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烹飪課心得多篇

烹飪課心得多篇

烹飪課心得多篇

烹飪課心得篇1

為提高烹飪專業教學質量,實現專業培養目標,根據教學計劃的總體安排,2015年5月1日至2015年11月30日,我們組織烹飪專業二年級的學生實施了專業課程實習,現將實習工作的具體情況從以下七個方面總結匯報如下:

廚房環境

現代餐飲管理對烹飪環境衞生非常重視,因為衞生清潔、輕鬆舒適的餐飲環境可以有效地滿足消費者心理審美的要求,從而贏得眾多的消費羣體並最終贏得巨大的餐飲市場和綜合效益。我國烹飪界普遍提倡:“菜餚品質就是餐飲經營的生命”,國外飲食界則普遍認同:食物的安全衞生是無價的”,現代餐飲業視“清潔是餐飲店的命脈,是顧客選擇餐廳,餐廳爭取回頭客的基本要素”。真正意義上的“美食”,應該即包括美味的佳餚和周到的服務,又包括優美的餐飲環境和廚房衞生,從而真正滿足消費者生理審美和心理審美的雙重需求。

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始終要做到眼勤手勤腿勤,勤掃勤擦勤清洗,以保持店堂清潔,窗明几淨,給顧客一個潔淨適宜的進餐環境。中式餐飲雖有五千年飲食文化的深厚底藴,但對烹飪環境衞生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烹飪環境衞生對於一個追求成功的餐飲企業而言,是其營銷策略中絕對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做菜時切菜的刀法是做出好味道的菜的關鍵步驟

一道好菜是講究色香味俱全,刀功的體現就是“色”的體現。

刀工是做出好味道的菜的關鍵步驟。好的刀工,不但子不會將菜(肉)切的互相沾連,而且還能切出大小粗細均勻的菜(肉),方便後鍋炒出好菜.如果大小粗細不均勻,就會出現小的熟了,大的不熟,等大的熟了,小的又老了這樣的問題,任你是什麼特一特二級大師,都炒不好了。再比如拌黃瓜,拍的、切片的、切滾刀塊的、切絲的?味道就是不同,再比如切土豆炒青椒,切絲和切片的口感就不同。一般切絲比較入味,好熟。

烹飪心情

烹飪不僅是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也是我們生活的常態。怎樣吃得科學,怎樣吃得健康,特別是現在的食品安全另人堪憂的情況下,倒是需要我們花大力氣去摸索、探討、實踐的。我一直認為:退休後我們已經沒有工作時的專業了,但我們可以去學習各種對我們身心健康有用的知識,比如:唱歌、跳舞、書法、繪畫、寫作、烹飪等,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好!我的愛好比較多,烹飪只是其中的一種,在烹飪的過程中我體會到的是一種愉悦,同時也在烹飪着自己的心情,放飛着自己的心情,陶冶着自己的心情?

這些感受,都是在平時做菜做飯中感悟到的,只要我們用心投入,就會體會到其中很多樂趣,那麼我的廚藝也會在這種樂趣中日益漸長?

菜式搭配

從養生的目的出發,以食療為主,於是“病從口入,管好自己的餐桌”就成了我烹飪的目標。從選食材開始就很注意了,一是要熟悉各種蔬菜的屬性,即温、熱、寒、涼、平等,然後要還要根據自己是什麼體質,即是寒體還是熱體,即什麼蔬菜適合吃,什麼蔬菜不適合吃。如寒性體質、氣血較虧的人就要多吃温熱性質的食物,牛羊肉、洋葱、韭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熱性體質的人就少吃辣椒等熱性的食物,因為容易上火;二是注意蔬菜顏色的搭配,餐桌上的菜餚裏一定要有紅、黃、綠、白、黑,各種顏色的蔬菜是有不同的功效。比如綠色蔬菜就富含維生素c和葉酸,胡羅卜、西紅柿等紅色蔬菜富含維a和胡蘿蔔素。從中醫五行的角度來説,紅色入心、黑色入腎、白色入肺、黃色入脾,青色入肝,這説明每一種顏色的蔬菜對我們的身體都是大有好處的。另外還要注意蔬菜中根、莖、葉、果的搭配,比如:土豆、山藥、胡蘿蔔都是屬於根的蔬菜,青菜、白菜、茼蒿、韭菜就屬於葉的蔬菜,南瓜、冬瓜、豆角等就是屬於果的蔬菜等?應該儘量去吃每個季節出產的蔬菜,也就是出什麼就吃什麼,反季節的蔬菜就少吃一些。不同的菜餚選擇不同的火候

