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國中生蘇菲的世界觀後感

國中生蘇菲的世界觀後感

國中生蘇菲的世界觀後感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初學級哲學書籍,本書以小説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十四歲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這個少女也在一些神祕信件的帶領下開始在哲學這個世界中徜徉着,思索着。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蘇菲的世界》觀後感,請您閲讀。

《蘇菲的世界》觀後感1

既然用了三個小時看完這部影片。也來談談自己的看法吧吧。

《蘇菲的世界》小説看了一半,找來電影看。很顯然,三個小時的電影在故事情節上下了較大功夫,於是情況就變成了眾哲學家們依次露臉過了一遍,並且一人帶着一句膾炙人口的名人名言。撇開哲學史不談,僅談我對蘇菲這一人物的看法。

蘇菲是誰。

故事分為上下兩部。一直到第二部我才恍然大悟,蘇菲是上校筆下的虛擬人物。蘇菲的意思是智慧,永恆的,不可泯滅的。而蘇菲作為這樣一個人物,又是不為真實世界所感知的。而我的理解是,蘇菲是意識,意識擁有着絕對的自由,甚至足以構建起強大的,無堅不摧的世界。就像柏拉圖學園,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依然存在並且延續着。只要我們願意,我們也可以是其中一員。

其次,蘇菲作為一個小説人物,存在於上校的存在,她的命運是被編排好的,她最後掙脱上校的意志,跳出了故事的結局而得以永恆。

那麼反觀自己,又何嘗不是蘇菲呢?有些時候,我是否又是父母、朋友、老師的“小説”中的人物呢?我是誰?父母的孩子,老師的學生,朋友的朋友……卻常常忘了作為個體而存在的自身。於是就這樣小心翼翼地成為別人眼中優秀的人,卻忘了原先想要做的自己。如此,我們一不小心就活在了別人的小説中,或者説在他人的標準中。就像父母為我安排的一定是最少受傷害的模式。蔣勛在《孤獨六講》中説:“在我們的文化中,以‘愛’、‘關心’或是‘孝’之名,其所做的任何決定都是對的,不允許相對的討論、懷疑——而沒有懷疑就無法萌生孤獨感,因為孤獨感就是生命對生命本身採取懷疑的態度。”他所説的孤獨感,即是從人羣裏跳脱出來,做自己——當然,這樣的人就是孤獨的。

那個叫蘇菲的女孩,其實也就是我們自身。

《蘇菲的世界》觀後感2

《蘇菲的世界》以小説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由前蘇格拉底時代到薩特,以及亞里士多德、笛卡兒、黑格爾等人的思想都通過作者生動的筆觸躍然紙上,並配以當時的歷史背景加以解釋,引人入勝。

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收到了神祕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裏來?”從這一天開始,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在一位神祕導師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她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後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

《蘇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也是夢的世界。它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

這顯然是一部哲學的入門級作品,雖然女主角只是個15歲的小姑娘,但我相信這本書不論對哪個年齡段的人來説都受益頗豐。故事中的故事,思想中的思想,世界中的世界——這個經過喬斯坦·賈德巧妙編排的主線把歷史上重要哲學家及重要時期裏那些相對晦澀難懂的思想變得生動有趣起來,足見其造詣之深厚。

縱觀人類的哲學史,感覺就如同印歐文化中強調的輪迴一樣,從研究自然到個人,又從研究個人到精神,然後又開始重新研究自然,接着又迴歸自我的探尋······雖然反反覆覆,但每次都能帶來新的觀念和新的進步,引導着人類社會的進步,正如黑格爾所説:人類歷史就是不斷的進步,使得人類朝着越來越瞭解自己的方向發展。

人的大腦才是真正的神奇啊,各種奇思妙想在不知不覺中誕生,然後通過實踐把這些想法變成了現實世界中的存在物······根本原因就在於人類一直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總是想知道為什麼,所以不斷的探索這個世界,不斷的發現新的知識,但是,隨着對世界、對宇宙的探索更加深入,我們發現相對於已掌握的知識來説,竟然還有越來越多的事情是我們仍然無法解釋的。難怪蘇格拉底説:最聰明的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

人類能發展到今天,靠的就是被好奇心的驅使去探索世界,以至於我懷疑好奇心消失的那天才是人類滅亡的開始。而這也在提醒我們每個人不要過於習慣身邊的一切,不要沉溺於以往的經驗之中,用一種好奇的喜歡發問的態度去看待我們所在的世界,這也是《蘇菲的世界》要讓我們每個讀者認識的道理。

《蘇菲的世界》觀後感3

我看來《蘇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敍述哲學史的電影。電影以蘇菲的經歷為線索按照哲學產生髮展順序記敍了西方哲學的一系列重要事件,人物及觀點。影片非常有意思,我相信,凡是對西方哲學史有一點了解,或是知道一些箇中典故,而又不是真正的哲學家的人,這部電影無疑會讓他發出會心的微笑。但如果是一個完全沒有哲學常識的人,他睡着的機率是很大的。蘇菲表面上看是一個普通的中學生,一個故事裏的人物,但實際上,就像哲學的原文音譯,他代表哲學,或者是智慧。更大膽一點它也可以被看作努力求索的人,甚至是哲學家。

