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嚴以治家清風傳家心得體會多篇

嚴以治家清風傳家心得體會多篇

嚴以治家清風傳家心得體會多篇

嚴以治家清風傳家心得體會篇1

讀完《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兩本書,深深為25位英模黨員的家風事蹟所感動,也為24個反面典型家庭而惋惜。更加深刻理解了: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政治責任、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

?清風傳家》中的25位英模黨員,有科學家,有醫生,有軍人,有老師,有幹部,職業不同、領域相異,家風確有相同之處,那就是好家風應有的特質。

對黨忠誠。“我是黨的幹部,就應該聽從組織的召喚,到艱苦的地方去。”深藏功名的老英雄張富清在事蹟被報道後,仍在考慮着要怎麼更多回報黨、國家和人民。“我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我熱愛黨,熱愛黨的事業,我願意為這人類最偉大的力量貢獻出我的全部理想,不惜在必要時付出我的生命”!吳良鏞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入黨誓詞。

熱愛祖國。“願將一生獻宏謀。”在氫彈之父于敏的家,愛國是不變的主題。“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在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心中,國家事業第一位,家庭第二位,自己第三位。“祖國需要,我無論如何都要回來。”至誠報國的黃大年用生命證明了“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

一心為民。鍾南山、張伯禮、顧方舟醫者仁心護佑人民生命健康,於漪、高銘暄教書育人為國育才,朱彥夫、李保國、謝高華投身於脱貧攻堅緻力於讓鄉親們富起來,......,他們無愧於“人民英雄”“人民科學家”“人民教育家”“人民楷模”“最美奮鬥者”榮譽稱號。

嚴以律己。25位英模對自己嚴格,對家人“苛刻”。張富清為家人立規,前人不搭“捷徑”,後備莫求“沾光”。在郭明義看來,房子可以不寬敞,但心一定要敞亮。高德榮始終堅持“不給別人一點送禮的由頭,不讓自己有半點腐敗的念頭”。在葉聰的家裏,正面清單不設限多多益善,負面清單很明確:不能做的事情絕不能碰。韋昌進面對老戰友的請求,情感歸情感,原則歸原則,作風的口子決不能開。

淡泊名利。冷靜看待貢獻,清醒面對榮譽。于敏只將自己看作科研事業的“千萬分之一”。孫家棟評價自己是“一個合格的工程師”。顧方舟説自己“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顆小小的糖丸”。吳文俊看清名利“不為獲獎而工作,應為工作而獲獎”。樊錦詩告誡兒子“人不是為物質、為金錢而活的”。

精神傳家。好家風需要代際傳承。英模們的好家風,都是以“精神”為載體,既繼承祖輩,也傳承後輩,一代一代傳一代。《嚴以治家》中的24個反面典型家庭,起初也是有良好家風的,比如,楊玲玲的母親一直教育她“我們吃的是公家的飯,要好好地為黨工作”,易軍的父親曾因為一句黨風不好的話用飯碗砸醒他,雲光中家原本有着紅色家風的傳統,......。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好家風被拋在腦後,貪念戰勝了理智,“物質”佔了上風,一家人、整族人被壞家風所裹挾,奔向不歸的迷途。可見,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最後,再讓我們重温一下25位英模黨員的名字:于敏、孫家棟、張富清、黃旭華、鍾南山、吳文俊、顧方舟、程開甲、於漪、高銘暄、麥賢得、張伯禮、王有德、王繼才、朱彥夫、李保國、高德榮、樊錦詩、吳良鏞、韋昌進、葉聰、張飈、郭明義、謝高華、黃大年。向英模致敬,向他(她)們學習,見賢思齊、修身治家,樹立傳承良好家風。

