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黃埔軍校觀後感 優選18篇

黃埔軍校觀後感 優選18篇

【導語】

黃埔軍校觀後感 優選18篇

黃埔軍校觀後感 優選18篇 由本站會員“kevin-kellen”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黃埔軍校觀後感篇2:黃埔軍校觀後感篇3:黃埔軍校觀後感篇4:黃埔軍校觀後感篇5:黃埔軍校觀後感篇6:黃埔軍校觀後感篇7:黃埔軍校觀後感篇8:黃埔軍校觀後感篇9:黃埔軍校觀後感篇10:黃埔軍校觀後感篇11:黃埔軍校觀後感篇12:黃埔軍校觀後感篇13:黃埔軍校觀後感篇14:黃埔軍校觀後感篇15:黃埔軍校觀後感篇16:黃埔軍校觀後感篇17:黃埔軍校觀後感篇18:黃埔軍校觀後感

【正文】

篇1:黃埔軍校觀後感

黃埔軍校舊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黃浦區長洲島上,它是1924年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忙下創辦的一所新型的陸軍軍官學校,是國共合作的第一次歷史見證。它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軍事人才。孫中山先生以"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辦校宗旨,以"親愛精誠"為校訓,學習蘇聯的建軍經驗,培養革命的軍事人才,在中國近代史和軍事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毛澤東同志在抗戰時期曾對黃埔軍校的歷史功績給予了高度評價。他稱讚説:“昔日之黃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後輝映,彼此競美的。”

活動按照既定安排,首先參觀了黃埔軍校展覽館。瞭解到我黨諸多重要領導都曾在此鍛鍊成長,如周恩來、聶榮臻、葉劍英等,不禁讓我肅然起敬,因為正是他們在東征、北伐和抗日戰爭中英勇奮戰,不怕犧牲,為中華名族的偉大復興建立了不朽勛功;正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鐵的意志,鋼的脊樑,構成了“親愛精誠,團結合作,衞國愛民,不怕犧牲”的黃埔精神。一個個展館展示的是黃埔軍校的歷史,一幅幅照片見證的是黃埔軍校的故事,一件件文物保存的是黃埔軍校的精華。之後,我們參觀了孫中山紀念碑,看着碑上總理的訓詞:“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諮爾多士,為民前鋒……”。還有“先生之道,天下為公,先生之志,世界大同,三民建國……”—對總理一生的寫照。我沉思良久,彷彿回到那個烽火交加的年代,看到了孫總理,為了革命的勝利,不辭勞苦,捨身忘我的情景。想想如今的完美生活,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忘卻那段心酸的歷史和崢嶸歲月,又有什麼藉口來抱怨今日的抑鬱與不公。參觀結束後,大家都表示深受鼓舞,並在橫幅上簽字,勵志學習黃埔精神。

本次參觀學習,讓我們理解了一次深刻的革命歷史教育課,不僅僅開闊了眼見,愛國主義之情也油然劇增。我們慶幸沒有生活在那個腥風血雨的年代,因為正是那些革命先烈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了我們今日的幸福生活。誠然,身處幸福的時代,我們更要發奮圖強,銘記孫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囑咐,以飽滿的活力投入到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為建築事業的發展貢獻自我的力量。

篇2:黃埔軍校觀後感

黃埔軍校,位於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上,是1924年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忙下創辦的一所新型陸軍軍官學校,是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的產物。它以"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宗旨,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軍事人才。軍校貫徹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進取開展革命宣傳,支援工農運動,進行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鬥爭和北伐戰爭,成為國民政府的支柱。在當時是與美國西點軍校、日本士官學校、英國皇家軍官學校、蘇聯伏龍芝紅軍大學齊名的世界著名軍校之一。

黃埔軍校一經建立,就成為當時的革命搖籃。名將輩出,戰功顯赫,揚威中外,影響深遠,在中國現代史上佔有顯赫的地位。軍校中國共產黨的一批重要幹部都曾在那裏鍛鍊成長,如周恩來、葉劍英、熊雄、惲代英、蕭楚女、聶榮臻、張秋人等。他們在東征、北伐和抗日戰爭中英勇奮戰、流血犧牲,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勛,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鐵的紀律,構成了“親愛精誠,團結合作,衞國愛民,不怕犧牲”的黃埔精神。毛澤東同志在抗戰時期曾對黃埔軍校的歷史功績給予高度評價。他説:“昔日之黃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後輝映,彼此競美的。”

黃埔軍校師生為了民族的解放、祖國的統一與富強,在中國現代史上譜寫了輝煌的篇章。80年過去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孫中山先生沒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輝煌成就。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今日的中國,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提高,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國家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富強民主禮貌的社會主義中國正在和平崛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展現出燦爛的前景。

這是一堂具有革命教育意義的黨課,老一輩革命家的足跡還歷歷在目,他們的精神也將一向鼓舞着我們不斷前行。在新的歷史時期,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作為一名中共黨員,我會繼續發揚黃埔精神,繼承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傳統,將我畢生的精力投入到社會主義教育事業中去,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發揮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貢獻!

篇3:黃埔軍校觀後感

後面還有多篇黃埔軍校觀後感!

十月一假期我去廣州遊玩,查看景點介紹時把黃埔軍校列入了我的首選參觀地。黃埔軍校---這個我一向只在電視劇裏看到的人才搖籃,很多功勛建樹的人才都在那裏誕生,我很好奇那裏的一切。

走入黃埔軍校,沿着參觀通道來到了軍校大門口,“陸軍軍官學校”幾個大字映入眼簾。再往前走,盡頭處能看見刻有衝鋒陷陣戰鬥場景的浮雕屏風,上頭寫着一副對聯,上聯為:升官發財請往他處,下聯是:貪生怕死莫入斯門,橫批:革命者來。右側的牆壁上掛着學校的校訓“親愛精誠”,寓意教官對學員親切有愛,學員學業精湛,對國家忠誠。屏風兩側是兩個事蹟材料陳列室,裏面陳列了黃埔軍校人物在歷史上的豐功偉績。沿着參觀通我道還參觀了教官辦公室,校長辦公室以及會議室等房間,屋內物品擺放整齊劃一,陳設簡樸中透着剛毅和滿滿的精氣神。黃埔軍校從1924年到1928年間,學校因為各種原因更改過3次名稱,然而是學校改的是名稱,始終不變的是培養人才的熱血和恆心,就在這個軍事家搖籃學校培養出了很多為國家做出突出貢獻的才人。

