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學習個人收穫和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學習個人收穫和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學習個人收穫和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學習個人收穫和心得體會 篇一

法國思想家笛卡爾曾經説過一句話:“最有價值的知識是有關方法的知識。”之所以這麼説,是因為方法能解決問題。電子商務、互聯網作為一個新興行業,自身處於快速變化過程中,在學習過程中,我認為下列方法可供參考。

1.整體和細節相結合。瞭解電子商務的整體結構,一個完整的電子商務交易系統必然涉及商務模式、支付、物流配送。但你在短短的一學期不可能對這些方面都學得很深入,必須突出重點,重點就是商務模式。而要理解電子商務的模式,就必須對傳統商務有深入理解。而要理解傳統商務,沒有實踐經驗、沒有大量的課外閲讀根本是做不到的。

2.經驗觀察法。沒有一成不變的商務模式,這就需要經常上網看,觀察周圍不斷出現的新企業,邊看邊問自己這個網站是如何贏利的?用户羣是那些?現在上網如此方便,獲取這樣的信息應該是輕而易舉。

3.對比的方法。對比傳統方式和網絡方式的差異,企業商務流程中哪些可以在網上實現,與傳統方式比有何利弊,如企業採購、銷售、促銷、調研、招聘等等。對比的多了,就能慢慢體會出其中的奧妙。

4.實踐參與。光説不練也沒用。要參與,比如逛逛網上書店、到論壇參與討論、建自己的個人主頁、申請博客空間、搜索網絡信息、參與網上拍賣等等,在參與中體會互聯網對傳統商務、學習、生活的影響。

5.假想的方法。學習過程中,要敢想,也要敢質疑,敢提問題。電子商務行業沒有永遠正確的人,只有不斷湧現的成功者。説不定自己的想法是個很好的創意,有一天你可以去實現它。互聯網領域成功的人,都是敢吃第一個螃蟹的人。

學習電子商務,重要的不是你知道了什麼,而是你知道自己還不知道什麼,以便在將來需要的時候,進一步學習。學習電子商務,遠比其它學科來的刺激,因為每天都有新東西、都在變化。養成求新的思維方式和習慣,也是比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本身重要得多的東西。

心得體會 篇二

能夠成為學生電視台的一員,我們感到萬分榮幸。在新生活的觸動下,我們滿懷青春的激情好奇地接受了這項既陌生又刺激的挑戰。在短短几個月的社會實踐中,我們學到了許多受用終生的東西。

當一名記者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萬分感謝學校能為我們提供一個鍛鍊自我的人生舞台,讓我們盡情地放飛理想的翅膀,為我們未來的人生打下監視的基礎。

回想起參加麪食的種種情況,心中不禁百般交雜。現實永遠都是殘酷的,有成功必有失敗,但我相信每一位參賽者都是一名成功者,因為他們善於把握機遇,敢於挑戰考官,挑戰自我。

當真正地站在自己的崗位上時,我們才深深地體會到其實當一名成功的小記者並非想象中的容易。因為電視台是一個媒體的網絡,其功能之多,聯繫之光以及涉及的知識面是我們素不能面面俱到的!還有其處事嫻熟的應變能力都是我們這些初出茅廬的“小黃牛”所缺乏的!這就需要我們必須要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閲讀面和交際能力才能使我們各方面的素質上到一個新的台階,更好地迎接新的挑戰,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名副其實的記者。

電視台的每一名成員都是一個整體,沒有所謂的陽光道和獨木橋。更不允許有“楚河漢界”的現象存在。每一個人都有其優勢的一面。在不斷的合作中使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體會到了寬容理解的快樂!

記得第一次實習採訪本屆校田徑運動會由於大家都是新生,所以很多事情往往會不知所措。任性的我居然和一名同事大動肝火。過去才發覺自己確實錯了!值得高興的是事後雙方都能用一顆寬容理解的心去包容對方。這讓我感慨萬千,人與人之間需要的就是寬容。一直以來我們都合作默契。我非常慶幸我收穫的一點一滴!

記者的生涯是忙碌的,更是充實的。每一次活動前我們都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以確保能收到一個更好的效果!這就要我們必須全力以赴:擬草稿,訓練節目主持人,還有編輯記者要細心裁剪等等。真是百般交忙。往往回犧牲性許多寶貴的休息時間。但我們的心痛是愉快的,看到我們編輯的節目在電視屏幕上放演着。我們感到自豪,驕傲。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啊。不斷的實踐使我們理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和團結就是力量的真諦。在每一次的活動中,同學們都積極分工合作,全心全意投入到每一個環節中,即使有時會產生意見的分歧,但大家都會正確處理。同心協力辦好每一個節目。

當然,在工作期間我們確實遇到許多困難的挫折。例如:如何處理突發事件,技術不過關,光線的調整,重新配音等問題!但電視台成員都能虛心學習,不斷向上,以絕不再犯同一個錯誤為工作座右銘,以求效率,求質量為工作標準,同心協力解決每一個問題!所以工作中所有的困難對我們而言只是成功的基石。我們有自信我們會笑到最後。

學校的電視台是一間年輕的電視台,正處在一地由幼稚不斷走向成熟的階段,由於缺乏工作經驗,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黑暗中向前摸索。尤其在今天這個知識大爆炸時代,我們的電視台更顯得是滄海一粟。嚴峻的形勢提醒我們必須要不斷地提高電視台的質量,使其沿着一條正確的道路迅速發展,不斷地走向完善。以確保我們的電視台的時代的浪潮中立於不敗之地!其次是電視台的成員應不驕不餒,不斷地向新的方向發展,提高自身的素質。為電視台的發展準備強大的後備軍!

