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有效教師讀書心得體會多篇

有效教師讀書心得體會多篇

有效教師讀書心得體會多篇

有效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1

光有“心”還不夠,還需要“紀律和規程”。《有效地管理你的課堂》一書如是説。

美國的三位教育家:埃弗森(evertson,c ),埃默(emmer,e ),沃瑟姆(worsham,m)合寫的這本《有效地管理你的課堂——國小教師的課堂管理》,是一本力圖給教師的課堂管理提供全方位指導的課堂管理領域的著作。

從書中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首先,教室佈置要能體現你的教育理念;第二,要通過描述、演練、反饋、鞏固規程,建立起明晰的課堂規範和期望;第三,藉助於作業,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從傳達作業要求、到過程性的監督完成、直至檢查反饋,有始有終,形成習慣;第四,開展和實施教學時,為了流暢教學需具備三種能力:預防不良行為,課堂節奏的管理以及保持小組學習注意力的能力;第五,管理學生行為時保持一致性和持續性,尤其是不當行為要及時處理;第六,過激的問題行為及特殊個體或羣體的管理,要關注問題行為的種類,並引入目標管理意識。這些內容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對教師的指導可以説是十分明晰的。

仔細閲讀該書,我感到非常温馨,也非常欣喜。温馨,是因為該書作者在字裏行間透露出了對教育事業的熱忱和認真細緻的工作作風,這很讓人感動;欣喜,是為我能從書中獲得切實可行的課堂管理策略和技巧而高興。讀這本書,如同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手把手地教授課堂管理技巧。尤其是《建立規範和期望》和《合作學習小組的管理》兩章對我的幫助最大,對我今後如何更好地管理學生產生了很大的.啟發。

第二章《建立課堂規範和期望》中,對有效管理的課堂進行了如下描述:有效管理的課堂是順利推進的,它以最少的混亂和停頓,給學生最多的學習機會;它的佈局合理、井井有條,利於開展互動和完成組織活動。因此,教師要能有效管理自己的課堂,不但需要對學生確認學校的紀律和規程,還要制定你自己的課堂紀律,紀律的規定在4到8條之間,能寫在教室裏醒目的位置。書裏告訴我們可以提4條有效紀律:1,尊重所有人並禮貌待人;2,準時和準備充分;3,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4,遵守學校所有的規章制度。在向學生説明紀律時,還一定要告訴他們你的具體期望——不僅僅是“不能做”什麼,還有“能做”什麼。並且要保證這些紀律要求在日後的教學中通過多種方式執行。

讀到這一段,讓我對於“為什麼開學初的紀律教育總是不給力?”這一問題終於有了答案。原來,我每次在開學初對學生費了一堂課的勁兒所講的紀律要求,並不是沒有用,關鍵是我講的方法、內容以及日後的執行度都不到位,僅僅是走過場,怎麼能期望取得好的效果呢?有效的開學紀律要求要講的少、講的具體,要從正面強調期望學生能做到什麼,同時也對違反紀律的行為將採取什麼樣的懲罰給予告知。在第二節課開始,就要不斷鞏固對紀律的要求,同時還應讓孩子參與紀律的制定,使學生感到紀律是自己定的,那麼遵守紀律的自覺性也能大大提高了。想通了這個問題,使我對下學年開學的課堂管理充滿了信心。如果我能做好的話,豈不是向“有效教學”又前進了一步嗎?

有效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2

有效就是高效能。高效能就是效果、效率、效益的綜合體現。可以説:注重效果、提高效率、改進效能、追求效益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日夜探尋、反覆實踐的課題。

在這本書中,寫了諸多名師成長的經歷,這些經歷告訴我們:教師的成長,首先取決於對教育事業的態度。教書時間長了,有的教師教學碩果累累,但有的教師卻停滯不前,似乎對工作失去了熱情。是什麼造成了這巨大的差別?就在於他們持的態度不同。魏書生説過:“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學生不好教,常常是我們方法太少。”眾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訴我們,不管處於什麼樣的環境,只要你有奮鬥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會自覺地去改變自己把外在的壓力轉化成巨大的動力,不斷地學習,集百家之長提升自己、充實自己。愛因斯坦説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它往往勝過責任。”成功源於熱愛。大教育家孔子説“吾日三省吾身”,作為教師也要善於反思。通過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的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的思索與修正,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即教師以自己的教育實踐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行為及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

