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馮志遠觀後感(多篇)

馮志遠觀後感(多篇)

馮志遠觀後感(多篇)

馮志遠電影觀後感 篇一

“同學們,我就要離開你們了,我講了一輩子課,今天卻不知所措。我愧對我的愛人,愧對我的孩子,更愧對你們,因為我再沒有能力把我的知識傳授給你們……”

前幾天,我看了電影《馮志遠》。1958年,從東北師範大學畢業分配到上海工作僅僅5年的馮志遠,辭別新婚妻子來到寧夏支援教育事業。他幾十年如一日,把青春年華獻給了教育事業。馮志遠支教整整42載,他顧不上視力的惡化,起早貪黑為孩子們備課,批改作業,直到失明,依然憑着記憶為孩子們講課。他共教過1萬多名學生。退休後的近十年時間裏,失明的他每天義務為孩子們輔導功課,直到身患腦血栓,不得不離開大西北,離開割捨不下的孩子們……這是以自己的行動表現出真誠的情感、真摯的愛。這是他對孩子的愛,對教育事業的愛,對人民的愛,對社會的愛,對祖國的愛。馮志遠是一個平凡的教師,但他卻做着不平凡的事。他的事蹟使我更感覺到,教師崗位是一種辛勞,一種付出,也是一種收穫、一種享受。

教師是一個崗位、一種職業,但更是一種責任。馮志遠從教47年卻從未評過職稱,他不計個人得失,一心只為教育。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靠的是什麼?是一種清醒的責任意識。馮志遠的事蹟,感染人,鞭策人,激勵人。作為馮志遠那樣的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是我考慮問題的特定視角和對自己的基本定位。雖然,我不是老師,但駕校也算是一片教育沃土,所以,我也會在自己平凡的教育崗位上,像馮志遠老師那樣愛崗敬業、不斷前進,恪盡職守、無私奉獻,將自己真誠的感情奉獻給我的學員,力爭為自己招來的每一位學員做好全方位的跟蹤服務工作,拉近與學員的距離,實現與學員情感上的交流,真誠地做好學員的良師益友。

《馮志遠》觀後感 篇二

這個星期天,我和同學一起觀看了電影《馮志遠》,觀後,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什麼叫做辛勤的園丁,由此啟發到什麼叫做”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真實寫照。

馮志遠老師真像沙漠中一株生命力極強的沙棗樹,他紮根在沙漠地區的中學裏工作。為了培育學生成才,他年復一年默默耕耘着,奉獻了自己一生寶貴的青春與年華。

在電影屏幕上,我看到了西北大沙漠上是多麼的沉寂,多麼的荒涼。一位來自上海年僅28歲的馮志遠老師騎着駱駝,帶着簡單的行李來到了鳴沙中學支教。就是這樣一位平凡的教師,懷着崇高的理想,追求不息的信念,在艱苦的環境中不怕一切困難,迎難而上,不計較個人的辛勞,滿腔熱情,全身心撲在沙漠地區的教育事業上,培育了一萬多名學生。這彷彿是優良的種子,給沙漠增添了無限的希望!

尤其令人感歎的是馮志遠老師由於長期在惡劣的條件下工作,眼睛嚴重受損。是他,每到晚上,就在昏暗的煤油燈下,一手拿着放大鏡,一邊認真備課,為學生批改作業。最後雙目失明。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學校領導為了照顧他,不用他再上課,但馮老師對教育工作”痴心“不改,仍然讓學生攙扶着,他憑着過硬的教學本領,堅持在講台上為學生講課,傳授知識,深得學生的尊敬、愛戴。

沙漠地區的生活非常艱苦,在經濟困難時期,他為了不讓學生曠課,把自己唯一的晚餐——(幾個番薯)讓給了學生吃,還有帶着學生在沙漠中艱難跋涉,尋找沙棗樹,把打下的沙棗讓給學生分享。

他艱苦工作42年,在人生的長河上只是一彈指間,但是對於一個人來説,42年就是一個人的大半生!馮志遠把他的一生精力都獻給了寧夏的教育事業,獻給了西部的孩子們。他就像沙漠中的一株沙棗樹——頑強、奉獻。

年界70的馮志遠由於身體的原因不得不離開講台,離開他工作了大半生的寧夏。在學校大會堂上,他講的最後一堂課得到了全場的轟動,受到了人們最真摯的歡迎和最衷心的感謝!

《馮志遠》這部電影深深地感動了我,教育了我。我也是一位中學生,回想一下,我讀書的中學與沙漠地區的中學相比,不知要好多少倍,我也有像馮志遠一樣的老師教育我們,可我們卻不去珍惜。

現在,我終於知道了,我應學習寧夏學生那種刻苦求學的精神,好好學習,在老師的指導下,不堪學習上的一切困難,努力奮鬥,茁壯成長!

