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育兒經驗及心得體會多篇

育兒經驗及心得體會多篇

育兒經驗及心得體會多篇

育兒經驗及心得體會篇1

有幸和大家交流一下平時指導孩子自學的方法感到很高興。國小是孩子一生學習的起始階段,很顯然這個時段顯得尤為重要。這是一個知識從無到有,從有到逐漸加大面的過程。很多人都明白小孩子的好奇心很強,什麼都想問個為什麼?這個時候我覺得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去弄清問題過程的興趣。孩子的提問。疑惑,明白的能夠用搞笑的比喻或故事來回答,不清楚的能夠暫緩回答,比如説容我思考一下,或查一下資料等,千萬不要輕易的回答不明白,別煩,因為這樣會打斷孩子的興趣,使之心灰意冷,久而久之孩子想明白的由於怕遭到拒絕而變得不想多問了。孩子對去弄清問題的興趣培養起來了,你會覺得做家長應對孩子的學習很簡單,因為隨之而來的是孩子學習的主動性。

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自主學習的重要一面,沒有章法毫無頭緒的學習會使你很被動。因此平時我也很注意孩子的學習習慣,逐漸引導孩子在時間上的安排,比如背誦的時間放在早飯前,做作業的時間放在早飯後或晚飯前,閲讀的時間放在睡覺前。孩子很配合使我引導很得力。此刻的他作業沒有完成,偶爾他母親叫他先吃好晚飯後再繼續做時,他都會請求我們等他一會兒,我也覺得有一點道理,一篇作文一道題目思考到一半突然停止,肯定不利於今後的學習。小孩子都有頑皮的一面,有時也會因為要玩而出現作業拖拉現象,我會適時的微笑提醒,對於偶爾濫看電視或玩電腦遊戲的他一旦被我發現絕不縱容,他的懇求是毫無商量的餘地。

引導孩子遇到有些問題時讓他自己先思考是我教育兒子的另一方面,好的結果是由他的嘴巴説出答案或親手完成。他做錯時我會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理由是什麼?怎樣想的?我絕不會罵他,相反我還會表揚他,然後再告訴他正確的思考方式。如果對孩子有些問題的提問總是直接回答,表面上看是幫忙孩子學到了知識,孩子也簡單了,而在我看來不見得對每個孩子都是好事,時間長了有些孩子會產生依靠性,不肯動腦筋,遇到問題就問人,這樣對培養孩子愛動腦筋很不利。

孩子的學習是多方共同努力的事,説實在的,在孩子一些學科學習方法上的指導我也很無奈,很外行,有句成語叫事半功倍説得好,好的方法會使孩子的學習簡單自如,這還要求我平時要多請教孩子的老師,有優秀經驗的家長,讓我們為培養下一代合格的人才而共同努力吧!

育兒經驗及心得體會篇2

近來,國外的育兒專家對傳統育兒觀念與做法提出了許多革命性的挑戰。這些新的育兒觀念正在越來越為年輕的父母所接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讓我們都反思自認為正確的教育方法,給孩子更多的成長空間。

韓國流行“自然育兒法”

最近,在韓國的父母中間,“nature(自然)育兒法”開始受到重視,而且漸漸流行起來。“自然育兒法”的核心就是將孩子的生活、教育、遊戲等都儘可能迴歸自然,最大限度地使孩子在自然的狀態下成長。

讓孩子從小單獨睡覺

不管是嬰兒還是幼兒,韓國人開始流行讓孩子單獨睡覺。因為讓孩子單獨睡,不僅能夠增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近感,有利於健康,還能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漢城婦幼保健醫院的樸醫師説:“以往從嬰兒開始,我們就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身邊睡覺。這樣做,有的是圖餵奶方便;有的是不放心嬰兒自己睡覺,怕出什麼事;有的是怕孩子睡覺時因蹬被子着涼而生病;還有的是怕分牀睡覺,和孩子少了那份親情。其實,從衞生角度來説,讓孩子單獨睡更為科學,因為父母和孩子同睡一牀,父母呼出的濁氣,易被孩子吸入,這對孩子健康不利。”

