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2020年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觀後感

2020年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觀後感

2020年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觀後感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將於14日上午在廣東省深圳市隆重舉行。對於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你會有怎樣的感想呢?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020年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觀後感範文",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一

深圳,改革開放的最前沿,由一個默默無聞的邊陲農業縣變成了如今的創新型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將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這座城市無疑是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輝煌成就的一個縮影。

“評説深圳四十”欄目,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之際,邀請國內外知名媒體評論員,闡述他們對深圳建設歷程的觀察理解,以此來全方位解讀這座奇蹟之城的崛起密碼,並展望改革開放的偉大新徵程。

克倫威爾説過,一個人不可能攀登得比他不知道的地方要高。這可能也正是深圳對我們改革開放最大的意義,它給很多地方發展樹立了一個知道“什麼才是自己努力方向”的改革標杆,一個發展方位,一個開放高地,一個在改革開放中創造奮鬥奇蹟的中國夢縮影。深圳雖然是一個年輕的城市,但因為這種改革創新先行者的地位,很多歷史比它古老得多的城市,身上也有着深圳基因。

2003年,我在深圳待過大半年,因有近親常居這裏,平常來得比較多。一個感覺是,深圳人對這座城市會有一種發自肺腑的身份認同感,雖然很多人待得時間不算長,但聊幾句就會聊到對這裏的喜愛,比如深圳的平等氛圍、創新活力、對異鄉人的包容和宜居。

我算是媒體文化圈層的人,有人説深圳沒有歷史感和文化底藴,可我很多文化界的朋友都住在深圳,這裏有我最喜歡的書店和圖書館,這裏地鐵上常見到捧着書如飢似渴閲讀的人。有一次我在南山圖書館竟翻到了一本找了很久的學術經典,很是興奮了一陣兒。

讓一座似乎缺乏文化積澱的城市,成為當下的一個文化地標,不正跟它從邊陲農業縣成為一座國際大都市的發展奇蹟是一樣的嗎?文化與經濟互相成就,這種精神浸潤於這座城市的每個細節中。

對外人來説,到深圳出差,到深圳度假,到深圳發展,到深圳創業,到深圳過春節,跟到一般城市感覺似乎不一樣。這個“不一樣”,可能正是因為深圳有一種獨特的感召力,你不只是一個過客,而且一種開放、現代、春天的感覺。

前段時間我與一個研究經濟的朋友聊起深圳,他很反對“當下的深圳已經失去特別優勢”這個説法,我也認同,雖然現下的中國與40年前大不相同,但40年後深圳仍在改革開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錯,隨着中國整體發展水位的提升,深圳沒有過去那種比較優勢了,但這正是深圳的光榮。

在我看來,40年改革開放中,深圳扮演的一個重要角色就是,利用自身特別的優勢,去創造一些可學的優勢,從而在“帶動”中引領其他很多城市與深圳的平行。讓先行先試的成功經驗複製到其他地方,這不正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的原初使命嗎?

提到優勢,我們很容易想到“不可複製”“不可替代”,深圳有不少這樣的優勢,地理優勢,身份優勢,政策優勢,區位優勢,後發優勢,無負擔的年輕優勢,敢闖敢試的先鋒優勢等等。

深圳今天的發展,正是這些優勢所釋放的紅利。但深圳更大的使命在於其改革先行者的身份,先行,不是一騎絕塵讓人追不上,讓人望塵莫及,而是在探路後帶更多人的跟上隊伍,一起踏上改革開放之路,共同發展。從這個意義上看,深圳的使命就是,利用自身特別優勢,去創造可學的優勢,在優勢共享中實現自我。

也就是説,深圳的意義不在於其自身,而在於將自身優勢輻射和擴展到其他地方。對深圳來説,優勢不是用來“守着”的,而是與他者一同學習共享的。

網絡有個熱詞叫“抄作業”,當然説的不是那個“抄襲”,而是優等生經驗的可複製性。深圳是特別優勢孵化出的優等生,這個優等生的使命就是去闖去探索,創造出新的優勢和經驗,讓其他地方可學可借鑑。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深圳創造出優勢,其他地方借鑑了,優勢“平行化”中成為常識常態,就不稱其為優勢了,這正是深圳的光榮。

