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防災減災應急管理研討交流材料

防災減災應急管理研討交流材料

——築牢安全防線防災減災警鐘長鳴

防災減災應急管理研討交流材料

習總書記多次提出:“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將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抓實抓好。災害面前,生命如此渺小,如果沒有有效的預防措施,一旦遇到災害事故,後果不堪設想,就如人民常説:“辛辛苦苦幾十年,一下回到解放前”。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思想家孔子在所著《論語》就曾提出:“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千古名言,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名臣范仲淹更是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經典名句,這些無不在警示人們要牢固樹立憂患意識,做到防患於未然。無數的慘痛教訓也告誡人們:寧可十防九空,有備無患,不可失防萬一,患而無備。

各種災害種類歸結起來主要有兩種:天災和人禍,天災主要有:地震、洪澇、泥石流、颱風、海嘯、瘟疫、火山噴發、異常惡劣天氣、沙塵暴等;而隨着社會發展,人禍種類更多,主要有:戰爭、火災、生化武器、環境污染、交通事故、房屋安全、生產安全、食品安全、金融安全、網絡安全、暴力事件等等。那麼如何應對這些災難,災難發生後,如何將災難造成的損失降到最小,在最短的時間內搞好自救和災後恢復呢,最有效的答案只有一個:“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全要面貫徹“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在思想意識上要高度重視防災減災工作,無論是國家層次、社會層次、家庭個人層次,都要築牢防災減災意識,不能好了瘡疤忘了疼,存在僥倖心理,得過且過,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災害危險時刻存在,在哪裏發生、什麼時候發生、危害程度大小,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無法精準預測,因此只有全社會都重視起來,才能最大限度搞好防災減災工作。

首先,作為國家和社會層面,搞好防災減災工作。一是要在黨的領導下,牢固樹立民本意識,責任擔當意識,真正做到久久為功,警鐘長鳴,常抓不懈;二是健全各級各類組織機構,完備職能,實現立體銜接,職責分明,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三是健全應急防禦體系,有完備的切實可行的各類預防措施,定期加以操作演練,做到關鍵時刻衝得上、拿得下、辦成事;四是做好物質保障,規劃配套設立應急避難場所,建立各類應急物資保障鏈條,同時根據社會發展需要,要有科學保障循環渠道,避免資源浪費,與時俱進,常態化保持有效性,做到取之能用,發揮作用;五是經常性開展災害排查評估,防患於未然,發現問題,及時跟進,將災害消滅在萌芽狀態;六是廣開渠道,做好社會面培訓學習,提高人們防範意識和應急自救能力,全面發揮協同效應;七是完善應急救災有關法律法規,嚴格貫徹執行,杜絕因人為因素導致災害發生,消除人為原因影響救災救援及後續恢復工作。

其次,個人層面。一是築牢防災減災意識和風險意識,生活工作中遇事三思而後行,凡事要先考慮好退路,腦海裏要有“萬一......怎麼辦”警惕,處處保持警醒;二是加強學習,全面學習,多讀書,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常言道“學會武藝不壓身”,多學些東西學一些技能,説不定什麼時候就用上了,同時,通過學習,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改善自己思維、心態、氣質等等,蘇軾曾説過:“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知識積累多了,慢慢整個人都會發生提升,應對各種風險的能力就會提升,正所謂知識改變命運,生活中實例比比皆是;三是學會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敬畏自然,在此基礎上學會利用自然,趨利避害,如果不尊重自然、破壞自然、違背自然規律,到一定程度必定遭到大自然的懲罰,例如大量毀林、違規排放、強制改變水文狀況等等,到頭來吃虧的肯定是人類自己;四是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提高修養,養好身體,自覺遵重社會公德,遵守社會秩序,常懷慈愛之心,不給社會添堵添亂,減少因個人造成的社會負擔,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就是一大貢獻;五是日常生活中凡是要保留餘地,在做事、財物利用分配、處事等方面要有迴旋餘地,要有儲備,要適當考慮以後,考慮別人,方便別人就是方便自己,給別人、給後人留條路就是給自己留條路,別人的今天可能就是自己的明天,牢記物極必反,要學會正反兩方面考慮問題;六是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遠離是非之地,分清危險地帶、惡劣環境、危險人羣、垃圾人羣,一旦發現這些,第一時間逃離或正確方式求救,做好自我防護;七是響應黨和政府號召,積極參加公益志願活動,要有社會責任,樹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意識”,大力提倡“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理念,縱觀歷史,歸根結底,生活中很多災難事故都是人為原因造成的,只有人人都積極參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才能實現社會發展和諧,最大限度減少各類災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r1mzgm.html
專題