嚴以治家清風傳家心得體會篇2

“天下之本在家。”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每個家庭都應弘揚優良家風,黨員幹部更應帶頭樹立好家風。千千萬萬個家庭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把實現家庭夢融入民族夢,就能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這是歷史的傳承,也是時代的使命。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十九世紀俄國文學巨匠列夫·托爾斯泰在名著《安娜·卡列尼娜》開篇寫下的這句名言,如果説以前初讀時還有點不明就裏、一知半解的話, 最近通過品讀《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家風建設讀本(以下簡稱《讀本》),彷彿摸到了幸福家庭之為什麼相似、不幸家庭之為什麼彼此不同的一鱗半爪,也前所未有增強了對家庭、家教、家風重要性的認識和理解。

家庭是什麼,什麼是家庭幸福?

這一銘心之題,古往今來無數仁人志士都曾論述過。“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家和萬事興”,字字句句,飽含家國深情,飽含對家庭幸福的嚮往。人生而在世,每個人都離不開家庭,也都希冀享有家庭幸福。可以説,家庭幸福是人生幸福的基礎和起點,“擁有時不覺得有什麼,而一旦失去,就會覺得特別可惜”。曾經一段時間,有關家庭、倫理的影視作品大量佔據熒屏,比如《都挺好》《父母愛情》《情滿四合院》之類,其要旨是在喚醒人們對家庭的珍惜和熱愛、對家庭幸福的反思。特別在社會節奏加快、人們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當下,家庭因其在給予人們休憩、修養、支撐甚至療傷作用方面,所起到的其他任何環境都無法比擬的作用,變得尤為重要。重視家庭,這一中華優秀倫理文化傳統,在今天重新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讀本》一正一反共計49個家庭,不管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在追求幸福這個目標上幾乎都是毫無二致的。即便是腐敗分子,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家庭同自己一道跌入無底深淵。這從書中摘取的當事人懺悔可以看出來。但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不同的理想信念,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會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 那些共和國榮譽獲得者,無一例外都有着深厚的家國情懷,有着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有着舍小家為大家的大愛,並以此引領整個家庭盎然向上、積極奮進。相反,那些違紀違法典型案例,在對待家庭上有的貪圖享樂,有的放任縱容,有的互相算計,有的共同為惡,儘管軌跡不同,但都導向了墮落的悲劇。正是在這種正反強烈對比中,在激烈的情節衝突中,給讀者帶來深刻的震撼和深長的啟迪: “戀親不為親徇私”“濟親不為親撐腰”,這才是領導幹部為官和追求家庭幸福的底線。

家教是什麼,什麼是好的家教?

顧名思義,家教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第一課堂,也是影響每個人終身的資源或者財富。家庭教育之所以很重要,首先在於它的無可替代性,父母是第一老師的角色任誰也代替不了,有人因此把家庭教育稱之為人生第一教育。正如哲人所言,“人終其一生都走不出自己的童年”。在步入學校之前,我們主要接受來自父母的家庭教育,包括言傳和身教。可以説,家教是牢牢紮根於每個人的記憶最深處,深刻影響每個人思維習慣、性格特點、處世原則的基石。歷史上,“孟母三遷”“畫荻教子”“岳母刺字”“封壇退鮓”,太多的典故反映了家教作為第一教育的重要作用。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多地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接受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其今後的人生。

?讀本》中有25位英模黨員、24個違紀違法案例,在家庭教育上可謂表現迥異、高下立判。書中這些共和國勛章、“人民楷模”“改革先鋒”等榮譽稱號獲得者,許多人一方面從小就受到父母嚴格的家庭教育,他們的愛國愛家、正直正派、嚴謹細緻、認真負責,有很多是傳承於父輩的美德。另一方面,他們又以自己的價值取向,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向自己的配偶、子女乃至身邊人傳播這種美德,讓傳統家教在新時代發揚光大。書中那些家風問題突出的違紀違法黨員幹部,幾乎都存在一個背棄家教初心的過程。隨着職務的升高、權力的加大,“三觀”被一點一滴地扭曲,逐漸把家庭的教誨、父母的面命置之腦後,同時也因自身不正,對家人或者疏於教育,或者往邪路上帶,直至身陷囹圄而致悲不自勝。 這何嘗不是在教育引導和警示提醒廣大黨員、幹部,家庭教育絕非小事,人忘了什麼也不能忘本,在家教上欠賬是必然要用更大的代價來償還的。

