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美麗中國心得感悟【新版多篇】

美麗中國心得感悟【新版多篇】

美麗中國心得感悟【新版多篇】

美麗中國心得感悟 篇一

中國,這個國家已經有五千年悠久的文化歷史了。我作為中國人,我感到驕傲。

中國文化,是世界上最早獨立起源的文化之國。

我國古代青銅冶煉技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那些巨大而又精美的青銅器曾讓世界驚歎!我看着那些照片,感到那些精美的青銅器做得巧奪天工。中國不僅青銅器好,還有古老的文字,巴蜀文字也是其中之一。考古學家在三星堆遺蹟發掘過程中,發現了古巴蜀文字。目前,這一文字還未得到完全解讀。可見,我國的文化歷史深遠流長。

在漢代以前,西域對中原人而言是十分陌生的神祕地方。人們是從東西往來的行商中,從而瞭解到西域的一些情況,但很有限。

公元前138年,張騫受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他帶領一支100多人的團體,從西安到大月氏。張騫此行歷時13年,足跡遍佈天山南北和中亞、西亞各地,為中原帶回了關於西域的詳細情況。東西方的商人紛紛沿着張騫探出的道路往來貿易,成了‘絲綢之路’。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目前傳世的中國瓷器成為世界拍賣行最熱的中國藝術品。有一個‘鬼谷下山’青花罐在拍賣會上以1568.8萬英鎊成交。相當於2.3億人民幣。但‘鬼谷下山’元青花罐並沒有把記錄保持下來。一個清乾隆琺琅彩‘吉慶有餘’轉心瓶以約合5.5億人民幣的天價成交。成為世上最貴的藝術品。

秦始皇的兵馬俑是我國數一數二的歷史文物。秦始皇陵這個巨大陵墓用了38年時間才修建好。大小相當於8個故宮大小。東端的武士俑面部神態、服式、髮型都各不相同。其後是鎧甲俑,他們個個手拿3米左右長矛、戈、戟等長兵器。

這本書讓我知道祖國很多燦爛文明的東西。我們熟知雄偉的萬里長城。令我們驕傲的四大發明,加上我們悠長的歷史,這都是為之嚮往的中國。

美麗中國心得體會 篇二

XXX在十八大報告中首先提出“美麗中國”,它是一種全新的發展理念。十八大之前,我國是四位一體的總體佈局,即指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十八大之後,在四位一體的基礎上又新增加了生態文明建設,並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融入到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以及全程之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

從“人定勝天”到“順應自然”再到“美麗中國”,可以看出我黨執政理念的新變化、新發展。“美麗中國”是指什麼?是説山明水秀但貧窮落後?是説國富民強但環境惡略?顯然答案均不是這些,“美麗中國”絕不是那個樣子,未來中國的發展將更加傾向於愛護環境尊重自然,構建更適宜人類居住的美好家園。“美麗中國”是將科學發展觀作為理論指導與保障,要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美麗中國”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方式,又是對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美好願景。

“美麗中國”就是要求我們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更加註重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天地人的美妙結合,既要金山銀山,也要青山綠水,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和諧發展,成就生態文明建設的自然之美。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總體佈局的高度來論述,充分體現了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佈局的深刻認識,彰顯了中華民族對全人類高度負責的精神。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一切為了人民,為了人民的一切,建設“美麗中國”,描繪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美好藍圖。以建設生態文明為具體目標,充分體現了我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順應了人民羣眾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願望。“美麗中國”,美在山美在水更美在人;“美麗中國”,唱響中國美麗進行曲!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活動心得體會 篇三

在沒閲讀這本書之前,我和大多數同學一樣,都會不假思索地覺得:中國很美,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態文明的建設者。這樣的理解是我們閲讀之前的,可是讀完了,就一定不是這樣的感受。

這本書用一則則引人深思的故事告訴我們國小生:全球的人都希望美好,都呼喚綠色文明。

在這一則則故事中,有兩類人:一種人為了保護生態平衡付出了生命;另一種人,恰恰相反,破壞了生態平衡。在《一個小山村的故事裏》,村子裏的人為了造房子,做犁,就可以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一顆一顆樹砍倒,運下來。就這樣,山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一代代下去,村裏的樹木消失了,只剩下大大小小的房子和濃濃的煙霧了。過了不知多少年、多少代,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那村子便被洪水沖走了。由於人類不斷地砍伐樹木,破壞了生態平衡,結果一定會像那個小山村一樣,自取自滅。

