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1942觀後感 (優選10篇)

1942觀後感 (優選10篇)

【導語】

1942觀後感 (優選10篇)

1942觀後感 (優選10篇) 由本站會員“jeremychan”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1942觀後感篇2:1942觀後感篇3:1942觀後感篇4:1942觀後感篇5:1942觀後感篇6:1942觀後感篇7:1942觀後感篇8:1942觀後感篇9:1942觀後感篇10:1942觀後感

【正文】

篇1:1942觀後感

一部《1942》,一場民族災難,刻骨銘心。70年前,300萬同胞罹難,慘絕人寰。翻開歷史,翔實珍貴的資料刺痛着人們的神經。

老財主的破滅。當時的中原大地,哀鴻遍野,餓殍千里。老東家範殿元一向遊走在故事中。以往倉廩充實、妻兒繞膝,就連逃難也被自我認定為躲災,逃荒途中還不忘帶着家裏的長工,這是財主骨子裏習慣的養尊處優。認定被欺壓的民眾沒有反抗,吝嗇貪婪的他,最終落得個人財兩空。我一向擔心並期望,延續他家香火的小生命會躲過這場劫難而存活下來。當孩子被他自我親手戕害於襁褓之中時,一個小地主階級就此自我毀滅!“三分天災,七分人禍”,歷史不得不讓大家重新審視這悲天憫人的災難,人們的仇恨瞬間化為階級矛盾和仇恨。一個財主家尚且如此,何況是普通老百姓呢,最無辜的當屬那些老人和孩子,冰天雪地的日子,苦難深重的人們,只能理解這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現實。這飢餓,看似簡單的生理生存需要,其實折射出對信仰的追求、對文化的渴望、對人性的呼喚、對民族發展的思考。在災難面前,在飢餓面前,沒有什麼比活着更重要。但恰恰相反,與其苟且偷生,還不如坦然從容地理解死亡,死得離家近一些。家的概念,在兵荒馬亂的年代,顯得是那樣的親近,又是那樣的神聖。這場民族的災難,彷彿一部沉重的史詩,記錄着那段慘烈的歷史,那些悲壯的場面。

無冕之王的斡旋。《時代週刊》記者白修德,穿梭在災難現場、斡旋於政府軍隊之間,憑着記者的良知,向世人揭示了河南大饑荒的駭人真相,迫使國民政府開展救災工作。當日本的飛機狂轟濫炸的時候,當淒涼的二胡訴説的時候,當教堂的鐘聲敲響的時候,無不在告誡我們,應對歷史和現實必須進行深深的反思。於是,人們的仇恨,不再是怨天尤人,而是激起對戰爭的仇恨、對日本民族的仇恨。這恨中,既有國民政府置若罔聞,於民族災難不管不顧和對災情的錯誤研判;還有河南省主席李培基的庸碌無能以及政府官員各自為政,以個人利益為重勾心鬥角的醜態;也有戰區司令蔣鼎文等軍官不顧災情,愚弄百姓從中漁利。撇開政治,無疑,是無冕之王拯救了災民,更拯救了一個民族,這難道不是人性的覺醒,難道不是偉大的國際人道主義。

小人物的悲壯。應對殘酷的現實,有的人選擇了逃避、有的人選擇了獻媚。“一條命,兩塊餅乾”,小人物的命運不一樣,其中有人性的冷漠,也有世俗的偏見,但總是可歌可泣的精神。花枝在丈夫失蹤後,為救活兩個孩子,四鬥米賣了自我,為孩子付出了一切。最終還要把自我唯一的破棉褲換給栓柱,也算是傾其所有了。這一幕,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是愛的的力量,也是母性的光輝。栓柱應諾花枝照顧孩子,卻在趴火車途中,不僅僅丟了兩個孩子,還丟了花枝用生命換來的四鬥米。在生存和氣節之間,不食嗟來之食的大義凜然,讓珍貴的饅頭顯得那樣蒼白。那用核桃做成的風車,成為一種牽掛和寄託,寧可死於日本人的屠刀之下。反面典型廚師老馬成了巡回法庭庭長,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雖説保全了性命,到頭來卻落得個日本人的走狗。就連讀過書的財主家女兒,為求條生路,甘為五斗米折腰,淪落到賣身妓院的下場,也是命運的安排,悲慘的選擇。