因為,整部影片就是蘇菲求索的過程。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所謂尋求智慧,尋求真理,尋求世界的本質。狗,表面看來是艾伯特的化身,但他實際上是在扮演一個引路者的角色。他熟悉過去的各種哲學思想,瞭解它們的發展過程,並且憑藉這些引導素菲一步一步地瞭解它們,最終蘇菲找到了真正的蘇菲的世界。但他似乎並不會自己思考,沒有產生過自己的思想,或者説他不會創造。他更像一本書,一個程序,一個已經完成的擺在那裏的不會自我改變進化的東西,他的改變完全來自於外力的加入,就像已經出現的被提出的哲學思想的合集,或者説歷代學者們的哲學思想的總括。

坦白地説,我沒有看過原著,只是在課堂上看了一遍電影,我沒有來得及細細品味作者的意圖,沒有能詳細瞭解作品中的重要細節,很難有什麼真正的感悟,只能有這麼一個大概的概念——哲學的存在不是因為它是一門已經形成學問,而是因為它能助人求索。

《蘇菲的世界》觀後感4

看過《蘇菲的世界》的朋友一定會這樣認為:它是一本簡單而又深奧的小説。它曾經一度地使我拿起,一度地使我放下,它一會使我興趣十足,一會又使我失去耐心,我便在這矛盾中斷斷續續地讀完了整本書。

14歲少女蘇菲收到的陌生來信帶她走進了一個她幾乎從未接觸過的世界,引導她的思維走進了人類更深、更本質的思考。這本書從哲學的角度向人們解釋了世界和大自然等的形成與發展,告訴人們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本來我認為哲學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但《蘇菲的世界》一書卻截然不同。它向讀者講述哲學的同時,運用了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使讀者閲讀時產生一種像讀偵探小説般的心情。文中的蘇菲她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這致使她走上了通往解開世界謎團和哲學的大門。並且,蘇菲她還具有持之以恆,鍥而不捨的精神。這一點是十分值得我們學習的。只有有了持之以恆,鍥而不捨的精神,我們才有機會去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書中的一段話令我記憶深刻:世界就像魔術師變出的白兔,人類生活在白兔皮毛的最深處,把所有一切都當作理所當然,而哲學家們都是充滿好奇心的孩子,他們不斷攀登白兔的毛髮,目的是為了看清魔術師的真面目,也就是看清世界,看清人生的意義。《蘇菲的世界》一書使我覺得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們去探索,大自然的祕密使永遠也揭不完的,從前的哲學家為我們解開了不少世界之謎,使後人變得聰明起來;我們不也應該向他們學習,運用哲學的觀點揭開自然與人類社會的奧祕,也為我們後人做一點事嗎?

《蘇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淺出的人類哲學史。它不僅能喚醒人們內心深處對生命的敬仰與讚歎、對人生意義的關心與好奇,而且也為每一個人的成長——使生命從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進入覺悟之境,掛起了一盞盞明亮的桅燈……

《蘇菲的世界》觀後感5

這本書是席得的爸爸送給女兒15歲的生日禮物,通過哲學家老師艾伯特給學生蘇菲書信、信中提問、後來直接對話的形式引發蘇菲和讀者一起思考,兼備生動的例子,把整個西方哲學史(還涉及到宗教、生物學、物理學等)簡明易懂並充滿趣味地講解了一遍。

不僅可以瞭解西方哲學發展歷程,也讓我有了一個全新的視角面對紛繁事物。在閲讀初期面對哲學史上各家之言時,我總嘗試去思考誰的理論是對的,或者是最“有道理”的,還想把不同流派的理論結合起來。後來我發現這種做法是徒勞的,和“世界是否是虛幻的,是否存在上帝”一樣是沒有答案的。於是我不再嘗試判斷,而是放鬆心情去面對,去接納。

其中最令我觸動較深的是休姆,“在倫理學方面,休姆認為我們的語言和行為並不是由理性決定的,比如當你決定要幫助某個需要幫助的人時,那是出自你的感情,而不是出自你的理智。如果你不想幫助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也是由於你的感情。我們之所以做出負責任的舉動並不是因為我們的勵志發達的結果,而是因為我們同情別人的處境。”因此我們在處理面對事情時需要理智和感情並存,既不可過分理智到無情冷血,也不可一味感情用事,甚至濫情。

如本書結尾所説的,我們每個人和夜晚天空中的星星都來自宇宙大爆炸伊始的物質,是一百多億年前熊熊燃燒的大火所爆出來的一點火花,人生和人類的歷史也正如宇宙中的一片星塵。我們現在在天空中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幾千、幾百萬年前宇宙的化石。當我們在仰望天空時,我們其實是在試圖找尋回到自我的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koko8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