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觀後感100-200字(精選多篇)

觀後感100-200字(精選多篇)

第一篇:英語讀後感100-200

觀後感100-200字(精選多篇)

1.《老人與海》

我讀了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説《老人與海》,十分佩服小説中老漁夫的意志,他讓我懂得了一個人一定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獲得成功。 小説描寫的是一個年近六旬的老漁夫,在一次單身出海打魚時,釣到了一條大魚,卻拉不上來。老漁夫同魚周旋了幾天後,才發現這是一條超過自己漁船數倍的大馬林魚,雖然明知很難取勝,但仍不放棄。後來又因大馬林魚傷口上的魚腥味引來了幾羣鯊魚搶食,但老人仍不願就這樣放棄,最終突出重圍,將大魚帶回了漁港,讓其他漁夫佩服不已。

i read a famous american writer ernest hemingway's novel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very admire kept the will of the novel, he let me know how a man must have perseverance, can succeed. the man is a novel depicts a near the old fisherman, in a single out to sea fishing, caught a big fish, but pull not up. the old fisherman al with fish after a few days, found that this is a more than his several times as big marlin fishing boats, although

knowing is hard to win, but still don't give up. later and because the big marlin wound fish smell drew a few group of sharks rob food, but the old man still would not so give up, eventually beckoning, the big fish back to the fishing port, let the other fishermen to admire.

童年

這本書是作者真實生活的寫照,高爾基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再現了黑暗統治下的孩子從覺醒到長大的苦難歷程。阿廖沙是一個悲慘、可憐的小孩,他的童年是在外祖父家度過的,他的生活可不像我們現在這樣幸福,充滿陽光和愛。他的外祖父性情暴躁,貪婪、自私;兩個舅舅也很自私、粗暴,這些都在年幼的阿 廖沙的心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這本書讓我瞭解到了當時沙皇統治時期的困苦生活,讓我知道了現在的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熱愛生活,努力學習,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把這個世界建設得更加美好。this book is the real portraiture of life, golgi according to own experience, emersion the children of dark rule from awakening to the suffering of the course grew up. allyson is a tragic, poor child, his childhood was spent in my grandfather home, his life is not like we do now happiness, full of light and love. his grandfather cranky and greed, selfish; two uncle is very selfish, rough, these are young allyson heart left a deep imprint. this book let i learned the czar was during the reign of the poor life, let me know the better life now the hard-won. we should cherish the happiness of life, love of life, study hard, with their own ability and wisdom to the world ?

英語讀後感200字:基督山伯爵

loves also thoroughly, hates thoroughly also. repays a debt of gratitude also

thoroughly, the revenge is also thorough. this is reads " christ mountain revenge in me records " after the biggest a has the proverb is called the " gentleman

revenges, ten year not late ", revenges also is needs to conserve strength, certainly is not

may act rashly by reason of for a while the state of mind. but christ mountain count, then was most concrete the motion explains this proverb with r experiences 14 years in prison, his life essential meaning was pursues ever the family member, ever

benefactor and ever personal enemy. after confirmed had to seek person, he certainly did not have like us such which saw in the chivalric fiction novel, held the fist in the other hand cloud " to the benefactor goes through fire or water, again did not hesitate ", assassinated to the personal enemy one sword. he chose his own ever had the graciousness to own ship owner one, he used up it energy, silently supported, by the various way, actually always did not let them know actually own was for repay a debt of he repays a debt of gratitude moving, then his revenge is so the incisiveness, also has several after us calls unavoidably to have the dessert is startled.

reading "a tale of two cities"

"a tale of two cities" is one of dickens's most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novel profoundly exposed the society contradiction before the french revolution,intensely attacks the aristocratic social class is dissolute and cruel,and sincerely sympathizes with the depressed classes.

the novel has portrayed many different people. doctor manette , lucie ,charles ,lorry ,sydney and miss pross . i like lorry best,as he is honest and brave.

as an outstanding writer,in dickens's work,the language skill is style "a tale of two cities" is solemnity and melancholy,fills indignantion,but lacks the humor of the early