雖然,目前我們的電視台還存在種種的不足之處,但我們會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走下去,力求把我們的電視台越辦越精彩!

經典心得體會 篇三

自《詩經》開始,詩一直伴隨着人們的生活,從不曾間斷過和離開過,只是人們是否去感知、去享受詩所帶來的那份精神上的滋養。《經典詠流傳》一書是央視推出的一檔將詩與音樂融合在一起,旨在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為年輕一代走向經典的一種引領。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先秦稱為《詩》,漢代尊為經典,始稱《詩經》。共收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朝廟樂章及民歌三百一十一首,分為風、小雅、大雅、頌四體。《詩經》的句子不長,但情景交融。如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寫的是徵人悲喜交集的複雜心情;又如漢樂府《江南》:“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屬於漢樂府“相和歌辭”,是一首一人唱、多人和的歌,描繪了江南荷花的豐茂盛美,魚兒在蓮葉間嬉戲的情景,也暗示了採蓮人的歡樂,充滿了江南風情。由此可知,詩是詠出來的。

自先秦的詩經到唐詩宋詞,為人們熟知又多能吟誦出來的詩句很多很多。比如:駱賓王的《詠鵝》中“曲頸向天歌”,賀知章的《詠柳》中“二月春風似剪刀”,孟浩然的《春曉》中“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王維的《鳥鳴澗》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杜甫的《春夜喜雨》中“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不多的文字卻將自然的事物或情景生動地描繪出來,讀着又朗朗上口,很難會記不住的。又如:王之渙的“黃河遠上白雲間”,張志和的“斜風細雨不須歸”,韋應物的“野渡無人舟自橫”,都好似是意境幽遠的山水畫。再如:描寫人與人之間情誼的詩,最為人們熟知的當屬王昌齡的“一片冰心在玉壺”和李白的“不及汪倫贈我情”。這些詩句是作者內心的一種折射,讀者在不同的心境下也會有不同的體會,這便是詩句的妙處,也因此一直流傳至今,在不同時代滋養着人們的精神、浸潤着人們的心靈。能夠與詩相伴,與經典同行實乃一件幸事。

《經典詠流傳》一經推出就得到官方媒體的好評。《人民日報》評論到:立足於“再造當下的流行和未來的經典”的定位,意識到將文化性和音樂性合二為一,將傳統文化的傳播和傳承上升到全民參與的高度和美學引領的深度。使得每首詩詞與歌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並迅速流傳開來。《光明日報》評論稱:在文化傳遞和音樂創新上都達到了一個新的美學高度,在滿屏喧囂浮躁的泛娛樂化包圍中脱穎而出,堅守自己的藝術品質和文化立場,將經典詩詞與時代背景緊密結合,讓人們重新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和不竭的生命力。

經典的魅力就在於它不因時代變遷而過時,會一直流傳下去。這本由節目而成的書籍,也必將成為讀者朋友們讀之詠之愛之的經典讀物。相信讀者朋友們會時時與詩相約,以詩相談,與經典同行。

心得體會 篇四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些書,如:《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成語故事》、《唐詩300首》等等。其中《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第一篇“小精靈”令我印象深刻。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調皮粗野的小男孩。他趁父母做禮拜的時候,拔家禽的毛,並在母親的衣櫃裏調戲一個小精靈,被它變成了小人兒,隨着大雁去旅行。

讀了這篇文章,我深有感觸:不能傷害和調戲動物。如果我們傷害野生動物,你會得到應有的懲罰。所以,我們要保護野生動物。使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好!

心得體會 篇五

我讀了《新時期怎樣做好班主任》給了我極大的感觸,促使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作為高年段的國小班主任,我承擔着教育學生的同時,也承擔着升學的壓力,這讓我很累,但同時也讓我很快樂,而《新時期怎樣做好班主任》更是在喚醒我,滋潤我,牽引着我前進。

一、觀念更新,給予思想的指引

新時期賦予班主任更新的概念,更廣的空間,更高的要求。新時期下,班主任不僅僅是協調師生之間的關係,更是溝通學校、社會與家庭教育之間的橋樑,是協調學校各種教育因素的紐帶。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分數與品質的範疇,啟迪心靈,開發智慧,激勵創造,平等待人等等,都是我們班主任要及時更新的新時期教育理念。書中有一句話特別讓我震撼:“因材施教,是讓小草成為勃勃生機的小草,喬木成為茁壯成長的喬木,金子成為金光閃閃的金子。”一直以來,我認為“因材施教”是如同在奔跑途中,面對進程不同的學生,努力採用不同的方法,致力讓他們一起站在終點。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一直想讓“小草”變成“喬木”,想讓“喬木”變成“金子”。這不亞於揠苗助長的做法使得我工作勞累而煩心,更重要的是無效。讀了《新時期怎樣做好班主任》,我才發現自己大錯特錯。陳舊的教育觀、人才觀,不僅使自己在工作中勞累而又無效,更是傷害了一棵又一棵本質不同的“幼苗”。因為這樣落後的觀念,使得以往的自己和學生“兩敗俱傷”。《新時期怎樣做好班主任》中《當前班主任素養存在的主要問題》、《新時期對班主任素養的要求》等文章詳細地闡釋了新時期下班主任的要更新的理念,給了我一個全新有效的前進方向和指針,使我的工作鎖定了明確的目的地。在《新時期怎樣做好班主任》理念的指引下,我的班主任工作得以揚帆遠航,才有資格做一名“播種者”!