玩泥巴沙子又何妨

在漢城,去年和今年上半年,一共有5萬名兒童參加了“玩土活動”。玩土不但兒童喜歡,父母也很喜歡。以前孩子們怕媽媽怪罪弄髒了衣服,不敢玩土,但是現在父母們認為,不管是玩泥土、沙子或者玩水,只要是孩子玩得愉快,弄髒了衣服也不要緊。醫生們也主張,比起過分地乾淨、一味地講究衞生,適當地髒一點,不但對情緒有好處,而且對提高孩子們的抵抗力也有好處。這樣有利於他們與細菌和病毒作鬥爭,有利於預防各種疾病。

母乳餵養和用布制尿布

在吃的問題上,漢城的媽媽們親自當模特登場做廣告,強烈呼籲“為了孩子要堅持母乳餵養”。餵母乳已經成為非常自然和光榮的事情。有一些媽媽在地鐵裏做餵母乳的表演,爸爸們也在一旁加油鼓勁。

原先父母們都愛用一次性的尿布,但是現在,為了孩子的健康,用布製作尿布的父母日益增多。給兩個孩子都使用布制尿布的33歲的李媽媽説:“雖然用布制尿布和餵母乳麻煩一點,但是,聽説這樣做對孩子有好處,我準備繼續做下去。”在她的周圍,有不少媽媽都和她一樣。不給孩子吃藥

在漢城,有一家以不用藥而出名的小兒科。該科的高醫生強調説:“孩子們的疾病,90%以上是病毒引起的,即使不吃藥,過了一定的時間也會自然康復。”

開始的時候,有些父母要求快點使自己的孩子好起來,但是現在這些父母認為,“孩子疼過,才能產生在疼痛的時候戰勝疼痛的力量。在醫學發達的今天,到了非要用藥的時候再吃藥也不遲。”他們非常贊同高醫生的做法,認為這樣可以用較少的藥物達到有效的治療效果,防止由於藥物所引起的其他不良反應。

還有很多父母因為孩子不吃東西而苦惱,專家們認為,孩子所吃的量是一定的,所以不要只是追求量,而要關心一下質的問題。即使吃得少一點,也要讓孩子吃各種營養價值高的飲食,這樣才能存儲能量,在生病的時候可以和疾病作鬥爭。

讓孩子緩慢成長

在漢城延世大學醫學院,小兒精神科的申教授寫了一本《明智的父母使孩子慢慢成長》的書,主要內容是反對早期教育,因為他每天看到數十名由於過度早期教育而患病的孩子前來就診,因而認識到危害所在。申教授主張,要等到孩子想學的時候才讓他開始學習,先旁觀孩子所做的一切,發現孩子對某些事情感到好奇的時候,在他後面輕輕地推一把,這樣才能使孩子更快地獨立成長。

申教授説,拔苗助長一點好處也沒有,應該順其自然,讓孩子慢慢地成長。

鼓勵孩子參加冒險活動

鼓勵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冒險活動,如登山、攀巖等。韓國父母正流行以此來培養與鍛鍊孩子的堅強意志和勇敢精神。

漢城教育專家金善意説:“以前,我們大多數父母不但不鼓勵孩子去冒險,而且一聽説孩子要去攀巖就會制止,主要是擔心孩子出事。但這樣做,對培養與鍛鍊孩子的勇敢精神和堅強意志極為不利,孩子還是在大風大浪裏成長比較好。現在有許多家庭只生一個孩子,很多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成長,因此更應該讓孩子參加一些在大自然中的有趣的冒險活動。”

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

“媽媽,我不想回家,回家不能跑,不能喊,只能玩玩具,沒意思透了!”以往,韓國的媽媽們總喜歡把孩子關在屋子裏,讓孩子學習識字、數數、講故事、看圖片,認為這才是智力培養。現在,韓國的父母認為,美麗無比的大自然才是教育孩子最豐富、最全面的教科書。大自然的山川河流、鳥語花香,使孩子感到親切和美好,自然界中可愛的小動物,聳立雲天的大樹,綠意葱葱的小草,開闊了孩子的視野,豐富了孩子的知識。在大自然中,孩子們學會了分析、比較各種事物,找出事物之間的關係,從而使他們的智慧得到啟迪和發展。