做有效教師還要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學識。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説很重要。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為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於靜止的狀態,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特別是被稱作“知識爆炸時代”、“數字時代”、“互聯網時代”的今天。我們這些為師者要讓自己的知識處於不斷更新的狀態,跟上時代發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

有效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3

近日,讀了中國小教師校本研修教材《有效教師》一書,真的讓我從中領會了許多知識,獲得了許多感悟。

?有效教師》這本書關注的是學校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注重過程,書中字裏行間流露着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對學生的摯愛,散發着教師的智慧的光芒。學習之後,受益匪淺,我決心沿著名師走過的足跡,尋找自己前進的方向,獲取自己進取的途徑與經驗。在這本書中對我感觸最深的還是怎樣成為一名有效的教師。

有效教師,首先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豐厚的學科知識、突出的教育教學能力。

據我瞭解,人們評價教師首先是看他人品怎麼樣,然後才看他課堂上的表現,這就是要求教師成為道德上的楷模。為什麼呢?因為人們希望教師時時處處是學生的榜樣。其次能力強往往也成為衡量好老師的標準,以往這樣的標準對於大多數教師來説,是可望不可即的,學校不是光靠幾個道德模範教師,而是靠更多的教師提高服務質量、教學質量。而有效教師呢,“他的個人品性方面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雖然可能他並不帶病工作或無私奉獻;一個有效教師一定是有能力的,雖然可能他也不是什麼一流人才。”這樣的理論,讓有效教師首先成為了人,一個與學生平等對話的人,一個可以擁有正常生活的現代人。他在努力做人、努力工作的同時,也可以享受天倫之樂,可以享受豐富多彩的現代生活,做一個完完整整的人,一個快樂時尚的人。作為一名普通教師,讀到這裏,霎時覺得心裏輕鬆多了,原來,只要努力,我也可以成為好老師的。

有效教師,其次要對自己的工作具有反思態度和積極探索的能力,成為研究者。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作為優秀的教師就要深入地研究教材,探索最能適合自身教學及學生學習的方式、方法。也許這樣的教與學才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實用的。好的教師總是思考他們的所作所為,作一個反思的實踐者,具備反思自己實踐、自己質疑的能力。

有效教師,還要善於和學生、同事、領導、社區、家庭溝通與聯繫,做個成功的教育合作者,要有博大而熾熱的愛。名言説:“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是的,對於教師來説,愛是不可須臾或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教師才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它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名師魏書生,李吉林都向教育、向學生獻上了最寶貴,最有價值的愛。這也是他們實現人生價值,人生追求的原動力。我也要像他們一樣,把我全部的愛與熱情獻給我的學生,我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

有效教師還要是一個樂學善學的智者。現代社會是需要終身學習的社會。教師更是需要不斷學習的職業。陶行知先生説過:“教師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成為學生的源頭活水,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向書本、向實踐、向各種信息渠道學,引千道清泉、聚萬座富礦、集百家之長,豐富自己,充實自己,才能用自己淵博的學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發展學生的興趣。成為學生的“活字典”和“百科書庫”將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有效的教師必須具有可信任感。在學生看來,有效的教師是值得依賴。教師的可信與否決定於學生。教師的知識、經驗、教育水平或地位,所有這些都可能保證教師具有可信性,事實上,只有學生認為你可信,你才可信。

怎樣才能建立可信任感呢?以下三個因素不能不引起所有教師的重視:你的學歷證明,你傳遞給學生的信息,你的行為。你的學歷證明影響到年輕學生對你的印象,一般説來,學生都崇拜高學歷的教師,他們往往認為學歷和能力成正比,如果再有比較豐富的教學經驗作後盾,並讓學生意識到你的學歷證明才會有用;你傳遞給學生的信息、內容同樣會影響你的可信度。當你能夠向學生證明你所講的與他們的興趣和需求相關,他們就認為你是可依賴的。不過,更重要的是你的行為當你開誠佈公、誠實、公正地對待學生,公開徵求並接受學生的評價或批評,描述你的期望和所學的內容關聯,表示對學生成功感興趣或關心,你就會得到信任。正像大家所説的,可信任感必須要掙得。

有效的教師還要鼓勵與支持學生,使學生有歸屬感,滿足他們渴望得到喜愛、成功的需要。那些鼓勵學生的教師是真正尊重和相信學生能力的人。他們幫助學生獲得認同感,承認學生的努力和潛力,而不僅僅是糾正答案。因此,鼓勵與其他品質如熱心、熱情、期望成功是相聯的。通過鼓勵和支持,你可以幫助學生達到所期望的成功,即使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難。