家風是什麼,什麼是優良家風?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家風者,家庭之風氣也,它非一朝一夕形成,卻能夠破壞在“一朝一夕”。説它非一朝一夕形成,是因為凡一種風氣,無論是家風還是其他什麼風氣,其形成必然有一個行為—習慣—風氣的發展過程,某種傾向性行為在一個家庭被千百次重複,慢慢就會變成一種習慣,習慣久了就會“成自然”,變成家庭風氣之類的東西。説久一點,有的家風的形成可能是需要一代人、幾代人乃至十幾代人的努力和積累。我國曆史上的著名家風家訓,如《顏氏家訓》《朱子家訓》《袁氏世範》《弟子規》,許多都是經過數十年乃至上百年豐富完善才於焉有成。説它能夠破壞在“一朝一夕”,是因為“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好不容易形成的好習慣、好家風,堅持下去需要恆心和毅力,而一旦崩塌卻是幾年甚至更短時間的事情,不能不引起時刻注意、謹慎對待。

無論是25位英模黨員,還是24個違紀違法案例,都以自己的行動影響和改變着自己的家風。不同的是,他們有的是在繼續向上,有的卻是幡然向下。閲覽全書,我們既感動于于敏家“愛國是不變的主題”、孫家棟家更有力量的“不言之教”、張富清家“前人不搭‘捷徑’後人莫求‘沾光’”、黃旭華“對國家最大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也為海南省委原常委、海口市委原書記張琦“追求物慾帶壞家人”,山西省水利廳原黨組書記、廳長潘軍峯夫妻聯手把家變成“權錢交易所”,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原常委、呼和浩特市委原書記雲光中“養兒不教毀子害家”,重慶能投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馮躍“放鬆自我放縱家人”,帶來無可挽回的家庭悲劇而慨歎。“風”似無形,其實有跡可循。家只有用心來經營,家風只有身體力行來涵養,才能讓整個家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中華傳統文化主張家國同構,把“齊家”作為“修身”和“治國平天下”之間的重要一環,正所謂“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再次清晰地證明,“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這也是這套《讀本》所要帶給我們的教益和啟示。

嚴以治家清風傳家心得體會篇3

家庭作風是一個家庭經過多年的沉澱,世代言傳身教,從而形成的屬於家庭特有的優良風氣,它體現了祖先對後代的鞭策和期望,記錄了古代的信仰。良好的家風,可以讓一個人終身受益,讓一個家庭經久不衰,讓一個單位欣欣向榮,讓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説過:無論時代發生了多大的變化,無論生活方式發生了多大的變化,我們都必須重視家庭建設、家庭、家庭教育和家庭作風。

最近,我通過學習中央紀委國家監察委員會宣傳部編寫的修身齊家——《清風傳家》和鏡鑑警示——《嚴以治家》讀本,認真領會了重視家風建設,引導黨員,幹部修身律己,廉潔齊家,培養現代文明人格重要部署的深刻內涵,收穫頗豐。讀本通過深入挖掘25名英國模範黨員在家庭作風建設方面的先進事蹟,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從中汲取人格力量,以身作則;通過對近年來查處的24起典型違紀違法案件的深入分析,揭示了腐敗與家庭作風不正之間的深層關係,以及家庭作風破壞的危害和根源,教育黨員幹部以案為鑑,過好家庭關係和家庭關係。

