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人民的名義觀後感想(精品多篇)

人民的名義觀後感想(精品多篇)

人民的名義觀後感想(精品多篇)

看《人民的名義》觀後感700字 篇一

毫無徵兆,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的熱播,成為時下全民熱評的主題。一部電視劇再次帶動了全社會對腐敗問題的關注,也提醒我們黨的反腐決心是堅韌不拔的。

這部主旋律的電視劇打破以往反腐劇的壁壘,還原真實的社會政治生態,從中看出了我黨在反腐倡廉中開誠佈公、坦誠相見的決心和情懷。《人民的名義》中的腐敗事件、人物取材於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案例,透過文學藝術創作塑造一個個有血有肉、非臉譜化的貪官形象,揭示了官場權力運作中的某些畸態。比如劇中戲劇化的場景生動揭示了某部委項目處處長表面上兩袖清風,實質上卻貪腐2.3億多元現金的“小官巨腐”和副市長外逃國外在酒吧、餐廳打掃衞生的“兩面”人生,既令人觸目驚心,更讓人印象深刻。

“腐敗最嚴重的不是貪了多少錢,而是人的墮落,是世道人心的失落。”《人民的名義》是藝術化了的現實,而我們更需要直面現實、直面問題。眾所周知,我黨歷來高度重視自身建設,個性是十八大以來,一向將反腐工作當成凝聚民心、興國興黨的頭等大事來抓,正風反腐始終在路上,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構成。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作風建設永久在路上。反腐敗、正作風還遠未到“鬆鬆勁、歇歇腳”的程度,“不敢腐”在上層已見成效,但在一些地方還或多或少受慣性影響。劇中其中一句對話對當下很有好處——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聰明人;但是最缺的,就是忠誠的人。何為忠誠心在正中,不存邪念,是為“忠”;言而能成,沒有虛假,則為“誠”。黨員幹部不妨把《人民的民義》“對號入座”,貪官、清官、諍官、佞官等形形色色的領導幹部,在這部劇中都能夠找到原型,看看自己是不是也“身在劇中”,看看自己到底是祁同偉、丁義珍還是陳巖石,好好自省。

正心修身,常思貪慾之害、堅守為官之本,把“人民”二字銘刻於心,在紛繁複雜的官場中始終持續清醒。就像陳巖石的那句台詞:“什麼叫技高一籌,心裏有老百姓,你就技高一籌。”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觀後感 篇二

買來原著是想看看電視劇沒能表達出的深層的問題。可是看完發現:書能表達的電視劇也都説清楚了,沒有讀的必要了。周梅森是個一流的編劇,但只是個二流的作家。最有力的證據是:這是個立場鮮明對錯分明的作品。從政治的角度是個滿分的旗幟,而從人性的角度卻成了最大的缺陷。世事常常沒有對錯,也沒有標準。這也就是人類社會既複雜又有趣的地方,才吸引我們不斷的往前走。

這部劇這麼火,究其根本是老百姓的比例遠遠多於官員。對於那些老百姓看不到卻有可能存在的交易既好奇又痛恨。這部劇既滿足了很多人的好奇心又在電視劇的光影裏釋放了一種不得志的小憤懣。

可辯證的看待問題,那些貪官在成為貪官之前,也曾是人中龍鳳,青年才俊。他們有能力,有志向,也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了成績。可在得志後卻沒能經受住金錢、美色的誘惑。本質是因為人性本來就是有弱點的。而權力給了人性考驗。換句話説,老百姓就不貪婪嗎?普通人就不出軌嗎?貪婪的人性都是差不多的,只不過官員有了機會而已。

除了之前談過的祁同偉,高育良這個角色讓人深思。一面是滿腹經綸的大學教授出身的高官,一面又包養着年輕的情婦逼迫髮妻離婚。滿嘴的高深理論極高水平的覺悟,內心卻極度掙扎苟且於慾望。看過高老師這個角色,我明白對一個的評價(如果可以評價的話)能力和人品是兩個緯度的指標絕不能混為一談。一個人可能有耀眼的學歷,過人的智力,優雅的談吐但不代表他一定是一個善良,有温度的人。以一方面的突出表現而做一個片面的判斷是一種理智上的法西斯主義。畢竟他的光芒籠罩不了你的路途,而在人生旅途中讓你心懷暖意是媽媽給你做的那碗炸醬麪,和大雨傾盆時善良的人們幫你撐過的一把傘。

人民的名義觀後感 篇三

騎自行車上班,在陳舊簡陋的家中吃炸醬麪,每個月給鄉下老母親匯300元生活費;然而在另一處隱祕的豪宅,壁櫃裏、牀上、冰箱裏,卻塞滿了一沓一沓的現金,總數超過2.3億元……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一開篇,就為我們勾勒了這樣一個腐敗官員的“兩面人生”。反腐決心之強、貪腐為害之烈,通過視聽語言呈現,讓人尤覺震撼。

“厲害了,我的‘人民’!”《人民的名義》甫一播出,便收穫觀眾熱情的點贊。除了跌宕的劇情、精彩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還在於,它反映着當前中國反腐敗鬥爭的實踐,迴應着反腐敗的民心所願。文藝當與時代同行,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成為中國政治舞台的重要內容,也成為牽動人心的時代命題。

電視劇中觸目驚心的貪腐畫面,是驚心動魄的反腐敗鬥爭的藝術再現。在調查武長順案件期間,舉報人到中央紀委接受約談,為避免被打擊報復,一路竟換了三次車牌;白恩培放任妻子搞權錢交易,事發後,僅僅清理從白家查獲的紅木、翡翠、玉石等藏品,辦案人員就花了十幾天時間……少數人的腐敗行為,甚至讓編劇周梅森感歎,“遠遠超出了一個作家的想象”。立足於反腐實踐的影視劇,可以讓觀眾對反腐有更多瞭解,也有助於更好地營造反腐的社會氛圍。

