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教育有樂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教育有樂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教育有樂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教育有樂心得體會篇1

20xx年x月xx日學校舉辦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聽了xx精彩而生動的講解,不僅提高了廣大師生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還增強了學生的心理素質與心理調節能力。

作為正處於青春期未涉足社會的我們,一個特殊的社會羣體,本身存在許多特殊的問題,如對新的學習環境與任務的適應問題,對專業的選擇與學習的適應問題,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問題,人際關係的處理與學習,戀愛中的矛盾問題以及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問題等等。種種心理壓力積壓在一起,久而久之會造成心理上的障礙。作為天之嬌子的我們,心理健康更是學業成就、事業成功、生活快樂的基礎,因此,在大學校園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那麼,如何消除我們的心理障礙呢?其具體途徑和方法如下:

一、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為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少飲酒、不吸煙、講究衞生等。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為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的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鍊、休息,使生活又規律。學會科學用腦就是要勤用腦、合理用腦、適時用腦,避免用腦過度引起神經衰弱,使思維、記憶能力減退。

二、加強自我心理調節

自我調節心理金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鍊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讓學生正視現實,學會自我調節,保持同現實的良好接觸。進行自我調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境,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三、積極參加業餘活動,發展社會交往

豐富多彩的業餘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而且為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大學生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餘愛好,通過參加各種課餘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通過社會交往才能實現思想交流和信息資料共享,不斷的豐富和激活人們的內心世界,有利於心理健康。

四、求助心理老師或心理諮詢機構,獲得心理諮詢知識

大學生在必要時求助於有豐富經驗的心理諮詢醫生或長期從事心理諮詢的專業人員和心理老師。心理諮詢是通過人際關係,運用心理學方法和技巧,幫助來訪者自強自立的過程。

聽了x老師的講座在座的我們都受益匪淺,他不僅從心態對大學生人生髮展的決定作用、心理壓力的來源、大學生心態調整的方法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還分析了大學生在每個階段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產生的心理誤區和心理矛盾,對自我心理調適的方法進行了指導。通過對這次講座的學習對心理健康知識以及心態調整的方法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今後我們更加註重對自己的心理保健,以更加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大學生活。

教育有樂心得體會篇2

所謂創造教育,簡而言之是指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教育。具體一點,就是引導學生學習和研究發明創造的規律和創造方法,發展他們的創造潛能,培養創造素質、創造能力的教育活動。對幼兒而言,創造教育就是遵循人的創造活動規律和創造素質的培養規律,通過創造性組織幼兒教育活動,開發幼兒的創造潛能,培養幼兒的創造素質,為造就創造性人才奠定基礎的教育。

近年來,幼兒創造力的理論探索、培養開發成了研究熱點。雖然幼兒創造教育研究的對象及內容有所拓寬,但仍然存在許多誤區。

誤區之一:急功近利,過分炒作,認為創造性是可以“教”出來的。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處處是創造之天地,天天是創造之時間,人人是創造之人。”這一觀點使研究者已經認識到幼兒創造教育的“基礎性”,認識到幼兒生活中的處處創造,不僅研究語言、思維領域的創造性,而且還研究藝術、社交活動、環境對幼兒創造力的形成和發展的關係。但是幼兒創造教育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表面的描述階段。在許多教育者看來,創造性是可以“教”出來的,創造性思維是可以“培訓”出來的。所以,人人都談幼兒創造教育,個個都談如何培養、開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並且口號化,形式化的推廣某種方法。實際上,這樣會使幼兒自覺不自覺地按照一個別人預設的模式、計劃和步驟去強制達到,致使教師或學校的無形外力延伸到本屬於孩子的自由發展和思考空間。

誤區之二:把創造力的培養等同於創造技能的培養。

面對新世紀創造教育的要求,許多幼兒園在實施教育的活動中,均將發展幼兒的創造力作為不可缺少的目標,但是由於一些教師的片面理解以及受到創造性是可以“教”出來的影響,往往不顧孩子的思維發展水平,只一味地強調創造教育就是在原來教育的基礎上搞點小發明、小製作。強迫孩子動手“加工”已做好的成品或者搞一些動手能力的評比,藉以展現幼兒的“創造力”。如果孩子的動手能力強,便會稱孩子為創造天才,而那些動手能力稍差和不會“加工”的孩子,會被老師批評:“看你笨的,不會創造,連這麼簡單的東西都不會做,你還能幹什麼!”這樣斷然地將動手能力與創造能力劃等號,只會顛倒操作能力和創造思維、創造想象、創造精神在培養幼兒創造力中的地位。