修身養性,好家風塑造堅定正直的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堂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兒童從牙牙學語開始接受家教,有什麼樣的家教,就有什麼樣的人。北宋名臣包拯在家訓中寫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回本家;死後,不得葬於大陵。非吾子孫不從吾志。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家訓寫道:後生才鋭者,最易壞。如果有,父兄當以為憂,不能為喜也。一定要經常加簡束,讓熟讀經學,訓之以寬厚恭謹,不要讓浮薄者遊覽。這多年來,志趣自成。可以看出,不同的家庭可能有不同的家庭作風和家庭訓練,但同樣的是,在好的家庭作風和好的家庭訓練中。

下長大的孩子,會繼承先輩的意志,或敦厚純善,或勇敢剛毅。好家風是他們刻進血脈的強大的信仰力量,將指引他們向上向善,永遠堅定正直,立於不敗。

齊家,好家風共建文明和諧社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道德養成的起點,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常説:“家和萬事興”,“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好家風是家庭幸福、年輕人積極向上、老人老有所養,下一代健康成長的基石。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強大的道德力量,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焦裕祿制定的“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三條家風,成為了焦家人的信條,更將“焦裕祿精神”投射到每一個人的心裏,激勵了眾多的後來人。從一家有好家風到家家有好家風,形成家庭成員相親相愛、鄰里之間和睦團結的氛圍,進而抵制歪風邪氣,共建風清氣正的社會。

興國,好家風奠基民族偉大復興。家風的好壞,不僅關係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還關係到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富強。千家萬户都好,國家才能強,民族才能旺。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黨員幹部的家風建設則更不僅是一家之事,它代表着黨和國家的形象,關係着人心向背,關係着黨的生死存亡,更關係着社會穩定、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黨員領導幹部的良好家風能夠為社會樹立正面的榜樣,反之,則會損壞黨和國家的聲譽。

《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將黨員的家風建設寫進了黨內規範,旨在以家風建設推動黨風政風建設。作為一名黨員,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佈局之下,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進一步嚴格要求身邊人。讓清風傳家,清風傳萬家,清風傳遍神州華夏,形成家風好,社風正,黨風清,國風優的強大合力,為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注入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嚴以治家清風傳家心得體會篇4

——讀《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家風建設讀本心得體會

家風是一個家族經過歲月的沉澱、世代的言傳身教,從而形成的屬於家族特有的優良風氣,它體現着祖輩對後代的鞭策和期望,記錄着來自遠古的信仰。好的家風,能讓一個人終身受益,讓一個家族經久不衰,讓一個單位欣欣向榮,讓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習近平總書記曾説:“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近日,我通過學習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編著的修身齊家——《清風傳家》和鏡鑑警示——《嚴以治家》讀本,認真領會“注重家風建設,引導黨員、幹部修身律己、廉潔齊家,培養現代文明人格”重要部署的深刻內涵,收穫頗豐。讀本通過深入挖掘25位英模黨員在家風建設方面的先進事蹟,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從中汲取人格力量、做家風建設的表率;通過深刻剖析近年查處的24個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揭示腐化墮落與家風不正之間的深層關聯,家風敗壞的危害及根源,教育黨員幹部以案為鑑,過好家庭關、親情關。

修身,好家風塑造堅定正直的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麼樣的家教,就有什麼樣的人。北宋名臣包拯在家訓中寫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家訓中則寫道:“後生才鋭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學,訓之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遊處。如此十許年,志趣自成。”可見,不同家族或許有着不同的家風、家訓,但相同的是,在好家風、好家訓的薰陶下長大的孩子,會繼承先輩的意志,或敦厚純善,或勇敢剛毅。好家風是他們刻進血脈的強大的信仰力量,將指引他們向上向善,永遠堅定正直,立於不敗。