1942年那場大饑荒、大逃難,雖是歷史長河中的滄海一粟,但在歷史長河中,卻成為永遠傷痛的記憶。我們開啟那段塵封的歷史,就是要警醒飽經滄桑的苦難民族,不要忘記歷史,維護和平,遠離戰爭災難;追憶那段悲壯的歷史,就是要重温血腥而慘痛的教訓,堅持生態平衡,遠離自然災害;再現那段慘烈的歷史,就是要啟示後人牢記傷痛的根源,關注糧食問題以及那些事關民生、關係百姓疾苦、關乎民族發展的大計,讓歷史不再重演!我相信也不會重演。

篇2:1942觀後感

今日看了《1942》,真的很震撼,內心有太多的感觸,好久沒有看過這麼深刻的片子了,真的拍得太好了,中國的電影太需要有這樣的影片出現了。影片結束時,我哭了。情緒很複雜,悲傷、痛苦、同情、無耐好像都不能準確的描述這個情緒,我説不上來,更像是一種慈悲。我也不願意去太多的思考這個情緒到底是什麼,只是讓自我流着淚。

回來的路上一向在思考為什麼覺得這部片子好看,但也在説,可能很多人會不覺得好看。我也在整理着自我,到底被什麼打動了,絕對不只是影片拍得很真實。我在看的過程中,會去自然的比較此刻的生活,比起生活在解放前的中國,真的猶如天堂一般。覺得自我太幸福,也感激共產黨建立了新中國。但越往後面看,我確越多的看到了更深層的東西,當我突然意識到,我們此刻的中國去掉經濟高速發展光鮮的外衣後,其實骨子裏面的東西,跟1942年居然沒有兩樣時,我不僅僅打了個寒顫。我腦子裏開始浮現出那位外國記者反覆問道的一個問題:“怎樣會這樣”

一九四二年的河南,中日軍隊在此陷入膠着狀態,大面積的蝗蟲和旱災使得夏秋兩季絕收。在沒有糧食的日子裏,最終的出路就是販人,年輕的閨女媳婦通常被買去周家口等地的窯子。電影中,徐帆飾演的花枝在失去丈夫後,為了孩子能夠有一口吃的,在於男人一夜夫妻之後又將自我賣了了出去,臨走之時,她對僅處了一天的丈夫説:“你來,我的褲子囫圇(完整)一些,咱倆脱下換一下吧。”男人聽罷,默默無語,只能無能為力的目送馬車離去。

天災也許還能夠用“逃離”來解決,可是戰爭帶來的傷害卻是避無可避。即使河南已淪為半壁江山,仍是國民政府手裏的糧食支柱,從河南征購的糧食支撐着整個西北的軍隊、官僚和城市。天災來時,農民手中僅有的餘糧也被搜刮殆盡,軍糧供給亦不可少。當時的國民政府,從蔣介石開始,對於這場饑荒帶來的災難就處於“甩包袱”的態度。他假裝不相信的態度也並未避過《時代週刊》記者白修德當面遞上的血淋淋的災情照片,中國人向來就是樂忠於報喜不報憂的。即便是最終撥下的救災糧食,要支付軍糧開始,打點上下級關係,最終到達災民手中的已是寥寥。

似乎《1942》擺出的是一盤沒有救的死局,影片中幾乎動用了一切似乎可能救災的外在手段:政府動用軍糧的援助、宗教團體和國際社會的努力、民間的慈善捐助……但都以失敗而告終。劉震雲和馮小剛是智慧而充滿靈性的,在片尾出現了這樣一幕,大當家收養了一個剛剛失去母親的小姑娘。這就是他們給出的救世良方:僅有全人類最終開始明白人與自然其實是一個整體,僅有人內在和諧了,才能有風調雨順;僅有當人類之間做到不分彼此的去愛時,人禍才能最終避免。

篇3:1942觀後感

後面還有多篇1942觀後感!