二、策略有效,寄予行為的指導

我們的教育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無所不包,或賞心悦目,或回味無窮,或動人心魄,或刻骨銘心,可提升道德境界,可培養審美情趣,可啟迪人生智慧,可豐富文化底藴。這就是我們的教育,一種藴藏着精神的無限和生命的無量的教學。學生倘徉其間、浸潤其中,汲取精神的滋養,享受生命的愉悦。我們的班主任工作如何在這些教育中“遊刃有餘”呢?傳遞了了豐富的經驗法寶,展示了敦厚的經驗積。其中的《新時期提煉班主任素養的有效策略》、《班主任的十項修煉》、《優秀班主任應具備的素質》等真實的案例,詳細地介紹了開展“值日班長制”、“每月之星”的評比,如何開展有效的日常管理等等寶貴的經驗,讓我清晰地感受到班主任工作不僅是一份責任、一份職責,更是一門藝術、一種技巧。在我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們唯有不斷加強自己的教學修養,盤活自己的教育技巧,才能確保在不同的土質、不同環境中播種成功,做一名成功的“播種者”。

三、用“心”導航,詮釋教育的真諦

教育的領域中,愛是永恆的主題曲,愛是不變的主旋律。只有愛的播種者,才是真正的教育者。“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我們該怎樣來澆灌出充滿精神滋養的“花朵”,我們用什麼來喚醒“花朵”來享受生命的愉悦,怎樣把理想播種在“花朵”的心中?《新時期怎樣做好班主任》》用“心”來詮釋。是的,愛的教育需要教師用自己的心去薰染,以情悟情,將心契心,用愛去打開一扇扇心靈之門。是啊,正視我們的教師生涯,有人用“兩點一線”來形容,永遠是家校之間的來來去去,不同於其他職業工作隨着下班而結束。如果沒有用心,沒有激情,沒有夢想,日復一日的生活很容易陷入單調,猶如鬧鐘停止搖擺,失去生活的意義,又怎麼能夠將我們的教育進行到底呢?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會用“心”來設計自己的工作,用“心”來演繹自己的教學,用“心”來實施自己的藍圖。我們需要心中有愛,心存激情,不斷地追求成功,設計成功,撞擊成功,才能賦予教育的意義!正如《新時期怎樣做好班主任》中的一篇文章《新時期怎樣當好班主任》所説:對待自己的事業要有責任心;對待自己的工作要有敬心、鑽心、進心、恆心;對待學生要有愛心、嚴心、耐心、細心。在《班主任的‘五心’素養》也提到:責任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寬容心是給後進生的一劑良藥;公平心能得到全班同學的愛;愛心是班主任走進學生的法寶;細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助手。

如書所言,我們需要用自己的愛裝扮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用愛築就孩子們的成功,用愛使他們的童年充滿七彩陽光,用愛讓他們的生活呈現五彩斑斕。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但是愛情是什麼呢,有人問過我你認為愛情真的存在嗎?我的回答是信則有不信則無,在生活中,經常能聽到“神鬼妖魔”的傳説,説到神會崇敬,説到鬼怪會懼怕,或許有人見到過,但我沒有,也不是很希望見到。愛情不也是一樣嗎,説到愛情都會憧憬,或許有人擁有過,但我沒有。看完這本書後才明白,成熟的感情都需要付出時間去等待它的果實,愛情也一樣,但我們一直欠缺耐心。不要束縛,不要纏繞,不要佔有,不要渴望從對方的身上挖掘到意義,那是註定要落空的東西。有誰會用十年的時間去等一個遠行的人?有些愛情因為太急於要得到它的功利,無法被證明,於是顯得單薄。愛,要經的起平淡的流年。但人的感情也是有底線的,與其苦苦等待不可能有的結果,還不如放棄。放棄也是一種愛!因為愛他,所以離開他。很感人的一句話。有些感情如此直接喝殘酷,容不下任何迂迴曲折的温暖。帶着温暖的心情離開,要比蒼白的真相要好。

幸福沒有一種特定的模式,只能是一種相對的概念。對於大眾而言,覺不會有事先安排的道路,更不會有上天賜予的幸福。所有幸福的產生,皆源於人們的不懈追求的價值的不斷實現。鼓起生命的風帆,勇敢地迎接命運的挑戰。對我來説幸福很簡單,早起時伸個懶腰,刷牙時看到白的牙齒,上班的路上能及時趕上公交,到公司時看到同事們,晚飯時吃到大塊的肉,一個人時耳朵裏能有音樂的聲音,洗澡時能有足夠多的熱水,睡覺時有暖和的被子,古龍曾經説過:真正的寂寞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空虛,一種令你發狂的空虛。縱然在歡呼聲中,你也會感到內心的空虛、惆悵和沮喪。曾經有一段時間,手機只是當做鐘錶來用,走在大街上,會感覺過往的車輛人羣都那麼的讓人煩躁,食堂的嘈雜更是難以忍受,音樂在耳邊也顯得刺耳,不想與任何人聯繫,常常會在噩夢中驚醒,動不了,黎明過後才慢慢睡去。這就是我感受到的寂寞。原來大可不必這樣,如果在工作學習中不得志,不要悲觀迷惘,靜下心來好好審視和反思自己,積極樂觀面對挑戰;如果被愛情拋棄,不用悲傷更不要怨恨,守住一顆淡定而寧靜的心,重新面對生活,珍惜身邊的人,你會覺得生活依然還是那樣美好。