把餐桌當作課堂

英國家庭素有“把餐桌當成課堂”的傳統———從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

孩子長到一週歲至一週歲半時,開始喜歡自己用湯匙喝湯吃。絕大多數英國父母認為,孩子想自己進食,標誌着一種對“人格獨立”的嚮往,完全應給予積極鼓勵,讓孩子自己進餐。並且英國人普遍認為,一個人偏食、挑食的壞習慣多是幼兒時期父母遷就造成的,因而他們特別重視幼兒的偏食、挑食,如幼兒一個勁地兒吃某種菜而對其他菜不屑一顧時,父母往往會把此菜收起來。他們還認定,餐桌上對孩子的遷就,不僅會影響孩子攝入全面、充分的營養,而且會使孩子養成任性、自私、難以自控等人見人厭的性格。

英國孩子一般兩歲時就開始系統學習用餐禮儀,四歲就學到用餐的所有禮儀了。稍大一些(五歲左右)的孩子,父母會要求他們做一些在餐前擺好餐具、餐後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及的雜事。這一方面可以減輕父母的負擔,另一方面也讓孩子有一種參與感。

此外,五六歲的孩子在父母的指導教育下,知道哪些是經再生製造的“環保餐具”,哪些塑料袋可能成為污染環境的“永久垃圾”。外出旅遊前,他們會在父母指導下自制飲料,儘量少買易罐等現成食品,並注意節約用水、用電,因為他們從大人那裏受到的教育是“濫用資源即意味着對環境的侵害。”

向法國父母學育兒

我的孩子出生在法國。當孩子剛出生時,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慣,我總是把孩子抱在手裏。後來有位做媽媽的法國朋友問我:你為什麼總抱着他?她告訴我,法國人沒有經常抱寶寶的習慣,

嬰兒幾個月大就會被安置在一塊安全的圍起來的嬰兒區,讓他們在裏面滾、爬、玩耍,再大一些就讓寶寶在地毯上來回爬。這樣長大的孩子肌肉更靈活,個性也更獨立。

於是我開始關注起法國人養育孩子的特點,讓我受益匪淺。法國父母對待孩子最大的特色是平等。即便是小寶寶吵鬧,他的父母也只是用平等的口氣説,你要安靜一點。我們經常會看見法國父母蹲下來,用平和的語氣跟孩子聊天,認真地回答孩子充滿童真的問題。例如,在麪包房裏,一個售貨員會對一個挑選蛋糕的孩子説:“小朋友,您挑選好了嗎?”孩子在從小就被人尊重的同時也學會了尊重別人。

此外,只要不是特別正式嚴肅的場合,法國父母一般都會帶着孩子一起參加。有一次,我們準備開車去幾百公里外的朋友家度假,想到路途遙遠,我有些猶豫。朋友卻説,當然要帶孩子去。那幾天,每個時間段,都會有不同的人陪孩子玩不同的遊戲。晚上我們在壁爐前跳舞,每個大人都會陪孩子跳上一段,或者和他玩耍一會兒。

我的寶寶在他5歲時收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份邀請函,那是來自同伴小朋友生日會的邀請。那天他帶上禮物,穿着得體準時按響了朋友家的門鈴。父母僅僅負責接送孩子,因為那是孩子自己的社交圈。

國外兒童教育的四個典範

從小培養責任感

教育典範:19xx年,有一位11歲的美國男孩在踢足球時不小心踢碎了鄰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賠12。50美元。闖了大禍的男孩向父親認錯後,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負責。他為難地説:“我沒錢賠人家。”父親説:“我先借給你,一年後還我。”從此,這位男孩每逢週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於掙足了12。50美元還給了父親。這個男孩就是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里根。他在回憶這件事時説:“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使我懂得了什麼叫責任。”點評:父母要教育孩子從小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要替孩子承擔一切,否則會淡化孩子的責任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恰當應用期望效應

教育典範:愛迪生小的時候曾經被他的班主任老師看成是最“笨”的學生。但是他的母親卻認為,老師當面罵學生“笨”,恰恰説明了老師自己的無能。她把愛迪生接回家,按照兒童的心理特點進行教育,並千方百計鼓勵愛迪生做各種各樣的實驗。愛迪生後來之所以能成為世界聞名的大發明家,與母親的教育和恰當地應用期望效應是分不開的。