一部《1942》,一場民族災難,刻骨銘心。70年前,300萬同胞罹難,慘絕人寰。翻開歷史,翔實珍貴的資料刺痛着人們的神經。

老財主的破滅。當時的中原大地,哀鴻遍野,餓殍千里。老東家範殿元一向遊走在故事中。以往倉廩充實、妻兒繞膝,就連逃難也被自我認定為躲災,逃荒途中還不忘帶着家裏的長工,這是財主骨子裏習慣的養尊處優。認定被欺壓的民眾沒有反抗,吝嗇貪婪的他,最終落得個人財兩空。我一向擔心並期望,延續他家香火的小生命會躲過這場劫難而存活下來。當孩子被他自我親手戕害於襁褓之中時,一個小地主階級就此自我毀滅!“三分天災,七分人禍”,歷史不得不讓大家重新審視這悲天憫人的災難,人們的仇恨瞬間化為階級矛盾和仇恨。一個財主家尚且如此,何況是普通老百姓呢,最無辜的當屬那些老人和孩子,冰天雪地的日子,苦難深重的人們,只能理解這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現實。這飢餓,看似簡單的生理生存需要,其實折射出對信仰的追求、對文化的渴望、對人性的呼喚、對民族發展的思考。在災難面前,在飢餓面前,沒有什麼比活着更重要。但恰恰相反,與其苟且偷生,還不如坦然從容地理解死亡,死得離家近一些。家的概念,在兵荒馬亂的年代,顯得是那樣的親近,又是那樣的神聖。這場民族的災難,彷彿一部沉重的史詩,記錄着那段慘烈的歷史,那些悲壯的場面。

無冕之王的斡旋。《時代週刊》記者白修德,穿梭在災難現場、斡旋於政府軍隊之間,憑着記者的良知,向世人揭示了河南大饑荒的駭人真相,迫使國民政府開展救災工作。當日本的飛機狂轟濫炸的時候,當淒涼的二胡訴説的時候,當教堂的鐘聲敲響的時候,無不在告誡我們,應對歷史和現實必須進行深深的反思。於是,人們的仇恨,不再是怨天尤人,而是激起對戰爭的仇恨、對日本民族的仇恨。這恨中,既有國民政府置若罔聞,於民族災難不管不顧和對災情的錯誤研判;還有河南省主席李培基的庸碌無能以及政府官員各自為政,以個人利益為重勾心鬥角的醜態;也有戰區司令蔣鼎文等軍官不顧災情,愚弄百姓從中漁利。撇開政治,無疑,是無冕之王拯救了災民,更拯救了一個民族,這難道不是人性的覺醒,難道不是偉大的國際人道主義。

小人物的悲壯。應對殘酷的現實,有的人選擇了逃避、有的人選擇了獻媚。“一條命,兩塊餅乾”,小人物的命運不一樣,其中有人性的冷漠,也有世俗的偏見,但總是可歌可泣的精神。花枝在丈夫失蹤後,為救活兩個孩子,四鬥米賣了自我,為孩子付出了一切。最終還要把自我唯一的破棉褲換給栓柱,也算是傾其所有了。這一幕,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是愛的的力量,也是母性的光輝。栓柱應諾花枝照顧孩子,卻在趴火車途中,不僅僅丟了兩個孩子,還丟了花枝用生命換來的四鬥米。在生存和氣節之間,不食嗟來之食的大義凜然,讓珍貴的饅頭顯得那樣蒼白。那用核桃做成的風車,成為一種牽掛和寄託,寧可死於日本人的屠刀之下。反面典型廚師老馬成了巡回法庭庭長,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雖説保全了性命,到頭來卻落得個日本人的走狗。就連讀過書的財主家女兒,為求條生路,甘為五斗米折腰,淪落到賣身妓院的下場,也是命運的安排,悲慘的選擇。

1942年那場大饑荒、大逃難,雖是歷史長河中的滄海一粟,但在歷史長河中,卻成為永遠傷痛的記憶。我們開啟那段塵封的歷史,就是要警醒飽經滄桑的苦難民族,不要忘記歷史,維護和平,遠離戰爭災難;追憶那段悲壯的歷史,就是要重温血腥而慘痛的教訓,堅持生態平衡,遠離自然災害;再現那段慘烈的歷史,就是要啟示後人牢記傷痛的根源,關注糧食問題以及那些事關民生、關係百姓疾苦、關乎民族發展的大計,讓歷史不再重演!我相信也不會重演。

篇4:1942觀後感

《1942》這部電影是我有史以來,感觸最深、觸動最大的一部電影。講述了1942年河南大饑荒,人們紛紛背井離鄉逃離河南。在路途上,發生了一些感人肺腑、極具散發人性光輝的電影,也怒斥了災難的無情。