參觀黃埔軍校後,我覺得該軍校的成功和學校的校風有很大的關係。從學校裏面每一個地方我能深刻的感受到一股軍人的骨氣和保衞國家的決心,相比起來此刻的我們在這個吃穿不愁的和平年代下,少了那股衝勁和韌勁。想想老一輩的革命家為了建設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今日的幸福生活,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不去奮鬥?為此,我們不論是在工作學習,還是生活中都應當要有重點,有目標,有精神支柱,企業中工作的我們如果每一天碌碌無為,註定一事無成,所以我們要每一天給自我設立小目標,每一天提高一點點,日積月累,我們也將會成就平凡中的偉大。

篇4:黃埔軍校觀後感

設在廣州長洲島的黃埔軍校,是1924年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和當時蘇聯的幫忙下創辦的一所新型軍事政治學校。孫中山親任校總理,蔣中正、廖仲愷分別校長、黨代表。軍校以培養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宗旨,構成了以“親愛精誠、團結合作、衞國衞民、不怕犧牲”為核心的黃埔精神,鍛就出一批新型的軍事人才和一支新型的革命軍隊,在第一次國共合作舉行的北伐戰爭中取得了偉大勝利;在之後的第二次國共合作進行的抗日戰爭中,黃埔軍校培養出來的將領,為抗日戰爭的勝利立下了赫赫戰功。1988年,國務院公佈黃埔軍校舊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是全國、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我仔細參觀了設在館內的《黃埔軍校史蹟展》、《黃埔羣英》等多個展室。在參觀過程中,思緒萬千,主要的感想有:

要革命,要內除軍閥、外抗列強,就要鍛就一支新型的革命軍隊。在1924年6月16日的開學典禮上,孫中山先生對全體師生演講中説:中國革命13年,只得到一個空名,是完全失敗了。原因就是我們的革命,僅有革命黨的奮鬥,沒有革命軍的奮鬥。“要用這個學校的學生作根本,為建立革命軍做準備,學校就是將來革命軍的骨幹,開辦這所軍校,獨一無二的期望,就是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1936年,“抗日紅軍大學”成立,毛澤東同志在開學典禮上説:“第一次大革命時期有一個黃埔,它的學生成為當時革命的主導力量,領導了北伐的成功。我們的‘紅大’就要繼承黃埔的精神,要完成黃埔未完成的任務,要在第二次大革命中也成為主導力量”。兩位世紀偉人説得多好啊!實踐證明,北伐戰爭的勝利,靠的是黃埔軍校造就的軍事人才為主導力量的革命軍隊;抗日戰爭的勝利,靠的是黃埔軍校和“抗大”造就的軍事人才為主導力量的抗日軍隊。這天,要維護祖國的統一和領土的完整,也要依靠強大的人民武裝力量。綜觀世界,每一個強國都離不開一支強大的軍隊。

國共合作,是“打倒列強、除軍閥”的中堅力量。歷史已經證明,第一次國共合作,贏得了北伐戰爭的勝利;第二次國共合作,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此刻,在新的歷史時期,國共兩黨對於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肩負着偉大的歷史職責。正如胡錦濤總書記在5月26日會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時所強調的:“國共兩黨肩負着歷史職責,就應胸懷全民族長遠發展,以遠大的目光,務實的思路認真思考和解決兩岸關聯發展中的重要問題,為不斷開創兩岸和平發展新局面作出貢獻。”

篇5:黃埔軍校觀後感

從小我就對軍人有莫名的景仰,對於黃埔軍校也早有耳聞,今日最終有機會好好的參觀黃埔軍校了。幾經輾轉,最終踏上了黃埔軍校舊址這片神聖的土地。

黃埔軍校的正門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宏偉,校名“陸軍軍官學校”只是寫在一塊木板上,門的周圍只是簡單的刷白了而已,上頭寫着經典的革命宣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黃埔軍校被門口的大樹庇護着。這是上個世紀二十年代中國最好的學校,卻僅有四五排房間,都沒有一個國小大,還是重新翻新過的,由此我彷彿已經看到了當時革命先烈們的艱苦生活。

由正門往裏走在路的兩旁有幾間展覽廳,裏面講述了黃埔軍校的發展歷史,以及一些傑出人物如徐向前,周恩來等的事蹟,還有同一時期國際上有名的幾所軍校。

1921年12月,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在廣西桂林會見孫中山,向孫中山提出“創辦軍官學校,建立革命軍”的提議。1924年6月,孫中山在廣州黃埔長洲島上創辦了陸軍軍官學校,這個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軍隊幹部的軍事學校。此刻的中山大學就是對應武校黃埔的文校。有評論説:人類軍事史上,很少有一個軍校像黃埔軍校那樣,在如此短的時間中,卻那麼大地影響了一個國家的歷史。從東征北伐到十年內戰,從抗日到解放戰爭,他們都是雙方歷史的主角。這羣人就是黃埔軍校師生。

展覽廳裏面的照片,實物展示和文字介紹,我瞭解到很多歷史故事,雖然只是皮毛,可是已經讓我感歎不已。二樓是一些恢復的房舍,辦公室相當的簡陋,僅有簡單的桌椅,文具,沒有一件剩餘的擺設。學員的宿舍很擁擠,居然60個人擠在一間教室大小的房間裏。解説牌上説,這個待遇已經算是很好的了,大部分學員是住在草棚裏的。我沒有想到赫赫有名的黃埔軍校的生活待遇竟然如此艱苦。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黃埔軍校依然培養出了很多的國家棟梁,十大元帥就有五個出自這所學校。相比其他國際上的軍事名校,黃埔軍校真是沒法和他們站在同一個台階上,但這只是生活條件的差別而已,在培養人才方面,我想沒有哪一個學校的成才率能夠超過它了吧。

據説黃埔軍校此刻已經遷往台灣了,可是那種全心全意為民眾謀解放,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革命精神永遠都紮根在這片熱土上,就像孫中山的遺訓所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儘管我們此刻生活在和平年代,可是應當居安思危,不斷努力,不斷拼搏,在國家需要的時候貢獻自我的力量。

篇6:黃埔軍校觀後感

黃埔軍校,位於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上,是1924年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忙下創辦的一所新型陸軍軍官學校,是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的產物。它以"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宗旨,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軍事人才。軍校貫徹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進取開展革命宣傳,支援工農運動,進行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鬥爭和北伐戰爭,成為國民政府的支柱。在當時是與美國西點軍校、日本士官學校、英國皇家軍官學校、蘇聯伏龍芝紅軍大學齊名的世界著名軍校之一。

