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俗漫談心得體會多篇

俗漫談心得體會多篇

俗漫談心得體會多篇

俗漫談心得體會篇1

早就聽説過,北有“魏書生”,南有“李鎮西”。最近,我有幸拜讀了《魏書生教學工作漫談》。這本書讓我走進了魏書生的世界,翻開書的每一頁都是收穫,學習書中的每一點知識都是快樂。讀着魏老師樸實的文字,感受到了他對教育事業的一片赤誠,看到了魏老師教育路上堅定的步伐。他以驕人的教育科研成果向我們展示了他獨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雖然説魏老師的有此做法對於我們學校的學生來説可能並不是很適用,但是教育都是相通的,他的教育精神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讀了以後,我由衷地感到魏書生真不愧為中國教育界的一個奇蹟,這也讓我對教師的認識和教學工作的認識又有了進一步的思考:

其一,用愛心教育學生。

魏老師有着大海一樣寬闊的胸襟,他能夠理解學生所犯下的錯誤,從不打擊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他有自己獨特的“懲罰”孩子的方式,就像用做好事來改正錯誤。對此,我也有了一些體會,我班有個經常不按時完成做業的學生,對他,我沒有過份的批評,只是告訴他,最近班上的衞生太差了,請他協助管理衞生。結果,他每天早早到校,對班內衞生做一個檢查,不過關的地方親自出馬,正因為他的努力,我們的衞生情況有了明顯好轉,我表揚了他。奇怪的事兒發生了,他的作業也按時交了,這是不是説明他能夠做到自律了?是不是有了一份責任感?那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用了聲東擊西的方式,既懲罰了學生,又讓他在學習上有所提高。

魏老師的心裏時刻都裝着學生,學生就是他的一切。他讓學生在充滿愛的教育中,認識到自身的價值,存在的意義。學生尊敬他,崇拜他,信任他,能主動認識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魏老師深知,教書的目的並不是造就一批會做題的機器,而是培養和造就一批適應社會發展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如培養學生的效率感、學習高效日、當日事當日畢等具體的做法都是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人文素養。在此,我也學習運用了一些,例如,我也曾讓學生制定一些計劃,既有周計劃,又有月計劃,更有學期計劃。也就是説處於中學階段的學生更應經常注重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將德育融入每一科的教學中,為學生一生的長遠發展負責。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老師真誠的愛,這樣才能教育出身心健康的學生,讓他們懂得做人的真正道理。

其二、在快樂中做教育。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把學生當成天使,那你每天生活在天堂裏;如果你把學生看成魔鬼,那你將每天生活在地獄中”。對於我們老師,面對的是一羣養尊處優、以自我為中心、優越感極強的學生,教育起來可謂困難重重。但如果我們把那些瑣事天天記掛在心上,舊的煩惱還沒去,新的煩惱又接踵而來,那隻會是愁上加愁,這對我們的身體也是極大的損傷。

尤其是我們今年所遇到的這一特殊學情,學生特別聽話,讓做什麼就做什麼,但在課堂上就是不出聲,這可急壞了我們幾個年經教師,一下課,我們就湊在一起想方法,為了活躍課堂氣氛,一改死氣沉沉的狀態,最終,我們決定巧用魏老師的一些方法,那就是——犯錯誤唱歌,我們是這樣操作的,在課堂上進行小組知識比賽,或是整排間的比賽,輸的小組進行懲罰,那就是唱歌。

這種方法,我在課堂上也用過,那就是在朗讀課文的時候,學生往往讀一遍就沒興趣讀第二遍了,其實對內容是一知半解,在新授課上並不能出現很好的反映,不能高效的完成課堂任務,對此,我在新授以前,對課文的朗讀質量進行提高,就是進行整排間的比賽,一排間自由分工,但是每個同學都要參加,如果出現反覆讀、添字、漏字現象,視為錯讀,總評出出錯最多的一排,進行唱歌,做為懲罰。針對他們的心理:寧可多用功,多讀幾遍,也不課堂上唱歌的想法。還真的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們在快樂中學到了知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實,“生活中不是缺少歡樂,而是我們缺少發現歡樂的能力。”人的一生沒有一帆風順,而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是在自尋煩惱,杞人憂天,被自己精神枷鎖所束縛。所以人要學會適應環境,學會開朗樂觀、積極進取,勇敢面對。魏老師建議我們學習阿q精神,帶着鐐銬還能繼續快樂的跳舞。如果我們改變不了環境,我們就試圖改變一下自己,換個角度考慮問題。只有這樣才會讓自己變得成熟起來,經驗豐富起來,同時輕鬆快樂起來。