《女孩子和丹頂鶴》中,善良的徐秀娟為了救回一隻失散了的丹頂 鶴,沉入了復堆河底,在也回不到她親愛的鶴兒們身邊了徐秀娟是人民的好女兒,她為了保護一隻丹頂鶴,而不惜自己的生命,結果自己犧牲在了保護環境的工作崗位上。她為了一隻鳥都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那為生態就更不用説了。

建設生態文明是要從我們每個人做起的。在家中,我不浪費糧食,從不會白白放掉自來水,我會巧妙再利用:洗臉水可以用來澆花、衝馬桶,離開房間時,我會主動關燈。為保護生態做出我微小的努力。

如果人們亂砍樹木,就會造成水土流失,會引發洪水、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如果人們浪費水,那最後一滴水將會是人們的眼淚。如果人們亂捕動物,那動物就會從地球上消失,人類作為高級動物也不能倖免於難。

建設生態文明是我們每個人必須做的,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建造美麗中國添一塊磚,加一片瓦。

美麗中國生態文明之路心得體會 篇四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形式。它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以可持續發展為根據,以未來人類的繼續發展為着眼點。

這種文明觀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這種文明觀同以往的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具有相同點,那就是它們都主張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展物質生產力,不斷提高人的物質生活水平。但它們之間也有着明顯的不同點,即生態文明突出生態的重要,強調尊重和保護環境,強調人類在改造自然的同時必須尊重和愛護自然,而不能隨心所欲,盲目蠻幹,為所欲為。

生態文明又同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既有聯繫又有區別。説它們有聯繫,是因為生態文明既包含物質文明的內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內容:生態文明並不是要求人們消極地對待自然,在自然面前無所作為,而是在把握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積極地能動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在這一點上,它是與物質文明一致的。

而生態文明所要求的人類要尊重和愛護自然,將人類的生活建設得更加美好;人類要自覺、自律,樹立生態觀念,約束自己的行動,在這一點上,它又是與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寧説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説它們有區別,則是指生態文明的內容無論是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説,生態文明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人類對於文明的認識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文明是相對於野蠻而言的。從社會形態的角度看,迄今為止人類已經經歷了奴隸文明、封建文明、資本主義文明、社會主義文明;從生產方式的角度看,人類又經歷了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等等。但從生產方式角度看的以往的文明,其着眼點主要是物質,是物質生產能力的提高,人類物質生活的改善。這當然沒有什麼不對。

因為在生產力水平很低或比較低的情況下,人類對物質生活的追求總是佔第一位的,所謂“物質中心的觀念也是很自然的。然而,隨着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人類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工業文明造成的環境污染,資源破壞,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問題的產生和發展,人類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物質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視精神生活;發展生產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壞生態;人類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須保護生態平衡。

讓我們共同努力,承擔起歷史賦予的社會責任,為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為創造美好未來做出積極的貢獻,讓安康的明天更加美好!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活動心得體會 篇五

倡導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家園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生產與生活的基本條件。黨和政府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伴隨着“基本國策”、伴隨着新的世紀正邁着希望的腳步,作為地球村的重要成員,草木葱蘢,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家園。地球是人類唯一居住的地方,人類要在地球上安居樂業,就要愛護

