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英雄之城》觀後感心得體會600字【精品多篇】

《英雄之城》觀後感心得體會600字【精品多篇】

《英雄之城》觀後感心得體會600字【精品多篇】

《英雄之城》觀後感心得體會500字 篇一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

武漢嚴重的疫情牽動着全國人民的心,這個寒假註定過得不安穩。原本公路上奔流不息的車輛,現如今彷彿消失了一樣,原本熱熱鬧鬧的公園和廣場也變得冷冷清清,原本可以和親戚朋友一起聚會歡度春節,而現在只能呆在家裏“望門興歎”……

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這種病毒潛伏期最長14天,以飛沫和接觸傳播為主,被傳染的可能性極大。在重大疫情面前,最先挺身而出的就是我們的白衣天使,他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為患者築起生命防護之堤,讓大家彷彿看到寒冬裏的一縷陽光,灑在每個人的身上,給我們帶來無限的温暖和希望。白衣天使們恪盡職守、臨危不懼,穿梭在生死之間,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他人的生命。

在這個戰場上,還有一位值得我們敬佩的80多歲的老爺爺鍾南山教授。已經耄耋之年的他,依然掛帥親征,奔波在抗戰一線,與新型冠狀病毒戰鬥,真令人佩服。

我們也要像鍾南山教授那樣,做一個有知識、有學問、刻苦鑽研的人。知識不僅能改變我們的生活,還能救人於水火。當遇到困難,勇往直前,用知識戰勝困難。

我堅信這次疫情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必將戰勝攻克,正所謂“眾志成城,共度難關”。

最後,我想説:每一個青少年都應該聽從指揮,做好自己的安全守護,儘量避免出門遊玩,儘量少去人羣密集的地方,不添亂,為這次打贏疫情戰役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英雄之城》觀後感心得體會600字 篇二

【抵抗疫情你我同在】

每一年的春節,我都會和爸爸媽媽一起從山東回湖北姥姥家過年,今年也不例外。

武漢封城前夕,我停留在武漢的三天時間裏,去了博物館、江灘公園、美術館。彼時的武漢和往常一樣,路上車水馬龍,場館人山人海,到處一片繁華熱鬧。

疫情來得突然且讓人們猝不及防,新型冠狀病毒給了這個城市重重一擊。看着一天天攀升的疫情報告,讓這座城市的人們變得惶恐、焦慮不安。武漢封城日,誰都知道堅守意味着更多的危險,但許多人依然選擇不離開,這是自己深愛着的城市啊!

此時的我己身處離武漢一百多公里的天門市,然而我並未覺得慶幸自己“逃離”了重災區。如果沒有離開,我也會和這座城市一起承擔、抵抗、渡過病毒災難。我是在這裏出生的,我記事起的每一個寒暑假都在這裏度過,這裏有我至親的人!我怎會離棄!

封城後的武漢變得異常沉默,昔日的繁華不在,人煙不在。她真的生病了!數百萬的武漢人民在黑夜來臨齊唱國歌來為自己加油打氣。她也許在心裏試着問過自己,會不會變成孤單的孩子?

當然不會!中國舉全國醫療之力馳援湖北武漢。親愛的鐘南山爺爺來了,我們的解放軍叔叔來了,醫療專家組來了,海內外的華人華僑們,讓我們共同扛起這面抗疫大旗吧!

魯迅先生説“人類的悲喜是不相通的”,我想説,疫情下的中國人,悲喜是相通的。這段時間,我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機關注疫情。希望真的就在眼前了,踏過黑暗,明日終會見曙光。

期待四月的武漢,櫻花滿園,遊人如織!

《英雄之城》觀後感心得體會600字 篇三

【防控疫情 同舟共濟】

説起這次疫情,大家都會想到——武漢。是的,武漢是重災區,但我想在這裏呼籲: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請我們身邊每個人都做好防護,同時給武漢最大的關心與愛,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只要我們同舟共濟,齊心協力,一定能防控疫情,戰勝病毒。

作為小記者,也作為打贏這場疫情戰爭的參與者,我想告誡小朋友們,要做好預防,做到“一宅,二戴,三洗”。“宅”是要呆在家裏,儘量不外出;“戴”是如果必須外出,一定要戴口罩;“洗”是要勤洗手,外出歸來要洗手,打完噴嚏要洗手等等……

病毒猖狂,疫情肆虐,這場戰役中,拼搏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他們選擇了逆行而上,用生命去和病毒戰鬥,我們要感激和敬佩衝在前線的英勇無畏的戰士們,而我們則是他們的後勤,只要我們不被病毒感染,他們的“敵人”就會少一些,為了防控疫情,我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不給他們添麻煩。

當年我們打敗了SARS病毒,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和SARS很相似。因此我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同舟共濟,一定可以戰勝這次疫情!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厚重,中國人民自古勤勞勇敢,堅貞不屈,我們要繼承發揚老一輩這種自強不息,不屈不撓,勇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優良傳統,我們堅信,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臨汾,加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這是一聲聲發自內心的呼籲,我們一定會勝利的,一起加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n3wr4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