其三、還學生自主

21世紀的學校教育,學生是教育教學的主體,怎樣才能讓這一主體真正的去自主學習呢?這是我們一直苦苦思索的問題,我想情景模擬法也許不錯,我在講《心聲》一文中就用到了,在學生讀過課文之後,將文章的情景再現,讓學生們體會主人公的心情,也讓學生站在老師的位臵上體會程老師的想法,這時,學生一改常態,積極發言,課堂氣氛極其活躍。這對學生多方位的思考,和為人處事都有一定的幫助,既學習了知識,又讓他們學會了做人的道理,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課程就是教師幫助學生經歷、體驗轉變的過程,教師和學生是同事、夥伴、協作者的關係,像這節課上,我寫錯了一個字,學生立即給我主動的指了出來,這點小事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平時的課堂上學生和教師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那是一種感情非常融洽的同事和朋友之間的關係,它已經成為習慣,再這樣既寬鬆、自由又很民主、感情很融洽的氛圍之下,學生才敢於指出老師的過錯,這也正説明了學生處於一種很有安全感的心理狀態之中。我們的課堂就要達到這樣的狀態:學生敢想、敢説,願意想、願意説。只有這樣的狀態下才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再者,要有寬鬆的氛圍。所謂寬鬆,我想就是允許學生説錯話,説真話,把它自己的經驗、最個性化的東西充分表達了出來。日本的一所學校流行一種這樣的理念,他們認為“教室就是讓孩子出差錯的地方”。在日本,離開了學校你就不能犯錯誤,但是學生在學校是允許犯錯誤的。我個人的理解,犯錯誤就是讓學生打開心窗,把他心裏想到的、碰到的經驗和體會充分地表露出來,一時我們的教學真正進入孩子的心理。我們的課程,如果不能夠將孩子的經驗、孩子的認識真正整合起來,那麼孩子的經驗就無法完成再構,形成新的體驗,更談不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轉變。

其四、培養學生合作學習

魏老師在教學中也從不同層面運用了合作學習,其實對於我們國中學生來説,他們能夠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建構對事物的理解,由於已有的經驗、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學生對事物的理解會各不相同。合作學習能使學生看到問題的不同側面,對自己和他人的觀點進行反思或批判,從而建構起新的和更深層次的理解,同時,也增強了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就像在《詞五首》一課中,我請同學們合作找出,哪幾首詞意境想近,並理解詞文的大意,找出不理解的地方,進行組與組間的交流。通過小組交流,所有問題迎刃而解。當然,我們也要注意到運用合作學習時碰到的“部分學生因依賴別人而導致自己獨立思考能力的下降”這一問題,我們也要“弄清什麼情況下合作學習才更有效。”以解決小組合作探究中存在的小組合作濫用或合作流於形式沒有解決實質的問題,將合作探究用在刀刃上,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發揮每個人的長處,同學間相互彌補、借鑑,相互啟發、形成立體的交互思維網絡,以產生1+1>2的效果。

其五、做一個善於反思和創新的老師。

魏書生是一個真正在實踐教育理論的教育實踐家。他點子多,辦法新穎,有實效。他工作的思路清晰,方法科學,這得益於他深厚的理論功底,並且他敢於做試驗,遇到困難不退縮,想辦法去克服和改進。教育就是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的推陳出新。作為剛剛有幾年教齡的我,就更應該在接納前人的優秀教學手段和思想,不斷的夯實基礎的同時,一定要勤于思考,敢於實踐,,勇於克服困難。因此,在啃讀他的著作的同時,在每次有感悟的時候就寫下一點點兒的體會,以備迷茫時得到指引。

學無止境,教育的魅力也無止境。雖然我並不從事班主任的工作,但讀了《魏書生教育工作漫談》之後,我卻真正感受到了老師的教育魅力之所在。一個教師,他的勝利青春是不能保持的,但是它可以保持職業青春。

教師應該像一個有能源支持的火炬,或者像一個有生命的蠟燭,一邊燃燒,一邊又在生長。我願做教育界中,一個堅如磐石的耕耘者,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豐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燒值,更高的照亮度,這樣才有可能在有限的從教生涯中,為祖國,為民族的教育事業,做貢獻。