誤區三:把創造思維等同於求異思維。

在幼兒創造教育中,老師為了培養幼兒“標新立異”的創造力卻常常走向另一個極端,片面地追求求異思維。筆者曾經去一所幼兒園見習,當時在上美術課,老師正教幼兒畫小兔子,黑板上掛了一幅範畫,所有的孩子都開始畫了起來,老師在巡迴指導時有些刻意地要求孩子畫出與範畫不一樣的畫:“紅紅,你怎麼和老師畫的一樣,你不會自己想一個別的樣子!”“亮亮,你怎麼和麗麗畫的一樣,快改了!”。老師對與和別人不一樣的畫,在評價時,會大大鼓勵,表揚幼兒,而對於相似的畫,則反應平平,甚至有些埋怨,這難道是我們的創造教育嗎?未免有些太刻意了,這樣只會將“求異”變為一種目的,一味強調求異思維也會導致教育的偏要。分頁標題

幼兒天生就具有創造性,他們的行為和做事情的方式是與眾不同的,當學齡前兒童進行發散思維的時候,他們的創造力應該得到鼓勵,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來具體幫助幼兒表現和發揮出他們的創造力。

1、創造心理安全的環境,幫助幼兒適應變化。使幼兒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不會受到打擊和嘲笑,驗證自己想法時不遭到孤立,能夠在與周圍環境不斷交互作用中,顯示出創造性的潛能。

2、幫助幼兒認識到有些問題不是很容易能回答得出來的。這可以避免焦慮情緒的出現,從而激發創造力的發展。

3、鼓勵幼兒去尋求多種答案。使他們能對自己提出的答案進行比較,找出最適合這種情景的回答。

4、獎勵表現出創造性的幼兒。讓幼兒認識到他們創造性的觀點以及大膽、出奇的想象是受大人重視的。

5、幫助幼兒體會創造帶來的快樂。要讓幼兒發現,在做某些事情時,自己能找到答案是件有趣的事情。

6、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幼兒自覺積極地參與活動,使其創造的智慧和結晶在環境的刺激下激活起來。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珍貴的存在,當孩子由原來喜歡質疑到“沒有問題”,由入學時的“問號”到畢業時的“句號”,無不説明幼兒創造能力是能夠開發也是最容易受壓抑和挫傷的。讓我們珍惜這種創造的存在,為培養創造型人才,邁好這關鍵的一步,使孩子將來成為祖國建設的棟樑之材!

教育有樂心得體會篇3

人生四種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宗教教育。

家庭教育是四種教育之根本,一個民族,一個社會,若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則如無根之木,外似繁茂,不能長久,故家庭教育,大至國小至家,實是重中之重。

奈何今天家庭教育亂象叢生,如今父母長輩,只知溺愛,不教倫理,不重道德,於家庭教育之理論、方法、經驗、例證,幾乎全然不知,加上如今電視、電腦、手機、網絡信息發達,使孩子們在幼兒時期就喪失了純真的性情,此時父母若不加以正確引導,幼兒極易沾染不良習氣,清淨心被染污,如白紙染墨,再想恢復純淨,大難大難,心不純淨,學業難成,所知所學,多是皮毛,真正義理,難以契入,讀書明理智慧增長的喜悦,體會不到,久之,就容易疲憊厭學,應付了事,致使大好時光荒廢,為人處事,學業德行,都無所成,即便拿到一紙文憑,又有什麼用呢。

家庭教育的問題,實在不是一句兩句能説清楚的,篇幅所限,將一些教子要言,列入下方:

教育孩子的五項內容:引導心性、拓寬志向、長養才能、鼓舞正氣、剋制毛病。

教育孩子九條原則:懂得禮義廉恥、勤奮學習、選擇交友、戒話多、練習日常應對、明瞭進退之道、珍惜光陰、守信用、遇到事情有正確的主見。

教育孩子,首先是要變化氣質。

刻薄的,要教寬厚;

暴躁的,要教温和;

虛榮的,要教樸實;

好表現的,要教含蓄;