地球,愛護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間唯一一艘載有生命的航船,我們人類是這艘船上的乘客。當船漏水的時候,誰能説拯救地球與我無關,山不孤獨水孤獨,所以水繞着山;夢不孤獨心孤獨,所以夢把心牽住;樹不孤獨鳥孤獨,所以鳥在樹上住;我們不能讓水孤“獨”,不能讓心孤獨,更不能讓鳥孤獨,讓我們共建綠色家園,讓綠色迴歸自然,我們共同在努力~朋友,新世紀凝望地球:空氣污染嚴重、土地遭到破壞、温室效應威脅着人類、生物多樣性鋭減、森林面積日益減少、淡水資源受到威脅、化學污染日益嚴重、混亂的城市化、海洋生態危機加劇、極地臭氧空洞,這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嗎,曾記否,我們的前人生活的環境是那樣的美好:茂密的森林和青青的綠草覆蓋着大地,清新的空氣中瓢着陣陣花香,豐腴的土地和清澈的河水哺育着大地上的生物,鳥兒在樹上歌唱,魚兒在蔚藍的大海中暢遊„„如今,面對滿目瘡痍的地球,我們是否應該深深地反思:時代要進步,文明要發展,我們再也不能吃祖宗飯、斷路的路子了,人類向大自然一味掠奪式的索取生活方式不可取。我們應該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保護生態環境,倡導文明新風。我們應該積極地,自覺地行動起來,快快加入到生態環境保行動中來。保護環境,建設綠色家園,應從身邊的事做起: 倡導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家園。就要大力倡導和樹立綠色文明理念。將綠色文明當成是人與自然相和諧與共、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新的文明。將這一文明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共同認知。從而自覺傳播、實踐人與自然和諧與共的綠色文明理念。人在自然中生長,綠是自然的顏色。綠色是多麼寶貴啊~它是生命、是希望、是快樂,讓我們行動起來,為珍惜綠色,創造綠色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倡導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家園。就是要立足安康實際。安康地處秦頭楚尾,是西北、華中和西南三個經濟區的幾何中心,漢江即是長江水系最大的支流,也是陝南安康人的母親河,它孕育着安康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歷史上曾譽為“黃金水道”。“__”以來,我們始終把保護漢江流域生態環境安全,保護漢江水質免受污染作為環保工作的重點,不斷加大投入和治理力度,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漢江環境保護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雖然堅持了“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堅定不移地走生態環境保護型之路。如今,隨着西部大開發進程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啟動,大大推動漢江經濟走廊的開發?安康作為國家南水北調工程中線主要調水區,優質水源涵養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丹江口水庫在我省境內漢江、丹江流域集流面積659萬公頃,涉及漢中、安康、商洛、寶雞4市的29個縣區、298萬人口。漢江全長1537公里,在我省就有600多公里;總流域面積9.52萬平方公里,在我省達4萬多平方公里。安康不僅是調水區,而且是水源涵養區,同時也擔負着保護水源地水質的重大責任。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區,水土流失嚴重,導致土地資源破壞,水源涵養能力降低,生態環境惡劣,泥沙下泄淤積河牀、水庫,使水利工程運行壽命和使用效率降低,丹江水質惡化,制約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也給南水北調工程水質安全留下了隱患。 隨着安康經濟社會的發展,隨着安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動員社會人士履行義務、參與生態建設;架起方便人民羣眾監督生態環境建設的橋樑;想方設法鼓勵社會力量投入生態環境建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安康山多水多,山青水秀,山多植物種類多,水多工業利用價值大,山青水秀又處南北過渡帶,孕育着宜人而鮮有的氣侯資源。大可以“水”牽線搭橋,聯結北京等五省市構建“同飲一江水,共建新生活”的新認識、新資源,立足資源優勢,運作生態資本,把綠色價值轉化為較高的經濟附加值,以而賦予整個經濟以新的活力和競爭力,獲得更多的政

策和財政的反哺,實現經濟跨越勢發展。安康氣候宜人,以山為雄,以山抒情,以水為靈,以水錶情,遊者有所依,情有所寄,使生態旅遊成為主體。 倡導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家園。就要形成從我做起、從身邊事做起、現在做起。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為了維護生態平衡,保護安全的、多樣的生態系統,營造安全健康舒適的生存空間,我們積極呼籲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和強化自然山水的整體佈局,積極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存方式,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從安康的生態環境的實際出發,就是要以人為本,立足自身,點滴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厲行節約,防止浪費,珍惜資源,植綠護綠,減少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為人類

永續生存與發展盡綿薄之力。只要全民動員起來,羣策羣力,積極行動,持之以恆,我們安康天空湛藍湛藍,空氣清新清新,山野翠綠翠綠,溪流水溝清澈清澈,山中野獸出沒„„這些是多麼的令人羨慕啊~生態良好、景觀優美、植物多樣、清新舒適的人居環境。安康大地就一定會安寧康泰富有美意,山川秀美、江山如畫~ 倡導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家園。生態環

境改善,資源利用效率提高,人與自然走向和諧,這是全面小康社會全新的理念。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的飯碗”、“我們不僅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有了綠水青山,才有永續利用的金山銀山。”這是安康市民間廣泛傳播的語言,體現了安康人民羣眾對生態環保的高度重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都要有明顯提高,生態道德教育要成為思想道德素質建設的一部分。讓“生態道德”建設,讓“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深入人心,讓“尊重自然、保護生態”成為全民的自覺行動。

美麗中國生態文明之路心得體會 篇六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新發展,它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 。環境和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是密切相關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就能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活富裕、良好的文明高速路。