如果你因為錯過了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要錯過羣星了,人生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只有在體會過失去的痛苦以後才知道珍惜,但以前的永不再來,這就是成長的代價。堅守自己心中的本真,不去過多地考量別人的錯誤,不要在乞求他人對自己的理解中消耗過多的時間和精力,要從被動地適應他人中解脱出來,否則你就是在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最後被傷害的或者失去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一根手指指向別人的同時,會有三根手指是指向自己的,這就提醒我們:要平靜下來,多反省自己,觀照內心,寧靜以致遠。

人的心理是非常複雜的,寂寞、悲傷、憤怒、失望、抑鬱、痛苦等等心態時常會出現,我們可以嘗試着慢慢地去接受它們,這些情感也都是自己的一部分,以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自己悲觀時候的狀態,平靜淡然的去分析去反思。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外雲捲雲疏。

《名老中醫之路》拿到手已經讀了不止一遍。湯夜班第一節課前讀的那一遍,猶如讀小説。走馬觀花,很快就讀完了。合上書,除了感慨學醫不易,感慨老先生們不懈追求的精神外,沒有太多的感受。學至中期,再讀第二遍。開卷之後,字字句句讀起來多了許多親切。喜歡讀書中講到的醫案,更多次被老先生的學醫、行醫之路深深感動。

關於學習方法,老先生們無一例外都強調要勤奮讀書、善於思考、臨證求變。初看起來,這似乎是老生常談。但為什麼大家都在強調這些?只有一個原因:因為這確實是行之有效的不二法門。經過前面十節課的學習,我覺得任應秋先生總結的方法比較適合現階段的學習。任先生用大量的篇幅,仔細介紹了“精讀、勤寫、深思、善記”這八字箴言。

精讀:強調細讀經典,不放過任何一處疑問,做到深入理解。碰到問題時去查閲其它書目,務必做到吃透原着。現階段老師給我們列了許多參考書目,打算結合自身情況選取一本進行精讀,在深入閲讀的過程發現問題。

勤寫:勤寫的好處在學校讀書的時候和工作之初,我都體會很深。通過勤寫,我曾經快速且較為深入的掌握了學習的對象。但這些年寫的很少,閲讀一度停留在比較膚淺的層次。其實寫筆記不僅幫助記憶,更是加深理解、梳理思路的好方法。任老先生不惜筆墨的仔細介紹了他寫讀書比較的常用方法:概況和縮寫;綱要筆記;摘記;綜合筆記;心得筆記。其中摘記介紹的非常仔細,詳細的介紹了具體的方法和注意事項。讀至此處不禁深深感動!這是怎樣嚴謹的科學精神啊!

深思:我理解這裏的深思和邢老師強調的獨立思考是一樣的。雖然現階段還達不到質疑的水平,但至少要做到不放過每一個疑問點,把碰到的概念都一一搞清楚,不能似是而非。

善記:現在我的記憶力和年輕時相比差了許多,如何記憶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任老總結的方法很實在。在學校讀書的時候,許多方法也都曾實踐過,很有效。今後要重撿這些法寶,有效地運用在後續的學習中。

除了學習方法,老先生們學習中醫的精神更是給了我莫大的啟迪。最近幾個月,工作項目進度很緊,工作壓力很大,經常加班。家裏孩子小,瑣瑣碎碎的事情也很多。後面幾次課雖然都按時參加了,但課後幾乎沒有時間複習總結。學習的效果也明顯差了許多。自責之餘,對學習中醫的信心也產生了一些動搖。這時,看一位位老先生走過的中醫之路,給了我非常大的啟發。許多老先生學醫之初大多為生活所困,也是一邊謀生一邊學習。嶽美中先生早年也是邊教私塾邊讀書;李聰甫先生則是在艱苦的學徒間隙讀書學習…嶽美中先生成名之後,仍然嚴格要求自己。在六十多歲的年紀,還要求自己:“要有恆、要專一、戒玩嬉、節嗜好”。其中“戒玩嬉”讓我深感動容。嶽先生的戒玩嬉指:忌看小説;非星期不着棋,不賦詩;非有應酬不看戲。從嶽先生的行文看得出先生的詩賦才情很好,把自己平生的愛好都列入所戒之列,這又是怎樣的為學精神!雖然今生也不可能成為嶽先生那樣的名醫,但若能夠以這樣的精神去努力,踏踏實實的一路走下去,也算是一生的大收穫了!