齊家,好家風共建文明和諧社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道德養成的起點,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常説:“家和萬事興”,“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好家風是家庭幸福、年輕人積極向上、老人老有所養,下一代健康成長的基石。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強大的道德力量,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焦裕祿制定的“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三條家風,成為了焦家人的信條,更將“焦裕祿精神”投射到每一個人的心裏,激勵了眾多的後來人。從一家有好家風到家家有好家風,形成家庭成員相親相愛、鄰里之間和睦團結的氛圍,進而抵制歪風邪氣,共建風清氣正的社會。

興國,好家風奠基民族偉大復興。家風的好壞,不僅關係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還關係到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富強。千家萬户都好,國家才能強,民族才能旺。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黨員幹部的家風建設則更不僅是一家之事,它代表着黨和國家的形象,關係着人心向背,關係着黨的生死存亡,更關係着社會穩定、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黨員領導幹部的良好家風能夠為社會樹立正面的榜樣,反之,則會損壞黨和國家的聲譽。

?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將黨員的家風建設寫進了黨內規範,旨在以家風建設推動黨風政風建設。作為一名黨員,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佈局之下,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進一步嚴格要求身邊人。讓清風傳家,清風傳萬家,清風傳遍神州華夏,形成家風好,社風正,黨風清,國風優的強大合力,為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注入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嚴以治家清風傳家心得體會篇5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恆課題和全體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常抓不懈。一個人也好,一個政黨也好,最難得的就是歷經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風霜而本色依舊。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不僅要做到初心不改、本色依舊,同時還要注重家風建設。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多次強調:“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近日,我通過學習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編著的修身齊家——《清風傳家》和鏡鑑警示——《嚴以治家》讀本,深受觸動,深刻感受到了家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深感“家風”這種看不見、摸不着的精神風貌,在一個家庭長期延續過程中發揮着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讀本中的25位英模黨員的先進事蹟,引導廣大黨員幹部見賢思齊、做家風建設的表率;24個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揭示腐化墮落與家風不正之間的深層關聯,家風敗壞的危害及根源,教育黨員幹部以案為鑑,過好家庭關、親情關。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家風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感受到家風的重大意義,家風的好壞,不僅關係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還關係到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富強。家風是一種德行傳承,更是關係黨風、連着政風、影響民風的根本風氣。千家萬户都好,國家才能強,民族才能旺。

從小看大,好家風讓我們自立

孟子説,“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風,是歷代家族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中國曆來重視家教和門風,注重家風的締造與傳承。世上沒有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得益於每一個良好家風家教的滋養,要通過言傳身教影響自己的孩子,把好家風春雨潤物般滲透到子孫後代的血脈之中,作為一生恪守的信條。深藏功名的老英雄張富清,告誡自己的孩子,要靠自己,莫求“沾光”,自己吃的藥是國家全額報銷的,每一粒都要“專藥專用”,不能假公濟私。鍾南山父親鍾世藩是知名的兒科專家,鍾南山是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的兒子鍾惟德是泌尿外科專家,曾獲得中國泌尿外科最高榮譽“吳階平泌尿外科獎”,一家三代人,秉承着仁心仁術醫家風範,傳承着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仁者家風,行走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他們的家風之所以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就是因為他們注重家風的傳承,讓自己的子孫後代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林則徐曾説:“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由此可見,任何金山銀山,都不如好家風,它是一股向善向上的力量,耳濡目染,世代永流傳!

以榜為樣,好家風讓我們自信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以德傳家是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在他們身上,家國同重,親人與國人都是摯愛。人是鋼,家是爐,“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習仲勛等老一輩革命家都高度重視家風”,無不是把家庭作為“鍊鋼爐”,練就過硬的紅色家風,對子孫後代進行家風的歷練,體現了老革命家的人間大愛,這正是新時代我們需要大力弘揚的一種時代精神。比如,毛澤東立下的“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親情規矩”三原則;周恩來告誡侄女,不搞特殊化,我們都是自食其力的普通人。朱德教育兒子不當幹部當工人,用“德”字貫穿朱家家風。習仲勛對於紅色家風的言傳身教稱得上是典範,值得我們效仿和學習。2001年10月15日,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因公務繁忙而缺席父親習仲勛的88歲壽辰。當女兒讀完習近平的拜壽信,習仲勛告訴在場的人:“還是以工作為重,以國家大事為重。”習仲勛以革命家的風範將共產黨人的無私奉獻和中國人傳統的家教融為一體,並以自己的身體力行,教誨子女做一個純粹的、有益於人民的人。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焦裕祿制定“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的三條家風,讓焦家人個個生活簡樸,為人清正,做人自信,塑造了焦家人的精神堡壘,讓焦門家風歷久彌新。