這40年中,深圳作為先行者,敢為天下先,創造了很多這樣的優勢,市場法治探索,股份制,工業區,效率優先,行政體制改革,政府僱員制,文化創意,金融改革,民生幸福指數,高新技術產業,千餘項全國第一,為其他很多城市提供了經驗。

優勢是用來讓其他人複製的,不是用來保持和炫耀的,這可能就是深圳作為“先行示範區”的價值,創造優勢,他者借鑑,優勢平行,共同發展。所謂“失去優勢”,是深圳的光榮,深圳是一個不斷創造優勢的地方。

一個發展中國家不能沒有自己的改革和發展標杆,深圳很大程度上就是這樣的標杆。雖然世界逐漸發展成地球村,東京、紐約、巴黎等成為城市發展的參照物,但中國的城市發展首先還是需要有一個身邊熟悉的、跟自己相近的地方去比,體制、文化、環境上才有可比性、可試性、可學性,深圳就是這樣的地方。深圳,是常為新的,40年,深圳不辱這樣的使命,40年後,深圳繼續擔當這樣的使命。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二

深圳,是經濟特區,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也是改革開放,走向世界的窗口。她既有深圳灣公園這樣的亮麗風景,也有城中村的一街燈火、萬千故事……

我出生在泰國曼谷,歸來落腳的第一座城市就是深圳,一直到現在,深圳是我的根。她是我平靜生活的水面下複雜而多元的一切。我整個童年時光都是在這兒度過的,從牙牙學語、識文斷字到如今的提筆成文,都沒離開過深圳。

國小一年級時,媽媽就幫我規劃好了要考的國中——四大名校。為此我們全家人付出了諸多努力。別的同學放學嬉鬧時,我在補習班裏瘋狂刷題;別的孩子泡影吧時,我在舞蹈室裏忍痛苦練;別的夥伴半夜遊戲時,我仍在黑白琴鍵上一遍又一遍地彈奏名曲……一分付出,一分收穫:書法、舞蹈和作文的一個個金獎,這些努力曾讓我為學校爭了光,也為深圳長了臉!

小升中時,我幾乎沒有閒暇時間,上完學校的課後我還在各種培訓班裏衝刺。你經常能看到我和媽媽在五六個地點來回奔走的身影。深圳各大名校的選拔和比賽歷練了年幼的我,我終於如願以償地考上了深圳實驗!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那種自豪感與成就感無法用言語來表達。

科技發達,充滿活力的深圳給無數人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台。從事貿易的爸媽自然也就成了直接受益者,他們在這裏掘到了人生的第二桶金。有愛心有智慧的媽媽經過多年的操勞,很快在深圳我們擁有了自己的家。正應了那句話——“來了就是深圳人”。

暑假期間,爸媽為激發我的求學夢想,他們又帶我去參觀了深圳的香港中文大學。一進門,這所學校的現代化建築以宏偉的規模、非凡的氣質就深深吸引了我。由此,我情不自禁想到,深圳從一個小漁村短短三十多年就發展成一座現代化都市,這其中經歷了多少人的艱苦奮鬥啊!

導遊姐姐耐心的解説,使我不僅感受到了港中大(深圳)這所學校豐富的校園生活,更體會到這裏的學生對學校的熱愛、對生活的嚮往、對深圳這座日新月異的城市的仰望。後來,我和遊伴們還參觀港中大實驗室,那裏的女老師為我們介紹儀器時,表現出對事業無比的熱忱和自豪,她講解各種化學儀器和知識時眼裏的光芒,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裏。

參觀完大學走出校園時,我更深切地感悟到深圳這座壯美的城市的偉大,她正以非凡的速度創造着科技和生活的奇蹟。

君不見,深圳高樓林立,那是鋼筋水泥的堡壘;深圳車流飛馳,那是永不停歇的奔跑。人們正從五湖四海奔來,跨過千山萬水,來到這一方熱土尋求一處紮根之地。

十年前,我的爸媽如是;十年後,深圳學子亦如是……

我深情地愛着我的祖國,也深愛着我的深圳,愛這座哺育了我十幾年,日新月異又四季如春的城市!