在看這本書之前就李開復並沒有很深的瞭解,只知道他加盟過微軟公司,並隨後創立了微軟中國研究院,是一個在信息產業很厲害的人物。這幾天看了他所着的《世界因你不同》這本書,對他有了很深的瞭解,同時也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這本書是李開復唯一的一本自傳,字裏行間,是歲月流逝中沉澱下來的寶貴的人生智慧和職場經驗,使人從中受益匪淺。

正如李開復先生所説:“人生在世時間非常短,如果你總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麼一生過去了,你留下來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惱。我常常説追隨我心,當然追隨我心必須是要在負責、守信、守法的前提之下。在這個前提之下,冒一些風險也是值得的。雖然經歷風險的日子可能會比較艱難,但如果我不這樣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後,我可能會後悔終生。”這段話給我的感觸是最深刻的。我想李開復正是在這樣的思想引領下,不斷做出驚人的選擇,而他的成功之處在於,這些選擇並不盲目,不衝動,都是認真選擇的結果,這種認真的態度也推動着他在職場上獲得成功。成功不僅是要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要抓住機遇,而李開復他做到了。

李開復對中國大學生説:“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放棄了不該放棄的東西,或者是固執地堅持着不該堅持的。所以,要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來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這句對我們當代大學生確實有很大的啟示意義。放棄還是堅持,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一個難題。李開復為我們的建議是要用勇氣、胸懷和智慧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樣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每一次放棄,都有爭議,都有掙扎,都有留戀。但是最終通過理性走向平靜,我深刻地知道,每一次放棄與選擇,都是“舍”與“得”的對應。大學畢業後的李開復選擇了攻讀博士,並期待在電腦的某一領域成了權威的專家,他的努力並沒有白費,他的成就再一次證明了他的選擇是正確的。他成為了電腦語音領域的第一人,並且成為了卡內基大學最年輕的副教授。那對我們來説呢,我們也很快就要面臨着這樣的選擇,是選擇繼續深造,還是選擇就業呢,這都需要我們每個人都得做好充分的考慮的。人生有很多事情並不能完全如你所願,但是,當我們接收了某種決定的時候,就要學會隨遇而安。

李開復在他的自傳中為我們講述了他成功的經歷和經驗,我想這些對我們每個人來説都是寶貴的經驗,我們應該在這些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實際,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加油,堅持自己的理想,我想有一天我也可以獲得成功。

心得體會 篇六

*縣是一個農村人口多、農業比重大的貧困山區,如何把中央的大政方針與××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走出一條貧困山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路子,是我們必須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XX年以來,XX縣以整村推進的形式,分批組織實施了47個整村推進脱貧奔小康及温飽示範村項目。這些項目的建成,已經成為我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效載體。今年5月,我縣又在馬白鎮壩尾、南撈鄉塘房和都龍鎮茅坪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就此問題,我們先後開展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在執行中存在着一些不恰當的做法,主要根源還在認識和方法上,這些問題不解決,新農村建設就有走偏方向的危險。由此,對於我縣這樣的貧困山區,在自我發展能力較弱的情況下,如何充分利用國家的良好政策機遇,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為長期從事扶貧工作的我,下面談談個人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科學合理規劃,做到規劃先行

當前我縣農村發展的一大突出問題是:村莊佈局散、建設亂、規模小,村鎮規劃滯後於建設;農村交通、通訊、人畜飲水、農田水利設施等基礎設施嚴重不足;文化、教育、衞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後;農村產業發展層次明顯偏低,農民增收難度偏大。這些問題是長期積累下來的,必須儘快加以解決。為避免走彎路、造成浪費,規劃先行應當成為一個重要原則。從過去的實踐情況看,一個好的規劃應當具有以下特徵:一是具有前瞻性。規劃要充分考慮到今後發展的長遠趨勢和村鎮佈局的長遠變化。今後要撤併的邊遠村莊和人口稀少的居民點,現在不必要花很大代價搞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具有和諧性。要從村鎮的山形地勢出發,依山順水,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樹,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園農莊、農村社區,防止千村一面。三是以人為本。要考慮農村生產生活特點,便利農民生產生活。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居民不一樣,不能雷同於城鎮,不能簡單地抄襲城市,搞“小區化”,防止“貼瓷磚、住洋樓、扛着糧食上高樓”的現象出現。但也要注意改變傳統的陋習和不文明、不衞生的習慣,與改水、改廁、改圈、改院結合起來,使民居上一個層次。要考慮羣眾經濟實力,新的村莊規劃建設搞到什麼程度,實際上是由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農民收入水平和城市對農村的支持程度決定的。城郊村、公路沿線村的實力強,可以搞得好一些、快一點;偏僻村、薄弱村實力差,不要大拆大建,可在規劃一次到位的基礎上,量力而行,逐步實施到位。在農村村莊和人口比較分散的情況下,規劃時應充分考慮到今後發展的長遠趨勢、村鎮佈局的長遠變化以及其他因素,防止選址不準、預留不足或“空殼化”。總之,要堅持規劃先行,基礎設施先行,優惠政策先行,試點先行,從農民最積極、幹部最主動、條件最成熟的村實施起。

二、新村莊建設不等於新農村建設

新村莊建設主要是村容村貌建設;新農村不只是新在村容村貌,它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黨建五位一體的系統工程,具有綜合性、長期性和複雜性。但是,從目前全州各縣組織參觀的重點和經驗介紹看,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都把目光放在村容村貌上,其實這只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個方面。從整體和長遠看,經濟建設是基礎,是新農村建設的基本任務。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全面體現了新形勢下農村經濟、社會、政治和文化教育事業發展的要求。實現這五句話提出的要求,就是農村各方面實現協調、全面發展的過程。