第二篇:《變形記》觀後感600字

《變形記》觀後感

這是一個關於改變孩子惡習的綜藝節目。看後真的感覺不錯,現在的社會,每個家庭基本都是一個孩子,因此在家裏孩子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爸爸媽媽疼,爺爺奶奶愛,外公外婆寵。因此很容易讓小孩養成一些不良習慣。

在我看的這一期節目中,就是這樣一個嬌生慣養的小孩,在家裏就是個小皇帝,爸爸雖然很嚴厲,在孩子小的時候可以打,但是孩子進入國中了,而且體型比父親還高大,爸爸也不能再打,母親有時候都怕他。在家裏就是個小霸王,不管是爺爺奶奶還是爸爸媽媽都敢罵,父母已經認識到孩子的不良習慣,但是就是不知道怎麼改變,因此就讓孩子參加了這個節目,讓別人幫他管教孩子。在劇中,當把孩子送走的時候,父母都是滿眼淚花,哪個父母願意自己的孩子受苦,哪個父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遠離自己?但是劇中這個孩子卻一副很不在乎的樣子,還覺得父母的哭泣給自己丟臉。

在偏遠山區的一星期變形中,真的發生了一些讓這個滿身惡習的孩子改變的事情,我不知道這是編劇編造的還是是真實的,但不管是哪種情況,最終這個孩子確實變好了,懂得珍惜父母的愛,懂得回報父母的愛。這就是“教育”。

教育難到真的只是要傳授孩子們知識嗎?“教”是傳授知識傳授道理,“育”卻是育人,現在大多數老師都做到了“教”,但是卻做不到“育”。

我們可以想想在劇中的這個小孩,他平時在班裏的表現,他是誰都不在乎,誰都敢頂撞,課想上就上,不想上就出去玩,當堂和老師頂撞,把好幾個女老師都頂撞哭了。你説這樣的小孩我們教他知識,他能聽進去嗎?他會有什麼收穫嗎?我們平常都説要“因材施教”但是對於這樣的孩子,大部分老師卻是棄之不顧,讓其自生自滅。

我們的教育真的要改變,這本該是一個學校做的事情,卻變成了一個綜藝節目,我不知道播這樣的節目是為了宣揚什麼?宣揚社會的功德還是宣揚教育的無能。

第三篇:《變形記》觀後感500字

《變形記》觀後感500字

暑假裏,我看了《變形記》裏面的每個人物都讓我記憶深刻,同時,也給了我許多的啟發,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主人公——趙迪。

趙迪,他是一個富家子弟,脾氣很不好,就像定時炸彈一樣,隨時可能爆炸。而另一邊,則是一個在大山中成長的淳樸男孩和志軍。在這次的互換中,他們的變化都很大,趙迪,從一開始不願意上課、打老師、罵同學、打導演,到後來的自己用雙手掙錢給阿姨、爺爺買布鞋,這期間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這都源於阿姨的愛將他感化,從他一次次的落淚中,可以感受到他內心的變化。這是淳樸熱情的大山裏的人,讓他一直只用硬刺來武裝自己的少年,變得富有愛心。另一邊,城市裏體貼的人讓和志軍一點點的敞開心扉,説出自己家裏的祕密,同時,他也變得越來越開朗,不在是原來那個內向的男孩。同時他也用自己雙手賺錢,給家裏人做一頓豐盛的晚餐,又給妹妹買了一個玩具米奇,但他卻從來沒有見過這個只有四根手指的老鼠。在互換的最後一天裏,趙迪為大山裏的孩子買了一個生日蛋糕,讓山裏的孩子過了一次生日。山裏的孩子第一次知道蛋糕是什麼樣子,是什麼味道。快要分離時還主動幫和家找和志軍的爸爸,費了很大勁,終於找到了和爸爸的電話,可是很遺憾手機關機了。趙迪也看見自己的父母,他們一家人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7天的變形,讓城市少年和山裏少年都有了變化,相信他們會越來越懂得珍惜。

