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精彩多篇)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精彩多篇)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精彩多篇)

《一個都不能少》的觀後感 篇一

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電影:在一個貧窮的小山村裏,有一個叫魏敏芝的代課老師,她答應原來的老師,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結果,前後少了兩名學生,在自己帶的28名學生的幫助下,魏老師經過長途跋涉,終於在電視台的幫助下找到了男孩並獲得好心人的幫助。

這個代課老師比我們還小,13歲,但她倔強的堅守“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在最後很多人籌錢,但這些資金及物資有多少能送到貧苦學生手中,又有多少資源是真正花在學生身上的,當老師説要找張慧科時,到村長家求助,村長一面收起大魚大肉,吃剩下的,一面拒絕她的請求,並説沒錢,想幫也幫不了。當老師去搬磚時,農民工都知道這是幫助同學,那麼那些不讓上車,不給予幫助的城裏人,又算的上什麼。電視台的接待員,口口聲聲的按規章辦事,看見那個就有本事讓一個小女孩在外面等了一天半,大晚上就睡在路上。很多人知道張慧科的事情,都是以不耐煩的態度去面對,難道這個世界就沒有一點點平淡麼。

這個故事,説出了貧困國小的不幸,説出了整個中國的不幸,每一個勢力的人民的不幸。

我認為,山村國小單靠慈善是不可能的,國家的大官小官已經完全沒有當初共產黨的光鮮,社會的腐敗值得我們去深思。

一個都不能少電影觀後感 篇二

和孩子們在一起看《一個都不能少》時,我不禁為偏遠農村的教育條件感到心寒。

破陋的一個教室從一年級到五年級的孩子都有,而且一個老師要從語文、數學到音樂美術甚至升旗都要負責,那些孩子從升旗的旗杆到他們升旗時排列的隊伍和他們的敬禮動作。都讓今天吃肯德基長大的這些孩子都笑的前俯後仰!

張慧科他們的動作是有些滑稽和誇張!可我身邊的孩子們都不理解那不是他們的錯。那是教育帶給他們的和今天完全不一樣的一些動作,但我還是一直在為他們堅持升旗那種精神而感動。為60多歲的老教師為了貧困山區國小兢兢業業教學數十載的敬業精神感動。我為一名年齡比我小的多的女代課老師為了找回輟學的學生歷經千辛萬苦的強烈責任心所感動。看着我們舒適的教學環境,有聶校長等一批優秀的領導引領我們,可我們卻不動的充分的珍惜這美好的時光和資源,我的視線已被淚水模糊了……我忽然覺得我好象已經來到了這個貧窮山區國小,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學校改變了簡陋的校舍,用我的知識為孩子們插上了飛向美好未來的翅膀。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三

一部影片,一個故事,一份職責,一種感動。

這天,我有幸觀看了張藝謀導演的影片《一個都不能少》,它主要講述的是關於一個代課老師魏敏芝的故事,她只是個國小畢業的人,今年才十三歲。正因高老師請假回家探病才來到了水泉村國小,這個學校就有一個班,班裏的學生一到四年級的都有,共二十八個學生……

在班裏有一位名叫張慧科的男同學,由於母親生病,他輟學到城裏去打工。魏老師知道以後,隻身一人到城裏去找張慧科,歷盡千辛萬苦,最後找到了他,把他帶回了家。其實她完全可以不用去找張慧科,正因她的任務就是代好這一個月的課,而她或許是為了高老師臨走之前的一句話:“這個班已經流失了十幾個學生,再也不能少!”我想:這就是職責所帶來的動力吧!

在這部影片中,最令我感動的是魏老師為了找張慧科在街頭上四處尋找,廣播找人,貼尋人啟事的一幕幕……可惜都沒有找到張慧科。她渴了,就喝街邊的自來水;餓了,就吃小店客人剩下的食物。她偶然遇到一個好心人,告訴她就應去電視台……可門口的登計人員處處叼難她,不准她進去。她沒有就此放下,在大門外等了一天一夜,而且她見到每個從裏面走出來的人就問:“你是不是台長?你是不是台長?”最終,她最後見到了台長,並上了電視,在圓圓的鏡頭面前,她流下了眼淚,説了一席讓人感動不已的話:“張慧科我好想你,你在哪裏?”

