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絲路之秋培訓總結

絲路之秋培訓總結

“絲路之秋”當代名師大講堂培訓心得

絲路之秋培訓總結

2019年11月2日“絲路之秋”當代名師大講堂國中數學在西安市高新一中國中部拉開帷幕。

我有幸參加了由陝西省教育學會主辦的2019“絲路之秋”當代名師大講堂---全國著名教育專家與陝甘晉名師智慧課堂教學研討培訓活動。這次活動把省內外名師的示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切實發揮到了極致,把他們課堂教學的先進理念,優秀成果和鮮活課例展示給了我們廣大教師。為我們進一步學習、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在此次活動中我認真聆聽了7節名師現場課,以及他們的微專題報告和專家點評,確實受益匪淺。通過此次活動,我瞭解了一些數學教學的前沿理念、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現就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談談我的收穫。

現在我來説説此行的主要目的觀摩優質的數學課吧。第一節課是來自於山西省泉陽市第十九中學校的翟秀蕊老師帶來一節八年級下冊《等腰三角形》,翟老師一開始設置懸念,學生無法知道學習什麼,從而提起了學生的興趣,以三動三問三種語言貫穿學習的始終,藉助學生熟悉的三角形研究本節課的內容,授課過程中將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地淋漓盡致。通過模型,讓學生自己發現規律,再通過練一練,用一用進一步理解;題型設置有層次,學生很容易聯繫以前所學知識容易入題,發散思維。

第二節課來自江蘇省南通市教育科學院的符永平老師帶來一堂八年級的《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採用了他的理論“引導學生編寫教材”,整節課體現出老師的高素養和學生的高水平,體現出老師的引導作用,老師整節課的語言基本上是引導學生,學生編寫教材,編寫例題,整節課的氛圍很輕鬆愉快,學生在快樂中學習了一節課,符老師用幽默的語言和豐富的肢體將學生的目光深深的吸引在自己的身上,像這樣趣味橫生的課堂上不用我們多説孩子都是願意學習的,所以對於學生來説收穫也頗多,不光收穫了知識,還有做人的道理徐長青老師聲情並茂,激情萬丈的教學,極富感染力!真是優秀的老師,智慧的課堂!

兩位優秀教師公開觀摩課之後,符永平老師又給我們帶來的他的微講堂,數學課堂立德樹人的課型表達,從以現代化教學觀的物化立德,以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樹人,以學習權利升級課堂人性,以核心素養養成提升師德四個方面進行講座。感觸頗深的是符老師能將數學知識和立德樹人聯繫起來,曾經的我,以為數學教學就是講好知識,讓學生考好試就是我的目標,現在想來,自己的想法太過單薄,教師的目的是育人,而教學過程就是育人的過程,目標應該長遠,應該育好人。

下午的第一節是來自甘肅省蘭州市第五十五中學的陳曉霞老師帶來一堂七下《冪的乘積》,陳老師以一個公式引入,每天多努力一點,365天將是一個不一樣的自己,而每天偷懶一點,365天后將會變得越來越差,這樣的引入會讓學生感觸到偷懶的結果與努力的結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價值觀。陳老師第一個很和藹可親,聲音很有親和力的老師,坐在台下的我都聽得很認真,相信學生都很喜歡這樣的老師,因此我也要向陳老師學習,做一個學生喜歡的有親和力的老師陳老師情境的創設與學生思維的調動高度融合,從形象上先認知,再從思考分析中提煉知識,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一般認知方法。學生自主學習的設計思路符合本節內容的水平要求,讓學生從自身的知識水平出發先感知後認知,能使學生沒有壓力,輕鬆面對。在數學概念課教學特點明顯,簡潔清晰,不拖泥帶水,從數學本質中分析歸納,從方法思想上形成思路,能給學生有效的學會學習的啟發。課程的設計新穎,層次分明,情境導入,抽象生成,分析歸納(特點及表達),內在聯繫(相生相制),鞏固訓練,動手實踐。漸進式、滲透式、深入淺出、循序漸進,學生在啟發和思考中能深刻領悟,在訓練和實踐中實現內化。最後用知識樹的總結歸納的表達方式形象直觀。結構清晰,有利於學生構建知識的網絡。

下午的第二節課是來自上海市嘉定區國中教研員孫琪斌老師,他給我們帶來了一節九年級的複習課《基本圖形與基本圖形分析法》專題複習課,孫老師把幾何畫板用的爐火純青,非常羨慕老師這樣的技能,同事我也在反思自己為什麼幾何畫板用的不是那麼熟練,僅僅是做簡單圖形那麼簡單,其實最大的問題是因為沒有去學習的動力,通過孫老師的課,讓我感受到幾何畫板的重要性,從聽完這次報告開始,我要向孫老師學習,爭取在五年內將幾何畫板熟練應用,爭取在十年內達到孫老師的水平。孫老師的這節課以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模型母子型展開,整節課非常有凝聚力,一個目標就是研究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模型。從這裏我也學到了,上課的首要問題是目標明確,要讓學生知道本節課是來幹什麼了。

第二天的第一節課由高新一中國中部的老師講授《因式分解》,老師講解的很到位,學生也都非常積極的配合老師,創設情境,引出問題,使學生形成問題意識,產生學習興趣,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構知識,形成方法。課堂中師生互動,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通過45分鐘的課堂,使學生對因式分解的意義有了較深刻的認識。

第二節課是徐利老師講授的《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徐老師用學案,通過學生自學完成學案來講授本節課,一節課,學生回答問題的次數高達90次,真正的關注到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去學習。徐老師的教學設計中關注知識的前後聯繫,讓學生體會知識的連續性和關聯性,有利於形成數學思維習慣和認知方法。主體知識的建構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之上,採用以學生為主體的合作學習、同伴互助的方式,通過問題串的提出和解決逐步完成,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保障,能動性得到發揮。在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中能適時點撥啟發,有助於學生思考的方向性指導,對學生的思維調動起到了積極的影響。課後在總結中關注了方法的指導和思想的滲透。

學習期間,每天都有專家組的點評,那更是一場場美輪美奐的視聽盛宴!其中劉聰勝點評非常到位,非常真實,有血有肉。不光説出了授課老師的優點,給老師們指出了改正的方向,更為我們指出了前進的道路。這才是授課老師們真正想聽到的評價。另外孫老師的點評非常具有學術性,針對性,批判性。多角度,深層次,再次讓我感受到了名師的人格魅力!

這次學習,使我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新課程,新理念,新思路”帶來的新變化。同時我還領略了名師的風采,感受了他們對學生、對教育深情的愛;感受到了他們身上所透露出來的無窮的知識力量;感受到他們對學生身心發展以及教育瞭解之廣、鑽研之深。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走在教育的大道上,砥礪前行!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以名師為榜樣,研究他們的教學藝術和教學思想,為己所用,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使自己的教學更加完美。

標籤: 之秋 絲路 培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xuexipeixun/ln9k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