工業文明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收穫,但生態文明卻一步一步的離開人們,可人們還是不把生態放在眼中。直到近幾年全球氣候變暖,人們才意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大規模的宣傳“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可地球早已被他們破壞的千瘡百孔。地球在近幾年受傷害的數字令人瞠目結舌。例如,目前地球上的動植物大約每天有100個物種從地球上消失。在第三世界由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平均每天導致的死亡人數達2.5萬人。或許大家以為這些都是外國的災難,但今年我國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多次發生的歷史上罕見的沙塵暴天氣,使得中國人感受到了環境破壞程度之深和距離之近。

生態文明具有豐富的內容。就其內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態意識文明、生態制度文明和生態行為文明三個方面。改革開放以來,黨一直強調生態文明。黨的十七大報告在闡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時,第一次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搞好生態文明建設。國家領導人對生態的問題一次次的進行討論和研究,最終得出我國生態污染嚴重超標的結果。

生態災害最直接的惡果就是經濟,據説我國每年要拿出2000億人民幣來用於受生態災難影響的地區的補償。生態已經與人類的生死存亡息息相關了,人類才開始珍惜它,未免有些太遲了。

曾記否,我們的前人生活環境是那樣的美好:花在草地上展開笑臉,鳥兒在天空中無憂無慮地飛着,魚在水中游來游去……如今,面對滿目瘡痍的地球,我們是否應該深深地反思:時代要進步,文明要發展,人類向大自然一味掠奪式的索取生活方式不可取。我們人類作為高等動物,卻連低等動物保護家園的意識也沒有,是不是太不配了?

生態文明教育是一種把人的問題提到一個新的高度,我們國小生更應該受這種教育。我們應該知道,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而如今人類的亂砍濫伐,使原本美麗的地球變得不堪一擊。我們一定要更加珍惜生態,不讓它在我們手中化成碎片。我們要提高生態文明意識,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儘量少用一次性物品,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不亂扔白色垃圾、廢電池,形成自覺的行動,不浪費身邊的資源,做到真正的低碳生活。

我們作為國小生,在抓緊教育的今天,更應該知道生態文明的重要性,我們應該將它作為一種不可估量的財富,珍惜它,愛護它。我們應該吸取上一輩人的經驗,珍惜資源,把地球變成一個更加燦爛與輝煌的星球!

美麗中國心得感悟 篇七

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也是我們惟一的家園。曾幾何時,它就像一幅清新秀麗的畫卷,展開一看,上面有像藍寶石一樣的天空,有青翠欲滴的森林,有清澈見底的小溪……一切都是那麼的靜謐美好,令人無限嚮往。但隨着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發展,藍寶石一樣的天空披上了黑色的外衣;清澈見底的小溪散發出陣陣的臭氣;一望無際的田野被鱗次櫛比的高樓佔領;青翠欲滴的森林變成了生活用品……

生態環境的嚴重失衡,使各種自然災害接踵而來,對我們的家園造成了嚴重的破壞。這難道就是我們所需要的嗎?不,我們不需要,我們只需要可以自由嬉戲的綠色空間。

美麗中國的提出,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生機。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透露出中國人的覺醒。

我希望,我們的理想生活是這樣的:山上不再是光禿禿的,而是由數不盡的美麗鮮花和綠色植物,大人、小孩,來到了這裏,在綠色的海洋中暢遊,感受自然的氣息。人們或坐、或仰,和大自然親密地交談;或在林中漫步,自由的呼吸新鮮空氣;或倚在樹上,聚精會神的看書。小朋友們在草叢中捉蟋蟀,在花叢中逮蝴蝶;我坐在小船上劃舟,風姐姐輕輕撫摸着我的長髮。發臭的河水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兒童們那銀鈴般的笑聲。

鳥兒看到我們不再落荒而逃,它們飛到我們身旁,落在我們手上,啄我們手上的玉米,讓我們輕輕撫摸身上的羽毛。

真希望這樣美好的時光早點在我們身旁流淌,到處陽光普照,到處生機勃勃,到處青春飛揚,每個人的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芒。我相信,只要我們大家齊心協力,就一定可以讓我們的家園變得比以前更美麗。我的夢想也一定會實現。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活動心得體會 篇八