三、要把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

只有生產發展了,才有能力建設新村鎮,才有條件過上新生活。只有富民產業才能支撐起真正意義上的新農村。因此,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一定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和增加農民收入放在首位,農民在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和承受能力的條件下,進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才有可靠的基礎。過去把主要精力用在對現有房屋、道路改造和建設上,忽視產業發展,忽視生產發展這一根本性問題的做法必須糾正。就我縣的實際情況來看,新農村建設要積極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和產業化經營,培育龍頭企業,組織起更多的分散經營的農户開發優質糧、茶、林果、畜禽等資源,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竭力拉長育種、育苗、肥料、種植、收穫、加工、養殖、制沼、沼氣液化等產業鏈,通過構建流通鏈、結成利益鏈、培植要素鏈,力爭在全縣形成以草果、八角、板栗、核桃、碰柑、楊梅、櫻桃、大棗、梨、藥材、瓜菜等集中連片的優質農產品產業帶。

四、積極探索建設模式,努力創新建設方式

我縣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應充分考慮到基礎設施建設任務重、資金籌措難等實際,努力探索一條適合山區新農村建設的新路子。第一,必須堅持典型引路、示範帶動。首先選擇經濟和民意基礎好的自然村入手,在示範點取得切切實實、具有説服力的成效之後,再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推廣。第二,充分尊重農民的自主權。一是要堅持農民“自主申報”。確定示範點不下硬性指標,不搞人為指定。二是堅持農民“自主建設”。新農村建設具體怎麼搞,如採取哪種建設模式、確定哪些建設項目等由農民自己説了算,建設資金由農民自己投入為主,建設施工也由農民自己投工投勞。三是堅持農民“自主管理”。引導各地成立新農村建設理事會,由理事會全權負責發動羣眾、資金籌集、組織建設、質量監督、後續管理等工作。第四,建立起農民自我管理、自主發展的長效機制。一是建立責任目標約束機制。要制定一些簡單實用、便於操作的《新農村建設理事會章程》、《村規民約》、“門前三包”責任制以及村道養護、公廁管理、庭院保潔等制度,並將相關的目標任務進行了細化分解,逐一落實到户甚至到人。二是建立日常管理投入機制。應採取“村集體解決一點,向農户收取一點,市場化運作籌措一點”的辦法,籌措解決理事會成員工資和部分公共設施、環境衞生維護管理費用問題,保證有人管事、有錢辦事。

五、必須始終樹立長期奮鬥的思想

目前,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存在一種錯誤的做法,對新農村建設下任務、定時間,急於求成,急功近利,甚至出現包辦代替、強迫命令等現象,這種傾向是違背中央精神的。農村落後狀況是歷史形成的,改變農村面貌,縮小城鄉差距,決非朝夕之功。新農村建設是一項緊迫的現實任務,但不是一項階段性工作,更不是一般性工作部署,而是一個必須長期實踐和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新農村建設的預期目標雖然從性上可以確定,但在量上並不是一個可以完全量化的東西,即使可以量化也要隨時間的推進,不斷完善和提高,因而是一個可以充實的變量,並不能説到什麼時候新農村就建成了,完成了,不再前進了。因此,我們不要在時間上過於細化,過於急於求成,而應當穩紮穩打,腳踏實地,逐步推進,要反對那種定指標、定時間、機械、僵化和教條式的考核驗收,反對用那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考核細則形成“千村一面”,否則,結果只能是基層忙於應付達標考核,導致形式主義氾濫。

經典心得體會 篇七

12月2日下午13點30分,我們學院榮幸的請到了重慶市優秀教師,現已是從西南大學退休的教師、教授李達武女士為我們全院進行這個《國學經典與個人修養》講座。

首先簡單的介紹了我們李達武教授的個人簡歷。隨後她幽默地説:“首先。.。.。.很感謝未來的中國的總理級以及培養這樣的最大權威額辛勤的老師們,大家下午好!今天講座內容分五個部分來講解。.。.。.”聽完李老師的對我院師生第一次的開場白,全場響起了激烈的掌聲!講座內容:一、以古見今,啟迪人生。從博學的角度,可以用王之渙的詩《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從我們以前學過這首詩的理解來説,可以分為四個方面來總結從這首詩:1.向上感,追求欲。2.萬物聲聲不息,生命在於運動。3.《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4.順應自然,天人合一。在看到大概的提綱後,李老師通過講解例子,用幽默讓大家輕鬆的接受她所將的意義。二、拓展學識,淨化心靈。國學的經典有四書五經,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春秋》。以前的國王制度也就是現在的法制。在諸多的流派中,我國最奉行的是儒家。主要是從“仁”、“禮”這兩個方面來説。仁,就是要有仁義之心。而禮則是通過我們讀書,來學會中待人。我們讀書的最初目的:名利知恥。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學會適應這個社會。我國最早的紀傳體通史《史記》,而我國的二十四史中《史記》就在其中。《史記》是以寫人為主,是由我國文學家司馬遷忍辱負重感觸深刻的寫出來的。在《史記》中寫了近一百五十多篇人傳。.。.。.然後簡單的介紹了我國的三玄:老子、莊子、周易。李老師把詩歌用歌的方式唱給大家聽,自己創的譜,深情的唱了《詩經》。而且老師還帶動全場的老師同學一起唱歌,用歌的形式來記住古詩詞。三、豐富感情,提高能力。我們要在學習中快樂着。因為傷心是一天,開心也是一天。拋開煩惱,開心的過自己會過的更好。四、邊走邊唱,健康向上。五、心存感激,奉獻愛心。“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信,報得三春暉!”我們要感恩父母,他們一身都在為我們辛勤的付出,我們要用好的學習來回報他們。也有句話説“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我們也要好好學習,回報我們的祖國、學校、老師等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