《馮志遠》觀後感 篇三

“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是對教師這一職業偉大性的最好描述。但這種偉大同時也是由教師的師德體現出來的,教師職業道德的水平直接影響到青少年的成長。一個好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更要讓學生領悟做人的道理,學會做人。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產生深刻影響,因此教師應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和職業素養,為學生樹立榜樣,這就要求每一位教師要樹立為人師表的榮譽感,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要保持較強的勤奮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特別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當好學生的表率。

馮志遠從教40餘年,但卻從未評過職稱。他不計個人得失,一心只為教育。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用執著的信念和博大的愛心播撒着教育的火種,馮志遠同志新婚不久就響應國家支持邊疆教育事業的號召,來到寧夏中寧縣鳴沙中學任教,後又主動轉到石空鎮關帝中學。清醒的責任意識,使他始終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把祖國和人民的事業作為自己無上光榮的使命;使他能夠承受奏方面干擾、誘惑和衝擊,保持長久內在動力,把祖國的需要當作個人的需要,把自己的事業和人生價值與國家的發展建設聯繫在一起。他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血詮釋着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深刻內涵。我們現在比馮志遠所處的環境優越許多。向馮志遠學習就應該深入研究教學內容,研究教學對象,以自己深入的研究帶動深入的思考,把教書育人提升到科研的高度,以此支撐和提升教書育人的效果,增強教學內容的説服力和震撼力,我們要深入學習馮志遠同志紮根西部、默默奉獻的理想信念,淡泊名利、大公無私的高尚品德,熱愛教育、辛勤耕耘的樸實作風,育人為本、矢志不渝的敬業精神,不斷增強人民教師的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受學生愛戴、讓家長滿意的教師。要以自己的師德去影響學生,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言傳身教。馮志遠的事蹟,感染人,鞭策人,激勵人。他的事蹟使我更感覺到,教師崗位是一種辛勞、一種付出,也是一種收穫、一種享受。

今後,我要以馮老師為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首先做到。以往我在工作中,有時會帶有急躁情緒,尤其在對待後進生時還不夠耐心,往往是批評多、幫助少,不能讓學生口服心服,從今以後,我要進一步加強自己的師德修養,對待學生多一份耐心、多一份鼓勵、多一份幫助,力爭做到愛生如子,紮紮實實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經常加強理論學習,提升自己的思想覺悟,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讓自己無愧於教師的光榮稱號。

電影《馮志遠》觀後感700字<一>篇四

“同學們,我就要離開你們了,我講了一輩子課,今天卻不知所措。我愧對我的愛人,愧對我的孩子,更愧對你們,因為我再沒有能力把我的知識傳授給你們…… ”

前幾天,我看了電影《馮志遠》。1958年,從東北師範大學畢業分配到上海工作僅僅5年的馮志遠,辭別新婚妻子來到寧夏支援教育事業。他幾十年如一日,把青春年華獻給了教育事業。馮志遠支教整整42載,他顧不上視力的惡化,起早貪黑為孩子們備課,批改作業,直到失明,依然憑着記憶為孩子們講課。他共教過1萬多名學生。退休後的近十年時間裏,失明的他每天義務為孩子們輔導功課,直到身患腦血栓,不得不離開大西北,離開割捨不下的孩子們……這是以自己的行動表現出真誠的情感、真摯的愛。這是他對孩子的愛,對教育事業的愛,對人民的愛,對社會的愛,對祖國的愛。馮志遠是一個平凡的教師,但他卻做着不平凡的事。他的事蹟使我更感覺到,教師崗位是一種辛勞,一種付出,也是一種收穫、一種享受。

教師是一個崗位、一種職業,但更是一種責任。馮志遠從教47年卻從未評過職稱,他不計個人得失,一心只為教育。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靠的是什麼?是一種清醒的責任意識。馮志遠的事蹟,感染人,鞭策人,激勵人。作為馮志遠那樣的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是我考慮問題的特定視角和對自己的基本定位。雖然,我不是老師,但駕校也算是一片教育沃土,所以,我也會在自己平凡的教育崗位上,像馮志遠老師那樣愛崗敬業、不斷前進,恪盡職守、無私奉獻,將自己真誠的感情奉獻給我的學員,力爭為自己招來的每一位學員做好全方位的跟蹤服務工作,拉近與學員的距離,實現與學員情感上的交流,真誠地做好學員的良師益友。

標籤: 觀後感 志遠 多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qpoee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