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文學史心得體會多篇

文學史心得體會多篇

文學史心得體會多篇

文學史心得體會篇1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國家,在這漫長的時間長河裏,出現過眾多璀璨的文明,比如文學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把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學串聯起來,就構成了一部非常厚重的中國文學史。

文學和歷史的關係一直是緊密相連的,如果你細細地去剖析中國文學史,它就是一部漫長而輝煌的歷史,許多朝代的盛衰興亡都能在裏面找出蛛絲馬跡。因此在閲讀和學習中國文學史時,不能拋開歷史的層面,否則猶如紙上談兵。

就像錢穆老先生在本書中所説的那般,講文學應先明白歷史,並非就文學講文學,文學只是抽出來的,並非單獨孤立的。明白了這樣的關係以後,再去理解與實踐,就可以更快地摸出門道了。

説到錢穆老先生的這部《中國文學史》,它比較特別,因為它並不是錢穆老先生本人所撰寫的,而是由他的學生葉龍,根據當年的聽課筆記,整理校訂之後出版的。也就是説,這本《中國文學史》的原型是來自於錢穆老先生開授的一門課,至今它已經沉睡了60年之久。

錢穆老先生是眾所周知的一位國學大師,一代通儒巨匠,他不僅博學,同樣著作等身,開課無數。按照葉龍的回憶,錢穆老先生在當年的新亞就開課有:中國通史、中國的秦漢史、文化史、思想史、經濟史、文學史,以及社會經濟史、《論語》、孟子和莊子等,其他還有韓(愈)文與《詩經》。而這些,並不能稱之為全部,可見錢穆老先生的博古通今不是過譽。

這本《中國文學史》共分為31章,從詩經一直講到明清章回小説,把整個中國古代的文學完整的串到了一起,整體脈絡清晰,語言通俗易懂。儘管是完全口語化的講述,但不少句子堪稱神來之筆,而為了活躍當時的課堂氣氛,錢穆老先生還不時穿插些逸聞趣事,錢師的幽默感也是別有特色。

錢穆老先生在講課時多次提到今日青年人的國文根基已經很差了,他老人家所説的今日是指當時的1955年,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現在的年青人不説保持當初的水準了,能有當時一半的水平就算不錯了。提及經、史、子、集,恐怕能夠完整説出它們所指為何作品的人都寥寥可數,更別説熟讀和通曉了。

因此也難怪,當年的錢穆老先生在講授這門課時,是以死者的心情講述死去的中國文學。在20世紀50年代,白話文已經成為主流,而經典文學的地位不僅日落西山,更是遭到了很多人的捨棄,作為一名國學大師,那種悲壯的心情可想而知。

在書中,葉龍也多次提到錢穆老先生開課時説過的一句話:時至今日,我國還未有一冊理想的文學史出現。這句看似得罪前人的話,其實説的並不為過,因為事實就在眼前,有還是沒有很容易分辨出來。

這本書在未面世之前,葉龍先生曾在《深圳商報》上做了連載,當時還請了很多位文教界學者一起討論,不少人對錢穆老先生的這本書持以讚賞和肯定的態度,錢穆老先生一生以治史聞名,終於能在今天看到他老人家關於中國文學史的大作,這種心情不言而喻。而大家也都認同,文學史應該是個性化的,它應當有獨特的理論對話,對文學史的發展有獨到的描述,這些部分,錢師的《中國文學史》都完整的呈現了出來。

當我讀完這本厚重的《中國文學史》時,我彷彿看到了六十多年前的錢穆老先生,他的音容面貌絲毫未改。他穿着藍布罩衫,腳蹬布鞋,操着一口無錫話站在講台上對着我們説道:時至今日,我國還未有一冊理想的文學史出現。

但是從此刻起,錢穆老先生的這部中國文學史講稿,註定會載入史冊。

文學史心得體會篇2

錢穆先生被稱為國學大師、一代通儒,著述頗豐,其在歷史、經濟、哲學等方面均有深厚造詣,但個人卻坦誠,最愛的是中國的文學,令人不禁好奇,在他的《中國文學史》講義中,他會如何談起他所愛的中國文學?