俗漫談心得體會篇2

觀摩過魏書生的課,聆聽過魏書生的報告,閒暇之餘,又研讀《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翻開幾頁瀏覽,從中學到了許多作為班主任常常忽略的東西。當有學生打架、不愛學習、想鬆口氣時,魏老師不是批評,而是通過與“心理的對話”(寫心理病歷)等來剖析“舊我”,形成強大的“新我”,從而開始了自我教育的歷程。

學生違反紀律一定要受到紀律處分,這一點可以説是天經地義,所謂國有國法、校有校紀、班有班歸,無規矩不成方圓。但是怎麼樣才能使受到處分的學生心悦誠服的接受處罰而不至於產生消極的牴觸情緒呢?我也曾幾何時花了許多的時間去思考,但效果總是不大理想。學生違反紀律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我們班主任怎樣將這些不好的事情巧妙的轉變為好事?

看了《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後,對於魏老師的“寫檢查”(説明書)我是非常推崇。當學生真地犯了錯誤時,魏老師就讓他們寫“心理病歷”,對自我進行認真的剖析。他把對學生的教育從外部轉向了內部,通過教師的引導,經過學生自己的內省,逐步來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正如教育家葉聖陶所説:真正的教育是形成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他在班上大力推行這樣一種處罰方式:對違反紀律情節比較輕的學生,我罰他上講台唱一首好聽的歌或者將一個動聽的故事,對於違反紀律情節比較嚴重的學生我罰他們用正楷字寫一份內500字左右的違紀心理報告,描述他當時的違紀心理,請大家注意心理報告書不是保證書更加不是檢討書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常會遇到許多的不盡如人意的事情。

魏書生老師説,“我認為一個人首先要適應環境,享受美好人生,生活不能沒有理想,但人類不能以理想主義的目光苛求生活。當代人應該在這千載難逢的太平盛世而滿足。少埋怨環境,多改變自我”。

細想想,一味的抱怨、發牢騷、怨天尤人,又有什麼用呢?人生中能有幾件事情是自己改變得了的,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的心態,就是保持一顆平常心,少生氣,少抱怨,快快樂樂的去面對,努力去適應環境、適應社會。正如魏老師所説的:“改變了自己,你覺得世界更可愛,水比昨天清,花比昨日豔,天空看起來都比昨日更藍。”就會營造一個“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廣闊空間。

讀完了魏老師的書,讓我受益匪淺,讓我的眼界有所拓寬,但給我更多的是心靈的淨化和啟迪。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不斷的學習先進教師的經驗,多讀書,多學習。不斷改進,不斷提高,積極探索,善於總結,使自己的做人、做事的水平不斷提高。

俗漫談心得體會篇3

讀書,對於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説,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因此我們要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進而豐富自己的課堂。今年我有幸拜讀了魏書生老師的《教學工作漫談》,從中真切地感受到魏老師那哲學家的頭腦、改革家的氣魄。尤其是他那出神入化的教書育人藝術,民主科學的管理經驗。下面是我讀後的點滴感觸。帶來和大家一塊分享和共勉:

一.做一個“科學”的教師,學會“教”好書。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面對的是一羣求知的學生,因此我們不但要有豐富的知識,更要有豐富的知識教育技巧,要有駕馭,靈活運用教育規律的能力。讀了魏老師的教育理論之後,我覺得魏老師的許多做法就值得我們仔細得揣摩體會和運用,從他的“課堂激發學生興趣十法”中我進一步肯定有智慧的教育,確實我們自己在課堂教學中也能體會得到,比如課前一句富有哲理或飽含激情的導語,能很快的把學生帶入課堂,引入教學,有時可能還能帶動學生整節課的學習興趣。記得在講《老王》一課時,我在上課之前給同學們播放了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讓世界充滿愛》,然後讓學生暢談生活中你所看到或感受到的愛的事例,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一時間學生融入了一種愛的氛圍之中,課中對文章主題理解也就在不知覺中加深了。在講《説“屏”》一課時,因為對於“屏”有的同學可能比較陌生,於是我先給學生展示了一些古今屏的圖片讓學生去欣賞,古典精美的屏畫學生很感興趣,對“屏”也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陌生的《説“屏” 》一文學生學習也就不再感到那麼枯燥了。又如課堂中我們一個誇張的動作,姿態或表情,也能使學生在愉悦歡樂的氛圍中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同樣一句真誠的鼓勵,可能會使一個滑入深淵的學生能夠回心轉意跟上集體的步伐。其實這些都是教師智慧的體現,只要我們細細的揣摩運用,一定會受到很好的效果。

