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中國傳統文化觀後感新版700字

中國傳統文化觀後感新版700字

中國傳統文化觀後感新版700字

中華上下五千年,中華文化千里傳,萬里路途多遙遠,異國他鄉中華文化美名揚。中國文字博大精深,其中意味需要細細品。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中國傳統文化觀後感,供大家參考。

中國傳統文化觀後感1

扇面桃花開,桃花內含文化意,華夏文明五千載,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與魂,它會帶我們走的更好?更遠,似春風化雨般,散落人間各處,普通的桃花扇也因幾滴雨點的點綴而變得更加明豔。

扇傳於世,在千載的時光裏,凝聚着中國傳統文化的因素,記憶了傳統文化的變遷,承載了諸多的文化信息。晉《古今注》記載,扇發於殷,以烏羽製成作儀工之美。隨時光的變遷,扇衍生了更多用途,文人墨客,以扇子為載客,在扇面上題詩作畫,贈送親朋好友以寄一份祝福,青年男女在扇面上寫抒情詩送給心上人,託一份喜歡,佛教僧人在扇面上抄寫經文,凝一份信仰。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扇不在大,有品則名。這是扇的共性——傳載文化,溯源開始。‘’扇‘’因與‘’善‘’諧音,而寓意善良,善行。及來時,摺扇由朝鮮傳入神州,便有蘇東坡所提‘’高麗百摺扇,展之廣尺餘‘’的妙語,形容了摺扇開之則用,張合自如的特點。也藉此表達逍遙自在的?人生態度......

有人説:一面千扇,各有各的韻味,‘’蘇州檀香扇的扇魂是忠貞,端正,‘’扇其香存‘’,馨香四溢,好似個性豐富的女漢子;火畫扇的扇魂清純,典雅,淡而不素,如清雅的少女;綾絹扇的扇魂是温柔,温文爾雅,似富有才情的淑女......那麼桃花扇的扇魂呢?

我認為桃花扇的扇魂是忠誠,點血成花,落紅成霖,似豪放灑脱的女將。

同其他扇相比,桃花扇更具有歷史的味道。一是桃花扇而來的作品,清代孔尚任的代表作《桃花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為學者研究戲劇文化,歷史提供資料。二是桃花扇的由來:史料記載,在秦國,有一個頗負盛名的歌妓,一個是風流倜儻的的才子,命運的官扇一搖便搖出了一段愛情,搖出了一身安寧。明代才子侯方成邂逅一歌妓李香君,兩人花前月下相會,墜入愛河,和所有的美好一般,才子也贈扇給佳人作為定情信物,然雷電劈下,袁大成陷害才子,強行將才女許配他人,佳人怎肯順從,含淚投河,選擇和心上人在天堂相會,只在世間留下那包含血淚的扇物,後才子的友人為了紀念兩人忠貞不渝的愛情,在扇面上繪下一樹桃花,藉此一畫為名,桃花扇一名誕生。

扇面桃花開,一朵名忠情

余光中在接受採訪時曾説:‘’男女之間的愛情,國家和國難都讓我感動,‘’忠情是桃花扇所承載的一點,無論是男方還是女方,秦淮結遇到最後的忠貞愛情,秦淮河水靜靜流淌,是大山才子佳人流下的一串晶瑩的淚花。故事已近成為了過去,但桃花扇仍然敍述着佳人才女之間的愛情。借傳統的手工藝來表達歷史和美妙的故事,無疑是根文化的又一載體。

《桃花扇》中記到‘’青樓名花恨偏長,感時憂國欲斷腸‘’,老餘也説:‘’六朝的興亡,南朝的衰亡,在文學的劇本上看起來是特別的親切,但也夾雜着悲哀。‘’我想親切大概就是從古至今所傳承的愛國情,而悲痛大概就是為國犧牲吧。忠於國家是中華民族所傳承的文化意識,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難看出所傳達的忠於國家和民族的關係。所以忠國也是一種文化。一個愛國的人,是一個把國大愛,然後小愛個人的君子,忠於國家是一個人成長的地基。

扇面桃花開,那滿扇的桃花怒放着。愛情,國家,仁愛,忠貞統統都在其中,都化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影子,都成為了傳統文化的根。

中國傳統文化觀後感2

在民俗文化村裏有很多民間傳統的手藝,如:剪紙、泥人、扎花……但我最喜歡的就是糖畫了!

