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000字(精選多篇)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000字(精選多篇)

第一篇:《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000字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000字(精選多篇)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這是一部優秀的法國電影,觀看後感悟頗多。主題曲《眺望你的旅途》久久在我的耳邊迴盪,男孩們的合唱是夜鶯的天籟之聲,讓人回味良久。

影片中的那些孩子們大多是讓老師a頭疼不已的問題學生:打傷馬桑大叔的樂格克,頑皮搗蛋的佩皮諾,古怪固執的莫杭治以及其他無心讀書整日胡鬧的孩子。面對這樣一羣幾乎不把老師放在眼裏,一味胡鬧的孩子,好像只能採取體罰、關緊閉,大多數老師面對這羣孩子,恐怕都只能撓頭表示無能為力,怎麼辦,只能放任自流——“放牛”唄。有多少人會相信,他們也會有春天。但馬修——一個最失敗的音樂家,一個小小的代課老師,卻給這些孩子們帶來了人生的春天。他為何有如此神奇的魔力?我想:他的魔力來自對學生髮自內心的關愛,真正做到了把學生當成了人來對待,來尊重。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祕就在於如何愛護學生。”我一直認為,師愛是鑑別教育的尺度,沒有真誠的師愛,就不會有真正的教育。學生都是參差不齊的,對那些成績優秀、全面發展的孩子,每個老師都愛得起來,愛得輕鬆;而對那些成績較弱,學習不積極,思想再有點問題的孩子,誰又會真正的去關心、尊重他們,寬容、理解他們,發自內心愛他們呢?

影片中孩子們一次次的惡作劇,馬修老師都用一顆寬容的心來接納他們,正是這種寬容如一縷陽光直射“池塘之底”。終於喜歡惡作劇的孩子在照顧病人的過程中,漸漸產生了悔意。受懲罰的孩子在母親面前保留了自尊心。自閉症的孩子在老師的關懷下慢慢打開了心扉,一次又一次馬修老師用他的愛和寬容之心幫助了這些孩子,正是這份善良與偉大,改寫了孩子們原本那充滿晦澀的童年記憶,留下了一串歌聲與歡笑,盼來了“放牛班的春天”。當昔日的照片變得昏黃,昔日的頑童已成為音樂家,我們看到了早已滿頭銀髮的皮埃爾、貝比諾對老師馬修深情的懷念。“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對教育而言,不僅是一種磅礴的氣勢,而且體現一種寬容的態度。寬容是一種境界,是一種教育的智慧。它是從善良心靈中流淌出來的愛的泉水,它是從睿智頭腦中昇華出來的美的綠蔭。寬容能使我們看到快樂的曙光,享受教育的過程,感悟人生的成長。只有寬容,才有真正的理解;只有理解,才有會心的溝通;只有溝通,才有真誠的信任。教育用兼容幷包的方式,呈現“萬紫千紅才是春”的美景,而做為一個教師應該用寬容的心接納每個孩子,讓他們在教育的土壤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馬修正是這樣,在院長面前一次次包容了孩子們的過錯,有一次次寬容他們的過錯,一次次耐心的教導他們。

在每一個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每一個老師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的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的心靈是稚嫩的,容易受傷的,他們有調皮、貪玩的天性,難免會犯些小錯誤,每當這時,就需要老師的耐心教誨,這樣的教誨,需要講求方法,針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但無論什麼方法,作為老師都要有一顆包容、寬應該讓學生看到自己點滴的進步,體驗進步成長的快樂,增強繼續進步的信心。但教育又不是隻要有愛就可以的,也許誰都可以作一名教師,都可以去教授課程,但要教育學生的全面發展卻不是多數人做的來的。讓孩子在充滿鼓勵與期待的沃土中成長,決不能因為一點過失而讓孩子在指責聲中自卑地抬不起頭來。對於身為教師的我們來説,馬修給我們樹立了一個最好的榜樣

第二篇: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000字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本月中上旬,求實東校組織全體教職工在大禮堂觀看了《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讓我感觸頗深,是一次良好的師德教育。

《放牛班的春天》名字很質樸,電影初始兩個蒼老的老人,一起回憶着童年的時光,看似平靜,但語調中透漏的滄桑為影片增添一抹凝重的色調。破舊的學校大門,灰暗的古堡,冷酷自私的校長,任意處罰學生的老師,學生憎惡的眼神,這裏儼然已經不像一所學校,老師和學生處在一種敵對的狀態,隨着馬修的到來,這位心中充滿對音樂熱愛的老師,在大家反對和質疑聲中創建了合唱團,他想用音樂來引導和感化孩子們。