黃埔軍校一經建立,就成為當時的革命搖籃。名將輩出,戰功顯赫,揚威中外,影響深遠,在中國現代史上佔有顯赫的地位。軍校中國共產黨的一批重要幹部都曾在那裏鍛鍊成長,如周恩來、葉劍英、熊雄、惲代英、蕭楚女、聶榮臻、張秋人等。他們在東征、北伐和抗日戰爭中英勇奮戰、流血犧牲,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勛,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鐵的紀律,構成了“親愛精誠,團結合作,衞國愛民,不怕犧牲”的黃埔精神。毛澤東同志在抗戰時期曾對黃埔軍校的歷史功績給予高度評價。他説:“昔日之黃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後輝映,彼此競美的。”

黃埔軍校師生為了民族的解放、祖國的統一與富強,在中國現代史上譜寫了輝煌的篇章。80年過去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孫中山先生沒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輝煌成就。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今日的中國,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提高,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國家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富強民主禮貌的社會主義中國正在和平崛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展現出燦爛的前景。

這是一堂具有革命教育意義的黨課,老一輩革命家的足跡還歷歷在目,他們的精神也將一向鼓舞着我們不斷前行。在新的歷史時期,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作為一名中共黨員,我會繼續發揚黃埔精神,繼承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傳統,將我畢生的精力投入到社會主義教育事業中去,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發揮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貢獻![由本站網友投稿]

篇7:黃埔軍校觀後感

2013年6月7日午時,廣州華南商貿職業學院信息工程系黨支部組織黨員,預備黨員,進取分子去位於黃浦區長洲島的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參觀,共有31名黨員,預備黨員,進取分子參加活動。讓我重温了以前歷史學習過的“黃埔軍校”精神!孫中山先生在黃埔軍校題詞: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仍需努力!能夠看出孫中山先生的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為民族的獨立而奮鬥的夢想!今日也爬上了孫中山先生的紀念碑親眼目睹了,小時候奶奶和我説過:“孫先生臨終訓詞:和平,奮鬥,救中國!遺憾的是他老人家壯志未酬,卻與世長辭!

黃埔軍校位於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上,走近黃埔軍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陸軍軍官學校的牌匾高掛在歐陸式的白色大門上,雖並不華麗,卻簡單中透着莊嚴。此行的目的,我們不僅僅能領略軍校的風采和建築藝術,更重要的是,能夠了解其輝煌的歷史,感受濃厚的英雄氣息。沿着院落正中的紅磚小路緩步前行,左右兩邊的展廳會依次講述着黃埔軍校的史蹟、黃埔羣英的故事,描繪着北伐戰爭中黃埔軍人的颯爽英姿和錚錚傲骨。

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進取支持和幫忙下創辦的,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黃埔軍校建立後,為國民黨培養了大批軍事將才。從那裏,也走出了一批戰功顯赫、揚威中外、影響深遠的中共名將,例如黃埔一期的徐向前、陳庚,黃埔四期的林彪、劉志丹,黃埔五期的許光達、陶鑄等。巾幗英雄趙一曼也曾在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習。

當年,孫中山先生對軍校關懷備至,多次來那裏辦公。孫中山先生革命屢經挫折,痛感革命的失敗在於沒有建立革命的武力。1924年1月28日,正在國民黨“一大”期間,孫中山先生蘇聯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的支持下,決定創辦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校址就選在原廣東陸軍學校和廣東海軍學校的舊址長洲要塞――黃埔,故簡稱為黃埔軍校。這是我國第一所培養革命軍隊幹部的學校。孫中山先生任命蔣中正為校長、廖仲愷為國民黨軍校黨代表、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葉劍英任教授部副主任。

當時黃埔軍校的特色在於實行政治與軍事並重教育方針,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革命精神。黃埔軍校的建制是學習蘇聯紅軍的,設立黨代表和政治工作制度,之後推行到國民革命軍各級部隊中去,成為區別於過去一切舊軍隊的主要標誌。

之後,我登上孫總理紀念碑參觀。登上這山巔遠眺,滾滾珠江,萬頃沃野,林立高樓,無限風光盡收眼底。此刻,才對范仲淹《岳陽樓記》裏“銜遠山、吞長江”的氣勢有了些許體味。也遙想200多年前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就是從這古黃埔港發祥,一時間商賈雲集,船隻穿梭,幾多繁華。古時的黃埔雲檣便是黃埔十景之一。而今日更是錦上添花。

我們在軍校門口前團體合影,把難忘的瞬間停留下。在“陸軍軍校學校”幾個大字前面留下了我們人生中的一段完美記憶,也讓我們置身感受那莊嚴的氣氛,這也啟示了我們歷史是不可改變的。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蒼勁有力地題寫在門口兩邊的白色牆壁上,異常醒目,相信它曾激勵着中華子孫一代又一代人向前努力奮鬥。走進各個展覽廳,聽着導遊有條不紊的詳細講解,霎時使我更加對歷史的瞭解,歷史的那一幕幕似乎在眼前重現了,彷彿那炮聲,衝殺聲在耳邊迴繞着。同時對那些在戰爭中立下了不朽榮功的先烈肅然起敬,佩服他們的勇敢,佩服他們為國犧牲的可貴精神。他們的輝煌戰績在中國史冊上永垂不朽,何以讓人忘懷?

歸途的路上,隨之浮想,不論是國民黨的主帥還是共產黨的將領,都曾是胸懷報國夢想的精英青年,他們曾一同生活、學習、訓練,一同成長,卻又因不一樣的政治信仰而分道揚鑣,甚至針鋒相對。而歷史已經證明,僅有把個人的夢想和信仰與為多數人謀福址的事業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名垂青史,造福後世,歷史,讓我們銘記!

經過這次黃埔軍校之旅,增進各黨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培養了黨員關注國家和黨的發展。讓黨員們更加關注羣眾,服務羣眾!學習和貫徹十八大精神,兩會前後的時事,尤其是國家未來發展的方針和政策。為今後開展更多的黨員學習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篇8:黃埔軍校觀後感

回首上個週末的黃埔軍校之遊,還真讓人回味無窮。

事情可記得從頭説起......