生態文明是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發展的一個更高階段;從狹義的角度講,生態文明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並列的文明形式,是協調人與自然關係的文明。在生態文明理念下的物質文明,將致力於消除經濟活動對大自然自身穩定與和諧構成的威脅,逐步形成與生態相協調的生產生活與消費方式;生態文明下的精神文明,更提倡尊重自然、認知自然價值,建立人自身全面發展的文化與氛圍,從而轉移人們對物慾的過分強調與關注;生態文明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種關係,避免由於資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羣的鬥爭以及權力的濫用而造成對生態的破壞。生態文明是對現有文明的超越,它將引領人類放棄工業文明時期形成的重功利、重物慾的享樂主義,擺脱生態與人類兩敗俱傷的悲劇。 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文明,是和諧社會的基礎和前提。自然界為人類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健康持續發展的需要。現在,人與自然關係的和諧,已成為一個全球關注的重大問題。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生態與和諧相輔相成,沒有生態,就不可能有完整意義上的和諧社會。面對嚴重的全球性生態危機,倡導生態文明是人類做出的一次理性抉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曾多次鄭重提出,在建設物質文明的同時,還要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物質文明是人類在社會發展中改造自然的物質成果,它表現為物質生產的進步和人們物質生活的改善,生態文明是人類在發展物質文明過程中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成果,它表現為人與自然和諧程度的進步和人們生態文明觀念的增強。

倡導生態文明,重構自然、社會與人有機進化的合理秩序,是我們思考經濟社會發展問題,推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一種新視角、新境界。所以我們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採取各種形式,大力宣傳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為基礎的文明發展的重要性,增強全民的參與意識和責任意識。建立社會公民參與機制,切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當務之急。我們應結合我省實際,認真推進生態功能區、自然保護區、生態脆弱區建設,大力推動以“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環境優美村鎮”等為主要內容的“綠色文明”創建活動,鼓勵企業、單位、家庭承擔社會責任,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樹立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社會風尚,促進公民的生態意識,使人們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轉化為自覺的行動。

建設生態文明有很重要的意義,。“生態文明”寫入__大報告,是我們黨首次把“生態文明”這一理念寫進黨的行動綱領,必將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中產生重大影響。“生態文明”寫入__大報告,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對日益嚴峻、全球關注的資源與生態環境問題作出的莊嚴承諾。“生態文明”寫入__大報告,使生態文明與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成為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徵。建設生態文明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設生態文明,既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和保障。

生態文明關係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關係着廣大人民羣眾切身利益,需要全民動員,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併成為每個公民、每個家庭、每個單位的自覺行動。事實上,生態文明就在你我身邊。我國是個有着13億人口的大國,任何一個微不足道的數字乘以13億都將是十分巨大的。

生態文明從我做起,增強環保產業的職業責任意識,政府還應該在大力發展環保產業的基礎上,應進一步通過廣泛開展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不斷提高環保產業單位和了解經濟活動對生態變化的影響及其變化規律,提高對生態質量變化的識別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從業人員的生態職業責任意識。我們還應該 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和生態觀。

美麗中國心得感悟 篇九

《美麗中國》這本書主要描述了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市、農村,祖國的山水和身邊的校園、家庭所取得的日新月異的變化,這都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徵。然而,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環境正在一步一步地惡化之中,生態環境已經遭到嚴重的破壞。

看了這些讓我聯想到:在奶奶家旁邊有條小河,原來那裏的水清澈見底,還可以看見小魚在水裏歡快地游來游去,在夏天的時候還可以下河游泳,家家户户都可以在小河邊洗衣服,可是現在小河裏的水變黑變臭了,再也看不到小魚,我們再也不能像以前在這裏盡情的玩耍。公路兩旁的綠化帶裏,隨處可見都有垃圾袋、一次性杯子、廢紙等,可苦了我們的環衞叔叔們個不怕髒去一一清理。我家門前的一家化工廠每到晚上都要偷着排放毒氣,還不能打開窗户,刺鼻的氣味可以讓你呼吸困難,雖然現在搬遷了聞不到這樣的氣味了,可想到搬到現在新地方的人們同樣遭受着這樣的惡劣空氣,心裏不是一般滋味。前段時間新聞上一直關注的北京霧霾天氣,整日見不到温暖的陽光,出門還要戴口罩,簡直就是生活在雲裏霧裏一樣。原來在院子裏大樹下乘涼經常可以聽見小鳥美麗的歌聲,自由自在的在藍天飛翔,可現在鳥兒也不見了,被人們捕殺成了餐桌上美味的佳餚。可想而知,我們如此美麗的家園,什麼時候變得如此的惡劣。

為了讓天空更藍,河水更綠,森林更密,讓我們從身邊的點滴做起,齊心協力,手拉手,心 連心,一起保護環境,建設起我們共同的家園吧,建設起美麗的中國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l54v1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