我們在生活中不難發現,我們在做菜的時候火候是很重要的,一個火候的好壞,直接就影響了我們在做菜的味道和營養,但是其實不同的菜,我們要選擇不同的火候。

1、適合小火烹調的菜餚

如清燉牛肉。先把牛肉切成方形塊,用旺沸水焯一下,清除血沫和雜質。然後移中火,加入輔料,燒煮片刻,再移小火上。通過小火燒煮,使牛肉收縮的纖維逐漸伸展。如果用旺火燒煮,牛肉就會出現外形不整齊現象,而且表面熟爛,裏面仍然嚼不動。因此大塊原料的菜餚,多用小火。

2、適合中火烹調的菜餚

凡是外面掛糊的原料,在下油鍋炸時,多使用中火下鍋,逐漸加油的方法,效果較好。炸制時如果用旺火,原料會立即變焦,形成外焦裏生。如果用小火,原料下鍋後會出現脱糊現象。有的菜如香酥雞,則是採取旺火時將原料下鍋,炸出一層較硬的外殼,再移入中火炸至酥脆。

3、適合旺火烹調的菜餚

主料多以脆、嫩為主,如葱爆羊肉、涮羊肉、水爆肚等。水爆肚,焯水時,必須沸入沸出,這樣涮出來的才會脆嫩。這是因為高温下,肉的纖維急劇收縮,水分不易浸出,吃時就脆嫩。再如葱爆羊肉,首先要把肉切成薄片,其次一定要用旺火,油要燒熱,再下入肉炒至變色,立即下葱和調料燜炒片刻,見葱變色立即出鍋。也是要旺火速成,否則就會造成水多和嚼不動。

即:大塊原料的菜餚,多用小火;凡是外面掛糊的原料,在下油鍋炸時,多使用中火下鍋;主料多以脆、嫩為主,適合旺火烹調。

剩餘湯料的處理

1、整鍋湯水儲存:煲好的湯水,如果不能當時飲用,可倒入保温瓶中保温,或是在室温下放涼後放入冰箱保存,飲用前加熱即可。

2、油脂去除:如果煲好的湯水錶層油脂過多,可用廚房紙巾在湯麪輕輕一掃而過去掉油脂,也可將湯水充分冷卻,油脂就會漂浮或凝固在湯麪,用勺羹撇除,再將湯水煲滾即可。

3、剩餘湯料:大部分人認為營養都已融入了湯中,煲好的湯喝完後,對於裏面的肉類就棄之不要了。其實,無論煲湯的時間長短,肉類中的非水融性營養物質也不能溶解在湯中,所以喝完湯後,還可將煲過湯的肉料取出,以生抽、葱、姜、辣椒等調料配成蘸料進食,味道依然鮮美。

不要把蔬菜水果一起烹飪

1、不要用攪拌機或食品處理機來打果汁。很多人用攪拌機或食品處理機來榨鮮果汁喝,以為這樣做能完整吸收水果營養。其實在攪拌過程中,水果所含的維生素c會不斷被氧化破壞。建議改用果汁機,它能迅速把水果的液體部分和殘渣分離,大大降低維生素c的氧化程度。

2、不要把含“維生素c分解酶”的蔬菜同水果一起烹飪。很多家庭喜歡把新鮮蔬菜水果混合一起做沙拉吃。但要注意,胡蘿蔔、黃瓜、蘋果、香蕉等蔬果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混合吃會破壞其他蔬果所含的維生素c。不過,這種分解酶怕熱,做沙拉時,胡蘿蔔可以先加熱再用;蘋果、香蕉等不易加熱的水果可以先澆上檸檬汁,也有破壞分解酶的效果。

3、不要把煮過綠葉菜和根莖菜的湯汁倒掉。維生素c不耐熱,水煮綠葉菜和根莖菜時,它很容易流失到湯汁裏,但本身並沒被破壞。因此,綠葉菜或根莖菜用來做湯最適宜,吃掉菜後連湯一起喝能充分攝取維生素c。煮湯的時候合上蓋子,隨熱蒸發的維生素c會隨水滴流回湯裏,不至於浪費。