聚少成多,好家風讓我們自強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道德養成的起點,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黨員領導幹部的家風建設對於領導幹部來説要提高政治站位,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它代表着黨和政府的形象,承擔黨和國家的使命,家風好壞事關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一項重要工作,事關黨和國家的戰略全局。“一個家風正的家庭,是一個好故事;十個家風正家庭,能形成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成千上萬個家風正家庭,就能鑄就一個強大的祖國,迸發處無堅不摧的蓬勃力量”。因此,黨員領導幹部的良好家風能夠為社會樹立正面的榜樣,是建設發展和改革的推助力;反之,會損壞黨和國家的聲譽,破壞黨羣幹羣關係,使黨風受到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以黨內紀律的形式對黨員的家風建設進行了規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旨在全民族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和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作為高校的黨員領導幹部,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下,要推動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自覺自發注重家風建設,以身作則,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同時,要發揮黨、政府和學校的引領和引導作用,注重營造家庭、家教、家風的良好外部環境建設,多管齊下,形成家風建設的強大合力,為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嚴以治家清風傳家心得體會篇6

家風是永生伴隨的家產

家風是一家血脈的傳承,更是永生伴隨的家產。鍾南山一家三代行醫,鍾南山的父親鍾世藩是知名兒科專家,鍾南山是著名的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的兒子鍾惟德是泌尿外科專家。一家三代人,秉承着仁心仁術的醫家風範,傳承着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仁者家風,不斷耕耘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正是鍾家人不服輸的性格和頂天立地的風骨,在家風中代代相傳,才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後人。

時代楷模黃大年從小就在父母的教育和影響下將愛國報國的種子深埋心中,“祖國高於一切”的愛國家風驅使他作別康河的水草,歸來做祖國的棟樑。在歸國短短七年的時間裏透支自己,也要報效祖國。雖然黃大年的外孫沒有直接接受過他的教育,但相信黃大年“家國萬里心所繫”的精神已經融入子孫的血液中,成為了一個家族的品格。

梁啟超的九個孩子個個成器,一個方面有自身原因,但更重要的還是父母有遠見、家風正,有重讀書、輕享受的風氣,有做學問的榜樣和方法,有走正道的鞭策,有擇配偶的眼光。這套家風叫學問種子,土壤合適了就會開花結果,代代出人才。可以説,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好的精神不動產,有了它,我們才能不卑不亢,順遂時不忘形,逆境時不怯懦,成為我們行走世間永生伴隨的家產。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正所謂家風相連,成民風,民風相融,匯國風。若每個家庭都秉承良好家風,則國家的政治風氣必將一身清。

江南錢家之所以人才輩出,不僅因為錢氏家族作為吳越王的後代,有千年的家訓,更是得益於錢家人在1925年將其家訓作出的重要修訂,此次修訂將家訓改為四個部分:個人、家庭、社會、國家。正是這樣的修訂,將中國傳統文化和鮮明的家國意識情懷融入世代相傳的家訓中,才為祖國培養了如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錢鍾書等國之脊樑。