大美深圳,我的呼吸與你同在!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三

40年前,深圳是那麼荒涼,高不過五層的樓房、幾條柏油馬路、人口稀少的大、小村落、零零碎碎的稻田、水塘等構成了深圳市容的特徵,而當時的東京已經是高樓林立繁華髮達的國際大都市。

40年前,當時的蛇口只有捕魚、養蠔、種田三種作業,人民生活不穩定,勉勉強強維持兩餐,是一個只有一片荒山野嶺、海邊沙灘的邊陲小鎮”。蛇口中學,把灣廈村的一個倉庫作為教室,創辦起了最初的兩個班級,每個班級僅有二40名學生,後來陸續把兩座國小附設的國中班搬遷到現在的地址,如今蛇口中學已經是一座現代化的教育搖籃。

可才僅僅過了40年,深圳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樓大廈隨處可見,通行也更加方便,街道繁華……這些變化都是人們辛辛苦苦勞動的結果。如果沒有他們,深圳就不會有這麼大的變化。

40年來,從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裝飲食,相信我們每個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鉅變。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中國人民的生活實現了由貧窮到温飽,再到整體小康的跨越式轉變;中國社會實現了由封閉、貧窮、落後和缺乏生機到開放、富強、文明和充滿活力的歷史鉅變。

中國改革開放走過的40年光輝歷程,使我們這個過去貧窮落後的農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成就,想變化,回顧中國改革開放的40年,我們取得了偉大的成就,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體育、人民羣眾的生活水平和社會發展水平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國際地位和聲望不斷增長,這使得我們更有信心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更有信心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更有信心履行好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使命。

40年前,我們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今天,隨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農民們家家户户都蓋起了新樓,城市居民更是從以前的平房轉變成現在的小高層,複式住宅,人們的居住都向着“更高大,更寬敞,更環保”發展,處處折射出人們住房條件的極大改善,空調、彩電、冰箱、洗衣機等現代家用電器一應俱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縫紉機、黑白電視機、自行車’等‘老三件’,如今都已換上了高檔的家庭電器了。試想40年前的夏季,人們只能靠搖着蒲扇來解暑,如今也被空調所替代了。

40年前,由於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資金主要是優先考慮吃飯,加上國家長期實行的計劃經濟,生產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兩條腿,極個別家境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車代步。如今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大發展、大飛躍,城市基礎道路建設、交通設施大大改善,人們平時上班、出行的工具更是多種多樣,近途有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公交車、私家車,出遠門地上有火車、汽車,天上有飛機,水路有輪船,可隨意挑選組合,使居民時時處處感受到方便快捷。

40年前,人們的娛樂方式非常單一。改革開放後,國家大力提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統一,精神文明得到很大發展。影視歌舞、讀書看報、琴棋書畫、花鳥蟲魚、上網衝浪、旅遊遠足、運動健身等這些過去屬於富人的娛樂項目已進入尋常百姓家,大大豐富了百姓的業餘生活。

今後,我們長大了,深圳是屬於我們這一代;為創造更加嶄新的深圳我們要努力學習,用更多的知識使深圳的未來更加美好!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四

記得爸爸跟我講過,深圳以前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地方,它只是一個小小的縣城——寶安縣。那麼它是怎樣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小縣城變成繁榮昌盛的大城市的呢?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20年多年前這裏仍是一片沼澤地,經過改革開放後的今天,深圳這個中國南方經濟特區的發展可以説是一日千里。高增長、低消費、極其吸引外資與人才,這是深圳的發展特色。

幾年前深圳的標誌建築還是國貿大廈,現在已是地王大廈戴上了這頂“皇冠”。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樓又比一樓高啊。