逆風飛翔,青春綻放,珍惜自己擁有的,生活才會更美好。

第四篇:焦裕祿觀後感400字

焦裕祿觀後感

2014年3月29日,組織上安排我們觀看了電影《焦裕祿》,劇中焦書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心幫助勞苦大眾的形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焦裕祿這部電影給我上了一堂如何為人處世,如何開展工作的課程。

焦書記親民、愛民、為民,心中裝滿了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精神值得我學習;焦書記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鬥精神值得我學習;焦書記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情操值得我學習。

在那個條件艱苦的年代,生產落後,物質貧乏,焦書記來到條件十分艱苦的蘭考,他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義無反顧的迎難而上,帶領蘭考人民走上改善環境脱貧致富的道路。他把全部的心血都放在蘭考人民身上,無私幫助貧困羣眾,廣泛聽取人民的意見和建議,在蘭考這個氣候惡劣、條件艱苦的地方創造性的開展各項工作。在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條件比過去好了很多,我們更要倍加珍惜這全體人民不懈奮鬥的成果,繼續保持焦書記戰勝任何困難的決心,腳踏實地,努力工作,將焦裕祿精神代代相傳。

第五篇:吳仁寶觀後感2000字

篇一:吳仁寶觀後感2000字

看了這個視頻,感覺很震撼,吳書記已經八十多歲了,他的思維還像一個年富力強的中年人,頭髮烏黑、談話風趣幽默儼然不是一個八十多歲老人家的樣子。是什麼讓這位老人幹勁十足雄心依舊?

回顧華西的歷史,你真的不敢相信華西能變成現在這個樣子,50年前,集體資產1764元,欠債1.5萬元,一台30馬力的柴油機,就是1961年華西大隊成立時的全部家底。而現在全村的總產值接近500億元,與銀川市不相上下。而且更令人稱奇的是,全村的人都是百萬富翁,這何止是個奇蹟簡直就是個奇蹟,窮鄉僻壤的華西一夜之間變成了現代化的“城市”,我們驚歎華西的富足,更好奇它的締造者,他們是怎麼成功的連他們自己都會驚訝,華西的今天少不了華西人的艱苦奮鬥,更少不了吳仁寶書記的領導,華西人都説,他就是領路人,誰也沒想過,沒有老書記華西會什麼樣。”不僅華西是個神話,吳書記更是牛,一口的方言,國家總書記江澤民給他當翻譯,1973年第一次當選全國黨代會代表,原來沒有他,周總理親自點的名,要求給江蘇增加一個名額,就點名吳仁寶。這恐怕全中國的村官除了他就沒有了吧。到底是什麼讓他如此受人尊敬、令人稱奇?

第一、他有信仰。他是一名共產黨,他有一個共產黨人的信仰,那就是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信條,用他的話作通俗的解釋就是,“有福民享,有難官當”。正是這樣一種信仰激勵他帶領村民們艱苦奮鬥,村民們説,“最苦最累的活都是老書記帶頭”當時,全村845畝土地被分隔成1300多塊不規則的小田,667口人分散居住在12個小自然村落,泥路彎彎,40多條小河溝錯亂交織,農業生產的劣勢可見一斑。年僅30多歲的吳仁寶帶領村民制定了一個華西村15年規劃,平整土地、開挖溝渠,就是他們的不辭辛勞才造就了華西,但是這位華西的英雄卻非常低調,一身的衣服和他的身價不服,吃的也不是山珍海味,住的和別的村民比起來很是寒酸,一張老式的木牀,被褥都已陳舊,外間兩個單人沙發看起來像是上世紀80年代的樣式,扶手上的皮革已經被磨破,茶几上擺放着一部撥號電話機,裸露在外的牆皮幾近脱落。吳仁寶住的房子建於上世紀70年代,是現今華西村僅有的幾棟年代久遠的“第三代別墅”,反觀現在墮落的幹部,好多都是共產黨,看看他們都在幹啥,住豪宅、開名車、包養情婦,欺壓羣眾,他們把信仰丟什麼地方去了?同樣是共產黨,甚至還受過比他高的教育,怎麼差別就那麼大呢?我們在大學裏很多都入了黨,我覺得我們應該時時刻刻謹記我們的信仰,千萬不能腐化墮落,喪失了一個共產黨人的人格,特別是我們免費師範生,以後很多要從事教育事業,更應該有信仰,紮紮實實的紮根教育,教好我們的學生,實現我們的價值。

