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學習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心得體會

學習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心得體會

學習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心得體會

學習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心得體會

2021年6月16日,我局組織大家學習了“實現教育公平”等相關文件的學習,論述了大力發展教育事業的意義。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寄託着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強國必先強教,經過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們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保障了億萬人民羣眾受教育的權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同時論述了新一輪教育改革的目標和指導思想。全黨全國要積極行動起來,堅持育人為本,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促進公平為重點,以提高質量為核心,推動教育事業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科學發展,加快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通過對全國教育工作的學習,我明白了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遵循教育規律,面向社會需求,一切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為根據,注重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以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對我國現階段的教育需求有了明確的認識,更進一步體會到: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寄託着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強國必先強教”的道理。教育是國家和民族發展最根本的事業,必須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明確政府發展和管理教育的責任,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實現教育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充分發揮教育在黨和國家事業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對教育戰略地位的認識,總書記講了三句新話:強國必先強教;教育是國計,更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加快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的跨越。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人,所以,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地位,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

教育事業發展的生機活力在改革開放,必須始終按照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不斷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和教育教學改革。總理特別提到,落實國家財政性教育投入佔國民生產總值的4%,這表明了黨和國家堅定的決心。

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促進公平”被確定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會議明確提出,推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必須促進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起點,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讓每一個人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機會,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和教育的公益性質決定的。進一步推進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是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大任務,也是現階段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推進教育公平是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也是一個需要逐步實現的歷史過程。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應當堅持以發展促進公平,以改革促進公平,以政策支持促進公平,不斷滿足廣大羣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教育需求,進一步辦好義務教育,不斷完善國家助學制度,切實解決特殊羣體孩子的上學問題,真正實現“同在藍天下,共同成長與進步”的美好願望。

教育是改善民生、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促進教育公平,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堅持以人為本,在教育中的集中體現就是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堅持以人為本,着眼點在於提高國民素質。這就需要實施素質教育,把實施素質教育抓緊抓好。堅持以人為本,加快轉變創新能力培養不足的狀況。把培養創造性與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統一起來。

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教育對任何國家都很重要,對於我們這樣資源匱乏、人口眾多的國家,尤其要把教育擺在重要位置。只有建設一流的教育,才能建設一流的國家。一位好老師可以教出一批好學生;一位教育家,可以成就一所好學校;一批教育家,可以影響國家的未來。

“強國必強教,強國先強教。” “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任重而道遠。因此我們應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形成科學的教育理念。教育是關係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大事,也是關係億萬學生成長和家庭幸福的大事。因此,必須把加快教育發展方式轉變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不動搖,保證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財政投入首先保證教育投入;堅持正確的教育改革方向不動搖,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推進管理體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改革;堅持育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不動搖,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xuexipeixun/v9vz6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