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2022年走進老區看新貌心得體會_走進老區看新貌感想

2022年走進老區看新貌心得體會_走進老區看新貌感想

2022年走進老區看新貌心得體會_走進老區看新貌感想

2022年走進老區看新貌心得體會1

“在革命崢嶸歲月中,小河羣眾就堅定不移跟共產黨走,如今這裏已煥然一新,生機煥發。”瀏陽市小河鄉黨委書記邵劭表示,小河鄉將圍繞打造“世外原鄉·畫裏小河”的奮鬥目標,堅持“生態立鄉、農業強鄉、旅遊興鄉、文化潤鄉、環境美鄉”的發展思路,推進文旅融合,爭當湘贛邊鄉村振興示範鄉鎮,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脱貧攻堅,歷歷在目。在黨的領導下,平江從‘老、山、邊、窮’到摘掉貧困帽,人民走上致富路,綠水青山帶笑顏。”收看了央視的報道後,平江縣加義鎮黨委委員凌曉琴表示,鄉村振興是黨和國家部署的重大戰略,加義鎮將立足“紅藍綠”文旅資源優勢,按照鄉村振興二十字方針,重點在提升黨建引領、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生態保護等方面創新進取,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鳳凰縣駐菖蒲塘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唐金生表示,央視的報道,用全新的視覺、鮮活的例子,講述了在黨的光輝照耀下,發生在湖南這片紅色土地上的偉大鉅變。鄉村振興的路上,菖蒲塘村將牢記_囑託,繼續擦亮科技名片,做好人才文章,做大做優水果品牌,鞏固壯大村集體經濟,深化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奮力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範村。

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銀杏塔村,眼下,正是春茶採摘季。茶園裏,茶農遍佈山岡;茶葉加工車間,機械在滿負荷運轉;農家樂,遊客絡繹不絕,吃白茶餃子,品“桑植白茶”。

張家界市委辦駐銀杏塔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黃衞表示,近年來,通過各級黨組織的艱苦努力,村裏面貌煥然一新,村民們過上了小康生活。“力爭將銀杏塔村打造成鄉村振興、茶旅融合、鄉風文明的示範村。”談起今後村裏的發展思路,黃衞如是説。

在平均海拔900米的新化縣古台山國有林場,4000餘畝林下黃精、魔芋等產業發展勢頭迅猛。

林場黨委副書記、場長曾德勝介紹,近年來林場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山高偏遠的劣勢轉化為綠色發展的優勢,牢牢抓住特色產業和鄉村旅遊兩個支柱產業,昔日的窮山坳正逐步發展成為聚寶盆。

“我們將進一步堅定綠色發展思路,貫徹落實好黨對農村發展的要求,發揮好老區人民紮實巧幹、吃苦耐勞的作風,將林場打造成為新型鄉村旅遊體驗基地。”曾德勝説。

2022年走進老區看新貌心得體會2

廣東這片紅色熱土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不同歷史時期的革命壯舉,今天的梅州、汕尾等地曾屬於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海陸豐革命老區。黨的_大以來,廣東牢記_的囑託,積極推動老區蘇區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的改革發展,老區灣區共同攜手,書寫廣東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每天清晨,梅州五華縣長江村的菜農們就會把剛剛採摘下來的蔬菜打包發貨,三四個小時後,粵港澳大灣區的居民們就可以在市場上買到來自梅州的新鮮蔬菜。

梅州曾是贛閩粵原中央蘇區。黨的_大以來,_三次到廣東考察,他指出,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要求廣東要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

灣區老區攜手發展,梅州依託農業產業優勢打造大灣區的 " 菜籃子 ",目前已建設 " 菜籃子 " 生產基地 98 個," 粵字號 " 農業品牌 217 個,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 149 家。今年,當地還新研製出鹽焗雞、梅菜扣肉等一批客家菜的預製菜,把 " 菜籃子 " 變成了 " 菜盤子 ",在大灣區廣受歡迎。

汕尾曾是海陸豐革命老區。_年,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掛牌成立,開啟深圳、汕尾跨越地理空間限制的 " 飛地經濟 " 新嘗試。合作區主要由深圳管理,規劃建設對標深圳。如今,這裏的 100 個產業項目中有 92 個來自深圳;近兩年,汕尾市簽約的 81 個重大產業項目中,來自大灣區的投資佔九成。_年,汕尾市 GDP 增速連續四季度保持全省第一。