糖畫是用糖來作畫,藝人們把糖稀倒在大理石板上,倒出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動物。

俗話説百聞不如一見,我來到民俗文化村,準備親眼看看製作糖畫的過程。剛剛踏進民俗文化村的大門,就看見一羣孩子圍坐在一張桌旁,我也趕忙跑到那裏去看看。只見一個身穿長袍的伯伯端坐在桌旁,手裏拿着一個盛滿糖稀的勺子,正在作畫呢!

我興奮不已,只見他雙手熟練地倒着,好似胸有成竹,作畫時沒有參照,全憑自己獨特的想象。他的手腕靈活自如,操縱着糖稀有秩序地落在石板上,我在一旁緊緊握着拳頭,也深深地為藝人捏了一把汗,但藝人卻絲毫不緊張,還談笑自如。

糖稀漸漸倒完了,藝人的手也漸漸慢下來了,作畫完畢時,我被震驚了,一個栩栩如生的張飛映入眼簾:他手握一把兵器,兩眼怒視前方,咬緊牙關,蓄勢待發,這個人物好像穿越到現實生活中,讓我更加佩服他了。我思緒萬千,突然聽見孩子們的大叫聲,這才回過神來。只見一個孩子高舉着張飛的糖畫,樂滋滋的,周圍的孩子們也一擁而上,搶着細看這栩栩如生的人物。

糖畫藝人不僅善於塑造人物,小動物們在他們的手中也是活靈活現呢!我忍不住也買了一個糖畫———一隻可愛的小公雞。我發現糖畫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晶瑩剔透,像玉石一般極具穿透力。我忍不住把嘴巴輕輕湊上去,用舌尖小心翼翼地舔了一下,頓時感覺舌尖上的每一個細胞都跳動起來,那麥芽糖的味道久久在嘴裏迴盪。

糖畫給了我快樂,每當想起它,我都會忍不住流下口水,我會一直記住那幸福的味道!

中國傳統文化觀後感3

在當今開放的世界裏,我們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也大力弘揚華夏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只有這樣,世界才會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發展,才能更加地充滿生機和活力。

小時候,每當大年三十晚,村裏便鼓聲四起,霎時間村當街便擠滿了人,有敲鑼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蹺的,有玩“龍”的,村裏好不熱鬧。小孩子穿着棉襖在街上你追我趕,不時地放着炮,老人們聚成一堆兒聊天,年輕小夥兒、俊俏姑娘則在給人們表演節目。

而清明節,人們總會把嫩綠的柳枝插在門上;端午時,奶奶總會給我們系五線繩,煮雞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節呢,我們一家老小坐在院子裏,舉頭望明月,低頭吃月餅,真是人間一大樂事。

可現在呢,“洋節”來襲,西方的情人節代替了我們的七夕節。洋節風靡而傳統節日卻逐漸被人們淡忘,身為一名中國人,你難道不應為此做些什麼嗎?

現在,每當過年時人們總是出去大吃一頓,守在電視機旁看春晚,有許多人在歎氣,説:“怎麼一點年兒都沒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文化習俗正在揮手向我們告別。

清明節人們哪還會在自家門前插一枝嫩柳呢?僅僅去掃掃墓而已。端午節,還有誰會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圓之夜,又有誰會和家人們愜意地坐在院子裏手拿月餅,抬頭賞月呢?

