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蒙娜麗莎的微笑》觀後感

《蒙娜麗莎的微笑》觀後感

第1篇:《蒙娜麗莎的微笑》觀後感

《蒙娜麗莎的微笑》觀後感

《蒙娜麗莎的微笑》觀後感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蒙娜麗莎的微笑》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真正的教師權威不是讓你畏懼,而是讓你羞愧。今天有幸聆聽了陳大偉教授的講座,便是這個感受。也因為陳教授知曉了《蒙娜麗莎的微笑》這部電影。

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許多人從中看到了女權、獨立主義精神和性別歧視,但從教師這個角度,我看到了凱瑟琳·沃森從面對學生們課堂上公然離席時強顏歡笑的新教師,成為了學生追車送別,欣然微笑的好教師。

她是如何征服“沒有男子的常青藤“中那羣高傲的學生的呢?我想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是學識,超越書本的知識。農夫山泉是大自然的搬運工,教師卻不是教材的輸送員。

學高為師,你沒有廣博的知識、豐富的語言,無法給學生以知識世界的洗禮,那麼學生在課堂上聽講,要麼是出於禮貌,要麼是對學校規則的畏懼。

而凱瑟琳·沃森作為一名藝術史老師,便以豐富的藝術史知識和風趣熱情的授課風格,贏得了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

“他”便是學生們心心念唸的丈夫

二是個人魅力。這就不得不提及這部電影的創作背景。當時女子所讀的大學,更像是“女子精修學校”,她們學習只為了一個目的:嫁給一個人,成為XX太太。

而凱瑟琳·沃森嚮往自由,追求愛情和幸福。言傳身教,傳遞給學生一個觀念——實現自我價值和擁有婚姻同等重要。她鼓勵學生髮掘自己的興趣,大膽去實踐自己的想法,成為最好的自己。

我想,教師不僅是學生的啟蒙者,有時也是時代的啟蒙者,這便是被稱為“蒙娜麗莎”的緣由。

成為一名教師,這僅僅是八八的起點。最近七七也面臨着新的起點,有些許的不安。我想説:“不念過去,不畏將來。”Keep going!Fighting!

第2篇:《蒙娜麗莎的微笑》觀後感

這是一個互助平台,為您提供大量《蒙娜麗莎的微笑》觀後感範文,送一篇給你。

《蒙娜麗莎的微笑》觀後感

《蒙娜麗莎的微笑》2003年在美國出品並在北美亞洲相繼上映,很快引起了媒體和公眾的廣泛關注。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一流演員的非凡演技,衞斯理四季美人的校園風景,20世紀50年代經典的布魯斯唱腔的音樂和舞蹈所流露出的恬淡柔美的濃濃懷舊情思,以及影片呈現的衞斯理這所百年學府的尊貴與典雅的古典氣質與懷舊氣息。站在教育研究者的角度欣賞,我認為影片的真正魅力在於其感人肺腑的故事本身。它是一個人物鮮活、情景生動、扣人心絃的教育故事。它觸動了我靈魂深處的教育情感,釋放了我內心藴積的教育情緒,激活了我沉睡多年的教育思緒,讓我生髮無限的遐思與幻想。我利用課餘閒暇安靜之時整理出我對它的教育理解。

影片刻畫最多的是凱瑟琳老師,沒有凱瑟琳老師那蒙娜麗莎般的微笑,就沒有這羣女孩蒙娜麗莎般的微笑。凱瑟琳沃森所代表的是有些前衞和另類的改革者的教師形象。所謂前衞是説凱瑟琳沃森是一位不依賴男人的女性。凱瑟琳並不是貶低家庭婦女,而更多的是認為,作為有知識的女性,不應該只想着結婚,要勇於追求夢想,活出自己的人生。所謂另類是説她勇於公開在課堂上講授課程大綱以外的非正統的藝術家和藝術作品,能夠基於獨特的理解質疑藝術和美的既定標準,用於背離乃至顛覆男權至上的主流價值觀,並且擁有在反抗社會正統價值觀和強大主流力量的過程中不屈不撓永不妥協的優秀品質。凱瑟琳課程改革的成功,來自她執着的專業追求,她對女子教育的她有一種大無畏的精神堅定的信念執着的追求核對女性未來獨到見解。凱瑟琳的教育實踐體現的是我是自由女性的代表的教育內涵。她不是把自己的教育理解強加給學生而是以藝術史教師特有的教育詩性智慧融入女生們的生活世界,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自我抉擇。凱瑟琳不僅是那個時代衞斯理需要的教師,而且是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的教師。