點評:父母的期望應當與子女的實際情況相適應,並且要結合孩子的心理特點進行教育。父母的期望是家庭教育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捕捉成才的敏感區

教育典範:19世紀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麥克斯韋很小的時候,有一次父親叫他畫靜物寫生,對象是插滿秋菊的花瓶。在麥克斯韋的筆下,花瓶是梯形,菊花成了大大小小的圓圈,葉子則用一些奇奇怪怪的三角形表示。細心的父親立即發現小麥克斯韋對數學特別敏感,就開始教他幾何學和代數,培養他的數學才能。

點評:發育正常的孩子在五六歲時會對某一方面表現出極特殊的敏感和強烈的好奇心。父母要及時捕捉孩子的“敏感區”,順勢予以引導,為孩子的成才打開通道。

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教育典範:在德國,6~10歲的孩子要幫助父母洗碗、掃地和買東西;10~14歲的孩子要參加修剪草坪之類的勞動。在美國,1歲多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自己吃飯,幾乎看不到父母端着飯碗

追着孩子餵飯的情景。

點評: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已經成為國內一個不容忽視的教育弊端。事實證明,非智力因素的心理品質與健全人格的欠缺,已經是我們目前教育再也不能忽視的重大問題。

育兒經驗及心得體會篇3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寶貝,我們都期盼着他們茁壯地成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除了老師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主角。自從有了孩子以後,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變得多姿多彩起來,艱辛中透着甜蜜的滋味。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每一位家長也從中積累了不少育兒經驗和知識,以下是我的一些育兒心得,值此之際,與老師和各位家長朋友們共同交流和分享:

一、家庭氛圍。給孩子一個温馨、和睦的家庭環境。家庭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影響孩子智力潛能的開發。在日常生活中,透過點滴小事來培養孩子關心他人、尊敬長輩,以自身的言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也可給孩子講講“孔融讓梨”的故事,從而培養孩子的優良品德。

二、給她面子就是給自己思考的空間。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不要讓孩子當眾出醜,這樣孩子會產生自卑和逆反心理。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注意場合、方法和態度,注意口徑一致,儘量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與意志力相比是很脆弱的。我們在外保住了她的面子,同時也就留給自己更多的思考空間和時間,從而讓我們更理智,處理問題時更會理解孩子。

三、潛力的培養。從小養成好習慣,有助於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自信心能夠幫忙孩子勇於應對困難、克服困難,使孩子更易於獲得成功,這也能讓孩子受益終生。但此刻的孩子大多不懂得禮讓,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心理上承受不起小小的挫折。長大後,終會離開父母獨自走入社會,將很難在社會中立足。所以我們的教育中受挫折的潛力也是不可少的,需要我們家長從小去關注,放手讓孩子嘗試失敗。

四、教育方法的使用。善用表揚和鼓勵。孩子的進步有很多時候都是誇出來的,有時越表揚用心性越高、做得就越好。家長就應擅用正面的語言去引導和鼓勵孩子,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時會使批評都變得那麼完美。

五、興趣的培養。從小陪孩子一齊閲讀,享受閲讀的快樂。媽媽們總在不斷的想,做什麼樣的遊戲才能讓孩子既快樂又能夠增長知識呢我有一個小推薦――陪孩子一齊讀書吧!作為父母我們教孩子去學會熱愛和喜歡,遠比教會他們怎樣做更重要。

當然,教育孩子更需要整個家庭齊心協力,同時用心主動地配合老師、與老師多溝通,做到家園共育,才能使我們的孩子在各個方面得到更好的發展。讓我們共同攜手努力,使孩子們能夠健康、快樂、自信地成長。

育兒經驗及心得體會篇4

幼兒自主學習是以尊重幼兒的獨立人格,發展幼兒個性為宗旨,以更好的發揮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用心性和主動性,在必須的環境中,幼兒按自我的意願主動地學習,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新課程陶藝活動中教師在努力摒棄以往傳統的美術學習方式:“你説我聽,你示範、我模仿”的強調被動理解舊模式時,又應如何充分調動幼兒的用心性,發揮幼兒在認知、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陶藝的主人呢?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自主學習的興趣。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對學生學習內因的最好激發,乃是激起學生對所學的資料的興趣。即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這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可見,情境教學能把概念具體化,傳授方式趣味化,能使幼兒的認識與情感相結合,使思維與形象統一,變灌輸為感悟,變説教為體驗,使幼兒全面發展。所以,應對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觀,在活動中教師要善於做到創境激趣、以趣激學、引導幼兒用心主動地參與學習,自主地探索獲得知識。