吃完午飯,便踏上預定好的路線,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最終到了軍校的對岸---魚珠碼頭,隨後登上客輪,哈哈哈,好久沒體驗乘風破浪的感覺了,江面上的吹來一股涼爽的風,真是不亦悦乎。恍惚間,船已經到了軍校碼頭了,船一靠岸,我一個箭步踏上碼頭,朝軍校方向飛一般奔去。根據路上的路標我一步一步朝着軍校方向前進,前進,前進進。不多時,就看見路上三三兩兩的人羣,看來大家和我的目標一樣。隨後到了軍校的客服中心,從漂亮的客服MM手中拿了一張免費的門票,時間正在倒計時,我立刻就會到達傳説中的黃埔軍校,這座以往與美國的西點,蘇聯的伏龍芝,英國的桑赫爾特齊名的軍校以往是如此的輝煌,隨着國民黨的土崩瓦解,如今卻淪為旅遊聖地,真是感歎世事莫測呀。

不多時,穿過一座拱門,大概走了十幾步的樣貌,最終到了我仰慕已久的軍校,正門赫然寫着“陸軍軍官學校”幾個大字,在大門口端詳了好一會兒,然後開始進去裏面逐步參觀,先是軍校的校史記錄室,裏面主要介紹黃埔軍校的發展史,把孫文,蔣中正,周恩來,廖仲愷等人隆重細説了一番。再往前一點就是黃埔軍校羣英譜,裏面紀實了黃埔的精英的事蹟,裏面擺設了很多黃埔學生用過的物品,比如什麼陳明仁的筆硯,戴安瀾的佩劍等等,裏面的牆壁上細説了黃埔學生在抗日戰爭的赫赫顯功,

想想這座昔日英雄輩出的軍校,為國共雙方培養了大批的軍事將領,比如,林彪,胡宗南,張靈甫,陳明仁等等,結果卻在內戰中弄得同門師兄弟互相殘殺,真是可悲。可是黃埔軍校所培養的人才註定會在歷史增添隆重的一筆。

篇9:黃埔軍校觀後感

本着學習先烈事蹟,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宗旨。愛國是核心,守法是重點,誠信是關鍵,知禮是基礎。作為第33期黨的基本知識培訓班的一份子,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經貿學院學生黨建研究會於2011年11月5日組織我們參觀了孫中山先生創辦的革命軍官學校遺址---黃埔軍校(廣州市著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黃埔軍校創辦於1924年5月,位於廣州市東南20公里珠江中的黃埔長洲島上。黃埔軍校是我國現代革命史上第一所新型的革命的軍事的政治學校,是國共第一次合作的產物,是中共早期進行軍隊建設的一個大的實驗場。黃埔軍校培育了很多的將才,譜寫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蹟。經過這次活動讓我們更深刻地瞭解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展史,尤其是近百年來許多仁人志士為了推翻封建社會和爭取民族解放所做出的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光輝事蹟,增強了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歷時40分鐘的車程,我們到達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在陸軍軍官學校大門前合照後,我們在導遊的帶領下開始參觀黃埔軍校。

我們發現,在陸軍軍官學校大門的兩邊外牆上有氣勢磅礴的兩列字:“革命尚未成功,革命仍需努力”,激勵我們為革命事業努力奮鬥,也帶領我們回顧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歷史。大門兩邊有兩棵茂盛的大樹,在導遊的引導和講解下,我們瞭解到這兩棵樹也有着悠久的歷史和寓意。進入大門,兩邊內牆上分別掛着4個牌匾,一邊陳列着黃埔軍校的整體模型建築。導遊又帶着我們到了黃埔軍校校本部,其中間通道也稱大花廳,據説官長政治教育、異常演講、紀念週活動均在此進行。之後,我們走上黃埔軍校第二層樓,導遊一一為我們講解經過的房間用途,依次經過教師辦公室、蔣介石校長辦公室、校本部辦公廳、總理室、官長飯廳、校長會客廳(官長集合室)書報閲覽室、教授部、入伍生總隊部、自習室、學生宿舍。其中,校長會客廳室內懸掛着的“登高望海遠,立馬定中原”對聯是于右任贈蔣中正的。一個迴廊的參觀,讓我們大開眼界,也體會到革命時期的嚴格與艱辛。

從第二層樓下來,我們來到黃埔軍校史蹟館,沿着參觀路線往裏走,我們繼續學習黃埔軍校的歷史,明白了原先黃埔軍校的前身是廣東陸軍國小堂,雖名為國小堂,但其實它不是國小,其命名只是沿襲了當地的地名,也瞭解到原先黃埔軍校只是招收男學員,隨着其發展,之後才允許女學員入學。大概瞭解了黃埔軍校的組織結構後,我們觀摩了黃埔軍校學員的畢業證書,從革命前後的兩張證書比較中,我們也認識到歷史的變遷。其中,證書四角的“親愛精誠”的校訓字樣從有到無,蔣介石、孫中山的親筆簽名也從有到無,從這些細節變化中我們也意識到當時歷史的變遷。在導遊的繼續帶領和講解下,我們瞭解到,在嚴格的軍事教育下,學員們課餘還是有自我休閒娛樂的時間,比如1925年組織成立的血花劇社,用藝術的形式向師生官兵進行革命宣傳,其中,更加趣味的是,裏面的女性主角都是由男性學員反串演繹的。之後,我們又領略了中山裝的風采,瞭解到中山裝服飾設計的深刻內涵,其中包含三民主義、禮義廉恥、五權主義等。

參觀完校史蹟館後,我和同學又繼續參觀羣英館、世界著名軍校等舊址,還與偉人合影留念。

經過開展黨團組織活動,引導我們確立遠大志向,樹立正確夢想信念。自中國共產黨誕生之日起,她就肩負起了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莊嚴使命,並始終在不懈地探索和奮鬥着。我們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完成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新中國成立後,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社會變革,隨後開始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深刻總結了歷史經驗,找到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十三屆四中全會後,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前進。如今,以黨的十六大為號角,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正向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而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穩步邁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始終不渝地忠實代表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實踐充分證明,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才能不斷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向前進,才能實現和滿足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短短一個午時的參觀結束了,回望黃埔軍校這座古老的陸軍學校,它讓我們更加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經過這次參觀活動,我更加堅定入黨的決心。我們要刻苦學習並努力掌握先進科學文化知識,做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要繼承和發揚祖國優秀文化傳統,學習和吸收人類禮貌的一切優秀成果,做先進文化的建設者;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人民羣眾利益的維護者。短短一個午時的參觀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繼續學習和發揚黃埔精神,打好基礎,學好本領,將來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做貢獻。

篇10:黃埔軍校觀後感

黃埔軍校後山頂有一座紀念碑,碑頂便是孫中山先生的銅像。“孫中山紀念碑”四字用以隸書,古樸且硬朗,碑上孫中山先生靠南面北,注視山下,右手前伸,俊才飛揚,彷彿能讓人見到他當年揮軍北上,平定中原的恢宏決心。登在山巔遠眺,應對滾滾珠江,心中便覺豪氣頓生,古有登泰山而小天下,此刻卻覺得心中激盪之時,無處不是泰山。