以前的寶安縣幾乎沒有一棵大樹,而現在的深圳,到處是一片鬱鬱葱葱。春天,幾場毛毛細雨過後,所有的樹都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各種各樣的花爭奇鬥豔,在深南大道上放眼望去,花朵、樹木連綿不斷,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有的還長出了一些不知名的小果子。夏天,樹葉長的很茂盛,果子一天天長大。秋天,葉子枯黃了,風兒吹過樹梢,樹葉便紛紛飄落在地上,而果子則又大又紅。冬天,有的樹枝光禿禿的,掛滿了果子,遠望去,就像掛着無數個紅燈籠。而有的樹則還是一片翠綠,這就是南方獨有的季節特色。

20年前,深圳還沒有幾家娛樂場所。現在不一樣了。歡樂谷、民俗村、海上世界、世界之窗等等。這都是世界聞名的地方,每天吸引着全世界無數的遊客前來觀光、遊玩。

咋樣,我們深圳的變化大吧!還有許多的地方恕我不能一一介紹了。什麼時候到我們深圳來作客,我當導遊,費用好説,2天500,帶你遊遍深圳,那時,你才會深切地體會到深圳的巨大變化,我保證你離開深圳時會發出這樣的感慨:“深圳的變化真大啊!”。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五

深圳特區40週年,坐上南下的火車,你在深圳過得還好嗎?

2020年8月26日,一個週三的普通工作日,你依舊在深圳擠地鐵,趕在9點之前去公司,生活中有很多煩心事,也許是房東要漲房租了,也許是老闆給的工作任務越來越多,或者是家裏來的催婚電話,但無論如何今天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深圳特區成立40週年了。

深圳地標,平安金融大廈

40年而已,1980-2020,比很多人年紀小,但比在深圳的大部分年紀都大,因為深圳是一座屬於年輕人的城市。

那些40年前去深圳的年輕人去哪裏了?

他們中絕大部分人已經迴歸田園,重新躬耕于田園,幫孩子們帶孫子,離開深圳,但是關於深圳的記憶歷久彌新。

在村頭的小賣鋪門口,常有一些老人聊天,多是回顧過去,其中一定有多年前去過深圳的人。他們不是在工廠工作就是在建築工地工作,他們説“那時的南山都是工廠,羅湖才是最繁華的地方”,他們不知道的是現在南山成了深圳核心區,房價20萬/平,互聯網上深圳灣一號豪宅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攬山閲海,無敵海景,詩歌是詩歌,生活是生活,而羅湖被老舊房屋佔據,房價倒成了價格窪地,在關外的龍華變得闊了起來,深圳北站附近的房價都要10萬/平了。

深圳的這些已經與這些人無關了,他們當年從四面八方去往深圳,坐上南下的火車,不安迷惘又充滿鬥志。第一個難題就是暫住證,當年深圳查暫住證查得很厲害,沒有的話就會被遣送回原籍,而辦這個證對很多人來説不容易,需要有正式工作;第二個難題就是社會治安比現在差很多,黑社會勒索時有發生,所以80、90年代嚴打,窮就會出問題,就有可能走上歧途,窮的話命就不值錢了;第三就是交通和通訊不方便,幾個月收不到家裏來的信息,特別思鄉、思念親人,發電報有字數限制且價格不便宜,有人捨不得,所以當年大江南北的思鄉歌很流行,費翔的《故鄉的雲》歌詞中的“我曾豪情萬丈,歸來卻空空行囊”是很多人的寫照。

綠皮火車

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是這些第一批去深圳的人多是農民工,他們一年到頭十分辛苦,過年回家還要交農業税,當年農業税很重,現在年輕人多不知道這個事了,中國農民苦啊,農業税直到2006才全面取消。

深圳已經40年,第一批去深圳的人已經垂垂老矣,沒有人後悔去深圳,因為去了還有成功的可能,在大山裏、在鄉間地頭如何實現人生的抱負,更實際的是要養活家人,努力過上幸福的生活。

今天的深圳早已天翻地覆,從東南一隅的小漁村,成為全國四大一線城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如今在深圳工作的新一代年輕人過得比過去好,但依然有很多現實的問題擺在面前,房價高物價高生活壓力大,但是深圳給了一個大家實現夢想的機會,深圳有一個地鐵站名字叫“翻身站”,還有創業一路創業二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yn5d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