4、做色拉用的蔬菜不要長時間浸泡。做沙拉用的綠葉菜切好後,放冷水裏浸泡片刻可以令蔬菜吸收水分,保持脆嫩口感。但長時間浸泡,蔬菜能吸收的水分量會飽和,隨後維生素反而會從蔬菜內部流失到水裏。

總之,這次實習活動對我來説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它不但能提高我對適應社會的能力,而且能為我今後的學習指導奮鬥的方向和目標,推動我繼續勤奮學習,苦練技能,提高綜合素質。

烹飪課心得篇2

在2015年6月11日星期三我通過到烹飪專業的實踐,用心體會,並且按圖索驥,認真仿製,獲得烹飪技藝的真諦。通過不斷學習我受益匪淺。更深層次的瞭解到烹飪專業目前存在的幾個問題,以及體會到了烹飪專業基本做法與成效。

一、烹飪專業目前存在的幾個問題總結如下:

1、傳統的“三段式”課程模式與現代職業教育嚴重背離

長期以來,我國傳統職業教育課程通常被稱為“三段式課程”。這種是根據我國普教的課程模式演變而來的課程結構存在許多問題,因此目前的職業教育課程框架難以擺脱自身的責任。“從理論到實踐”是目前我省烹飪專業職業教育課程框架的主要支柱之一,這種邏輯不僅存在於職業教育課程的整個結構中,而且存在於每一堂課的實施過程中。

2、專業教學內容落後於現代餐飲的發展需求

從調研結果顯示,目前各個烹飪類職業學校的專業教學內容遠遠滯後於高速發展變化的餐飲市場,許多專業教師對目前中職烹飪專業課程總體滿意度不高,尤其教學內容的更新和對師生的吸引力方面滿意度不足50%。在實踐中,近三分之二的專業教師感覺到自身知識更新速度慢,教學內容與行業實際脱節,與用人單位的要求存在差距,有些技能在行業已不再應用,但學校依然進行教學,導致畢業學生走上崗位學而無法致用。

3、學科型教材制約課堂教學形式

從烹飪教材看,良莠不齊,教材大多注重系統性而忽視實用性,且中職、高職甚至本科教材區別不大,只在深度上有所差別,無法體現中等職業教育特點。而課程內容的組織形式往往對教學形式起決定作用。課程教材其學科本位、文本為主的引導方式也就決定了大多數教師的教學思維定式。

4、落後的評價體系不能滿足餐飲企業技術工人實際崗位要求

目前學校各個職業學校大都採用學科理論考試加專業技能等級鑑定的方式評價學生的專業學習情況。但是專業理論的內容是以專業學科體系內容為主體,缺少與專業操作技能的相關性;而反映學生專業操作能力的專業技能等級鑑定要

求又不能反映現代烹飪技術工人的實際崗位要求。

二、烹飪的基本做法與成效:

烹飪專業作為學校的重要專業之一,現已完成了全部的工作任務,在系統分析、研究國內外職業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我們組織有關專家和教師進行深入的調研,廣泛聽取了行業和餐飲企業技術專家的意見和建議,依據“以核心技能培養為專業課程改革主旨、以核心課程開發為專業教材建設主體、以教學項目設計為專業教學改革重點”的中等職業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新思路,遵循“行業領域——工作崗位領域——課程領域”基本程序,初步形成了烹飪專業“公共課程+核心課程+教學項目”專業課程的新模式。

整個研究開發過程分為六個步驟:

1.做好人才需求和專業教學改革調研基礎性工作。

從專業學校及骨幹教師共同對行業企業的人才結構現狀、專業發展趨勢、人才需求狀況,職業崗位羣等進行調研。分為“行業企業”、“畢業生調查”、“在校生”、“專業教師”以及“學校招生和就業推薦部門關於烹飪專業學生招生和就業情況”五個部分,並細緻做好了統計與分析,為下一階段工作實施做好鋪墊工作。

2.梳理並撰寫省中職烹飪專業課程改革調研報告。

通過各種研究方法和手段,逐步梳理材料,撰寫完成調研報告,對於烹飪專業辦學環境、企業對畢業生的需求與評價、課程、師資、生源等進行了詳盡的數據調查分析,並對烹飪專業的培養目標與規格、課程體系的設置、教學內容的整合與調整、教學方法、實訓條件配置、評價體系、師資隊伍建設等改革發展方向進行論證和闡述。