1、直觀演示,創設形象情境。

幼兒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具體動作思維、直觀形象思維處於優勢地位。利用直觀演示法能夠寓教於樂,在教學中,我們運用電教設備再現教學資料情境或收集與資料相關的實物、圖片創設情境等,讓幼兒入情入境,借境悟理,進行自主學習。如:在陶藝製作《各種各樣的汽車》活動中,我與幼兒共同收集了各種各樣汽車的模型玩具、圖片,並佈置了《中華汽車展》環境,幼兒在好奇心驅使下,對汽車發生了興趣,以愉快的情緒用心參與到直接感受各式各樣的汽車中來。由於每個幼兒對汽車都有必須的認識,大大激發了幼兒的創作熱情,在製作中,十分自如,用心主動,想象力也十分豐富。於是,一輛輛形態各異,造型可愛的小汽車便呈此刻大家面前。

2、故事啟迪,創設想象情境。

幼兒愛聽故事,老師能夠藉助故事的魅力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在簡單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知識,感悟道理。幼兒從富有情趣的故事之中,有事可想,有事可明,有事可認,為幼兒自主學習帶給了條件。如:在製作浮雕《神奇的手》時,我運用這個故事:“一天,有個小姑娘做了一個夢,夢見自我的手忽然變成了許多小動物,有孔雀呀、蝴蝶呀,還有小飛鳥呀,好多好多的動物,他們在由手變成的山呀,樹林裏呀……”。透過故事啟迪,創設想象情境,及時地、進一步地打開孩子們的想象之窗,有力地啟發和引導孩子們的創造思維。幼兒表現的慾望十分強,小朋友們個個製作出了他們心中的完美世界,有的幼兒製作出了一座“手”房子,有的幼兒製作出了“手”汽球,有的製作出“手”花瓶……。

3、小品表演,創設實踐情境。

愛表演是幼兒的天性,他們每當在表演情境中,十分興奮,會產生強烈的表演慾望,容易融入主角學習的情境中。如:有一次,在小品《可愛的貓》中幼兒們用自我的身體語言來表演貓在不一樣時候的神態和表情。快樂的表演和模仿使他們不僅僅感受到快樂,同時進一步瞭解貓的形象和生活習性。在實踐基礎上,幼兒製作陶藝《貓》時體現了更豐富的資料。作品中有睡覺的貓;有玩耍的貓;有生氣的貓;有高興的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直接體驗。這樣的方式不但可使教育資料具體化,更能使幼兒從簡單愉快的氛圍中領悟道理,學到知識,到達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

二、大膽放手,給幼兒自主學習的機會。

波利亞曾説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我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繫。”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多方創造條件,為幼兒主動學習帶給時光與機會,讓幼兒與環境、與同伴、與老師等之間進行多維互動,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幼兒。幼兒透過動手、動腦、動口等多種感官的參與,努力去發現,探索新知,學習新知,同時也學會學習,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育兒經驗及心得體會篇5

作為獨一代的年輕母親,其實也沒有太多的育兒經驗,一路走來也是邊學習邊摸索,在與孩子相處中也有一些體會,我覺得教育孩子要堅持“三要”、“三不要”。

“三要”:一要順應孩子的天性,多表揚。每個孩子的天賦不同,有的善於表達,有的善於動手,有的善於思考。要善於發現自己孩子的優點和優勢,多表揚,對於不足的地方多鼓勵,少批評;二要多學習比較,多吸收。現在報刊雜誌網絡上的育兒知識很多,爺爺奶奶也有自己的育兒觀念,要善於取捨,融會貫通,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育兒方式。有時也要向孩子學習,尊重孩子的意願,而不能一味強迫、灌輸;三要言傳身教,做榜樣。教育孩子不光要説,更要以身作則。對孩子做出的要求,首先自己要做到,不然孩子自然也會不服。