當學生不情願或遇到困難時,鼓勵尤為重要。鼓勵可以激勵學生去做並不情願開始的工作,或當他們遭到挫折時,可以激勵他們繼續工作。有效的教師在積極激勵的同時,還要建立和維持專業品行。他們要有條理、以任務為中心,當需要幫助學生時,還要靈活,有智力能力。他們不僅要知曉所教課程的知識,還要懂得教育學。

最後讓我們永遠擁有一顆平和之心,在這平凡的崗位上,用別人無法具有的堅韌精神開拓這片美好的沃土。教師所從事的事業真的是好瑣碎,好平凡的事,然而這種瑣碎之中卻極富創造性。所謂水滴石穿,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成就的。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有效教師我們要有平和、寧靜的柔韌,同時也要有堅實和勇氣,才能咬定青山不放鬆;才能在教育教學這條康莊大道上走得遠攀得高;才能面對現實,面對這三尺淨土之外的天空心平氣和,踏踏實實的做人和工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既不好高騖遠,也不妄自菲薄;用良好的心態,幽雅的談吐,淵博的學識來教誨我們所熱愛的孩子們;做一泉源頭活水,永遠孜孜不倦,誨人不怠,用心來關愛我們的孩子,用心來成就這平凡卻偉大的事業。讓我們真正成為一名有效的教師。

有效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4

同樣是一節課40分鐘,為什麼有的老師效率高呢?怎樣才能打造出高效課堂呢?這就需要有效的老師,只有有效的教師才能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效教師》這本我們提供了有效教學的基本理念和實踐指導。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學生所獲得了具體的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老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就像國小語文教學生識字一樣,要求學生掌握10個生字,學生記住了10個字,我們説完成教學任務了,如果學生在能用他們組詞,造句,那這就是高效。

我認為,在“有效的課堂”、“有效的教學”,“有效的作業”中,落實這一系列“有效”的,恰恰是我們老師,只有有效的教師才能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為學生量身打造有效的作業。怎樣才能成為一名“有效”的老師呢?

第一,教師必須對教育事業熱情、對學生摯愛,散發出教師的智慧的光芒。“教育需要熱情,需要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更談不上成為一名有效教師。我們不要埋怨我們的環境不好,埋怨我們的學生不好教,我們要反思,是不是我們的方法太少?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充實自己。

第二,“合作交流”是新課程的重要目標。作為教師更應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義。多與學生交流、交往,你會更容易走進學生的世界;多與同事合作交流,你會得到更多身邊的長者、名師的指名和幫助。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深知當前教育的諸多弊端:師生壓力大,學生厭學等。通過學習《有效教師》,督促我從以下幾方面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對學生的期不要太高、講究課堂管理的技巧、講究評價的方法。

第三,成為有效教師的關鍵就是學會有效反思。在教育教學中,批判的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依據,通過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的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的思索與修正,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教師要善與在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三個階段進行反思,也要善於通過閲讀思考反思比較自己的實踐效果,從其中發現差距。

第四、教育的本源是愛的教育。在學生面前老師就是他們的一面鏡子,鏡子裏的我們要給學生更科學、更豐富、更健康的世界,這樣現實生活中他們會把世界看得更加豐富多彩、更有愛意。

有效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5

在教育和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如何適應社會潮流,成為新時代矚目的新型教師,已成為我們大家所追求的共同目標,而如何提高教學實效,如何讓學生自主學習時提高實效性的前提條件。《有效教師》這本書關注的是學校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注重過程,我感受到書中字裏行間流露着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對學生的摯愛,散發着教師的智慧的光芒。學習之後,受益匪淺,我決心沿著名師走過的足跡,尋找自己前進的方向,獲取自己進取的途徑與經驗。

在讀了《有效教師》後,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內心萌動出以下的些許體會,讓我獲得了許多感悟。在此,願與大家分享。在“有效教學”理論中,註明了有效教學的教師五種關鍵行動。