“我不幹好事也就罷了,我還幹這麼多的壞事,就自己感覺到自己簡直是不可饒恕”“錢財有什麼用,錢財沒有使我心安理得,反而讓我罪孽深重”,這是落馬官員**、魏鵬遠的懺悔。但到要承擔後果時才幡然醒悟,一切已為時晚矣。女縣委書記袁菱落馬後,常常回憶昔日在大學工作時的生活。她始終記得,夏天的時候,一家三口省吃儉用買了個空調裝在9平方米的書房,全家擠在空調前吃飯,其樂融融。可如今,這樣的日子再也不會有了。“一人不廉,全家不圓”,濫用權力帶不來幸福,不義之財給不了心安,很多人看不透這樸素的道理,最終只落得“樹倒猢猻散”。

隨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持續推進,人們對反腐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入。“老虎”“蒼蠅”一起打,讓反腐敗只是一陣風、走過場等觀點不攻自破;對侵蝕百姓利益之舉堅決打擊,讓老百姓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越來越多的領導幹部及其家人意識到,清廉是最好的“護身符”,經常扯袖子、咬耳朵、敲警鐘才能“治未病”。**承認,“這一步邁出去之後,你沒有外力的強制和組織上的干預,靠個人不容易停下來”。從這樣的意義上講,反腐是緊箍,更是保護。雷霆的行動、強力的震懾,助推了政治生態好轉,正如周梅森所説,“改善土壤,改變政治生態,理順關係,讓能幹的人得以發揮,讓正氣得以張揚”。

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當前,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但要真正實現“不能腐”和“不想腐”,還要依靠思想建設和制度建設繼續推進。“得罪千百人,不負十三億”,對於我們這個把“人民”二字銘刻於心的政黨來説,反腐敗永遠沒有劇終。以人民的名義,是反腐的動力,更是反腐的意義。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觀後感800字<一>篇四

人民的名義”,這麼正的標題在作者周梅森看來,代表了“兩種含義”:一種是堅實的信仰,另一種則是以“人民”為矯飾去謀取私利。後者即是很多腐敗、越權行為在當下的生存邏輯和土壤,冒民眾之名去侵奪民眾權益,以法治之名去踐踏法治精神,這也是最終需要制度化反腐所必須抱持勢不兩立態度的對手。

腐敗侵蝕公共利益,反腐呼應公眾呼聲。觀眾對一部反腐劇集的追捧,一定程度上也暗合人們對具體反腐過程的好奇心,諸如檢察機關辦案程序細節到底是怎樣的,可能還有個案化的腐敗官員的墮落程度是否真的如傳言般糜爛?對相關信息的嚴重關切,是人們對公共利益、尤其是公民切身利益被腐敗現象所傷的真實反映。正如《人民日報》對反腐劇熱播所詮釋的,立足於反腐實踐的影視劇,可以讓觀眾對“反腐內幕”有更多瞭解,也有助於更好地營造反腐的社會氛圍。

民眾對反腐話題的熱議不僅僅是獵奇,是公眾對腐敗這一社會痼疾的深惡痛絕和對反腐進度的探求。現實生活中的反腐進度,媒體披露的官員腐敗細節,反腐劇集(以及作為藍本的官場文學作品)在藝術創作的基礎上對此進行了更細節、更生動、更直觀的呈現。現實主義文學的魅力,相當程度上取決於對現實生活開掘的廣度和深度。是否“接地氣”是一種常見的評價標準,所謂“接地氣”其實就是用讀者、觀眾的切身體會、現實感受來對文學、影視作品做衡量。由最高檢參與出品的反腐劇集與現實的反腐進程之間有怎樣的參考、映照關係,具體的反腐案件的程序、節奏是否如影視劇呈現的一樣節奏緊湊、波詭雲譎。藝術畢竟是藝術,但公眾對藝術的關切往往依然來自於對現實的欲罷不能,以及對反腐的熱切期待。正如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一段對白所言,“從檢察的角度來説,應該按照司法程序辦。”一句話道出反腐的根本依憑,也讓人明白法治觀念深入人心的核心,在於深入權力執掌者之心,依法治國的核心也在於依法治權。反腐的過程是在摸索一條制度化約束權力的路,反腐劇熱播是好事,從公眾對《人民的名義》的追捧中可以看到民心向背,看到對腐敗零容忍的社會共識。

《人民的名義》觀後感 篇五

最近,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火爆各大平台。因內容真實,情節緊湊,多位實力派演員加盟,開始實力圈粉,諸多觀眾開始朋友圈霸屏。 我對趙德漢這個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清楚地記得自己受賄的金額——兩億三千九百九十九萬五千四百元!當犯罪事實不容辯解,證據確鑿之時,趙德漢竟然説出“窮怕了”這樣的話。雖然他已經當了處長,封官加爵,坐享榮華富貴,但仍然“窮怕了”。我的職業病給我的第一反應是——小時候的陰影以及家長、社會給他造成的影響。孩子的教育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這是一個漫長且繁瑣的過程,在此期間成人必須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心裏變化。孩子的心靈是脆弱敏感的,小時候的經歷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長大後的行為習慣。 所以,這也讓我更加覺得,作為一個老師,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賦予了神聖的使命,我給予孩子的不應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應該是愛、平等和關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oq4or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