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而才從何來,便當努力向學。為此,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與蘇聯的進取支持下在珠江畔的長洲島內一舉創辦了聞名天下的黃埔軍校,打開了中國近代史的新的篇章。“親愛精誠”四字成為了黃埔軍校的校訓,孫中山先生期望經過此舉,創造革命軍隊,來挽救中國的危亡。

在郭隊的帶領下,走在校舍的走廊當中,感受當年在戰亂時期年輕的未來將領們為國家的興亡而發奮苦讀的精神。不禁有種淚蒙雙眼的衝動。整個校舍如同一套大型的四合院,盡顯中華民族的文化特色。自中軸線向兩側鋪開的便是樣式一致的校舍。據資料記載,這套校舍當年曾是一座清陸軍的國小堂的校舍,孫中山將之進行了修繕擴建,便成了孕育近代無數將領的一個搖籃,既加快了修建速度,又節儉了人力與資金。歷史的在那裏留下了滄桑的痕跡,八十年前,中國的無數熱血青年棄筆從戎,投入到了革命的大部隊當中。他們來自不一樣的地方,卻懷着相同的目的,儘自我之才為祖國的存亡獻上自我的全部。扶着校舍的門框,便能似握着革命的種子一樣,細細地品味着在心中翻騰的那股熱血。

軍校的大門大大出乎想象。樸素到了極致的漆白門柱,上書“陸軍軍官學校”,讓人實在難以聯想到近一個世紀之前那裏竟是無數英烈的騰飛源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這副對聯,便是軍校學員在孫中山先生逝世之後所立。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在革命的道路中,需要的不是那些華麗的裝飾,而是一顆對革命堅信不疑的信心和興復祖國的決心。看着門內硬朗挺立的古樹,在這一刻彷彿一切都不用説了。中華民族,正會如這顆古樟一樣,傲然立於國際舞台之中。

歲月不居,時光飛逝,人非但物是,歷史不能夠被人所拋棄,而應當為人銘記。於校內輾轉參觀,心中的跌宕自不必説,待得出了大門,又覺得心中有些悵然。當國家被戰爭的車輪劃過,才會讓她的人民懂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在國際形勢日趨複雜化的當今社會,便更該銘記這一道理。時刻準備着,為了人民,為了黨而不斷充實自我,堅持憂患意識,提升本事,才能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篇11:黃埔軍校觀後感

8月28日,對於許多人來説,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但對於我們即將升入六年級的學子來説,卻是個難以忘懷的日子。因為,我們將第一次離開父母,去廣州黃埔軍校參加三天的軍訓。

早晨,我們六年級的同學早早地來到學校集合,差不多兩個月沒見面了,久違的臉上都洋溢着興奮與激動,似乎要去幹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隨後,教師在學校囑咐我們一些細則之後,我們大家就滿懷期待地出發了。

一路上,大家熱熱鬧鬧,有的商量着去到軍校有什麼好玩的,有的則在討論午飯有什麼好吃的......每一個人都無比興奮與期待。

不一會兒就來到了軍校。哇!這氣派可不小。過了一會兒,教官就派給我們每人一套軍服,命令我們立刻回宿舍換。當我們還在“憧憬”着宿舍的舒適時,不得不理解事實:一間宿舍有20多張牀,全是雙層的,簡陋但卻十分整齊。

換好衣服到外面集合。炎炎烈日立刻給了我們一個下馬威。193人齊刷刷地站在太陽下練軍姿,這可真不好受。教練要求異常嚴格。我們只要稍微動一下,就要被罰。稍息,立正,提指尖轉法,敬禮,齊步走......這些看起來簡單的動作在太陽下變得異常的困難。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什麼叫汗流浹背,汗水順着臉頰流下,衣服也被汗水“浸透”了。好不容易熬到午飯時間,大家懶洋洋地坐下,教官不滿意,讓我們再起來。看着桌上用飯盒蓋住的菜,我想着必須又是什麼好吃的。“坐下!”有了上一次的教訓,我們這次快多了。最終能夠開飯了,可結果卻讓我們大失所望:桌上僅有幾碟瓜,冬瓜、南瓜、節瓜......平時挺能吃的幾個同學只裝了一點兒飯。大家都勉勉強強把飯給嚥下去。

習慣了在“蜜罐子”裏生活的我們,平時在家、在學校與黃埔軍校的生活動簡直沒法比。頂着烈日訓練,排隊等洗澡,吃並不可口的飯菜......這一切的一切,我都在黃埔軍校一一體會到了。這並非是故意刁難我們,而是給我們一項巨大的考驗,讓我們明白什麼叫做堅持,什麼叫做知足。短短的三天時間,竟能讓我們明白那麼多,既鍛鍊了自我的獨立生活本事,又鍛鍊了身體,還鍛鍊了思想品質!雖然吃了一點兒苦,可是我覺得這是人生中一筆十分寶貴的財富。

篇12:黃埔軍校觀後感

星期五晚上,爸爸説星期天帶我們去參觀黃埔軍校,我好高興,真想快點去。

好不容易捱過了一天。星期天早上,我很早就起牀去叫姨爹他們一齊去吃早餐,吃完早餐後,我們就乘坐566次豪華大巴前往魚珠碼頭乘949號軍艦抵達黃埔軍校。來自:作文大全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奔波,最終到了魚珠碼頭,但我們不明白怎樣去碼頭乘軍艦過江。想了一會兒,聰明的爸爸首先提議。叫我們去問別人,好!

這個主意好。我們一行人去附近的一家商店買了幾瓶純淨水順便問了一下路。那個老闆很熱情,爽快地給我們指了一下路。我們就按她指的路線去找……來源:作文網zw.最終到了我夢寐以求的地方——黃埔軍校!

此時,由於先前的奔波,我已有點“體力不支”了。

進入大門,首先是兩行由孫中山先生寫的字。右邊是“革命尚未成功”,左邊是“同志仍需努力”。經過這兩句話,使我充分領略到了孫中山先生的謙遜,勉勵。之後進去,就是黃埔歷史館。裏面全是將軍用過的東西。看着那些破舊的棉襖,毛線襪,全是打了補丁又補丁的,沒有任何一件東西是完好無損的。還有那毛筆,硯台和寫滿了字的紙,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那時的人們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還是那麼愛學習,確實使人受益匪淺。而我們此刻的學習環境比那時好多了。但我們為什麼不能好好學習呢?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辛亥革命後,孫中山繼續高舉着民主革命的旗幟,進行了反袁,護法和北伐戰爭,但都因各路軍閥的阻撓和破壞而失敗,正當孫中山在失敗中徘徊,搜索革命新道路之際,中國共產黨和蘇聯伸出援手,幫忙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和創辦軍官學校。1924年6月16日,陸軍軍官學校在廣州東郊黃埔長洲島上正式成立。”看到這段文字,我深深感受到黃埔軍校的創辦是多麼不易。在這些困難下,這所學校出了想陳毅,聶榮臻以及徐向前等傑出的將軍,還出了像郭沫若那樣傑出的學者。參觀完黃埔軍校,我深感我的疲勞是值得的!