1、清晰授課,是指教師向全班呈現內容時的清晰程度如何。有效教師能使要點易於被學生理解,能清晰地解釋概念,使學生能按邏輯的順序逐步理解,他的口齒清楚不含糊,沒有分散學生注意力的特殊習慣。而“欠有效”教師則語言含糊,有歧義或不明確,或者使用過於複雜的句子,或者給學生的指導常常讓學生不能理解,需要一再反覆説明。不是所有教師都能清晰而直接地與學生交流,他們常常跑題,他們的講話或者超出學生的`理解水平,或者講話方式削弱了內容呈現的清晰度。如果能很清晰地教學,呈現材料就可以少花時間,而且學生第一次就可以正確地回答你的問題,你也就有更多的時間用於教學。

2、多樣化教學,是指多樣地或靈活地呈現課時內容。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提問題,教師可以提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問題,如果把它們同課時節奏與序列結合起來,就可以產生出富有意義的多樣化教學。因此,教師需要掌握提問藝術。多樣化教學的另一明顯有效的方法,是對學習材料、設備、展示方式以及教室空間等的運用,教室裏的物質的質地、多樣的視覺效果都能增加教學的多樣化,並與學生的注意力相關。學生注意力水平越高,教學有效性越高。看來,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是有效教師的重要特點。

3、任務導向,是指把多少課堂時間用於教學。教師用於教學的時間越多,學生學習機會就越多。在課前課後,教師都應自問:我講課、提問用了多少時間?鼓勵學生諮詢或獨立思考用了多少時間?我組織教學並使學生做好學習準備用了多少時間?我評估學生行為用了多少時間?如果教師把大部分時間用於教授切題的內容,而不是先把時間用在那些只是有可能需要的過程和教材上,然後才讓學生獲得教學內容,相比之下,在他的課堂上學生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如果課堂上師生的互動集中與思維內容,使學生獲得學習機會,那麼這個課堂上的學生成功率可能更高。

4、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增加學生學習時間。學生實際投入學習的時間,與教授某個知識點的時間不同。教師的教根本上是用於學生的學,如果在上課的任何時候,居然有1/4的學生在走神,那麼有效性便打了折扣。

5、確保學生成功率,是指學生理解和準確完成練習的比率。學生理解任務,只是偶爾因粗心而犯錯,那麼學生成功率高,學生不完全理解任務,會犯一些實質性的錯誤,那麼成功率中等;而如果學生根本不理解任務,更談不上完成任務了,那麼這是一堂低效無效的課。教師的任務導向(教學時間)和學生的投入率與學生成功率密切相關。高成功率的教學,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自尊心,增強學生對學科內容和學習的積極態度,是有效教師最大的追求。組織和安排能產生中高水平成功率的教學,是有效教師的標誌性特徵。

首先,什麼是有效教師?我們怎樣才能成為一名有效教師?有效教師的發展離不開“實踐、反思、研究”三位一體。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給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簡潔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

許多實踐也表明,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過程離不開不斷進行教學反思這一重要環節。有一位學者這樣説過:“一個寫十年教案的教師不一定是位合格的教師;而一位連續寫五年教學反思的教師,一定是位優秀的教師。”教師的反思主要集中在課後,首先要及時,課後的一兩個小時之內是有效反思的最佳時機,最遲不能超過當天;其次要形成文字材料,寫在教案後,寫在日記本或專用筆記本上,也可隨時發表在個人博客中,與大家共享;同時,教師要善於對自己的反思進行總結,形成文章,在媒體上發表,這樣能促進教師進行高層次的反思。

其次,有效地教師還應該具有博大而熾熱的愛;是樂學善學的智者;更擁有永不未泯的童心。

一、博大而熾熱的愛:

名言説:“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是的,對於教師來説,愛是不可須臾或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教師才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它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名師魏書生,李吉林都向教育、向學生獻上了最寶貴,最有價值的愛。這也是他們實現人生價值,人生追求的原動力。我也要像他們一樣,把我全部的愛與熱情獻給我的學生,我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樂學善學的智者

現代社會是需要終身學習的社會。教師更是需要不斷學習的職業。陶行知先生説過:“教師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成為學生的源頭活水,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向書本、向實踐、向各種信息渠道學,引千道清泉、聚萬座富礦、集百家之長,豐富自己,充實自己,才能用自己淵博的學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發展學生的興趣。成為學生的“活字典”和“百科書庫”將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書中的每一位教師都具有一顆未泯的童心,斯霞老師直到七八十高齡還在與國小生親密接觸,他們與學生一起活動,一起遊戲,一同歡笑,一同煩惱,試問他們又怎麼不會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又怎麼會不親其師信其道呢?他們是我學習的榜樣,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總之,我們要勤學好問,善思博愛。從而做到集眾人之長,補一己之短,不斷豐富自己,充實自己,用自己淵博的學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發展學生的興趣,成為學生的“活字典”和“百科書庫”,讓學生在愛的長河中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殿堂裏盡情遨遊。做一名“有效的”教師,實施有效的教學,是所有教師應有的追求。

有效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6

學生進步時如何表揚?學生犯錯時如何批評?學生有矛盾時如何化解?學生缺乏自信時如何激勵?