輕浮的,要教穩重。

實際生活當中,應先剔除孩子的傲慢心,長養謙虛的美德,使之温良恭儉,行為舉止沒有邪僻。孩子十歲左右思想意識還沒有定下來,而且記憶力非常強,一句善言聽到耳朵裏,就會終生不忘,一句惡言聽到耳朵裏,也會時時起邪念。所以在孩子面前,不要説低劣不堪之事,尤其要戒除淫穢之語。應常講一些古聖先賢的故事,例如古人勤學的故事、列女傳、忠義錄、孝行傳等等。

最後,針對目前家庭教育的亂象,特別提出最重要的三點意見:

1.切不可溺愛,無數家庭用血和淚證明,溺愛長大的孩子,是多麼無能,多麼脆弱,當有一天父母滿足不了孩子的慾望的時候,就是這個家庭災難、痛苦的開始。

2.一定要習勞,切不可認為只要唸書就可以了,老人言耕讀傳家久,經常習勞的孩子,耳聰目明,頭腦清晰,若是從小養成懶惰的習慣,那壞處實在是説不盡,所謂討人嫌莫過一個驕字,家敗離不開一個懶字,毛澤東蔣介石獨服曾文正公,不是沒有道理的。

3.一定要看聖賢書,聖賢經典,四大文明古國三個都滅亡了,只剩下中華文明,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的智慧,修身、齊家、治國、天下太平的理論、方法、經驗、成果都在其中了。

教育有樂心得體會篇4

今天與一個學生的爺爺聊天。我們談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時,他講到這麼一件事:八十年代中期,他在一個比較富裕的地方工作,也把自己的孩子帶到身邊照顧,同時在當地就學。孩子很文靜也很用功,學習一直不錯,班主任也很喜歡他的孩子,封他做班長。他也很少對孩子進行額外的關注,對孩子的學習是放心又省心。但不幸的事,這個班主任在孩子三年級的時候因病去世。孩子也換了一個班主任。這個新班主任新官上任三把火,把他的孩子的班長職務給換了。孩子從此對學習失去了興趣。而自己因為工作的原因,沒有覺察到。更重要的是,他工作的那個地方別看經濟實力挺強,但每個人只注重物質的享受,不重視精神追求。因為各家的孩子都是以玩為主。他的孩子一旦脱離了學校教育的軌道,與他們混在一起,那“腐爛”的速度非常快,致使後來終於離開了學校,造成了很大的遺憾。

這件事讓我想起近來讀《教育心理學》時裏面講到個體差異的認知風格和學習風格。當我們開始認識到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時,討論認知風格和學習風格的重要性時,假設這兩種風格有任何一方缺位時,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呢?

從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當老人的孩子書讀好的時候,基本上是認知風格在起作用;而當書讀不好的時候,正是學習風格的缺位,造成他在學習上遭遇“滑鐵盧”。

可見,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生的學習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教育有樂心得體會篇5

我是一個80後媽媽,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我自身的性格中難免有些自私和任性。生了女兒後,更是像一個大孩子帶着一個小孩子,但俗話説:"家庭教育無小事,生活無處不教育。"所以在教育女兒上我要從小事做起,同時也要從自身出發,做女兒的好榜樣

女兒作為我們家長的一面小鏡子,如果想要讓女兒更優秀,首先我們自己也要提高自身修養。出口成髒的父母,怎麼教育出文明禮貌的孩子;父母自身沒有良好的習慣,怎麼能要求孩子的道德和素質;父母言而無信,孩子怎麼會誠實守信。這三點在我教育女兒時也時時刻刻反省着自己。

尊重女兒也是我們家比較重視的一件事,不把女兒當做小孩子。我相信即便女兒再小都會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年紀雖小卻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女兒,給女兒説出自己想法的機會,聽取女兒的意見,我相信被尊重的女兒會越來越懂事。

為了給女兒補充營養,所以在選擇奶粉上,我們選擇了美贊臣荷蘭版a+,味道女兒一直都很喜歡,重要的是奶粉含有科學配比的dha,dha又被稱作為腦黃金,也是系統神經細胞生長及維持的主要成分,足量的dha能讓女兒的腦袋充分發育,只有腦袋發育好了,才能讓各方面的教育達到最佳的效果。另外,奶粉含有獨特的(pdx+gos)益生元配方,夏天也不擔心上火。