篇13:黃埔軍校觀後感

作為中國現代歷史上第一所新型軍事政治學校,黃埔軍校創立於1924年,位於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是國共第一次合作的產物。其軍事與政治並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方針為中國革命事業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現有軍校正門、校本部、孫總理紀念碑、中山故居、俱樂部、游泳池、東征烈士墓、北伐紀念碑、濟深公園、教思亭等十幾處建築。

我們要參觀瞭解一座歷史遺蹟,首先要清楚它創立的歷史背景。黃埔軍校的建立存在國內外因素。於內,建校時值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陳炯明的叛變使孫中山認識到依靠一派軍閥去打倒另一派軍閥是收效甚微甚至毫無成果的,一系列的失敗使他認識到:在革命鬥爭中,組建一支忠於革命的隊伍及其重要。於外,蘇俄革命的成功也使孫中山的到極大的啟示,他決心效仿蘇俄紅軍建軍經驗創辦軍校。此外,蘇聯、共產國際的幫忙和國共兩黨的努力也是軍校創立的動力和支柱。

走進軍校大門,能夠看到歐式風格的門上"陸軍軍官學校"的牌匾,大門兩邊各有一個士兵崗亭,平添幾分莊嚴與肅穆。軍校大門綵樓兩旁原掛有一副對聯:"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斯門",橫額為"革命者來".那是軍校師生不為名利,家國至上的職責感與使命感。孫中山逝世後改為總理遺囑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從中也可看出其對中國局勢的關注及自身所肩負的重大使命。在軍校的開學典禮上,孫中山做了一番熱情洋溢的演説"要從今日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發財的心理,只明白做救國救民的事業。"從中也可看出其對中國局勢的關注及自身所肩負的重大使命深刻認識。

校本部的建築風格讓人耳目一新,它是兩層磚木結構,有三條主要通道,四排整齊的房舍且以走廊連通,棕色的牆壁給人古樸雅緻的美感。大門西側有一幢磚瓦混凝土混合結構兩層樓房,原是教職員宿舍,因民國6年(1917年)孫中山曾在此憩宿,孫中山逝世後,改建為總理紀念室。東征烈士墓園坐落在軍校西南的平岡,是1925年廣東革命政府為紀念因討伐陳炯明等叛軍而陣亡將士修建的,安葬有國共兩黨516位烈士遺體。北伐紀念碑矗立在長洲島平崗,是一座高10米的花崗石碑,為紀念北伐陣亡的軍校生建立的。

黃埔軍校曾是中國革命軍隊的搖籃,其中名將輩出,人才濟濟。如國民黨將士杜聿明,關麟徵及黃維等,共產黨將領左權、林彪、羅榮臻等,周興指出:"黃埔師生出身的國共兩黨將士在東征、北伐和抗戰中的出色表現,共同為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一齊建樹了為國家民族建功立業的歷史豐碑。"在參觀黃埔軍校後,聯想到兩次國共合作中的精誠合作,能夠説,在這期間,體現的是一種"黃埔精神"不論你是何種黨派,在民族處於危難之時,精誠團結,親密合作,臨危受命,為國家統一大業共同抵禦外侮。雖然在時代風雲變幻,但黃埔軍校永在,黃埔精神永存。

篇14:黃埔軍校觀後感

2011年8月14日,工業城黨委組織工業城全體黨員參觀了廣州黃埔軍校舊址,共有60多名黨員參加了這次活動。黃埔軍校位於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上,走近黃埔軍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陸軍軍官學校的牌匾高掛在歐陸式的白色大門上,雖並不華麗,卻簡單中透着莊嚴。此行的目的,我們不僅僅能領略軍校的風采和建築藝術,更重要的是,能夠了解其輝煌的歷史,感受濃厚的英雄氣息。沿着院落正中的紅磚小路緩步前行,左右兩邊的展廳會依次講述着黃埔軍校的史蹟、黃埔羣英的故事,描繪着北伐戰爭中黃埔軍人的颯爽英姿和錚錚傲骨。

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用心支持和幫忙下創辦的,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黃埔軍校建立後,為國民黨培養了大批軍事將才。從那裏,也走出了一批戰功顯赫、揚威中外、影響深遠的中共名將,例如黃埔一期的徐向前、陳庚,黃埔四期的林彪、劉志丹,黃埔五期的許光達、陶鑄等。巾幗英雄趙一曼也曾在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習。

在軍校門口前我們羣眾合影,把難忘的瞬間停留下。在“陸軍軍校學校”幾個大字前面留下了我們人生中的一段完美記憶,也讓我們置身感受那莊嚴的氣氛,這也啟示了我們歷史是不可改變的。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發奮”蒼勁有力地題寫在門口兩邊的白色牆壁上,異常醒目,堅信它曾激勵着中華子孫一代又一代人向前發奮奮鬥。走進各個展覽廳,聽着導遊有條不紊的詳細講解,霎時使我更加對歷史的瞭解,歷史的那一幕幕似乎在眼前重現了,彷彿那炮聲,衝殺聲在耳邊迴繞着。同時對那些在戰爭中立下了不朽榮功的先烈肅然起敬,佩服他們的勇敢,佩服他們為國犧牲的可貴精神。他們的輝煌戰績在中國史冊上永垂不朽,何以讓人忘懷

歸途的路上,隨之浮想,不論是國民黨的主帥還是共產黨的將領,都曾是胸懷報國夢想的精英青年,他們曾一同生活、學習、訓練,一同成長,卻又因不一樣的政治信仰而分道揚鑣,甚至針鋒相對。而歷史已經證明,僅有把個人的夢想和信仰與為多數人謀福址的事業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名垂青史,造福後世,歷史啊,讓我們銘記。

篇15:黃埔軍校觀後感

黃埔軍校,位於廣州市東南的黃埔區長洲島上,恰和中科院南海所的新洲碼頭隔江相望。實驗結束後的一個陽光明媚的午時,我們一行十餘人,隨擺渡而前往參觀了綠樹叢中靜謐的軍校舊址。

