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650字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650字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650字

《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以後,我只體會到了愛與責任。那幫被關在學校裏的還孩子們,或許由於缺乏愛或許由於過於溺愛而被送到那裏。他們叛逆反抗情緒強烈,與所有管理他們的人為敵,整天調皮搗蛋,搞惡作劇。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供大家參考。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

一本泛黃的筆記本,讓一位聞名全球的指揮家,想起兒時的點點滴滴……。

那年夏天,馬修老師來到了一間輔育院,任務是教導一羣被大人放棄的孩子。輔育院的校長,是「鐵的紀律」的擁護者,校規嚴厲到連馬修老師都嚇得倒退三步。

無意間,馬修老師發現了這羣孩子喜歡唱歌,也具有潛能,靈機一動便成立了一個合唱團。過程中,她發現一位叫莫杭治的小男生,擁有一副如天使般優美的歌聲。雖然校長百般刁難,可是他們仍然偷偷的練唱。伯爵夫人知道了這件事,不但前來聆聽他們的演唱,也給予他們極大的鼓勵。最後,馬修老師因為犯錯因而被開除,他走之前帶走了一位孩子,後來這個孩子把日記送給了莫杭治。

我身為他們師生之間的情誼而感動,因為馬修老師有一顆包容的心,如此做並沒有讓這些小孩更囂張,反而讓他們瞭解自己的錯誤並願意改進。他們不再像以前對老師有多的怨言和誤解,也才能夠在合唱練習時好好配合,成功演唱。他教導學生的方法不像校長,每當有犯錯時只會毆打學生。他會去了解學生犯錯的原因,並講道理讓他們瞭解自己的過錯,然後再做勞動服務加以彌補。馬修老師之所以成功的得到孩子們的信任,就是因為他以「愛的教育」取代了一味的責罰,讓孩子們又再一次擁有被關愛以及關懷的感覺。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也更加了解,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只要活着就一定還有希望,就如同輔育院的孩子一樣,只要我們好好努力,就一定有成功的機會。「只要功夫深,鐵楚也能磨成繡花針」,就是在告訴我們,只要努力就有成功的機會。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2

讀了放牛班的春天后,我感到老師是多麼的強大,值得尊敬!使我又一次受到了良好的師尊教育。

“池塘之底”是一個住滿調皮孩子的學校,因為裏面有許多都是父母離異,沒有人管孩子,所以非常調皮。馬修是一名剛被調到這所學校的新學監,校長是一個性格暴戾的人,我真不明白怎會有這樣的校長,他虐待學生,大家都討厭他,但是太怕了。馬修以前是一名音樂家,他總拿着一個包夾,因為他決定教孩子們音樂,馬修很幽默,對孩子們非常好,大家都很有興趣地學,如果馬修看見哪個孩子要被校長罰了,他回去求情,他十分善良!貝比諾很可憐,父母死了,他不相信,校長就騙他星期六父母就來了。

馬修發現莫安琦很有音樂的天賦,所以成了他的合唱團的獨唱。我認為這是最好的結局了,可是誰知道呢?一場大火就灰飛煙滅了,其實馬修救了孩子們,因為他帶他們去玩捉迷藏了,但是校長卻為他沒有看守學校而解僱了馬修。之後,其他的老師投訴了校長,這所學校就這樣消失了。貝比諾無處可歸,執着的請求馬修帶他走,馬修心軟就帶他走了。

馬修用他的方式造就了善良的孩子們,我為哈山校長的殘忍而感到十分憤恨,對孩子的遭遇而感到十分心疼,對孩子們遇到馬修而感到十分開心,對被比諾的執着而感到十分快樂!我還是不能忘記馬修臨走的那天,孩子們把門鎖起來(不讓校長阻止)對着窗口寫下自己的名字和祝福扔給馬修,對着窗口合唱送行!馬修幸福得流下了眼淚,他曾説過,雖然他沒有妻子,但他有六十個孩子!

這部電影真的很勵志,他告訴我,要看準自己的優點,有了夢想,就去追夢,只要真心的對待一個人,就一定有回報!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3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我深有感觸。故事講的是一位音樂家在一所充滿了仇恨、叛逆與暴力的學校裏,教孩子們學習音樂,淨化學生們心靈的故事。

起初觀看電影的同學們都在笑,但到最後大家竟然都哭了。他是一位多麼優秀、多麼仁慈的教師啊!他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了孩子們,他是一位音樂家,更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家。當學生們調皮搗蛋,惡搞老師的禿頂形象時,他用漫畫自畫像諷刺了那位同學;當學生們犯錯誤的時候,他懂得原諒,聯繫自己的實際生活,我們自己在遇到他人詆譭時,多半會狠狠回擊,而缺少寬廣的胸懷,我們要向這位老師學習。