看完這部影片,我慶幸着有馬修這樣的老師,可以説,如果這些孩子沒有遇見馬修,他們的人生可能會走向另一條路,可能永遠擺脱不了不學無術,頑劣無知的枷鎖。

其實這些問題學生們,在我們身邊屢見不鮮。他們或是因為家庭原因,或是自身的性格原因,總是過於自我或者自卑,他們總是試圖用暴力,攻擊,不學無術來武裝自己,其實內心深處總是渴望得到他人的關心。馬修也是在根據孩子們不同的遭遇,不同的性格特點來引導這些孩子。就像劇中的莫朗,這個由單身媽媽撫養長大的孩子,內心深處很愛自己的母親,但他的自尊心很強,同時也很敏感,所以就用任性來對抗母親,對抗周圍的一切。只敢一個人在空蕩的教室放聲歌唱,這個時候的莫朗是脆弱的是需要關愛的。當馬修發現他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母親時,冒着被校長責罰的危險,不顧一切把正在受罰的莫朗放出去找媽媽,最終通過馬修種種舉動,感化了這個極具音樂天賦的孩子。

再例如李基度,一個有着暴力傾向的孩子,老師們對他的方法就是以暴制暴或者打罵或者關禁閉,可是這些僅是暫時的控制,後果就是變本加厲的報復。但是馬修並沒有體罰他,而是讓李基度來照顧被他打傷的老麥,讓他自己體會衝動的後果。最終老麥的慈愛和寬容感化了李基度。

電影尾聲被馬修帶走的皮比諾,由於童年缺少關愛而產生抑鬱的自閉少年,馬修像父親一樣去關愛他,選擇他作為合唱團的副團長,讓這個孩子一步步的體會到集體的温暖與歡樂。

我們求實中學一直崇尚的是以德育人,要先學會做人。所以一個優秀的老師不僅要具備出色的教學能力,還要有一顆關愛學生的心。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與學生的溝通是要用心的,當學生看着你時知道你是真心為了他着想,他才會選擇相信你。就像一些問題學生,當你真的用心去了解關愛他們的時候,會發現他們沒有你想象中的頑劣不堪,他們也有閃光點,有時候偏見真的會矇蔽我們的眼睛。所以,看完這部電影,真得應該靜下心來想一想,想一想電影中的這位老師,想一想他是怎樣對待學生的,這些都是值得學習的地方。

第三篇:放牛班的春天1000觀後感

教育“心先行”

——觀《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這部電影沒有華麗的服飾,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讓人驚歎的後期製作,但它有教育者的人生指引,有學生的感恩回報,有令觀眾感動落淚的美好心靈。就是這樣一部記敍了馬修老師和“問題”學生的師生故事的電影,讓我深深地領略到教育中心靈的力量。

這所發生如此美妙故事的學校在馬修初來的時候,充斥的是校長的暴力教育,老師的冷酷無情,學生的叛逆調皮。但馬修老師所秉持的是自己內心對教育的定義,從一開始對這所學校的不解,到之後的迅速適應,期望能在自己的努力中改變這羣孩子,讓這些對未來懷揣着美好理想的孩子能離開暴力教育,並利用自己在音樂方面的特長創造和孩子進行心靈對話的機會。逐漸地,他能和孩子形成一個整體,同時同事也認同了他的努力,這麼一來學校就開始走向師生平等的教學。真正的教育就應該有這樣的平等、關愛以及指引。

指引,是一位教育者必須具備的能力。馬修老師,他通過不同方式指導學生,讓行兇者主動照顧傷者麥神父,讓記恨老師的莫翰奇歸入合唱團,並極力改善他與他母親之間的關係。這其中不同的方式,包括適度(請您繼續關注本站:)的懲罰和獎賞,善意的提醒,堅持不懈的勸導等等。於我而言,這些都是必須學習的,引導的技巧能極大地改善師生之間的關係,建立友誼,在教學過程中引導還可以改正學生的習慣和思維模式,進而令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就好像莫翰奇在劇中主動學習自己的獨唱部分,這説明學生的學習意識在改變,從老師教給我,到我要提前學,我要學更多更好的轉變。也許我沒有像馬修老師一般的引導能力,但我急切的希望能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得到這種能力的鍛鍊,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

關愛,是師者作為高一輩者應當存有的品性。一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能否提高,不僅決定於你對他的引導,更在於你對他的鼓勵,對他的肯定,還有與他的心靈進行對話,我知道,師者與學生的對話其實都是一番關愛,因為我可以肯定沒有老師是對學生的一切不聞不問的。馬修對每一位學生都有着他的計劃,對犯錯誤者保留處罰權力,同時保有他的名字,不讓校長進行暴力教育,對自以為是者予以痛擊,令其思考自己的過錯,給予改正機會,而莫翰奇很幸運地得到了這位老師處處的關愛,也因如此改變了他,讓他展露了他唱歌的才華。那麼我,假如作為一名老師有能力讓學生懂得我的關愛,而不是厭煩,這其中的適度而為之,適度適時的處罰和鼓勵應該就是我應該摸索的,畢竟每一位學生都有不同的想法。

平等,是建立師生友好關係的必要因素。並沒有絕對的老師和學生之分,老師同樣要在學生幫助下學會處理的方法,而學生就應該在老師的幫助下找到自己的短板,努力改正,而馬修老師的執教經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沒有學生就沒有令學生依依不捨的馬修,沒有馬修就沒有改變如此巨大的“問題”學生。毫無疑問,作為一名老師,不僅要有自己的想法,還要去聆聽學生的想法,雙方平等互敬的前提下互相幫助,實現共同進步。