97歲的戰鬥英雄張富清一生都將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守,融為一個家族的品格,成為幾代人自然而然的事。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戰功,但卻將功績塵封60多年。戰爭結束後,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卻主動請纓,響應黨的號召,奮鬥在偏遠艱苦的來鳳縣。為避免和同患高血壓的大兒子混用藥品,他每次吃完藥後都把藥鎖起來,只因他的藥是公費保障的,每一粒都要“專藥專用”,不能假公濟私。凡此種種,不勝枚舉。靠自己,莫求“沾光”是張富清給全家立下的規矩。“他從來沒有專門給我們講過什麼大道理,但他對待事業、對待生活、對待名利的方式,通過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他不需要説什麼,我們自然就知道該做什麼,覺得都是理所應當的事。”小兒子張健全説。正是老英雄這冰霜氣骨玉精神,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張家幾代人的本分自立。

這些優秀的家訓、家風,是滋養今人和後代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涵養家風、建設美好社會的一個重要途徑。從敬姜“匡子過失,教以法理”,到張英教育家人“讓他三尺又何妨”,再到曾國藩告誡兄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無不表明個人德性的生長有賴於家庭倫理的滋養。從中華家訓中吸取智慧養分,才會讓社會這個“大家庭”更和諧、更美好。而只有當每個小家庭都將實現建設好、傳承好小家庭的家庭夢融入民族夢之中,才能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這是歷史的傳承,更是時代的使命。

嚴以治家清風傳家心得體會篇7

習總書記曾多次強調要“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台階”。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均在開篇提到了家庭對於未成年人的重要責任,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創造良好、和睦、文明的家庭環境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監護職責,樹立優良家風,培養未成年人良好品行。” 作為一名負責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檢察官,我更是通過辦理了大量因家庭教育不當、親子關係畸形而引發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深深體會到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性。

?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兩本書從兩個完全相反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向我們展示了家風對個人的影響,讀完讓人感慨又唏噓。好的家教、家風可以不斷的給予家庭成員養分和力量,是港灣、是加油站;

壞的家教、家風則像一個漸漸腐蝕的水果,不可避免的帶領一家人逐步走向墮落。無論是以一名法律育人者的身份,還是一名家長、家庭成員的身份,我們都有必要好好品讀這兩本書。尤其是《清風傳家》,其中每一位英模黨員的家庭故事都帶給我們啟迪,值得我們細細體味。

在我看來,優良的家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父母要給予子女足夠的愛。所謂足夠,評判標準不只是時間的長短,更是質量的優劣;

所謂愛,並不簡單是物理上的陪伴,更包括精神上的引領。書中的英模黨員們大多事業忙碌,不能像普通父母一樣時刻在子女身邊,但他們有自己愛子女的方式。新中國刑法學的主要奠基者和開拓者高銘暄每天回家之後都會下廚炒一個菜,素炒年糕、紅燒平魚被兒子讚不絕口。“糖丸之父”顧方舟經常給子女寫字條、寫信,字裏行間既有對日常生活、學業的關心,也有對子女做人做事的諄諄教誨。數學界泰斗吳文俊經常和兒子一起觀看《百家講壇》節目,並不時交流“觀後感”。建築大家吳良鏞每天伏案工作的背影是兒子吳晨兒時腦海中最深刻的記憶,這樣的場景潛移默化影響着吳晨,他最終也從事了建築業,並因此獲得了“全國勞動模範”的稱號。

其次,家庭要有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氛圍,所謂不為物慾所惑,不為權勢所屈,不為利害所移。一個家庭可以物質不富足,但只要精神上富足了,也可以很温暖、很幸福。氫彈之父于敏一家生活極其簡樸,他認為學術科研只需要“一張安靜的書桌”,有了這張書桌,他的內心就會圓滿、堅定、強大。受他影響,子女們也認為平凡、安靜、專注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幸福生活的真諦。守護海島三十年如一日的王繼才夫婦,常年過着沒電、沒信息、需要自己下海捕食牡蠣海螺才能吃飽的日子,但他們從沒有動搖過守島的信念,“島雖小,但它是祖國的東門,我必須每天為她插上國旗”。他們的信仰也傳承給了兒子,研究生畢業的兒子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加入海警部隊,和父母一起繼續守護祖國海疆的五星紅旗。