在李老師進行了2個多小時的演講,全場一共響起了二十多次掌聲,最後我們一起唱《水調歌頭》,結束了這一堂人生中又一個啟迪人心的課!

心得體會 篇八

課改是旅程不是藍圖;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向全國深入推開的時候,我們;加拿大課程專家富蘭説,變革是一個旅程,而不是一個;新課改強調走向“校本”,主張通過校本教研來促進教;有一些校長和教師總在等待一個操作性很強的考試與評;不少人總在期望有一個地方,有一個成功的課改範例,;課程改革的本質是教育文化的重建:重建學校、重建校;新課改是中國教育發展不可動搖的方向,後退課改是旅程不是藍圖。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向全國深入推開的時候,我們也日漸感覺到,教育改革的歷史是將一個新的課題擺在了我們面前。

加拿大課程專家富蘭説,變革是一個旅程,而不是一個藍圖,“好比一次有計劃的旅程,乘着一條由不合作的水手駕駛的漏水的破船,駛進一個沒有航海圖的水域。”的確,教師素質跟不上,配套措施跟不上,資金跟不上??新課改在推進的過程中遇到了來自舊體制、舊觀念的阻遏。

新課改強調走向“校本”,主張通過校本教研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但實踐中不少教師卻把它視為額外的負擔。難道是教師不願意發展?校本教研推行的是新理念藉助的卻是舊體制,由於舊有體制和工作方式的慣性,在要求學校走向校本的同時,卻有意無意地用着反校本的管理方式。還是專家的話經典:“這樣一來,原有體制在新的改革場域中就得到了複製。”當然,課改剛開始時,用舊的管理體制來領導、推進新課改是必要的,但隨着課改的深入,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工作方式、學校的運行機制已經發生變化的時候,教育管理方式也必須發生變化。

有一些校長和教師總在等待一個操作性很強的考試與評價制度,自己按條條操作就行了,其結果可能是教師盼學校改,學校盼基層教育行政部門改,基層教育行政部門盼上層教育行政部分改,上層教育行政部門又指望下面創造出好的經驗?也有不少人總在期望有一個地方,有一個成功的課改範例,有可操作的模式,模仿着做就行了。這種把課改完全定位於技術操作層面的膚淺認識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課程改革的本質是教育文化的重建:重建學校、重建校長、重建教學、重建學習、重建課程。

新課改是中國教育發展不可動搖的方向,後退是沒有出路的。哈默説:“通向未來的路,不是回家的路。過去為你贏得成功的方程式,將給你的明天帶來失敗。”新課改正在打破原有學校之間的平衡,換句話説,課改意味着原有學校排序的重新洗牌,誰能在觀念上儘早地接受它並實踐它,誰就能在新的排隊過程中站在前列。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最基本的形式,長期以來,我國學校教育受前蘇聯教育思想影響頗深,相當大部分學校仍基本保持着傳統的授課方式,即“一幅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書”或“板書+掛圖”的傳統模式。通常是老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規規矩矩地聽,它注重於教師“教”的技藝,較少地顧及學生“學”的規律;偏重於傳授知識,較忽略學生智能的發展,教師主要憑藉個人經驗、個人專業知識;以口授方式去組織教學內容,寫出講授教案,而且基本上是講稿或提綱形式。課堂教學基本上是教師自我表演的天地,較少有學生參與的機會。

由於傳統的課堂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個人經驗、不確定性、主觀性等色彩,因而存在着不少弊端:教學形式單調,教學媒體落後,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效率較低,教學信息反饋弱,師生雙向交流不足,學生多處於被動接受知識、技能的狀態,嚴重抑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等等。例如在會計教學中,講到帳簿內容時,單在黑板上畫一至二個總帳或明細帳就佔用差不多一節課時間,教學效率較低。這種局面與現代科學技術進步和發展是不相稱的,與當今科學知識,以指數形式遞增、甚至形成知識爆炸的形勢是不協調的,也與適應未來人才知識與能力結構的要求是不相符的,所以課堂教學的改革非常有必要。

課堂教學需要改革,有的學者提出了高接受式學習為發現式學習的主張;有的提出了自學輔導法,主動教學法、問題引導法等新的教學方法;有的強調改革教學內容;有的則強調開展電化教學,甚至有一段時間人們過分誇大了電化教學的作用,認為其可以取代教師的面授。後來又有一種相反的傾向,認為電化教學只能起一點輔助作用,可有可無,出現了電化教學與傳統教學分離甚至排斥的局面,致使電教教材在教學中未發揮應有作用,或利用率很低,課堂教學的形式依然是傳統口授式教學。