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慢慢被人們所淡忘,傳統佳節在現在的社會裏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擔憂?不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呢?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老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形財富,傳統佳節藴含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子,這些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勞動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只能倡議大家為弘揚傳統文化而貢獻一份微薄之力。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僅屬於這個民族,它更屬於這個世界。我們要盡全力把我們的傳統佳節推廣到世界上,讓世界變得更加炫彩多姿。

中國傳統文化觀後感4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國有很多傳統的文化,比如貼春聯、剪窗花、包餃子,等等,其中家家户户都會做的,就數包餃子啦。

包餃子,看似簡單,但沒有親身體驗過包餃子的全步驟,是不知道有多難。星期天,我和一個同學來包餃子。我們先從菜市場買好豬肉、芹菜、餃子皮、麪粉,等等,買好了材料就開始包餃子了。包餃子首先要剁餡兒,剁餡兒,需要把洗好的芹菜和豬肉放到一起,但可不是那麼簡單的,放多線兒可有講究啦,要先鋪一層芹菜在菜板上面,在把豬肉放到芹菜上面,然後用菜刀翻着剁。菜刀在菜板上有節奏地剁着,豬肉和芹菜的顏色漸漸融為一體,餡兒就算剁好了。

接下來就要到包餃子的環節了。餃子皮一拿,水一沾,放點餡,就開始捏餃子。捏餃子可是個手藝活兒,但這個可難不倒身為江南人的我。手指在餃子皮上飛快的滑動着,很快就捏出了六個褶皺。霎那間,餐桌上龍飛鳳舞,東一道水,西一攤粉,餐桌就成了我們的“戰場”。

當滿桌都是做好的餃子時,就是下鍋的好時候啦。鍋裏面先盛點水,等水燒開的時候,把餃子輕輕地放到鍋中,再加一碗涼水,這煮餃子的第一步就算好了。媽媽告訴我在煮餃子的時候,要用鍋鏟往鍋底鏟,防止餃子黏在鍋底。隨着鍋鏟在鍋底輕輕地滑動,周圍的水被推開,餃子沉浮不定,鍋裏的沸水冒出有規律的氣泡聲,廚房頓時霧氣繚繞。就這樣,我們的第二“戰”就打完了。

看着滿桌煮好的餃子,我和同學的心裏有一種自豪的成就感。

中國傳統文化觀後感5

中國傳統文化我傳承——茶文化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飲茶,據説始於神農時代,有4700多年的歷史了。茶被古人當做飲品,每年清明節新茶初上時,古人還要鬥茶,或十幾人,或五六人,名流雅士、街坊鄰居爭相圍觀,就像如今看一場球賽一樣熱鬧。

古人愛喝茶,茶的品種也很多,有普洱茶、紅茶、綠茶、白茶、烏龍茶……當然,最為我們所熟知的是西湖龍井茶,是中國傳統名茶,迄今已有一千二百餘年曆史。龍井茶色澤翠綠,香氣濃郁,甘醇爽口,可算是“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杭州有許多茶樓,大家可以隨處品到各色茶,還可以欣賞到典雅的茶藝表演。

作為杭州人,我也初學了龍井茶的茶藝。龍井茶的沖泡一般使用透明的玻璃杯,先用熱水衝燙茶杯,講究的是一塵不染,至清至潔。再往杯中放入上好的龍井茶,倒入少許80度左右的熱水,講究的是潤茶。最後是採用鳳凰三點頭的手法沖泡茶葉,一方面是利用手腕的力量,使水壺有節奏地三起三落,經過三次高低沖瀉,使杯中茶葉上下翻滾,茶的濃度均勻;另一方面這個三點頭還如同行鞠躬禮,藴含着對賓客的敬意。一杯好茶沖泡完成的同時,還學到了謙恭的道理。

除了龍井茶的茶藝,我還欣賞過用長嘴銅壺背身沖泡茶葉的茶藝表演等等,更激發了我學不同茶葉沖泡方法的興趣。中國的茶文化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我們一定要將它好好地傳承。

標籤: 觀後感 新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e171n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