我不僅認為主人公是一個善良的人,我更認為他是一個負責人的老師,是一個真心想讓同學們變好的人。他反對校長的暴力教學,用音樂淨化他們的心靈,堅信學生們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故事結尾處校長遷怒於他,並辭退了他,同學們用紙飛機的形式將愛和感激傳遞給了他,看到此時的我感到一股暖流直擊我的心房,我被這濃濃的師生情感動了,默默流下了眼淚。

通過觀賞這部電影,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心,經過契而不捨的努力,就沒有無法戰勝的難關。在入學教育的訓練中,不能怕苦喊累。我決定,從今以後學習他的精神,擁有一顆強大的心!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4

放牛班的春天,普通的篇名,普通的人物,普通的故事情節,卻演繹了一曲不同尋常的人生故事,洞穿的音樂、歌聲,飛逝的歡笑環繞着這所學校,一羣“無可救藥”的孩子,被夾着“行動.反應”的枷鎖,卻被一個叫克雷芒.馬修的學監喚醒。影片大篇幅的講述了學監和孩子們中間的學習和心靈的互動,每一個片斷都充滿了簡單而温馨的愛,充滿了濃厚的感情,用心在投入,在交流,通過自己譜寫的音樂,喚醒了深埋在孩子們內心的渴望。該片從頭至尾被一種希望所寄託。用一個孩子心裏的星期六,預示着放牛班春天的到來,希望的到來,而影片結尾,春天到來,希望成真。也許結果如馬修所説,我是個失敗的音樂家,失業的`學監,但事實上,他在這個地方播下了希望的種子,播下了希望。

馬修讓我聯想到了我們的教育,形勢不代表什麼,根本在於內心,只要內心是在教育,那就是教育。從小到大,從古到今,我們都在教育和接受着教育,從不停息,學校,成了教育的集中地。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影片中品之無味的學監,同樣的平凡,不顯一點色彩,卻可以讓我們演繹教育人生中迥然不同的經歷。影片中,在馬修之前,孩子的心是受傷和絕望的,被馬修用一顆虔誠而温段的心,溶化了,而身處教育的我們,被這樣的教育所感動。虔誠,要知道,一個人民教師,我在做什麼,我本着什麼樣的目的,我在用什麼樣的方法,面對着一羣什麼樣的學生。馬修在跟音樂家的母親談話時説過,我不是一個人,我有這麼多的孩子。是的,他從一開始,就沒有認為自己是獨立的,高高在上,反而迫切的希望融入到孩子們中間,在面對野蠻的校長,勇敢地施行自己的“試驗”,去體會他們的內心。

這是一部法國藝術片,沒有波瀾壯闊的時代背景,更沒有出眾的故事情節,即時到故事最終,馬修也沒有任何的變化,他沒有得到什麼,這是他的祕密,他離開了,同樣的身份。可真的只是他的祕密嗎?他同樣得到了,得到的是孩子們的希望,信任和寄託,也同樣地開啟了馬修前進的道路。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5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心卻仍然沉醉在那些孩子天籟般的歌聲之中。

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而影片則是以皮埃爾與皮佩諾兩位老人的回憶將整個故事娓娓道來。那是一個失敗的音樂家------馬休。他在一個寒風凜凜,沒有太陽的早晨來到了一個監牢似的寄宿學校。這種背景也將他內心的低落與失意很好的烘托出來了。相比之下,故事結尾則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這時雖然馬休再次失業,但他內心卻充滿着快樂。

在一首首優美、柔和、惆悵的歌曲推動與渲染下,描繪了馬休對校長休罰的教育方式的不滿,並以自己擅長的音樂來淨化孩子們的心靈,安慰着這些問題學生傷痛的心情,讓那個有着天使般面孔與嗓音的皮埃爾看到了希望,徹底地改變着,終成為一位成功的音樂家。

細細回味整部影片,最能令人感動的是當馬休將被學校辭退離開的時候,他是多麼地希望他的學生們會蜂擁而至地在門口為他送行。但是竟一個人也沒有,當他失望到低谷時,卻驚喜地發現孩子們的紙飛機,一抬頭,窗口滿是一雙雙小手與紛紛飛出的紙飛機,紙飛機上滿載着孩子信一聲聲發自肺腑的祝福。雖然孩子們被校長禁止與馬休道別,但孩子們再一次唱起動聽的歌曲,那優美的歌聲一直會飄蕩在空中。我想孩子們的道別,一定讓馬休感到欣慰與自豪。另外,在馬休發現偷十萬法郎的不是蒙丹,而是郭邦後,問清原因沒有告發只是交還了錢,因為那孩子告訴他是想買一個熱氣球。馬休明白這是一個孩子天真的想法和對理想與自由的渴望,他理解郭邦夢想着乘坐熱氣球飛出這“地獄”學校,正是因為那樣,我才對這短短一段記憶猶新。

在結尾,恰好在星期六,馬休失業了,並帶走了那個第一每個星期六等待父親接走的孩子。這部温馨的電影拍出了馬休對孩子們的理解,而它的回味無窮卻也引來人們的反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v99pg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