課堂教學如何改革?我們認為,課堂教學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課堂教學過程由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組織結構形式、教師和學生等要素構成的複雜的動態系統,只注重某一方面(如單純教學內容或教學方法)的改革是不夠的,而必須對教學全過程進行系統設計,才能實現課堂教學的整體優化。如在會計教學實踐中,由於傳統課堂教學的效果相對較差,特別是講到有關憑證、帳簿、報表的內容,每節課的容量較少,效率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因只能看教材格式或報書,不容易理解,缺乏直觀性,教師也難以講清具體的實務操作。因此,會計教學更迫切要求對傳統課堂教學進行改革,但要從教學全過程進行改革,若只改革某一方面效果是不夠理想的,因為教學全過程的各個五一節是緊密聯繫的。例如改革教學手段和方法、多板書掛圖為電教顯示,增強了直觀性,教學容量也增大了,而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組織結構形式也要與之相適應,教師也要具備相關電教知識。也就是説要對會計教學全過程進行改革,才能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整體優化。

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實踐表明,先進的教學手段只有同科學的教學方法相結合,才能真正發揮現代教育手段的威力;而先進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還必須與教學內容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地體現優質的教學效果。因為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的唯一目的是為了表現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則是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總導向,它們之間的有機聯繫與組織,就構成了課堂教學結構的統一體。由此可見,只有應用系統方法才能深入分析課堂教學各要素及其組合連接關係;只有實現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綜合配套與整體優化,才能形成課堂教學系統的最佳結構,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課堂教學改革。

經典心得體會 篇九

巴金在一九三七年曾在他寫的一篇《代序》裏大膽地説:“我要向一個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訴’。”他做到了。在這封建大家庭分崩離析的過程中,他赤裸裸地揭露了那個時代國民的麻木愚昧和社會的吃人本性真實一面。

作為主人公之一的覺新,無疑是全書最“華麗”的杯具。他是處於時代轉折點的封建家庭和舊禮教的犧牲品,他是新思想和守舊勢力之間抗衡的矛盾產物,他以自己無數次的無奈悔恨委屈求全演繹了自己徹頭徹尾令人聲淚俱下的杯具人生,也註定成為舊時代千萬陪葬中之一。他欠梅的,欠瑞珏的,欠給海兒和剛出生就永失母愛的新生兒的,該拿什麼償還?可憐的人啊。新的號角已經吹響,公明的審判即將開始,陽光刺穿陰霾,撕裂開一條口子,他分明地看見了,那些腐朽不堪處處散發糜爛氣息的舊事物迅疾化成一股洶湧的激流席捲而來,他退縮了屈服了,雖然心有不甘但還是理解了,而且還自覺不自覺地帶走了梅和瑞珏。如果當初他勇敢些爭取和梅的幸福或許一切都會迥乎不同。

覺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縱覽全書,覺新覺民覺慧三兄弟最後的不同境遇,正是由他們不同的個性決定的。作者不就在藉此表達對封建專制制度的憤恨,“宣告一個不合理的制度的死刑”,以及為青年一代呼籲“為過去那無數的無名犧牲者‘喊冤’,從惡魔的爪牙下救出那些失掉了青春的青年。”

還有多少鳴鳳用温柔的目光注視着波瀾不驚的湖水,含淚縱身了結了短暫而辛酸的一生,蕭瑟了月夜;還有多少梅用憂鬱的眼光望着覺新漸行漸遠的背影,苦歎“往事依稀渾似夢,都隨風雨到心頭”;還有多少瑞珏屈於郊外潮濕的小瓦房,躺在牀上嘶聲力竭地發出淒厲的喊叫,臨死也無緣見丈夫孩子。還有多少生命能夠浪費,還有多少血肉被肆意踐踏。人果真能夠如此絕情,鳴鳳的抽泣,梅的落淚,瑞珏的慟喊,盡湮沒於千百年來的忠孝禮義。她們的眼前“是一條很長很長的路,上面躺滿了年輕女子的屍體”,“這條路是幾千年前就修好了的,地上浸飽了那些女子的血淚,她們被人拿鐐銬鎖住,趕上這條路來,讓她們跪在那裏,用她們的血淚灌溉土地,讓野獸們撕裂、吞食她們的身體。”那裏面不明白埋葬了多少令人悲哀斷腸的痛史!

但是最後出現了一個“舊禮教的叛徒”,一個幼稚而大膽的叛徒。他寄託了我們的期望,帶給我們一點新鮮空氣,尤其是在自己房間門口義正詞嚴義憤填膺地痛批要來他房間捉鬼鬧事的陳姨太克明一羣人,令人眼前一亮併為之熱血沸騰。那個時代正是需要這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更何況還是一隻風雨飄搖中自位難保的紙老虎。覺慧,他最後衝破了黑暗,踏上了光明,他在身先士卒地宣告“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給自己把幸福爭取過來。”

如今再透過此書穿越那腥風血雨的年代,不由地為覺慧倩如存仁喝彩,他們奏響了舊制度的葬歌,奏起了那一整代進步青年所夢想着的新社會的催生曲,他們向舊禮教滅絕人性的罪惡,令人齒寒的污穢發起了強有力的控訴。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他們是勇敢的新生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xuexipeixun/o7rno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