最終,魏老師找到了張慧科,一齊回到了那個熟悉而陌生的地方——水泉村期望國小。是啊,付出了或許才會有回報,可不付出註定一無所獲。而這個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像魏老師一樣,為了一句話,為了一個孩子,付出那麼多艱辛和勞累呢?

因此,我期望所有的貧困學子都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也期望那些已經輟學的孩子能夠早日重返校園。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四

看了《一個都不能少》這部反映貧困山區師生學習、生活的故事片後,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憾了,尤其是當小魏老師面對着鏡頭,流着淚説:“張慧科,你跑到哪裏去了……”的時候,我的眼淚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

小魏老師其實只有十三歲,如果換在我們這兒,她應該上國小六年級。但為了那五十塊錢的代課金,為了多地老師説的“這些學生,一個都不能少”,她歷盡艱辛。

為了能籌集到去縣城的車費,她帶着學生去搬磚;車費不夠,她就步行去城裏,在城裏她更是一分錢也捨不得亂花,餓了吃的是人家的剩飯,渴了就喝自來水。為了省錢,她寫了一個晚上的尋人啟事,聽説上電視找人最快,她竟在電視台前等了一天半。她的心裏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多地老師臨走時的叮囑——“一個都不能少”。

小魏代課的水泉國小,只有一位老師,兩間破舊的教室,卻有大小四個年級的三十多名學生,這也能算學校?難怪同學們會發出驚訝的聲音。這那像我們學校,全部是寬敞明亮的樓房,還有許多現代化的教學設施。那兒的條件真是太差了,多地老師連粉筆頭也捨不得丟掉,為了掙錢,象張巧珍國小還沒畢業就得進城打工。想想我們有好多同學平時卻不懂得節約,亂用零花錢,真是不應該。

影片最後,水泉國小在許多好心人的幫助下,條件有了明顯的好轉,張巧珍這隻“小鳥”也已經歸林,重新回到了學校。但全國象水泉國小這樣的學校肯定還有許多,象張巧珍這樣的學生一定為數不少。想到我們國家還有那麼多不幸的同齡人,我的眼前又浮現出我校師生給失去雙親的六年級學生智得今捐款的情景。如果我們的每一位同學都能想到那些貧困山區的同齡人,把零花錢節約下來獻給希望工程,就會使更多的象“張慧科”這樣的學生重新回到學校。

我認為影片主要表達了貧困小村的老師的最純潔的責任心和關愛的情節 ! 我在未來也可能會成為人民教師 , 我想我也應該對學生負責對自己負責 !

感人至深的真實情節、讓人憂慮的農村教育、冰冷淡漠的城市、僵化死板的國人思維,令人感動的、真的每一個國人思考的東西太多太多。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五

當我懷着激動的心情看完《一個都不能少》這部影片時,心裏如澎湃的海潮,久久不能平靜。

影片講的是水泉鄉水泉國小高老師的母親病了,他要回家探望,於是便請了一位年僅12歲的魏敏芝做代課老師。高老師臨走時千叮嚀萬囑咐,班裏的學生一個也不能少。可不久,張慧科同學因家裏貧窮連飯也吃不飽,就去城裏打工。魏老師知道後,從遙遠的鄉鎮十萬火急地趕到城裏,最後在電視台台長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張慧科。

雖然是一個年僅12歲的小老師,可像她這樣信守諾言、千辛萬苦把輟學打工的學生找回來,真的令人感動。求知是人類的本性,但是在貧窮面前總是顯得那麼無能為力。影片中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總是讓我忘不了。雖然水泉國小教室那麼破舊、文具那麼少、學生家境又是那樣貧寒,可是同學們仍然在艱苦的環境裏堅持學習。我們現在的環境不知比他們好多少倍,難道我們不應該更加努力地學習嗎?我們的老師也處處關心我們、愛護我們,我們就更有理由要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老師、回報社會。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1000字 篇六