3.召開烹飪專業工作任務分析和課程分析會議。

研究小組知名餐飲企業的12名行政總廚、廚師長等活躍在一線的“行業專家”,在課程專家的組織引領下,圍繞烹飪專業的崗位羣特徵,按照“職業羣”—“職業”—“崗位”—“任務”—“任務行為”—“職業能力”程序,把烹飪專業中對職業任務逐層分解,對烹飪專業進行“核心技能”分析,界定出主要工作任務和能力培養,以及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的分類與設置。優勢解決了烹飪專業的技能學習的邏輯線路,為進一步確立課程和教材編寫奠定了基礎。

4.制定與完善烹飪專業課程標準。

在工作任務分析的基礎上,制定出與核心技能相對應的五門烹飪專業核心課程標準,《基礎廚房》《食品營養與烹飪原料》《配送與加工》《烹飪爐台實戰技藝》《菜品開發與設計》等項目化的核心課程,依據崗位、任務、產品流程,注重理實一體、注重實戰型的課程體系與內容,得到行業專家與課程專家們的鑑定認可。

5.開展烹飪專業教學項目設計徵集與評比活動。

教學項目設計的開發也是課程改革過程的一項重要工作,為新教材的建設和教學資源的積累做好鋪墊。四十多位烹飪專業教師積極參賽此項活動,60多個教學項目體現了規範性、科學性和時代性,對推動和推廣課程改革的實施提供了保障。

6.做好烹飪專業教師課改專項培訓任務。

教師的專項培訓緊跟而上,通過qq羣和博客羣以及每年的省烹飪教研大組年會上,研究組專門開闢《中職烹飪專業課程改革方案解讀》專欄,召開研討會,為基地學校之間、基地學校和非基地學校間建立改革信息的交流平台。

烹飪課心得篇3

按照自治區世行項目辦公室的安排,我有幸參加了在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舉辦的烹飪培訓班,在這次短暫的培訓學習期間學習地道的中式美食烹飪,感受美食的味道!真正體會舌尖上的中國,讓我重新認識了烹飪這門專業。 對於這次的培訓課程,我想我只能用受益匪淺這四個字來形容了。老師們的博文廣識、生動講解、精彩案例無不在我的腦海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只恨自己才疏學淺、文筆糟糕,不能夠將所有的感觸都通過文字顯然於紙上。但是我還是盡力絞盡腦汁,以祈求能將培訓完後心中所想所獲能表達出來。

首先,在中式烹調的課程班我學習到常用烹飪原料及其加工方法,烹調工具及設備、火候的掌握、油温的識別等,以及廚房衞生與安全知識;此外,還介紹了刀工操作以及悶燒、爆炒類等菜餚的製作方法。在烹調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1、炒菜一定要熱鍋涼油,我親眼所見老師把鍋都燒紅了!

2、炒菜一定要把料頭炸香,炸的嗆人是最高境界。

3、鹽不一定要晚放,營養師的説法是晚放,但是從烹飪的角度還是早放入味。

4、選料一定要正確。炒肉絲要瘦,紅燒要五花肉,乾煸一定是仔雞,配菜也很有講究,不得亂套。

5、調味品多備些,醬油要有生抽提鮮,老抽上色,涼拌醬油,蒸魚醬油。醋也要分白醋,陳醋,米醋等。辣椒醬,豆瓣醬,蠔油,豆豉等都要常備,這樣做出的菜才好吃。

其次,通過這次培訓我學習了不少禮儀與修養。這次培訓還專門安排了一個上午來給我們培訓禮儀與修養的知識。在這次課上,我學到了應該如何發揮自己的情商,處理好與他人的關係。如何讓自己以後的一言一行更加具有素質與修養。讓自己在為人處事方面慢慢走向成熟與穩重。

再次,通過這次培訓我知道了烹飪真的不僅僅是把生的食物煮熟調味那麼簡單,而是需要烹飪者投入感情來做,這樣的菜才具有獨一無二的特性,才值得品嚐。 學習是可貴的,培訓是精彩的。通過這次可貴而精彩的培訓學習,我對烹飪有了更新的認識和了解,烹飪絕不是煮煮飯,炒炒菜而已,它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是一門藝術。不管是把烹飪好的食物給他人品嚐,還是別人對你烹飪技術的肯定,我想這對於每一個愛好烹飪的人都是幸福的。通過這次培訓告訴我以後該怎麼好好的去工作,要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勤奮刻苦,細心嚴謹的態度對待工作為社會主義事業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烹飪課心得篇4