再次,父母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潤物無聲。對此,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説的好“關於家風,我想了想,無非是把自己管住,想讓孩子怎麼做,大人得首先做到。”樊錦詩是敦煌研究院院長,丈夫也是莫高窟負責人,想帶人蔘觀敦煌莫高窟洞窟是輕而易舉的事,但每逢親朋好友來敦煌,她都堅持讓他們憑票跟隨遊客一起遊覽,而非“特殊待遇”。抗疫人民英雄張伯禮雖然身兼數職,但幾十年如一日堅持每週出診。同樣身兼兩個醫院院區工作的兒子張磊曾一度覺得太忙想把門診停掉,張伯禮嚴肅地告誡他“一個大夫更重要的身份是大夫,而不是領導,時間再緊也必須堅持出診。” 父子二人在抗擊非典、抗擊新冠疫情這兩次國家重大疫情防控一線中並肩作戰,完美地詮釋了何為“既為父、亦為師、亦為戰友”的家庭完美組合。

最後,父母要有開明、包容,不急功近利的胸懷。這也是我認為現代父母最需要培養的品質。可能是因為年齡相仿,1979年出生的葉聰的故事讓我很有共鳴。在載人深潛領域頗有建樹的葉聰,小時候就是個艦船迷,這和喜歡文學的父親的愛好完全不同,但父親從未乾涉葉聰的愛好,在寬鬆的家庭氛圍中,兒時的愛好生根發芽。葉聰選擇的就業方向載人深潛,可以説非常冷門,甚至一片空白,但是葉聰的家人毫無質疑的贊成。葉聰感慨,家人無條件的支持讓他更加明確,人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讀到這裏,不禁為葉聰父母的睿智叫好。包容的家庭氣質在葉聰身上也體現的非常明顯,這對於“蛟龍”號團隊披荊斬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蛟龍”號從無到有,中間經歷的挫折和失敗數不勝數。一次又一次地推倒重來,給整個團隊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和焦慮。“幸好我是個佛系的人,從小父母給我的空間很大,從性格上來説我很心寬,面對困難能儘量保持寬鬆的心態,也相信總會有辦法解決。”理解包容與激勵對科研工作很重要,只有這樣,才敢於探索、敢於求新求變,敢於打破思維定式,實現新的突破。葉聰父母的做法真的值得現在越來越多焦慮的父母學習。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以習總書記的話與大家共勉,希望我們都能夠修身、齊家,建設好自己的小家,為大家的穩定、祥和、繁榮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嚴以治家清風傳家心得體會篇8

中華民族從古至今就有立家規、正家風的傳統,講究道德,勤儉持家,看重親情。習也要求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第一所學校。家風是家庭精神的內核,更是社會風氣的基礎。重視和強調家風建設,是我們黨黨性宗旨和作風建設的必然要求。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法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曆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歷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等,同樣展現着優良的家風。“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着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説,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

每一位國家棟梁,無不都是經過家庭這個“鍊鋼爐”洗禮的,家風是融化在炎黃子孫血液中的氣質,是沉澱在我們骨髓裏的品格,是我們立世做人的風範,是我們工作生活的格調;家風是民風社風的根基,黨員幹部的家風更是與作風黨風緊密相連,家風建設是黨員幹部的必修課。黨員幹部家風好壞,是檢驗自身作風過硬與否的“試金石”,也是羣眾瞭解黨風政風狀況的窗口。

我們家好的家風、家規,將繼續保持下去,它雖然沒有寫在紙上,也沒有貼在牆上,但每時每刻都會在我們夫妻及家人的心裏出現,做到天天常思已過,日日警鐘長鳴,爭做一個家規好、家風正、受到黨和人民信賴的好黨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k3nyv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