未來,深汕特別合作區將建設成為現代化的濱海新區、產業新城,打造成為區域協調發展的創新典範。

讓老區融入灣區,老區蘇區交通建設全面佈局。梅汕、贛深高鐵建成通車,實現 " 市市通高鐵 ";正在建設中的梅龍高鐵將成為連通紅色老區發展的活力線,屆時,梅州、河源等老區 2 小時左右就可到達廣州、深圳;鄉村振興建設全面提速,老區蘇區依靠優質特色農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 " 米袋子 "" 菜籃子;百姓生活不斷改善,三甲醫院、本科院校、高職院校佈局全覆蓋,縣級、鄉鎮醫療水平顯著提高。

老區灣區同攜手,接續奮進新時代。

2022年走進老區看新貌心得體會3

_指出,革命老區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我們不能忘記我們是從哪裏走來的,永遠都要從革命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黨的_大以來,_多次深入革命老區考察調研,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一系列明確要求。老區人民牢記_囑託,賡續紅色血脈,凝聚奮進力量,如期打贏脱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接續推進鄉村振興。一個個革命老區舊貌換新顏,產業興旺、生態優美、人民幸福的新時代畫卷在紅色沃土上徐徐展開。系列報道《奮進新徵程 建功新時代》4月16日推出《走進老區看新貌》,我們首先走進充滿紅色記憶的江西。當地幹部羣眾傳承紅色基因,奮力走好新時代長征路,不斷實現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新跨越。

神山村地處井岡山腹地,眼下,這裏的千畝杜鵑花花開正豔,數百畝高山茶園也進入採摘旺季。然而,這個風景秀美的山村,多年前還是一派貧困荒蕪。

當時的神山村,是江西不少革命老區貧困的縮影。以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為代表的革命老區,覆蓋了江西50多個縣市的2200多萬人口。這片土地上,鑄就了井岡山精神和蘇區精神,承載着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但基礎設施不完備、產業基礎薄弱等“窮根”,卻嚴重製約着當地發展。

黨的_大以來,_兩次赴江西考察,從巍巍井岡山到滔滔於都河,老區羣眾始終是_心中的牽掛,他深情地説,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黨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計讓老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

十年來,中央和江西省累計為革命老區安排各類資金9000多億元,選派中央單位和國家機關幹部對口支援江西的蘇區縣,通過部際聯席會議協調重大事項110多個。江西省還成立工作專班,不斷加大政策、項目、資金等方面的幫扶力度。_年,革命聖地井岡山在全國率先脱貧摘帽,神山村也過上了幸福小康生活。

昔日星火燎原地,如今舊貌換新顏。

十年來,老區基礎設施建設煥然一新。累計改造農村危舊房屋105萬户,解決農村安全飲水1300多萬人,新改建電力線路12.6萬公里、農村公路6.3萬公里。昌贛、贛深高鐵建成通車,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全面進入高鐵時代。在紅色故都瑞金,瑞金機場主體工程預計年底完工,明年試飛通航。

優化產業佈局,擴大高水平開放,老區高質量發展不斷邁出堅實步伐。作為“一帶一路”建設重要節點,贛州國際陸港現已開通5條鐵海聯運班列線路,覆蓋中亞五國及歐洲二十多個國家。

_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省級產業集羣達56個,營業收入超1.6萬億元。以有色金屬、電子信息、家居製造等為代表的千億產業加速崛起。

_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GDP佔江西全省比重為28.6%,比_年提高15.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營業收入4500億元,是_年的2.47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於全國、全省年均增長水平。

2022年走進老區看新貌心得體會4

一年之計在於春。做好春耕備耕工作,對於確保全年糧食豐收至關重要。黨員幹部也是一樣,在萬物復甦之時,要不負好春光,擔當作為,擼起袖子加油幹、揮灑汗水奮力拼。要在祖國大地播撒希望的種子,堅定“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在成長過程中要不斷汲取養分,發揚擔當精神;要及時清除“貪腐”雜草,守牢拒腐防變防線。在不斷地“自我耕耘”中茁壯成長,在自己的“田地”裏拿出新舉措,想出新法子,譜寫新篇章。

“播”撒信念火“種”,做一名“好乾部”。_強調,黨員幹部要築牢理想信念根基。無論身處任何崗位,都要始終堅定為黨盡職、為民造福的忠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慎終如始、信念堅定,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一切工作都要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為前提,確保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駐村選調生黃文秀放棄留在大城市工作,堅定初心回到革命老區百色,奔赴偏遠的貧困山村擔任第一書記,將扶貧工作當做自己“心中的長征”,半夜接到工作電話冒雨奔向受災羣眾,將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用短暫的一生書寫了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我們在工作中也要以百姓心為心,用心用情用力解決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做羣眾心中的“好乾部”。

