬人化形象。這個故事可能根本就不是一個虛擬藝術家的傳奇人生,這個電影講的或許是「爵士樂」從底層誕生,輝煌時人見人愛,最終沒落的全部歷史!

如果“1900”代表着“爵士樂”,那麼電影裏那一段精彩絕倫的鬥琴則又多了另一層深意。根據1900的年齡,我們大致能夠推斷出,鬥琴的時間大約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左右。

大部分觀眾對於電影中這段鬥琴,印象最深的應當就是1900在鬥琴最終一回合,用非人的手速快速演奏鋼琴,以至於鋼琴琴絃發熱到能點煙。可是,讓我更震撼的並非1900彈得飛快,而是在那場battle的第二回合,1900直接重新演繹了一遍黑人鋼琴家之前的鋼琴曲。要明白爵士是一種十分自由的音樂,有大段的即興演奏段落,爵士樂最大的特點就是每個人的即興發揮,因為是即興創作出來的,所以沒有人會明白那是什麼曲子。當傑利·羅爾意識到剛剛臨場發揮的即興演奏被1900複製並改編時,內心肯定是萬馬奔騰。

而在電影的最終,1900選擇與巨輪一齊爆炸,粉身碎骨。大部分人把這理解成了一個天才的自我毀滅。可是在我看來,並非如此。

這艘船爆炸的時間大約正是美國爵士樂衰落的年代,二十世紀中葉。而這艘漂泊在海上的蒸汽巨輪,其實就是象徵着二十世紀初那個移民狂潮下的「大航海時代」。1900,這個象徵着「爵士樂」的存在,就算在那個爵士樂衰落的時代,也沒有選擇“下船”,即使陸地上有感情、有金錢、有着更廣闊的天地。象徵着「爵士樂」的1900選擇與象徵着「大航海時代」的巨輪一齊毀滅,這實際意味着:不是新時代拋棄了爵士樂,而是爵士樂主動放棄了新時代。爵士樂不願改變,即使是終將沒落,歸於塵埃,它也要堅持自我的追求。1900打算下船的這個場景,實際上就是一次抉擇:是否要改變自我,邁向更為廣闊的新時代?答案是“不”。

回顧整部電影,我看到了爵士樂的前世今生,在社會的最底層,黑人撿到了屬於白人的樂器,可是卻用來演奏他們自我的音樂。這種奇妙的融合,吸引來了處於社會上層的白人,所以無論是貧民窟的黑人還是高檔會所中的白人,都痴迷地愛上了爵士樂。電影中有一句旁白這樣形容1900:“他沒有國籍,沒有生日,也沒有家。”正如爵士樂,它沒有國籍,沒有生日,也沒有家。

可是即使爵士樂依舊會消亡,爵士樂也依然堅持自我的追求。所以,“爵士樂”隨着那個“時代”一齊死了。

電影的最終,1900的摯友,那位小號手,拿着落伍的康恩小號,重新得到了那張1900的破碎唱片,消失在了工業時代的煙霧中。「爵士樂」的肉體雖然死去了,可是「爵士樂」的靈魂卻活了下來,在那破碎的唱片上,在那離奇的故事中,在那支破爛的小號裏。雖然小眾,雖然無名,可是愛他的人會永遠愛着他。

即使台下僅有三個人,他也依舊願意為此演奏三千個和絃。

這就是爵士樂,這就是《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電影觀後感範文5

“陸地上的人喜歡尋根問底,虛度了大好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姍姍來遲,夏天憂慮冬天的將至。所以他們不停四處遊走,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並不羨慕。”

上頭這段台詞,可視為《海上鋼琴師》的總結。這部電影問世二十年後,仍能讓很多觀眾(包括我)進電影院二刷,在於當年它跟我們共鳴的情懷,至今還令我們懷念。

尼采説:“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冒險一點,因為你終究要失去它。”只是,大膽不但能夠用於冒險,也能夠用於放棄。

如果説孩童成長過程中需要不斷探索未知領域,那麼有着豐富閲歷的成年人,瞭解自我的邊界並坦然理解,是能夠獲得幸福的——至少避免了此生在忙忙碌碌和不滿足中結束(如莊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海上鋼琴師》主人公1900天資聰穎,在觀察遊輪上形形色色的旅客後洞悉世間百態,得出自我的結論(文中第一段資料)。他清楚自我的邊界:“在有限的鋼琴鍵上自得其樂,我學會這樣生活。陸地?陸地對我來説是一艘太大的船,一個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長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種我不會創作的音樂”,他笑着説再見,卻深知再見遙遙無期,我們最終明白,他寧願一生孤獨,不願隨波逐流。

當我們沉醉於片中的優美音樂,遺憾於1900的杯具結局,別忘了1900那份從容與滿足:“我已經與這個世界擦肩而過了”,更別忘了1900一輩子都生活在童話中,這個童話叫做音樂與大海——

“好像大海輕搖着我們

順流飄蕩,任意東西

在傢俱和燈具中徜徉

我意識到我們到底在做什麼

我們在與海共舞

完美的瘋狂的舞者

在夜幕下金色大廳中沉醉在歡快的華爾茲裏”

海上鋼琴師電影觀後感範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7y3l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