在這場天災人禍下,共有300多萬無辜百姓相繼餓死。在這場災難面前,原先人的力量是那麼薄弱、渺小,縱使你有家財萬貫,也必須加入悲苦災民的隊伍裏去。

這部電影,手裏捧着盛滿白米飯的碗,不知不覺好像沉重了許多,我不禁感慨萬千、讚歎不已。光是這一碗平常微不足道的白米飯,在那個時候卻是比鑽石、黃金還要珍貴一百倍,因為就這一碗飯能夠救一家四口的命,這令我汗顏。媽媽對我説,曾祖母告訴她那時人們餓的能夠啃樹皮,可是卻很難找到。因為樹皮要麼被無惡不作、無物不噬的蝗蟲吃的一乾二淨,要麼早就被飢餓的災民們瓜分了。

以後要節儉糧食了。這是我的第一條觀後感。

令我驚訝不已的不是《1942》中日寇的野蠻殘忍,也不是轟炸災民們的場面,而是我的身世。原先我身上流淌這一半河南地主的血脈,我的祖籍在河南。最讓我震撼的是,《1942》中重點描述的是一家地主,而我奶奶的奶奶那一輩也是地主,這可令我哭笑不得。我之所以居住在安徽,就是因為曾祖母為了逃荒避難,帶着外公等親人逃荒到了安徽。恰恰就在七十年前的今日,他們正在顛沛流離。

到了安徽,曾祖母和外公等親人最終結束了這逃亡,所幸沒有一個人餓死。然後有了我媽媽,遇見了我爸爸,才有了我。試想。如果曾祖母他們在路上遭遇不測,還會有我在這寫作的事情嗎所以,我是幸運的。

所以,每一條生命的誕生都是獨一無二、不容易的,讓我們珍惜生命吧!

篇5:1942觀後感

1942年冬的河南,在日寇侵略和饑荒的背景下,以往的財主東家和佃户的悲慘境遇。因為饑荒,災民能夠變為打家劫舍的暴民。逃荒的路上,只為了有口飯吃不被餓死,男人能夠賣掉自我的妻兒,女人能夠出賣自我的身體,甚至為日寇服務打雜。影片大膽地描述出人性的醜惡,讓人壓抑、悲哀,但真實。

影片明星眾多,張國立、李雪健、陳道明這些老戲骨刻畫人物入木三分,演技自不待説。而一大幫中青年演員馮遠征、徐帆、範偉、張嘉譯、林永健、段奕宏的表現亦是可圈可點。而實力影星張涵予在片中的表現虎頭蛇尾,最終淡出比較突然,讓人覺得有些不足。另外不得不説一下影片中長工“拴住”的扮演者:張默,一向以為此人演技平平,只是靠着其父張國立的名頭,後又接連爆出打人、吸毒被拘等事件後,形象更加的負面。但這回戲中演技有了明顯的提高,也許在度過了內心的迷茫煩躁之後,張默才真正成熟起來。另外奧斯卡影帝阿德里安·布勞迪(“金剛”男主演)和奧斯卡最佳男配蒂姆·羅賓斯(“肖申克的救贖”主演)這些實力派洋外援的加盟,説明華誼和馮小剛對這部影片的期待不僅僅只是國內的票房冠軍。[由本站網友投稿]

縱觀馮小剛這些年的影路歷程就能夠看出他的轉型之路,從過去令人捧腹的賀歲片,到近年來《手機》、《一聲歎息》、《集結號》,再到《1942》,這些具有力度、深度和廣度的作品,宣告了馮小剛已經完成了從迎合市場到領導市場的風格轉化。

篇6:1942觀後感

一部好電影,能讓人百看不厭,1942就是一部這樣的電影,看了以後對我的感觸很、啟發都很大,我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這部電影。

天空中星星眨這他那一雙可愛的眼睛,突然一羣人點着火把,本來很黑的夜晚被這些火把照如白晝,説是來吃飯其實誰不明白是來搶糧食的,東家無奈只好擺酒席。

在吃的時候我彷彿就是裏面的一個人,畫面到了我在不想看到的情景,血漫天飛舞,東家被打傷了,其他傷的傷,死的死,不堪入目,東家的兒子死了,老母親死了……

在逃荒的時候有很多人被日軍飛機炸死了,中國的領土被日本侵佔了,東家的女兒賣了,在火車上孫子被悶死了,家人走散了,本來是地主,結果也變得跟正常人什麼兩樣,東家感覺或者沒什麼意思,就想死,想死的離家近一點,意外發現了一個失去親人的小女孩,東家又有了上的期望,你叫我一聲爺,咱倆就認識了,小女孩叫了,他們倆手牽着手就走了。