第二、他經常思考,不拘一格,開拓創新。20世紀70年代正是割資本主義尾巴的時候,那時候開工廠可是走資本主義,吳書記説,但是為什麼我們要冒險搞工業?因為種田實在掙不到錢。當時全村人拼死拼活,農業總產值24萬元,而只用20個人辦的小五金廠,三年後就達到了24萬元的產值。” 所以就出現了“田裏紅旗飄飄、喇叭聲聲,檢查的同志走了,村民們轉身也進了工廠。”當時敢這樣乾的就吳書記了吧,當時國家方針出了問題,吳書記在那種壓力下還能保持清醒的頭腦真不容易,其實,我個人覺得什麼是社會主義?標準真的不太確定,公有制是社會主義吧?那大家怎麼都還餓肚子呢。私有化後市場經濟搞了那麼多年,擺脱了餓肚子的困擾,但是貧富差距那麼大,我們還是不開心,為什麼呢?吳書記給出瞭解釋,“人民幸福就是社會主義”,就像温總理説的那樣我們不僅要吃穿不愁,更要活得有尊嚴,他們的觀點極度相似。還有一個表現吳書記處事靈活的例子,他總是説,“我只是個村官,我們上面的領導最多,誰都能管。”報告會上,吳仁寶笑眯眯地講道,“每個領導的要求不一樣,明着頂領導不高興,只有暗頂,如果領導説的不符合華西實際,就回答謝謝關心,領導一高興就不會盯住不放了。”聽眾發出了會意的笑聲。對吳仁寶來説,應對上級領導檢查是他為華西築起的一道安全屏障。當年,為了保密,小五金建在最不起眼的河邊角落裏,前面是正大光明的鐵匠鋪,三面被樹木環繞,遇到領導視察,大門一關,打鐵的打鐵,下地的下地,領導一走,工人立刻回廠加班幹活。最為極端的例子,吳仁彪的回憶是,上世紀60年代,管水利的幹部要求溝渠裏什麼都不能種,管農業的幹部要求溝渠裏種糧食,管副業的幹部要求全面發展經濟作物,吳仁寶的對策是--把一條溝分三分,1/3不種,1/3種糧食,1/3種水葫蘆,分別應對不同的領導視察。還有華西村的建築都滲透着吳仁寶的政治智慧。他親自設計了華西金塔,四四方方的主題建築像西式樓房,每隔兩層探出來的飛檐與塔頂的閣樓又透着中式元素。華西村農民公園裏,傳統江南建築中密佈着各種壁畫和雕塑,展現的都是中國傳統故事;而在世界公園裏,美國的白宮、法國的凱旋門、悉尼歌劇院又惟妙惟肖,應有盡有。“有的領導説我們太土,有的領導説我們太洋,乾脆來個不土不洋,後來李瑞環來,評價為亦土亦洋,算是給我們平了反。”吳書記高興的説。現在很流行的説法是大學生去當村官,我覺得吳書記這種做法很合理很有智慧,我們大學生應該學習,領導不一定都是對的,我們應該實事求是,採用高明的手段來達成正確的目的。

第三、他有羣眾基礎。人民羣眾是歷史的締造者,只有走羣眾路線,為羣眾着想才可能得到羣眾的認可,羣眾才會聽你的。只有以心換心才能做好工作,吳書記説,“我聽了老百姓的話,老百姓肯定會聽我的話。”無錫市的村支書們在華西村辦過一個禮拜的培訓班,其間,有支部書記好奇地問吳仁寶:“你們的老百姓這麼聽話,我那裏的老百姓怎麼不聽話?”羣眾不聽話,是眼下很多幹部的共同感受。幹部做了錯事不聽話,情有可原,有時做的是對羣眾有益的事,羣眾也不聽話,於是他們得出結論:中國老百姓素質太低。可是吳仁寶的回答是:“我是不怕羣眾不聽話,就怕自己不聽羣眾的話。我聽了老百姓的話,老百姓肯定會聽我的話”。我們作為老師,要想得到學生的尊重,不僅要很高的學識和德行,最重要的是要關心學生,要用心關心他們,才能換來學生們真心的回報。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對於基層幹部更是要聽取羣眾建議,依靠羣眾,相信羣眾才會深得人心,才能夠有所作為。

