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蒙氏教育教師培訓心得推薦多篇

蒙氏教育教師培訓心得推薦多篇

蒙氏教育教師培訓心得推薦多篇

蒙氏教育教師培訓心得篇1

現代教育技術是指在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將信息技術創造性地整合於教育過程之中,以促進學習者的成長和教師的專業發展。隨着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教育技術已經成為各級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手段,對於提高教學效率,改進教學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過學習現代教育技術,我主要有如下心得體會

一、現代教育技術最根本的作用是通過直觀、高效的展示手段,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在課堂中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改變過去那種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處在被動接受地位的局面。教師會更注重向學生呈現各種材料,幫助學生思考,提高學習效率。

二、教學課件是現代教育技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教學手段,教學課件的使用進一步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學得更主動、更直觀,更有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更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學課件的使用,讓我們告別了傳統的以粉筆為工具的寫作式教學模式,而步入了以電腦為手段的現代教學的殿堂。

三、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可充分實現學校之內、學校之間、全國各地教育的資源共享。比如,教師的教育教學論文、教學課件、優秀教案,經過教學實踐的不斷積累,逐步成為全校教師共同的智慧結晶,可促進教師羣體素質的不斷提高。

四、老師在實際的教育技術教學中,還為我們列舉了很多具有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的事例。如在網頁上抓圖,如何存取圖片,如何在ppt文件中插入flash動畫,如何用手機控制ppt,如何下載文件,如何做幻燈片,如何將網頁的文字拷貝,如何運用word編輯文字、圖片等。有了這些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和實踐,我在課件製作、文字編輯、資源收集、網絡互動等方面,在今後必須用到的教育技術都得到了長足的提高,在教學工作中豐富了自己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最後,通過老師的悉心教導,我還明白了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悉心學習,努力鑽研,不斷創新,實時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新教師隊伍一定能將所學教育技術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為培養具備良好文化素質的中學生而努力!

蒙氏教育教師培訓心得篇2

中國小教師遠程繼續教育培訓,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先進教學方法的平台,通過學習,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動。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要不斷地加強學習、培訓,不斷的創新實踐

作為教師,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教學風格,才能做好本職工作。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要不斷地加強學習、培訓,不斷的創新實踐,多聽取有益的各種意見,把先進的教學模式引入到自己的課堂,改進、柔和、消化,最終形成自己的風格。

二、教師應樹立新課程意識

通過學習,我知道教師的課程觀不能停留在“課程即教材”這一層面上,課程也是師生共同構建學習經驗的過程。課程不再是由專家編制、教師執行的,物化的、靜止的、僵化的文本形態,課程也是師生在教學中共同創制的、鮮活的、過程性的、發展着的活動形態。課程不是一種結果,而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意識。正如著名課程專家斯騰豪斯所説,課程本質上是一種藝術,藝術的本質是一種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有探究、創新的精神。

三、要熱愛教育事業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總結。

我覺得不管是優秀教師還是普通教師,首先,自己要熱愛教育事業。既然選擇了教師作為自己的職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就要不計名利,積極進取;就要不斷實踐,努力創新,盡心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其次,對教師而言強烈的責任心也是最基本的要求,這種責任心主要體現在對自己的每一位學生負起責任,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促進他們的個性健康發展。

另外,教師平時和學生在一起的時間較長,學生喜歡模仿其一言一行,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有的可能孩子的一生。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身正為範,為學生做出好的榜樣

這次的培訓學習,讓我有了緊迫感。要成為一名好教師,我要學習的、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教育作為一門藝術,而我們怎樣成為一名藝術家,這就需要我們必須提高我們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我們的教育科研能力,提高自身修養。雖然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多年,有了一些進步,但這個培訓讓我進一步豐富自已的專業知識,提高理論水平,使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總之,通過這次培訓的學習收穫很大,同時我也努力將這次的學習收穫儘快地運用到我的工作實踐中,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勤反思、勤總結、勤思考

要在教學工作中不斷反思着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語文教學水平,多學習、多請教、多徵求別人意見,多寫教育教學論文,定期給自己總結反思,有過改之,以期更好地適應現代教育教學的需求和要求。

總之,通過這次的培訓,使我深刻意識到:自己的知識、能力與骨幹教師還有一定差距,與一同學習的其他學員有一定差距,所以從現在起制定好個人工作計劃,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實,不斷地實踐創新,爭取教育教學中做出一定成績。