中國文學的歷史延續數千年,以其悠久的歷史、獨特的審美、豐富的形式著稱於世,但是惟其如此,也格外難以把握文學之歷史發展的脈絡,而錢穆先生的這本《中國文學史》提綱挈領,不落窠臼,得一“簡”字,就如先生在書中談及中國文學的煉字一般,書中知識點並不宂雜囉嗦,自詩經始,至明清章回小説終,歷數詩、賦、散文以及詞、曲、小説發展脈絡,將文學做為一個整體做來研究,就可看出其間的傳承與演化,也就能看出何為主流何為支流,莫要小瞧了文化的歷史,歷史本身對於未來有其指引作用,只有釐清了文化的淵源與變化,才能找到中國文化的根,不致偏差。

而本書也尤以其“個性”取勝,看慣了四平八穩的歷史之後,再看此觀點鮮明的文學史,不僅拍案叫絕,或許你不喜尊崇儒家,或許你不愛漢賦,也可能你並不能完全同意作者的觀點,但是這樣的一本書卻展現了作者獨特的文學史觀,也激發出了每個讀者內心的觀點,就如錢老先生在結論中所説:今日只有共同的意見,而無共同的問題。如果在閲讀本書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到了新的觀點,也促使讀者思考關於文學的新問題,那麼就是成書的一大成就了。而錢穆先生其以一代宗師的身份,偶然指點一二,已經令人受益匪淺,如著史的兩個要點、最好的詩是超脱時代與個性的、中國文學的政治性、對儒家思想的解讀等等,都令人有茅塞頓開之感,而他提到:中國幾十年來在文化學術上的毛病是:一是意見的偏;二是功夫的偏。更是如黃鐘大呂一般,實是治學良言。令人不禁思考近代文學研究之得與失。

同時,這本書也可以培養出讀者對於中國文化真正的熱愛,教導讀者何為中國文化之美,在經歷了太多教科書式的古板講述與過度講解之後,實難有心情去感受文學之美,而錢穆先生為了激起學生的興趣,也在文學史之餘,為學生上起了鑑賞課,詩、賦、散文的名篇佳句,在先生的講解中,品出不同的味道,雖然中國文學難脱其政治根源,但亦不乏真摯佳作,詩之蒼茫萬象,詞之婉轉悠揚,散文之千變萬化,都將人帶入獨特美好的意境中。

這本書的緣起也頗具傳奇色彩,錢穆先生流落香港之際,潦倒艱難中亦心繫中國傳統文化,遂創立新亞書院,令一干同樣潦倒困苦內心失卻方向的青年們“鼓起勇氣”抵抗無情的生活,本書的記錄者葉龍就是其中一員。故此,這本書才能得以面世,文學與思想本身的薪火相傳令人格外動容,本書稱“國學大師以死者的心情寫死去的文字”固然令人沉痛,而這本書本身更像一束燎原的火種,代表了一種希望,一種寄望,就如先生在課中反覆提及的:時至今日,我國還未有一冊理想的“文學史”出現。既是一種殷切的盼望,也是一種鼓勵,這是一本關於一個人的文學史,卻又不僅是關於“一個人”的文學史,希望後人能夠寫出這樣理想的“文學史”,至少也可以由此點燃對於文學的熱愛。

文學史心得體會篇3

記得《傲慢與偏見》裏面的一句話:“道聽途書,容易產生偏見。添油加醋,偏見越深越難消除。不去輕易相信道聽途書,而是自己去接觸與洞見。既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在沒有學習外國文學史之前,當我知道我們除了要學習中國文學之外還要學習外國文學的時候,我腦海裏面浮現的想法是:外國人的名字那麼長,那麼難記怎麼學習呀?可是當我真正去學習之後我對自己的這種先入為主的偏見,感到一種對外國文學的不尊重。

外國文學讓我很深刻的知道學習文學你還應該知道一個國家的歷史背景、文化結構、宗教信仰、哲學基礎等方面的知識,對於我來説這是恐懼的,可是博克説“恐懼是崇高,面對浩瀚的海洋你有膜拜的恐懼那就是崇高。”面對外國文學這片浩瀚的天空,我只能是關於學習外國文學人羣中的滄海一粟。但是很慶幸我遇見了一位有趣而又博學的靈魂帶領我們去學習、認識它。