電影中開學典禮儀式的鏡頭:當學生會主席瓊向冷模以對的校長大喊“我代表所有女性,通過努力學習喚醒我的心智,並奉獻畢生於知識”的時候,頭戴彩色邊呢帽的各班級同學,擁擠在禮拜堂的門口。單看這個儀式,就是讓所有的學習者知道,知識的尋求靠的是自身對知識的渴望與需要,靠自己打開學習的大門,不斷追逐自己想要的。“通過努力學習喚醒我的心智,並奉獻畢生於知識”呈現給我的是大學的內涵——刻苦求知、健全心智的聖殿。對於學生個人來説,大學的目的在於使他在以後的生活中擺脱對學校的需要,大學的任務是在於幫助他成為能夠進行自我教育。曾有位哲人説了這樣的話“上天給我們有限的物質,但給我們無限的精神”,是精神帶領人們上升到環視全球的高度。教育應該讓學生經過不斷求知武裝起最先進的思想和環顧世界的眼光。因為,先進的思想才能促成、推動先進的行動。教育首要的目的,應該是為國家培養合格的國家公民,為世界培養合格的世界公民。但是建學校、辦教育的目的不止於此。

當學生們正在觀賞一部傑克遜.波洛克的作品時,凱瑟琳告訴她們該做就是思考。這一情節啟示我:教育不是用書本知識把學生的腦袋塞得滿滿的,而是教育要“留白”,應當給學生足夠的多元化思維空間,教師自己應當有獨特的風格及內涵,讓學生們有自由獨立思考的能力。在評判一件事物之前,先全面瞭解它。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有自己的思想。拋棄僵化的標準,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有自己的想法,並且能夠找到支持自己想法的理由,從而不害怕自己和別人不同,為了一個獨特的自己而驕傲。如同影片台詞所説,“沒有錯的答案,也

沒有教科書告訴你該怎麼想”。也如同蔡元培先生所提出的“兼容幷包”。在學生接觸足夠多來自各方面的信息和材料並經過老師引導以及自己充分的比較和分析,樹立獨立鮮明的個人觀點就不再那麼困難。

在另一堂精彩的藝術課中,凱瑟琳老師給學生們分享梵高著名的繪畫作品《向日葵》。她評價説:“他(梵高)畫出感受,而非眼睛所見。人們不能理解。對他們而言,它幼稚又粗糙。”充滿理想與熱情的凱瑟琳老師向學生們所表達的一個重要道理,就是《向日葵》有各種不同的畫法,沒有約定俗成的正確標準化的答案,每個人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欣賞去創造。她並非一味地否定女性要成為賢妻良母,而是希望她們能夠有其他的追求,能夠不浪費自己的聰明才智,能夠好好地思考:什麼是女性的自由?什麼是女性的價值?什麼是女性的夢想?她希望這些女孩子對藝術和人生能有新的認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權,你能選擇順從家庭和社會強加於你們的意志,你也能選擇走自己的路。每個人的生活亦如此,要自我決定,自我選擇。

影片的可貴這處就是結尾並沒有為女性應該成為什麼樣的社會角色提供一個標準化的答案。所謂“婦女解放”,,目的並非讓女性也去從事與男性一樣的工作,承擔和他們一樣的社會責任。瓊選擇了家庭而放棄了耶魯大學升學的機會,貌似是對傳統價值觀的妥協,實則是她獨立人格的體現。影片告訴我們,婦女解放首先是女性個性的解放,女子教育則是致力於培養她們獨立的思考力自我人生價值以及選擇人生道路的決斷力。無論相夫教子抑或升學就業成為職業女性,還是兼而有之,都要通過 理性的思考。跟隨自己的心走,只要是自己的思考,自己的選擇,符合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是正確的。

《蒙娜麗莎的微笑》是一部很值得觀看具有教育意義勵志片。我希望今後教育領域出現更多的像凱瑟琳那樣敢於超越、大膽創新、追尋真實自己的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jgy9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