巧“施”擔當“肥”料,做一個“排頭兵”。_強調,黨員幹部要發揚擔當和鬥爭精神。黨員幹部只有敢於擔當、敢挑重擔,才能練就鐵肩膀,才能不負職責使命,不負組織重託。在面對艱鉅的任務時,要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始終當好“排頭兵”,扛起吃苦耐勞的重擔,在一線磨礪擔當與責任,在基層鍛造實幹與勇氣。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從學校教師到人民公僕,從基層幹部到主政一方,時刻以自己始終如一的言行,踐行着一名共產黨員的莊嚴承諾,他當時不推責,遇事不避難,以苦幹實幹的務實精神與敢於擔當的優良作風,推動了政和的山鄉鉅變。我們也要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和“千磨萬擊還堅勁”的意志,扛起肩上的責任。

清“除”思想雜“草”,做一個“清白人”。_強調,黨員幹部要守住拒腐防變的防線。緊扣廉潔從政“第一粒釦子”,守住“廉潔”底線、不越“貪念”紅線、嚴把“規矩”高壓線,才能守住初心使命,才能幹成事、不出事。要不斷淨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絲毫不放鬆對自己的政治要求,同時也要監督好身邊的同事、朋友,始終保持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為反腐敗鬥爭提供強力支持。雲南保山原地委書記楊善洲一生清廉,擔任地縣級領導幹部30多年,直到退休也沒有能力為在農村的家蓋一所像樣的房子;組織部門上交了他家人“農轉非”的報告,他聞訊後堅決要求撤銷了報告,他的妻子和大女兒一輩子都在農村。退休後,他走進施甸縣大亮山,開始了起早貪黑植樹造林的生活。我們也要正確處理公私、是非、得失的關係,打好廉潔自律的防線,才能在前進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2022年走進老區看新貌心得體會5

春耕細雨來,萬物生光輝。春耕備耕之後,老百姓最急、最盼的事就是能迎來一場及時雨,幫助莊稼催芽出苗、茁壯成長。基層幹部要從絲絲春雨中感悟人生,涵養“擔當、奉獻、務實”精神,做羣眾的“及時雨”,守好組織交給的“責任田”,潤好羣眾“心間田”。

涵養“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的擔當,護好羣眾“心間田”。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好雨”總會擔起助力萬物萌生的責任。幹部榜樣焦裕祿、孔繁森,時代楷模潘東昇、彭士祿,以及為祖國國防、科技默默付出的于敏、孫家棟等,無不在用自己的一生詮釋共產黨人的擔當。基層幹部應該充分汲取這種擔當精神,以“敢教日月換新天”和“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氣魄,以“不待揚鞭自奮蹄”的行動自覺,身入、心入羣眾“田間地頭”,擼起袖子、俯下身子、扎穩步子,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把羣眾的“急難愁盼”事情辦細、辦實、辦好,把組織交給的一件件民生事辦到羣眾心坎上,用心、用情、用力護好羣眾“心間田”。

涵養“春雨潤物無聲”的奉獻,潤好羣眾“心間田”。

“潤物無聲”是“雨”的無私奉獻。“雨”的這種無私奉獻,就好比“燃燈”校長張桂梅,把全部身心投入山區教育扶貧主戰場,讓大山裏的孩子有了依靠;就好比“花萼愚公”周永開,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把一輩子奉獻給了革命老區……基層幹部離民生最近、和羣眾最親,要擦亮為民服務底色,當好基層“名片”,涵養“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奉獻,深深紮根基層,聚焦鄉村“五大振興”,積極投身“鄉村美、產業興、村民富”三件大事,傾力把一張張民生“願景圖”變為“實景圖”,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奮力在鄉村振興時代“大考”中展現新作為。

涵養“一宵春雨晴,滿地菜花吐”的務實,守好羣眾“心間田”。

春雨善潤萬物,降落到哪裏哪裏就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所至之處必能催芽出新,這就是“雨”的務實。“古今興盛皆在於實,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守好羣眾“心間田”,就要涵養務實精神,以正抓實幹的作風為民謀事。做到“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多深入到羣眾中去察民情、聽民意、知民心,把羣眾最關切的事情放在心上、落實到行動上,切實解民憂、紓民困。以對黨和人民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千方百計為羣眾謀實事、謀實惠、謀增收。不要怕腳下沾滿泥土,讓自己身上“土味”重一點、所言所行接地氣一點。隨時和羣眾想在一起、幹在一起,以提高羣眾的幸福感、獲得感為己任,堅持把羣眾的小事辦細、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基層幹部離民生最近、和羣眾最親,是鄉村振興的“火車頭”,是羣眾致富的“領頭雁”。在鄉村振興的時代“大考”中應主動擔當、勇於奉獻、積極務實,爭做善潤百姓“心間田”的“及時雨”,如此方能無愧於時代、無愧於黨、無愧於人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397k9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