未來的路很長,我們應該謙虛謹慎,多學習多思考,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貢獻,華西村的經驗是可以學習和複製的,我們國家需要更多吳仁寶這樣的人才,希望很多年以後更多的華西村出現在神州大地上。

篇二:電影《吳仁寶》觀後感2000字

看了電影《吳仁寶》,很受教育、很受啟發。影片以華西村老書記吳仁寶名字命名,帶着我們走進華西村,走近吳仁寶。影片生動再現了華西村老書記吳仁寶帶領華西人艱苦創業的不凡歷程。正因為有了好的帶頭人吳仁寶老書記,華西從一窮二白的小華西,發展到今天成為“天下第一村”。如果説華西村是共同富裕的典範,那麼吳仁寶就是優秀共產黨員的代表。主人公全心全意為百姓謀利益的愛民情懷,深深打動了我。

吳仁寶,一箇中國農村的風雲人物,在他擔任華西村黨支部書記40多年的生涯中,以一個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和為民造福的崇高理想,傾其畢生的智慧和心血,率領華西人民戰天鬥地,開拓創新,使華西村從貧窮落後走向率先發展、科學發生、協調發展、共同富裕的天下第一村,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的一面旗幟。

影片雖不催人淚下,也無感人至泣的情節,但給人的信心和力量卻是無限的。一位農村基層黨支部書記,帶領一幫普普通通的基層黨員,卻幹出了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每一個場面、每一次舉措、每一句話語,無不閃耀着一名共產黨員的光芒!彰顯着一名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

要説華西村的成功祕訣,如果要寫成書恐怕要超幾百萬字,如果要拍成電視劇,恐怕要拍好幾十集,就是上百集也不為多。(本站)但,在吳仁寶眼裏,面對記者的採訪,他卻僅僅用了簡簡單單的八個字:實事求是、吃苦耐勞。

現在,有的黨員幹部,特別是有的領導幹部,為了個人或小團體的利益,不顧羣眾的反映和當地的實際,不惜利用手中的權力,動不動就建形象工程、業績工程,這裏搞彙報、那裏談經驗,目的就一個要名要利。而吳仁寶要來了什麼?他要來的是老百姓的共同富裕,他要來的是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農村。 作為一名黨員,一個支部書記,我們真的該好好地向吳書記學習。

1、學習他率先發展、科學發展的氣魄。華西村的工業發展,是從“捐糧食、買磨盤、背石塊、蓋磨坊”起步的。60年代的吳仁寶,他想的是如何節約生產力,搞農副業生產、搞多種經營。70年代,他(請關注)想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剩餘勞動力,建起小五金加工廠。80年代,他想建學校、蓋醫院,讓全村的老百姓不再跑到100多裏外去看病??。沒有這種超前的思維,沒有這種共產黨員模範帶頭的動力,沒有這種想幹事的氣魄,是不可能達到今天的生產銷售總額要過500億元目標的。難怪鄰居紅旗村的王書記説:“也不知道他腦子裏哪來的那麼多點了,今天要幹這個事,明天要弄那個事,弄得我們跟着屁股後你追我趕的,拼了命都趕不上”。