這是一部災難片,看到了人性善良的一面,也看到人性黑暗的一面,還看到人性殘忍的一面。

篇7:1942觀後感

看完這部電影,感覺就像某些人説的一樣——虐心。從來沒有看過如此讓我心酸的電影,從來沒有。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甚至一遍一遍地回憶電影中的每個細節,每個細節表現出來的某種隱喻,某種內涵。

當人們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吃”不能被滿足,於是,我們看到了1942年中原大地上的種種罪惡,種種扭曲,種種我們無法想象,也無法體會的感受。感激劉震雲先生完成的這一部調查體小説,也感激籌拍這部電影19年的每一位工作人員,他們所做的種種努力,我覺得和在三尺講台上的歷史教師一樣崇高,讓我們銘記和正視歷史。

在吃不飽的情景下人心都是醜惡的,當你能吃飽別人都吃不飽時人心更醜惡,因為人都有慾望。馮小剛最近的兩部“災難片”裏開頭都有“你懂的”場景,《唐山大地震》我覺得那完全就是個俗套,而這一次,在我們感覺到“虐心”的同時,已經説明了它更加真實,更加地還原了人性。每個人,在基本需求都滿足不了的時候,心都是醜惡和扭曲的。而這個場景,莫言的小説裏有幾乎一模一樣直擊人心的描述。我想這不是巧合。

電影中很多賣自家小孩只為換兩鬥米的場景,而狗吃死人的場景,更是讓人膽寒。可是在那個“餓瘋了”的年代,更多的是人牛逼人吃狗,狗牛逼狗吃人,人吃人,大人吃小孩,甚至奶奶吃孫子這種説出來心都要一抽抽的故事。我們無法想象,那是一個怎樣的時代。到底是禮貌時代,還是蠻荒時代,究竟是新社會,還是奴隸社會。説出來都有一股血腥味。影片中日本軍官想出來的狠招給災民發吃的讓他們為日本人做事,理由太過充分也太簡單:“他們是中國人,但他們首先是人。”而我説,人是人,但人首先是獸。當日本飛機編隊向雪原中已經不是“手裏有沒有寸鐵”而是還有沒有力氣站着往前邁步子的中國人投,掃機槍時,成批成片的中國災民倒下,當雪原已經變成“血原”,我相信那些在空中的日本兵體內有某種原始的性能被喚醒,某種蠻荒時代的慾望被滿足。人是人,人首先是獸。獸有。

時刻自詡為“硬漢”,但當張涵予飾演的傳教者逃到一所小教堂,慈愛的神父邊幫他包紮邊和他對話,信仰堅定的傳教者眼神已經開始變得迷茫,直至最終迷惑不已地大喊了一句:“既然上帝贏不了魔鬼,那還信他個求!”;當迫不得已的地主老範的女兒自願“”換米,用“再也不見”來換取父女倆人的活路時,老範噙着淚水,仰天長歎:“我老範辱沒祖先!”;當栓柱沒能在火車上“拴住”自我的倆孩子,毅然跳下火車找孩子,卻把用老婆換來的糧食落在了火車上,他精疲力盡地追着火車,聲嘶力竭地罵了一句:“火車,親孃!”時,我再也忍不住,極力不讓眼淚流出。

整個電影的基調低沉壓抑,對白簡單真實,充分還原了歷史,讓人們彷彿切身回到了那個時代。我們不要讓歷史埋沒,要讓歷史永遠銘記在我們的心裏,永遠不要忘記歷史帶給我們的教訓和傷痛。

篇8:1942觀後感

《1942》是一部歷史劇作,今日看了《1942》這部影片,內心無比震撼,有太多的感觸,影片講述了戰爭和天災交織在一齊的時候,百姓們背井離鄉的痛苦與無奈。

1942年,河南百分之九十以上已淪為戰區。那個時候的人們在國軍、日軍、土匪之間尋求生存。民以食為天,在沒有糧食的日子裏,農民手中僅有的餘糧也被搜刮殆盡,軍糧供給亦不可少。當時的國民政府,從蔣介石開始,對於這場饑荒帶來的災難就處於“甩包袱”的態度。他假裝不相信的態度也並未避過《時代週刊》記者白修德當面遞上的血淋淋的災情照片,中國人向來就是樂忠於報喜不報憂的。即便是最終撥下的救災糧食,要支付軍糧開始,打點上下級關係,最終到達災民手中的已是寥寥。

