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將改革進行到底紀錄片觀後感學習心得【多篇】

將改革進行到底紀錄片觀後感學習心得【多篇】

將改革進行到底紀錄片觀後感學習心得【多篇】

《將改革進行到底》觀後感 篇一

7月17日和18日,連續收看了兩集中央電視台播出的《將改革進行到底》專題片,讓我對改革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專題片開篇細數了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又直面改革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區域、城鄉發展失衡;7000萬人口尚未脱貧;部分行業產能過剩,資源環境的承載已近極限。如此種。種發展中積累的一系列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拷問着我們的黨能否在新的歷史時期解決當下難題,着眼長遠?能否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能否不斷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和發展,努力實現一個現代化國家的長治久安?這,是歷史之問,是人民之問,也是時代之問。就像當初在延安窯洞毛澤東回答黃炎培中國共產黨能否跳出歷史週期率的支配,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中國共產黨已經準備好了這個問題的答案,那就是:將改革進行到底!

將改革進行到底,體現了對歷史規律的尊重。歷史的發展有其自身的邏輯,歷史女神只會將機遇給予那些敢於變革的人。回顧中華民族發展史,也是一部革故鼎新的改革史。從“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的商鞅變法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洋務運動,每一次變革都如鳳凰磐涅,浴火重生。從“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王安石到“天下變法之事,未有全利而無弊者”的康有為,每一次變革都是千難萬險,步履維艱。從鳳陽縣小崗村村民用鮮紅手印拉開中國農村改革大幕到“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從此神州大地蕩起滾滾改革春潮,奮鬥途中揚起浩浩前進風帆。審視近代史,變革讓舊中國在被黑暗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看到點點亮光;回顧近些年,改革是讓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我們只有“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才是對歷史規律最好的遵循。

將改革進行到底,體現了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苦苦追尋。古往今來,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夢想與抱負,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雄心與壯志。五千年文明養育的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光榮而艱鉅,需要我們為了共同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30多年以前,改革開放使中國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從此走出封閉與偏見,步入世界經濟社會大舞台。30多年過去了,中國已從一個貧困落後和封閉的國家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日益發揮起一個負責任大國應有的作用。目前,我國政治、社會、經濟改革進入深水區和攻堅區,保持中國經濟的活力,必須加快改革,在公平正義的前提下,將“改革紅利”進一步釋放出來。我國30多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開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依然要靠改革開放,要全面深化改革,將改革進行到底。

正如專題片所説,改革,是一個匯聚中華兒女澎湃激情恢弘的夢想,是一次關乎國家前途命運的歷史抉擇,是一段迴應時代之問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新的征程。將改革進行到底,註定是一段凝聚全國人民辛勤汗水的騰飛神話,更是激勵我們不斷前行的精神力量。“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讓我們循前人偉業,繼往開來,將改革進行到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將改革進行到底》觀後感 篇二

近期,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在中央電視台播出,專題片深入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成就,震撼人心,催人奮進。該片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講述了習近平同志帶領13億中國人民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紮實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故事。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全面改革意味着每一項改革都會對其他改革產生重要影響,每一項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協同配合,每一項改革都是牽一髮動全身的,需要我們全面考量、整體推進。全面改革需要統籌謀劃、頂層設計,從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全方位地做出統籌設計。同時,對涉及面廣的重大改革,要推進配套改革,採取配套措施,協同推進。全面改革要堅持漸進地、持續地推進,不可一勞永逸、畢其功於一役。30多年的改革實踐經驗表明,只有社會穩定,改革才能不斷推進,經濟社會才能不斷髮展;只有改革發展不斷推進,社會穩定才能有更堅實的基礎,可以説,穩定是社會改革發展的前提。當前,我們正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處於社會矛盾凸顯期,推進全面改革,社會穩定顯得尤為重要。正因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堅持改革發展穩定的統一、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是全面深化改革特別要把握的重大關係之一。我們要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的結合點,在保持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

習近平總書記説過:“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長征路上,每一箇中國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責任。”當下,要如何在全國深化改革的前行中發揮好黨員幹部的先鋒隊和主力軍作用,將成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也是改革推行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黨員幹部理應走在改革的最前列,牢固樹敢為人先、敢於啃硬骨頭、堅定不移地改革的意識,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激發一切可以激發的活力,始終勇立改革潮頭,與改革同行,與發展同步,為改革事業添磚加瓦,獻智出力,將改革進行到底。

我們要切實擔當起自己在新時代的使命和責任,用真情真心實意去實幹,堅持學做結合,在做好做實上狠下功夫,砥礪前行,奮發圖強。

歷史使命越光榮,奮鬥目標越宏偉,執政環境越複雜,就越需要全面從嚴治黨,就要選好人、用好人將改革進行到底。選錯人、用錯人,一切都無從談起。因此,“必須不斷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作風上、制度上防範和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並且,我們黨員幹部在難題面前,要敢於直面難題、勇於擔當,帶領全體中國人民,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為開啟並紮實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非凡歷程,為我們面對困難的巨大財富,為更美好的祖國添磚加瓦!