我是10級烹飪專業(1)班學生,在去年10月份的考取中級中式烹調師的證書結束後,於20__年11月7日進入__市東方賓館進行實習。

在長達8個月的實習期結束將至,寫此實習報告,來講述我在實習期間的工作、生活情況。

去年的11月2日,我先是去到寧波的酒店進行實習,後由於種.種原因,僅僅進行了4天的實習便回到了麗水。當時,個人認為這會將是我人生的一個敗筆。自己心裏也是有許多的不舒服。自己也是認為在丟學校的臉。但是自己覺得在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地方工作,很難將自己的實力展現出來,於是便回到麗水。此前工作的東方賓館廚師長得知消息後,向我拋出了橄欖枝,表示歡迎我回到東方工作。於是,我便回到了東方賓館工作。

回去東方之前,廚師長説要把我安排在重要崗位,這僅僅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我之前在東方的工作是一名切配廚師。回來後,廚師長把我安排進了冷菜間。在別人眼裏,冷菜間或許是一個天堂吧。但是,我時刻告誡自己,來冷菜間不是來享受的,而是來學習的。一定要虛心的向冷菜間的其他比我們年長的師傅請教。這也是我們班主任老師在實習之前告誡我們的。來到了冷菜間,一個全新的陌生環境下,我時刻的在學習着。從一個最底層的學徒慢慢成長。

講講我在冷菜間最開始的故事。那時進入冷菜間,我可以説是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會。但是一切都是可以學習的,這也的確如此。比如説,這個菜該用什麼盤子裝,這個要怎麼點綴,我可以説是都不會。耐心的學習。一點一滴的去學。帶我的師傅呢,他其實再過一個月就要離開東方到其他地方工作了。所以,我自然也就成了他的“接班人”。

冷菜間,女生的比例可謂是多的。這或許就是一個特色了吧。當時去,也是不怎麼熟悉,只知道她們是我們樓下那個班級的同學。但是彼此之間都是不認識的。每次認真的學習,把每一步的要領都記在心裏,一些調料的配方,腦子記不住,我便寫了一張小字條,隨時攜帶。因為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吧!這也是的確如此。時間過得十分的快,一個月的時間到了,那位師傅走了,我便接替了他的工作。在別人眼裏,我就是一名未來班長的接班人。

有一次,餐飲部的經理李師傅,和我們的關係也是挺不錯的。便和我説:湯杭,你知道嗎?把你安排在冷菜間,我們是有考慮的。女生在冷菜間可能體現不出來,但是一個男生在冷菜間就能體現出來。不僅是菜餚的質量,還有各個方面的點點滴滴,必須要細緻。可以説是,你既要有男人的那種狠勁,也要有女生那種細緻勁。那時刻,其實我覺得身上背的不僅僅是一名實習生那麼簡單了,而是要成為一名真正的廚師,一名合格的廚師。這也就成了我為之奮鬥的目標之一了!當然了,要成為一名真正的廚師,絕非簡單之事,這是值得肯定的。就像我冷菜班組的班長,他擔任班長職務有近兩年了。他也是從最基本的學徒做起,一步一步做到這個地位的。不過,他也的確是有真實的本事。

自從那位師傅走了以後,身上的擔子也的確重了,領導也是十分的看重我。在一次次的婚宴和會議面前,我們冷菜班組的全體同事共同奮鬥,一起順利的完成了諸多的成功。但是,現在説成功其實也是未免太早了。因為,這僅僅是成功這個過程中的一步。要想成功,還是那句話,絕非易事。

後來時間久了以後,同事們之間彼此也瞭解了。於是便經常一起出去聚餐,一起出去玩。這或許就是團結的一個方式罷了。

其實,我也承認,我做事有時也是挺自我的。也是很有想法的。比如,有時空閒的時候,會上網找找那些菜餚的圍邊、點綴之類的。然後加以修改,成為我們的東西。這就是我們自己的想法了。