《1942》擺出的是一盤沒有救的死局,影片中幾乎動用了一切似乎可能救災的外在手段:政府動用軍糧的援助、宗教團體和國際社會的努力、民間的慈善捐助……但都以失敗而告終。劉震雲和馮小剛是智慧而充滿靈性的,在片尾出現了這樣一幕,大當家收養了一個剛剛失去母親的小姑娘。這就是他們給出的救世良方:僅有全人類最終開始明白人與自然其實是一個整體,僅有人內在和諧了,才能有風調雨順;僅有當人類之間做到不分彼此的去愛時,人禍才能最終避免。

《1942》這部片子表達了很多,人在極端情景下的抉擇。在思考活下去的意義,為了什麼活天災是所有人的災難,不管財主還是窮人,都得遭罪。這種時候,人性的弱點便毫無遮攔,一覽無遺。生命到底是有多可貴、是有多卑賤。也在提醒政府存在的意義、政府之應所為。家庭的意義,家庭之可貴。承諾的意義,承諾之重遠高於生命。

篇9:1942觀後感

今日,我和媽媽觀看了《一九四二》這部影片。看後我的心裏異常的難受。腦海裏不斷閃現着電影裏的場景。

一九四二年,河南發生旱災,三百萬老百姓餓死。在這時小日本又跟我們作對,每一天炮火連天,蔣介石只顧處理戰爭的事情,河南的災情來不及處理。蔣介石根本不願相信河南真正遇到了災情。他拒絕聽到關於河南任何壞消息,直到看到記者拍到狗吃死人的照片,他才不得不承認災難的存在,才開始展開救援。

而幾百萬災民,早已在逃荒路上走了好多日子。老東家辛辛苦苦儲存的糧食被土匪搶走,只能眼看着身邊的人一個一個的死去,兒子被土匪戳死、兒媳生完孩子餓死、老婆悄無聲息地餓死、小孫子最終被自我悶死,弄得家破人亡。老百姓病死餓死打死炸死,看得我膽戰心驚。幾百萬人為了活命,往西邊不停走,為了活着他們無論如何都要走下去,似乎前面就有活着的期望。

在那個年代父母為了讓自我的孩子吃飽,把自我賣了換了四升小米,為的是讓孩子活着。他們沒有別的奢望,只是能求活着。看到這我的眼淚都要流出來了。老百姓真是太苦了。我問媽媽:“這是真的嗎”媽媽説在過去她的爺爺奶奶那個年代就是這個樣貌。不像此刻我們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沒有感受到捱餓挨凍的日子。

如今生活幸福的我們,看到這一幕幕真實、血腥、恐怖的畫面時,簡直無法可想那時有多少和我們同齡的孩子,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死去,我感到十分的難受。這一切,不禁會引起我們的深思。生活在這樣一個幸福的年代的我們,和那時的孩子比起來是不是幸運很多。我們應當珍惜此刻的生活,好好學習,不辜負教師和家長對我們的期望!

篇10:1942觀後感

《1942》,看完之後我心裏很震驚,慶幸我生活在新社會。

影片説的是1942年的河南,當年日寇入侵,又逢大饑荒、餓殍遍野、老百姓流離失所,兵匪橫行。當時河南一千三百多萬人,死掉了三百多萬人,讓我震驚的場面是,人吃人,狗吃人,為了活命,四升小米買一個媳婦,兩塊餅乾換一條命。而重慶的達官貴人,卻在鶯歌燕舞,推杯換盞,不顧老百姓的死活。在外國記者白修德的揭露下,政府才發下來救命糧,可是被貪官層層盤剝,到老百姓手裏已經少的可憐了。如果有地獄,我想這樣的情景就是吧!

當時的兵,搶奪逃荒的百姓,像強盜一樣橫行霸道,此刻呢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解放軍戰士第一個衝在前面,保護老百姓的生命財產。

當時的國民黨政府無能、官員腐敗,連救濟糧都貪腐,此刻呢國家領導人總是第一時間到達搶險救災第一線指揮救援。

當時糧食是多麼珍貴啊!此刻呢我們的糧食多的吃不完,衣食無憂,不明白珍惜,吃不完的就扔了。如今人們一天浪費的糧食,都夠救活那些餓死的人們。

這個電影,我的想法很多,可是我此刻能做到的是不浪費糧食。有些官員能做到的應當比我更多。

【小編簡評】

1942觀後感 (優選10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1942觀後感範文。

【網友評價】

作者很用心。

標籤: 觀後感 優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1d83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