走近黃埔軍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陸軍軍官學校的牌匾高掛在歐陸式的白色大門上,雖並不華麗,卻簡單中透着莊嚴。校門兩側的圍牆上分別刷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鬚髮奮”的大字。走進首道校門,具有傳統嶺南風格的祠堂式建築羣映入眼簾。房屋很高大,因騎着戰馬可從樓下穿堂而過,俗稱走馬樓,是典型的南方祠堂式建築,二門之內,前後四進,東西兩邊各有四棟房子,形式一致,佈局對稱,錯落有致。

來到黃埔軍校,不僅僅能領略軍校的風采和建築藝術,更重要的是,能夠了解其輝煌的歷史,感受濃厚的英雄氣息。沿着院落正中的紅磚小路緩步前行,左右兩邊的展廳會依次講述着黃埔軍校的史蹟、黃埔羣英的故事,描繪着北伐戰爭中黃埔軍人的颯爽英姿和錚錚傲骨。

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用心支持和幫忙下創辦的,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1924年,國共兩黨首次攜手,國民革命風起雲湧,視“教育為神聖事業,人才為立國大本”的孫中山先生,親手創辦了一文一武兩所學堂,即國立廣東大學和黃埔軍校,前者即是這天的中山大學。而黃埔軍校,以“創造革命軍隊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宗旨,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軍事人才。在當時是與美國的西點軍校、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和蘇聯的伏龍芝軍事學院齊名的世界著名軍校之一。

黃埔軍校建立後,為國民黨培養了大批軍事將才。從那裏,也走出了一批戰功顯赫、揚威中外、影響深遠的中共名將,例如黃埔一期的徐向前、陳庚,黃埔四期的林彪、劉志丹,黃埔五期的許光達、陶鑄等。巾幗英雄趙一曼也曾在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習。

走出展廳,順着漆木扶梯走上二樓。那裏重現的是軍校師生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不管是教師的辦公室、會議室還是餐廳、學生宿舍,擺設都十分樸素簡潔。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學生宿舍,宿舍中滿是大通鋪硬板牀,每間容納五六十名學生,基本上最大的兩間,一間就是一個學生的連隊。當時,學生進校的時候雖然不用繳納學費,可是由於軍校的經費十分的緊張,每一位學生只能發兩牀薄薄的毛毯、一套軍服和一雙草鞋,不能換洗。

走過蔣介石的校長會客室,對面牆上的一副對聯十分醒目,上書“登高望遠海,立馬定中原”。這是國民黨元老、著名書法家于右任贈給蔣介石的。遙想當年,蔣介石或許曾透過山牆眺望校門前波濤奔流的黃埔水面,不忘戎馬軍機,力求問鼎中原,一統天下,最終卻是黃梁一夢。

即將走出軍校大門的時候,注意到門兩邊的內壁上高掛着的八個木質條幅,上方用黃色的燙金字書寫着四副對聯,左右各兩幅,從右向左依次是“炎黃大帝開天地,國父中華創共和”、“軍政行伍文韜莫測,官兵運籌武略堪誇”、“軍政諏誠為祖國,學校訓詁報精忠”和“文能武能能文能武,武可文可可武可文”,這是黃埔軍校建校80週年時海內外的“黃埔人”捐贈的。最終這一聯抒寫的是黃埔軍校不為外界熟知的文武兼備。其實從黃埔走出來的不僅僅有風雲戰將,也不乏文壇鉅子,如教官中的沈雁冰、郭沫若,學員中的臧克家,均屬一代風騷墨客。

回到的路上,腦中浮現出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中的數段場景,隨之浮想,不管是之後的文匠還是武將,也不論是國民黨的主帥還是共產黨的將領,都曾是胸懷報國夢想的精英青年,他們曾一同生活、學習、訓練,一同成長,卻又因不一樣的政治信仰而分道揚鑣,甚至針鋒相對。而歷史已經證明,僅有把個人的夢想和信仰與為多數人謀福址的事業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名垂青史,造福後世。

篇16:黃埔軍校觀後感

從小我就對軍人有莫名的景仰,對於黃埔軍校也早有耳聞,這天最終有機會好好的參觀黃埔軍校了。幾經輾轉,最終踏上了黃埔軍校舊址這片神聖的土地。

黃埔軍校的正門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宏偉,校名“陸軍軍官學校”只是寫在一塊木板上,門的周圍只是簡單的刷白了而已,上方寫着經典的革命宣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鬚髮奮。黃埔軍校被門口的大樹庇護着。這是上個世紀二十年代中國最好的學校,卻僅有四五排房間,都沒有一個國小大,還是重新翻新過的,由此我彷彿已經看到了當時革命先烈們的艱苦生活。

由正門往裏走在路的兩旁有幾間展覽廳,裏面講述了黃埔軍校的發展歷史,以及一些傑出人物如徐向前,周恩來等的事蹟,還有同一時期國際上有名的幾所軍校。

1921年12月,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在廣西桂林會見孫中山,向孫中山提出“創辦軍官學校,建立革命軍”的推薦。1924年6月,孫中山在廣州黃埔長洲島上創辦了陸軍軍官學校,這個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軍隊幹部的軍事學校。此刻的中山大學就是對應武校黃埔的文校。有評論説:人類軍事史上,很少有一個軍校像黃埔軍校那樣,在如此短的時刻中,卻那麼大地影響了一個國家的歷史。從東征北伐到十年內戰,從抗日到解放戰爭,他們都是雙方歷史的主角。這羣人就是黃埔軍校師生。

展覽廳裏面的照片,實物展示和文字説,我瞭解到很多歷史故事,雖然只是皮毛,可是已經讓我感歎不已。二樓是一些恢復的房舍,辦公室相當的簡陋,僅有簡單的桌椅,文具,沒有一件剩餘的擺設。學員的宿舍很擁擠,居然60個人擠在一間教室大小的房間裏。解説牌上説,這個待遇已經算是很好的了,大部分學員是住在草棚裏的。我沒有想到赫赫有名的黃埔軍校的生活待遇竟然如此艱苦。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黃埔軍校依然培養出了很多的國家棟梁,十大元帥就有五個出自這所學校。相比其他國際上的軍事名校,黃埔軍校真是沒法和他們站在同一個台階上,但這只是生活條件的差別而已,在培養人才方面,我想沒有哪一個學校的成才率能夠超過它了吧。

據説黃埔軍校此刻已經遷往台灣了,可是那種全心全意為民眾謀解放,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革命精神永遠都紮根在這片熱土上,就像孫中山的遺訓所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鬚髮奮”,儘管我們此刻生活在和平年代,可是應當居安思危,不斷髮奮,不斷拼搏,在國家需要的時候貢獻自我的力量。