作為老師,非常普遍的教育行為就是通過話語和學生進行溝通,表達自己的觀點,指點學生的行為,開展常規的教育教學工作。李進成老師的著作《教師怎樣説話才有效》一書,採用淺顯直白的語言和大量的實例分析告訴我們,老師的説話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教育的成敗與否,並且對孩子的成長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

感悟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曾説:"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人的成長都是在不斷地犯錯和改錯中進行的,換句話説,犯錯是孩子成長的必然過程。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待學生犯錯的態度。批評懲戒是一種教育方式,引導學生學會自我教育也是一種教育方式,而後者要比前者複雜得多。

面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李老師總結了用"空杯心態"瞭解事實真相,在沒有確定事情真相之前放下主觀評價、違紀行為的定性,不輕易和人、品相聯繫、優化語言模式,少問why(為什麼),多問what(是什麼)和how(怎麼做)、儘量不當面批評等方法。當他面對一位在課堂上吃棒棒糖的學生時,並沒有大發雷霆,而是請他起立,説説吃棒棒糖有哪些好處?學生尷尬地笑,無言以對。李老師又問在課堂上吃棒棒糖有哪些壞處?這時,學生有話可説了,如不尊重老師、不禮貌、違反課堂紀律等。"看來你都懂,我希望你真正能在課堂上有甜蜜的感覺,而且不是棒棒糖帶來的,"李老師幽默而機智的回答正是體現了説話藝術的魅力,既避免了師生對立情緒的產生,又引導學生進行了自我教育。

書中多個類似案例使我感悟到:只有接納學生的錯誤,學生才會毫無顧忌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尋找自己的不足;用寬容的心態來看待學生的錯誤,引導學生把錯誤轉化為成長的財富;用恰當的語言教學生學會自我教育,達到教育的更高境界。

感悟二:有效的教育是正面激勵

卡耐基説:"要改變人而不觸犯或引起反感,那麼,請稱讚他們最微小的進步,並稱贊每個進步".我們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想成為好孩子,在他們的內心深處都有着積極向上的願望;我們也要相信,每個人內在的能量都是無限的,只不過暫時沒有被開發而已。因此,教師在與學生交流時儘量使用表揚、激勵式的語言,激發他們的內在動力,挖掘他們的潛在能力。

李老師的激勵模式另闢蹊徑、富有特色,如繪製"取經"路線圖,使學生明確目標,勇敢面對惡魔,找到守護神,挖掘優點完成"取經"任務;根據動漫任務大力水手形象,給學生大力水手"菠菜",激發學生無窮能力,發揮自身優點;用積極暗示激發能力等。李老師的一名學生對寫作缺乏信心,覺得自己的作文寫得很差,他就告訴這位學生:"不要説自己作文寫得差,而應該説自己哪個地方還有待提高。字寫得很漂亮、作文結構很清晰、內容很充實,都是優點,只是在寫作思路和身體上還有待提高。"學生欣然接受,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

我們要向李老師學習,學做一位會"説話"的老師,充分運用説話的藝術,以激勵的方式,找出孩子身上的優點,小題大做誇獎一番,再稍轉話鋒,指出美中不足。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説話,既是一門學問,又是一門藝術,讓我們對學生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多一些引導,少一些指責,成為會"説話"的老師,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提高教育教學實效。

有效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7

不知不覺一個多月又過去了,我想起“須臾”“剎那”“彈指”“fast”等詞,總之,時間過得很快。在過得很快的這段時間裏,我慢慢地讀完了一本書——《教師怎樣説話才有效》。

知識就是力量。《教師怎樣説話才有效》的作者“李進成”老師就成功地把心理學的知識轉化成了班級管理的力量。在這本書裏,他從“新生溝通”“課堂管理”“常規管理”“違紀管理”“養成教育”“化解矛盾”“心理輔導”“與家長溝通”“與同事溝通”等九個方面,分享了他的寶貴經驗。我從中摘取一部分,跟大家分享。