雖然新手媽媽在育兒路上有許多許多的難題要克服,但我相信在我的不斷努力學習下,一定可以一邊改變自己的壞習慣、一邊把女兒教育的更好。

教育有樂心得體會篇6

我看完《愛的教育》以後,深受啟發。作者亞米契斯,寫他上國小四年級的生活。這本書有他和同學之間的友誼、師生間的感情。內容感人肺腑、扣人心絃,是風靡世界的文學名著之一。

最令我感動的是《倫巴第的小哨兵》(每月故事)。故事講述的是六月的一個早晨,一小隊意大利騎兵正在前進。他們看到了樹林中有一個農舍,裏面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這屋子裏只有少年一個人,家人都逃走了,他想看打仗,所以留了下來。士兵爬到屋頂,向遠處望,可是屋頂很矮,看不到遠方。

於是士兵讓少年爬上樹,看看遠方有沒有敵人。少年不一會兒就爬上了樹頂。他往前看,看見有兩個敵人,離這兒只有半里路。士兵又讓他看右邊,他説:墓地那邊的樹林裏有東西在發光,好像是刺刀。突然一顆子彈飛了過來,落在了房屋後面。他仍然看左邊的情況,士兵大聲喊他下來。這時,又一顆子彈飛來了,這次更低了,聲音尖利,從少年身旁掠過,少年嚇了一跳。快下來!士兵又喊道。少年把身體左轉,大聲説:左邊,在教堂那兒,好像第三顆子彈打斷了少年的話,他從樹上掉了下來死了。士兵把三色旗蓋在他的身上,把他埋好了。

看完了《愛的教育》,我是多麼感動啊!倫巴第的少年為了他的國家,把自己犧牲。這多麼偉大,多麼光榮,當第一顆子彈向他打來的時候,他仍然在樹上看敵情,第二顆子彈飛向他的時候,他嚇了一跳,但是他還在樹上看情況,但是第三顆子彈向他打來的時候,他中彈了。我為這個倫巴第少年的死,而感到驚訝。這讓我想起了丘少雲,他寧可活活被燒死,也不願暴露自己,為了祖國,勇敢無比。

?愛的教育》讓我深深的知道,在祖國需要我的時候,我應當奉獻自己的一切,哪怕是最珍貴的生命。

教育有樂心得體會篇7

廣大幼教工作者應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針對幼兒可能遇到的安全問題,對幼兒進行教育,以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在工作中,我總是將幼兒的安全工作放在第一線,我經常陷入這樣的矛盾,一方面願意儘量滿足孩子的各種發展需要與合理要求,另一方面又擔心孩子的安全。比如,今天在晨間活動時,大班小朋友方方就讓我出了一身冷汗。

孩子們都喜歡玩小踏車。按照常規,玩小踏車是沒有什麼危險的。但有些孩子會創造性地嘗試一些新玩法,比方説方方吧,他嫌小踏車太慢,又不夠刺激,所以就單腳跪在車座上,用另一隻腳一下一下地向後蹬。這樣一來,小踏車的速度越來越快,方方滿臉都是興奮和得意,每次快要撞到什麼的時候,他總能靈活地躲過。我原本想要稱讚方方喜歡動腦筋,想出了新玩法,可是,見此情景,我還是認為這種玩法太危險了。我在一旁提醒了幾次,方方卻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無奈之下,我衝着方方喊:“嗨!能讓我試試嗎?”果然,方方準確地停在了我的面前。“老師,您來試試,這樣可好玩了!”按着他的指導,我試着在場地周圍轉了起來,嘿,真有飛一樣的感覺。這樣感覺着,體驗着,幾乎忘了自己這樣做的目的,直到我也出了一次險情——拐彎時差點蹭到山洞上。當我慢下來時,方方跑到我身邊:”老師,特好玩吧?“我點着頭説:”是特有意思,就是太危險!我差點撞到山洞上。剛才你玩得時候,也快碰着小朋友了。“他向周圍看了看説:”那我們找個人少的地方玩吧。“我們來到草坪間的甬路,他高興地單腳跪在小車上,沿着甬路轉起來。

是啊,每天都是這樣,看着孩子們玩得高興,我也很愉快。可是,安全問題又時時令我緊張。我每天將安全工作放在首要地位,安全地把最後一個孩子交到家長手中,我才能鬆上一口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gz8rz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