蒙氏教育教師培訓心得篇3

7月27日—8月2日本人蔘加了在師專舉行的為期一週的“班班通骨幹教師培訓”,終於全方位的明白了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使用方法。幾個月前我參加了市舉行了“班班通錄像課”比賽,結果只獲得三等獎(只有語文和數學兩個學科是一二等獎,其它學科若獲獎的話都是三等獎)。當時我心中很有疑問,覺得課錄的不錯,同學們表現積極,課設計的也很有創意,將白板工具貫穿整個課堂教學中,而且白板工具使用流暢,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參加完班班通培訓後,我才真正明白名次不好的原因,對自己以前的想法感到幼稚、可笑。好像是參加游泳比賽一樣,我根本就沒有跳到水中,只是繞着河邊優雅的走了幾圈,偶爾濕濕鞋子。參賽時我使用的是ppt課件,根本就不是白板hht課件,使用的白板工具也僅限是對文字進行筆的批註和擦除兩種。

真正的白板軟件授課是指在備課階段就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軟件來進行課程的設計、備課和製作,然後再授課時在交互式電子白板上進行交互式授課。基本設計流程如下:

1、課程設計: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結合學生實際,精心備課。重點需要注意要使用的工具,要達到的效果,包括圖、音、視頻和模型等。

2、收集素材:通過課件資源平台的資源庫、互聯網和其他方式,把要用到的文字、圖片、聲音、視頻和動畫等放在同一文件夾裏,並根據課程命名文件夾名稱,方便備課和授課時使用。

3、對與素材中需要編輯的資料,利用專用軟件,進行編輯。(注:ppt中文本框的對象可以事先在ppt中編輯好。)

4、利用工具:充分考慮學科工具以及通用工具的使用,增加教學的生動性和互動性。

5、試教整合:讓學生事先熟悉白板,有利於上課時的互動。教師反覆試教,不斷融合適應。

跟班班通配套使用的有白板筆、遙控器和板擦等。可將電子白板軟件安裝在自己的電腦上,鼠標相當於電子筆,在家模擬操作。電子白板模式分為三種,分別是窗口模式、邊框模式和全屏模式。一般使用邊框模式,屏幕上方顯示主工具欄,右側是筆工具欄,左側是頁面工具欄,下方是菜單欄。筆工具欄包括:選擇(相當於鼠標箭頭)、硬筆(寫鋼筆、圓珠筆、粉筆字)、軟筆(毛筆、輕重不同)、竹筆(可寫藏文)、熒光筆(凃字用)、激光筆(閃爍、不留筆跡)、紋理、智能筆(自動調整所畫的圖形)、手勢筆、筆色、寬度、返回(取消上次操作)幾項。頁面工具欄包括:索引欄(隱藏)、屏幕批註(可將ppt課件或word文檔以圖片的形式鑲嵌到白板文件中。)、新建頁面、刪除頁面、清頁(頁面依然存在、內容消失了)、漫遊(屏幕相當於無限大,可上下左右拖動展示)、回放(將製作的圖示、文字等重新播放一遍)、放大縮小、背景色、背景圖等。菜單欄有包括:文件的新建、打開、保存等,導出不同類型文件,工具欄、資源(插入圖片、媒體等)、學科、切換、隱藏工具欄等。電子白板工具中常用的是學科工具和通用工具。通用工具包括計算器、屏幕計時器、幕布、抓屏工具、聚光燈、窗口播放器、遮屏、書寫窗口、放大鏡等。比如化學學科中有化學符號、元素週期表、原子結構示意圖、化學儀器等。

經過培訓中分組練習設計課件和演示,我熟悉了每項工具欄的作用和區別,並在培訓中獲得了“優秀學員”的稱號。希望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多加使用,我相信白板課件的優越性會逐漸超過ppt課件。

蒙氏教育教師培訓心得篇4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事業”。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範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當我認真接受了繼續教育後,聯繫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評課”與“議課”的區別:“議課”是圍繞觀課説收集的課堂信息提出問題、發表意見。“議”的過程是展開對話,有“主”“客”之分;“議”是參與者圍繞共同的話題平等交流,“議”要超越“誰説了算”的爭論,改變教師在評課活動中的“被評”地位和失語狀態。“評課”主要將“表現、展示”作為獻課取向,執教者重在展示教學長處;“議課”活動以“改進、發展”為主要獻課取向,不但不怕出現問題,而且鼓勵教師主動暴露問題以獲得幫助,求得發展。