你可能從未發現,閲讀是如此有趣。在他的帶領下我們從古希臘的文學一直走到了現在的浪漫文學,這一段時間裏我感覺我自己已經穿越過很多個國家的歷史隧道;感受到每個國家的不同習俗文化;還深刻感受到外國人的名字是真的很長。就像屠格涅夫一樣,他的全名叫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可是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在他的帶領下我們能感受到外國文學的魅力,也很有興趣的去學習和了解。學習外國的神話時,讓我不太能理解他們的那種文化,為什麼他們可以有血親結婚?兒子還能與母親結婚?為什麼要分那麼多個神……最後的答案是因為他們是神話,神話都是美好而又讓人想不到的。

粉色的夜空佈滿了整片天空,抬頭望見,忽覺人間有仙,來到人間悄悄播撒知識的美種。

學習外國文學會讓你充滿理智和有一顆在辨識道路上奔跑的心。就比如説,我們不僅能學習到外國不僅有悲劇名家,還有浪漫名家,還有各種各樣的文學流派。不僅如此,你可以看到這樣的兩句話,“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對比“這是好的不能再好的時代,這是壞的不能再壞的時代”是有本質差距的!學習外國文學真的會很讓人清醒,他們每個地方有不同的文化,每個國家的習俗也不一樣。就像我在觀看完《斯巴達的三百勇士》後能有深深地愛國感觸和自我的個人信仰;在看《高老頭》的時候我能感覺到當時社會下人性的扭曲,以及特別的心疼那個高老頭……

學習外國文學是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的!是無窮無盡的!我相信以後你所看!到的東西會是超越生活的境界的彼方,會是沉澱在我們生命裏永恆的信仰。

文學史心得體會篇4

這學期的《外國文學史》已經結束了。記憶中印象深刻的反倒不是這門課本身,而是劉老師“傳道授課”的方式。天馬行空,隨意無拘,從書本至現實,分析到提問,點點滴滴,無一不閃耀着智慧的光芒。如果説,現代社會需要的不僅是知識,而且更多地是一個有思想的頭腦和一顆豐富的心靈,那麼無疑,劉老師對我們至少對我的影響是巨大的。

還記得老師説過,文學其實很渺小,它並不能解決我們的生存問題,只是在生存之外,像所有的樂趣一樣,被普通人或偶爾或時常為之的一種工具和手段。這是很富有個性與見解性的評價!從小至大,我還未曾遇過講文學的這樣貶低文學。因此,當時聽了“它能供給我們飯吃嗎?能讓我們吃得更好嗎?”就不免笑了起來。不過現在想想,這樣的説法是實在的:文學可以改變我們,甚或我們的生存方式,但不可能解決我們根本的生存問題,以及社會問題。

可以説,這樣帶點幽默跟餘韻的批判性思考,是我從這門課裏學到的最寶貴的東西。雖然看過《呼嘯山莊》,知道冉阿讓,記得堂吉訶得的傻氣,聽了《神曲》的有關一二......雖然它們時而給我震撼,時而令我感動與興奮,時而讓我覺得好笑、好玩,有趣;可是,這些所謂的“知識”並沒有讓我形成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使我對事對人有着獨特的己見。為什麼?一直弄不明白,讀了一些書,許多事情還是力感不從,人云亦云。

直到上完劉老師講的課,回顧課上的點滴情景,才算豁然開朗。那就是:思考很重要。看過一本書,一篇小説,一些文字,得有一點個人的想法。那才能長進。否則,讀了再多,也是白搭。一句話,《外國文學史》讓我真切地體會到了——思考的力量。

文學史心得體會篇5

在高等院校裏,文學課被認為是最好上的一門課。出現這樣的觀點,我認為是與文學的特點有關係的,文學作為人學,與人們的現實生活、心靈訴求息息相通,所以文學課的內容學生們是比較容易聽懂的。而對於上課的教師來説,似乎照本宣科即可,沒有多大的發揮空間。其實不然,“好上”不一定就可以“上好”。我在教師發展在線上聽了幾位老師的授課後,很受啟發,不僅瞭解和掌握了新的教學方式,對外國文學史的脈絡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知道自己該講什麼,怎麼講了。以下是我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脱稿