烹飪課心得篇5

中國的烹飪技術在世界上的影響是極其深刻的,它是中國傳統文化富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我國是一個飲食文明的國家,眾多的傳統佳餚,精湛的烹飪技藝,造就了一個又一個烹飪奇蹟,中外稱譽。中國對飲食的重視程度有史以來都是很高的,隨着社會的發展,現在飲食文化不僅僅是以作的巧,吃得好為主要內容了,而是增加了一個健康的概念。飲食與健康也成了一對不可分割的詞語了。

在中國的飲食中,很多都是富有傳説和故事的。這不僅為飲食文化增添了一種深厚的積澱,也同時記錄了中國飲食文化的一部分歷史。

據《易,鼎》中最早的記載,以木翼火,亨任也。在古漢語裏,亨同烹,作燒煮講也就是用火加熱食物。飪是指事物加熱到適當的程度(成熟),隨着時代的發展,烹飪就是對事物原料的科學合理的加工,製成有一定藝術的,有營養的色香味俱全的菜餚。

我國的烹飪技術在夏朝得到很快的發展,當時不僅宮廷中,官府中有專職的廚子,明鑑也有沾酒市肺的庖人專司飲食業。少康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有年代可查的廚師,而是夏代國王,從這一方面也説明了夏王朝對烹飪的重視。

隨着歷史的發展。我國在商朝春秋等以後的時期,到元明清時期,飲食烹飪技術都在不斷的發展,到了清朝烹飪技術算是到了又一個高峯。清朝的滿漢全席,享譽中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謂是清朝的一個代名詞。

中國的飲食文化文明與中外,山珍海味,特色佳餚,它也成為了中國文明史的一部分。中國地域廣闊,不同地區,特色不一,有川魯蘇粵四大菜系,閩浙皖湘風味,京滬鄂風味等,以長江為界又分為北方菜和南方菜。不同的菜系又有別的分類方式,菜餚又可分為宮廷菜,素菜,少數民族菜,官府菜。每種菜餚又有細分,由此可見,中國的飲食文化深厚之底藴。

烹飪課心得篇6

雖然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都在做菜、燒菜,但做什麼菜,各有特色;怎麼做,各有方法;做得怎樣,各有味道。話説做菜,也是要講學問的。在千年的中華傳統文化裏,説到做菜,不得不提及商朝的伊尹。據典故記載,伊尹初至殷時,為祈求神靈保佑,成湯曾特意為伊尹舉行盛大祭典,歡迎伊尹的到來。祭祀完畢之後,成湯虔誠地向伊尹請教關於“治國平天下”的策略。

對此,伊尹並未冠冕堂皇,坐而論道,更未談高深玄妙的大道理,而是“説湯以至味”,為使自己的言説更具感染力和説服力,伊尹選擇了人世間最為平常,而自己又最為擅長的飲食烹飪來現身説法。於是就有了“負鼎俎,以滋味説湯,致於王道”的説法。民以食為天,通過品嚐人間美味,伊尹以烹飪中精妙細微的奧祕,用形象生動的比喻,深入淺出地教給了成湯許多治國之道,為湯治國提供了寶貴的經略。事物都是有共通性的,烹飪與法學也不例外。

烹飪與法學都要求具有實踐性。理性認識來源於實踐,但又對實踐活動進行指導。下廚做菜,用什麼火候,放什麼調料、何時放調料、放多少調料,何時出鍋,都需要在多次實踐中摸索總結出來。林淡秋在《馬逢伯》中説道:“小菜還是平常的小菜……但一經過這位女廚師的神手烹飪,的確有一種不平常的滋味。”是的,小菜還是那樣的小菜,但是經過多次下廚實踐,熟能生巧,慢慢領會出做菜的奧妙,做出來的菜才美味可口。

作為一種知識,法學也需要在具體的司法實踐中探索和總結出來。法學是司法具體實踐的總結和昇華。脱離實踐的法學,就像是沒有放油鹽醬醋的菜,苦澀無味,會讓人產生排斥,甚至是厭惡。源於實踐的法學,才更具有生命力。近年來,司法機關建立與法學院校雙向交流機制,對於總結和提升司法實踐的理論層次,加深和促進法學研究的具體應用,實現司法實踐與法學理論研究的互動大有裨益。