將改革進行到底紀錄片觀後感學習心得 篇三

央視綜合頻道推出的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持續熱播。第六集《守住綠水青山》講述的是人與自然、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並不是哈姆雷特似的兩難選擇,而是可以雙贏的。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重要發展理念,對我國新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事業進行了全面部署和改革,助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守住綠水青山。

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沒有良好環境的支撐,我國的經濟又怎能持續健康發展,環境問題也將積重難返。新形勢下,如何守住青山綠水,保護生態環境深深叩問當下。

對環境問題要有“知微知彰”的認識。習近平同志多次提到我國生態環境矛盾有一個歷史積累過程,不是一天變壞的,但不能在我們手裏變得越來越壞,共產黨人應該有這樣的胸懷和意志。對待壞境問題,必須深刻認識其根源、形成和發展過程,瞭解環境問題對生活、生產、經濟發展的深刻影響。無論是國家、企業還是個人都應該樹立環境危機意識,不能單純地去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國家乃至整個人類的生存問題,要敢於擯棄“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敢於衝破經濟利益問題的約束,堅決打贏這場輸不起的戰爭。

對環境問題要有“刮骨療毒”的氣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工業化進程以驚人的速度迅速推進,創造一個個世界奇蹟。但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這種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得來的發展是不健康的,也是不持續的。所以在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改革進入深水期的時期,必須擁有“刮骨療毒”的氣魄,敢於破除沉痾痼疾,衝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敢於觸碰深層次利益關係和矛盾,以一種不畏艱難險阻的勇氣,持之以恆的毅力,大力整治環境問題,助推生態文明建設。

對環境問題要有“捨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環境問題持續發酵,亟待解決的今天,責任擔當問題顯得尤為重要,一個地區經濟社會能否健康持續發展,關鍵在於該地區黨委和政府對環境治理是否有“捨我其誰”的責任擔當。隨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治理環境問題的責任扛在肩上,做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決策,砥礪奮進,全面推進五位一體的戰略佈局,相信“生態文明建設”之火終成燎原之勢,掀起保護生態環境的滾滾浪潮。

江山如畫,旖旎多姿。這是我們的祖國,更是是我們的家園。隨着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的大力推進,多嬌江山、碧水藍天將映入我們的眼簾,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將秉持“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的發展理念,做好綠水青山的“守護者”,共建美麗家園。

《將改革進行到底》觀後感 篇四

在這場歷史性的偉大變革當中,我們看到,正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司法規律,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使改革迸發出無窮生機與活力。

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正在熱播,讓人民羣眾對改革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認識。

“努力讓人民羣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全面深化司法改革,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人民的需求為導向,適應司法規律,堅持改革創新的科學性與人民性相統一,通過改革,更好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使人民羣眾有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

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以迴應人民關切作為改革的“指向標”。着力解決人民羣眾在司法領域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縱觀法院改革,不管是“有案必立、有訴必理”的立案登記制改革,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還是“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的司法責任制改革,司法人員分類管理的員額制改革,無不體現着人民的意願,迴應着百姓的呼聲。而具體到不同環節、不同階段、不同地方,同樣需要針對不同特點,傾聽羣眾意見建議,善於發現改革過程中存在的重點、難點並加以研究解決,以改革者的姿態,將改革進行到底。

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以保障人民參與作為改革的“加速器”。人民羣眾參與司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平正義行進在改革路上,也行進在我們每一個人身邊。只有充分保障人民羣眾參與司法,才能真正做到聽民聲、聚民智、尊民意,確保各項改革措施不變形、不走樣,真正落到實處;只有充分保障人民羣眾參與司法,才能保障對司法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使人人都參與到改革中來,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助力改革,防止改革懈怠。

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以實現人民利益作為改革的“試金石”。“司法體制改革成效如何,説一千道一萬,要由人民來評判。”裁判文書上網、庭審視頻直播、微博直播,司法公開,就是要讓人民“看得見”;網上立案、巡迴審理、遠程視頻接訪,司法便民,就是要讓人民“感受得到”。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財物統一管理,同步推行司法人員職業保障制度;防止權力干預司法,對司法腐敗“零容忍”……司法公正的頂層設計,體現在每一處微小的細節。當改革不斷全面深入,當改革成效逐步顯現,換來的,是司法公信力的有效提升,是公正正義的實現,是人民羣眾滿意的認可。

以人民為中心。在這場歷史性的偉大變革當中,我們看到,正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司法規律,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使改革迸發出無窮生機與活力。當法之所向,成為民之所盼,我們同樣看到,看到公平正義的陽光,映照在每一個人的笑臉,看到法治的信仰,銘刻在每一個人的心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oqzld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