“三不要”:一不要攀比。不要比誰學的興趣班多,不要比誰認識的字多,不要比誰更表現老道,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優勢,不要老是比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二不要急躁。不能拔苗助長,希望一口氣吃成一個胖子,在孩子灰心的時候鼓勵她,在孩子進步的時候稱讚她,在她驕傲的時候潑潑冷水,慢慢的引導,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三不要嚇唬。不要一不聽話就説 “老巫婆要來了”,“大灰狼要吃了你”,“再不聽話就打你”,慢慢的把孩子的膽嚇小了,棍棒教育更不可取,還是要多換位思考,理解溝通。

同時我覺得自從寶寶進了幼兒園,與老師的溝通也顯得尤為重要,幼兒園是孩子第一次接觸社會,過集體生活,很多在家裏沒有表現出來或在家裏沒有發現的問題會顯現出來,因此需要老師和家長的溝通和配合,一起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我覺得好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才是孩子受用一生的財富。

育兒經驗及心得體會篇6

俗語説:孩子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我家寶寶已經三歲半多了,現在在我看來是問題比較多,所以我確實擔心,現在幫助孩子改掉一些壞毛病,培養好習慣和好心態是否來得及?如何才能快速有效調整?我把我一直以來的育兒困惑和難題求助老師,希望能夠幫我制定詳盡的解決方案,我也會調動家裏一切力量全力、逐步落實,並跟老師及時反饋進度及效果。

案例:

舒涵媽媽困惑一:為什麼我感覺我家寶寶在家裏很強勢,在外面不夠自信,即使是在幼兒園比較熟悉的環境中依然會羞於表現自己,跟在家裏截然不同?

我跟我先生的性格都是屬於沉靜、內斂的,我家寶寶在家裏的表現會非常活躍、自由度很高,即使家裏來了外人,稍微熟悉後也會很友好,會主動表演節目、並帶領客人一起模仿幼兒園的一些行為,角色扮演等遊戲,很放鬆很自然;但是我發現到了外面,她就會變得拘謹和警覺,會一直跟着我,似乎讓媽媽領着更有安全感,尤其是見到陌生的男人,她就會低下頭(一直對青壯男比較害怕,對女性沒問題)很害怕的樣子。

在幼兒園的表現也不如在家裏放鬆,一是早上上學跟老師打招呼有些拘謹;二是當眾表演會有問題,扭捏,而在家裏特別大方;三是當老師制止她做什麼事,她就會低下頭很委屈不説話了,但是在家,當我説她做什麼不對時,她就皺着眉頭、有點暴躁跟我對着説,一會説扣我小粘貼,一會又説不跟媽媽好了,強烈表現出她的不滿意;四是我希望孩子在幼兒園跟老師有很好的互動,積極主動地完成任務,但我感覺她在幼兒園表現不夠積極,不願意主動接近老師,是不是因為有老師的管理和秩序的要求,不如在家隨心所欲,讓她很侷促呢?如何提高寶寶的自信,不受環境改變的限制,讓寶寶內心放鬆、不焦慮是我很大的問題,也希望老師幫助我們分析,也懇請老師在幼兒園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和鼓勵。

分析一:舒涵媽媽觀察非常仔細。舒涵有時候確實是這樣的。隨着孩子的認知和交往能力的擴展,這種情況會慢慢好轉。重要是家長要及時鼓勵孩子所能做到的。淡化她的弱點。強化他的優點。在幼兒園的時候,如果來了客人老師他也會很安靜,男老師,就會緊張的哭泣。但是可以很隨和的進行活動。我想舒涵需要更多的成功體驗。舒涵自我保護意識很強。

困惑二:寶寶的脾氣比較大,性格比較急躁,有時會無理取鬧,一直哭鬧。

這個問題不得不承認,我們做家長的有很大責任,我本人脾氣確實有些急,孩子犯錯時難免對孩子會有不好的態度,把自己的壞情緒傳遞給了孩子,有時也訓斥孩子,事情過後自己非常後悔,但是孩子現在確實有了這樣不好的情況。我自己一直在有意識地改毛病,想給孩子重新樹立正確的榜樣,但是確實非常擔心,現在這樣還來不來得及,如果來得及,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快速調整呢?