對於一名老師來説,脱離講稿並不是一個最高的要求,而是一個最基本的素質。課堂教學最忌諱照本宣科。在“前多媒體時代”,照本宣科是指念教材或者念講稿,在多媒體時代,照本宣科又增加了一種新方式:念多媒體課件。出現“照本宣科”的情況,是因為老師沒有用更多的心思和時間來撰寫、記誦自己授課的武林祕籍:一本個性化的抽屜講稿。脱稿為課堂教學的成功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很多成功的老師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完全脱稿。一篇很好的講稿,如果是念出來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學生對你的專業水準和職業態度也會產生一些懷疑。相反,如果講稿寫得弱一些,但如果是脱口而出的話,也會贏得學生的尊重和好感。他們會覺得自己遇到一位非常敬業的老師,這時在心中可以給你打上七八十分了。

二、多媒體技術

新時代的老師基本告別了黑板和幻燈片,迎來了多媒體時代。對於《西方文學史》而言,多媒體不是萬能的,沒有多媒體是萬萬不能的。為了給學生以方便,以期提高學習質量。在多媒體授課中,線索要清晰,重點要突出,結論要明確,史實材料交代要具體等。要便於學生掌握要點,增加他們的閲讀趣味。此外,為了幫助學生熟悉外國作家,我們還可以配上重要作家的圖像。這一做法的目的,是為解決有些大學生學過外國文學之後,見到外國名作家的肖像還不能相認的現象。

外國文學史課程上教師在講解放文學作品時多使用多媒體設備,從圖像,音樂,影視,動漫等而不僅是文字去講解;從作品對各個時代的影響以及各個時代人們對其理解,如作品的多次改編,包括電影同一題材多次翻拍,多種藝術體裁之間的轉換而不僅着服於文本本身,這使學生能夠逐漸瞭解作品的意義,不再像以前以為外國文學作品不能給人以觸動顯得可有可無,。但是在製作多媒體課件的時候不能插入太多花裏胡哨的東西,這樣不僅打斷了課堂節奏,還摒棄了語言分析的魅力,對文學課教學有害無益。

三、博學和創新

對於教授西方文學史而言,創新是必須的,但是創新也是很難的。記得有位老師説過:“同樣是課堂,有的老師視為畏途,有的教師視為樂園。同樣一篇文章,一位老師講,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忽而眉飛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覺得上課是一種享受。換一位老師講,學生學得索然寡味,忽而閉目養神,忽而驚覺欠伸,上課簡直成了受罪。課堂效果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於老師的功底和教育思想的差異。”外國文學史涉及的面極廣,作為文學老師要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博學多才的“雜家”,豐富自己的閲歷,關注我們生活裏的熱點、焦點,尋找能引起學生心靈共勉的切入點。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知識的構建者和創造者。這樣的角色要求促使教師自身應具備豐厚的知識素養。在對新知識追求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這樣才能夯實你的文化知識基礎,才能在課堂上信手拈來,最終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四、作業的佈置和批改

佈置作業看似簡單,但是着實是一門學問。看過天津外國語大學的老師的講座後,讓我受益匪淺,特別是對於作業的佈置方面。首先,作業不能佈置的太多太雜。文學的東西很寬泛,不可能讓學生一次課後就把相關的文學內容都讀完。所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變得極其重要。要選擇性的佈置比較重要的內容,少而精。其次,教師可以事先提供公共郵箱或者博客,將學生需要的鏈接給出。明確要求,這樣學生也能看到教師的用心。再次,對於學生交上的作業教師要認真批改並且務必在課堂上給予反饋和評價,並計入平時分數。這樣學生會關注平時的表現而不會把全部精力放到期末,不至於把課堂的內容就變成了簡單的記憶,沒有任何的理解和昇華。

以上就是個人在學完西方文學史課程的一些心得。作為一個青年教師,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但是這門課給過的啟發非常大。希望有機會能聽到更多的老師們的授課,拓寬自己的視野,做一名優秀的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lkkee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