2、學習他致富百姓、着眼未來的胸懷。當初的華西村,總共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地,卻被土堆和小河溝隔成了一千三百多塊。用老百姓的話説就是:“高田塘高田塘,半月不雨苗發黃,低田塘低田塘,一場大雨白茫茫”。可就在這種情況下,他愣是想用15年的時間,開闢出800多畝的田地來。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幹的,因為在他的心中始終有那麼一個信念:總有那麼一天,我們家家米缸都是滿滿的,人人兜裏都是鼓鼓的。他常説:“當幹部的就得想得吃不下睡不着,老百姓才有盼頭”、“只要我們大家團結一心,我看再大的困難也難不住我們”。正是有了他這種致富百姓的想法和着眼未來的胸懷,全村的社員同志們都揮手高呼:“你們共產黨員在前面走,我們在後面一步都不落下”。

3、學習吳仁寶,還應該學習他運籌帷幄、創新發展的膽略;學習他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風範;學習他嚴以律己,廉潔奉公的情操;學習他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國富了才是富的崇高境界?? 報告會上,已是85歲高齡的吳仁寶,有這樣一句語錄:“家有黃金萬兩,一日不過三餐,豪華房子獨佔鰲頭,一人也只佔一個牀位”。同時,也給了自己一個評價:罵我不生氣,誇講不足喜,挫折不泄氣,因為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所以我要為黨為國爭一口氣。

這就是吳仁寶,一個農村基層黨支部書記,一個永遠值得每一名黨員幹部學習的榜樣! 這部電影,沒有曲折離奇的故事,沒有恢宏磅礴的氣勢,但電影《吳仁寶》卻像磁鐵一樣,從一開頭起就緊緊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內心深處的強烈共鳴。是什麼會使我如此感動呢?這就是從這部電影中所體現出來的不屈不撓、自強不息、虛懷若谷、敢為人先的精神,這種精神是對新時期江蘇精神的生動詮釋,是江蘇大地上千千萬萬種精神中的強音,是我們昂首闊步邁向新徵程上的無價之寶。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要改變貧窮落後的命運只能靠我們自己。”電影《吳仁寶》從一開頭起,就把人們帶入了一種改天換地的創業氛圍之中。不屈不撓的創業精神,是以吳仁寶為代表的華西人的最顯著特徵,也是影片所着力刻化的內在精華。華西發展之路是一條充滿艱辛探索的創業之路。在這條創業之路上,華西人不僅表示出吃苦耐勞、勇於犧牲的頑強意志,還體現出敢想敢幹、敢為人先的智慧和勇氣,更顯示出團結一心、羣策羣力的集體力量,而這一切都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彰顯。

“創業不易,創新更難”。電影《吳仁寶》告訴我們,要改變命運,只靠一味的埋頭苦幹還不行,還必須要“幹好眼前的,多想長遠的”,只要有利於發展,碰到機遇就要搶,即使冒點風險也要上。吳仁寶從搶買磨盤、頂着壓力開辦五金加工廠、再到創辦華西的一個個現代化企業,無不體現着這位華西當家人的精明與膽識。正是靠着這種敢冒風險、敢於擔當的品格和智慧,才使得華西人在創業之路上一步領先、步步領先,描繪出“風景這邊獨好的”的社會主義新家園的壯麗景象。創新為華西村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創新已成為邁向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徵程上的新一代江蘇人的共同精神追求。

“有福民享,有難我當”電影《吳仁寶》最動情之處,在於吳仁寶那種始終不渝的、忘我的愛民情懷。為了華西村的需要,吳仁寶可以置家中4個熬熬待哺的孩子於不顧,而捐出米缸中僅剩的大米。為了安撫一位失去孩子的村民,吳仁寶毅然將自已最疼愛的兒子送到這位村民的家中??華西村富了,老書記始終堅持不拿村裏最高的工資,不住村裏最好的房子,他始終身體力行地教育身邊的人們“吃水不忘挖井人,富了不忘共產黨。華西富了,要積極帶動周邊的村落髮展。華西富了,要讓大家知道華西是怎麼富的,要讓更多的人分享到華西致富後的快樂,要讓天下都知道,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在中國的大地上創造出無數的人間奇蹟。

電影《吳仁寶》告訴了我們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更多。電影《吳仁寶》給我們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寶貴精神財富。

標籤: 觀後感 多篇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ew83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