篇17:黃埔軍校觀後感

黃埔軍校,位於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上,是1924年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忙下創辦的一所新型陸軍軍官學校,是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的產物。它以"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宗旨,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軍事人才。軍校貫徹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用心開展革命宣傳,支援工農户外,進行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鬥爭和北伐戰爭,成為國民政府的支柱。在當時是與美國西點軍校、日本士官學校、英國皇家軍官學校、蘇聯伏龍芝紅軍大學齊名的世界著名軍校之一。

黃埔軍校一經建立,就成為當時的革命搖籃。名將輩出,戰功顯赫,揚威中外,影響深遠,在中國現代史上佔有顯赫的地位。軍校中國共產黨的一批重要幹部都曾在那裏鍛鍊成長,如周恩來、葉劍英、熊雄、惲代英、蕭楚女、聶榮臻、張秋人等。他們在東征、北伐和抗日戰爭中英勇奮戰、流血犧牲,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勛,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鐵的紀律,構成了“親愛精誠,團結合作,衞國愛民,不怕犧牲”的黃埔精神。毛澤東同志在抗戰時期曾對黃埔軍校的歷史功績給予高度評價。他説:“昔日之黃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後輝映,彼此競美的。”

黃埔軍校師生為了民族的解放、祖國的統一與富強,在中國現代史上譜寫了輝煌的篇章。80年過去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孫中山先生沒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輝煌成就。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這天的中國,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提高,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國家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富強民主禮貌的社會主義中國正在和平崛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展現出燦爛的前景。

這是一堂具有革命教育好處的黨課,老一輩革命家的足跡還歷歷在目,他們的精神也將一向鼓舞着我們不斷前行。在新的歷史時期,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作為一名中共黨員,我會繼續發揚黃埔精神,繼承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傳統,將我畢生的精力投入到社會主義教育事業中去,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發揮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貢獻!

篇18:黃埔軍校觀後感

2013年6月7日午時,廣州華南商貿職業學院信息工程系黨支部組織黨員,預備黨員,用心分子去位於黃浦區長洲島的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參觀,共有31名黨員,預備黨員,用心分子參加活動。讓我重温了以前歷史學習過的“黃埔軍校”精神!孫中山先生在黃埔軍校題詞: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仍需發奮!能夠看出孫中山先生的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為民族的獨立而奮鬥的夢想!這天也爬上了孫中山先生的紀念碑親眼目睹了,小時候奶奶和我説過:“孫先生臨終訓詞:和平,奮鬥,救中國!遺憾的是他老人家壯志未酬,卻與世長辭!

黃埔軍校位於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上,走近黃埔軍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陸軍軍官學校的牌匾高掛在歐陸式的白色大門上,雖並不華麗,卻簡單中透着莊嚴。此行的目的,我們不僅僅能領略軍校的風采和建築藝術,更重要的是,能夠了解其輝煌的歷史,感受濃厚的英雄氣息。沿着院落正中的紅磚小路緩步前行,左右兩邊的展廳會依次講述着黃埔軍校的史蹟、黃埔羣英的故事,描繪着北伐戰爭中黃埔軍人的颯爽英姿和錚錚傲骨。

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用心支持和幫忙下創辦的,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黃埔軍校建立後,為國民黨培養了大批軍事將才。從那裏,也走出了一批戰功顯赫、揚威中外、影響深遠的中共名將,例如黃埔一期的徐向前、陳庚,黃埔四期的林彪、劉志丹,黃埔五期的許光達、陶鑄等。巾幗英雄趙一曼也曾在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習。

當年,孫中山先生對軍校關懷備至,多次來那裏辦公。孫中山先生革命屢經挫折,痛感革命的失敗在於沒有建立革命的武力。

1924年1月28日,正在國民黨“一大”期間,孫中山先生蘇聯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的支持下,決定創辦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校址就選在原廣東陸軍學校和廣東海軍學校的舊址長洲要塞――黃埔,故簡稱為黃埔軍校。這是我國第一所培養革命軍隊幹部的學校。孫中山先生任命蔣中正為校長、廖仲愷為國民黨軍校黨代表、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葉劍英任教授部副主任。

當時黃埔軍校的特色在於實行政治與軍事並重教育方針,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革命精神。黃埔軍校的建制是學習蘇聯紅軍的,設立黨代表和政治工作制度,之後推行到國民革命軍各級部隊中去,成為區別於過去一切舊軍隊的主要標誌。

之後,我登上孫總理紀念碑參觀。登上這山巔遠眺,滾滾珠江,萬頃沃野,林立高樓,無限風光盡收眼底。此刻,才對范仲淹《岳陽樓記》裏“銜遠山、吞長江”的氣勢有了些許體味。也遙想200多年前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就是從這古黃埔港發祥,一時刻商賈雲集,船隻穿梭,幾多繁華。古時的黃埔雲檣便是黃埔十景之一。而今日更是錦上添花。

我們在軍校門口前羣眾合影,把難忘的瞬間停留下。在“陸軍軍校學校”幾個大字前面留下了我們人生中的一段完美記憶,也讓我們置身感受那莊嚴的氣氛,這也啟示了我們歷史是不可改變的。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發奮”蒼勁有力地題寫在門口兩邊的白色牆壁上,異常醒目,堅信它曾激勵着中華子孫一代又一代人向前發奮奮鬥。走進各個展覽廳,聽着導遊有條不紊的詳細講解,霎時使我更加對歷史的瞭解,歷史的那一幕幕似乎在眼前重現了,彷彿那炮聲,衝殺聲在耳邊迴繞着。同時對那些在戰爭中立下了不朽榮功的先烈肅然起敬,佩服他們的勇敢,佩服他們為國犧牲的可貴精神。他們的輝煌戰績在中國史冊上永垂不朽,何以讓人忘懷

歸途的路上,隨之浮想,不論是國民黨的主帥還是共產黨的將領,都曾是胸懷報國夢想的精英青年,他們曾一同生活、學習、訓練,一同成長,卻又因不一樣的政治信仰而分道揚鑣,甚至針鋒相對。而歷史已經證明,僅有把個人的夢想和信仰與為多數人謀福址的事業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名垂青史,造福後世,歷史,讓我們銘記!

透過這次黃埔軍校之旅,增進各黨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培養了黨員關注國家和黨的發展。讓黨員們更加關注羣眾,服務羣眾!學習和貫徹十八大精神,兩會前後的時事,尤其是國家未來發展的方針和政策。為今後開展更多的黨員學習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編簡評】

黃埔軍校觀後感 優選18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黃埔軍校觀後感範文。

【網友評價】

觸動了我的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p58p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