二、“評課”不能流於形式:在教學中,各自形式的公開課、觀摩課等等,常會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出現,隨之而來的評課卻往往流於形式,有的是在設計好的表格上打個分,有的是表揚為主,做好好先生,還有的是被動發言,敷衍了事,説幾句好話,提一點希望,這些現象在我們的教學中可能很多人都碰上。我覺得在教學中,作為我們一線的老師聽課評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實踐,為了更好地改進教學,如果都説些沒有意義的話,那評課還有什麼意義呢?課堂教學終究是一線老師自己的事情,我們需要的是評課者真實的心聲,能得到大家的認同,有所理解,同時有所接受,並能在今後的工作中付諸於行動。

三、“議課”非常有意義。“議課”是圍繞觀課所收集的課堂信息討論問題、發表意見,“議”的過程是展開對話、促進反思的過程。“議”強調了彼此的平等,都有自我表達的權利和傾聽、理解對方的義務。“議課”我覺得更能讓老師得到提高,更能有説服力,因為有時評課者並不瞭解學校的情況、學生的情況以及教學進度等情況,往往對上課者提出的要求過高,這樣如果只評不議,也許會讓老師覺得委屈,甚至不理解,從而打擊了積極性。在平等交流的基礎上,讓授課者説話,讓評課者更能點中要害,不僅可以得到參與者的充分信任和理解,更是對教師改進課堂、促進專業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四、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愛國守法、敬業奉獻、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短短的幾個字卻很精練的寫出了作為一個合格教師應有的職業道德!

教師的道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教師職業理想的翅膀,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的。“育苗有志閒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是要甘於寂寞,甘於辛勞的。這是師德的首要條件。有人把教師比作紅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是對教師的崇高評價和美好讚譽。世人給教師帶上了如此美麗的“花環”,我們更應當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為這頂“花環”增添光彩。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是要熱愛教育事業,只有充滿了對教師職業的無限熱愛,才會在教育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同時,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熱愛學生。 熱愛學生,就必須對每一個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偏愛一部分學生,而冷淡或歧視另一部分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的性格,這就要求我們做思想工作時應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温情來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愛,師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學生感覺到教師的温暖,產生愉快的情緒,激發學習的興趣,感受到別人對他的希望,集體對他的信任,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再次,教師要處處事事嚴格要求自己,敢於正視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給學生樹立好的榜樣,凡是要求學生不做的事,自己堅決不做,以免給學生留下壞的印象,言傳身教比單純説教有效百倍。

五、愛生應有九需要:

1、智慧 2、尊重3、寬容4、懲罰藝術5、教育藝術6、批評藝術

7、發現8、鼓勵9、微笑

蒙氏教育教師培訓心得篇5

短短三天的20xx年山東省中國小音樂課程標準學科骨幹教師培訓班已圓滿結束。在這三天裏,我有幸聆聽了教育部音樂課程標準研製組、中國音樂教育雜誌社金亞文教授對20xx版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的詳細解讀;山師大音樂教授、音樂碩士生導師馮巍巍老師組織的對新課標的分組研討及互學反思;山東省中國小師資培訓中心王凱科長和趙健老師對指導教師的工作指導及研修平台的操作技術培訓;教育部資深教育專家吳斌老師對這次音樂新課標培訓進行的專題交流及質疑解答。

回想三天來的點點滴滴,相信每一個參訓老師都感觸很深。作為一個來自縣級單位的課標實踐者,悄然間已與課標改革攜手走過了整整十年。在這期間,自己作為一線教師參與了很多的研究與實踐,也有過很多的困惑與疑問,曾經不止一次的與當地的老師探討怎樣上音樂課才能真正體現以學生為本、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教育理念;也曾困惑過音樂欣賞課到底應該如何來上才能激發學生對聽賞音樂的興趣直至養成良好的聆聽習慣……通過這次培訓,以及這些資深的音樂教育專家對新課標的解讀,心裏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現把自己的一點體會與大家分享一下:

一、瞭解了音樂課改十年來取得的豐碩成果

1、把原來音樂課中過分強調的專業化轉變到了現在的以人為本,實現了音樂教育觀念的根本轉變。

2、互動、感受、體驗、綜合的教學方式代替了原有的教師滿堂灌,音樂教學方式發生了質的變化。

3、教學內容實現了更新,以學生髮展為中心,教學內容的選擇更加貼近了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單元的設計更加靈活,讓上課的教師有了更多的自主權。