與新生溝通

與新生溝通,要建立情感銀行。多往銀行裏存錢,謹慎取錢,避免透支,杜絕破產。所謂存錢就是指鼓勵、肯定、讚美、支持、關愛。取錢指求助、需求、下指令。透支指批評指責。破產指出賣欺騙。

例如有一位班主任沒收了學生的手機,學生為了減少麻煩,請老師不要告訴家長。而老師也答應了學生的這個請求。但老師在和家長交流的時候忍不住説了出來,學生知道後有一種被出賣的感覺,對該老師的教育由尊重、聽從變成了對立、反抗,後面麻煩不斷,師生雙方可謂是兩敗俱傷。

這部分內容使我聯想起一個評論,大致內容是:企業無論什麼樣的管理制度創新,量化也好、責任制也好、軍事化管理也好、績效考評也好,凡是工人多付出了精力,卻沒有多拿到回報的革新,就是糊弄鬼,兔子的尾巴長不了。不管什麼教育理念,什麼管理風格,對學生的關愛是不能變的。教師給與的温暖,就是學生的回報。違反了這一點,就成了勞民傷財的'形式主義。

課堂管理

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有一個正面動機。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所做的一些事情,不是為了得到一些樂趣,就是為了逃避一些痛苦。如果老師發現學生錯誤行為背後的正面動機,那麼學生也容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勇於改正,因為當學生行為背後的正面動機被肯定被接受之後,他的潛意識會感到放鬆,會有一種被理解的感覺。如果老師只是看到學生的錯誤行為,忽視或否定了背後的正面動機,甚至給錯誤的行為貼上負面的人格標籤,那麼就會激發學生的抗拒心理,造成越溝通矛盾越深、越處理問題越多的局面。

書中還有很多案例,令我感受到作者的心理學素養比較深,説話中總是能敏鋭迅速地找到對方的潛台詞、內心需求、正面動機。人情練達,了不起。做教師應該鍛鍊這方面的能力。

常規管理

學生犯錯恰恰是他成長的契機,學生出現問題不是問題,老師用怎樣的態度和方式來對待問題才是問題。如果老師動不動就發火、批評、責備、懲罰,那麼只能換來學生本能的自我防禦和辯護。不利於讓學生真正的改正錯誤。應該讓教育充滿精神關懷,關注學生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等方面的成長和發展。當教師的關注焦點是學生成長的時候,就會發現我們的教育充滿了無限的挑戰和創意。

違紀管理

學生違紀只能説明這個行為不對,不要輕易和人的品格相聯繫,不要輕易給學生貼上懶惰自私等人格的標籤。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尤其對於成長中的學生,更適合採取動態的評價,不能一錘定音。作者關於學生違紀的認識,十分科學。採用這種認識方式,就包含了無限的可能。

批評要做好善後工作,批評懲罰完學生之後,老師一定要補做善後工作,給被懲罰的學生安慰,無論多麼正確的懲罰都會帶來不良的情緒反應,善後工作就是要消除學生的這種不良情緒,老師不能因為批評是為學生好的理性認識而看淡了批評帶來的不良情緒,成長中的學生還沒有那麼多的理性,所以過後老師要主動找學生談心,接納學生的部分情緒,認可他行為的合理之處,甚至找出他的正面動機,表揚他勇於認錯的態度,順便多肯定一下他的優點,經過這種善後處理之後,學生內心的不愉快才會消除,才會更親近老師,配合老師的教育,理性從來不能取代感性,善後工作必須做好。

人性就是人的本性。解決人的問題就要順着人的本性。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批評要做好善後工作”這個道理,放到任何上級對下級的地方都成立。歷史上不按這個道理辦事,而亡國喪身的例子不少。

化解矛盾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和界限,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和尊重對方的界限而不能隨意侵犯,就像我們不願意他人侵犯到自己的界限一樣。沒有誰比誰的信念系統更正確,我們需要尊重和理解對方的信念系統,即便是對一些不能接受的行為,我們也應給予關注和理解,因為他們這些行為的背後存在着可以被接受的正面動機。當我們尊重了對方的信念系統,便等於尊重了對方的人格,於是溝通可以更順利的進行,當然學生的信念系統還處於未成熟期,這就需要老師進行引導,而不是簡單的否定和説教。