烹飪(做菜)是家常便飯,法學也應該通俗易懂,成為老百姓的拿手“好菜”。在法學理論著述中,“陽春白雪”當然不可缺少,但“下里巴人”亦是不可或缺。因此,法學應該走出超塵脱俗的“象牙塔”,步入尋常百姓家,讓法理在具體生活中運用自如。作為法律人,我們不是生活在紙質的法律之上,而是生活在現實社會裏。法律本身是整個社會體系中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法律與社會的良好運行息息相關。

因此,我們不能將法律從社會體系中剝離開來。法律人只有以社會的背景為考量,用社會常識、常理、常情,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法律,進而做出更為準確的判斷。民國時期的法學家孫曉樓説:“只有了法律學問而缺少了社會常識,那是滿腹不合時宜,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即不能算作法律人才。”用老百姓的話,説老百姓的事,談老百姓關注的問題,講老百姓生活中的法理,應該是我們作為法律人的追求。烹飪的靈感、法學的理性都來自老百姓的生活中。好吃的菜和法學理論要用於百姓尋常生活之中,烹飪與法學都需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法學不能只是文人墨客的言説,更應該是尋常百姓口中的談資。

烹飪課心得篇7

令我們所有學員佩服並尊敬的翟師傅耐心細緻地邊示範邊講解着教我們一道一道美味菜餚,我們已經學習了將近20道菜啦!學員們自從實踐課以來,還是比較認真的,尤其是我們班長田作兵堅持天天點名制度,組織班委張其龍更是克服腿部的疼痛,堅持天天來聽課。生活班委陳冬梅更是每天早到,為大家做好榜樣,做好記錄發到共享,積累廚藝第一手資料,廚藝本身就很精湛的蔡大姐因為一天同學聚會未能參加後悔不已,趕緊問其他學員補上所卻的課……大多學員都能堅持克服困難,就如今天早上下大雨,雨停後,大家也都陸陸續續堅持到校學習。

那是因為我們不光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難得機會,而且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技能,提高做菜水平,提升家庭生活質量,所以我們要自我克服困難、克服惰性堅持前去學習。

從師傅的一步一步教導下,我更加懂得了耐心和認真以及統籌方法、熟練程度的重要性。瞧,師傅細心切好菜,慢慢大火燒,小火燜一道菜,經常嘗一嘗菜的味道。這樣耐心做好每一道菜。尤其是淹汁的菜更需要耐心地等味道浸到菜中去,然後出水,走油,一道程序也不能省,從中也明白了統籌方法的重要性。像我本人平時只能一道一道地做,不會統籌方法,一亂就慌了手腳。其實也是師傅熟練成鋼的訣竅啊!呵。

我們的攝影師田作兵、吳耀東、範成忠將老師做的美味菜餚拍了下來,成為永恆的一剎那,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我根據孩子的口味和家庭的日常需要,實踐了這幾道菜:“辣椒炒土豆絲、青菜炒香菇、茭白炒肉絲、葱油乾絲、糖醋排骨”我將做好的菜端上桌子,看上去顏色很鮮豔,口感也可以,但是離老師的口味還差得遠呢。兒子會説:“啊!真好吃!”“媽媽今天又實踐了一道好吃的菜”“我今天飯全吃光了,可好吃了”……聽着兒子的讚歎,看着兒子吃得心滿意足的樣子,我知道我沒有白學,我的做菜水平在提升,這是一件多麼高興,多麼欣慰的事啊!

但是我自己知道,我的做菜水平還有待提高。總結經驗教訓:一是甜鹹還不能完全掌握,這需要不斷的品嚐;二是淹汁的時間還嫌短,沒能完全入味;三是燜得時間還不夠,熟爛的程度還有待實踐;四是刀功在翟師傅和蔡霞大姐的精心指導和糾正下已有了明顯改觀,但是還需要強化訓練,專家説一個人的習慣要訓練21次,才能習慣成自然,況我切菜的手勢不正確,經過蔡大姐一遍一遍耐心地指正,終於改正過來,象個樣子了,但是還沒能成型,畢竟多少年來一直拿得不正確呢,要想完全改正,何其難。呵,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雖然還沒結束,但是我相信這次廚師培訓技能班的學習,我們的收穫是大大的,提前感謝勞動局的崔仁主任等英明的領導班子,感謝我們辛勤的翟師傅,感謝我們的班主任姚卉科長,感謝我們的班幹部,感謝我們的攝影師,感謝我們所有的學員。

標籤: 烹飪 多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mww31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