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我不想妥協,但是以前的某次,曾經跟孩子妥協過,孩子有了先入為主的意識“媽媽曾經順從過我”,這時候如何才能安撫住孩子,並讓她記住呢?我試過嚴厲地説孩子,但是不管用,也試過温柔地跟她講道理,也不管用,很糾結。

比如:早起喝牛奶,非得説牛奶沒味,但是其實每天都是一樣的,就開始在牀上打滾,反覆説沒味沒味,讓她自己去衝也不去,不讓她喝了他就更厲害地打滾來抗議,後來冒出一句“讓爺爺衝”,然後抱她出去不久也就好了。

分析二:我分析是因為舒涵的某些情緒沒有被關注到,所以會以另一種報復行為發泄。應該和孩子好好溝通一下。在她愉快的時候。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是家長的缺憾。應該注意。不是孩子的錯。家長要及時反思自己情緒如何表達。現在孩子小,情緒表達幾乎不會,只有哭才能引起你的注意,而你並沒有關注到實際問題,只看到表面問題,所以孩子才會報復。其實是在引起注意和爭取權利。

困惑三:因為我曾經對她錯誤的行為作了嚴厲的批評,可能態度不太好,導致現在她一犯錯,我的眼神一變,一叫她的名字,她就意識到我要説他,她反而先發制人,先用嚴厲的態度説我,很大聲地説“媽媽—”,意思是“提醒我,你應該好好跟我説話”。但是有時候,我的態度已經很好了,根本沒嚴厲地説她,他還是在那不依不饒的説“媽媽你好好説話”,我感覺對待批評不能平靜的接受,聽不得別人的批評,反面的話會很大程度影響她,可是跟年齡這麼小的孩子又無法説通,這個時候我就很無奈,左右為難。

分析三:是的,這很為難。我可以感覺得到。我已經關注到舒涵媽媽與逐漸長大的舒涵有些沒辦法了。孩子每天都在長大,近乎每天都會發生讓我們意想不到的問題和事情。靜下心來。從走進孩子的心靈開始。這是一個必修課。舒涵需要媽媽爸爸的幫助和關懷,不是批評和指責。孩子就是這樣,你怎樣對付她,他就會加倍還給你。孩子的所有與你相處的格式和態度來自於你如何與他相處和對她的理解。這也是中國父母很需要提高的地方。

困惑四:遇到挫折容易放棄,不能堅持,甚至氣急敗壞地摔東西,一走了之。

有時寶寶玩玩具拼東西,費了半天勁沒弄好,就扔在一邊,嘴裏還振振有詞:“一點也不好玩,再也不玩了”,就走開了,有時甚至氣急敗壞地摔東西。如何培養孩子的堅持力和意志力呢?

困惑五:如何能克服寶寶把東西隨意放嘴裏、摳鼻子等生活小毛病呢?還有堅持刷牙的問題?

看似小毛病,但是確實是非常不好的習慣,東西放嘴裏難道是口腔敏感期沒有過渡好導致的嗎,那我現在是讓她放嘴裏還是不讓放呢,有的説法是如果現在仍然阻止,上國小後就會咬鉛筆;摳鼻子有時是鼻子不舒服,但是孩子本能的反應就要去摳,如何制止並讓她知道是不好的行為呢;刷牙的問題,每天是我家的一個大工程,一提起讓她刷牙,她就抗拒,找出各種理由不刷,以前曾經因為她不願意配合刷牙,我也説過她,不知道是不是有了陰影,怎麼才能讓孩子快樂刷牙呢?

分析四、五:傾聽法、鼓勵法、表達法即可解決。

教師寄語和教育反思:舒涵的父母是非常温和而有愛心的家長。這在舒涵身上一一體現。舒涵確實有些小脾氣、小個性。但是這並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是否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學會和孩子説話。不反向教育。我們希望每個孩子都做最好的自己,快樂的自己。舒涵在幼兒園多數情況下是非常温和和禮貌的。偶爾會因為自己的要求沒有被及時理解而小小憂傷。如果老師能夠理解他,她也能接受,會很開心。我覺察到舒涵的爸爸媽媽用盡了力氣和心思,可有的時候卻不能被女兒接受,一定是傾聽法和溝通法還有表達法出現了問題。我建議如果有時間的時候,可以進入課程來體驗和改善。