二.做一個“民主”的教師,教學生學會“學習”。

魏書生是中國教育界的一個奇蹟,他沒有出眾的外表,沒有過人的智慧,甚至沒接受過正規的師範教育,然而他卻達到了別人難以企及的高度。我覺得魏書生老師取得成功的最大奧祕就在於他的民主、科學的教育思想。無論他的班級管理,還是他的課堂教學無不滲透着民主的教育思想:班級怎樣管理,老師課堂教什麼,怎麼教;學生學什麼,怎麼學;布臵作業,布臵多少……他都跟學生商量,在他的一切教育活動中都能看到學生主動參與的身影。所以我覺得,只有民主才是教育的真諦,只有民主才能讓學生真正地學會學習,學有所得。這一點我覺得感觸比較深,拿布臵作業來説,我認為千篇一律的作業效果並不好,布臵難了吧基礎差的不會做,容易了的掌握得好的同學做的沒意義,也沒動力,因此今年的作業我們都改為各小組安排,我設定一個初步範圍,各小組根據具體情況去安排,但基礎內容是必完成的,掌握好的同學可直接完成提升內容,作為我們語文來説作業比較靈活,因此作為成績突出的同學也可直接進行課外練習或寫作練習,這樣各個階段的學生都能有所提高,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當然督促檢查是必不可少的,並且各個小組之間階段性的的評比使每個小組,各

個階段的學生都有了壓力和動力,感覺效果還是不錯。

另外一點值得欣賞的是魏老師的教學活動中,始終貫穿能力的培養,如在書中提到的觀察力,記憶力寫作能力及自學能力等等。其中給我感觸最深的是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書中有兩個章節講到這個內容。確實我們很多老師都有這樣的感觸,學生不會學習,不會運用。我認為這與學生自學能力不足有很大的關係,現在我們正大力倡導“學案導學,小組合作,當堂達標”的課堂教學模式,學案的運用其實重點就是培養學生的自學,合作探究的能力,如果很好的利用,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應該有很大的幫助。記得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對學案很陌生,學生顯得很無助,再加上學生基礎比較差。根本不知如何去預習,學習。更談不上提問題。學案似乎只是一種形式,學生也不在意學案的存在,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先詢問了一些有經驗的老師的做法,然後我們幾個人商量,學生不會預習,我們可以先給他們設計,給他一個枴杖,於是我們就把學案分兩部分設計。第一部分是預習指南,這部分包括背景資料,作者簡介,文體知識,字詞積累,和關於文章整體把握的一兩個問題,這些問題比較明確,即使基礎較差的學生基本上也能依據課文來完成。同時在下面我們還設計了一個空缺板塊,可以填你疑惑的問題,只要有相關的問題就行,雖然問題參差不齊,有時也可能不合理。但最起碼他們有了這樣一種思路和意識,能夠形成一種好的習慣。基礎較好的同學可以完成第二部分的合作探究和拓展延伸部分。這樣不同學生都能有事可做。雖然我們問題的設計也有一定弊端,限制了個別學生同學的思維,但對於基礎比較差的狀況來説,利可能要大一些,時間長了,習慣形成了我們可以進行適時的調整。