全程在張掖創作拍攝的脱貧攻堅題材電視劇《一個都不能少》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播出當晚,肅南縣馬蹄藏族鄉黃草溝村駐村幫扶工作隊的隊員們來到村民家中,滿懷期待地與村民們一同觀看這部電視劇,尋找着劇中的“自己”。

黃草溝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長阿佔斌説:“這部電視劇還沒上映時,我就從網上看到了很多的拍攝花絮和劇本內容,看到劇中的一幕幕也讓我回想起了剛來到黃草溝村的時候,6年前的13户貧困户可謂都是一貧如洗,大家的起步都是從駐村幫扶工作隊協調幫扶單位張掖市畜牧局發放的17只基礎母羊開始,到後來縣扶貧辦5萬元精準扶貧貸款擴大養殖規模,再到“一户一策”精準施策鞏固提升,才發展到了今天13户貧困户多則擁有基礎母羊300只,少則80只基礎母羊的養殖規模,全部穩定脱貧鞏固提升的地步”。

畜牧業是黃草溝村的主導產業,也是駐村幫扶工作隊產業扶貧的切入點,近年來,該村探索推行“黨員帶頭示範+帶動周邊農牧户”生產發展模式,駐村幫扶工作隊積極鼓勵黨員學習周邊養殖大户養殖經驗,帶頭對養殖方式進行改良。對缺乏發展資金的13户貧困户家庭,積極協調縣財政局落實好精準扶貧專項貸款用於擴大養殖規模,實現了“一户一策”既定的年度增收工作目標。該村在大力推進畜牧業發展的同時,駐村幫扶工作隊各顯神通,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會同村“兩委”全力抓好村基礎設施建設。升級改造部分老舊自來水管網,維修損毀路段,新建老年人活動室、村級獸醫室,持續完善提高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都得到大幅提升。

黃草溝村黨支部書記張宏斌對記者説:“以前我們村都是坑坑窪窪的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是兩腳的泥,吃水也都得靠牲口馱,自從駐村幫扶工作隊來後,通過他們的努力,現在我們村水泥路修上了,自來水通上了,路燈也按上了,還新修了鄉村大舞台、籃球場,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有盼頭。”

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王榮文説:“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贏脱貧攻堅戰的決勝年,我們會進一步提振工作的精氣神,更細更實的做好駐村幫扶各項工作,為全面打贏脱貧攻堅戰奠定紮實基礎。”

據瞭解,去年年底該村駐村幫扶工作隊已按期完成了張掖市脱貧攻堅重點任務“衝刺清零”入户核查工作,對全村已脱貧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面開展了“回頭看”工作,認真做好在非建檔立卡農牧户中開展邊緣户摸底排查和對已脱貧户中不穩定户摸底監測工作的同時,規範完善脱貧攻堅村户檔案資料,切實做到固強補弱,全面鞏固提升脱貧攻堅成果。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 篇七

星期五下午第二堂課,我麼全班到五樓去看了一個電影,電影的名字叫:《一個都不能少》。

這個電影的影子是:水泉國小的高老師的母親生病了,高老師要回家探望自己的母親。校長給高老師找了一個臨時代課老師:年僅13歲的魏敏芝。高老師臨走時説:“班裏的學生一個都不能少。”

她們班的一個學生因為跑的很快,所以被省裏的學校錄取了。她們班的張惠科家裏爸爸去世的早,媽媽又生病了,再加上欠人家了幾千塊錢,所以到省裏打工。魏老師就帶着全班同學去搬磚頭,到了最後因為錢沒有夠數所以不能坐車。所以,魏敏芝只好走到省裏。最後,魏敏芝通過電視終於找到了張惠科。

農村裏的國小是多麼的貧苦,可是卻充滿着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w8zok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