教育孩子確實需要學習,我們都是第一次當母親和父親。這很不容易。但是我們和孩子的良好關係必須要及早建立起來。這讓家長才能真正起到陪伴和促進的作用。反之,作用相反。

育兒經驗及心得體會篇7

一、加強自身的學習和修養,做孩子良好的示範和引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為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如何配合好學校的教育,如何才是稱職的家長等等,這裏大有學問。

二、給孩子一個温馨和睦的家居。

温暖安全的家,是孩子學習成長的最佳場所,父母應積極培養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教育孩子養成待人接物、起居飲食等良好習慣,並經常安排全家人共同開展休閒活動。例如:一起打掃衞生、運動、郊遊等,讓孩子做一個懂得自尊尊人的現代人。

三、努力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讓孩子擁有豐富多彩的生活,以拓寬視野,增長知識。

四、善用表揚和鼓勵(即賞識自己的孩子)。

作為獨生子女,既有很多缺點和不足,又有很多優點。孩子是需要鼓勵,需要肯定,需要賞識的,家長拿別的孩子作為自己孩子學習的榜樣,容易導致孩子自信的喪失,產生自卑的心理。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他自身的閃光點,只要在生活中善於發現,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表揚,讓孩子覺得自己有一種成就感。我家孩子比較膽小,跟陌生人接觸就害羞。於是我就鼓勵他去買東西,在外面吃飯的時候讓他去問服務員要紙巾醬油之類的東西。時間長了,他的性格也開始得到改善了。但要記住一點,家長不要濫用表揚,如果把孩子每天正常該做的事(像自己收拾玩具、走路之類)都拿來表揚,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會把它當做謀取利益的交換條件,或是要挾家長的資本。

五、其他

1、耐心教育,講清道理:對孩子的教育不能操之過急,需要有耐心、不厭其煩,對他的要求要明確,不能含糊其詞。講的時候要具體儘可能的將事情跟他解釋説明。

2、寬容待人:在家家都是獨生子女的今天,讓孩子學會寬容才能讓他們儘快地融入集體,更好地和別人溝通。平時外出,總會接觸到其他的孩子,每次我都會為兒子準備一些玩的和吃的,讓他與同伴們共同分享,從中讓他學會待人、待客之道。孩子在一起不免會發生一些磕碰的事,自己能解決的我總是不會介入,讓孩子在解決問題中成長、在解決問題中學會謙讓、在解決問題中學會寬容待人。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遇到困難、挫折之事十之八九,只有堅毅的品格,才能在逆境中尋找出路,感受快樂。

3、杜絕偏食、挑食:一個人偏食、挑食的壞習慣多是幼兒時期家長遷就造成的,因而我們要特別重視幼兒期的偏食、挑食。不應該對孩子遷就,因為這不僅會影響孩子攝入全面、充分的營養,而且會使孩子養成任性、自私、難以自控等人見人厭的性格。

4、讓孩子幫忙做事:平時在家,我洗東西時,就會讓他幫我端只小凳子等等,而他也很樂意幫我做這些事情。這些事可能在我們家長眼裏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就是這種小的不能在小的事才能陪養出具有良好習慣的人,只要我們多留心這種小事,就會讓孩子收益一生。

六、磨練自己的孩子。

現在每家只有一個孩子,很容易讓孩子養成“嬌”、“驕”二氣。“寵”和“愛”是兩個動作,愛是身不由己的,寵是可以控制的。要做到不嬌慣、不縱容。生活上,要讓他自己吃飯,自己收拾玩具,儘早地培養生活自理能力。節假日經常帶他到處走走,既認識了很多東西,又讓他體會到勞動的艱辛。在孩子犯錯誤時,決不手軟,堅決制止糾正,為此有時不得不動“粗”,要儘早地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誤的。

我們深知: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幼兒園老師的事,家長在做好孩子後勤保障的同時,也要關心孩子在園裏的學習生活情況,我們可以在家長會上或每天接送孩子的時候,多跟老師溝通。如果孩子有缺點,在家庭教育中逐步改正,這樣才能使學前教育達到最佳效果。

以上是我的一些育兒心得。有道是“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老師繼續給予指導,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1m9dy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