三.做一個“合格”的教師,教學生學會“做人”。

教育家陶行知曾説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隨着年齡的增長,學生的學習能力、智力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我們的教學不僅僅是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提高能力,還要讓他們學會做人,步入社會後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不被社會淘汰。就拿平日裏對於學生犯錯,我們大部分都是火冒三丈、大發雷霆,寫下保證書,叫家長。有時不但達不到教育效果,反而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產生厭學現象。我們不但沒有成就一個人才,反而耽誤一個人前途。我曾經帶過這樣一個男生,他頭腦很靈活,但貪玩不愛學習,課上做小動作,課下不完成作業,導致成績很差,家長也被班主任請來了好幾次,不但沒效果,次數多了,無所謂了,對家長老師的批評也習以為常,甚至還責怪家長為何就是逼迫來上學。家長很無奈,我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一味的批評已不是方法,後來我們轉變了方法,不批評而是找他交談,分析厭學的原因,討論學習的重要性,慢慢轉變他對學習的認識,同時給他安排了一定的班級任務,樹立他在班級中的威信,讓他認識到自身的價值,此外,我們也和家長聯繫,要家長和孩子多溝通,瞭解孩子的困難和要求,儘量的去幫助他們而不要一味的壓迫。造成孩子的抵抗情緒,半學期後,學生有了明顯的轉變,正所謂書魏老師提到的和家長共同教育效果會更好。但我們要把握好的教育方法。此外魏老師的一些做法也很獨特。犯了錯誤,便要做一件好事來彌補自己的錯誤; “犯錯誤,寫説明書” “犯錯誤,唱歌”……但無論是和家長教育還是獨立教育,前提一定要建立在保護孩子的自尊,有利於孩子發展前提下進行。也就是一定要建立在愛學生的基礎上。因為這樣學生才能自覺去改正錯誤,更重要的是還培養了他們健全的人格。其實我們平時常説,把每一個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可是真正面對孩子犯錯時,就算是自己的孩子,我們也會氣急敗壞,更不會冷靜地想出這些辦法。所以,在這方面,我們都值得好好地反思。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老師真誠的愛,讓他們懂得(學會)做人的真正道理,這樣才能教育出身心健康的學生,。

總有這樣的感覺,覺得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有時煩躁起來也不免有點兒牢騷。現在細細地思量,剛開始工作時時面對的壓力來自於對工作的一無所知,需要自己通過學習、摸索去適應。而幾年後的今天,環境已經不再陌生,工作也摸到了一點兒門道,但是自身的需要,自身專業發展的需要,不斷自我更新的需要得壓力越來越大。我們的社會在不斷地發展,個體沒有發展的話就只有被社會淘汰。社會壓力、行業壓力構成了我們學習奮鬥的巨大動力,向更高的難度不斷地挑戰,不斷地戰勝“舊我”,成就“新我”。

教育是一門科學,育人成才是一種精雕細刻的藝術,在工作中只有講科學、講創新、講藝術,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的人才來。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不斷多學習先進經驗。,不斷改進提高,積極探索,善於總結,使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斷提高。這是我讀魏書生的一點感悟。當然他的精神遠不止這些,還需要我們從教育生活中去認真領會他。把魏書生老師的精神發揚光大。

俗漫談心得體會篇4

前不久,讀了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我深深地被他崇高的精神世界感染着,被他積極樂觀的處世工作態度感染着。他告訴我們珍愛生命、享受生活的四字祕訣,叫做“鬆、靜、勻、樂”。“鬆”即身體放鬆;“靜”即心靈平靜;“勻”即呼吸勻稱;“樂”即情緒歡愉。他特別告誡我們要記住四字祕訣,要在紛亂複雜的社會裏,在緊張激烈的人際中堅守住心靈的寧靜,堅守住快樂的心靈之道。他認為,快樂可以外取,也可以內求。只有時時做到以靜制動,快樂才可能隨你而來!因為,有一失,必有一得;有一利,必有一弊;翻開手背,必定是手心;走出陰影,必定是陽光。

堅守住心靈的寧靜,堅守住快樂的心靈之道。在他的書中還有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兩句話: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情緒,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是的,不能改變別人,不能改變環境,你沒有能耐去換輕鬆的工作,那就改變自己,從改變自己的心態開始做起。我們要知足,俗話説知足常樂,吃着碗裏看着鍋裏的人永遠快樂不起來。

要知道捧在手裏的,才是最好的,也最值得珍惜。但是知足不是停留,我們還要奮鬥,工作生活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困難,在遇到問題時要變換角度思考問題,選擇積極的態度進入生活,我們要想方設法去克服,不要一味地要求別人來適應自己,而是要去努力適應別人。我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快樂工作,快樂生活。

俗漫談心得體會篇5

魏書生老師在他的《班主任工作漫談》一書中談到他的班級管理的核心內容是“一靠民主,二靠科學”。這是他班級管理中最鮮明的特徵之一,也是他管理思想中最具價值的認識之一,僅僅八個字,耐人尋味,給人啟迪,收益匪淺。