4、十年的音樂改革,促使音樂教學質量也不斷提升。

5、音樂教師的專業能力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6、教育專家不再高高在上,深入到一線來體驗,這讓政策的制定、教材的編寫更加的有的放矢。

二、注重雙基教學和學習興趣是可以有機融合的。

原來的.教學中,總有一個誤區,那就是覺得只要在課堂上注重了雙基教學,學生們就會失去學習音樂的興趣,通過聆聽金教授對課標的解讀,才知道這是非常片面的,在課堂中,雙基知識的掌握可以通過很多的方式方法來達成,比如體驗與模仿、探究與合作等等,孩子們可以在輕鬆愉悦中既掌握了基礎的音樂知識又可以對音樂產生持久的興趣。

三、課標中新增、刪減、調整的內容,體現了專家們更嚴謹的治學態度。

20xx版的新課標,相比起實驗版的版本,在很多的地方進行了改動,比如在課程基本理念上,在實驗版10跳的基礎上整合調整為5條,堅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教育理念;把“強調音樂實踐”理念提升到了第二;把“提倡”學科綜合修改為“關注”學科綜合;把“理解多元文化”修改為“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並且金教授還着重解釋了多元與多樣性的區別;知識技能的音樂基礎知識方面新增了“節拍”“調式”兩項音樂基本要素,更加註重了對音樂的表現與感悟;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感受與鑑賞”修改為“感受與欣賞”,“創造”改為“編創”,更加適合了國小孩子們的身心特點,降低了本領域的標準要求;更加註重了中華民族音樂的教學,在每學年應背唱的歌曲中要求必須有中國民歌1-2首……這些變動,經過了專家們近三年的調研才完成,實在是不容易,這值得我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好好去體會、把握。

三天的培訓學習,我對新課標的感觸還有很多很多,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不斷地去領會新課標的精神,並充實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讓新課標成為自己教學的風向標,讓自己的音樂教學邁上一個新台階。

蒙氏教育教師培訓心得篇6

從20xx年12月開始我參加了歷時一月多的遠程教育技術培訓,給我的體會很深。隨着信息技術逐漸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得以廣泛應用,我越來越感到自己懂得太少,掌握的知識不足。作為一名教育戰線的中青年教師,此次有幸參加了教育信息技術的培訓學習,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因此在培訓過程中,我一直懷着飽滿的熱情,認真學習,大膽實踐,在學習之餘還不時和同事們抓緊時間交流學習體會,所以彼此的教育技術能力進步很快。謝謝老師及同學們的指導與幫助。參加這次培訓我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1、提高了教育信息技術的素養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第一天的遠程教育培訓就讓我感覺到:做為一名教師要做的還遠遠不只這些,教師的教學是一門科學,需要研究。教育信息技術也是一門科學,更要研究,教師要成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學的規律與教育信息技術整合的問題。同時,我們也認識到教師的成長也離不開教育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對教師來説是一個新問題,特別是中老年教師。信息技術使老師面臨着如何成長,如何應對的問題。通過此次培訓,讓我認識到,學會把信息技術應用在學科教學中能使自己的教學過程條理清晰,學生明白易懂,特別是思維導圖讓教學過程更明朗化,為我的教學增添了光彩,使我對課程發展、教育信息技術有了新的認識。

2、提高了專業知識水平

這次給我們培訓的老師,他們的教學經驗,專業知識水平,敬業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經過他們耐心細緻的講解,讓我認識到學無止盡,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科理論等水平還有待於不斷地提高。特別是培訓所學到的東西,要在今後的教學生活中不斷地複習、鞏固、運用。真正的把教學和教育信息技術整合,融會貫通。

3、教育理念不斷得到更新

通過多天的理論與實踐的學習,使我逐步更新了遠程教育教學觀念,瞭解了先進的教育科學基本理論,在教學活動中更能如魚得水、調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方法,把素質教育貫穿到學科教學過程中,貫穿到班級管理中。在培訓期間,老師們組織我們分小組研討優秀的教育教學課例、教學設計、課題研究等,使我們能夠理論聯繫實際,切實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們發現了自己在教育教學中需解決的根本的問題,發現了各自在教育教學中的差距與不足。

4、教育教學理論掌握得更為系統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遠程教育教學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短暫的學習,培訓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是得益最多的,他們使我對一些教育觀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教學理論的認識更加明晰;對開展教研活動的方式更加明確;對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一定把這些感悟用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並不斷的完善它。把教育技術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合理地融入課堂教學和學科活動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xuexipeixun/qpm1o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