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

八步沙”六老漢“治沙造林精神交流發言

八步沙”六老漢“治沙造林精神交流發言

“時代楷模”學習交流會上的發言

八步沙”六老漢“治沙造林精神交流發言

昨天觀看了八步沙“六老漢“治沙造林先進事蹟後,讓我精神上受到震撼,心靈上得到洗禮。深刻體會到:

一、敢想敢幹的膽識是想幹事幹成事的起點。40年前的八步沙荒無人煙,正所謂“一夜北風沙騎牆,早上起來驢上房”。在黨的號召下,古浪縣土門鎮台子村郭朝明、賀發林、石滿、羅元奎、程海、張潤元六位年過半百的當地村民以聯產承包的方式發起和組建集體林場,積極投身治沙造林、守護家園的偉大事業。38年來,三代人紮根荒漠、接續奮鬥,甘於奉獻、頑強拼搏,累計治沙造林21.7萬畝,管護封沙育林草37.6萬畝,昔日的漫漫黃沙嶺,變成了鬱鬱葱葱的景觀地。黨和政府號召八步沙的人們治沙造林,郭朝明等六人勇敢站了出來,以想別人不敢想、做別人不敢做的膽識,成就了這一輝煌業績。
  二、團結奮鬥的品格是想幹事幹成事的基礎。一個人或一家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只有團結更多的人一起努力,共同奮鬥,才能將“想幹事”的願望成就出“幹成事”的結局。八步沙“六老漢”幾十年來團結一致,專心致志,後代接續奮鬥,從“六老漢”到“六兄弟”,用三代人團結一致治沙造林的實際行動創造出了荒漠變林海的人間奇蹟,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為構築西部生態屏障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同時也印證了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精神的可貴。
  三、符合實際的政策措施是想幹事幹成事的保障。1981年,面對肆虐的沙害,古浪縣對荒漠化治理實行“政府補貼、個人承包,誰治理誰擁有”的政策,以八步沙作承包試點,為有治沙膽識的人們搭建了政策平台。從此,“六老漢”組建起了集體林場,開啟了在騰格裏沙漠南緣播綠治沙的征程。此後,六户人同呼吸共命運,正如第二代治沙人郭萬剛所説:“我們六家人有個約定,老人們走的時候説了,無論多苦多累,我們六家人必須有一個繼承人,要把八步沙管下去。”正是黨的好政策成了他們不改初心、堅持治沙造林的堅強保障。
  四、堅定信心持續發力是想幹事幹成事的關鍵。38年來,“六老漢”三代人一直沒有停下治沙造林的腳步,並將治沙的範圍不斷向周邊延伸,也帶動周邊鄉親加入治沙隊伍。其間,不論多麼艱難,六家人都一直沒有退縮,用郭萬剛的話説,“八步沙人大多是農民,沒有多少文化,但懂得堅持。”正是這種擔當與鬥志,使得“六老漢”從在承包合同按手印治理家園周邊沙害,到成立綠緣有限責任公司走出家門,到距離八步沙25公里之外的黑崗沙治沙,治沙能力從百畝、千畝到如今的幾十萬畝,從人力畜力肩挑馬馱到引進科技手段走上科學治理,從六家人的奮鬥到帶動八步沙周邊農民共同參與治沙造林,從種草種樹開步到走上治窮致富之路。
  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時代楷模”治沙造林的先進事蹟和感人精神讓我們聽到他們心底對生態夢想的吶喊響徹天地,也昭示我們,只要更新觀念,只要政策有保障,只要團結奮鬥,只要堅持不懈,我們就一定能把握住時代的脈搏,闊步向前,取得勝利。

時代楷模是時代的標杆,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先進典型。同其他時代楷模一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也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但在他們身上,卻有一種超乎尋常的奮鬥精神。作為新時代的奮鬥者、追夢者,我要致敬這種身邊堅韌的崇高,弘揚這種淳樸又偉大的榜樣力量

 “六老漢”精神的背後更是堅定的信念。支撐六位老人、祖孫三代堅持38年治沙造林的,就是實實在在的責任擔當。這份責任擔當就來源於對信念的堅守。如果説信念是生命的燈塔,那麼,只有敢於負責併為之奮鬥的人,才能真正去擁抱夢想。如果沒有對堅定的信念、對精神的傳承,恐怕難以堅持下來。正因為他們堅守理想信念,把國家命運與個人前途融為一體,才為他們的事業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激發起百折不撓、開拓進取、攻克難關的責任擔當,在“苦”和“難”中歷練人生,擁抱夢想。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精神。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始終貫穿着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正因為不斷傳承革命戰爭年代誕生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紅色精神”,才有了新中國成立和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大慶精神、雷鋒精神、特區精神、奧運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時代精神。“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精神,也是這些精神在不同時期的體現。

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作為一名基層幹部,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以他們為榜樣,永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衞士,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學習他們鍥而不捨、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不畏艱險、頑強拼搏的創業精神,以苦為樂、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治沙造林、改天換地的務實精神,進一步要提高政治站位,緊密聯繫工作實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全力打造生態美、產業優、百姓富的美麗民勤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xianjinshiji/73q3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