一、班主任的新形象:不是“官”,而是學有專長的職業教師。

魏書生老師當班主任時,就是採用“民主”管理的策略和以“科學”管理的方法來管理班級。他把自己定位是學生的助手:“堅信每位學生的心靈深處都有助手,你也是每位學生的助手”。因而他制定的每一項班級管理制度都是從學生的利益出發,且都是與學生反覆討論、商量形成的`。“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力爭不站在學生的對面,讓學生怎樣,不讓學生怎樣,而是站在學生的心理,站在學生真善美的角度,提出:我們怎樣,我們怎樣做才能更好。這樣學生會感到你不是在訓斥他,而是在幫助他,你真是他的助手”。因此才會出現:他的班級沒有老師在,學生都很自覺學習,遵守紀律,且各方面工作都做得很好。

回想自己當班主任時,把班主任工作當成“官”來做,習慣於用一般管理的觀念和方法來“管”學生,甚至“卡”、“壓”學生,而不注意學習、研究如何運用科學民主的做法來管理班級,營造“班級文化”。通過拜讀魏老師的《班主任工作漫談》後,我們知道班級管理工作應該強調教師的愛心、學問、人格魅力和職業修養,對學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強調班級管理者與學生之間形成平等、民主和親切融洽的關係。班主任只有首先把自己當作是一位真正的教師,才能充滿教育的愛心,才能熱情洋溢,全心全意地愛每個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從心理愛戴你、敬重你。這是教育的真諦。

二、班主任與學生的新關係:不是“管”而是“疏通化瘀”的良師益友。

班主任管理班級工作不能只“管”不“理”。“管”是靜態的、被動的、表層的,只是一種約束,制約手段而已,而“理”是動態的、主動的、具體的,是管理的宗旨所在。中醫強調“不通則痛”、“疏通化瘀”,這點魏書生老師又給我們做出了榜樣。他愛學生,尤其是愛那些差生。他認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課聽不懂,還要硬着頭皮聽,不懂裝懂,裝模作樣,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給他們一些關愛,幫助他們進步也應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魏老師説教師做差生的轉化工作如同醫生診病一樣,“醫生的醫療水平是在治療疑難雜症中過程中提高的,教師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難教的學生教好的過程中提高的”。這一認識應該説是非常獨特的,給人們更多的心靈淨化和啟迪。愛一名優秀生不難,愛一名差生卻不易;把成績好的學生教好不難,能把成績差的學生教好卻不易。陶行知先生也説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那就讓我們多替那些所謂的“差生”想一想,想一想他們的優點,他們的“閃光點”,用賞識的眼光去欣賞他們,漸漸地,他們或許在你的眼裏並不是那麼差,或許有那麼一天,他們已經走出了“差生”的陰影,這一切將會是你當教師最好的回報。

想想我們平常對“差生”的態度,缺少的就是這種真誠的愛心,持久的耐心、不變的信心。班主任應該走進學生心靈,以愛自己孩子之心去愛學生。教師只有走進學生的心靈做他們的良師益友,才能實現民主化管理。這個前提就是要真正的去愛學生。愛學生,就是要愛他們的一切:愛他的優點和缺點,愛他的進步和淘氣,愛他的成熟和幼稚。只有這樣,你才會想辦法把學生的缺點轉化為優點,讓他從淘氣中不斷進步,使他從幼稚走向成熟。

三、班主任的工作新方式:不是“灌”,而是使人理和情和諧發展的人生導師。

學生獨立人格的培養是新世紀道德教育最根本的目標,班主任一定要認識到,這種人格的培養是民主的土壤、濕潤的雨露、寬厚的陽光、自由的空氣和耕耘者的辛勤勞動等綜合作用的結果,是一種充滿柔性的、富有周期的仔細呵護的過程。

在魏老師的班裏“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他對學生説:“凡是普通學生能做的事,班委不要做;凡是班委能做的事,班長不要做;凡是班長能做的事,班主任不要做。”他在班裏設立了值周班長,這些同學與常務班長,班委會成員一起,各有不同的職責共同的負責班級各種事務的處理。對班級一些具體的用品及各項專門事務,魏老師總能用自己獨特的方法發動每一個學生去“承包”,這樣形成了由班主任、班級幹部、學生組成的三級管理網絡,人人蔘與管理,同時便於人人接受管理。他這種讓學生自覺參與、自我約束,最後變為自我行動的自我管理的方法,不僅鍛鍊了學生的管理能力,還培養了學生高度的責任感。所以即使他不在學校,班裏也管理的井井有條;所以他才有時間去觀察,去思考,去做更需要他做的事。這就是他當班主任輕鬆的所在,這就是他的班級管理藝術。值得我們用畢生的精力去學習和研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k3eeg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