距離產生美,只要距離足夠小,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清官難斷家務事。界限的問題大概是婆媳關係中最常見的問題了。許多婆媳之間並沒有真正的矛盾,包括夫妻關係、親子關係等等,往往只是一方不被重視,不被關注,得不到呼應等等造成的小情緒,而並沒有真正的矛盾。同樣的,許多同學之間的矛盾,也並不是什麼矛盾,而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情緒。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接納才是正解。

與家長溝通

一般家長責難老師往往是因為某些事情讓家長感覺不愉快,甚至認為他們的孩子在學校受到老師不公正的待遇,老師對他們的孩子有偏見。當然這份感受往往是因為誤解而產生的。因此有效處理家長責難,就要先處理家長這種不愉快的感覺。方法就是理解和接納,讓對方的情緒有傾訴的機會,獲得認同。這樣家長的情緒會慢慢穩定下來,能夠理智地和老師交流。引導家長比較分析,讓家長決定該如何做。當雙方達成共識的時候,老師要通過問話引導家長分析不同行為可能產生的後果,這個時候家長往往會變得更理性,當他們推論出自己的行為方式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時,自然不會再堅持自己的行為,對於這個時候切忌得理不饒人,更不能對家長搬起面孔説教,否則會傷害家長的自尊心。老師通過問話引導,把決定權留給家長,聰明的家長肯定知道該如何做。

家校關係是脆弱的,具體的事情自然有具體的原因,我們先不論這些。從總體上看,社會進步,信息發達,各種應激迅猛增多,人們疲於應付,很容易浮躁和焦慮。不冷靜,就沒有辦法“發現問題、預防問題”,也沒有辦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煩惱即菩提,辯證的看待問題,讓智慧壓過煩惱,不要讓煩惱壓過智慧。

有效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8

都説“説話是一門藝術”,懂得並且善於運用這麼藝術的人在人際關係上猶如錦上添花,正確運用説話之道,在工作上也是有非常大的助益的。我作為一名教師,與學生的交往溝通是不可避免的,但有時也會感覺溝通無效,心有餘而力不足。

?教師怎樣説話才有效》記載的是李老師在教育實踐中所遇的案例,並總結出一些經驗所得,使他的理論更加真實科學,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這本書,希望能早日學習,有所收穫。

李老師在第一章裏説“建立情感銀行”,與學生的交流絕對不是上級與下級的關係,不是老師命令學生聽從,老師通過“存錢”,即通過“鼓勵、肯定、讚美、關愛、支持”等行為與學生建立情感基礎,使學生更願意與老師溝通,願意遵守規章制度,甚至願意執行老師下達的指令,即老師“取錢”了,但我更願意稱之為“利息”(因為我覺得這更是學生對老師信任、喜愛、尊重的一種回報行為)。當學生犯錯時,李老師有句話説得很好:“指出錯誤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教育學生,而不是批評學生”,這句話使我猶如醍醐灌頂,再次反思了自己面對學生犯錯時我是用什麼態度對待他們的?是如何和他們溝通交流的?

李老師在書中還提到一個很好的觀點“個別談話大於集體説教”,確實老拿一個人的錯誤來對全班進行集體教育,老師的目的也許是在“打預防針”,希望其他同學不要犯同樣的錯,但是有的學生會覺得這是某某學生的錯不關我的事,於是老師的説教變得無效空泛,我也要加強對學生的個別談話,減少空泛的`集體説教。

“當你們三年後走進大學,再由大學走向社會時,衡量你們的已經不僅僅是一份成績單了,想想還有什麼能證明自己的優秀。”這是一句很有深意的話,沒有説多餘的話,讓學生自己思考現在的自己、未來的自己,反思自己是否“優秀”,如果不優秀或還不夠優秀,那麼現在就得努力了。每次遇到學生對學習失去目標、失去興趣時,我總是説:這是一個大家都要必經的過程,我們只有堅持,想要有所收穫就必需有所付出。現在想想我這句話説的沒錯,卻説不進學生的心裏,沒有引起共鳴,也就是與學生溝通無效。

李老師的經驗化成一本書,字裏行間透露出對學生的關愛,讓我感受到自己的教育經驗之淺薄,還需要不斷學習、積累、改進,也開始反思自己以往的不足之處,希望自己能做的越來越好,成為一名受學生喜愛,能幫助到學生髮展的一名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g9n5e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