最後,我可以這麼説,教育都應該建立在心靈的基礎上,假若師者無為師之心,學者無求學之心,那麼教育無從談起,最終只會落下問題學生和無能老師的趣聞,所以在觀看這部電影之後,感動之餘,我沉澱下來的是對平等、關愛、指引的教育理解,同時我認為這就是真正的教育。

第四篇:《放牛班的春天》電影觀後感

記一個“平凡”的老師

——觀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作者:戴逸羣

曾經有成為音樂家的夢想,曾經有組建一個優秀的兒童合唱團的願望,但最終還是成為一個默默無聞的人,一個平凡的老師。但我想,在教師這個崗位上,對孩子而言,他定是一個極不尋常的老師。

在“塘底”這個專收問題學生的學校,所有老師都害怕在這授課的地方,認為在這教書是一種折磨的地方,基望馬圖老師在這裏找到了快樂,找回了自己的夢想,也同時給孩子們帶去了希望,帶去了快樂。這個平凡的老師身上定有他不平凡之處,下面我一一數來,用以鼓勵我們這些同樣平凡的老師。

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對比其他老師簡單粗暴的“行動迴應”(關禁閉)的教育方式,馬圖老師總是給予孩子理解,問清緣由後,給出正確合理的懲罰方式,這正是出於他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心理。如面對對莫桑叔叔惡作劇,導致其眼角大量流血後傷口感染,甚至威脅生命的力基,馬圖老師選擇單獨與力基交談,嚴厲地問了力基情況,他站在力基的角度,保證不告訴他人,也分析這件事的利害關係。馬圖老師先穩住孩子的心,剖析情況,讓孩子明確這樣做的後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誠實地説出了實情。而後馬圖老師提出讓孩子無償照顧莫桑叔叔一個月的建議,孩子欣然答應。

對於孩子,我們應保有比對成年人更多的寬容,孩子出於成長期,應該給予他們知錯再改的時間和機會,這樣孩子才會進步。同時,我們也應瞭解,孩子的內心比任何人都清楚他自己犯了錯,所以,我們應多理解孩子,耐心等待。

擁有智慧,巧妙育人

莫朗是個有才華的孩子,他的歌聲讓馬圖老師瘋狂。但這個孩子由於與單親媽媽溝通少,他一直誤解媽媽,也故作叛逆。當見到馬圖老師和自己的媽媽親密地走在一起時,他很嫉妒,有些“吃醋”,於是對着馬圖老師的頭潑了滿滿的一瓶墨水。馬圖老師第一時間是向孩子的媽媽解釋,孩子不是故意的,這是為了緩和孩子與媽媽的關係。但媽媽走後,與孩子面對面時,對孩子犯的錯,馬圖老師還是做出了懲罰。合唱團練習時,莫朗試圖與老師和解,然而馬圖老師並沒接受莫朗的和解,以“我們不需要你”把莫朗冷冷地置於一邊。然而,馬圖老師並沒拋棄他,在公爵夫人前來欣賞合唱團演出的時候,演奏時,馬圖老師讓孩子開口唱歌了。那一刻,馬圖懂得了“感激”,唱出了最美的旋律……

教育是無聲的,對孩子的愛是無聲的,看似冷酷卻有情,感動於馬圖老師這樣的教育方式,他用激將法使得孩子明白了什麼叫“感激”,馬圖老師的做法讓我明白,教育需要智慧。

有較強的專業素養

作為音樂老師的馬圖老師,是個極其熱愛音樂的人,並且是個能創作的老師,為了孩子,他創作了許多的優美的樂曲,這也是合唱團成功的原因之一。我也驚訝於在合唱團分配演唱角色時,馬圖老師只要聽一句孩子的演唱,就能為孩子做出定位,這讓我很是佩服。

作為教師,應該有這樣的專業素養,這樣才能更好地教導學生,“傳道授業”,才是做好了教師的本質工作。

馬圖老師是一個平凡的老師,正如影片結尾訴説的一般,一輩子默默無聞。然而我想,擁有這麼許多非凡的品質的老師,在他的學生心中,定不會是個默默無聞的人,是一個偉大的老師。

第五篇:電影觀後感——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和《放牛班的嚴冬》(又名《卡特教練》),都是極具教育意義的勵志影片,前者放飛了音樂夢想,後者體現了體育精神。馬修不僅教會孩子們唱歌,還喚醒了孩子們對生活的希望,對自由的嚮往。carter不僅教會學生打籃球,還告訴他們勝利的精髓並不是揚名立萬後的無比風光,而是在追求勝利的過程中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互相影響,共同發光。馬修和carter告訴我們教育者首先要有自己堅定的理想信念,其次要有無私地奉獻精神,最後大愛無言,做孩子靈魂的導師: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敵意之中,他就學會了爭鬥,……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友愛之中,他就學會了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9l6d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